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秘书现状问题.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秘书现状问题

有必要首先明确其基本的特征。即因基层秘书生活、工作在基层,特别是乡(镇)县区这两级的基层,概析基层秘书的一般特征现象。故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机会多一些,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亦多一些。因而,相对于中、上层秘书来说,其实际工作能力、群众工崐作能力应该是一般要强一些的但他相对于中、上层秘书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地域来比较,即显得优势似乎少一些,遇到困难和问题似乎多一些。鉴于此,笔者概析的基层秘书的特征现象,即可归纳简述为“八多”五少”

所谓基层秘书,笔者认为。应主指乡(镇)这一级机关的秘书,泛指或兼指县、市这两级机关的秘书。因为,相对于县、市这两级的基层,主要是乡(镇)而相对于中央、省这两级的基层,又在县和市。因此,作为市这一级机关工作人员来探析基层秘书问题,当然主指乡(镇)秘书,兼指是县(区)秘书,亦可兼含市级秘书。另则,通过个人思考来探析基层秘书特征,不带任何褒贬意的框框的纯系站在个人中性的立场上所作的客观分析,故其列举的基层秘书的各种特征现象,亦系个人泛指的一般现象。由于各地境况不一而同,基层秘书特征各有所异,因此文中所举切忌对号入座。

首先,说说基层秘书的“八多”

一是“杂事多”。按理说,秘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长期以来,这项工作在基层,特别是乡镇这一级的基层却未引起普遍重视,其工作程序、内容等方面亦无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故其主观随意性较大。基层秘书每天除要完成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外,还要做许多与本职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其工作面横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方面,成了名副其实的“杂家”。难怪某区政府一个局的办公室秘书这样说:“基层秘书是个筐,什么大事小事都可往里装”。然而,与文秘人员在同一“屋檐下”办公的机关人员,却有悠闲地工作在“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环境中的,相比之下,秘书人员当然难免产生“杂家难当”的委屈之感。

二是“会务多”。近几年,在一些地方的基层,仍然存在会议越开越多,规模越开越大,规格越开越高的现象。在这种状况下,不仅基层领导忙开会,办公室忙排会,而且秘书人员更是忙办会。例如,忙了工作会又忙经验会,忙了表彰会又忙总结会,忙了座谈会还要忙研讨会………而且,每会必有秘书的会前准备、会中服务、会后总结。正如有位基层秘书在一年的工作总结中写的那样:“今年最大的特征是开会,最大的成绩也是开会,除了开会还是开会,一年开了152个会。”

三是“写得多”。由于基层机关办公室的编制有限,人手少,一人要顶几人用,分工不可细,文秘人员碰见什么内容的文稿都得写。而且,这样写的特征还很明显,即不要求写得很精、很好,但必须写得很快、很多、不离题。例如,基层领导要秘书写农业方面的稿件你就得写农业方面的稿件,要秘书写科技方面的稿件你就得写科技方面的稿件。你对写的内容不熟悉,就得边学边写,以便及时赶上领导的用稿需要。秘书不仅要学写多方面内容的文稿,还要学写多种体裁的文稿。例如,公文稿、讲话稿、报告稿、总结稿、理论稿、简报稿等都得写。然而写得多、写得快的秘书,并非在基层单位就能普遍受到器重和关照,有时甚而被一些同行视为三、四等秘书。有顺口溜为证:“一等秘书提包包(即跟领导),二等秘书到处跑(办会办事),三等秘书写报告,四等秘书写快报………”。此外,秘书夜以继日,与文为伍,安身于斗室,埋头于案牍,好不容易写成一稿,还要做个“被告”,接受“三堂会审”,经

七嘴八舌地评说之后,既或其文稿不被“枪毙”,也可能关上几天“禁闭”。倘若遇上什么新精神,还可能推倒重来。难怪有的基层秘书在笔记中这样写道:“自从当了秘书,写不完的公文成了每日‘必修课’,8小时内有爬不完的文山,8小时外还得为准备那没完没了的‘作业’而焦虑。”

四是“信访多”。近几年,由于社会热点多了,群众反映情况,揭示矛盾的也多了。于是处理来信,接待来访,即成为基层党政机关,特别是乡(镇)党政机关多而繁的工作之一。而且,这些信访工作多由领导指派办公室去担当。一方面,秘书要为干好这种兼职性的信访工作而不惜凭借自己的“三扳斧”来应付;另一方面,秘书又要以热忱的态度,负责的精神耐心为信访者解答,替领导做好挡驾工作。此外,秘书还要对领导必看的信访件进行整理和归类,及时送交领导呈阅,并按领导的批阅意见认真落实督办。可见,基层秘书的信访工作亦是其又一项繁而多的工作。

五是“身体出‘故障’的多”。据某市的市委办公室统计:办公室的文字秘书每天工作平均在10小时以上若折合为工作日,市级机关的文字秘书平均年工作日在崐380天以上,县(区)机关的文字秘书平均年工作日在400天以上。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许多秘书人员身体素质日渐下降,职业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许多文秘人员为此被人戏称为“黄面脸”、“稻草人”、“三类苗”、“驼背李”、“睁眼瞎”。如某基层机关秘书老张,从事文秘书工作有30余个春秋,年过五旬,仍坚持戴老光镜笔耕不辍。殊不知,这个当年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业余球手,如今却象一台年久失修的机器,“故障”早已层出不穷了。难怪人们笑言:“秘书是工作上的忙人,身体上的病人,经济上的穷人”。

六是“招聘的多”。据有的地方统计,县(区)秘书队伍中招聘的约占25%左右,乡(镇)秘书中招聘的约占60%以上。虽然,在干部制度改革之后,一些地方的农村青年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当上了招聘秘书,但这些招聘秘书却也有自己难念的“一本经”:一怕被正式秘书看不起,二怕招聘时间有限期,三怕争取转正没有期,四怕工资奖金发不起,五怕忙工作又忙家事两头难以离。由于有这“五怕”,其工作效率即可想而知。

七是“兼职的多”。这在基层有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没有素质的人员却兼职秘书工作;一种现象是在岗的秘书又兼职其它工作过多。从第一种现象来看,造成了基层秘书工作形同虚设。据某县统计,该县乡(镇)秘书的兼职者即占乡(镇)秘书的40%左右。如既有文化知识偏低、家务缠身而又没有说写能力的妇女干部兼任乡(镇)党政秘书的,又有守电话、管公章的行杂人员兼任党政秘书的,还有搞收发的人员兼任党政秘书的。这类兼职秘书因文秘知识贫乏,不懂文书处理程序,不知行文规范而使其乡(镇)文秘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从第二种现象看,由于在岗秘书兼职过多,使其本职工作难以“专”起来。最终是既搞不好本职工作,又难以应付过多社会兼职工作。

八是“工作变动的多”。这也有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随着这几年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贫富差距拉大,加之党内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侵扰,致使一些基层秘书人员的价值观念被扭曲,拜金主义思想开始滋生。于是,在一些地方的基础秘书队崐伍中,跳槽、转岗的多了。第二种现象是,一些地方的基层,特别是乡(镇),对文秘人员的调动使用太频繁。据某县统计,该县乡(镇)秘书岗位工龄最长的仅为5年,最短的仅为3个月就调换了工作,平均也仅为3年。由于调动频繁,许多乡(镇)文秘人员却有临时应付思想,很少有主动钻研文秘业务的,故造成了这些地方基层文秘工作严重滞后的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