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情节如何制造波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表示小于分号的停顿 • (1)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 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 味书屋》) • (2)„来山海关游览的人在照相馆穿戎装照相留念‟开始我想 到的是这家照相馆真是“生财有道”,会想点子赚钱;转 眼又一想:这不单纯是个赚钱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他们 体会到那些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儿来的友人们,在登 临这座古老而著名的雄关时的心情。(峻青《雄关赋》) (3)有的构词能力还比较强,如:形、貌、衣、镜、北、何、 自、信、日、外;有的只在极少数次语里出现,如:丽 (美丽、壮丽)、朝(朝霞、朝气、朝发夕至)、窥(窥 探、窥测)、妻(夫妻、妻子)、甚(欺人太甚)。(吕 叔湘《语言的演变》) • 例(1)冒号用于第一分句内;例(2)冒号用于第二分句内;例 (3)冒号用于前后两个分句内。这三例说明冒号表示的停顿 可以小于分号表示的停顿,冒号分隔的两个意义单位可以 比分号分隔的两个意义单位(分句)关系更密切。
• (四)、张弛法 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无论是鸿篇巨著, 还是短篇杰作,那富有起伏的情节,时而骇浪滔天, 时而风平浪静,令读者时而凝神屏息,时而舒眉吐气, 始终牢牢地扣住读者的心弦。其重要原因就是作者们 善于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内容,使紧张部分和平缓部分 有机交叉,做到有张有弛,欲张故弛,张弛有度。 《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用张弛法结构 情节的典型例子。故事开端用“欲张故弛”的笔法, 写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善良安分,这是“弛”,接着 写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林冲怒不可遏买刀寻敌,这是 “张”,读者的心悬了起来。接着写林冲三五日“未 见消耗”,“自心下慢”,不久又接管草料场,苟且 偷安的故态复萌,情节又趋平缓,读者悬着的心也放 下来,这就又形成一个“弛”。陆谦火烧草料场,林 冲忍无可忍,手刃仇敌,这又是一个“张”。奸贼受 惩,英雄雪恨,读者为之扬眉吐气。整个情节就是这 样一张一弛,疏密有致,紧紧攫住了读者的心。
• (三)、翻转法 所谓“翻转”,是指记叙事件时, 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 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 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 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使读 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莫泊 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对菲利普朝思暮想、 渴盼兄弟荣归故乡的心情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 步时,情节突然翻转:他在游船上遇到潦倒落 魄的于勒时像逃避瘟神似的摆脱了于勒。这令 读者不胜惊愕,感情骤然跌落,从而更深层次 地理解了当时那个社会的人际关系。
如何制造波澜
• (一)、悬念法 悬念法,是指在文章开头或文章中, 设置疑团,不加解答,引起读者关注,激起读者急 切地想往下读的兴趣,直至读完全文才恍然大悟似 的一种技巧。由于人本有追根问底的天性,而悬念 法恰能把这一心理欲望激发出来 读过《三国演义》 的同学对“用奇谋孔明借箭”这一节一定不会忘怀, 就是因为作者叙事时设下了一个个悬念:周瑜有意 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 一向精明的诸葛亮这一回似乎很糊涂,竟然当众立 下军令状,“三天后江边搬箭”;并莫明其妙地向 鲁肃借用船只、军士、布幔草束„„一连串的悬念使 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变化莫测,不能不叫人产生 悬念和期待。 假若作者在叙述这一事件时,采取 “竹筒倒豆子”的方法,一下子就兜底翻出,说孔 明早就定下巧计,如何如何去向曹操借箭,尽管周 瑜一再刁难,他仍稳如泰山等等,我们读来就索然 无味了。
wenku.baidu.com
冒号用法补充
• (二)、误会法 误会法,是指利用时间、地点、 人为因素,故意造成人物间的误解,为情节发 展推波助澜,丰富情节的戏剧性的一种表现技 巧。误会法常常让本来能按常理发展的事情节 外生枝,而文章就在这生枝之外显示出情节和 主题的精彩。 《醉人的春夜》写陈静自行车出 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路过,不但不相助, 还似乎有点幸灾乐祸。小伙子告诉她修车地点, 陈静以为他是个流氓,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 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 其实小伙子没有反常动作,也不要修车费,这 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摇曳生 姿,使文章顿生波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