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前沿(第七讲).ppt
《国际贸易讲座》课件

02
04
03
部长会议
总理事会
专门委员会
秘书处
01
02
03
04
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制定政策、审议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的报告等。
负责执行部长会议的决策,处理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
负责处理具体的贸易问题,如货物贸易委员会、服务贸易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等。
为各机构提供行政、技术和法律支持。
05
CHAPTER
01
跨国公司的定义
跨国公司是指通过在多个国家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全球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公司。
02
跨国公司的特点
跨国公司通常拥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广泛的国际市场网络。
1
2
3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销售,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格局,使得国际贸易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03
CHAPTER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保护国内产业。
关税定义
关税种类
关税征收的影响
根据征收方式,关税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选择税和混合税等。
关税征收会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进口商的利润。
03
02
01
出口鼓励政策的定义
总结词
02
CHAPTER
国际贸易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换。
详细描述
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生产某些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因此应该专注于生产这些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得自己需要的其他产品。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课件

2.资本主义时期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 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①贸易的主体是西班牙和葡萄牙
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将各大洲独自发展的国家联系起 来,使得国家之间的贸易具有了“世界”的概念。 ②贸易的方式是殖民掠夺
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 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目录
n 一、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n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贸易发展
趋势与特点 n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一、国际贸易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起源
国际贸易始于人类社会出现了商品和专门从事贸易的 商人以后。
(4)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 际贸易(1914—1945)
①贸易规模不断萎缩。
两次大战期间,国际政治 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1929—1933年世界性 的经济危机,对整个世界 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利 的影响,而战争的破坏性 直接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 展。世界生产和贸易经历 了衰退和萧条。
时间段
1913— 1929
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 90%和技术转让的90%。跨国公司成为促进全球的商品生 产与流通的重要力量。当前,国际贸易三分天下,即三分 之一是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三分之一是在跨国公司之间 进行的,三分之一是在国家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跨 国公司有关的贸易已占世界贸易的三分之二之多。据不完 全统计,目前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已经控制了约 四分之三的全球贸易。
的比例下降。 制成品中纺织品比例下降,金属产品的比例上升 n 国际贸易地区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前沿(第二讲).ppt

结论
Melitz模型的扩展
HRM模型
放松假定
• 非对称国家。
结论
• 引力模型
13
Melitz模型的扩展
贸易自由化中企业产品选择行为分析
14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
企业内生边界的理论基础
Antras(2003)模型
• 将Grossman-Hart-Moore的产权分析法和Helpman-Krugman 的贸易观点结合在一个理论框架下,提出了一个关于企 业边界的不完全契约产权模型来分析跨国公司的定位和 控制决策。
有何政策意义?
• 需求方面增加一个部门,该部门雇佣劳动生产同质的 产品。 供给方面,有n个非对称国家参与贸易。
结论
9
Melitz模型的扩展
BEJK模型 放松假定
• Bertrand竞争。
结论
• 具有更高效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倾向于获得相对更高 的成本优势,并获得更高的利润,且在出口中,具有 更高效率的企业倾向于压低产品价格,并在国内市场 中占领更大的份额。
11
结论
Melitz模型的扩展
HMY模型 放松假定
• • 五类成本。 究竟是选择出口还是FDI是由企业根据其生产率预先决定 的。生产率最低的企业,会在考察了其生产率后直接退 出行业;生产率高于国内行业生产率,却低于国际市场 生产率的企业,只能在国内市场进行生产销售;生产率 高于国际市场生产率却低于国际直接投资生产率的企业, 只能选择产品出口;而只有生产率高于国际直接投资生 产率的企业,才会选择占领国内市场及向海外投资。
第1讲 新新贸易理论及其进展
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基础框架-Melitz模型 Melitz模型的扩展研究 企业内生边界理论的形成及其拓展
国际贸易ppt课件

贸易协定的种类
自由贸易协定、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等。
贸易协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 响
促进贸易自由化、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 经济合作和政治关系。
04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与职能
宗旨
推动自由贸易,促进各国经济发展和 繁华。
职能
提供多边贸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 处理成员之间的贸易关系,促进全球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出口鼓励政策的种类
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
出口鼓励政策的实施条件
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
贸易协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协定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签订的 ,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协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 之间通过经济合作,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过 程。
目标
通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贸 易和投资机会,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 水平。
作用
为全球贸易提供规则和平台,促进各 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
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
组织结构
世界贸易组织由部长会 议、总理事会、专门理 事会和委员会等机构组
成。
决策机制
采用协商一致的方式, 成员之间通过谈判达成 共识,制定多边贸易规
优化配置和各国福利的增加。
比较优势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 产品,并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换。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他认为即 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所有产品时都具有较高的劳动成本,但 在某些产品上的相对成本较低,即生产这些产品的机会成 本低于其他国家。因此,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 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交换来获得其他产品,从而实 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各国福利的增加。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PPT

优惠贸 易安排
是
自由 贸易区
是
关税 同盟
是 是
共同 市场
经济 完全的经济
同盟
一体化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2020/9/18
10
一 、经济一体化趋势
(三)主要组织 经济一体化主要组织见图8-2。
图8-2 经济一体化主要组织
2020/9/18
11
一 、经济一体化趋势
1. 欧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 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 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3年11月2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 称《马约》)的正式生效宣告欧盟的诞生。欧盟目前 共有25个成员国,其总部设在布鲁塞尔。 目前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欧 盟一体化的进程、欧元的启动以及共同外交和安全政 策的积极推行为欧盟赢得巨大的经济和商业影响力, 并取得了与其经济影响力相称的政治和外交地位。
2020/9/18
2
印度:创造“软件外包”神话 近年来,印度成为全球软件行业一颗耀眼的明 星,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而同期世界软件行 业增长率仅为20%。印度软件业的崛起,堪称全球软 件产业的一个独特景象。印度成为全球软件外包出口 的最大赢家,成就了世界“软件外包”的神话。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印度软件业对软件 技术的创造性,颇令全球软件界瞩目。微软公司的比 尔·盖茨访问印度时,面对印度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 惊呼:“21世纪的软件大国,不是美国,也不是欧洲, 而可能是印度。”
2020/9/18
13
一 、经济一体化趋势
3.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 成,自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实施。 协定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 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 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第七讲 全球和区域贸易协定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 共同市场 . 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 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 经济同盟 .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 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 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 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 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完全经济一体化 .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 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 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中东 1.9 1.8 2.6 3.8 1.3 5.6 3.1 2.8
亚洲 18.8 14.1 7.6 13.2 16.8 49.5 50.3 23.2
世界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北美 拉美 西欧 中东欧 非洲 中东 亚洲 世界
从上表可见,大多区域对本区的贸易出口都是占最大比重. 从上表可见,大多区域对本区的贸易出口都是占最大比重.中东因出 口以石油为主,非洲因消费能力低下,出口没有以本地区为主; 口以石油为主,非洲因消费能力低下,出口没有以本地区为主;中东 欧虽以出口到西欧为最大比重,但本区域内贸易仍占五分之一; 欧虽以出口到西欧为最大比重,但本区域内贸易仍占五分之一;拉美 出口最大的市场是北美,尽管不是本区却也是相邻的地区. 出口最大的市场是北美,尽管不是本区却也是相邻的地区. 总体上看,世界的主要贸易国 地区 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 地区)集中在北美 总体上看,世界的主要贸易国(地区 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洲,三个 区域2004年的出口总额为 年的出口总额为7.743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 万亿美元, 区域 年的出口总额为 万亿美元 占世界出口总额的86.93%, , 而这些区域的贸易是区域内贸易为主的. 而这些区域的贸易是区域内贸易为主的. 按表中比例计算, 年各区域的区内贸易(5.08万亿美元 占世界贸易 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 按表中比例计算,2004年各区域的区内贸易 年各区域的区内贸易 万亿美元 (8.907万亿美元 的比重达到 万亿美元)的比重达到 万亿美元 的比重达到57.03%,而北美,西欧和亚洲三个区域的 ,而北美, 区内贸易(4.916万亿美元,占世界区域内贸易的 万亿美元, 区内贸易 万亿美元 占世界区域内贸易的96.77%)占该三个区域 占该三个区域 出口总额的63.49%. 出口总额的 .
(国际贸易)第讲粮食贸易

许多可能影响粮食进口的因素,各自相对影响力不同。由于我们考察时期粮食进口绝大部分用于直接消费(小麦),而很多年份国内粮食消费水平壹直于很低温保水平上,国内供求无疑对粮食进口有更为重要的影响。
和其它行业和产品相比,粮食贸易垄断程度更高。俩个事实:第壹,尽管于70年代末大多数商品对外贸易已被放开,可是,粮食贸易于进入WTO以前壹直被国有贸易公司所垄断。第二,政府最高部门参和了粮食进口计划的制定。
粮食贸易的决策程序
很少有关于粮食进口的政策制定过程的记录。通过采访关联政府官员和研究员,能够见到80年代后期有关决策的大致程序。涉及这壹过程部门名称和其它细节不同时期所有变化,但基本原则具有某种稳定性。
仍主要由国家粮食部门供需缺口造成,但具体原因和1959-60年根本同,而是和70年代末农业改革政策有关。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粮食生产,国家将原先政府强制采购的份额削减了20%,于1979至1983年期间,从3775万吨减至3032万吨。由于对改革增长效果没有人事先判断,所以政府部门粮食供求缺口扩大,需要通过更多的进口来填补。结果,政府于1980年同国际市场上几个主要粮食出口国签署了粮食协定,以保证于1984年之前,外国对中国每年超过1000万吨的粮食供应。
NIM=0.20-0.13GXt-1-0.16GXt-2
(0.24)(2.04)(2.47)
-0.22GXt-3-0.09PROt-2
(3.03)(2.80)
国际贸易前沿问题PPT课件

跨国银行不负责任的投机行为
--如高盛对希腊的公共债务的“包装”
国际评级机构的恶意炒作
—欧债危机以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多次下调陷入困境
的欧元区国家信用及评级,导致这些国家融资成本进一步
上升乘机一再下调对危机当事国政府主权信用及银行等金
融机构的评级,致使市场信心动摇,加剧了危机
• 法国欧洲事务部部长皮埃尔·勒卢绪在一次 采访中说:“我很想了解(信用等级评级机 构中的)那些30来岁的毛孩子是否知道他 们对西班牙或葡萄牙等地的人民带来的灾 难。这些国家的政府不得不蒙受巨大的损 失,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住房。这些信用 等级评级机构的责任心在哪里?”
➢ 危机迅速向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传递, 以至成为欧元区“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
➢ 将近3年来,欧债危机不断跌宕起伏,至今看不到何时能最 终克服
2021
二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
(一)危机国家经济的体制与结构性问题
➢ “欧猪五国”均属欧盟内部的“南方国家”,经济发展 水平本来就较其他原有成员国低
主权债务危机 (Sovereign Debt Crises)--指一国
政府因不能如期偿付其债务而导致的信用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European Sovereign Debt
Crises)-- 指欧元区部分成员国政府由于面临不能 如期偿付债务而违约的风险所导致的危机
2021
欧债危机主要表现-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严重超标-
希腊
爱尔兰
西班牙
意大利
葡萄牙
欧元区 17国 欧盟 27国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政府财政赤字 公共债务
国际贸易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三、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n 国际服务贸易 n 从一方境内向任何其他方境内提供服务; n 在一方境内向其他任何方消费者提供服务; n 一方在其他方境内通过实体性介入而供服务; n 一方自然人在其他方境内向其他方消费者提供服务。 n 服务贸易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 n 二战后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发达国家 n 国际分工的扩大促进了服务业规模扩大(生产环节细
n 马车和木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n 财富积累和资本积累大大增加,许多是掠夺性 的。劳动力和生产工具的分离加速。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1760-1873)
n 机器大工业发展 n 交通运输速度提高(铁路) n 发明了新的通讯手段 n 殖民地发展(英、法、德、美) n 纺织品贸易增长迅速, n 农产品、矿产品、钢铁、机器等贸易都有较大发
n 利用双边和多边协定,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进 行开放的、公平的竞争。
n 国际贸易法律、规则和标准日益趋同,与各国 自身的法规相容性增加。
n 世界贸易从集团化走向一体化
(贸易集团的排他性逐渐消除,贸易壁垒逐渐 消亡)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五、当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 建国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主要和前苏 联发生贸易
n 奴隶社会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国家产生,奴隶 制阶级对奢侈品的追求,促使国家之间的贸易 发生
PPT文档演模板
国际贸易发展
n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n 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水平但仍然 很低。
n 金属货币在流通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国际贸易最新》PPT课件培训资料

Q2
Q
3.4.3 进口对本国商品价格、生产、消费的影响
P S
P0 P1
D 0 Q1 Q0 Q2
生产者受损 消费者受益 总收益大于零
Q
• 3.5 H-O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侧重于从技术的差异角度解释国 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理论则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 角度解释了比较优势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中美两国生产大米和小麦两种产品。中 国在大米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美国在 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小
Pr/Pw=1
麦
50
E3
40
25
U2
E1
U1
贸易三角
E2
0
50 60
100 大米
中国市场
小 麦
E2
100
贸易三角
E3
60 30
E1 U1
U2
Pr/Pw=1
0
30 40 60
100 大米
美国市场
福利增加=交换所得+分工所得
➢ 要素丰裕度的相对性
▪ 不同产品生产要求的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 国际贸易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是各国在 要素禀赋上的差别。一国应该主要生产 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了本国较为丰裕 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地使用 了本国较为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就能 从国际贸易中获利。
3.3 模型论证 3.1.1 假设: ▪ 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化 妆 品来自EU2U1
0
水果
M R S P1 P2
▪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最优生产点的确定
化
妆 品
P1/P2
50
A B U2
国际贸易PPT(整理)

第1章国际贸易学绪论§1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交换活动,它是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相似概念: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全球贸易(Global Trade)、世界贸易(World Trade)、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国内贸易(Trade)。
国际货物贸易属商品交换范围,与国内贸易在性质上并无不同,但由于它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进行的,所以与国内贸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国际货物贸易要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在政策措施、法律体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和冲突,以及语言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带来的差异,所涉及的问题远比国内贸易复杂。
2.国际货物贸易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一般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交易双方承担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要大。
3.国际货物贸易容易受到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变动,双边关系及国际局势变化等条件的影响。
4.国际货物贸易除了交易双方外,还需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的协作、配合,过程较国内贸易要复杂的多。
从统计边界上说,国际贸易是指进入或离开一国地理国界或者海关监督边界的商品交换。
EXAMPLE美国的跨国公司从国外的分美国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上销售,是否属国际贸易?(否)支机构向母公司输入一批货物,属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它是否属于国际贸易?(是)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
ATTENTION: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时,并不是把所有运出国境的货物都列为出口,也不是把所有运入国境的货物都列为进口,重要的判断依据是因为买卖关系而运进运出的货物。
EXAMPLE我们曾经在春节时候向台湾赠送的一对大熊猫(团团圆圆)?(否)每年故宫博物馆都要把一部分文物送出国展览?(否)对外贸易值——以货币表示的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称为对外贸易额或对外贸易值。
最新国际贸易发展战略ppt课件

• 第三,是发展深度加工产品和高耐用消 费品 。
• 3、出口导向战略的局限
• 第一、粗放型的出口增长加剧了我国经 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 第二、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
• 第三、出口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我国 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 第四、出口导向的发展往往依赖于关税 保护和价格补贴,从而造成生产效率和 经济效益的低下,实际换汇成本高昂。
• 2.如何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 战略性贸易政策突破了以比较优势理论 为基础的、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干 预无效)的自由贸易学说,为不完全竞 争条件下的政府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 论依据,因此其主要观点已为很多国家 制定贸易政策所重视。
• 与保护幼稚产业的贸易政策以国内市场 为导向和作为进口替代手段的政策倾向 不同(冯德连,2002),扶持战略性产 业的贸易政策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以扩 大出口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为目标,是 一种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作为出口促 进手段的贸易政策。
• 克鲁格曼认为(2000),贸易政策扶持 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具有两方面要求:一 方面,要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这一 产业的资本或劳动的回报率很高;另一 方面,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从而一 旦这个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就能有 自我加强趋势。
课后练习
• 一、概念
• 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 战略性贸易政策 利润转移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内向型经 济 外向型经济 经济全球化 两缺口模 型 储蓄缺口 外汇缺口 工业化发展战 略 三来一补 进口替代 出口导向或出 口替代 比较优势理论
2.国际经验
• 林毅夫以日本和“亚洲四小”的经济发 展成就,来作为论证比较优势战略成功 的例证。
• 但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说过:日本 的产业政策通过与现代经济理论(指比 较优势理论)相反的做法而取得了空前 的成功(林德特等,1992)。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33页PPT

谢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对自由贸易理论的修正:贸易保护主义
• •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修正贸易各国都处于相似经济发展 水平的假定。 超保护贸易理论:修正贸易平衡的假定。
6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成因及影响因素
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决策机制 国内外因素的互动
克林顿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小布什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奥巴马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3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 强调全球经济的再平衡
•
• • •
确定国家出口战略
实现“公平贸易” 采取弱势美元政策 构造隐形贸易壁垒
† 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没有 不确定性。
4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几个命题
† 政府在外贸中不起作用,因此国际贸易在相互竞争的小生产 者之间展开。 † 各国贸易总是平衡的。
† 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保持不变,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似。。
14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政策的调整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背景
• 美国政府必须平衡国内各利益集团的利益
•
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美国经济整体复苏计划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的影响
•
• •
美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的措施有失公平
量化宽松政策加大全球经济不平衡风险 美国“公平贸易”致使贸易保护严厉化和双重标准化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
7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绩效
8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1776-1934年贸易保护阶段
1789年,美国制定了第一个关税税则 1860年,南北战争 1890年,麦金来税则 1897年,丁利税则 1913年,安德伍德税则 1922年,福德尼-麦肯伯税则 1929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
9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1934-1947年互惠贸易时期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0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1947-1974年自由贸易时期
1947-1962年,关税减让协定 1962年,《扩大贸易法》 1950年,保护农民的国家安全条款和可以因进口产品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而提出申诉的免责条款
16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
美国贸易政策与WTO规则的背离
不公平贸易法 201条款 301条款
17
美国的贸易壁垒
进出口限制
进口限制
• 《1962年贸易拓展法》第232条第2款
单方面出口限制 有秩序销售协议
18
美国的贸易壁垒
通关环节壁垒
对一些产品不合理的通关要求 集装箱安全倡议及24小时规则
第一阶段(1979~1989):极为友好的对华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1989~2001):被动友好,矛盾重重 第三阶段(2001至今):复杂多变
2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几个创新
碳关税
727条款和733条款 劳工条款
23
思考题
简述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基本内容和
15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
美国贸易政策与WTO规则一致之处
GATT的建立
• • • • 二战前:美国《互惠贸易协定》,最惠国待遇、和降低 关税壁垒成为GATT的基石。 二战后初期:推动成立GATT 前七轮降低了关税税率。
GATT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第八轮(乌拉圭回合)推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
11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1974-1985年贸易政策转变时期(公平贸易 或管理贸易
1974年,《贸易改革法》 1978年,卡特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
12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1985以来美国各届政府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
里根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布什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2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 亚当.斯密 & 大卫.李嘉图 赫克歇尔 & 俄林
3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的几个命题
† 各国生产要素在本质上保持不变,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 在国际间则根本不能流动。 † 技术水平固定不变,可以自由获取,国际市场上的消费者主 权占主导地位。
19
美国的贸易壁垒
贸易救济措施
反倾销调查中的“替代国”做法
特别保障措施
补贴——违反WTO规则的补贴
20
美国的贸易壁垒
与贸易相关的投资壁垒
国家安全的考虑:《埃克森-佛罗里奥修正案》
外国股权限制 非国民待遇
21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形成因素
影响。
24
第7讲 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演变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与WTO规则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
1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研究基础
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保护主义理论基础
• • • • 重商主义 汉密尔顿的保护主义思想 李斯特幼稚产业理论 凯恩斯超保护贸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