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第一章概论.
《推拿学》第一章推拿发展源流
03
起源与形成
秦汉时期,推拿作为一门 独立的医学技术在民间开 始流传,主要用于治疗各 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主要特点
以简单的按摩手法和穴位 刺激为主,强调通经活络、 调和气血。
代表人物与著作
华佗的《五禽戏》是最早 的推拿专著,对后世影响 深远。
唐宋时期的推拿
发展与繁荣
唐宋时期,推拿受到官方 和民间的广泛欢迎,逐渐 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 分支。
03 推拿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推拿的传承
传统推拿理论
继承了古代中医的基本理论,强 调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在
推拿中的应用。
传统推拿手法
传统的推拿手法多样,包括按、摩、 推、拿、揉、捏等,强调在实践中 不断总结和提炼。
传统推拿治疗原则
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 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摩法
总结词
用手指或手掌在施术部位进行环形或直线摩动的方法。
详细描述
摩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胸腹、胁肋等部位。操作时,术者用手指或手掌在施术 部位进行环形或直线摩动,用力要轻柔均匀,避免摩擦过度导致皮肤损伤。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推拿在未来的发展
1 2
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推拿将在预防、康复和保健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未来技术发展
未来将借助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手段,提高推 拿的精准度和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治疗成本。
3
未来人才培养
加强推拿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对推拿服务的需求。
封建社会的推拿
封建社会的推拿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开始形成了较为完整 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技巧。
推拿学。优秀课件
7
第五节:推拿发生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
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基本无副作用的物理医疗方法,但是如果手法运用不当, 患者体位不适或精神过于紧张,也可以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发生异常情况时,推 拿医生必须马上做出正确判断,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瘀斑 骨折 晕厥 疼痛 皮肤破损
8
第六节:推拿辅助物品和器具
推拿临床所需要的辅助物品有针灸针、艾条、火罐、电针仪、刮痧板等。目前在 推拿临床上常用的辅助器具有颈椎牵引治疗仪和腰椎牵引治疗仪。
6
第四节: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推拿的适应证 推拿适应证非常广泛,几乎覆盖各个临床科室的疾病,但主要治疗病种集中 在骨伤、内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美容、减肥和医学保 健。 推拿的禁忌症 严格掌握推拿手法应用的禁忌证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预防 医疗纠纷的发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以下情况不适合运用推拿手法。
推拿学
主讲: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推拿科
1
第一章:推拿学基础
第一节 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第二节 推拿的作用原理 第三节 推拿的治疗原则与治法 第四节 推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六节 推拿辅助物品和器具 第七节 推拿常用介质与热敷 第八节 经络与腧穴 第九节:常用推拿穴位
2
第一节 推拿学的发展源流
推拿是一门古老的医术,它有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发达的科学条件下仍然发挥着 推拿独有的卓越临床疗效并且顽强的生存。 究其起源,上古时期人与自然搏斗、同野兽搏斗、同同类的争斗中,不可避免的 出现损伤病痛。在远古的生存条件,人类缺乏对自然药物的认识,通过对自身的 了解及自身愈合伤痛的本能,形成了一系列的手法动作等,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 发展逐渐成为了现代推拿学。在同时间的世界个点都有不同名称不同形式的“推 拿”手法治疗,这些手法或者有其差异,但其根本都是祖先在自然活动中的总结。
《推拿学》-第一章-概论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 溢死”的方法:
将自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常弦弦勿 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 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屈之,井按 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魏晋隋唐时期 1.医政设置:在这个时期,推拿医政设置开始出现,表现在设立了按摩专科,且有了按摩
在此时期的两本小儿推拿专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明代龚云林著小儿推拿秘要明代周于藩著最早提出了推拿这一概念另一观点明代儿科学家万全于一九五四年著幼科发挥一书中开始提出推拿一词比上观点提前半个世纪因此可以说按摩又有推拿之称正是从明代小儿推拿的名称而开始2
《推拿学》-第一章-概论
第一章 推拿、推拿学的定义及特 推拿定义 旧--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医者通过手法作
新中国建立初期,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继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
的草案。50年代初,卫生部副部长王斌提出,中医是封建医,应随封建社会的消灭而
消灭。因为毛泽东主席大力扶持中医,最终卫生部两位副部长王斌和贺诚被撤职。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在政策层面上获得支持。1982年,新修改的《宪法》中提出“国 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然而,对中医药学是不是科学 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止。有人提出中医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所以“中医是当 今最大的伪科学”。
先秦至两汉时期
当时的名医扁鹊指导徒弟运用按摩,针灸, 成功的抢救了尸厥患者
2.最早的按摩工具:在《内经.灵枢》“九针 十二原”记述针灸的“圆针”和“鍉针”针 具中,也描述了最早的推拿工具。
即“九针”中的“圆针”“鍉针”。这两 针的特点是不刺入皮下,只在体表揩摩。
《推拿按摩学》课件
穴位是人体特定位置的穴道,推拿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治疗疾病。
3 作用机理
推拿按摩通过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穴位和经络,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 疼痛等。
第三章 按摩手法
1
揉法
2
揉法是一种旋转或滚动的按摩手法,通过
用手指、手掌或拇指旋转按摩穴位,以缓
解肌肉紧张和促进血液流通。
针灸按摩法
针灸按摩法是一种结合针灸和按摩的手法, 通过在特定穴位插入针刺并进行事项
应用范围
推拿按摩被广泛应用于疼痛缓 解、放松肌肉、促进康复和提 升身体健康等领域。
注意事项
在进行推拿按摩时,需要注意 环境卫生、穴位选择和按摩力 度等,以确保按摩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
禁忌症
推拿按摩在一些情况下是禁忌 的,如怀孕期间、伤口处、发 热时等。在这些情况下,应避 免进行推拿按摩。
第五章 推拿按摩技能训练
1 基本操作
推拿按摩的基本操作包括正确的姿势、手法和力度,学习这些基本操作可以提高按摩的 效果和效率。
2 常用手法演练
在演练中,可以学习和练习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如推法、揉法、捏法等,以熟练掌握 它们的使用。
3
摇法
4
摇法是一种按摩手法,通过用手指和手掌
在穴位周围轻柔地来回摇动,以促进气血
流动和消除疲劳。
5
推法
推法是一种基本的按摩手法,通过用手掌 和指尖的推拿力量在穴位上施加推动的力 量,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捏法
捏法是一种用拇指和其他手指轻轻捏取穴 位或肌肉的按摩手法,以促进血液循环和 放松紧张的身体部位。
历史
推拿按摩起源于古代中医理 论,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 在不同文化中发展并形成了 不同的流派和技法。
推拿概论课件-文档资料
1、推拿舒筋通络
治标:直接放松肌肉的机理 加强循环,组织升温 适当刺激、提高痛阈 牵张组织、解除痉挛 治本:解除肌紧张病因的机理 加强循环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促进损伤血肿水肿的吸收 有助于松解粘连 治疗关键 寻找压痛点——筋膜、肌肉的起止点, 两肌交界或相互交错的部位
2、推拿理筋整复
对骨缝开错、韧带损伤采取措施,拨乱反正, 令各守其位,才能有利于肌肉痉挛的缓解和 关节功能的恢复。
●
推拿诊断
望诊、触诊、特殊检查(略) 参照诊断学
谢 谢 !
五、现代医学对推拿调节机能原理的 解释
反射原理:改善皮肤性质 改善血液成分 增加局部组织需氧量 改善血循功能 内分泌水平改变
推拿学
推拿概论三——推拿治则、方法
一、推拿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指导下,对临床 病症制订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治疗规律。 一、治病求本 急则治标、标本兼治 二、扶正祛邪 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 三、调整阴阳 解表攻里,越上引下,升清降浊,寒热温清。虚实补泻,调 和营卫,调理气血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具体问题总体分析,区别对待,酌情施治
推拿简史——摸索阶段
明代: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许多小儿推拿专著问世。 “按摩”改称“推拿”。 清代:太医院不设推拿科,但在民间取得较大发展,对治疗 伤科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经验日益积累,理论获得很大 进步,对推拿适应症和治疗法则有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阐述。 《医宗金鉴》摸、接、端、提、按、摩、推、拿(伤科八法) 解放前: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 碍”,1936年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 在民间由于内在强大的生命力,仍取得一定发展,如在一指 禅推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滚法推拿流派。
小儿推拿学-概论课件
除了应用于自身,人类还会彼此交流经验,互相操作,并逐渐摸索出一些能 医治创伤疾病的简单按摩手法。因此,就有目的地将按摩用于医疗实践并不 断加以总结,逐渐形成了推拿医疗体系,这便是推拿治疗的起源。也可以说, 推拿疗法来源于人类的本能反应。
《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 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跻,故导引按跻者,亦 从中央出也。”其中“导引按跻”即指推拿疗法,“中央”即我国中部地区, 相当于今天的河南安阳一带,为我国古代推拿术的发祥地。
周于蕃所著的《小儿推拿秘诀》对后世影响较深远。该书系统总结和阐释了 明代以前的推拿手法和经验,确定了手臂等推拿部位与脏腑的联系,首次提 出推拿渐进适应原则,确立了先后次序,以及手法的分类及适应证,对发展 小儿推拿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按摩”更名为“推拿”正是从此时开 始,标志着推拿治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
对按摩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宋代将推拿专科从太医院中取消,但北宋政 府组织编写的《圣济总录》中,重点编录了推拿疗法的相关内容,重视推拿 手法的分析,对推拿作用的认识有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出现的医学著作有 丰富的小儿生理、病理、诊治方法等方面内容的记载,以钱乙《小儿药证直 诀》为代表,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辨证方法,提出了小儿特有的指纹望诊法, 此时中医儿科学的理论体系开始形成,也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处于没落时期,但推拿疗法的发展处于兴盛时期。明代太医院十三 科中,又再次设置了按摩科,在按摩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病 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小儿推拿专著也相继问世。 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收录于杨继洲的 《针灸大成》第十卷,又名为《保婴神术按摩经》。
完整版推拿学教案
而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传》记载:“上古之时, 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鑱石、桥引、案扤、 毒熨……”,更是把推拿治疗的实际运用上溯到遥远的 上古。而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首次提到 的“膏摩”一词,代表了推拿介质的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 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 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记有“按 摩经导引经卷”;《肘后方》亦载有“令爪病人人中治卒 死”的急救治疗手法。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继承和发扬祖国
传统医学的方针政策,相继建立起中医院、 中医学校(学院)以及中医研究机构,1955 年重庆开设了首届西医学中医班,其中包括 了推拿课程;上海于1958年成立了推拿门诊 部,全国各地的推拿交流、讲学、科研活动 广泛开展起来,各种手法流派得到充分挖掘, 并推陈出新,如:一指禅推拿疗法﹑腹诊推 拿法﹑脏腑推拿法﹑指针疗法﹑点穴疗法、 内功推拿法等,按摩推拿事业步入新生。
1.治病求本
▪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推拿辨证施治的基本原 则之一。求本,是指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 疾病的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 疗。 “标本”是相对而言的,用以说明病变过程中 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 总是通过若干症状显示出来,但有些症状只是疾病 的现象,并不都反应疾病的本质,有的甚至是假象, 只有在充分地了解疾病的各个方面,包括症状在内 的全部情况,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这就是“治病 必求于本”的意义所在。
▪ 4.纠正解剖位置与改变系统内能、调整信 息的结合
形伤肿,气伤痛,肿则气机不畅,气机不畅则瘀肿更甚, 二者互为因果。凡因各种跌仆闪挫导致解剖位置失常者,有 关的系统内能必然发生改变,系统内能的改变,又会造成疾 病的进一步发展。而生物信息的异常传递与导致这一不良循 环有着很大关系,治疗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用纠正解剖位置 的失常和调整信息以及改变系统内能相结合的方法多方兼顾。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1.1推拿学导读>数千年来,推拿医学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在重新认识天然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的优越性时,推拿这一传统的不药而愈的治疗方法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抚。
推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所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其文曰:“一小儿得其搐,予曰不治。
彼家请一推拿法者指之,其儿护痛,目瞪口动,一家尽喜。
”其后问世的小儿推拿专著则纷纷采用。
这一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手法的发展和变化,使推拿疗法更接近科学合理,是推拿发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推拿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推拿医生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于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范畴。
推拿学是研究用推拿疗法治疗疾病的一门系统科学。
主要研究推拿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治疗方法、适用范围等。
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早在先秦两汉时期成书的两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和《黄帝歧伯按摩》(已佚)反映当时推掌独特的治疗体系已经形成。
在这两部医著中,推拿所占比重之大,可以看出推拿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5※<1.2推拿学源流>推拿,在我国古代称为“按摩”、“按跷”、“乔摩”等。
如《素问·血气形志篇》记载:“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
”《灵枢·病传》记载:“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芮、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
将尽行之乎?歧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推拿之名,始见于明代张景岳《类经》和龚云林《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
明·钱汝明在《秘传推拿妙决·序》中指出:“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活婴赤以指代针之法也”。
《推拿学》第一章 推拿发展源流
用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民国时期
❖ 由于当时的卫生政策不重视中医,尤其不重视操 作型的医疗技术,所以,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 在民间存在和发展。
❖ 由于受一地之限,缺乏交流,各地域疾病的特点 和民间要求不同,于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学 术流派。这些众多的学术流派,成为我国推拿学 科的一大特色。
新中国成立后
❖在临床研究方面 20世纪50年代后期,推拿的临 床应用范围有伤、内、妇、外、儿等科病证。
❖ 70年代初,开展了推拿麻醉,并应用于10余种手 术。
❖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推拿治疗内、儿科疾病有 了较大的进展。
❖ 80年代到90年代,推拿治疗范围继续拓展,并取 得了较好的疗效。
❖ 近年保健推拿得到了空前发展。
❖ 唐代之前,常常将“导引”和“按摩”联系在一 起称谓。
秦汉时期、晋时期
❖ 我国的医学著作较完整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之 法。当时已产生了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黄帝岐 伯按摩》十卷,可惜该专著已佚。
❖ 《黄帝内经》中也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素 问》中概括了推拿作用;《灵枢》记载了推拿可 以治疗多种病证,描述了有关推拿工具——“九针 ”中的“圆针” 。
当前
❖ 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发展。治疗疾病的方法正在逐渐从偏重于手术和 合成药物治疗向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方面 转变。
❖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推拿专业人员与国 外有关医学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
❖ 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为推拿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机遇和空间。推拿事业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 期。
❖在实验研究方面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展了 推拿的生理作用及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
推拿学概论
第一篇概论第一章推拿、推拿学的定义及特点推拿:是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施术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门学科中医理论推拿手法四个部位特定部位(解剖部位、经络腧穴)防病治病(推拿治疗)推拿特点:操作方便、治疗范围广、疗效显著、施术安全、容易推广、保健强身、与康复专业息息相关第二章推拿学的发展源流导引:是一种配合呼吸,进行自我手术操作、自主活动的防治疾病和强身保健的方法推拿的基本治法:1、温法:作用:温阳散寒,适用于虚寒证手法:常常使用摩檫、摆动、挤压等方法,如,脾肾阳虚的泄泻,阴虚胃痛等2、清法:作用:清解邪热,适用于实热症虚热证表热证手法:常用摩檫、挤压手法,对实热,要快、重的手法,虚热,轻、慢手法,如感冒、发热、给快的手法,清热祛邪3、补法:作用:补气血津液的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适用与虚证手法:以摆动、摩檫类手法为主,手法轻而柔和,时间宜长,如老年人脾胃虚弱,肾虚腰痛等4、清法:作用:泻其实邪,适用于下焦实症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也可用挤压法,如食积便秘,可消积泻实5、通法:作用:作用通经络、行气血,适用于经络壅滞受阻,气血不畅手法:挤压、叩击、摩擦等手法,如经络不通的痛症,气血不畅的肿胀6、和法:作用:调经脉、和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肝气不舒,脾胃不和,月经不调等证手法:震动、摆动、按法等手法,如肝胃气痛,痛经等7、汗法:作用:发汗解表,祛风散邪,适用于外感表证手法:摆动、挤压等,如感冒、发热等8、散法:作用:活血散瘀、消肿散结,适用于伤科臃肿、症瘕积聚手法:摆动、摩檫类手法,如淤血肿胀,包块等。
推拿功法学概论课件
第一节推拿功法学的基本概念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推拿功法学是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 研究推拿功法的锻炼原则、操作方法、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规律 的一门基础学科。推拿功法中的“功”指功夫,通过各种特定的 锻炼方法,使技能得以提高。这种功夫主要由功底、功时、功力 等要素组成。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四、意气合练,强调内劲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意,即意念、意境。“意”的领悟是锻炼推拿功法的关键,锻炼 时做到意念集中而不呆滞,意念能随形体动作的变化而变化,通 过动作变化引导气的运行,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如易筋经 的“出爪亮翅势”,在出掌外推时,先意想轻推窗户,用力外推 时意想有排山之势;松腕、屈肘、收臂时,意想海水缓缓退潮。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内外兼修是指在推拿功法的锻炼过程中注重对内在脏腑、气血、 经络、精气神和外在皮肉、筋骨兼顾修炼的锻炼方法,即所谓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初学推拿手法者,尤其是年轻气 盛者,自觉体力强壮,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发现手法的持久力较 差,手法的柔韧度不够,肢体关节的灵活性不高,操作时精气神 不够专注。
第一章 概论
学习提要: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掌握推拿功法学的基本概念,理解推 拿功法学是推拿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 领会推拿功法学的内在特点;
熟悉推拿功法与推拿手法的关系,明 确推拿功法是学习推拿手法的基础;
了解推拿功法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 法,并懂得学习功法的方法与意义。
学习内容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特点 第三节 与推拿手法的关系 第四节 内容、任务与研究范围 第五节 学习方法与意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推拿手法学概论述
第一章推拿手法学概论述1.推拿的定义:狭义——只是两种手法名称广义——是运用手法治疗疾病的概称。
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人体的特定部位,以调节生理病理状况,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一种方法。
2.推拿学的定义:是阐述研究推拿的临床运用及其治疗原理的一门中医学科。
3.推拿的别名:参见《甘肃中医》第13卷第2期,2000.2.P2“推拿按摩异名考证”按摩(《灵枢·九针论》)按乔(《素问·异法方异论》)乔摩(《灵枢·病传》)挢引案杌(《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矫摩(《灵柩·病传》)折枝(《孟子·梁惠王篇》)导引(《庄子·刻意》)抑搔(《礼记·内则》)摩挲(摩娑)(《按摩手册》)布筋(民间俗称)在明代张介宾《类经》注释和龚云林《小推拿秘旨》,又称《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才开始采用“推拿“这一名称。
按摩:《十轮经》“凡人自摩自捏,早缩手足,除劳去烦,名日导引,若使别人握身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
按:解释各异。
王冰“按,谓抑按皮肉:谓捷举手足。
”吴昆“按,手按也;足踹也。
”张介宾:“按,提按也,即阳阴之义”。
挢引:唐。
司马炎《史记索引》“挢音九反,谓好按摩之法,夭挢引身,如熊顾鸟伸”。
案wan:《史记索引》“也谓按摩而玩弄身体之调也”。
第一节手法的起源与发展简史一、先我们要了解三个问题:1.推拿起源于什么时代?2.推拿发源于什么地方?3.最初的推拿学专著是什么?推拿一称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要生存生活就心须猎取食物,防御虫兽的伤害和各种自然灾难,面在这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伤害,产生疼痛肿胀等症状,起初,人们无意识地用手按压抚摩面部,结果却意外地获得使疼痛减轻,肿胀消失的效果。
于是,人们渐形成最古老的推拿法,这便是推拿手法的萌芽和雏型。
推拿最初发源于河南洛阳地区,有书为证:《素问。
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前物也众,其民食尽可能而不劳,故其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推拿学总论ppt课件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7、宋、金、元时期,政府 的医疗机构中虽未设按摩 科,单仍设按摩博士职位 。由于此期的按摩疗法主 要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病证 的治疗,这就孕育了后世 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 推拿的分科分化。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8、明代是中国推拿史上的 第 二个 盛世 。在 按摩 治 疗 小 儿疾 病方 面 , 初步积累 了 丰富 的临 床经 验和 理 论 知 识 。 至 1601 年 , 中 国 第 一 部 小 儿 推 拿 专 著 ——《 小 儿按 摩经 》问 世。 此 外 , 我们 今天 采用 的 “ 按 摩 ” 这一 学科 名称 ,正 是 这 一时期首先提出来的。
概 说
一 中 推拿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国 推拿起源于劳动。 推 人类本能地以手按以止血,摩以消肿止痛 拿 。经过漫长的日积月累,终于总结出一些 简 原始的推拿方法,而使之成为人们治疗疾 史 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 中 国 推 拿 简 史
1 、 中国推拿源远流长。早在新 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 2700 年 ),中华祖先就总结了原始推拿 经验,使推拿这一起源于人类自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推拿手法作用于局部,在局部
通经络、行气血,濡筋骨,并
通过气血、经络影响到脏器及
其它部位
第 二 章 推 拿 作 用 原 理
第二节 补虚泻实
推拿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某一
部位,使人体气血津液,脏腑
经络起到相应的变化,补虚泻
实,达到治疗的目的。
弱刺激-活跃、兴奋其生理功
第一章 推拿总论
第 1、推拿学导读 推拿,又称按摩,古称按跷、案跷、折技 一 。 章 推拿一名最早见于明代著名儿科专家万全 概 所著《幼科发挥》(1549年成书)中。这 说 一名称的演变,反映了手法的发展和变化 ,使推拿疗法更接近科学合理,是推拿发 展史上一个巨大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一词的出现,不单纯是名称的改变, 背 景 更深一步看,它体现了人们对手法的提 高和这一治疗方法的发展。按摩改称推
拿,标志着推拿发展史上的一个很大飞 跃。
影响较大的推拿流派有一指禅推拿、 滚法推拿、内功推拿、指压推拿、点穴疗 法。 其他主要流派与学术分支有整骨推拿、 外伤按摩疗法、小儿推拿、脏腑经络推拿、 胃病推拿、捏筋拍打法、指针疗法、指拨 疗法、捏脊疗法、自我推拿、子午流注推 拿等。
背 景
早期的按摩疗法,手法种类很少, 而且仅用于少数疾病的治疗,治疗 范围很少,就手法来说,常用的就 是按和摩两种,按,即“按而留 之”,亦即单纯的向下用力,摩法 则是在体表做环形摩擦,属平动范 围。
赞成用推拿的观点: 1、国家教委认可推拿。 2、百科全书命名为推拿。 3、对外交流不至于引起误解。 赞成用按摩的观点: 任何手法都有按和摩的动作。
民国时期,推拿在民
间发展,流派众多。
影响较大的推拿流派有一指禅推拿、 滚法推拿、内功推拿、指压推拿、点穴 疗法。 其他主要流派与学术分支有整骨推拿、 外伤按摩疗法、小儿推拿、脏腑经络推 拿、胃病推拿、捏筋拍打法、指针疗法、 指拨疗法、捏脊疗法、自我推拿、子午 流注推拿等。
1. 一指禅推拿流派
第一次政府部门公然排斥中医的行为发生 在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这就是著名的 “教育部漏列中医案”事件。当时教育部 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没有把 “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列了西 医。后来为了安抚中医界的情绪,又辩称 “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也”。
政府明确提出废除中医是1929年2月国 民党政府卫生部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 通过的“废止中医案”,这个提案是余云 岫提出来的,全称是《废止旧医以扫除医 事卫生之障碍案》。议案一公布,抗议游 说,高潮是3月17日,全国281名代表在上 海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 “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组成请愿团, 派5名代表到南京请愿,要求立即取消议案。 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撤销这一法令。后来中 医界把“3.17”定为“国医节”。
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宋朝 俱阺和尚向天龙和尚询问佛教教义, 天龙竖起一个指头而令俱阺大悟。 一指禅推拿手法常用十四法即:推 拿按摩滚捻搓抄缠揉摇抖抹勾。其 特点是循经,技巧,取穴准适合内妇儿 杂病。
今之王纪松为李鉴臣之第四代传 人。当时的一指禅推拿流派主要以 一指禅推法为主,手法有按、摩、 推、拿、搓、抄、滚、捻、缠、揉 十法,擅长内妇杂病的治疗。有关 一指禅推拿的著作尚有《一指阳春》 与《一指定禅》(抄本)。
《推拿学》
陕西中医学院附院
李小群
第一章 推拿、推拿学的定义及特
推拿定义
旧 -- 是指在中医基础
理论指导下,医者通过手法作用于人 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进行治疗的一门外 治法。
推拿防治手段
手法治疗
功法训练
推拿学:是在中医和现代科学理论指导下,
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防治疾病的方 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医学学科。
一指禅推拿确切的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 同治年间(1862——1874年)河南的李 鉴臣。李氏以一指禅推拿术行医于扬州、 江都一带。传丁凤山(1842——1915 年),丁氏长期行医于沪、杭间,并广收 门徒。知名者有丁树山、王松山等十余 人。 另外,在上海开设一指禅推拿诊所。
痿症,口眼歪斜和胃脘痛等。
先秦至两汉时期
当时的 名 医扁 鹊 指导徒弟运用按摩, 针灸,成功的抢救 了尸厥患者
2.最早的按摩工具:在 《内经 . 灵枢》“九针 十二原”记述针灸的 “圆针”和“鍉针”针
具中,也描述了最早的
推拿工具。
即“九针”中的 “圆针”“鍉针”。 这两针的特点是不刺 入皮下,只在体表揩
2.正骨推拿独立体系 清代对推拿手法治疗伤科疾病做了较 系统的总结,吴谦编著的《医宗金鉴》 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
为伤科八法,提出手法操作的要领。
清末至解放前:
在推拿发展史上,清末至1949年可以算是
推拿的低潮时期,国民党政府对中医非但不重
视,反而强制予以取缔,这就是臭名昭著的 1929年第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议”提出的 “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
5.治疗范围: 此时期治疗范围也逐渐扩大,《唐 六典》说按摩可除八疾:“风、寒、 暑、湿、饥、饱、劳、逸” 。
6.与国外的交流: 在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较大发展,
对外文化交流出现繁荣局面,我国医学在
这一时期传入朝鲜、日本、印度等国。
宋金元时期:
1.治疗范围的扩大:宋金元时期,推 拿的治疗范围更加广泛,除了用于外感、 眼科及急救外,突出表现在开始运用按 摩催产法。据记载宋代庞安时“为人治 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当产,七日 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 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肠 胃微痛,呻吟接间生一男子”。母子皆 无恙,其家惊喜拜谢,敬之如神。
明末清初,公元16世纪,西医开始传入中国。 西医是随着基督教的传入而传入的,来华的传 教士带来了西医,但早期影响不大。直到19世 纪初,随着西医牛痘接种法以及外科、眼科治 疗技术的传入,这种影响才日益扩大,对中医 造成的冲击也日益增强。 1822年,道光二年,清政府在太医院废除了 针灸科。1835年,美国传教士伯驾在广州创办 第一所教会医院。以后,教会医院在各地迅速 兴建。随着西医的传入,国人开始对中医的合 理性产生了质疑甚至否定。
推拿禁忌症
1.各种伴有脊 髓损伤症状的患者,。 3.恶性肿瘤的患者。 4.骨结核病、化脓性疾病所引起的运动 器官病证。
5.有血液病或出血倾向的患者,脑出血的患者,应 在出血停止2周后再行手法治疗。 6.手法治疗部位有皮肤破损、皮肤病等,患处暂 不行手法治疗。 7.严重心、脑、肺、肾等器质性疾患。 8.妇女在妊娠期、月经期,其腰骶部和腹部不宜 使用推拿手法。 9.剧烈运动后、饥饿或极度劳累时,及体质极度 虚弱的患者。
癃已。”
在东汉张仲景的《金匮
要略》中最早出现了 “膏摩”的记载,由此 可见,在先秦两汉时期 推拿疗法已被广泛运用。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二十三》介绍“救自 溢死”的方法: 将自溢者“徐徐抱解,不得截绳,上下安 被卧之。一人以脚踏其两肩,手少挽其发, 常弦弦勿纵之;一人以手按揉胸上,数动之; 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若已僵,但渐渐强 屈之,井按其腹。如此一炊顷,气从口出, 呼吸眼开,而犹引按莫置,亦勿苦劳之”。
摩。
推拿发源地:《素问 . 异法方异论》: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 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 痿厥寒热,其治以导引按跷,故导引按 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这里地“中央”据考证属河南
洛阳一带,由此可见,按摩最早发
源于河南洛阳附近。
4. 现存最早的推拿处方:在
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医书《五 十二病方》中记载了最早的 推拿处方,处方曰:“令病 者北火灸之,两人为摩其尻,
伤折跌者正之。”
3.自我按摩盛行:在此时期自我按摩盛 行,近代的《抱朴子.内篇.遐览》中提 到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已佚,隋代 的《诸病源侯论》每卷之末都附有导引 按摩之法。自我按摩的广泛开展,说明 按摩疗法不仅重视治疗,也重视预防。
4.膏摩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进行按摩时, 先涂上中药制成的膏,这样使得膏摩方法 有了进一步发展。膏摩即可防止病人表皮 破损,又可借手法使药力渗透到体内,膏 的种类很多,如丹参膏,乌头膏,木防己 膏等,可根据病情不同辩证选用不同膏剂。 多为单味中药制成的膏。
清代
1.民间发展
出版专著:清代,出版了很多推拿专著。
著名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
科推拿秘书》,钱怀钝的《小儿推拿直录》,明代周
于藩,清代张振军重编的《厘正按摩要术》,夏云集 的《保赤于推拿法》,此外,在非推拿专著中,如 《理渝骈文》,夏鼎著的《幼科铁镜》,等著作,也 有关于推拿的介绍。
推拿简史
先秦至两汉时期: 魏晋隋唐时期: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建国后 近年来
先秦至两汉时期
推拿疗法是一种古老的医疗方法,在先秦 和两汉时期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疗实践。
《皇帝岐伯按摩》十卷最早但已佚。
先秦至两汉时期
1. 推拿是当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 《内经》中记载了推拿可以治疗痹症,
推拿起源
起源于原始社会人类 本能的按压、抚摩。
推拿起源
人类为了生存,双手在他们充满伤 痛的躯体上,进行过无数次的按压,
抚摩,这些简单的本能的动作,就 可视为推拿的起源。
当时的两部医著《黄帝内经》 和《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第 一次完整地建立了中医学地理 论体系,而且确立了按摩作为
一门科学,在中医学体系中的
旧 —是研究中医推拿起源、发展、治疗原理和
治疗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推拿是一种自然疗法,一种无创 疗法。但也有推拿意外。原因:
1. 诊断不明或误诊 2. 对疾病的机理和手法作用原理缺乏 认识 3. 手法操作或选用不当 4. 未注意推拿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证
如何减少推拿意外?
1. 提高自身素质,避免误诊误治 2. 提高手法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如 旋转、板法、牵拉等 3. 治疗时注意选择适当的体位
地位。
人类治疗手段的演变过程
1.最早均属物理性治法,如 按摩、针 灸、热敷等 2.自然药物的治疗作用 3.化学药物 4.生物药物
从物理疗法到自然疗法到化学药物,再到生 物药学标志着医学地进步和发展。但这些药物 又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产生了很多药源性疾 病,使人们认识到药物副作用的危害性,这样 通过反思,医学界对人类传统古老的物理性质 的治疗又逐渐重视起来,因为这些疗法一般都 无副作用,病人无痛苦,且于治疗与预防于一 体,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