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3.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有机合成材料的命名、结构、性质等方面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2.在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机理方面,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应用到实问题中;
3.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应采取以下策略:
1.重点: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质;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及反应机理。
2.难点: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理解与应用;有机合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有机合成材料的相关知识;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直观地感受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4)案例分析: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表现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反馈;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有机合成材料知识的掌握程度;
3.探究、讨论:针对有机合成反应的类型、机理进行探究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4.应用、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责任感;
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环保的观念;
(2)如何合理利用有机合成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学习化学的价值,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2、树立学生辩证的看问题的观点,认识到虽然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用途的基本观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电脑网络,制作的网页课件,有保鲜膜的、无保鲜膜的两个水果学生准备:1、课前完成书P99页的活动与探究表格;2、收集一些服装标签,完成<< 评价>>P71页【问题导航】、【探索旅行】、【探索日记】3、书P99页的实验12-1,给一开裂的电木插座加热;【本课总结】由学生得(一)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二)有机合成材料塑料1、三大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2、合成材料使用的利弊及解决方法【课件设计】见网页【课堂评价练习】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达标检测(单项选择)1、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大理石B.白糖 C.酒精 D.蛋白质2、下列物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气车轮胎B.瓷碗 C.木桌 D.铝合金门窗3、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人们常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A、棉花、羊毛、天然橡胶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C、棉花、羊毛、塑料D、棉花、合成纤维、合成橡胶4、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因而具有()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廊坊市第九中学秦睿教材分析:本课题是⼈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的最后⼀个单元的最后⼀个课题,本单元是⼀个涉及⾯很宽的单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与⼈体健康,本课题重点介绍有机合成材料,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运⽤的范畴。

因此,在课程标准⾥,对它的教学要求并不⾼,属于列举、知道、了解的内容。

但是本课题的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的⽣活常识,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1、经过对已有知识的沉淀,学⽣的探究能⼒有很⼤提⾼,探究内容⼜与⽣活密切相关,⽽且相对简单,所以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放⼿交予学⽣去做,采⽤“引导——探究——活动——发散”的模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2、学⽣⾃主质疑、设计、完成、总结,使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完整:提出问题——联想假设——实验探究——归纳⽐较——获得结论。

教学⽬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能列举⽣活中⼀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类⽣活的重要性。

(2)能区分有机化合物和⽆机化合物。

(3)通过学⽣⾃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及其应⽤。

2、过程与⽅法:学⽣在实验中完成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学⽣⾃⼰动⼿实验和不断提出探究任务培养学⽣的实验技能,掌握探究问题的⽅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来源于⽣活、化学也在不断的提⾼⼈们的⽣活质量,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也给⼈们的⽣活带来负⾯影响,尤其是有机合成材料的⼴泛使⽤对环境造成了极⼤的影响,这些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培养学⽣关注社会和⼈类⽣存环境是本节内容以及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概念,三⼤有机合成材料,有关“⽩⾊污染”的问题。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课件)-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

分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
而成的。橡胶是由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而制成的材料,故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
选C。
典例精讲
例3.(2022·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用品主要由有机合成
材料制成的是( )
A.纯棉衬衫
B.玻璃花瓶
C.纯铜电线
D.塑料灯罩
【答案】D 【解析】A、纯棉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B、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不符合题意;C、纯铜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故选D。
新课讲解
2、小芳穿了一件全棉的秋衣,感觉很暖活、吸水性和透气 性良好,很舒适,但没过多长时间袖口就烂了。
小刚穿了一件涤纶的秋衣,感觉到这种秋衣弹性好、但透气 性和吸水性差,耐磨,穿了很长时间都不会烂,
你能帮小明和小刚在市场上挑选一件穿起来比较舒适、弹性又 好,又耐磨的秋衣吗?
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 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新课讲解
新型材料
1.复合材料: 包括基体和增强材料两部分,性能优于原来的单一材料。
2.常见的复合材料:_玻___璃__钢__、___碳__纤___维__复__合___材__料___、__钢__筋___混__凝___土______等。
新课讲解
活动:认识衣服上的标签
新课讲解
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件漂亮的“羊毛衫”,和一块“纯棉” 毛巾,回家后怀疑自己上当受骗,你会帮妈妈鉴别一下真假吗?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新人教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新人教版)

(2)食品袋或包装袋
(3)手电筒的外壳 (4)炒菜用的锅的手柄
有机高分 子化合物
有机高 分子材料
(简称:有机高分子 如:淀粉、蛋白质)
二、有机合成材料
阅读103页,找出有机合成材料的
概念
分类
意义 应用
概念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而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把用聚硅氧 烷薄膜制成的 鸟笼浸在鱼缸 中,氧气能透 过鸟笼,维持 金丝雀的生命。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
人工关节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人造心脏
人工心脏瓣膜
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医 用 高 分 子 材 料 人工膝关节
隐形飞机----电磁波吸收材料
Ni-Zn铁氧体和 六角晶系铁氧体等
无明显特殊气味,该“毛线”是棉线 灰烬能捻碎。 (天然植物纤维)
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该“毛线”是羊毛线 灰烬能捻碎。 (天然动物纤维)
有机合成材料之三——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 耐油、耐高温和不易老化等性能。如: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和氯丁橡胶等。
塑料
分类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
4. 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性能、用途
5. 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鉴别方法
6. 白色污染
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甲烷 C.乙醇 (D) D.碳酸钙 (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 B.棉花 C.腈纶 D.天然橡胶
掺有金属短纤维和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 复合物。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 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3. 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办法。

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2. 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 从法律角度认识有害塑料和白色垃圾对人类的威胁。

教学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 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实验、阅读、讲解、讨论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伦等合成纤维制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离不开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只能今依靠天然材料的历史。

[板书]课题3 在机合成材料[过渡]到底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呢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板书]一、有机化合物[教师引导]下面我们就通过活动与探究来了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投影下表,请学生完成,可请学生直接填写,也可由生答教师填写][ 根据上表讨论 ]1、甲烷、葡萄糖、乙醇、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1、甲烷、葡萄糖、乙醇、淀粉和蛋白质中都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学习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在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了解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学习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课前预习2、化合物主要有和两大类。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素,此外,还可能含有等元素。

有机化合物简称。

3、塑料根据其受热时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塑料和________塑料,二者在性质上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5、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__________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都属于材料。

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三大类。

6、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

棉花、羊毛的纤维属于纤维,具有良好的性和性,而涤纶、锦纶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它的性和性较差,衣服最好用这两种纤维混纺,穿起来既舒服又挺括。

C:7、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是指()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末C.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材料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认识有机化合物,并能够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材料,知道常见的的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区别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的不同性能和不同分子结构。

3、能知道区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乙烯塑料的方法;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各有哪些有缺点;根据服装标签,知道服装面料里料的纤维种类;知道合成橡胶的一些用途。

4、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

合作探究:1、根据上表讨论:(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注意:当加热熔化后或有烟从产生时,立即停止加热,防止分解并产生有毒气体,并用玻璃棒搅拌一下,取出观察。

第十二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第十二单元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白色污染”的危害
潜在危害: 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 和水分, 将导致农作物减产; •抛弃水中,被动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填埋处理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 不适用于堆肥; •分拣出来的废塑料,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 收利用。
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 对空气造成污染。
实验现象 加热后 能 熔化; 冷却后 固化 ; 再加热后 能 熔化。 加热后 不能 熔化。
高分子材料(塑料)的性质: 热塑性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热固性 如:电木、插座。
危 害
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的危害 视觉污染: 在城市、旅游区、水体 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 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 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 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
合成纤维
常见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解决办法:与棉纤维和羊毛混纺。
)
C. 碳酸钙
D. 硫酸
2. 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
大突破。下列生活物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C ) B.玻璃钢桌椅 D.建水陶瓷
A.铝合金门窗 C.塑料洗衣盆
3. “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右图 所示。有一种“海宝”的外用材料为纯羊线,内充物为聚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装修 装饰 家具

科技、生产、生活
1.能从组成上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
2.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⑶制成燃油和燃气。不能或难以分解的塑料可在催化 剂和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柴油、煤油和汽油,甚至裂解为 燃气。
【课堂练习】
【例1】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 有__机__化__合_物____和
___无__机__化_合__物_。 ___有__机__化__合_物_都含有碳元素,比 如___葡__萄_糖、 ___乙__醇等。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蛋白质
C\H\O\N 几万到几百万
无 硫酸
H2SO4
H、S、O
98
机 氢氧化钠 NaOH
Na、O、H
40
物 氯化钠 NaCl
Na、Cl
58.5
蔗糖
C12H22O11
结 构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积累有机物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但是 要除CO、CO2、H2CO3、CaCO3等。) 有机物高分子化合物: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 有机物。如:淀粉、蛋白质等。
班主任: 我觉得何旋今天取得这样的成绩,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何旋是土生土长的北京 二中的学生,二中的教育理念是综合培养学生 的素质和能力。我觉得何旋,她取得今天这么 好的成绩,一个来源于她的扎实的学习上的基 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我觉得特别想提的, 何旋是一个特别充满自信,充满阳光的这样一 个女孩子。在我印象当中,何旋是一个最爱笑 的,而且她的笑特别感染人的。所以我觉得她 很阳光,而且充满自信,这是她突出的这样一 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今天取得好成绩 当中,心理素质非常好,是非常重要的。
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 既舒适又挺括。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制造和使用可回收塑料
塑 料 的 回 收 从 你 我 做 起
六.合成材料带来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措 施 1.合成材料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 带来了“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界环 境中很难被微生物和光照分 解为小分子,很难“降解”(指由大分子 变成小分子),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结构, 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存在。若焚 烧含氯的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气体,对空 气造成污染。
加热两种塑料碎片(时间<2min)
所用样品 聚乙烯塑料 电线槽塑料 操作步骤 现象 分析原因
⑵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结 构
呈链 状 结 构 呈网 状结 构
特性


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 体,再加热后又可以熔化, 热塑 因而可以反复加工,多次 性 使用。能制成膜,拉成丝 或压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 应用广泛。
合成纤维的广泛应用
合成橡胶的广泛应用
合成材料中的塑料和合成橡胶给我们的生活 带来很多好处,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制造和使用降解塑料

降解是指聚合物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 或光照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大部分塑料 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因此,使用一些 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 料和光降解塑料可有效防止“白色污染”。
三.有机物的种类 (依相对分子质量 的大小而分)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几万~几十万~几百万。 ( 蛋白质、淀粉等) 2.小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 甲烷、乙醇、乙酸等)
四.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⑴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CH4) 天然气 ⑵常用的液态燃料有机物: 乙醇( 酒精)(C2H5OH); ⑶调味用的有机物 : 乙酸(CH3COOH)(醋酸) ⑷甜味剂 : 蔗糖(C12H22O11) ⑸健康身体必需的有机物 : 蛋白质、淀粉。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

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人类社会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如今有机合成材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板书: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活动探究一师: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99活动与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投影展示学生表格的填写并汇报讨论结果。

师:我们将甲烷、乙醇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硫酸等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无机化合物。

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化合物。

flash动画演示:石油中跳出一个个乙烯分子,乙烯分子连成链状。

师:有机物中碳原子间可以连接成碳链或碳环,因此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通常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像乙烯这类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称为小分子,由有机高分子合成的材料称为有机合成材料。

活动探究二师:塑料是一种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撕扯塑料薄膜加热塑料片通过此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小结:链状高分子都具有热塑性,加热软化后可以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也可制成纤维;网状高分子加热后不会熔化,具有热固性,这种塑料一旦加工成型后,不能通过加热重新回到原来的状态。

幻灯片展示:1.“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制品。

2.具有热固性的尿素甲醛制品。

3.电线的包皮聚氯乙烯。

4.聚苯乙烯制成的灯饰。

5.日本铃木汽车公司制造的全塑汽车。

活动探究三师: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实验台面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都是纤维制品。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秀教案(江西省县级优课)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秀教案(江西省县级优课)

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一、课题内容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 3 有机合成材料。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是初中化学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个课题,本单元是一个涉及面很宽的单元,涉及到初中化学教材中许多的内容,前面两个课题主要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而本课题是这单元的重点内容。

按知识内容看,它不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和运用的范畴。

因此,在课程标准里,对它的教学要求并不高,只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是有机物,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其次需要学生掌握三大合成材料指的是什么?其余多属于了解的内容。

但是本课题的知识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初步区别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3)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了解治理“白色污染”的有效措施,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通过探究热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通过辩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化学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情感;(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3)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2教学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较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使用塑料的利与弊”的辩论。

四、教法学法教法:情景引入法比较归纳法观察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动手操作法分组实验法启发讨论法五、教具准备:投影仪和相关资料;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的确良、尼龙、腈纶等合成纤维制品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日常生活不同领域中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材料谈话引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材料,材料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初步知识。

2.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3.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与用途。

4.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5.了解“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资料和对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调查,培养学生对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通过探究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的性质差异,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到化学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增强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2.在调查和探究中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难点:1.有机化合物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小猫烤火”图片观察、倾听、思考激发求知欲望,引入课题板书板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自主探究(指导探究)指导学生填写教材P99的“活动与探究”中的表格,并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比较和讨论。

填写表格。

小组讨论。

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比较、讨论得出规律。

阅读讨论归纳小结(指导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9~P100,并依次讨论下列问题: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点?2、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仔细阅读课本。

积极讨论、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

肯定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概念3、C、CO、CaCO3等是有机物吗?小结: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类自然过渡指导阅读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讲述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而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2.了解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

难点:1.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辩证地对待塑料的利与弊。

三、教学过程【旧知回顾】物质的分类。

【交流讨论】从物质分类角度判断,蛋白质、葡萄糖、淀粉属于哪类物质?【总结与交流】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它们与我们之前所接触到的物质都不同,都不属于酸、碱、盐及氧化物,而属于另一类物质——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过渡】那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学习一下。

【播放视频】《认识有机化合物》【总结】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知道,有机物分子中都含有碳原子。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表格。

并说一说哪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总结与交流】其中,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是有机物,而硫酸、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属于无机物。

【总结】化合物可以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而一般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但由于CO、CO2、H2CO3和碳酸盐等物质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

金刚石、石墨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属于单质,不是无机物也不是有机物。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103第一段内容,说一说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讲解】1.碳原子可与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2.碳原子之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3.含相同的原子和相同原子的原子数时,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交流讨论】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总结与交流】有机物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又简称有机高分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优秀教学案例:第十二单元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材料是如何产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优势?”“使用这些材料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讲授新知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讲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性质,使学生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基本概念。
2.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有机合成材料的信息,为讨论提供依据。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分享成果,达成共识,形成小组讨论报告。
(四)总结归纳
1.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强调其两面性。
3.总结有机合成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自主探究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调查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情况、探讨有机合成材料的环境影响等,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应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合作方法,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成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有机合成材料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评价量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机合成材料无处不在,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它们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如塑料制品的过度使用导致“白色污染”,合成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等。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两面性,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附导学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附导学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 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2. 通过合成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学习,认识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3.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2.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

【重点难点】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物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02探究。

[学生活动] 讨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3[归纳总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板书]三大有机合成材料1、塑料[学生实验]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①雨衣②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③手电筒的外壳④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2、合成纤维[提出问题]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收集衣服标签,通过查看标签,了解纤维的种类,并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有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 物 。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2、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
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 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例如,聚乙 烯分子是由成千上万个乙烯分子聚合而成的 高分子化合物。
多数是非电解质
一般比较复杂,副反 应多,反应速率较慢
无机物
有些溶于水,而不 溶于有机溶剂
多数耐热,难熔化, 熔点一般比较高 多数不能燃烧
多数是电解质
一般比较简单,副反 应少,反应速率较快
2、有机化合物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如:甲烷、乙
醇、葡萄糖、


合 物
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如:淀粉、 蛋白质
3、高分子化合物
塑料
链状结构
结构
网状结构
特性
热塑性------聚乙烯、聚氯乙烯
热固性------电木、灯饰外壳、锅把
利用了热塑性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大棚
3、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1)塑料: 塑料的品 种很多, 用途也各 不相同。 使用最多 的是聚乙 烯塑料和 聚氯乙烯 塑料。
(2)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但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如:涤纶(的确良)、锦 纶(尼龙)、腈纶(人造羊毛)等。
小资料: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吃的 食物,穿的衣物,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塑料,自行车 和汽车的橡胶轮胎,运输用的汽油和柴油等等,这 些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一类分子量非常大的有机化合物,通常被称 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 天然橡胶等等。如果它们不是天然得到的,而是用 人工方法合成的,就叫做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着手: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
替塑料袋等;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
等; (3)使Biblioteka 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解决回收废弃塑料的障碍——分类
制定塑料包装制品的回收标志
白色污染
有机合成材料之二——合成纤维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新课导入
自主活动 算一算、填一填(用5分种
的时间完成课本P99表格)
化合物 甲烷 乙醇
葡萄糖
淀粉 蛋白质
硫酸 氢氧化钠
氯化钠
化学式
组成元素 相对分子质量
CH4
CH
16
C2H5OH
CHO
46
C6H12O6
CHO
180
(C6H10O5)n C H O
你有下列生活常识吗?
1、妈妈从市场上买回一件漂亮的“羊毛 衫”,回家后怀疑自己上当受骗,你会 帮妈妈鉴别一下真假吗?
思路启迪:区分羊毛和化纤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光泽度、 手感等。对于经验不丰富的我们来说,用燃烧的方法要稳 妥一些。羊毛接近火焰时先卷缩,燃烧时有烧毛发的焦煳 味,燃烧后灰烬较多,用手指一压就变成粉末。而化学纤 维燃烧比较缓慢,有芹菜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灰烬为 灰褐色玻璃球状,不易破碎
当小分子连接构成高分子时,有的形成很长 的链状,有的由链状结成网状。
(1)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 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这种高分子 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
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2)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具有 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合成纤维常与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 既舒适又挺括。
(3) 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比,具有高弹性、绝缘性、 耐油和耐高温等性能。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和 氯丁橡胶等。
初放时
1个月
2个月
2.5个月 3个月已消纳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
三、合成材料带来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1、合成材料废弃物对环境危害严重 如:“白色污染”——废弃塑料 2、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分 类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三大合成材料)
羊毛 棉花 蚕丝 天然橡胶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小结归纳:
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 的有机化合物称它们为小 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 大的有机化合物称它们为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了解生活
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材料(羊毛 线、棉花、一次性水杯、、电线 开关、垃圾袋、汽车轮胎),你 知道这些制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都是天然的吗?
化合物
高分子:蛋白质、淀粉等
无机化合物 不含C
但CO、CO2、 H2CO3、碳酸 盐除外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不但可以和氢、氧、氮等原 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之间还可以互相连接起来, 形成碳链或碳环。
有机物种类异常庞大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酒精——C2H5OH (3)醋酸——CH3COOH (4)蔗糖——C12H22O11 (5)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等 (6)塑料、纤维、橡胶等
几万~几十万
C、H、O、N 几万~几百万
H2SO4
HSO
98
NaOH
Na O H
40
NaCl
Na Cl
58.5
讨论交流
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在 组成元素上有什么共同点?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 子质量和淀粉、蛋白质的相对分 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1、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 含C
小分子:如CH4、C2H5OH、 C6H12O6等
2、你知道自己穿的校服是用什么布料做 的吗?你认为这种布料有什么优点、有 什么缺点?
3、小芳穿了一件全棉的秋衣, 感觉很暖活、吸水性和透气性良好, 很舒适,但没过多长时间袖口就烂 了,小刚穿了一件涤纶的秋衣,感 觉到这种秋衣弹性好、但透气性和 吸水性差,耐磨,穿了很长时间都 不会烂,你知道小明和小刚买的秋 衣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你能帮 小明和小刚在市场上挑选一件穿起 来比较舒适、弹性又好,又耐磨的 秋衣吗?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1、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苯、酒精等有机 溶剂;
2、多数不耐热,熔点较低,一般在400ºC 以下;
3、多数可以燃烧; 4、多数不能导电; 5、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比较
复杂,反应速度较慢。
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性质和反应 溶解性
耐热性 可燃性 电离性 化学反应
有机物
多数不溶于水, 易溶于有机溶剂 多数不耐热,熔点较 低,一般在400℃以下 多数可以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