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表格教案16.家乡新变化- (2课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活动材料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1、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谢他们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2、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寻找他们身上优秀的精神及道德品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就是我们的家乡,对于家乡,你熟悉吗?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游览我们的家乡。
2.学生讨论“小区内外变化多”
师:我们小朋友的家门口一定也有不少变化吧,一起来交流吧!
(预设:垃圾分类、共享单车、蜂巢快递、外卖服务等)
3.看视频,对比家乡前后。
师:我们的家乡上海,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想不想看看更早之前,上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特别注意看看表格中提到的这几个方面。
观察图片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图片形式展现当今上海各种地标性建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上海的繁荣、海纳百川,继而对自己出生、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二:大眼睛找变化
1.“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
师: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的家乡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我们身边的小区就可以感受到,让我们一起翻开《道德与法治》书本来了解一下,看看我家门前有哪些新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学校
班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题
16、家乡新变化
教时
2课时
执教者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尊重家乡传统,关心家乡发展,愿意主动接触、学习、传承。
2、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特色,了解家乡变化,主动参加家乡建设。
3、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4.交流表格,感受变化。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观看视频
集体交流
从课本上“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延伸至学生所在的小区,再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老上海,从扶到放,引领学生将上海做一个今昔对比,表格的形式,让他们更好地从视频中找到切入点,有效地进行观看、观察,从视频中抓住有用的信息。
活动三:家乡特色代代传
1.儿童娱乐活动的改变
师:我们的家乡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就连小时候的娱乐活动都和以前不同了,现在你们空闲下来会怎么玩儿呢?
(预设:电视、电脑、iPad、公园足球等)
师:在老师小时候,小伙伴们课余课后都喜欢聚在弄堂里,一起玩游戏,丰富多彩的游戏,我们把它们成为“弄堂游戏”。
2.介绍弄堂游戏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任务分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家乡传统特色,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大眼睛找变化
家乡特色代代传
作业设计: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3、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法,逐步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初步形成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家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2、教学难点: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参加家乡建设,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家乡新变化》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本课内容由“我家门前新事多”、“家乡特色代代传”两个栏目构成,两个栏目之间层层递进。此外,还通过插图故事,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充分了解家乡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乡风熏陶。
(1)跳房子
(2)踩高跷
(3)滚铁环等
3.尝试弄堂游戏——踩高跷
4.师:时代的脚步在前行,但变化的过程中不能遗忘传统,在上海,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特色,让我们到书本上去找一找。
集体交流
观看图片和视频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时代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容易对历史传统有所淡忘,活动三,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回顾弄堂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借由教材向其他特色延伸。
2.图片展示上海地标性建筑、场地。
3.学生交流讨论图片所展示的地方。
师:图片上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哪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4.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于我们的家乡还是十分了解的,我们的家乡现在如此美丽,如此现代化,可你们知道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家乡新变化》
4、愿意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初步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作业反馈,了解家乡传统。
1.作业反馈
师:在上海不断的进步中,有很多家乡的传统被承袭了下来,上节课,老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调查,今天就请几个小组来做介绍。
沪语
上海传统小吃
2、学生实际:低年级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知识储备少,缺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和很多家乡人都没有直接接触,因此并不了解家乡的变化以及这变化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他们的思维比较局限,对于家乡变化的了解可能比较局限在大事迹上,而疏忽了身边的细小变化。在调查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途径和方式可能比较大同小异,基本上就是从爸爸妈妈的表述中了解,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源缺少整合能力。
沪剧
石库门建筑
捏面人等等
教师总结
师:这些传统代代相传,同学们,我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担负着传承的使,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家乡优秀的传承者。
小组介绍
通过观察、采访、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运用多种方式介绍家乡的传统,锻炼学生自信表达。
活动四:布置作业,主动探究
1.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高楼林立,道路整洁,秩序井然,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家乡的传统,有些祖祖辈辈传承着,有些,却慢慢地为人们所淡忘,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一个活动作业。
2.活动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寻找家乡的一个传统,以此为主题,可以采访身边的老人,可以上网做一番调查,下节课,请你想同学们介绍这一项家乡传统。
多媒体课件、小组活动材料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1、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谢他们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2、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寻找他们身上优秀的精神及道德品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就是我们的家乡,对于家乡,你熟悉吗?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游览我们的家乡。
2.学生讨论“小区内外变化多”
师:我们小朋友的家门口一定也有不少变化吧,一起来交流吧!
(预设:垃圾分类、共享单车、蜂巢快递、外卖服务等)
3.看视频,对比家乡前后。
师:我们的家乡上海,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想不想看看更早之前,上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特别注意看看表格中提到的这几个方面。
观察图片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图片形式展现当今上海各种地标性建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上海的繁荣、海纳百川,继而对自己出生、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二:大眼睛找变化
1.“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
师: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的家乡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我们身边的小区就可以感受到,让我们一起翻开《道德与法治》书本来了解一下,看看我家门前有哪些新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学校
班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题
16、家乡新变化
教时
2课时
执教者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尊重家乡传统,关心家乡发展,愿意主动接触、学习、传承。
2、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特色,了解家乡变化,主动参加家乡建设。
3、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4.交流表格,感受变化。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观看视频
集体交流
从课本上“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延伸至学生所在的小区,再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老上海,从扶到放,引领学生将上海做一个今昔对比,表格的形式,让他们更好地从视频中找到切入点,有效地进行观看、观察,从视频中抓住有用的信息。
活动三:家乡特色代代传
1.儿童娱乐活动的改变
师:我们的家乡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就连小时候的娱乐活动都和以前不同了,现在你们空闲下来会怎么玩儿呢?
(预设:电视、电脑、iPad、公园足球等)
师:在老师小时候,小伙伴们课余课后都喜欢聚在弄堂里,一起玩游戏,丰富多彩的游戏,我们把它们成为“弄堂游戏”。
2.介绍弄堂游戏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任务分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家乡传统特色,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大眼睛找变化
家乡特色代代传
作业设计: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3、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法,逐步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初步形成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家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2、教学难点: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参加家乡建设,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家乡新变化》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本课内容由“我家门前新事多”、“家乡特色代代传”两个栏目构成,两个栏目之间层层递进。此外,还通过插图故事,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充分了解家乡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乡风熏陶。
(1)跳房子
(2)踩高跷
(3)滚铁环等
3.尝试弄堂游戏——踩高跷
4.师:时代的脚步在前行,但变化的过程中不能遗忘传统,在上海,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特色,让我们到书本上去找一找。
集体交流
观看图片和视频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时代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容易对历史传统有所淡忘,活动三,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回顾弄堂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借由教材向其他特色延伸。
2.图片展示上海地标性建筑、场地。
3.学生交流讨论图片所展示的地方。
师:图片上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哪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4.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于我们的家乡还是十分了解的,我们的家乡现在如此美丽,如此现代化,可你们知道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家乡新变化》
4、愿意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初步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作业反馈,了解家乡传统。
1.作业反馈
师:在上海不断的进步中,有很多家乡的传统被承袭了下来,上节课,老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调查,今天就请几个小组来做介绍。
沪语
上海传统小吃
2、学生实际:低年级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知识储备少,缺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和很多家乡人都没有直接接触,因此并不了解家乡的变化以及这变化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他们的思维比较局限,对于家乡变化的了解可能比较局限在大事迹上,而疏忽了身边的细小变化。在调查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途径和方式可能比较大同小异,基本上就是从爸爸妈妈的表述中了解,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源缺少整合能力。
沪剧
石库门建筑
捏面人等等
教师总结
师:这些传统代代相传,同学们,我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担负着传承的使,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家乡优秀的传承者。
小组介绍
通过观察、采访、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运用多种方式介绍家乡的传统,锻炼学生自信表达。
活动四:布置作业,主动探究
1.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高楼林立,道路整洁,秩序井然,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家乡的传统,有些祖祖辈辈传承着,有些,却慢慢地为人们所淡忘,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一个活动作业。
2.活动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寻找家乡的一个传统,以此为主题,可以采访身边的老人,可以上网做一番调查,下节课,请你想同学们介绍这一项家乡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