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教案

第二章地区可连续发展(1)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北民大附中地理组曹烨课程标准:以某地区为例,剖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课程标准解读:不一样地区应作为学习地区环境问题的载体,学生以某一地区为实例,由认识该地区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下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象、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综合治理举措睁开学习;人地矛盾是因为环境自己以及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过分讨取造成的,在不一样地域的表现不一样,如:表此刻黄土高原地域的典型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西北内地地域则是沙漠化问题等;教课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事例引述问题,经过剖析产生原由、对地区发展的危害及治理举措,显现剖析地区环境问题的方法;地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经常与该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亲密有关。

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不合理开发利用丛林、草地等有着内在必定联系。

所以,不可以把上述问题孤立起来叙述,而要帮助学生经过剖析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进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2.学情剖析(1)已贮备的知识及优势:必修1和必修2中介绍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和可连续发展理论;经过对必修3第一章的学习,对地区的观点和实现地区可连续发展思路有了必定的认识。

优势在于我校学生来自于宁夏各个市县,对其当地地理环境有亲身领会,特别是宁南地域学生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感同身受,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

(2)可能存在的问题:初中地理基础不一,部分地域在初中时其实不重视地理学习,使有些同学辨别地图的能力较弱,读图剖析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忱很高,可是发散思想不足,剖析问题能力有待提升。

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原由和治理举措;过程与方法:经过让学生剖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由及治理举措,培育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剖析地区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连续发展的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经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连续发展观;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背景中国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面积约为39万平方千米。

由于此地区的环境特殊,土壤质地较差,且极易受到人为活动的破坏,导致土地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何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式。

二、管控措施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提高水土保持的能力,保护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2. 土地利用调整土地利用调整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布局,可以减少土地的裸露程度,防止水土流失。

3. 土地治理工程土地治理工程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修建水土保持设施、改善耕地、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手段,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水资源,提高土地质量。

4. 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行生态移民政策,将居民定居在水土流失区域,开展退耕还林还田行动,可以减轻水土流失的程度,保护生态环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 加强监管加强监管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监测和管控,加强对于未经许可的采矿、采砂等行为的打击,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保护土地和环境。

三、治理成果近年来,针对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采取了植树造林、土地利用调整、土地治理工程、生态移民等手段。

这些措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数据显示,中国黄土高原的退化土地面积逐年递减,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区域经济开始逐渐崛起。

四、总结水土流失问题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黄土高原的治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控制、缓解土地流失问题的目的。

当然,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模式,为水土流失问题的治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讲述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
【教学材料】
教材,学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导入 新课
同学们熟悉此图的地理位置吗?
观看视屏,增加对黄土创设教学情境,激
风力
……
人为因素 土地生产力
板书:2.影响因素
学 生 从 图 示 中 获 取 信培养学生的读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息,分析影响水土流失分析能力和抽象
①A、B、C、D 四处水土流失的严重程的因素,小组讨论,归思维能力。
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纳总结水土流失的原
②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
因素有哪些?
济南市历城二中高二(50 级)地理教案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一条主线进行总结。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板书: 五、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生物措施
2.工程措施
学生根据自身了解的知 生物措施学生已 识,谈谈如何进行水土掌握,应强调黄 流失的治理。学生着重土高原水土流失
红土的流失④四川盆地其他水土流失区 紫色土的流失…… 及 其 他 环 境 问 题
成因做铺垫。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
之一。而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
了解黄土高原的
最为严重和典型的区域。 板书:二、黄土高原概况
学生看书中 35 页图 2-1-地 理 位 置 , 得 出 2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结论:黄土高原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图版必修三教案一、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状中国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干旱、半干旱区,也是全球著名的水土流失地带。

黄土高原的土地肥沃但也十分缺水,加之长期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压力,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有大量的荒漠化地区。

据统计,黄土高原区域总面积约为39万平方公里,其中已有25%以上丧失了原有生产能力。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直接损失了农作物和草地,在经济上也对黄土高原所处的区域带来了严重损失。

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首先,自然因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干旱气候和强风等导致土壤经常暴露在外,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其次,农作物种植和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的破坏和土壤的贫瘠,进而引起水土流失。

最后,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大,农业生产过于集中,农业生产方式单一,农业用水过度,这些都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三、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在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以下是一些治理方法:1. 林草混合种植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很难支持单一的农业生产,需要依靠其他的生产方式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林草混合种植是一种在当前条件下经济、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

多种植物混合种植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达到多样经济效益。

2. 梯田治理黄土高原大多数地区都比较崎岖不平,梯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土流失。

梯田治理需要在山地上开凿出平坦的土地,以便农民种植谷物。

在梯田处,农民不会过度放牧,从而减少黄沙袭击和土壤流失。

3.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建设水库、引河、替代灌溉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现象。

4. 不断完善政策水土流失治理是需要长期实施的工程,需要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才能够持久地推进治理工作。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案江西永丰二中杨春庚【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课标解读】1、本条“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所谓发展方面的问题,也是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发展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

2、本条“标准”要求了解对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不同的环境问题需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但在某些方面,如立法、加强法制是共通的。

3、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资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的形成与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场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不合理的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发现产生环境和发展问题的症结,从而才能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②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③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的学习,从中学会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完成调查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②调查本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的措施。

且通过活动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②关心我国在水土流失方面的基本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③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3
5.课后实践,巩固知识: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如让学生设计水土流失治理方案、撰写调查报告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拓展延伸,提升素养:鼓励学生关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通过展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地区的地形、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引发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关注。
(五)总结归纳
1.归纳总结:对本节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危害、措施及治理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
2.强调重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治理措施的实际应用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情感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搜集并整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政策法规、成功案例等相关资料,制作成一份PPT,用于课堂分享。要求PPT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不少于10页。
4.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自选一个角度,如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可持续发展等,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研究性学习报告。报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1000字。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调查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数据分析:教授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阐述水土流失的危害:详细介绍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初中地理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一、目标要求: 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2.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4.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法读图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新课讲解:•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合系统,内涵是什么?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资源开发问题(森林、湿地的合理开发)。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一、展示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示意图(让学生讲解、教师归纳总结)(承转图片展示)通过展示植被、坡度和降雨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归纳总结)教师讲评总结二、影响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条件:动力因素①降雨量②降雨强度地面条件①地质活动②地表组成物质③地貌形态④植被状况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表植被状况和地貌形态起作用。

(通过图片展示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土高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展示不同河段黄河的水质状况)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①黄土的特性。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高,遇水崩解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降水的特点:(通过气候类型柱状图展示)人为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植被破坏:(通过树状图展示植被破坏和植被覆盖良好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四、水土流失的危害(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1.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结合课本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题)二.水土流失的概念三.【活动探究】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观看实验视频,认真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实验对象实验结果实验结论A:B:C:D:E:F:G:H:四.【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的特性】黄土一般呈灰黄色,质地均一细腻,以粉砂颗粒为主,约占50%;土质疏松,多孔隙,有的大孔隙肉眼可见,极易渗水;无沉积层理构造,但垂直节理裂隙发育;富含碳酸钙(10%左右)遇水浸泡易产生湿陷,抗水冲、抗侵蚀性能弱,因此黄土层极易遭受流水侵蚀和搬运,也易形成崩解或滑坡。

【地形地质】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地表坡度大。

这样的地形使得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这样的地貌特点是由构造运动、流水侵蚀形成的。

【降水特点】黄土高原降水偏少,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650毫米之间,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7、8、9三个月降水量之和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冬季却只占5%。

降水过于集中和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原因: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过渡的区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植被稀疏的地表有利于夏季热力环流,所以降水多暴雨、冰雹。

【植被】结合下表,说说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植被覆盖率(%)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201530403050605085806089>907095【人类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形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用一句话概括,写在材料的相应段落前。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人口迅速发展。

向关中地区大量移民。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森林、草原变为农田。

2、史料记载当时毁林开荒的情况:“林木葱郁,土多跷瘠,乡人垦种,必火焚之,然后播之,名曰开荒。

”这里的农民不是靠精耕细作来增加粮食产量,而是采用轮荒的办法,当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觅它处,使得原有土地植被殆尽,无法恢复。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制作:审核:日期:月日【课程标准】1、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水土流失对区域发展的阻碍作用。

2、运用资料,分析说明水土流失对区域经济、生态和社会产生的危害。

3、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合理措施。

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教学难点】归纳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模块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1、黄土高原的范围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展示黄土高原过去和现在的图片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古今黄土高原的巨大差异产生思考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区域地图3、引导学生掌握描述区域位置的方法4、总结归纳水土流失的原因一、读图2-1-2,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范围时,常用“四至点”来描述: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省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个省区。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侵蚀;地形地质:多构造运动和地震,支离破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战乱。

模块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1、水土流失的危害2、“地上河”的形成原因1、引导学生得出水土流失的危害2、展示“地上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安全3、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水道,加剧洪涝灾害5、影响水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扩展】:黄河下游出现了“地上河”,为什么?危害有哪些?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处平原,流速减缓,泥沙淤积。

危害:加剧洪涝灾害。

模块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札记水土流失的治理启发学生阅读资料和图片,四、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主要是植树种草。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doc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doc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北民大附屮地理组曹炸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1.课程标准解读:(1)不同区域应作为学习区域环境问题的载体,学生以某一区域为实例,由认识该区域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入手,从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彖、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展开学习;(2)人地才盾是由于环境本身以及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过度索取造成的,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同,女口:体现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典型环境问题是水十.流失,而西北内陆地区则是荒漠化问题等;(3)教学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为案例引述问题,通过分析产生原因、对区域发展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展现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4)区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屮存在问题密切相关。

如:水土流失的形成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必然联系。

因此,不能把上述问题孤立起來讲述,而要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和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治理的有效对策。

2.学情分析(1)己储备的知识及优势:必修1和必修2中介绍了地理坏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通过对必修3第一章的学习,对区域的概念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

优势在于我校学生來口于宁夏各个市县,对其当地地理环境有切身体会,特别是宁南地区学生对当地的环境问题感同身受,可以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

(2)可能存在的问题:初小地理基础不一,部分地区在初小时并不重视地理学习,使有些同学辨识地图的能力较弱,读图分析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发散思维不足, 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原因和治理措施;(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区域的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树立止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地理下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优秀教学案例
2.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为什么黄土高原会出现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结合实际案例,介绍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让学生认识到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二)问题导向
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治理方案。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出最佳治理方案。
4.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2.强调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布置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调查家乡的水土流失情况,提出治理建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知识。

2022年精品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优秀教案

2022年精品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优秀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拓展】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与危害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的不合理利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到现在为止,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面积以及流失强度堪称世界之最,该问题已经很长时间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

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而且还大大限制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开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21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级阶梯。

自北向南跨我国中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跨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地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区〕的大局部或一局部。

总面积为64万千米2。

黄土高原的范围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1自然因素。

①黄土特性。

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毫米为主,而粉砂粒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占总重量的50%以上。

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

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

②地形因素。

地形制约着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程度,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墚、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

在各种降雨强度的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

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根本因素,径流的大小决定了径流的数量、深度和速度,而流速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

③降水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毫米之间,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能够在中国地形图上准确指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2)掌握黄土高原的基本地形特征及其气候特点。

(3)分析水土流失对黄土高原带来哪些危害。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中国地形图,分析黄土高原流失原因。

(2)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分析一下不同历史时期,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情况。

(3)结合中国地形图,试着比较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的地形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试着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水土流失现象及其治理措施。

(2)反思我们生活和生产对水土流失方面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土高原地形特征及其气候特点,水土流失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黄土高原的剖面图的解读及其水平梯田的剖面图的绘制。

教学方法讲解,提问、图表演示课程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中国有四大高原,其中就包括黄土高原,学习了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及其气候特征,知道黄土高原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说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讲授新课在讲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之前,我们先回想我们以前所学知识。

在中国地形图里,黄土高原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形特点。

1,地理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部,包括山西省和陕、甘、宁的一部分。

在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东端以东。

2,特征——海拔1000-2000米,地表覆盖深厚的黄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我们都知道,我国一直强调可持续发展,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

其中,环境是基础,经济是条件,社会是目的。

因此,环境问题是我们走可持持续发展道路所必需解决的前提。

谈到环境,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今天我们着重讲解有关水土流失问题。

要了解水土流失有关问题,首先得理解水土流失的定义。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等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其水的损失。

高中地理 2.1.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3-中图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2.1.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中图版必修3-中图版高二必修3地理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准备】课时1课时学情学法分析◆事实上,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黄土高原耳熟能详,初中地理也对其位置、地貌特征等作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其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学生也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知识背景;但基本停留在“会描述现象”的层次上,缺少深刻的根源剖析和严谨完整的思维体系。

◆面对众多的学习素材,既有文字又有图表、既有源于教材的又有学案补充的,学生已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维迁移水平是不同的。

◆学习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并结合实验模拟、学案导学等教学手段,以问题为载体,启发学生自主参与认知建构、师生互动、发现探究的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形成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

教学设计特色本节课从“水土流失实验”切入、层层推进,引发着学生不断认知、自主探究、主动建构、变式迁移,使学生在实验中明知、在互动中解惑、在案例中提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突出了以下三点特色:◆自主建构、互动生成、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尝试“地理问题素材化”“案例素材区域化”新型课堂模式的构建。

◆引进实验、社会观察,给学生一种很强的生活感,变繁为简、深入浅出。

◆关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变式迁移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第一时间抓住学生的心;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切入,体现了本节内容在本章的基础作用;从多个区域的多个环境问题进入,隐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概括什么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探知原理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用定量探究来验证日常感知的方法。

设计意图 真实的社会情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且更进一步意识到危害就在我们的身边。

此时教师的层层引领很重要,能够激发着学生步步为营,深入地理解其危害性。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活动建议】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难点:1、认识水土流失的治理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复习:区域及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发展)的关系导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与实施途径(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是相当复杂的,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不尽相同。

(课题2)新授: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背景介绍)一、中国水土流失的概况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活动建议】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了解我国水土流失的状况,学会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

【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难点:1、认识水土流失的治理与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原理。

【教学时】2时【教学过程】(第1时)复习:区域及区域差异、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发展)的关系导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与实施途径(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区域内,人类通过能动地控制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又不超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条下,既满足当代人和本区域发展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和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是相当复杂的,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不尽相同。

(题2)新授: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知识背景介绍)一、中国水土流失的概况据水利部遥感中心1990年调查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188万平方千米。

40年来,我国因水土流失减少耕地4000万亩,造成经济损失4000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黑土地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等地区,都有水土流失发生。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设计者:王明琳课程标准内容: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危害并掌握其有效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回忆复习:师: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生:回答。

师: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涵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那三个方面的内容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生:回答。

师:可持续发展包涵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湿地开发不当。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课讲授:师:(投影黄土高原景观图)请同学们说说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生:发言——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师: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呢?生:发言(水土流失)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师:(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

总1-12节第一节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案)【教学构思】本节内容分两节课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第二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本节课完成第1课时,主要是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内容涉及黄土高原区的气候、地貌、内外力作用、经济发展状况等知识。

本节课知识跨度大,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的探索,使学生对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识,从而认识到治理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的紧迫性,正确树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第2课时讨论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打下基础,同时为分析其他区域的存在问题及治理找出分析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观察、分析景观图片、文字资料,从资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讨论问题产生的原因。

讲授方法:读图指导法、引导探究法、启发分析法【教学准备】课前带领学生去野外观察流水地貌,分析流水作用的强弱与地表状况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介绍黄土高原的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黄土高原气候、地貌、植被、人类活动等有直观了解,增强学习兴趣学生指图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黄土高原的大致范围和泾河、渭河的位置让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泾渭分明”的原因——泾河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很大,而渭河流经渭河平原含沙量小,两条河汇合处颜色非常分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生态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湿地开发不当。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可持续发展。
新课讲授:
师:(投影黄土高原景观图)请同学们说说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生:发言
——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师: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会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呢?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程标准内容:
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了解综合治理及保护的措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理解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危害并掌握其有效的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分析地理景观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环境观,从而培养因地制宜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回忆复习:
师: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可持续发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
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
生:回答。
师: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是:B大于D大于A大于C,根据图中可看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降水强度、地面坡度、地表植被、地表物质构成等都能影响到水土流失量的大小。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知道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哪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应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下面就请同学们看课本,完成学案(第一题的第2小题),分析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自然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土流失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一)自然原因
生:展示学案
师:总结(投影黄土高原土壤图)黄土高原地区黄土以粉砂颗粒为主,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低;这样的土壤易流失、崩解。
(投影延安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7、8、9月,夏季多暴雨;这样的天气降水强度大,冲涮作用明显,会加重水土流失。
(投影)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主要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具有过渡性的特点,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森林向草原过渡、
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沿海向内陆的过渡。
过渡:以上是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投影课本图2-1-6、2-1-7、2-1-8)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行为会不会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除了自然原因外,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原因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到90.4%。所以从这里可看出,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为原因。
(二)人为原因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完成学案(第一题的第3小题)
生:展示学案
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有:过度开垦、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樵采造成植被的破坏;开矿、无计划的工程建设则改变了地表状态。这些行为都会加剧水土流失。
人类为何这样做?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回答
师:人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贫困问题,根本原因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
生:发言(水土流失)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师:(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本节要学习什么内容。
(1)以黄土高原为例,了解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整治措施。
(2)学会分析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投影黄土高原地貌图)黄土高原地区地形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地形起伏大,地表坡度大。这样的地形使得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这样的地貌特点是由构造运动、流水侵蚀形成的。
黄土高原的地貌中,有三种典型地貌,(投影图片)塬:平坦而宽广的黄土堆积地图)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稀少,使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
过渡:(投影黄土高原景观图)黄土高原地区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主要是由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那么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是如何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说说水土流失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生: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引起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哪些呢?
(投影图)下面请同学们分析思考水土流失的因素。读右图:
1. A、B、C、D四处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投影黄土高原的位置图)请同学们明确一下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师:相对位置: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
绝对位置:大部分位于350N——400N,1000E——1150E。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2-1-2,完成学案(第一题的第1题),明确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及地势特点。
生:展示学案。
师:黄土高原东至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至长城、南至秦岭。主要包括了青、甘、宁、陕、晋、内蒙古、豫等七个省区。从地形图中可看出,黄土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可说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米。
生:回答。
师: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包涵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那三个方面的内容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
师:可持续发展包涵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哪么什么是水土流失呢?请同学们看课本找到答案。
生:在课本中找答案。
师: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
土地资源生产力遭受到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流失土壤受到侵蚀。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黄土高原地区的基本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