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博对公众舆论环境的影响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舆论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
网站、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还有新兴的微博的活跃,都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09年才在中国出现的微博,通过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
江西“宜黄事件”被称为微博维权第一案,微博对这个事件的舆论推动对事件的最后解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月10日,江西抚州市宜黄县因拆迁引发一起自焚事件,房主钟家3人被烧成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
类似因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已经不是第一件了,因而宜黄事件起初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分关注。
但是自焚后由于微博的介入,传播效应急剧放大,给当事人维权带来了极大助力。
最后,宜黄县相关官员被立案调查并受到免职处分。
微博介入宜黄事件,源于一场被网民称为“女厕攻防战”的网络直播。
9月1 6日上午,钟家两姐妹在南昌机场准备登机,赴京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但被一直监控他们的宜黄县长和县委书记带领的四十多人阻拦,所幸她们逃出了控制,躲入机场厕所,并向媒体记者电话求救。
接到求救电话的媒体记者邓飞在微博上对这个过程进行了实时直播,受到了数百万网民的关注。
第二天,传统媒体对此事件也进行了报道。
这让钟家小女儿钟如九意识到了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巨大力量。
这女孩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作为当事人对网民披露更多宜黄事件的真实情况,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同情、支持,也引起了网民对宜黄相关官员的谴责和批评。
纵观宜黄事件,从知名记者网上直播,到当事人开通自己微博发布信息求救,再到众脖友力撑、呼吁促使事态发生转向。
微博为什么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微博的手机终端非常便捷,任何人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使得网络直播成为极为简便的事。
而微博又具有“互粉”“转发”以及“评论”功能,使每一个微博作者可以对自己的“粉丝群”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而粉丝们通过自己认同信息和意见表达,又为自己的“粉丝群”转发,形成病毒似的发散式传播,传播效果十分惊人。
浅析微博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浅析微博传播的舆论影响力一、引言微博作为中国领先的社交网络平台,在舆论引导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博用户可以快速地发布信息和评论,这些信息和评论可以迅速地传播,并对公众的态度和决策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微博的传播和舆论影响力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微博传播的特点、舆情监测和分析、微博的舆论影响力等方面进行浅析,旨在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微博传播和舆论影响力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二、微博传播的特点微博传播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模式。
首先,微博传播是快速的,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在短时间内分享大量的信息。
其次,微博传播是直接的,信息发布者可以与受众直接互动,实现原点到终点的信息传递。
再次,微博传播是广泛的,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和转发使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最后,微博传播是多样的,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形式,例如文本、图片、视频等,以适应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
融合这些特点,微博传播不仅给用户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信息娱乐,同时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构建社会网络。
三、舆情监测和分析随着微博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微博上的舆情,并试图从中发现一些有益的信息和见解。
针对微博的舆情监测和分析已经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
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对微博用户的情感倾向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舆情态势。
舆情监测和分析旨在通过提取文本中的信息以及对情感和观点的分析来得出有关特定事件或社会问题的结论。
情感分析的技术可以将微博文本分为正面、中性和负面三类。
这种技术可以为决策制定提供有用的指示,包括评估品牌声誉、衡量政治和公共事件的反应,以及评估危机传播的影响等。
总之,通过对微博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公众对特定问题或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促进有效的群体决策。
四、微博的舆论影响力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在舆论引导和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一些研究,微博的舆论影响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1.信息传播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和转发等方式快速地传播信息,从而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
微博是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在中国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探究微博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影响: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
微博的影响力还表现在倡导社会公正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
通过微博,普通公众有了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反映社会不公和不公正的现象,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讨论。
这样的声音往往能够引起媒体和政府的重视,进而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微博也帮助了一些弱势群体获得关注和帮助,比如慈善机构可以通过微博传达自己的信息,募集善款,解决社会问题。
微博的影响也带来一些问题。
因为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有时候会存在谣言传播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发布。
有些用户为了吸引关注和转发,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或者夸大事实,给公众带来了困惑和误导。
微博的舆论引导作用也可以被一些人利用来扩大影响力,推动个人或集体的私利。
有些网络意见领袖可能会通过制造舆论压力来达到某种目的,而这种舆论往往并非是公众真实的声音。
微博在中国公共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它方便了信息的传播,推动了舆论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公正和进步。
但是微博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公众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微博信息传播对公众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
微博信息传播对公众舆论引导的影响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之一。
微博作为公众获取新闻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对公众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微博信息传播对公众舆论引导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机制。
一、微博信息传播快速迅猛微博作为一种即时信息发布与传播形式,具有快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微博、转发和评论等方式传播信息。
相比传统媒体,微博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灵活,使公众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事件和社会动态,实现信息流动的快速化。
二、微博信息传播形成舆论场微博平台的特性使其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公众进行交流和表达观点的场所。
公众可以通过转发和评论等方式对微博进行互动,形成热门话题和舆论场。
在微博上,大量的用户参与讨论和辩论,各种声音和观点相互交织,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舆论环境。
三、微博信息传播对公众舆论引导的影响1. 形成事件热度:微博作为社交媒体平台,通过转发和评论等功能,可以迅速将事件扩散传播。
一条微博的转发数越多,代表其受关注程度越高,进而形成热门事件。
热门事件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影响公众舆论。
2. 塑造公众观点:由于微博平台上用户可以互动交流,公众通过对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热门事件通过微博广泛传播,各种不同的观点也随之出现。
这些观点的交锋和争议使得公众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问题,从而影响对事件的看法和判断。
3. 形成舆论导向:微博上热点事件的广泛讨论和多元观点的存在,会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
热门话题和观点在微博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这些意见和观点的吸引力使得公众更容易受到影响,进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
四、微博信息传播对公众舆论引导的影响机制1. 信息源传播力量:微博上的重要人物、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等特定信息源的观点和声音,对公众舆论具有较大影响力。
微博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研究
微博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之一,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参与舆论讨论的重要渠道。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舆论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社会互动三个方面,探讨微博对中国舆论生态的影响。
首先,微博作为一种实时的信息传播工具,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相对于传统媒体,微博具有及时性、快速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用户可以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发布和传播信息,使信息传播的效率大幅提升。
微博上的热点事件往往能够迅速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的走向。
例如,一些重大事件在微博上首次曝光后,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通过用户转发、评论等行为,将信息迅速传播到更多的人群,对事件的报道和解读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微博对舆论的引导起到了积极和消极两面的作用。
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使得更多的声音和观点能够得到传播和呈现。
公众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编辑控制,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推动了舆论的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选项和思考角度,促进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有助于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舆论。
另一方面,微博也可能引发虚假信息、流言蜚语和舆论偏见等问题。
由于微博信息的快速传播性,一些虚假信息或未经核实的消息往往容易被人们广泛传播和信任,给舆论带来误导和负面影响。
此外,由于微博用户对真实性的把握存在差异,很多时候人们更倾向于相信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这可能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和社会的偏见化。
因此,微博的信息传播需要用户自身具备辨别、筛选和甄别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平台方加强信息审核和传播规范,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最后,微博的出现使得社会互动的范围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
对于公众来说,微博不仅是信息获取和观点表达的渠道,同时也是社交互动的平台。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和粉丝的互动,建立起多样化的社交圈子,从而与其他用户形成共同的兴趣和话题,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
微博论文
浅析微博对公众舆论环境的影响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相比于社交网站,它越来越像一个新闻媒体,而随着微博发展壮大,旧有媒介格局下的公众舆论环境受到根本性冲击。
新浪微博作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微博,截止2012年初已经有2亿注册用户,已经成为公认的重要舆论阵地。
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模式,成为近两年来舆论场上一支最活跃、开放,且屡立奇功的生力军。
一、微博是媒体(1)微博是病毒式传播的媒体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1】2009年7月29日,推特把首页那句“你在做什么?”改做“分享和发现世界各处正在发生的事。
”这次改变象征着推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人际沟通工具,推特的运营者们发现了微博这个平台的强大力量,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
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
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
(2)微博是自媒体特性的媒体当公民在有所经历时,他们很便捷的掏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登陆微博界面,以平白而简短的语言描述现在的状态。
对于发布者来说,这只是自己的一种分享,而实际上这是一种新的“现场报道”,不利用摄像机仅以文字来直播。
公民本身就是新闻的当事者、同时也成为了新闻的“把关者”。
2009年末上海地铁站出现事故以后,不少在现场的网友都在第一时间内把图片发布到微博上,让新闻事件中传播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微博有最快的信息传输工具——手机,最庞大的通讯员队伍——新闻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以及最广泛的传播员——网民,因而逐渐成为“最快捷最草根的新闻发布厅”。
浅析微博对于舆论的影响
浅析微博对于舆论的影响徐涛文学院0904班2009101020426【摘要】微博,即micro blog,是一个舶来词,也是从博客衍生而来,它同博客一样也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它存在的时间没有博客长,但是其相对于博客而言,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使用范围,似乎都是比博客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舆论,简而言之就是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至少是表面上大多数人的意见。
自从舆论诞生以来,影响舆论走向的因素并不是很多。
但是微博除外。
微博,以一种惊人的力量改变着舆论,甚至决定着舆论的走向。
微博对于舆论到底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简要分析一下。
【关键词】微博舆论影响力要了解微博对于舆论的影响,首先必须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微博。
微博最近非常火热,简直可以说得上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以至于现在的年轻人见面打招呼,都不再是问:“你吃饭了吗?”而是说:“今天,你微博了吗?”还有的人将微博昵称为“围脖”,其喜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为什么微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如此受人追捧?要想了解个中缘由,恐怕还要从博客说起。
博客,英文名(blog),又叫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是网络信息传递与意见表达的另一重要形式。
在中国,只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发表文章、照片等,因此博客带有一定的私人性。
但是博客又可以被别人公开阅读和评论,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公共性。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博客永远是共享与分享精神的体现。
它有三个功能:1、个人自由表达和出版;2、知识过滤与积累;3、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
博客也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中国博客元年是2002年,其标志就是“博客中国”网站的建立,这是方兴东、王俊秀、孙坚华等人在引进Blog概念后,所进行实践的国内第一个博客平台。
一般而言,普通博客作为个人表达的影响力比较小,但当某个博客或者某篇博客被公众几种关注和评论的时候,就会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
简光洲,相信这个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上海《东方早报》记者。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政治风向的重要因素。
微博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和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角度进行探讨。
一、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1.消息传播速度快微博的快速更新和用户众多的特点,使得信息在微博上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一条热点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用户转发,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
2.信息真实性参差不齐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参差不齐,有些信息是经过核实的真实性消息,而有些则是谣言、不实信息。
用户在信息发布和转发时往往会受到主观情感、个人观点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信息的不真实性。
3.用户参与度高1.多元化舆情表达微博上的用户群体庞大,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地区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观点。
这种多元化的用户群体使得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表达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各种不同的声音都有机会被听到和传播。
这种多元化的舆情表达对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实时性舆情反馈微博的实时更新和用户互动的特点,使得舆情反馈变得更加即时。
政府、企业和公众组织等可以通过微博及时了解社会舆情的动向,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
这种实时性舆情反馈有助于提高政府和组织的处理效率,避免舆情危机的发生。
3.新媒体舆情治理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推动新媒体舆情治理。
政府、企业和公众组织等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发布信息、回应舆情,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舆情引导和管理。
这种新媒体舆情治理对于提升舆情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1.信息真实性问题微博上的信息真实性问题一直是网络舆情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
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下,用户很容易受到误导,舆情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此,政府和企业需要增强对信息的核实和管理,加强对虚假信息的监管和处理。
2.舆情引导与管理难度大微博上的舆情引导与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微博传播对影响公众舆论的影响研究
微博传播对影响公众舆论的影响研究公众舆论是指在社会中广泛传播并影响大众态度和行为的观点、意见和评价。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已经成为影响公众舆论的一个重要渠道。
本文将对微博传播对影响公众舆论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并探讨其的原因和影响机制。
首先,微博传播具有信息快速传播、范围广泛和话题多样性的特点,这使得其成为公众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渠道。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向其他用户传递信息,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还是娱乐等各领域的信息都可以在微博上得到广泛传播。
这种快速传播使得微博成为公众面临大量信息时获取和传播观点的首选平台。
其次,微博传播的影响力源于其用户群体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微博用户群体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士,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教育程度的人群。
这种多样性使得微博上的讨论和观点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而能够更好地反映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微博上的信息和观点影响了大量人群的态度和行为,从而对公众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微博传播对公众舆论的影响还体现在其拓宽了信息来源和影响渠道。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常常受到质疑,而微博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意见领袖和专家,他们通过微博平台与公众互动,对社会事件、政策和大事进行解读和评价。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这些意见领袖和专家,及时获取他们的观点和分析,从而丰富了自己的信息来源和影响渠道,提高了素质和舆论参与度。
然而,微博传播对公众舆论的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常常受到质疑。
在微博上,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但同时也存在着信息的虚假和不实。
一些用户可能散布谣言、编造事实,导致公众对信息的判断产生误导。
其次,微博上的信息多样性和主观性导致了信息过载和对立,一些事件和话题被不同用户和阵营解读和评价,容易引发舆论争议和分化。
此外,微博上的匿名性还容易导致用户发表攻击性和偏激的言论,对公众秩序和社会和谐构成一定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微博传播对公众舆论的积极影响,应该加强相关监管和引导。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在过去的几年里在中国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博来获取新闻信息和交流观点,网络舆情在微博环境下的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微博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让用户更容易参与公共话题的讨论。
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受限于传统媒体或政府的审查。
这种开放性和自由度让人们更加倾向于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网络舆情。
微博的实时性和传播速度使得网络舆情更加迅速和广泛地传播。
微博上的消息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传遍整个网络,甚至引起传统媒体和政府的重视。
这种实时性和传播速度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使得舆论的影响力更加强大。
微博的匿名性和易操作性让用户更容易参与网络舆论的讨论。
在微博上,用户可以使用匿名身份来发表评论和发起话题,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会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
微博的操作界面简单明了,用户只需要轻触几下就可以发布自己的意见,使得参与网络舆情的门槛降低,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其中。
微博上的媒体和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微博上有很多有影响力的媒体账号和意见领袖,他们的观点和评论往往可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他们的参与和引导使得网络舆情更加聚焦和有针对性,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网络暴力和恶性竞争。
面对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和风险。
一方面,网络舆情的发展可以促使信息更加透明、自由和多元化,有助于形成民众的理性讨论和共识。
网络舆论也面临着谣言、虚假信息和恶意攻击的风险。
为了避免网络舆论陷入“信息污染”的困境,我们需要加强舆情监管和管理,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舆论素质。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和管理网络舆论,确保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一 、 微博 、网络舆 情概述
(4)信 息 共享 便捷 迅 速 ,可 以通过 各 种连 接 网络 的
(一 )微博
平 台 , 只要 拥 有 一 个 网络 设 备 ,在 任 何信 息多 元 ,方 式 互动 。 网络 的
可 以根 据 自 己的 兴 趣 偏 好 ,依据 对 方 发 布 内容 的 类 别 与 开 放 性 和 虚 拟 性 , 决 定 了 网 络 舆 情 具 有 以 下 特 点 :
质 量 ,来 选 择 是 否 “关 注 ”某 用 户 ,并 可 以对 所 有 “关
(2)随 意性 和 多 元化 —— 由于 “网络 社会 ”所具 有
量 。用 户 发 布 信 息 的新 闻 性 、 吸 引 力越 强 ,对 该用 户 感 的 匿 名 性 、虚 拟性 、无 边 界 、 即时 交 互 性 等 , 网上 舆 情
兴 趣 、关 注 该 用 户 的人 数 也 越 多 ,影 响 力 就越 大 ,反 之 在 利 益 诉 求 、 价 值传 递等 方 面 呈 现 多 元 化 的特 点 。加 上
消 息 的系 统 ,用 户 可 以通 过 网 页 、 手 机 、 软 件 (如QQ、
(二 )网络 舆情
MSN)等 方 式 发送 图片 文字 和 视频 信 息 ,不 受时 间和地 点
网 络 舆情 是 指在 一定 的社 会 空 间 内,通 过 网络 围绕
的限 制 ,但 一 次 内容 编 辑 不 能超 过 140个 字 符 。微 博 客 的 中介 性 社 会 事 件 的 发 生 、发 展 和 变 化 , 民众对 公共 问题
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传播机制研究
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传播机制研究一、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信息获取与分享的重要平台之一,其中微博作为中国最早的微博客平台之一,影响力逐渐扩大。
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不能忽视。
本文旨在探讨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传播机制。
二、微博对社会舆论的影响1. 加强社会网络关系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关注、私信、评论等交互方式扩大社会网络,促进用户之间的互动。
类似转发功能,可以让用户通过转发信息,引起更多人关注某个话题或事件。
微博平台通过社交网络的形式,加强用户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了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2. 影响公共政策微博平台上的用户数量众多,其中包括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政治人物等,他们的发言和评论往往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
因此,微博对于政策宣传、市民意见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政府宣传和市民监督,微博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
3. 影响舆论氛围微博上的舆论氛围会对社会情绪产生影响。
当某些社会事件发生时,用户可以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舆论,进而影响公众的心理。
而且,微博上的舆论往往比传统媒体更为直接、真实、及时,因此微博上的舆论越来越受到公众瞩目。
三、微博传播机制1. 社交网络微博的用户通过关注账号,建立自己的关注者列表,通过这个关注列表,用户之间进行交流、互动搭建起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
在微博上,一条超链接可以将用户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交网络。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扩大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2. 热度算法微博平台的热度算法决定了哪些内容被推送到更多用户的“热门”列表中。
微博平台的热度算法主要包括内容质量、转发速度、用户互动和用户的兴趣度等因素,而这些指标也可以反映出舆情的热度和影响程度。
3. 派系微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加入不同的派系。
通过关注、转发、评论等方式与同一派系的用户互动,形成一个小圈子。
这样的小圈子可以促进同一阵营的用户进行更为深入的讨论,并集体作为一个力量在微博上挑战议题,推动舆论向某一方向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传播速度快。
微博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将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给大量用户。
传播范围广。
微博用户众多,信息传播可以覆盖到全国各地甚至全球。
传播形式多样。
微博不仅支持文字信息的发布,还能够发布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引起用户的关注和互动。
用户参与度高。
微博用户可以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舆情的产生和发展中,从而进一步扩大舆情的影响力。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问题。
由于微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一些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会在微博上广泛传播,引发不同程度的舆情。
用户行为的影响。
用户在微博上的行为和言论会直接影响舆情的发展,因此用户需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维护网络环境的秩序。
网络监管和引导机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微博环境的监管和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健康、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
针对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加强信息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微博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一些潜在的网络舆情。
加强用户教育和引导。
用户应具备正确的信息判断能力和正确的网络行为,避免转发和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
提高舆情管理和处理的能力。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舆情管理和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和处理各类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特点和影响因素,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只有用户、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和管理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保障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良好。
论微博对舆论事件的影响
新媒前沿论微博对舆论事件的影响□张悦【摘要】微博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新兴媒体。
微博日渐变成信息传递、反映民情、整合民心的重要平台,同样成为重大舆论事件发声、发酵重要渠道。
但网络是把双刃剑,微博积极和消极影响都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及研 究学者的关注。
如何让微博和微博舆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成为更重要的 。
关键词】微博舆论舆论事件赋权媒体联动一、微博舆论的产生及传播特点1.形成过程①曝光出口。
在大多数情况下,关乎会大众切身利的件是微博舆论的导火基于微博的传播特性,大部分当 或件相关人员更愿意选择将微博作曝光的出口。
然后利微博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引发范围讨论,进而形成议② 意见 在众意见的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 旋”机制就会发挥效,这样就造成了“一方越声疾呼,一方越越沉默”的局面,最终形成一个似被大家所认的共识,即,微博舆论。
③意见整合。
当微博上的呼声越越高涨,传统媒 体会将网上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整合,而进行集中式报 道或深度报道,无形中进件的进展。
2.传播特点①众民意的凸显性。
平等的 身份,话语权的 空前解放,使得微博成网民“意见表达的自由市”。
因此,微博舆论成了公开、平等平台上的意见表达,人 们自由表达呼声,彰显了民意。
② 意见形成的快速性。
借助于互联网,手机、iPad、电脑等终端 是微博舆论形成的媒 互式的传播方式,一点 点的 模式,使意见能够在息传播终端“互联网! %语境下的“电视"直播”本质上是一种 跨屏发展模式,能够将传统电视媒体和网络直播方式借 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深度融合,进而创造适合电视媒体行 业自身特点的新的生产、营销和传播模式。
在融合发展 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在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融入公 众需求,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模式,更好地提高吸引力。
一方面,在电视营销 方面 创新发展,以地 视 借助网络直播传播形式,先通 过“网红#直播”等直播方式吸引网民的关注,营造气氛 和明效应等,在现直播过程中融入了在互动等,而电视媒体借助网络直播平台,实 现 和 的互动 : 营销 模式 电视营销 在 和网络直播的融合点,从而打造更多的 直播方式,更好地吸引公众的 种跨屏宣传互动模式,让电视媒体 发展更 的 :提高 的 力: 更生 的方式 公众一方面,在内容造和创新方面,借助网络直播 的互动 特 :电视内容 在 借 和融合网络直播的内容元素,而在内容打造方面过跨直播进一创新,过 网络直播 ,弥补传统媒体的: 电视 的吸引力形的发展,“电视$直播”正在打造新型 的视 : 公众 更 新的内容 新的和新的体,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 内容质等,能 地 模仿和 高视,在内容等方面 ,需要电视媒体 进行 ,才能造适合电视媒体自身特点的新的“电视%直播”传播 ,更好地助力媒体行业面发展。
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论文)
1微博和网络舆情概述1.1 微博的概念、功能和特点博客是微博的前生,发展之后成为了微博,微博是由社会个体相互之间进行关注之后能够看到对方发表的言论和分享、转播等等信息,进而进行交流的一个平台.微博作为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受到了广大草根阶级的亲睐,同时因为其使用人群的广泛性和使用平台的多样化,让其迅速的发展起来,成为了当今最热门的信息传播方式之一,每个人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心情等等信息通过这种即时发送的形式放到网络上,供自己的听众和好友进行查阅和分享,形成大家一种网络交互的交流形式.而且现在的微博已经成为一种产业化的模式了,虽然其模式改变了,但是其用户性以及传播快速性和影响广泛性仍然不变.(1)信息获取的自主性、选择性很强.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来选择收听或关注的用户,而且将其进行归类管理;(2)微博宣传的影响力与内容质量高度相关,具有很大弹性.微博的影响力是通过对其进行关注的人群数量决定的.越多的人关注某一个人,那么他说的每一句话发的每一条微博都会被这些人所看见,影响力自然就越大越广.并且这是一个循环效应,通常收听人群越多的人,他所发布的微博信息肯定是越多人所希望了解和获取的,那么人数就会越来越大,影响力也随之增加.而且系统本身也会对一些微博进行推荐,这也是关注度来源之一;(3)微博内容短而精.微博内容字数有所限制,所以不需要长篇大论,门槛低,发的人就多;(4)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网络将天南海北的各类人群都连接起来了,通过网络来传播信息,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发表和立即接收的效果,所以其传播速度快、广还方便.1.2 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网络舆情其实是借助网络平台来围绕事件进行网民们各种情绪、意见、看法、情感的表达、传播和互动,这些活动背后所产生的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获得的方式非常便利而且时效性非常强,能够最真实的获取,其影响面非常广.这些信息都是网民的主观看法,以最真实最直接的形成发布在互联网上面的.专业人士主要将网络舆情信息分为思想反映类、问题倾向类、工作动态类和对策建议类.2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和传播特点的影响2.1 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影响以往生成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我们对原有的方案可以一再利用.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根据现实的宣传需要,可以进行由下而上的舆论反映,或是由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核心,舆论是相对集中的,主流舆论的生成模式也较为简Vol. 29 No.3Mar. 2013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9卷第3期(下)2013年3月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罗美淑1,刘世勇2,陈丽敏1(1.牡丹江师范学院工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2.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现代人都喜欢通过微博来交流和记录自己的点点滴滴,这已经是一种潮流,这种新兴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逐渐成为了人们挖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微博上面的发言是自由的,能够各自抒发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和意见,然后其他人共同参与评论和交流,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对社会和舆论来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从微博和网络舆论出发,来探讨微博对于舆论传播以及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微博;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传播特点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 (2013)03-0015-03基金项目:基于演化的微博舆情划分方法研究(12521578)15--单.现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平台,因此舆论生成模式有了不同,网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现在论坛、群、圈等等一系列的即时通信工具为网民带来了便利,能够让他们随时随地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网民的话语权被充分的放大了,政府和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群众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加强自身的工作,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工作.微博的出现对于传统信息传递方式产生了改变,这无疑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新的舆情影响方式.这种新兴的方式和运作机制,是传播环境的改变,同样也是舆情生产模式的改变.微博对网络舆情生成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它的即时性、移动性和互动性.移动性为微博增加用户量提供了基本条件,因为移动性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的发微博、看微博、点评微博,加强了用户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便利性,这是微博的特点,也是和过去的网络传播方式所不一样的地方.微博成为了传统媒体中报道者的角色,每个人都是报道员,将身边发生的大事小情通过网络来进行报道,在网络中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力足以对政府和媒体的决策起到影响作用.微博面对的虽然是广大网民,但是真正流行的还是年轻群体,他们接收新事物快,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欲望强烈,互动比较频繁,而且年轻人的思想比较前卫、活跃,这也推动了微博的发展,加上手机也能发微博,这让微博的影响力进一步强化了.2.2 微博对网络舆情传播特点的影响2008年以后,微博在我国开始加速发展,大量微博网站出现,如新浪微博、嘀咕微博等.在微博出现之前网络上有许多的网络交流途径,像是聊天室、论坛、贴吧、博客以及即时聊天工具等等,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使用人群,但是微博的出现似乎是集众家之所长,这些网络交流工具的特点它都具备了,像是文字发表、相互评论、加好友、跟帖排列等等都具备,而且即时通讯使用的终端也是各种各样,大至电脑小至手机都能随时随地的收发微博.所以它的兴起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1)发布和接收信息简便.微博发布和接受都非常的便利,像是新闻中的一些人物都能够通过一键关注来加关注;而新闻和内容都能够一键发布;而且手机是现代人群普遍使用的,通过手机进行收发便利.(2)传播信息快捷.微博的发送时即时的,也就是说新闻发布人一发出去就能马上接收到,这样信息的传播非常的快捷,那些掌握信息第一手资料的人,通过微博能马上传播出去,无需等待.(3)裂变式信息传播模式.信息的传播不是直线传播而是呈现指数形式上涨,所有粉丝通过转发和分享能够将一条微博进行传播开来,这样的传播范围是巨大的.(4)意见领袖具有强大话语权.意见领袖是指在突发事件的产生、发酵、传播等环节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他们在特定的领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潜意识里影响着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3微博对网络舆情舆论场的影响3.1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形成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同时让民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发出自己的“心声”,舆论的发生机制、环境都有了改变.目前的信息传播途径总的来说是分成两类的:一类是政府机构通过纸质媒体、电视、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来向公众发布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我们称之为“传统官方舆论场”;另一类则是民众通过网络、手机这些新兴的媒介来进行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抒发途径,称之为“网络民间舆论场”.现在微博的发展速度是难以令人置信的,所以其传播的优势不能够被忽略.有相关的统计报告表明,2010年10月我国的微博服务端访问用户就超过了1亿两千万人,活跃账户也超过了6千万.而且微博的短小和便捷让其拥有了发展的潜力,这样一来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得到了提升,加上科技进步,其使用终端非常的简单,这也是降低了使用微博的入门条件.微博的兴起让每一个社会人都成为了新闻的报道者,公民的话语权开始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一些弱势群体也拥有了更多的寻求帮助渠道.正如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所说,“微博以秒计算发布信息,也以秒计算获得反馈,能迅速形成一个互动环境下的舆论场,这令论坛和博客等媒介远远无法企及”.另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调查显示,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16 --微博已成为网民爆料的首选方式,同时也成为网民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碎片化信息汇聚成话语权,成为持之有据的民意诉求.而这种民意力量,通过传统媒体传播放大后,浸入行政议程,源源不断地释放动能.3.2 微博民间“舆论场”的辐射式影响微博效应不是简单的1+1大于2的效应,其增长是指数形式的裂变增长,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使用互联网,而微博的低门槛让更多的人群能够方便的使用,其在关注和转发过程中,所产生的舆论影响力也在以裂变的方式增长.3.2.1 “意见领袖”激发舆论能量在两级传播理论中,意见领袖通常在信息传播和扩散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微博的巨大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社会名人、学者、专家开始聚集在这里,他们的微博通常都是被许多的人所关注,粉丝数量众多,他们写微博的同时也会通过微博产生巨大的话题舆论影响力,他们的影响力成为了民间“舆论场”的重要角色.其实微博的出现让群众有了话语权的抒发地,但是在信息传播的同时,信息的传播集中也正在进行着,正如“意见领袖”他们对于信息的掌控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能够通过设置议题发表微博来改变公共舆论的走向,他们借助微博的高转发、关注人群的便利,让其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有力工具.3.2.2 各领域的“微力量”渗透在网络媒体兴起后,几乎所有的社会热点都能通过排行榜进行监测,其中,微博话题榜以其敏锐性和开放性,已成为反映社会热点的重要晴雨表.微博信息的传播从最初的个人心情和生活琐事逐渐发展为社会事件和民生百态,其包含了政治、法律、民生等等事件,微博也开始成为了处理公共事务的另一个媒介,虽然是“微力量”但是却能改变网民们的生活不同层面的内容.世博、亚运、汶川地震、“李刚门”以及各种事件都有微博的身影,微博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事件的发展.政府、企业也开始意识到微博这一媒介的巨大影响力,纷纷入驻微博,用微博来发布信息,这其实是对他们的公众形象的建立.企业通过微博向网民发布其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企业新动向,这是对企业的一种宣传营销手段,也为企业和用户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渠道.媒体也纷纷加入微博的行列,利用其广发的传播性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并且从微博中挖掘公众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以此来拓展其媒体形象.4结束语微博在国外最早开始流行,进入我国才短短几年,但是其发展程度令人咋舌,而且我国人口众多,几年之间就拥有了上亿人使用,这样的发展速度确实令人难以相信.微博现在已经成为现代人发表内心看法和意见的“口舌”,对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传播特点和生成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已成为人们的网络舆论场,且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影响都是巨大的.微博的精彩程度也是难以想象的丰富,世界各地的不同人群发生的不同事情通过微博进行传播,所以说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而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媒体舆论如何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效应,所以对于微博的使用,我们应该更加的谨慎、负责.———————————————————参考文献:〔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3(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2011(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2(4).17--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作者:罗美淑, 刘世勇, 陈丽敏作者单位:罗美淑,陈丽敏(牡丹江师范学院 工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刘世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刊名: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年,卷(期):2013(6)1.刘世勇;罗美淑基于微博信息数据分析研究综述 2013(02)2.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期刊论文]-河南大学学报 2011(03)3.付垚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探究 20114.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 2011(03)5.姜胜洪微博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 2012(04)引用本文格式:罗美淑.刘世勇.陈丽敏论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6)。
微博舆情的影响力分析
微博舆情的影响力分析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广泛的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微博舆情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方式。
本文将对微博舆情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微博舆情的定义和特点微博舆情是指在微博平台上产生的、与公众利益相关的舆论现象。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实时性:微博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用户可以随时发布和获取信息,使得舆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2. 广泛性:微博用户群体庞大,涵盖了各个社会群体,舆情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大量的用户中。
3. 互动性:微博平台提供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参与到舆情讨论中。
4. 多样性:微博上的舆情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二、微博舆情的影响力来源微博舆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用户数量:微博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用户数量的增加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广。
2. 用户活跃度: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较高,他们会积极参与到舆情讨论中,产生更多的舆论影响。
3. 粉丝关系:微博用户之间可以建立粉丝关系,用户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粉丝数量来衡量。
4. 媒体关注:微博上的舆情信息往往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扩大了舆情的影响力。
三、微博舆情的影响力分析微博舆情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公众意见:微博舆情可以引导公众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对公众意见产生影响。
2. 影响政策制定:微博舆情可以通过舆论压力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促使政府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
3. 影响企业形象:微博舆情可以对企业的形象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要影响。
4. 影响社会风气:微博舆情可以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对社会风气产生影响。
四、微博舆情的影响力案例分析1. “雾霾”问题:微博上关于雾霾的舆情信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推动了政府对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视。
2. “食品安全”问题:微博上关于食品安全的舆情信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促使相关企业加强了产品质量管理。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交流情感的重要平台。
微博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承载着数以亿计的用户信息和意见,对网络舆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微博给予了普通民众发声的机会。
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的主导权掌握在少数媒体机构手中,普通民众难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微博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可以通过发布微博来表达对社会事件、政治议题、娱乐新闻等方面的看法和评论。
这使得微博成为了一个集中表达、交流观点的平台,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多元化和分散化发展。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敏感度更高。
由于微博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用户可以及时关注、评论、转发与其相关的话题和事件,使得微博成为了一种非常敏感的舆情监测和传播平台。
一旦出现重大事件或热点话题,微博上的舆论往往会迅速发酵,影响面更广,传播速度更快。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对敏锐度和危机处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呈现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由于微博上的信息来源多样,并且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和获取信息,导致微博上的舆情信息呈现出了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用户们往往更愿意相信身边的朋友或者关注的领域专家,而非官方媒体。
这就使得微博上的舆情信息更加多元化、立场更加碎片化。
这对于舆情的监测和处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需要通过更加智能化的手段来提取和分析微博上的舆情信息。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
由于微博上信息的多源性,虚假信息和谣言在微博上传播速度很快,一旦被大量转发和传播,就会对舆情产生较大的影响。
虚假信息和谣言不但会误导公众,还会影响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排查和处理也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挑战。
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还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影响。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微博来发布信息、塑造形象、解释政策,以及收集民意等,进而影响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和态势。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浅谈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博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之一。
而在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发展也随之崛起。
本文将从微博环境、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以及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公众对某一事件或信息产生共同关注、产生共识,并通过网络传播的现象。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更加开放、自由,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形成多元的声音。
这种多元声音的存在可以促进舆论的多方面讨论,拓宽人们对事件的认知范围,提高决策的质量。
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
网络舆情的发展速度快、广度大。
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可以瞬间蔓延开来,形成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
在微博环境下,网络舆情的形成有时候是主观片面的,容易受到用户个人情绪和利益的影响,产生一些不客观的舆论。
网络舆情也存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问题。
微博平台的信息更新速度快,而且用户可以匿名发表观点,这为不实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也值得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网络舆情可能会越来越智能化。
智能算法可以通过分析当前舆情热点和用户行为,预测和引导舆情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随着社交媒体的多样化发展,网络舆情将不再局限于微博平台,可能会在更多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展。
这将进一步拓宽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渠道,促使网络舆情更加多元化和平衡。
微博环境下的网络舆情发展迅速且多样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网络舆情,提高网络素养,净化网络环境,以实现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微博对公众舆论环境的影响
摘要:微博诞生时间虽不长,但其发展前景及产生影响值得探讨。
目前微博的发展,仍存在着赢利模式不清晰、监管难度大、难以保持良久互动性等问题,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仍被看好,即时搜索功能、电子商务功能、手机微博类产品仍可能给微博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
而在“微动力”的推动下,新媒体时代的政界、商界以及传统媒体也借势微博产生了更多的新变化。
关键词:微博;即时性;碎片化;前景
2010年是网络的微博年,《新周刊》甚至提出了“微革命”的概念。
小小的微博以微动力改变着你我和这个世界,从即时搜索到电子商务,从网络问政到品牌营销,微博在各领域无意间“扇动翅膀”的同时,它的未来该向何处去也引起人们的深思
一、微博是媒体
(2)微博是自媒体特性的媒体
当公民在有所经历时,他们很便捷的掏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登陆微博界面,以平白而简短的语言描述现在的状态。
对于发布者来说,这只是自己的一种分享,而实际上这是一种新的“现场报道”,不利用摄像机仅以文字来直播。
公民本身就是新闻的当事者、同时也成为了新闻的“把关者”。
2009年末上海地铁站出现事故以后,不少在现场的网友都在第一时间内把图片发布到微博上,让新闻事件中传播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微博有最快的信息传输工具——手机,最庞大的通讯员队伍——新闻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以及最广泛的传播员——网民,因而逐渐成为“最快捷最草根的新闻发布厅”。
任何人都可以在微博中表达自己、呈现自己,而且整个过程的实现较为简单。
微博用户发布信息可以不需要深思熟虑,处于“随时随意发布”的状态,更多的是用言语即时呈现自己当下的状态。
由于微博对用户的发布状态没有太多的限制与要求,与传统博客相比用户更容易完成个人的表达,其个人化的叙事特征更为明显。
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显然具有灵活、及时、迅速的特性。
微博作为自媒体,其专业性无法与专业新闻机构相媲美,但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速度与力量不容忽视。
a. 微博为传统新闻媒体提供新鲜和可靠的新闻信息
2009年6月,在宣称伊朗总统大选舞弊之后,由于政府封锁了一些通讯渠道,伊朗人就利用Twitter作为与外界通信和沟通的工具传播骚乱信息,并被BBC新闻媒体捕捉到得以向全世界播报。
美国总统奥巴马、著名足球明星梅西、流行音乐歌手贾斯汀·比伯等在Twitter上都有开设帐号。
私人微博已经成为最新消息流出的重要渠道。
而我们知道,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一般是分布在各地的通讯社、记者、有关部门的宣传口、其他媒体从业者,或者依靠提供线索的热心群众,这造成了信息源过于单一和被动。
而与之相对的微博,已经成长为重要的信息源,成为非常多的新闻最先出现的地方,遍布世界各地的微博使用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方便的新闻线索。
一般来说,最先知道突发事件消息的人一定是在现场的人,而不是任何新闻机构。
媒体对于微博上新消息的监控已经成为其日常工作,微博已经成为新闻媒体监控和跟踪突发消息的重要平台。
二、微博变革传播形态: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融合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
”【3】就此而言,微博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和传受对象等方面与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络应用相比较进行了新的延展,带来传播形态的变革。
微博的传播模式是异于其他媒体和网络应用,它实现了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不再
是单一的传播模式,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和在同一层面的共存和融合,这是其相较其他传播平台的突出优势。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掌控信源主导着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一直沿袭的是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而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
BBS、blog、即时聊天等形式,它们都只是单一传播模式的应用,或人际或群体传播很难形成信息传播的规模效应,且信息的传输依然受制于传播主体。
而在微博上,每个人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用户形成点对点的人际传播,也可以加入感兴趣的群体或就某一关注事件或热点议题形成圈子,从而构成群体传播,一旦某位微博客拥有大量的跟随者,如姚晨、李开复、黄健翔等粉丝都超千万、百万,这时他发布的信息影响力已远超一份成熟的都市类报纸,实际上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性。
在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中,清晨距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小时时间内,新浪微博上的相关信息已超过一万条,截至14日23点,微博信息超过45万条。
这种新型的大众化传播拥有极高的实效,它和传统的大众传播最大的区别,就是把传统的大众传播主体由职业传播者和机构如报社、电台、电视台等转变为广大的微博。
微博这一传播平台上兼具人际传播的互动性、群体传播的聚合性和大众传播的广泛性,多种传播方式融合的特点大大突破了单一传播方式的局限,使其实现了传播领域里的现实版神话。
三、微博改变舆论环境
(1)公众利用微博进行舆论表达已成重要趋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亿,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广泛使用,我国网民对互联网的应用已经从初级的信息获取转向互动参与。
公众主动利用新媒体进行网络表达,已经由个案发展成为公民普遍的观念和意识。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我国公众政治参与的自觉性、自主性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注日益增强,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期待也与日俱增。
而我国行政改革和新闻制度变革的步伐难以满足公众积极参与舆论的诉求,网络舆论目前行政干预较少,自然而然的成为新兴的舆论阵地。
公而微博作为网络新兴媒体,拥有最大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成为公众舆论表达的重要渠道。
网络作为当今中国最大的舆论场,代表着一定的民意,微博表达具有极大自由,“可以说是一种最具原生态的鲜活民意”。
当然,对于网络舆论的监控与引导依然还是一个现实难题,现阶段我国网络表达的非理性特点仍然突出,政治参与无序性问题明显。
(2)微博已成舆情重要表现形式,影响公共事务
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和深入生活,我国的舆论表现形式已经发生改变,公共事务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
公众通过新媒体参与公共生活,对政府公共管理体制、机制、运作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显现。
网络舆情以其参与对象的多元化、议题的广泛化、民意表达的直接化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为我国政策、法律法规完善过程中的价值取舍、利益权衡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了政策、法律法规制定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玥晗.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微博”“低碳经济”等新词.信息时报,2010年6月24日. [2]腾讯科技.2010全球微博客[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4]埃里克·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227~228 页。
[5]《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微博初探》李海鹏[6]《浅析微博的传播形态》张力[7]《当前我国社会舆情特点:微博改变舆论传播格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