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金陵怀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香金陵怀古(教案)
一、认识金陵,走近诗人
1、导入:芳草萋萋,澄江似练,“虎踞龙盘帝王州”的金陵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记取了多少诗人的千古喟叹!
2、走进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

他目睹时弊,慨然有矫然匡世之志,曾给皇帝上万言书,主张改革。

神宗即位,前后两度为相。

在他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变法,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

卒谥文。

王安石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逻辑严密,辨理深透,笔力雄健,语言简练,奇崛峭拔。

诗,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

(其余三位是: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词,所作不多,但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靡风气影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此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知江宁府之时。

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同时也寄寓讽喻之意。

2、学习目标
①了解作者“吊古伤今”的写作手法。

②体会作者蕴含于词中的深沉感情。

③品味词的语言之美。

3、读诗词,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澄江似练征帆去棹斜矗漫嗟荣辱寒烟衰草
上片写景,下片借古讽今。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告诉我们怎样的信息?
地点:故国;时令:晚秋;天气:初肃。

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澄江静如练”,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箭头一样突出、峭拔。

这是对山水的静态描绘:澄澈、峭拔。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往来如梭,西风乍起处,近旁江岸酒楼处斜插的旗,迎风飘扬。

(动态)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日落西山,天高云淡,彩舟徐行。

江水溶溶,波光粼粼,一行白鹭迎着绚丽的彩霞飞向远方,隐入空蒙的天际。

澄江

翠峰
征帆
登临送目近画图难足
酒旗
彩舟

白鹭
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

四、深入探究,体味情感
1、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繁华竞逐:把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这一根本原因揭示了出来。

2、后人以之为鉴了没有?
参考答案: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漫嗟”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3、如何理解“寒烟衰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
借乐景写哀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

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
参考答案: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

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五、小结全篇,梳理知识。

1、借景抒情,借眼前壮美景色抒发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2、借古讽今,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


3、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

六、拓展延伸,总结方法。

请同学们综合分析本首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怀古词,简要概括怀古题材词的特点。

怀古词特点:
1、怀古实为伤今
2、多将当时的国事身世写入
3、上片多为写景,下片多为抒情议论
4、多用典,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5、风格多为雄浑豪放悲壮
【整体赏析】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

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

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

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

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

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

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

远去的征帆象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

读到这里,不禁使人想起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实在是异曲而同工。

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

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

《桂枝香》下片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

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

“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

而现在,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

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

全词重点在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所谓“后庭遗曲”,是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

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

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

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

有人说,张升的《离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

如果从语言、句法来看,王词确受张词影响不小。

然而,张升对六朝的兴亡只是一种消极的伤感:“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

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两词的思想境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

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一篇从此生发。

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

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

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

安排十分妥贴、自然。

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

“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

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

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

词有以景结,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结,如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的是专一诚挚的爱情。

而《桂枝香》却以议论作结,其中寄托着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

《桂枝香》在章法结构方面的这些特色,反映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第四,用典贴切自然。

“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

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

“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

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

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桂枝香·金陵怀古(练习)
1、探究:上片在写景角度上有没有变化?上片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作用何在?
答:写景角度上,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

上片展示了一幅壮丽又苍凉的山河画卷。

在修辞上采用了比喻;在写法上,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

作用: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2、2、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用意何在?通过什么手法来写的?有何作用?
答:下片慨叹了六朝的灭亡,目的是借古讽今。

手法:(1)借景抒情“寒烟芳草凝绿”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突出了昔盛今衰的沧桑感。

( 2)用典“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怀古伤今,含蓄而委婉地揭示了相继亡国的根本原因;劝谏了当朝统治者。

增加了诗歌的容量,使之典雅耐读。

3、“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用了何种手法?这种“悲恨相续”的亡国悲剧连续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用典。

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典故。

原因是“繁华竞逐”,六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4、如何理解“寒烟芳草凝绿”这一景色描写?
答:借乐景写哀情,以自然难变反衬人事匆促,抒发悲叹之情。

5、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用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典故,仅仅是用来批判商女吗?
答:作者强调“至今”和“时时”这两个时间副词,意在说明责任不在商女,而在于让商女唱曲的统治者。

这是最具表现力的直指朝廷积弊的投枪匕首,是为了让统治者对这种导致六朝覆亡的那种奢靡、荒淫的生活有所改变,让悲剧不再重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