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师的借鉴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师的借鉴意义
【摘要】孟子的全部思想理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系统的仁学理论,而教育观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涉及很多方面,总体可分为教师“教”的理念和学生“学”的理念。“教”的理念主要表现在:教师心理、教育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等;“学”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非智力因素、学习要专心致志、注意变通等。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当代语文教学借鉴意义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一位儒学大师,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思想理论,这是研究孟子思想理论的意义所在。孟子的全部思想理论,都是以研究“仁”为核心内容的。本文所谈的教育思想就是孟子仁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涉及很多方面,总体可分为教师“教”的理念和学生“学”的理念。“教”的理念主要表现在:教师心理、教育目的和内容、教育的方法和原则等;“学”的理念主要表现在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非智力因素、学习要专心致志、注意变通等。孟子的这些教育理念对整个封建社会影响重大,取其精华,对当前的教学改革,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发展当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教为乐
孟子在中年和晚年时讲学授徒,从事教学活动,达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的规模。孟子提出教师应以教为乐、以教为责,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孟子把从事教育活动看作是人生的乐事,因而全力投入,乐此不疲。这正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诲人不倦,这是教师不竭的力量源泉。这一点在当今教育中也尤其重要。我们现在倡导教学改革,这仅仅是外在的必要因素,要想真正彻底地改变教育现状,实施素质教育,究其内因,没有教师们的激情和热血如何能实现?尤其是语文教育,文学本身是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情绪感染,对于学生理解和感悟文学作品具有积极意义。
2.因材施教
关于因材施教,孟子有如下论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这是孟子论及的,也是他亲身实践的五种因材施教方法。有五种不同的材,所以相应有五种不同的法:一种是给学生适当的点化,他便能更加进步,就好像草木虽能生长,但及时得到雨水的润化,便会欣欣向荣、郁郁葱葱。一种是通过对他的德行进行培养,他就会在日后有所成就。一种是如果能通过培养使他的才能得到发挥,便会通达而有用。一种是通过对其疑问进行解答,他便会理解的。还有一种人虽未能直接接受教育,然而能自觉接受先人礼仪而能自治者。当然在现实中的“材”不止五种,也不一定是以上这五种,因之方法也不应该止于上述这
些,所以,因材施教只是一种方法论原则,应该变通观之。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人们提倡“只有不合适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说的也是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关注学生的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而不是成为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既然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这里的“全面”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发展;一是每个学生都要得到发展。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要注意到他们自身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这是因材施教的内容,也是符合教学要素中“以学生中心”的原则。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因材施教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语文课是教授学生母语的课程,母语相对于其他语言,学生已经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言语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又是存在的。因为语文课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语文技能。这四项技能的发展,每个学生必然不同,这时因材施教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对于羞涩、腼腆口语表达能力稍差的同学,应该多提问,多鼓励他参加演讲活动等,帮助他树立自信。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应该帮助他分析原因,多加引导,使他面对一篇文章时,找到正确的读解方式。
3.注重启发
启发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由我国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孟子发展了他的思想。孟子的这一施教方法是他在答公孙丑问时阐发的。其问答情节如下: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而日孽孽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孟子在这段论说中表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是:教者不能迁就学生才智的拙劣而降低教学要求,以致在方法上不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而热衷于为学生的囫囵吞枣式学习提供条件。他认为,正确的施教方法应该是像教人射箭一样:“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意思是:只张满弓而不发箭,做出跃跃欲试的姿态。在正确的道路之中站立着,让那些有能力的人跟随上来。
现代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用各种手段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教学方法体系,其实质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其内在潜能,使外部教育产生一种内化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现代学科教育中,启发式教学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引起很多教师和教育家的兴趣,他们纷纷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大家也提出了很多实施途径,如:挖掘作品中的情感进行启发、巧借课文中的悬念进行启发、设置情境进行启发、充分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启发、合理设置疑问进行启发、借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启发等等。语文课的是指是通过理解文本,使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提高。启
发就是针对那种机械的、填鸭式教学而言的。虽然结果可能一样,都是得出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对于学习者的意义则有很大的不同。一种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知识;一种是主动的、积极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后者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典型学习方式。例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应该旁敲侧击的进行引导,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悟。
结合孟子的教育思想反思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相信语文教师们会有所启发。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时代和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更重、要求更高,尤其是语文教师承担母语教学、提高言语能力、传承文化等多重任务,更应该多思考、多探索,努力培养出21世纪素质教育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许梦瀛.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哲版),2000(1)
〔2〕蔡泽华.孟子教育观评述[j] .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2002(3)
〔3〕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0(7)〔4〕罗锋.孟子教育思想探微[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6)(作者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