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例题和知识点总结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用广泛且方法较成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辅助人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资源分配、生产计划、运输调度等。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深入理解线性规划问题,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其数学模型一般可以表示为:目标函数:$Z = c_1x_1 + c_2x_2 +\cdots + c_nx_n$约束条件:$\begin{cases}a_{11}x_1 + a_{12}x_2 +\cdots +a_{1n}x_n \leq b_1 \\ a_{21}x_1 + a_{22}x_2 +\cdots +a_{2n}x_n \leq b_2 \\\cdots \\ a_{m1}x_1 + a_{m2}x_2 +\cdots + a_{mn}x_n \leq b_m \\ x_1, x_2, \cdots, x_n \geq0\end{cases}$其中,$x_1, x_2, \cdots, x_n$是决策变量,$c_1, c_2, \cdots, c_n$是目标函数的系数,$a_{ij}$是约束条件的系数,$b_1, b_2, \cdots, b_m$是约束条件的右端项。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1、图解法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使用图解法来求解。
其步骤如下:(1)画出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
(2)画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
(3)根据目标函数的优化方向,平移等值线,找出最优解所在的顶点。
例如,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目标函数:$Z = 2x + 3y$约束条件:$\begin{cases}x + 2y \leq 8 \\ 2x + y \leq 10\\ x \geq 0, y \geq 0\end{cases}$首先,画出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可行域:对于$x + 2y \leq 8$,当$x = 0$时,$y = 4$;当$y = 0$时,$x =8$,连接这两点得到直线$x +2y =8$,并取直线下方的区域。
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求解步骤
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求解步骤线性规划是一种优化问题,它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来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单纯形法。
我们将介绍单纯形法的求解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求解方法。
1. 建立数学模型任何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先进行建模。
我们将问题转换成数学模型,然后使用数学方法进行求解。
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为:max cxs.t.Ax ≤ bx ≥ 0其中,c、x、b、A都是向量或矩阵,x≥0表示各变量都是非负数。
其中c表示目标函数,A和b表示约束条件。
2. 计算初始基可行解我们需要从初始点开始,逐步优化目标函数。
但是,在开始优化前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基可行解。
基可行解的定义是:如果所有非基变量的取值都是0,并且所有基变量的取值都是非负的,则该解被称为基可行解。
当基可行解找到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优化。
3. 确定进入变量在单纯形法中,每次迭代中我们都需要找到进入变量。
进入变量是指,通过操作非基变量可以使得目标函数增加的变量。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使得目标函数增加最多的非基变量,将其称为进入变量。
4. 确定离开变量在确定进入变量后,我们需要确定一个离开变量。
离开变量是指,通过操作基变量可以使得目标函数增加的变量。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离开变量,使得当进入变量增加到某个值时,该离开变量的值为0。
这样,我们就找到了一个最小的正根比率,使得通过基本变量出基到进入变量变为零而得到的新解是可行的。
5. 交换变量接下来,我们需要将已选定的进入变量和离开变量进行交换。
此时,我们将进入变量转变为基变量,离开变量转变为非基变量。
通过这种交换,我们还需要调整我们的基向量。
由于这个交换,我们将得到一个新的基可行解,并且它可以比之前的解更好。
6. 重复迭代我们需要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我们找到最优解。
重复迭代意味着我们将不断查找新的进入变量和离开变量,并进行变量交换。
这种找到最优解的过程可能非常复杂,但是单纯形法的效率很高,通常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优解。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线性规划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可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它的核心是寻找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解,同时满足一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约束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常使用线性规划求解器来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问题求解的基本方法。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写成如下的标准形式:$$ \begin{aligned} &\text{最小化} \quad \mathbf{c}^T \mathbf{x} \\ &\text{满足} \quad A \mathbf{x} = \mathbf{b}, \mathbf{x} \geq\mathbf{0} \end{aligned} $$其中,$ \mathbf{x} \in \mathbb{R}^n $ 是一个 $ n $ 维向量,$ \mathbf{c} \in \mathbb{R}^n $ 是目标函数的系数向量,$ A \in\mathbb{R}^{m \times n} $ 是约束条件矩阵,$ \mathbf{b} \in\mathbb{R}^m $ 是约束条件的右侧向量。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1.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基本思想是不断循环迭代,利用基变量与非基变量的互换来寻找可行解,并逐步靠近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将标准形式化为相应的单纯形表。
(2)从单纯形表的行中选择一个入基变量,使目标函数值减小。
(3)从入基变量所在列中选择一个出基变量。
(4)用入基变量和出基变量生成一个新的单纯形表。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达到最优解。
单纯形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找到最优解,但当变量数量增多时,计算时间随之增加。
因此,对于大规模问题来说,单纯形法可能不是最优的求解方法。
2. 内点法内点法是一种比单纯形法更高效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它选取一个内点作为初始点,逐步靠近最优解。
具体步骤如下:(1)选取一个内点作为初始点。
线性规划的定义及解题方法
线性规划的定义及解题方法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建模技术,旨在解决在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解的问题。
它的实际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等领域。
线性规划可以分为单目标和多目标两种,但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单目标线性规划。
本文将从线性规划的定义、模型建立、求解方法等方面阐述其原理与应用。
一、线性规划的定义线性规划的定义是:在有限约束条件下,目标函数为线性的最优化问题。
它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将涉及到的变量、约束条件与目标函数转化为线性等式或不等式的形式,从而寻找最优解。
通常,线性规划的目标是最大化或最小化某个变量,可以用以下的形式去表示:$$Z=C_1X_1+C_2X_2+……+C_nX_n $$其中,$Z$为目标函数值,$X_1, X_2,……,X_n$为待求变量,$C_1, C_2,……,C_n$为相应的系数。
在线性规划中,会涉及到许多变量,这些变量需要受到一些限制。
这些限制可以用不等式或等式来表示,这些方程式被称为约束条件。
例如:$$A_1X_1+A_2X_2+……+A_nX_n≤B$$$$X_i≥0, i=1,2,……, n $$这两个方程就代表了一些约束条件,例如目标函数系数的和不能超过某个值,若$X_i$为生产的产品数量,则需保证产量不能小于零等。
这些约束条件用于限制变量的取值范围,而目标函数则用于求解最优解。
二、线性规划的模型建立在建立线性规划模型时,需要考虑几个要素:1. 决策变量:它是模型求解的关键。
决策变量是指在模型中未知的数量,也就是需要我们寻找最优解的那些变量。
2. 目标函数:确定目标函数,既要知道最大化还是最小化,还要知道哪些变量是影响目标函数的。
3. 约束条件:约束条件通常是一组等式或不等式,代表问题的限制。
例如在一个工厂中最大的生产量、原材料的数量限制、人工的数量等等,这些都是约束条件。
4. 模型的参数:模型参数是指约束条件的系数和模型中的常数。
它们是从现实问题中提取出来的,由于模型的解法通常是数学的,因此需要具体的数值。
高中数学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总结
高中数学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总结一、引言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求解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总结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线性规划。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求解一个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的问题。
其中,线性约束条件可以用一组线性不等式或等式表示,线性目标函数是一次函数。
三、线性规划问题的解题步骤1.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问题,确定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将其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2. 确定可行域:根据约束条件,确定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行域。
3. 确定最优解:通过图像、代数或单纯形表等方法,确定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4. 求解最优解:利用图像、代数或单纯形表等方法,求解最优解,并进行验证。
5. 分析最优解:对最优解进行解释和分析,得出结论。
四、线性规划问题的解题技巧1. 图像法: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可行域和目标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图像找到最优解。
例如,解决如下问题:求函数 f(x, y) = 3x + 4y 在约束条件x ≥ 0, y ≥ 0, 2x + y ≤ 6 的可行域中的最大值。
通过绘制可行域和目标函数的图像,可以观察到最优解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得。
2. 代数法:通过代数计算,利用不等式关系和线性目标函数的性质,求解最优解。
例如,解决如下问题:求函数 f(x, y) = 2x + 3y 在约束条件x ≥ 0, y ≥ 0, x + y ≤ 4 的可行域中的最大值。
通过列出不等式组成的方程组,利用代数方法求解方程组,得到最优解。
3. 单纯形表法:适用于多个决策变量和多个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
通过构建单纯形表,利用迭代计算的方法求解最优解。
例如,解决如下问题:求函数 f(x, y, z) = 5x + 4y + 3z 在约束条件x ≥ 0, y ≥ 0, z ≥ 0, x + y + z = 6 的可行域中的最大值。
线性规划问题的两种求解方式
线性规划问题的两种求解⽅式线性规划问题的两种求解⽅式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研究较早、发展较快、应⽤⼴泛、⽅法较成熟的⼀个重要分⽀,它是辅助⼈们进⾏科学管理的⼀种数学⽅法。
线性规划所研究的是:在⼀定条件下,合理安排⼈⼒物⼒等资源,使经济效果达到最好。
⼀般地,求线性⽬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值或最⼩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常⽤的⽅法是图解法和单纯性法,⽽图解法简单⽅便,但只适⽤于⼆维的线性规划问题,单纯性法的优点是可以适⽤于所有的线性规划问题,缺点是单纯形法中涉及⼤量不同的算法,为了针对不同的线性规划问题,计算量⼤,复杂繁琐。
在这个计算机⾼速发展的阶段,利⽤Excel建⽴电⼦表格模型,并利⽤它提供的“规划求解”⼯具,能轻松快捷地求解线性模型的解。
⽆论利⽤哪种⽅法进⾏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先都需要对线性规划问题建⽴数学模型,确定⽬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进⽽进⾏求解。
从实际问题中建⽴数学模型⼀般有以下三个步骤;1、根据所求⽬标的影响因素找到决策变量;2、由决策变量和所求⽬标的函数关系确定⽬标函数;3、由决策变量所受的限制条件确定决策变量所要满⾜的约束条件。
以下是分别利⽤单纯形法和Excel表格中的“规划求解”两种⽅法对例题进⾏求解的过程。
例题:某⼯⼚在计划期内要安排⽣产I、II两种产品,已知⽣产单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分别为1台时、2台时,所需原材料A分别为4单位、0单位,所需原材料B分别为0单位、4单位,⼯⼚中设备运转最多台时为8台时,原材料A、B的总量分别为16单位、12单位。
每⽣产出I、II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为2和3,问I、II两种产品的⽣产数量的哪种组合能使总利润最⼤?这是⼀个典型的产品组合问题,现将问题中的有关数据列表1-1如下:表1-1I II 限量设备 1 2 8台时原材料A 4 0 16单位原材料B 0 4 12单位所获利润 2 3⾸先对例题建⽴数学模型。
问题的决策变量有两个:产品I的⽣产数量和产品II的⽣产数量;⽬标是总利润最⼤;需满⾜的条件是:(1)两种产品使⽤设备的台时<= 台时限量值(2) ⽣产两种产品使⽤原材料A、B的数量<= 限量值(3)产品I、II的⽣产数量均>=0。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的求解算法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是运筹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国防军事及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重要的应用。
在数学系的竞赛数学建模中,也多次应用线性规划来建模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里介绍单纯性法和对偶单纯形法两种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一、单纯形法算法主体思想标准线性规划简记如下:LP-max LP-mins.t {0Ax b x =≥ s.t {0Ax b x =≥ 这里只以LP-min 为例。
1、算法思想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可行基的前提下采用的解决线性规划的算法。
步骤如下:(1)输入初始矩阵:01020,111121,112,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K L M M O M K ,并化为典则形式。
用R (i )记录单位矩阵I 中元素1的位置。
(2)求{}0min |0,1j j a j n t >≤≤@若t 不存在,则得到最优解;(i),1R i n x a += (i=1,2,...m ).其他j x =0,停。
否则,转到(3)。
(3)求,1min{|0,1}i n it it a a i m a λ+>≤≤@。
若λ不存在,则LP-min 无下届,所以无最优解,停;否则,求,1min (i)|,0,1(s)i n it it a R a i m R a λ+⎧⎫=>≤≤⎨⎬⎩⎭@,转到(4)。
(4)sjsj sta a a ⇐,(j=1,2....n+1) ij ij sj it a a a a ⇐-,(i=0,1,2...m;i ≠s;j=1,2,....,n+1), (s)t R ⇐,转到(2).二、对偶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是在已知一个正则基的条件下的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步骤如下:(1)输入初始矩阵:01020,111121,112,1n n m m m n a a a a a a a a a +++⎡⎤⎢⎥⎢⎥⎢⎥⎢⎥⎣⎦K L M M O M K ,并化为典则形式。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与应用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与应用线性规划是一种数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例如生产、物流、财务等。
其基本思想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求出某些目标的最优解,被称之为线性规划问题。
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普通单纯性法、双纯性法、内点法等。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并探讨其应用。
一、普通单纯性法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普通单纯性法。
普通单纯性法是通过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简化,来寻找一个最优解的算法。
具体而言,普通单纯性法是基于线性规划的一个关键特性实现的:也就是说,一个线性规划的可行解有一个凸的区域,而这个区域的顶点就是这个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因此,普通单纯性法通过不断地沿着顶点移动来查找最优解。
普通单纯性法的优点在于算法复杂度较低,适用于许多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然而,由于它的原理,普通单纯性法可能会在特定情况下变得相当低效,因此我们将考虑其他方法。
二、双纯性法双纯性法是一种更复杂但最终更有效的线性规划解法。
与普通单纯性法不同的是,双纯性法以两个方法的组合方式来寻找最优解。
首先,与普通单纯性法一样,它通过着眼于最优解所在的多维坐标系的顶点来寻找最优解。
然后,它采用对迭代过程进行精细检查来确保它没有跨过最优解。
双纯性法比普通单纯性法更准确,因为它在每一步操作时都会重新确定一个可行解的凸区域,而不是只沿着现有凸区域的边界线来确定最优解。
尽管双纯性法比普通单纯性法更复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最优解。
三、内点法相比之下,内点法是一种数学计算质量不错的算法,它不依赖于这个可行域的顶点。
相反,内点法使用了每个可行域内部的点,即“内点”,来寻找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具体地说,它会构建一个搜索方向,然后在可行域的内部沿着这个方向探索最优解。
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那些具有较大维度和复杂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线性规划的解决过程中,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约束条件的表示。
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求解线性规划的方法
线性规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最常用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通过不断优化目标函数来找到最优解。
2. 对偶理论:对偶理论将原问题转化为对偶问题,通过对偶问题的求解来获取原问题的最优解。
3. 整数规划:如果线性规划中的变量属于整数集合,那么就需要使用整数规划方法进行求解。
4. 分枝定界法:将线性规划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然后逐一求解每个子问题,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5. 网络流法:将线性规划问题转换为图论问题,然后通过构造最大流或最小费用最大流的方法来求解。
6. 内点法:内点法可以处理线性规划中变量约束为非负的情况,并且对于高维稀疏的问题有较好的求解效果。
每个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选择合适的求解方法可以提高求解效率和精度。
线性规划图解法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简单的情况—— 只有两个决策 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这时可以通过图解的方法来 求解。图解法具有简单、直观、便于初学者窥探线 性规划基本原理和几何意义等优点。
精选课件
图解法
Page 2
一、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的几何表示)
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二维直角坐标 平面上作图表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
X1 + 1.9X2 = 10.2 (≤)
8=5X1+4X2 此点是唯一最优解 (0,2)
D可行域
43=5X1+4X2
max Z
X1 + 1.9X2 = 3.8(≥)
min Z
o
L0: 0=5X1+4X2
精选课件
X1 - 1.9X2 = 3.8 (≤)
Page 18
x1
图解法
x2
6 3x1+x2=6(≥) 4
X = X1 + (1- ) X2 则必定有X = X1 = X2,则称X为S的一个顶点。
精选课件
图解法
Page 24
可以证明,线性规划的可行域以及最优解有以下 性质:
(1)、若线性规划的可行域非空,则可行域必定为一凸集;
(2)、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可行解对应于可行域的顶点;
(3)、若可行域有界,线性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一定可以在 其可行域的顶点上达到最优,或在可行域的某个顶点(唯一最 优解)或在某两个顶点及其连线上(无穷多最优解)得到。
2x1+ x2 50 z = 50x1+30x2= 1350
z = 50x1+30x2= 900
(15, 20)
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是用来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它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限制条件,但是希望达到最优解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无论是在工业、商业还是管理等领域,都可以使用线性规划模型来进行求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包括单纯形算法、内点法和分支定界法。
1、单纯形算法单纯形算法是线性规划求解中最常用的方法,它是基于不等式约束条件的优化算法,主要是通过这些不等式约束来定义一些可行域并寻找最优解。
单纯形算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约束条件重写为等式,然后再将变量从这些等式中解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解来判断是否找到最优解。
举例来说,假设有如下线性规划的问题:$$\begin{aligned}\text { maximize } \quad &60 x_{1}+40 x_{2} \\\text { subject to } \quad &x_{1}+x_{2} \leq 100 \\&2 x_{1}+x_{2} \leq 150 \\&x_{1}+2 x_{2} \leq 120 \\&x_{1}, x_{2} \geq 0\end{aligned}$$我们可以将这些约束条件重写为等式:$$\begin{aligned}x_{3} &=100-x_{1}-x_{2} \\x_{4} &=150-2 x_{1}-x_{2} \\x_{5} &=120-x_{1}-2 x_{2}\end{aligned}$$然后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等式来解出每个变量的取值,从而得到最优解。
通常情况下,单纯形算法利用较小的限制空间集合来缩小可行的解空间集合,并通过一定的规则,比如说乘子法则来找到最优的解。
2、内点法内点法则是比单纯形算法更快的一个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它通过不停地迭代,将可行域中的点从内部向最优解方向移动,从而找到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内点法通常能够达到非常高的精确度,而且与单纯型算法相比,它在数值计算方面更加稳定。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LP)是数学规划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线性规划的目标是在给定的线性约束条件下,寻找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变量取值。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问题的解以及如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基本概念1. 可行解: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变量取值被称为可行解。
可行解集合构成了解空间。
2. 最优解:在可行解集合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的可行解被称为最优解。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通常有两种:图形法和单纯形法。
1. 图形法:适用于二维或三维线性规划问题,即变量的个数较少,可以通过绘制图形来确定最优解。
图形法的基本思路是绘制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的直线或平面,并通过观察它们的交点或交线来确定可行解和最优解。
2. 单纯形法:适用于多维线性规划问题,即变量的个数较多。
单纯形法通过迭代计算,逐步逼近最优解。
其基本思路是从一个初始可行解开始,通过调整变量的取值来提高目标函数的值,直到找到最优解或确定问题无解。
三、线性规划问题的示例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为例。
假设有两种产品A和B,它们的生产需要使用以下资源:钢材、机器时数和人工时数。
每单位产品A需要2吨钢材、4机器时数和6人工时数;每单位产品B需要3吨钢材、5机器时数和4人工时数。
公司目前有100吨钢材、120机器时数和150人工时数可用。
已知产品A的利润为1000元/单位,产品B的利润为2000元/单位。
问如何安排生产,使得利润最大化?1. 建立数学模型:令x为产品A的产量,y为产品B的产量。
则目标函数为最大化利润:1000x+2000y。
约束条件为:2x+3y≤100(钢材约束),4x+5y≤120(机器时数约束),6x+4y≤150(人工时数约束),x≥0,y≥0。
2. 通过图形法找到可行解和最优解:先绘制钢材约束的直线2x+3y=100,机器时数约束的直线4x+5y=120,人工时数约束的直线6x+4y=150。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及求解方法线性规划是一种优化方法,用于找到一个线性方程的最大或最小值,同时满足一组线性约束条件。
线性规划问题广泛应用于经济、工业、运输、物流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讲述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一、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线性规划问题可表示为:$\max_{x} z = c^Tx$$\text{s.t.} \qquad Ax \leq b$其中,x表示决策变量,z表示目标函数,c和b为常数系数,A为系数矩阵。
目标函数表示要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数量,约束条件表示限制决策变量取值的条件。
二、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有两种,即图形法和单纯形法。
1. 图形法图形法是一种用图形的方式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二元线性规划问题求解,但对于多元线性规划问题,它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对于二元线性规划问题,我们可以将目标函数表示为直线,约束条件表示为线段,然后在可行域内寻找能让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点。
2.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通过交换决策变量的取值来寻找最优解的方法。
它通过构建初始单纯形表格,逐步利用高斯消元法将问题转化为标准型,然后不断交换基变量和非基变量,直到找到最优解。
单纯形法在求解多元线性规划问题时具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它能够较快地寻找最优解。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当问题的维度较高时,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会相应增加,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也会受到限制。
三、线性规划的应用线性规划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运输问题运输问题是一种线性规划问题,旨在确定一组产品从生产场所运往销售场所的最优方案。
这种问题通常涉及到对物流成本、物流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优化。
2. 设备维护问题设备维护问题是一种线性规划问题,旨在通过优化设备的维护策略来最大化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益。
这种问题通常涉及到对机器的使用寿命、维修成本、机器停机时间等多种因素的优化。
3. 生产计划问题生产计划问题是一种线性规划问题,旨在通过对原材料和生产线的安排来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
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常见方法与策略
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常见方法与策略线性规划是数学中的一类优化问题,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
线性规划在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常见方法与策略。
1. 模型建立在解决线性规划问题之前,应该先建立数学模型。
模型主要包含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通常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抽象,确定需求变量、决策变量、目标和限制条件。
建立好模型后,就可以应用各种算法进行求解了。
2. 单纯性法单纯性法是一种直接、高效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也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它通过不断的交替基变换来逐步靠近最优解。
具体而言,单纯性法首先选择一个基本可行解,然后通过行变换和列变换找到下一个更优的基本可行解,直到找到最优解或者无法继续优化为止。
3. 对偶理论对偶理论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另一种方法,它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个对偶问题。
对偶问题又称对偶线性规划,它的目标函数与原问题的约束条件有关。
对偶问题可以通过单纯性法或其他优化方法来求解,从而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4. 网络流算法网络流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它通过流量平衡条件和容量限制条件来描述约束条件。
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网络流问题,然后应用最大化流算法或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求解。
5. 分支定界法分支定界法是一种可以求解任何类型的数学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分解成多个子问题,然后用分支定界法求解。
分支定界法可以解决较小规模的线性规划问题,但是对于大规模问题求解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单纯性法、对偶理论、网络流算法和分支定界法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常见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结合问题的特点和求解效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策略。
数学建模:常见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数学建模:常见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1. 引言在数学建模中,线性规划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模型。
它通常用于求解优化问题,在多个约束条件下找到使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变量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2. 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经典且高效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方法。
它通过不断移动基变量和非基变量来搜索可行解集,并在每次移动后更新目标函数值,直到达到最优解。
该方法适用于标准形式和松弛法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
2.1 算法步骤1.初始化:确定基变量和非基变量,并计算初始相应坐标。
2.计算检验数:根据当前基变量计算检验数,选取检验数最小的非基变量作为入基变量。
3.计算转角系数:根据入基变量计算转角系数,并选择合适的出基变量。
4.更新表格:进行行列交换操作,更新表格中的各项值。
5.结束条件:重复2-4步骤,直至满足结束条件。
2.2 优缺点优点: - 单纯形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适用于小规模线性规划问题。
- 可以处理带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的线性规划问题。
缺点: - 在某些情况下,单纯形法会陷入梯度消失或梯度爆炸的情况,导致无法找到最优解。
- 处理大规模问题时,计算量较大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3. 内点法内点法是另一种常见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
与单纯形法不同,内点法通过在可行域内搜索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它使用迭代过程逼近最优解,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3.1 算法步骤1.初始化:选取一个可行解作为初始点,并选择适当的中心路径参数。
2.计算对偶变量:根据当前迭代点计算对偶变量,并更新目标函数值。
3.迭代过程:根据指定的迭代更新方程,在可行域内搜索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4.结束条件:重复2-3步骤,直至满足结束条件。
3.2 优缺点优点: - 内点法相对于单纯形法可以更快地收敛到最优解。
- 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内点法的计算效率更高。
缺点: - 内点法需要选择适当的中心路径参数,不当的选择可能导致迭代过程较慢。
- 对于某些复杂的线性规划问题,内点法可能无法找到最优解。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与实践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与实践线性规划是一种常见的优化问题,可以用来研究诸如资源分配、生产优化等问题。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也十分重要,常用的方法有单纯形法、内点法、整数规划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讨论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一、单纯形法单纯形法是一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算法,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基本思想是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标准型,并通过不断的迭代来达到最优解。
标准型是指将目标函数和限制条件均转化为等式的形式。
具体来说,假设有线性规划问题:max c1*x1 + c2*x2 + … + cn*xns.t.a11*x1 + a12*x2 + … + a1n*xn ≤ b1a21*x1 + a22*x2 + … + a2n*xn ≤ b2…am1*x1 + am2*x2 + … + amn*xn ≤ bm其中,x1~xn为决策变量,c1~cn为目标函数的系数,a11~amn 为各限制条件的系数,b1~bm为约束条件的右值。
将其转化为标准型:max cxs.t.Ax = bx ≥ 0其中,x = (x1, x2, …, xn)T,c和x为向量,A为mxn的矩阵,b为m维的向量。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可以存在于顶点中,而顶点又可以表示为n-m个线性约束的交点。
单纯形法就是借助这一点来求解问题,每次从一个顶点出发,向相邻的顶点移动,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二、内点法内点法是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另一种常见方法,也被称为封闭框架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一个特殊的迭代序列,将问题转化为无约束的非光滑的优化问题,然后使用牛顿迭代等方法求解。
内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求解非线性约束和整数规划问题,同时有较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
内点法的基本思路是将约束条件改写为一组等效条件,并考虑在这些等效条件内部寻找最优解。
这些等效条件称为“内点”,表示在这些条件下寻找的最优解都在可行域内部。
例如,在松弛的线性规划问题中,对于每个限制条件,都可以构造一个内点,使得其满足该约束条件,并使用初始可行解来初始化算法。
线性规划问题的四种求解方法
线性规划问题的四种求解方法江苏溧阳中学(213300) 吕清平线性规划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类重要的应用问题,它常用来研究物资调运、生产安排、下料等工作的资源优化配制问题,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介绍几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的策略.一、截距法例1 某厂需从国外引进两种机器.第一种机器每台10万美元,维护费为人民币4000元;第二种机器每台20万美元,维护费为人民币1000元;而第一种机器产生的年利润为每台12万美元;第二种机器产生的年利润为18万美元.但政府核准的外汇是130万美元,并要求总维护费不得超过人民币24000元.问每种机器应购买多少台时,才能使工厂获得的年利润最大?解:设购买第一种机器x 台,购买第二种机器y 台.则10x +20y 1304000x +1000y 24000x 0 y 0即x +2y 134x +y 24x 0,y 0总年利润z =12x +18y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由z =12x +18y 得y =-23x +z18,则z 18为直线y =-23x +z 18的截距.令z =0,则可画出直线l 0:y =-23x ,把直线l 0向右上方平移,当经过可行域上点B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此时z =12x +18y 取最大值.解方程组x +2y =134x +y =24得B (5,4).故当x =5,y =4时,z max =12!5+18!4=132(万美元)答:购买第一种机器5台,第二种机器4台时能使工厂获得的年利润最大.二、等值线法所谓等值线是指直线上任一点的坐标(x ,y )都使F (x ,y )=Ax +By 取等值C 的直线l:Ax +By =C (A 、B 不同时为零).通过比较等值线的值的大小可以求得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例2 甲、乙两地生产某种产品.甲地可调出300吨,乙地可调出750吨,A 、B 、C 三地需要该种产品分别为200吨、450吨和400吨.每吨运费如下表(单位:元):A B C 甲地635乙地596问怎样调运,才能使总运费最省?解 设由甲地调往A 、B 两地分别为x 吨,y 吨.则由甲调往C 地为[300-(x +y )]吨;由乙地调往A 、B 、C 三地分别为(200-x )吨、(450-y )吨、(100+x +y )吨.于是x +y 300x 200x 0,y 0z =6x +3y +5[300-(x +y )]+5(200-x )+9(450-y )+6(100+x +y )=2x -5y +7150作出以上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令z =0,则可画出直线l 0:2x -5y +7150=0.画出一组与l 0平行的等值线,比较等11∀中学理科#2002年第7期值线值的大小知,当等值线经过可行域上点C 时,等值线的值最小.z有最小值5650元,此时x=0、y=300,故甲地产品运往B地;乙地产品运往A、B、C三地分别为200吨、150吨、400吨时能使总运费最省.三、顶点法如果可行域是一个多边形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多边形)时,线性目标函数z=f(x、y)的最优解必在多边形顶点上取到.因此算出z =f(x、y)在各项点的值,再比较大小可以找出最优解.例3 某工厂每天要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每件甲产品需分别在A、B、C、D四台不同设备上加工2、1、4、0小时;每件乙产品需分别在A、B、C、D上加工2、2、0、4小时。
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与求解
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与求解线性规划是一种常见的数学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问题。
它在工业、经济、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过程以及求解方法,并通过实例来说明其应用。
一、线性规划问题的定义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找一组决策变量的最优解,使得目标函数达到最大或最小值。
其中,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均为线性的。
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决策变量是我们需要确定的决策因素,可以是某个产品的生产数量、某个投资项目的投入金额等。
目标函数是我们希望最大化或最小化的量,可以是利润、收益、成本等。
约束条件是对决策变量的限制条件,可以是资源约束、技术约束等。
二、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过程线性规划问题的建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决策变量:根据实际问题确定需要确定的决策因素,例如某个产品的生产数量、某个投资项目的投入金额等。
2. 建立目标函数:根据问题的要求,确定目标函数的形式和系数。
如果是最大化问题,目标函数一般为各决策变量的系数之和;如果是最小化问题,目标函数一般为各决策变量的系数之差。
3. 确定约束条件:根据问题中的限制条件,建立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
约束条件一般包括资源约束、技术约束等。
每个约束条件都可以表示为决策变量的线性组合与某个常数之间的关系。
4. 确定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实际问题的限制条件,确定决策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如,某个产品的生产数量不能为负数,某个投资项目的投入金额有上限等。
5. 建立数学模型:将上述步骤中确定的决策变量、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合起来,建立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
三、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主要有两种:图形法和单纯形法。
1. 图形法:对于二维或三维空间中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使用图形法进行求解。
首先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转化为几何形式,然后在坐标系中画出目标函数的等高线和约束条件的边界线,最后确定最优解所在的交点。
三类线性规划问题及其解法
方法集锦线性规划问题是指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重点考查同学们的建模、运算、分析能力.本文主要探讨三种不同类型目标函数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其解法.一、z =ax +by 型若目标函数为z =ax +by 型(直线型),我们一般需先将目标函数变形为:y =-a b x +zb,通过求直线的截距的最值间接求出z 的最值,这样便将求目标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求直线的截距的最值.①若b >0,当y =-a b x +z b截距最大时z 最小,当截距最小时z 最大;若b <0,当y =-a b x +zb截距最大时z 最大,当截距最小时z 最小.例1.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ìíîïïïï2x +y ≤40,x +2y ≤50,x ≥0,y ≥0,则z =3x +2y 的最大值为_____.解:将z =3x +2y 变形为y =-32x +z2.作出如图1所示的可行域,由图可知当y =-32x +z 2过点A 时,直线的截距最大,则{2x +y =40,x +2y =50,解得ìíîx =10,y =20,此时z max =70.在画出可行域后,我们通过观察图形便能很快确定当直线经过A 点时y =-32x +z2的截距最大,此时z 最大,解方程组便可求得z 的最值.图1图2图3二、z =y -bx -a型对于目标函数为z =y -bx -a (斜率型)的线性规划问题,我们一般要依据y -bx -a的几何意义来求解.首先,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将z 看作是可行域内的动点P (x ,y )与定点A (a ,b )连线的斜率,求得斜率的最值便可求出z 的最值.例2.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ìíîïïx -y +1≤0,x >0,x ≤1,求z =yx的最大值.解析:该目标函数为斜率型,可将z 看作是可行域内的动点P (x ,y )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求出斜率的最值即可.解:作出如图2所示的可行域,将z =yx变形为z =y -0x -0,可将z 看作可行域内任意一点P (x ,y )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由图2可知当直线过交点A 时,PO 的斜率最大,{x -y +1=0,x =1,解得ìíîx =1,y =2,所以z max =2.三、z =(x -a )2+(y -b )2型当遇到目标函数为z =(x -a )2+(y -b )2(距离型)的线性规划问题时,我们可以把z 看作可行域内动点P (x ,y )与定点A (a ,b )的距离的平方,结合可行域找到最值点,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便能求出z 的最值.例3.已知x ,y 满足约束条件ìíîïïx -y +1≤0,2x -y -2≤0,x ≥1,则z =x 2+y 2的最小值为_____.解析:该目标函数为距离型,可将z 看作是可行域内任意一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求得PO 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便可求得z 的最小值.解:将z =x 2+y 2变形为z =(x -0)2+(y -0)2,作出如图3所示的可行域,由图可知点A 到原点的距离最小,{x -y +1=0,x =1,解得ìíîx =1,y =2,所以z min =5.可见,解答线性规划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根据线性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2)将目标函数变形为直线型、斜率型、距离型;(3)在可行域内移动直线、点,找出最值点;(4)联立交点处的直线方程,求出最值点的坐标;(5)将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中求得最值.(作者单位:中国烟台赫尔曼·格迈纳尔中学)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这里x、b不要求非负
例3.1
max S 3x1 x2 s.t. x1 2 x2 8 x1 6 x 0, i 1, 2 i
例3.2
max S 80 x1 45 x2 s.t. 20 x1 5 x2 400 15 x1 10 x2 450 x 0, i 1, 2 i
注:x,b不要求非负
格式为:x=linprog(f,A,b,Aeq,beq) [x,fval]=linprog(f,A,b,Aeq,beq)
3.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min S f * X s.t. AX b AeqX beq LB X UB
格式为:x=linprog(f,A,b,Aeq,beq,LB,UB)
例3 max=8*x+5*y+4*z; x+y+z<=9; 8*x+5*y+4*z<=45; x<=1; y<=5; z<=5; @gin(x); @gin(y); @gin(z); 例4 model: max=5*x1+7*x2; x1+x2<=20; 3*x1+7*x2<=80; end
例5 model: max=3*x1+2*x2; 2*x1+3*x2<=14; 2*x1+x2<9; @gin(x1); @gin(x2); end 例6 model: max=x1+x2; 3*x1+2*x2+x3<=10; 2*x2+x4<=5; @gin(x1); @gin(x2); end
s.t.
P75 T2(6)
min S x1 3x2 x3 2 x1 x2 x3 8 2 x x 2 1 2 x1 2 x2 xi 0, i 1, 2,3
s.t.
P75 T2(10)
min S 2 x1 x2 x3 x4 2 x1 x2 3x3 x4 6 x x 2x x 2 1 2 3 4 x1 x2 x3 x4 7 xi 0, i 1, 2,3, 4
s.t.
二、利用LINGO软件求解
1. max或min后面跟着等号=; 2. 不区分大小写字母,变量必须以字母开头; 3. 模型中已经假设所有的变量非负; 4. 变量可以放在约束条件的右边,数字可在左边; 5. 每个语句都以分号“ ;”结尾; 6. 以感叹号“ !”开始的是说明语句。 例1 max=3*x1+2*x2; x1+2*x2<=200; 3*x1+x2<=240; 例2 min=4*x+9*y; 9*x+7*y>=56; 7*x+20*y>=70;
model: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p169例子; sets: supply/1..5/:gy; demond/1..6/:xq; link(supply,demond):c,x; endsets data: c=30 28 3 10 25 18 27 4 11 2 17 9 5 12 1 22 8 16 13 21 19 15 23 7 20 14 29 26 6 24; gy=10 15 25 40 10; xq=9 17 22 33 14 5; enddata [obj] min=@sum(link:c*x); @for(supply(i):[supply_con] @sum(demond(j):x(i,j))=gy(i)); @for(demond(j):[demond_con] @sum(supply(i):x(i,j))=xq(j)); end
例3.6
max S 3 x1 x2 2 x3 4 2 x1 x2 x3 x x x 6 1 2 3 x4 2 x1 3 x 2 x3 10 1 xi 0, i 1, 2,3, 4
s.t.
P75 T2(5)
min S 3x1 2 x2 x3 2 x1 x2 x3 5 4 x 3x x 3 1 2 3 x1 x2 x3 2 xi 0, i 1, 2,3
例3.3
max S 2 x1 3x2 2 x3 x4 s.t. x1 2 x2 3x3 2 x4 5 x1 x2 2 x3 x4 10 x 0, i 1, 2,3, 4 i
例3.5
max S 6 x1 3x2 x3 s.t. x1 x2 2 x3 1 2 x1 x2 2 x3 3 x 0, i 1, 2,3 i
一、利用MATLAB软件中的linprog 命令求解
min S 1.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格式为:x=linprog(f,A,b)
2.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f * X s.t. AX b
[x,fval]=linprog(f,A,b)
min S f * X s.t. AX b AeqX beq
例7 !线性规划运输问题p169例子; model: sets: supply/1..5/:gy; demond/1..6/:xq; link(supply,demond):c,x; endsets data: c=30 28 3 10 25 18 27 4 11 2 17 9 5 12 1 22 8 16 13 21 19 15 23 7 20 14 29 26 6 24; gy=10 15 25 40 10; xq=9 17 22 33 14 5; enddata [obj] min=@sum(link:c*x); @for(supply(i):[supply_con] @sum(demond(j):x(i,j))=gy(i);); @for(demond(j):[demond_con] @sum(supply(i):x(i,j))=xq(j););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