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复中考数学各个专题,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应试技巧。

具体目标如下:1. 复和掌握中考数学常见的专题知识点;2. 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熟悉中考数学题型和解题技巧,为考试做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根据中考数学的考试大纲和常见试题,本教案将涵盖以下专题的重点内容:1. 整式的加减运算2. 整式的乘法3. 分式的加减运算4. 分式的乘除运算5. 初等函数6. 平面图形的性质与运动7. 空间图形的性质与运动8.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9. 概率与统计10. 三角形的性质与计算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研究效果,本教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1.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3. 互动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增强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资源,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5. 检测与评价:定期进行小测验和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教学评价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跟踪,本教案将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 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的专题掌握情况进行全面测试;3. 模拟考试:模拟中考试题,检验学生对各个专题的综合应用能力;4. 学业成绩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因素,对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教案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2. 题:提供各个专题的练题,供学生进行巩固和练;3. 投影仪和白板:用于展示案例和讲解;4. 计算器:辅助学生进行计算和实验。

六、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教学进度,本教案将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回顾和巩固中考数学考试范围内的重点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模块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典型题目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应试策略,提高考试中的时间管理和题目筛选能力。

二、复习内容1. 实数与代数式的复习:包括实数的性质、代数式的运算和化简等。

2. 方程(含不等式)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的解法等。

3. 函数的复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

4. 几何图形的复习: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5. 统计与概率的复习:统计量的计算、概率的基本计算公式、随机事件的概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学生的同步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使用典型题目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和解答,提高学习效果。

4.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帮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布置课后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组织模拟考试,评估学生的考试表现和得分情况。

4.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复习内容。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实数与代数式的复习2. 第二周:方程(含不等式)的复习3. 第三周:函数的复习4. 第四周:几何图形的复习5. 第五周:统计与概率的复习六、复习策略与时间安排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和重点。

2. 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中考数学的常见考点和难点,给予学生重点讲解和练习。

3.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有足够的复习时间,留出时间进行模拟测试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中考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和考点。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3.帮助学生了解中考数学的题型和解题思路。

4.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和思考。

二、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中考数学复习资料和试卷,确保内容覆盖中考考点。

2.学生准备好笔、纸等学习用具。

三、教学过程:1.复习基础知识点:(1)整数的性质、整数运算和整数应用。

(2)有理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和有理数的性质。

(3)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性质和计算。

(4)比例和比例的运用。

(5)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

(6)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7)圆的性质和计算。

(8)相似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计算。

2.复习解题技巧:(1)列方程和列不等式。

(2)运用图画和图表解题。

(3)应用问题解决方程和不等式。

(4)利用已知条件推导结论。

(5)逻辑推理和数学归纳法。

3.解题实践:(1)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题目,独立思考和解答。

(2)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提供指导和解答有关问题。

四、巩固练习:1.给学生分发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学生独立完成试卷,教师提供必要的解答和指导。

3.学生将试卷交给教师,教师批改并进行讲解。

五、复习总结:1.学生进行个人复习总结,并做好笔记。

2.教师布置相关的习题和作业作为进一步复习。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中考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和考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解题技巧和应试技巧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解题,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学生需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并继续进行多方面的解题实践。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实数与代数1.1 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定义及分类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方和开方运算1.2 整式与分式理解整式和分式的定义掌握整式和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能够进行整式和分式的化简和求值第二章:函数与方程2.1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理解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和解析式能够解决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实际问题2.2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解法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能够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问题第三章:几何与变换3.1 平面几何基本概念理解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性质和运算能够进行线段和角的大小比较3.2 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判定方法能够解决三角形的相关问题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统计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4.2 概率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概率相关问题第五章:综合应用题5.1 实数与代数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实数与代数的综合应用题5.2 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题5.3 几何与变换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几何与变换的综合应用题5.4 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题第六章:实数与代数的综合应用题6.1 实数与代数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实数与代数的综合应用题,如面积、体积、距离等问题。

6.2 列代数式与求代数式的值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相应的代数式能够求出代数式的值,包括解含绝对值、平方、立方等的代数式。

第七章:函数与方程的综合应用题7.1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题,如实际问题、图像分析等问题。

7.2 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题能够解决涉及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应用题,如实际问题、方程组等问题。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版标题: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高效备考,稳步提分一、教案背景初中数学中考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教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帮助学生达到中考要求。

二、教学目标1.确定学生中考数学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中考相关知识的掌握;2.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解题能力;3.增强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答题准确率和速度;4.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1.定期进行全面复习,包括知识点的梳理和强化训练;2.重点复习中考常考知识点和经典题型,练习相关习题;3.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性化辅导和训练;4.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提升应试能力。

四、教学步骤1.分阶段复习a.第一阶段:整体回顾1)复习初中数学全册的知识点,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练习对应的基础习题,夯实基础。

b.第二阶段:重难点训练1)根据中考大纲和历年中考试题,总结中考重点和难点;2)集中备考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3)错题集中复习,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规律。

c.第三阶段:模拟考试1)模拟考试前,分析学生在各个知识点和题型上的薄弱环节;2)组织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场景;3)分析试卷成绩和错题,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性进行强化辅导。

2.知识点梳理与强化训练a.针对中考考纲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强化训练;b.以章节为单位,逐一复习相关知识点,安排相应的习题练习;c.分层次设置练习题,从基本题到拓展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d.定期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个性化辅导和训练a.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训练;b.定期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助学习、共同进步;c.加大对学困生的关注和帮助,制定特殊辅导方案。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深化学生的理解;2.演示法:通过具体实例演示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解题方法;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应变能力;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学习和交流;5.辅导法: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解决问题。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初中数学知识,巩固基础概念和解题技巧。

2. 提高学生在数学中考中的应试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熟悉并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点。

2. 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整合不同知识点,解决综合性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复习教材、习题集和解答。

2. 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基础知识(约30分钟)1. 复习数学运算法则,包括四则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等。

2. 复习线段、角、三角形等几何概念。

3. 复习分数、百分数、比例与比例方程等相关知识。

4. 复习代数式的化简和方程的解法。

第二步:解题技巧讲解(约20分钟)1. 介绍解题的常用思路和方法,如逆向思维、分类讨论、巧用等式等。

2. 分析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强调解题时的注意事项,如审题、画图、列式等。

第三步:练习与讲解(约40分钟)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疑惑。

3. 强调解题的合理性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四步:巩固与拓展(约2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 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教师提供解答和评价。

3. 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巩固训练或拓展练习。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死记硬背。

3. 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初三学生复习数学知识,提高应试能力,培养解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阶段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他们在中考中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内容1. 实数与代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代数式的运算、方程的解法等。

2.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函数的性质等。

3. 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判定等。

4. 概率与统计:概率的计算、统计图表的绘制等。

5. 综合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三、复习方法1. 讲解与练习相结合:通过讲解重点知识点和典型题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2. 分类复习:将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果。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4.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四、复习计划1. 第一阶段:回顾和巩固实数与代数、函数、几何的基本知识,进行基础知识点的梳理。

2. 第二阶段:进行概率与统计、综合应用题的复习,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3. 第三阶段:进行模拟考试,检验复习效果,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复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基本数学知识,对各类题型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2.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达到预期的复习目标。

六、复习策略1.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如总结归纳、对比分析、实例讲解等。

2.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3. 培养学生的解题习惯,强调审题、析题、答题的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4.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教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课课程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3. 帮助学生掌握中考数学的考试技巧;4.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中考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等;2. 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几何证明等;3.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表、概率计算等;4.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5. 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逻辑推理、数学建模、问题解决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0分钟)1. 老师简要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和技能;2. 学生自主复习,整理笔记和错题集;3.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二、考点讲解与训练(40分钟)1. 老师针对中考的重点考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做例题,巩固知识和技能;3. 老师给出中考模拟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进行讲解和指导;4.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老师批改试卷,给予评价和建议。

三、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提出改进的措施;3. 老师给出中考备考的建议和策略,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中考模拟题一套,重点关注薄弱环节;2. 复习错题集,总结经验和教训;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完成速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模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4. 学生自我评价:听取学生的自我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和需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考点讲解与训练、总结与反思等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初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2、会把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3、了解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能画出数轴。

4、会比较数轴上数的大小。

【知识讲解】一、本讲主要学习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2、零的位置和地位3、有理数的分类4、数轴概念及三要素5、数轴上数与点的对应关系6、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其中,负数的概念,数轴的概念及其三要素以及数轴上数的比较大小是重点。

负数的'意义是难点。

下面概述一下这六点的主要内容1、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把大于0的数叫正数如5,3,+3等。

在正数前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如-5,-3,-等。

负数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低于海平面-155米表示为-155m,亏损50元表示-50元。

2、零的位置和地位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是自然数。

它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在数轴上分隔正数和分数,甚至可以表示始点,表示缺位,这将在下面详细介绍。

中考数学总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2)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3)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理解负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区分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并会用正负数表示.2.例、习题的意图通过补充的引例,复习回顾上一学段学习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P3的几幅画和图表所列举出的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正、负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归纳出正、负数的概念.例1为P5练习1,设置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正、负数表示形式的理解.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和区分正数与负数。

在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与表示形式掌握的基础上,补充例2.例2是明确了哪一种意义的量用正数表示,则与其相反意义的量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如何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数量.并理解相反意义与数量的含义.进而利用课本P5观察让学生认识正、负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数量的意义和必要性。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的教案教案: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中考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和重要考点;2.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的复习:数的分类、整数、有理数、平方根等;2.基本运算的复习:四则运算、分数、平方、立方、根的运算等;3.方程与不等式的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等;4.几何图形的复习:线段、角、平行线、相似三角形等;5.统计与概率的复习:平均数、极差、频率、概率等;6.空间几何的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面积、体积等。

三、教学过程:1.复习基本概念:a.数的分类:复习整数、有理数的概念,区分有理数和无理数;b.平方根:复习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计算简单的平方根;c.二次根式:复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运算二次根式。

2.复习基本运算:a.加减法运算: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化简运算结果;b.乘除法运算:复习有理数的乘除法运算,化简运算结果;c.分数运算: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化简运算结果;d.平方与立方运算:复习整数的平方与立方运算,计算结果。

3.复习方程与不等式:a.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法,列方程和不等式;b.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联立方程组求解。

4.复习几何图形:a.线段与角:复习线段的概念和性质,等分线段的构造;复习角的概念和性质,角平分线的构造;b.平行线:复习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通过角度和边长判断线段是否平行;c.相似三角形:复习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构造。

5.复习统计与概率:a.平均数与极差:复习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极差的概念和计算,分析数据规律;b.频率与概率:复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概率的概念和计算,解决相关问题。

6.复习空间几何:a.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b.面积的计算:复习三角形、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c.体积的计算: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目模拟试题目单元测试阅读理解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目模拟试题目单元测试阅读理解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目模拟试题目单元测试阅读理解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中考数学中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问题。

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实数与代数1.1 实数的概念与分类1.2 有理数的运算1.3 代数式的意义与运算第二章:方程(一)2.1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3 方程的应用第三章:几何(一)3.1 平面图形的认识3.2 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3.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第四章:统计与概率4.1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示4.2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第五章:函数(一)5.1 一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5.2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5.3 函数与方程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2. 运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题目和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设置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4. 结合阅读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 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4. 结合学生在中考真题目和模拟试题目中的表现,评估其解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1. 中考数学真题库,用于分析和讲解。

2. 模拟试题库,供学生练习。

3.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素材,辅助教学。

4. 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六、第二章:方程(二)6.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6.2 方程组的解法6.3 方程的实际应用七、第三章:几何(二)7.1 圆的性质与判定7.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7.3 多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八、第四章:统计与概率(进阶)8.1 统计图的识别与分析8.2 概率的进一步计算与应用8.3 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九、第五章:函数(进阶)9.1 函数图像的识别与分析9.2 函数方程的解法与应用9.3 函数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十、综合复习与模拟测试10.1 复习全书重点知识点10.2 分析中考题型与解题策略10.3 进行全真模拟测试与讲评六、教学方法:1. 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深入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的解法。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学习教案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知识讲座PPT学习教案
第10页/共12页
第11页/共12页
一.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分析问题 题1.一次函数y=ax+b(a>0)、二次函数y=ax2+bx和反比例函数y=(k≠0)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A点的坐标为(﹣2,0),则下列结 论中,正确的是( ) A.a>b>0 B.a>k>0 C.b=2a+k D.a=b+k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知,由一次函数图象所在的象 限可以确定a、b的符号,且直线与抛物线均经过点A, 所以把点A的坐标代入一次函数或二次函数可以求得b=2a, k的符号可以根 据双曲线所在的象限进行判定.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解题 的关键是会读图,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反比例函数y= 中,k=xy为定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第5页/共12页
考点四:直观选择法
利用函数图像或数学结果的几何意义,将数的问题(如解方程、解不等式、 求最值,求取值范围等)与某些图形结合起来,利用直观几何性,再辅以简 单计算,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这种解法贯穿数形结合思想,每年中考均 有很多选择题(也有填空题、解答题)都可以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既简捷又 迅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8页/共12页
函数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综合问题
第9页/共12页
函数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综合问题,选择和填空题主要是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图象的分析,解答题集中表现为一次函 数和二次函数综合问题。
D.
思路分析:注意分析y随x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而不一定要通过求解析式来解决.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版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最新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梳理:巩固初中数学各个模块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和解题方法。

2. 能力提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考试技巧: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考试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包括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等。

2.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几何变换等。

3. 统计与概率:包括统计图表、概率计算等。

4. 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

5. 综合题型:包括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

三、教学方法1. 讲练结合: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题目,提炼解题策略和技巧。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反馈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3课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成绩: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果:关注学生在模拟考试和中考中的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技术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4. 定期检测:组织定期的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 教辅资料:提供丰富的教辅资料,包括习题集、解析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3. 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途径和信息。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教案全集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运算法则和性质。

2. 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及其运算法则和性质。

3. 方程与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4. 函数及其图像: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5. 几何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性质和计算。

6. 相似与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和应用。

7. 解三角形: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定理及其应用。

8. 圆:圆的性质、圆的方程、圆与直线的关系。

9. 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概率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及其图像、相似与证明、解三角形。

2. 教学重点:实数、代数式、方程与不等式、几何图形、统计与概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数学知识的应用。

2. 例题讲解:挑选经典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5. 互动环节:提问、讨论、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初三数学中考总复习2. 知识点框架:按照章节,列出主要知识点。

3. 例题:展示解题过程和关键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实数、代数式的运算。

(2)解答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像的绘制。

(3)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计算、相似与证明、解三角形、圆的实际应用。

2. 答案:提供详细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推荐相关学习资料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尺规作图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尺规作图
(1)以AB边上一点O为圆心,过A,D两点作⊙O(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再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1)中的⊙O与AB边的另一个交点为E,AB=6,BD= ,求线段BD、BE与劣弧DE所围成的图形面积。(结果保留根号和 )
【答案】(1)如图,作AD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O,O为圆心,OA为半径作圆。
(1)如图①△ABC中,∠C=90°,∠A=24°
①作图:
②猜想:
③验 证:
(2)如图②△ABC中,∠C=84°,∠A=24°.
①作图:
②猜想:
③验证:
【答案】
(1)①作图:痕迹能体现作线段AB(或AC、或BC)的垂直平分线,或作∠ACD=∠A(或∠BCD=∠B)两类方法均可,
在边AB上找出所需要的点D,则直线CD即为所求………………2分
求作:
【答案】: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知: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求作:一点P,使PA=PB=PC.
(或经过A、B、 C三点的外接圆圆心P)
正确作出任意两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并标出交点P
例2 如图,已知∠AOB,OA=OB,点E在OB边上,四边形AEBF是矩形.请你只用无 刻度的直尺在图中画∠AOB的平分线(请保留画图痕迹).
解析 连结AB.因为OA=OB,因此△ABO为等腰三角形.要作出∠AOB的平分线,只要确定出AB的中点即可.因AEBF为矩形,因此连结AB,EF,相交于M.根据矩形的性质,M即为AB的中点.连结OM,射线OM即为所求的角平分线.
例3 台球是一项高雅的体育运动,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几何学知识.如图是一个台球桌,目标球F与本球E之间有一个G球阻挡,现在击球者想通过击打E球先撞击球台的AB边,经过一次反弹后再撞击F球,他应将E球打到AB边上的哪一点?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这一点H,并作出E球的运行路线(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

中考数学考点知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回顾和巩固中考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类复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解题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与代数1.1 有理数1.2 分数、小数和整数1.3 实数1.4 代数式2. 第二章:方程(一)2.1 线性方程2.2 一元一次方程2.3 不等式2.4 二元一次方程组3. 第三章:几何基础3.1 点、线、面的关系3.2 直线方程3.3 圆的性质3.4 三角形的性质4. 第四章:三角形与四边形4.1 三角形的证明4.2 三角形的解法4.3 四边形的性质4.4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5. 第五章:圆的方程与应用5.1 圆的标准方程5.2 圆的参数方程5.3 圆的方程的应用5.4 圆与三角形的综合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分类复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2. 运用例题解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定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包括基础知识、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时间1. 每章内容安排2-3课时,共计10课时。

2. 每章课后安排1课时进行测试和反馈。

3. 教学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第五章:圆的方程与应用(续)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6 圆与圆的相交问题5.7 圆与圆的内含问题5.8 圆与圆的外离问题七、立体几何7.1 空间点、线、面的关系7.2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联系7.3 三视图7.4 棱柱与棱锥7.5 球的性质与应用八、概率与统计8.1 概率的基本概念8.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8.3 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8.4 统计量与数据分析8.5 概率与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九、函数(一)9.1 函数的基本概念9.2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9.3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9.4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解9.5 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十、数学思想与方法10.1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10.2 数形结合的方法10.3 分类讨论的方法10.4 方程的思想10.5 数学建模的方法十一、教学方法(续)11.1 针对第六章,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应用。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中考数学复习教案都有哪些?教学设计,激发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锻炼积极探索、发现新知识、总结规律的能力,解题时养成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中考数学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统计调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调查方法。

【教学过程】讲授新课像前面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全班同学是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我们采用问卷对全体同学作了逐一调查,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调查、试验如采用普查可以收集到较全面、准确的数据,但普查的工作量比较大,有时受客观条件(人力、财力等)的限制难以进行,有时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不允许采用。

在这些情况下,常常采用抽样调查,即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例如,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进行试验。

这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的全体是总体,其中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个体,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样本,50是这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逐一进行编号,再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后,从中一个个地抽取50个号签。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

师: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题在班级进行调查,请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 实数的有关概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 实数的有关概念
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 实数的概念
◆知识讲解 1.实数的分类
正整数 整数 零 负整数 有理数 实数 分数 正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负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实数 正分数 正无理数 实数还可分为 零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实数 负分数 负无理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n(n 1) 2 1 n(n+1)(n—1) 3
n(n+1)(2n+1)
例 4 已知 x、y 是实数,且 3x 4 +(y -6y+9)=0,若 axy-3x=y,则实数 a 的值是( )
a │a│= 0 a
6.非负数
(a 1) ( a 0) (a 0)
像│a│、a 、 a (a≥0)形式的数都表示非负数.
2
7.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成 a³10 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 ,•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1)当原数大于或等于 1 时,n 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 1. (2)当原数小于 1 时,n 是负整数,•它的绝对值等于原数中左起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零的个数(含小 数点前的零) . 8.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 的数字 起,到精确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


3
= 4 1 3 2 3 1 =7 3 2 例 2 (1)已知 a、b 互为相反数,c、d 互为倒数,e 是非零实数,求 2 (a+b)+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

数学复习教案中考(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案资料、好词好句、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lesson plan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学复习教案中考数学复习教案中考(七篇)数学复习教案中考都有哪些?中国古代把数学叫做算术,也叫算术,最后改成了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中考)2012年中考数学深度复习讲义(教案+中考真题+模拟试题+单元测试) 阅读理解例1、宽与长的比是512-的矩形叫黄金矩形.心理测试表明:黄金矩形令人赏心悦目,它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现将小波同学在数学活动课中,折叠黄金矩形的方法归纳如下(如图1所示): 第一步:作一个正方形ABCD ;第二步:分别取AD ,BC 的中点M ,N ,连接MN ;第三步:以N 为圆心,ND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E ; 第四步:过E 作E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F . 请你根据以上作法,证明矩形DCEF 为黄金矩形.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取2AB a =, ∵ N 为BC 的中点, ∴ 12NC BC a ==. 在Rt DNC △中,2222(2)5ND NC CD a a a =+=+=.又∵ NE ND =,∴ (51)CE NE NC a =-=-.∴515122CE a CD a --==(). 故矩形DCEF 为黄金矩形. 同步测试:1、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对(a ,b )和(c ,d ),规定:当且仅当a =c 且b =d 时, (a ,b )=(c ,d ).定义运算“⊗”:(a ,b )⊗(c ,d )=(ac -bd ,ad +bc ). 若(1,2)⊗(p ,q )=(5,0),则p = ,q = .(答案:1,–2)2、先阅读下列材料,然后解答问题:从A B C ,,三张卡片中选两张,有三种不同选法,抽象成数学问题就是从3个元素中选取ABC D EFM N图12个元素组合,记作2332C 321⨯==⨯. 一般地,从m 个元素中选取n 个元素组合,记作:(1)(1)C (1)321nm m m m n n n --+=-⨯⨯⨯例3:从7个元素中选5个元素,共有5776543C 2154321⨯⨯⨯⨯==⨯⨯⨯⨯种不同的选法.问题:从某学习小组10人中选取3人参加活动,不同的选法共有 种.(答案:120) 例2、某饮料厂为了开发新产品,用A 种果汁原料和B 种果汁原料试制新型甲、乙两种饮料共50千克,设甲种饮料需配制x 千克,两种饮料的成本总额为y 元.(1)已知甲种饮料成本每千克4元,乙种饮料成本每千克3元,请你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用19千克A 种果汁原料和17.2千克B 种果汁原料试制甲、乙两种新型饮料,下表是试验的相关数据;每千克饮料果汁含量 果汁甲乙A 0.5千克 0.2千克 B0.3千克0.4千克请你列出关于x 且满足题意的不等式组,求出它的解集,并由此分析如何配制这两种饮料,可使y 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解:(1)依题意得:43(50)150y x x x =+-=+(2)依题意得:0.50.2(50)19(1)0.30.4(50)17.2(2)x x x x +-⎧⎨+-⎩≤…………≤………解不等式(1)得:30x ≤解不等式(2)得:28x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830x ≤≤150y x =+,y 是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2830x ≤≤ ∴当甲种饮料取28千克,乙种饮料取22千克时,成本总额y 最小,28150178y =+=最小(元)(2011四川凉山州,28,12分)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x ,0)、B (2x ,0)两点,且12x x <,与y 轴交于点()0,4C -,其中12x x ,是方程24120x x --=的两个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连接CM ,当CMN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M 的坐标;(3)点()4,D k 在(1)中抛物线上,点E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以A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120x x --=,∴12x =-,26x =。

∴(2,0)A -,(6,0)B 。

又∵抛物线过点A 、B 、C ,故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6)y a x x =+-,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得13a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4433y x x =--。

(2)设点M 的坐标为(m ,0),过点N 作NH x ⊥轴于点H (如图(1))。

∵点A 的坐标为(2-,0),点B 的坐标为(6,0), ∴8AB =,2AM m =+。

∵MN BC ,∴MN ABC △∥△。

∴NH AM CO AB =,∴248NH m +=,∴22m NH +=。

∴1122CMN ACM AMN S S S AM CO AM NH =-=-△△△2121(2)(4)3224m m m m +=+-=-++ yxO B M N C A 28题图21(2)44m =--+。

∴当2m =时,CMN S △有最大值4。

此时,点M 的坐标为(2,0)。

(3)∵点D (4,k )在抛物线214433y x x =--上, ∴当4x =时,4k =-,∴点D 的坐标是(4,4-)。

① 如图(2),当AF 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AFDE ,∵D (4,4-), 4DE =。

∴1(6,0)F -,2(2,0)F 。

② 如图(3),当AF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设(,0)F n , 则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为(22n -,0)。

∴E '的坐标为(6n -,4)。

把E '(6n -,4)代入214433y x x =--,得216360n n -+=。

解得 827n =±。

3(827,0)F -,4(827,0)F +。

21世纪教育网yxO B M N C A 图(1)H yxOB2FE A图(2)1FDyx OB3FAE '4F E '2011年真题1. (2011江苏南京,28,11分) 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 (a 为常数,a >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数学模型设该矩形的长为x ,周长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2()(0)a y x x x=+>. 探索研究⑴我们可以借鉴以前研究函数的经验,先探索函数1(0)y x x x=+>的图象性质. ① 填写下表,画出函数的图象:②观察图象,写出该函数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③在求二次函数y=ax 2+bx +c (a≠0)的最大(小)值时,除了通过观察图象,还可以通过配方得到.请你通过配方求函数1y x x=+(x >0)的最小值. 解决问题⑵用上述方法解决“问题情境”中的问题,直接写出答案.【答案】解:⑴①174,103,52,2,52,103,174. 函数1y x x=+(0)x >的图象如图. x (1)4 13 121 2 3 4 …… y …… ……1 xyO 13 4 5 2 2354(第28题)-1 -1②本题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当01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当1x >时,y 随x 增大而增大;当1x =时函数1y x x=+(0)x >的最小值为2. ③1y x x=+=221()()x x+ =22111()()22x x x x x x+-⋅+⋅ =21()2x x-+ 当1x x -=0,即1x =时,函数1y x x=+(0)x >的最小值为2. ⑵当该矩形的长为a 时,它的周长最小,最小值为4a .2. (2011江苏南通,27,12分)(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1,0), B (0,-1),C (-1,2),D (2,-1),E (4,2)五个点,抛物线y =a (x-1)2+k (a >0),经过其中三个点.(1) 求证:C ,E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2) 点A 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吗?为什么? (3) 求a 和k 的 值.【答案】(1)证明:将C ,E 两点的坐标代入y =a (x -1)2+k (a >0)得,4292a k a k +=⎧⎨+=⎩,解得a =0,这与条件a >0不符, ∴C ,E 两点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 (2)【法一】∵A 、C 、D 三点共线(如下图),∴A 、C 、D 三点也不可能同时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 ∴同时在抛物线上的三点有如下六种可能: ①A 、B 、C ; ②A 、B 、E ; ③A 、B 、D ; ④A 、D 、E ; ⑤B 、C 、D ; ⑥B 、D 、E .将①、②、③、④四种情况(都含A 点)的三点坐标分别代入y =a (x -1)2+k (a >0),解得:①无解;②无解;③a =-1,与条件不符,舍去;④无解.所以A 点不可能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法二】∵抛物线y =a (x -1)2+k (a >0)的顶点为(1,k )假设抛物线过A (1,0),则点A 必为抛物线y =a (x -1)2+k (a >0)的顶点,由于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且必过五点A 、B 、C 、D 、E 中的三点,所以必过x 轴上方的另外两点C 、E ,这与(1)矛盾,所以A 点不可能在抛物线y =a (x -1)2+k (a >0)上 (3)Ⅰ.当抛物线经过(2)中⑤B 、C 、D 三点时,则142a k a k +=-⎧⎨+=⎩,解得12a k =⎧⎨=-⎩ Ⅱ. 当抛物线经过(2)中⑥B 、D 、E 三点时,同法可求:38118a k ⎧=⎪⎪⎨⎪=-⎪⎩.∴12a k =⎧⎨=-⎩或38118a k ⎧=⎪⎪⎨⎪=-⎪⎩.3. (2011四川凉山州,28,12分)如图,抛物线与x 轴交于A (1x ,0)、B (2x ,0)两点,且12x x <,与y 轴交于点()0,4C -,其中12x x ,是方程24120x x --=的两个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M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M 作MN ∥BC ,交AC 于点N ,连接CM ,当CMN △的面积最大时,求点M 的坐标;(3)点()4,D k 在(1)中抛物线上,点E 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x 轴上是否存在点F ,使以A D E F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24120x x --=,∴12x =-,26x =。

∴(2,0)A -,(6,0)B 。

又∵抛物线过点A 、B 、C ,故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6)y a x x =+-,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得13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