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运营管理的发展简史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一、产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产业革命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
之前农业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
制造业采取的是手工作坊方式,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其徒弟在作坊里加工出来的。
这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初才发生了变化。
许多发明创造改变了生产方式,机器代替了人力。
其中,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
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发明了蒸汽机,为制造业提供了机械动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劳动分工的概念,认为:(1)分工可重复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提高效率;(2)分工可减少变换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器的改进1801年,美国人埃尔·惠特尼(Eli Whitney)提出了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正是采用了标准化的配件,才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零件才无需定制,才能快速批量生产,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上万支滑膛枪,才使得后来福特汽车装配线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
尽管发生了这些巨大的变化,管理理论与实践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时迫切需要比较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作指导。
二、科学管理(1910—1920年)到了20世纪初,以泰勒(Frederick W. Taylor)为代表创立了科学管理原理,给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
泰勒是科学管理原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认为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率,同时实现了雇主和雇员的财富最大化才能永久地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
以此为出发点和基础,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其精髓在于:(1)对现有工作方法进行详细的观测、分析和改进;(2)建立在方法研究基础上的差别计件工资制;(3)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科学地挑选并培训工人;(4)设立计划部门,负责合同管理、方法研究与标准化、进度安排、成本分析、业绩考核与工资发放以及纪律检查等管理职能。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运营管理的概念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内部各种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企业能够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或提供优质的服务。
运营管理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所有运营活动,包括生产、服务、物流、库存、质量控制、设备维护等。
1.2 运营管理的过程与系统运营管理的过程包括: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
这四个过程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系统。
计划是指确定企业目标、制定战略和策略、安排资源等;组织是指建立组织结构、分配任务和责任、协调各项工作等;实施是指按照计划和要求进行生产或服务活动;控制是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以确保达到预期的目标。
1.3 运营管理的目标与内容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员工素质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运营管理需要关注以下内容: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1.4 运营管理职能运营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管理、物流管理、库存管理、质量控制、设备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等。
这些职能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运营管理的整体框架。
1.5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革命前:手工作坊时代,生产方式主要以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 工业革命:机器代替手工,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但生产过程缺乏规范化、标准化。
- 科学管理时代:以泰勒为代表,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系统管理时代:以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为代表,强调系统化、集成化、持续改进。
- 全球化时代: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创新、灵活性和适应性。
2.1 运营管理战略概论运营管理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运营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策略。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经济人”理论
•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 ——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
•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 ——鲁国不复赎人矣。
• 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10
埃尔·惠特尼
1790年 零件互换性——标准化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11
查尔斯·巴贝奇
1832年《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 1、对分工的作用作出更全面 的解释 ➢ 2、工资+利润分享制度
• 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 只知挣钱的个人,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 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
• 人本理论。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28
三、统计质量控制
现代质量管理 的奠基者修哈特
统计质量控制 (SQC)之父
戴明、朱兰等 质量管理大师深受 其影响。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29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M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19
流水生产线
➢ 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 。 ➢ 科学管理原理的实践应用。 ➢“产品标准化原理”、 ➢“作业单纯化原理” ➢“移动装配法”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甘特
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 者之一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21
甘特图—计划进度图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22
计划进度图
➢ 用图表方法对管理进行生动地说明。 ➢ 用水平线条图说明工人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 ➢ 达到标准的用黑色加以标明,未达到标准的 用红色加以标明。 ➢ 管理人员能够从甘特图表所提供的信息中看 出哪一项工程或产品落后于预定的计划,然后 采取行动加以纠正。
• 1910s 科学管理运动和大量生产方式
运营管理-第一章 绪论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 M&SOM-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要求:
•
仔细阅读论文关键内容制作成PPT打印上交, 并课堂演讲;
运营管理概念
运营管理是对将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 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 (产出)的过程或系统的管理(设计、计划、执行、 控制和提高)。
投入
土地 劳动
资本 信息
增值
转换过程
反馈
产出
产品 服务
控制
反馈
反馈
运营管理概念 运营管理的实质
➢ 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增值 ➢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集成 ➢ 满足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特定的需求
(Competency)的主要方面 5.提供诱人的事业发展机会(美国全部工作
的40%是这一领域) 6.运作管理的概念和工具被广泛用于公司的
其它职能领域
生产提高以后…… 每人每小时生产出的部件
成本被削减…… 每个齿轮成本
115
$2.25
工资增加了…… 工人平均年新
$27000
110
$2.00
$26000
你怀着激动的心情,取出了你双11在移动终端上订购的心仪已久的运 动水壶。在回来的路上,你陷入了沉思:“这把水壶是如何从工厂一步 步送过来的?我下单的信息都传递到了哪里?货款从我的手机钱包中支 出后是如何进行分配的?……”
讨论问题
1、USTB快捷宝的管理将涉及到哪些有关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问 题?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
高级生产运营管理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吉尔布雷斯夫妇
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Gilbreth Frank, 1868—1924)是一位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 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在动作研究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莉莲· 吉尔布雷斯(Lillian M. Gilbreth,1878—1972)是弗兰克的妻子,她是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 美国第一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妇女,被称为“管理学的第一夫人”。 吉尔布雷斯夫妇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摄影机记录工人的操作并进行慢放分析的。其著名的 砌砖动作研究,将原来的120块/h提高到350块/h,是原工效的3倍。他们的主要贡 献有以下几方面。 (1) 动作研究。动作研究是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 出最合理的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标准化的方法。 他们将动作经济原则分为三大类:① 关于人体的运用;② 关于操作场所的布置;③ 关 于工具设备。 吉尔布雷斯夫妇为了记录各种生产程序和流程模式,还制定了生产程序图和流程图。这 两种图至今还广泛应用。 (2) 疲劳研究。建议在工作中播放音乐来减轻疲劳,并向社会呼吁把消除疲劳放在头等 重要的地位。 (3) 研究工人、工作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即现在的人因工程。 (4) 强调进行制度管理。弗兰克· 吉尔布雷斯认为任何工作都有一种最好的管理方法, 应该把这些方法系统化为一套制度,人人都遵照执行。 (5) 重视企业中人的因素。
对工人的每一项操作,要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动作分析,帮助工人总结提高,得出最佳的操作方法。 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每一个人的擅长,并有计划地对工人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便使每个人都能发 挥所长,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管理人员要和工人科学地分工,适合管理人员做的工作,应由管理人员自己完成,而适合于 工人做的工作,应分配给工人去完成。 管理人员要真正得到工人的信任,让工人理解他们是根据科学原理在指挥生产。
《企业运营管理》-第一章企业运营管理概述
第一章企业运营管理概述本章提要一、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阐述了运营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们在实践中对企业运营管理认识有一个不断延伸和发展过程。
对企业运营管理框架设计的探索是企运营管理实践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运营管理的地位和作用运营管理是企业三大基本管理系统之一,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经过一个或多个转换过程(如,储存、运输、切割)可获得产品或服务,实现价值的增值。
(二)人们对运营管理的理解在不断延伸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运营管理无论在理论、范围、实践等方面得以不断地延伸、拓宽和发展。
(三)企业运营系统的设计的基本框架运营活动是在一定的生产(或服务)系统中进行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设计对企业运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运营的许多参数都是由生产(或服务)系统设计决定的,如生产能力、单位产品成本、生产布置的空间和产品(或服务)质量等。
二、本学习的难点(一)对传统生产观点的哲学思考我们认为搞清楚“‘生产管理’为什么会被‘运营管理’所取代?”、“‘生产管理’与‘运营管理’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怎样理解‘企业运营管理’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学习和研究企业运营管理的前提。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变革要求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运营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去探索、开拓和创新。
那么知识经济将会对企业运营管理带来哪些影响呢?这是本章需要研究的难点之一。
三、本章学习的参考书译著:《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奥】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著:《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英】马克·布劳格等著罗杰·E·巴克豪斯编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节企业系统与运营管理一、企业运营管理的定义运营管理是指对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作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潘春跃-运营管理(第二版)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1.为什么需要学习运营管理?答:略2.“生产与运营”的含义是什么?答:生产与运营就是指将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转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或指一系列的输入按照特定的要求转化为一定输出的过程,即为“投入→转换→产出”这样一个运作过程,生产就是制造商品或提供服务。
3.生产与运营系统是如何构成的?答:生产与运营系统是由输入、转换、产出、管理、供应商和用户六个部分组成。
4.运营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运营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的生产运营系统,高效、低耗、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5.如何测量生产率?提高生产率有哪些方式?答:生产率计算公式为:生产率=每单位产出/投入在上式中如果投入的资源有几种则可统一转换为价值量,即货币来计算。
提高生产率有三种方式:一是保持产出不变而减少投入;二是保持投入不变而增加产出;三是减少投入的同时增加产出,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种方式是最理性的。
6.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答:运营管理的三大基本问题,即: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和环境要素管理。
7.企业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是什么?答:企业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为: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五项职能。
8.运营管理的内容有哪些?答:生产与运营管理的内容包括:生产与运营战略的制定、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与控制和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9.制造业与服务业有何不同?答: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10.简述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四位对运营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有贡献的人。
答: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时期;科学管理时期;大规模生产时期;精益生产时期;大规模定制时期。
11. 简述现代运营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答:运营管理全求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多品种小批量混合型生产方式成为主流;追求“绿色生产”。
运营管理的发展史
运营管理的发展史:
(一)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一、工业革命前,一个人利用简单的工具,自始至终制作一件产品。
二、制造业初期,技术高的工人根据顾客的特定要求生产产品。
缺陷: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不存在规模经济。
三、标准度量值产生,减少了对定制产品的需求
(二)科学管理给工厂管理带来了巨大变化
一、泰勒,将管理建立在科学上——管理部门应制定计划,挑选培训工人,找出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管理活动与生产活动相互合作并相互分离
二、有些企业追求效率让工人过度劳动,导致了听证会的召开,促使了科学管理原理在工业领域的推广
三、福特公司标准化生产,运用了:零件互换性,劳动分工的概念。
四、提高了生产率,但遭到工人反对,为人际关系学说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强调工作设计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
一、埃尔顿梅奥霍桑实验表明:工人动机对提高生产率至关重要
二、激励理论,X理论,Y理论,Z理论等的产生
(四)决策模型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一、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程序等
二、这些模型最初未得到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这些模型的运用
三、个人电脑的发展,使这些模型再次受到青睐
(五)日本制造商对管理做法的推行和改进
一、日本制造商的新方法强调质量和持续改进、工人小组和授权,以及让顾客满意,采用准时制生产
(六)当今
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对运营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浅析现代银行营运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论文
浅析现代银行营运管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论文一、银行营运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现代银行营运管理理论从产生到发展有两个关键因素:营运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
从起源角度看,现代银行营运管理是营运管理理论的一个分支,也可视为营运管理理论在现代银行业的实践和应用。
从发展过程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银行营运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从营运管理到银行营运管理营运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OM)又称运营管理、运行管理或作业管理,截至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指对企业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企业三大主要职能(财务、营运、营销)之一。
营运管理是西方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生产作业的产物。
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控制操作风险,企业管理者和管理科学家们开始关注研究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即制造业的营运管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重要的管理学科。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积累,其主要概念框架、典型理念、管理方法逐渐成型。
尤其进入20 世纪80 年代,相继出现一大批经典理论和理念,营运管理进入发展的成熟期。
从上世纪90 年代,营运管理逐渐发展到服务管理,开始在电信、电力、银行、保险等行业广泛应用,银行营运管理由此产生,并日益成为银行管理重要组成部分。
(二)银行营运管理的概念银行营运管理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国际上采用的广义概念是指为实现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对生产与管理的系统或流程进行规划设计、组织、运转与优化改进,即负责银行产品生产的全部业务运营与风险监控,以及风险管理、综合管理等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涵盖了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自身稳健经营防范风险的全部过程。
现阶段国内银行业多采用的是其狭义概念,指以业务中后台运作为重点,对实现银行业务与产品的前中后台操作系统、制度和流程进行规划设计、组织、运作与优化改进,即负责银行产品实现的公共性业务操作与相关风险监控。
可见营运管理是现代银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承载着银行业务运行的核心职能,是经营的基础平台,管理的前沿阵地,为银行经营管理发挥着最为基础的支持保障和服务作用,决定着银行操作风险防控能力的高低,影响着银行经营战略的顺利实施。
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一、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诞生后,1913年福特发明的流水生产线,拉开了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序幕。
始于1924年,完成于1930年的霍桑试验,大大地推动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的重点由重视物转向了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研究战争物资的合理调配中,引人数学模型,以定量的优化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运筹学得到迅速发展。
战后,20世纪50~60年代,这些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管理科学宣告诞生,使生产运营管理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制造业中,重大突破是物料需求计划(MRP)被用于生产计划与控制,这个技术可以把一个结构复杂的产品的全部零件统一管理起来。
它能使计划人员迅速地调整生产作业计划和库存采购计划以适应最终产品需求的变化。
在MRP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MRPII。
MRPII技术已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运营管理,它的管理范围扩展到市场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它的意义在于人们已经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把运营、营销、财务三大职能管理的信息集中管理。
进入20世纪80年代,管理哲学和技术上的成就当属准时化生产(JIT)。
这一成果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20余年的努力后取得的。
JIT包含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并且将它们有机地组成一个体系,它用最少的库存生产最多的产品,并且把全面质量控制(TQC)也融合其中,实现了零缺陷生产。
它经受住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的考验,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新的管理哲学的生产方式,并在80年代得到发达国家的承认和普通重视。
在这期间,以工厂自动化为目标出现了多种生产方式,如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系统)等,促进了运营管理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管理实践和理论上,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质量保证体系。
TQM:于80年代在许多公司得到实施,90年代更广泛地应用于企业之中。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这些关键 要素是由企 业运营管理 决定的
这些关键 流程的绩效 也是由企业 运营管理决 定的
课程介绍:
1.有效控制时间 2.巧妙安排工作(学习) 程序 3.节约成本
生产(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 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或服务( 无形产品)的过程。生产运作管理是对制造业的生产活 动和非制造业的服务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本课 程在介绍生产系统和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生产系 统设计的基础上,强化生产与运作战略、现代生产运作 管理新概念和新方法的内容,并着重从定量分析的角度, 分析和讨论各类典型生产(或服务)运作管理系统的计 划与最优控制问题,使学习者能为进一步研究新型生产 运作管理系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分析工具。
9
发挥题1 总结个人得失的原因
课堂发言
10
总经理每周必做的18件事:
1. 召开一次中基干部例会 ; 2.与一个主要职能部门进行一次座谈 ; 3. 与一个认为现在或将来是公司业务骨干的人交流或沟通一次 ; 4. 向老板汇报一次工作 ; 5. 对各个片区的销售三进展总结一次 ; 6. 召开一次与质量有关的办公会议 ; 7. 纠正公司内部一个细节上的不正确做法 ; 8. 检查上周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 9. 进行一次自我总结 ( 非正式 ); 10. 熟悉生产的一个环节 ; 11. 整理自己的文件或书柜 ; 12. 与一个非公司的朋友沟通 13. 了解相应财务指标的变化 ; 14. 与一个重要客户联络 ; 15. 每周必须看的报表 ; 16. 与一个经销商联系 ; 17. 看一本杂志 ; 18. 表扬一个业务骨干
生产“产品”
95 流程生产 5
生产“服务”
60 50
装配型生产 快餐业 30
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生产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许多企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订单交付时间长等问题。
同时,我国有大量传统制造业,如纺织造业和服装行业。
这两个行业在中国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此,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正逐步由单纯的经济因素转变为经济、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因素。
从目前情况看,生产运营管理领域正经历着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的过程。
由于技术与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无形资产,因此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就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历史上的生产运营管理发展生产运营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最大的机械制造商通用电气公司(GE)在美国的一家工厂里开始使用自动机械,同时该公司还为其提供服务。
然而不久,该公司就遇到了更大的挑战:由于其公司规模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它不得不大量地使用手工操作。
尽管这并不能满足生产运营效率快速提升中对大量零部件和材料的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创新的要求,最终导致了智能生产(Smart Management)概念进入工厂自动化工业中。
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信息技术、机器人技术和自动技术蓬勃发展出来(例如自动机床或机器人),自动化工厂也开始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智能工厂技术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得以应用和发展。
因此在现代生产运营管理领域中仍存在着许多影响企业生产管理效率提高的因素: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设备损坏;库存积压;质量问题;机器故障;采购困难;时间问题;生产延迟;产品质量;运输限制;交货时间;库存积压......等等。
2.不同时期生产运营管理发展的背景1915年,奥托·施密特(AttoSmitt)发表了《自动化与机器辅助生产》一文。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的自动化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机器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产品出现瑕疵和失效等情况。
运营管理第6版习题与参考答案_第01章
习题与参考答案第01 章一、名词解释1、运营系统答案:由输入-转换-输出过程构成,包括反馈机制,通过增值这一直接目标实现顾客满意、经济效益最终目标的一种系统。
答案解析:略: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系统。
2、运营管理答案: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控制。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运营管理。
3、运营战略答案:企业在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善方面所做出的长期规划。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运营战略:4、产业革命答案:开始于18世纪7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以机器代替人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应用为特征,实现了劳动分工和标准化生产的工业变革。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产业革命。
5、标准化答案:在经济、技术、科学和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标准化。
6、泰勒制答案:泰勒在20世纪初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体系。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科学管理原理。
7、精益生产答案:以多功能团队活动与持续改进为基础,以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TPS)、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和稳定快捷的供应链为支撑,通过精准定义价值,让设备浪费环节的价值流真正流动起来,最终实现卓越绩效的生产模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中。
知识点:精益生产。
8、大规模定制答案: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顾客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以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成本高效率地进行定制,从而提高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的先进生产方式。
答案解析:略。
难易程度:难。
知识点:大规模定制。
9、低碳运营模式答案:对企业的碳源进行分析,跟踪碳足迹,测算其碳排放量,以企业内部小循环为支撑,实现投资、技术引进、产品开发等的低碳运营方式。
简述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简述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运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主要涉及到企业的运营活动,包括生产、销售、供应链、市场营销等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运营管理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并经历了不断发展的历程。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制造业时代运营管理最初主要应用于制造业领域。
在这个阶段,企业主要关注生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控制。
运营管理的目标是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法,如科学管理、生产线管理、质量管理等。
2. 服务业时代随着服务业的兴起,运营管理也逐渐延伸到了服务业领域。
在服务业中,运营管理的重点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管理好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运营管理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服务流程设计、服务质量控制、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3.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运营管理的重点逐渐从生产过程转向了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需要管理好知识资产,提高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效率。
运营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应用,主要包括知识管理、创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
4. 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普及,运营管理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来管理运营活动,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
运营管理在数字化时代的应用,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等方面。
运营管理经历了从制造业时代到服务业时代,再到知识经济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历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运营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未来,随着新的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出现,运营管理也将继续发展,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理论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理论1. 前言运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企业运营活动的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等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营管理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
2. 运营管理的起源运营管理最早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由于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运营管理的任务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早期的运营管理主要关注生产过程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3. 科学管理在20世纪初,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通过对生产过程的详细观察和测量,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泰勒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对后来的运营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4. 运营管理的综合理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科学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
于是,运营管理理论开始向综合化发展。
这一阶段的运营管理理论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4.1 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理论强调设计和建立科学的制度和流程,将企业的运营活动标准化,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这一理论的出现,使得运营管理不再依赖个别管理者的经验和能力,而是通过制度来保证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2 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理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
它强调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零缺陷”和“持续改进”。
这一理论的成功应用使得质量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4.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关注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实现供应链上的高效运作。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协作,以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5. 当代运营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运营管理正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代运营管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1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一种以减少浪费为核心的运营管理理论。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与管理
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与管理一、公共交通运营概述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城市内运营的所有交通方式,包括公共汽车、地铁、有轨电车、公共自行车等。
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公共交通运营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营运管理,二是技术支持。
营运管理涉及到车辆的运营、线路的规划、调度和管理、乘客服务等方面,技术支持则包括车辆的使用、维护、修理等所有与技术相关的方面。
公共交通运营涉及的范围广,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协作和支持才能实现良好的运营。
二、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发展历程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营运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90年代以前,公共交通主要由国营企业经营,独立、僵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公共交通的效率低下。
90年代开始,政府推进了城市公共交通体制改革,引入市场化管理模式,引入民营企业等,增强了管理效率。
2000年以后,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当前,营运管理重点放在优化线路和服务、加强安全和环保、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供应能力和控制运营成本等方面。
三、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挑战1.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交通需求大增,公共交通运营能力滞后。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公共交通运营能力严重滞后。
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正常出行的需求。
2.环保压力加大,公共交通环保标准日趋严格我国交通业朝着低碳化和清洁能源方向发展,公共交通的环保标准也日趋严格。
3.公共交通对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运营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但是目前许多公共交通企业的数据系统和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数据互通和共享能力较弱,数据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存在较大的隐患。
4.公共交通营运管理的预算收支不平衡,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在许多城市中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公共交通的营运管理预算仍存在收支不平衡的情况,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发展历程及趋势一、起步阶段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的起步阶段相对较晚,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
在这个阶段,国家开始对煤炭行业进行改革,将国有煤矿逐步推向市场。
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许多煤矿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托管运营企业开始进入市场,帮助煤矿进行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二、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不断增加,带动了煤矿托管运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煤矿托管运营领域,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同时,国家对煤炭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煤矿托管运营企业需要具备更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三、整合规范阶段随着煤矿托管运营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同时,国家开始对煤矿托管运营行业进行规范和整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提高了行业的门槛和规范程度。
在这个阶段,一些小型和不规范的企业逐渐被淘汰,行业整合和规范化的趋势明显。
四、成熟阶段目前,我国煤矿托管运营行业已经进入成熟阶段。
在这个阶段,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同时,国家对煤炭行业的监管也更加严格,要求煤矿托管运营企业提高安全水平、降低环境污染等。
未来,这个行业将朝着规模化、信息化、安全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五、规模化经营随着煤矿托管运营行业的不断发展,规模化经营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企业可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同时,规模化经营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六、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将成为煤矿托管运营行业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
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矿井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可以提高生产安全性和效率;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决策等。
运营管理第九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运营管理第九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1.1 为什么需要运营管理学科?运营管理学科主要是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管理和改进企业的生产和服务流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运营管理学科的发展, 是由于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必须精细管理, 持续创新,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2 运营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运营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改进和创新、服务运营管理等。
1.3 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客户需求•讲究效益与质量的综合平衡•强调创新和改进1.4 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有哪些?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管理时期,主要是生产工人实施正常生产,由工头或监工实际管理。
第二阶段:生产管理向生产规划管理转变,以订单计划和统计分析两个为主要手段,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三阶段:生产管理向运营管理转变,注重竞争的实质在于企业的各种资源的管理,因此逐渐扩大管理的范围,并注重企业的战略计划和执行。
1.5 运营管理的目标有哪些?运营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和环境的责任答案1.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需要建立一门关于企业产品与服务供应链的学科。
2.运营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改进和创新、服务运营管理等。
3.运营管理的基本特征有以流程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高度重视客户需求、讲究效益与质量的综合平衡、强调创新和改进。
4.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分为生产管理时期、生产规划管理时期及运营管理时期。
5.运营管理的目标包括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和环境的责任。
运营管理的新特征与发展历史
运营管理的新特征与发展历史运营管理(Operations Management)是指组织如何高效地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过程。
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生产、供应链、物流、质量控制等方面,以及与外部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运营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特征和发展历史的变化,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新特征1. 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运营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应用,如物流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和质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 精益生产: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是一种通过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的管理理念。
它强调团队合作、持续改进和精细的生产计划。
精益生产不仅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被引入到服务业中,如餐饮、零售等行业。
3. 绿色运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增加,绿色运营(Green Operations)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运营管理特征。
绿色运营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等措施来保护环境,并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4. 网络化经营: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带来了运营管理领域的网络化经营(Network Operations)。
网络化经营通过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供应链的整合、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提高了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发展历史1. 科学管理阶段(1890-1920年):科学管理是运营管理的起源,它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是科学管理的代表人物。
2. 量产阶段(1920-1960年):在量产阶段,企业开始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此阶段的代表人物是斯隆(Alfred P. Sloan),他提出了大规模生产与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方法。
3. 质量控制阶段(1960-1980年):在质量控制阶段,企业开始关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埃尔· 惠特尼
1790年 零件互换性——标准化
11
查尔斯· 巴贝奇
1832年《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 1、对分工的作用作出更全面 的解释 2、工资+利润分享制度
12
二、科学管理运动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13
科学管理原理(1911)
美国人对世界思想 的两大贡献之一 ——彼得·德鲁克
14
科学管理原理
“经济人”理论
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具有利己主义的 “经济人”的活动所产生的,理性的“经 济人”在经济活动中完全追求个人利益。 但是个人利益受其他人利益限制,只 有当他意识到有利于自己时才会去帮助别 人。
“经济人”理论
• 子路拯溺而受牛谢 ——鲁国必好救人于患也。 • 子贡赎人而不受金于府 ——鲁国不复赎人矣。 • 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
17
亨利· 福特
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 家。 ——《财富》杂志
18
流水生产线
19
流水生产线
揭开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序幕 。 科学管理原理的实践应用。 “产品标准化原理”、 “作业单纯化原理” “移动装配法”
甘特
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 者之一
21
甘特图—计划进度图
22
计划进度图
用图表方法对管理进行生动地说明。 用水平线条图说明工人完成任务的进展情况。 达到标准的用黑色加以标明,未达到标准的 用红色加以标明。 管理人员能够从甘特图表所提供的信息中看 出哪一项工程或产品落后于预定的计划,然后 采取行动加以纠正。
1、工作定额管理。通过进行工时和动作 研究,制订合理的工作定额。 ——拿着秒表的文艺复兴式的人物。 2、标准化管理。要求操作方法、使用的 工具、机器和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 ——百年管理始于“标准化”。
吉尔动作研究
把作业动作分解为最小的分析单位, 然后通过定性分析,找出最合理的 动作,以使作业达到高效、省力和 标准化的方法。
32
本章小结
• 1、斯密的经济学观点对生产管理学有 哪些影响? • 2、为什么说流水线生产方式是泰勒科 学管理原理的实践? • 3、科学管理运动与梅奥的工业心理学 主要区别是什么?
33
Q&A
思考与训练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上有哪些代表人 物?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5
霍桑实验表明
• 人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不是孤立的、 只知挣钱的个人,个人的物质利益在调动 工作积极性上只具有次要的意义。 • 人本理论。
28
三、统计质量控制
现代质量管理 的奠基者修哈特
统计质量控制 (SQC)之父 戴明、朱兰等 质量管理大师深受 其影响。
29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M
二、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
物流管理系 汪义军
汪义军 2012.9
1
本章导入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生产活 动,那人类是从什么时刻开 始研究生产活动的规律并产 生生产管理理论呢?
2
主要内容
1
生产管理学理论的奠基 科学管理运动 工业心理学与统计质量控制
2
3
3
学习目标
基础知识 1、劳动分工理论及经济人观点 2、劳动定额
30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M
• 1950s 项目计划技术 – 计划评审技术 (PERT),关键路线法 (CMP) – 成组技术(GT) • 1960s 物料需求计划与全面质量管理 – 代表人物:Joseph Olicky, W. E. Deming, J. M. Juran,石川馨 –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全面质量管理 (TQM) • 1980s 准时生产方式与柔性制造系统 – 代表人物:大野耐一,Eliyahu M. Goldratt, McDonald’s Co. – 准时生产方式(Just-In-Time ) – 柔性制造, CIM, FMS, CAD/CAM, – 服务领域的工业化大量生产方式 – 最优生产技术 (OPT)
3、标准化
重点与难点 1、科学管理原理的核心思想
2、福特生产方式的优缺点
4
一、生产管理理论的奠基
现代经济学之父
5
国富论( 1776 )
6
劳动分工理论
重复单项作业可使技能或熟练程度得 到提高
减少由于工作变换而损失的劳动时间 作业专门化会促使人们发明机器和工 具
“经济人”理论
“经济人”——单纯物质条件的满足。 “社会人”——具有复杂的社会和心理方 面的需求:友情、归属感、尊重。
哈尼斯
1915年:库存优化模型 订货批量模型
24
三、工业心理学
对工人来说,最大的激励 因素到底是什么? 在霍桑试验之前,科学管 理的观点认为是工人的薪 水,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25
乔治· 埃尔顿· 梅奥
行为科学的奠基人
26
霍桑实验(1924-1932)
霍桑实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 基础的实验。 在将近8年的时间内,前后共进行过两 个回合:第一个回合是从1924年11月至 1927年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赞助 下进行的;第二个回合是从1927年至1932 年,由梅奥主持进行。
• 1910s 科学管理运动和大量生产方式 代表人物:Frederick W. Taylor, Henry Ford – 动作与时间研究 – 甘特图,EOQ – 大量生产 ( Mass production ) – 装配流水线 • 1930s 统计质量检验与工业心理学 – 代表人物:Walter Shewhart, Elton Mayo – 霍桑试验 (Hawthorne studies) • 1940s 运筹学 – 代表人物:George B. Dantzig, – 线性规划的单纯型方法
31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OM
• 1990s 业务流程重整与供应链管理 – 代表人物:Michael Hammer, – 业务流程重整 (BPR) – 因特网,EDI, 电子商务 – 供应链管理 –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 2000 大规模定制 – 大规模定制 ( Mass Customization ) – 敏捷制造 (Agile Manufac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