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 江缉光 刘秀成 第四章 课后 习题 解答 清华

合集下载

《电路原理导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电路原理导论》第四章习题解答

习题四习题四1习题四习题四4-1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答:A 2=I解:(1)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14-1′′ A 12131621224//42=´´=´++=¢sI I(2)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14-1″″ A 12144//412=´+=¢¢I(3)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A 2=¢¢+¢=I I I4-2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的I 1、U 4 。

答:V V33;;A A 55..1141-==U I解:(1)当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2′()A 166//24311==++=¢R R R R U I sA 5.02114=´=¢I ;V 14=¢U (2)当电流源单独作用时如图4-2-2″″A 5.0//212432141=+´++´=¢¢R R R R R R R R I I s()[]()[]V 432//24//4////43214-=´+=+=¢¢s I R R R R U 4Ω4Ω2Ω2Ω 12V6A I图4-1 习题4-1题图题图图4-2 习题4-2题图题图R 1 R 2 R 4 R 3 I 1 I 5U 5U 4 4Ω 6V3A 4Ω2Ω 2Ω4Ω4Ω 2Ω 2Ω 6AI ′图4-14-1′′ 2Ω4Ω4Ω 2Ω 12V6A I ″图4-14-1″″ I ′1 R 1 R 2 R 4 R 3 I 5U 54Ω 6V3A 4Ω2Ω 2Ω4U ¢ 图4-24-2′′R 1 R 2R 4 R 3 1I ¢¢I s4U ¢¢ 4Ω 3A 4Ω2Ω 2Ω图4-24-2″″习题四习题四(3)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当两电源同时作用时A 5.15.01111=+=¢¢+¢=I I I V 341444-=-=¢¢+¢=U U U 4-3利用叠加定理求图4-3电路中的电压U 。

电路原理江缉光答案

电路原理江缉光答案

电路原理江缉光答案【篇一:清华大学电路原理备考经验谈】两本都看看),这二本书可以当作教材和参考书。

其实我数学复习的60%的时间都在研读这两本书。

全书(或指南)建议看三遍,每遍侧重不一样,看个人安排了。

这项工作最晚要在考前100天做完。

2.李永乐的四百题,建议做两遍,第一遍可以二天一套,一天模拟考(卡点做,把答案按考场上要求写在纸上),一天总结,结合全书上相关知识点复习。

这项工作最好一个月之内做完。

3、李永乐的冲刺1354、真题,可以不全做,做做有代表性的还有最近两年的就行。

资料就这么多,关健是要反复看,一定要勤总结。

还有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我主要是靠模考来提高的)。

专业课:资料:1、清华的三本参考书(官方网站上有)2、红皮书。

3、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原理试题选编》(绿皮书)小绿皮—历年试题汇编貌似是红皮的5、清华内部的讲义。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考研秘籍1. 考研基本情况初试考察电路原理这门专业课有两个系:自动化系与电动系,两系实力非常强大,纵向看,全国第一地位无人敢撼动,横向分析,两系在清华校内各专业中也是炙手可热的专业。

. 因此,每年两系竞争火热,2010年考研自动化系报名500余人,实录取17普通工学,3人强军计划工学,15名工程,电机系350余人,实录8个工学,15个工程。

2011年自动化系报名400余人,实录12工学,3人强军工学+10余名工程,电机系报名250人左右,实录8名工学,10余名工程。

2011年分数线方面,自动化复试线378,进复试48名,分4个大方向,分数分布如下:419、418、415、413、411、409、408、407、406、404、401、399、397、395、394、393、392??..自动化系电路最高分139,电机系复试线375,进复试35名左右。

高分如下:424、418、416、414、413、409、406、404、401???...电机系电路原理最高分是149分。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解析

《电路原理》作业答案解析
所以有iL(0-)=iL(0+)=1A。求得iL(0+)后,应用替代定理,用电流等于iL(0+) (0+)=1A的电流源代替电感元件,画出0+等效电路如图(b2)所示,由0+等效电路计算得
uR(0+)=-uL(0+)=5iL(0+)=5V uL(0+)=-5ViL(0+)=iR(0+)=1A
7-8题7-8图所示电路开关原合在位置1,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电感电压 。
求得uc(0+)后,应用替代定理,用电压等于Uc(0+)=10V的电压源代替电容元件,画出0+时刻等效电路如图(a2)所示,由0+等效电路计算得ic(0+)=-(10+5)/10=-1.5A
uR(0+)=10ic(0+)=-15V
(2)首先根据开关S动作前的电路求电感电流iL(0-).由于开关S动作前,电路处于稳定状态,对直流电路有diL/dt=0,故uL=0,电感可看作短路,t=0-时电路如题解7-1图(b1)所示,由(b1)得iL(0-)=10/(5+5)=1A。t=0时开关动作,由于换路时,电感电流iL不跃变,
(a)(b)
题3-1图
解:(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3-1图(a1)和(b1)。
图(a1)中节点数 ,支路数
图(b1)中节点数 ,支路数
(2)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时,图(a)和图(b)所示电路的图分别为题解图(a2)和(b2)。
图(a2)中节点数 ,支路数
图(b2)中节点数 ,支路数
3-2指出题3-1中两种情况下,KCL、KVL独立方程各为多少?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4-2 试用外施电源法求图题4-2 所示含源单口网络VCR ,并绘出伏安特性曲线。

解:图中u 可认为是外加电压源的电压。

根据图中u 所示的参考方向。

可列出(3)(6)(5)20(9)50u i i A VA i V=Ω+Ω++=+4-5试设法利用置换定理求解图题4-5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何处划分为好?置换时用电压源还是电流源为好?解:试从下图虚线处将电路划分成两部分,对网路N 1有(节点法)1111967(11)uu u u i ⎧⎛⎫+-=⎪⎪+⎝⎭⎨⎪-++=-⎩ 整理得:1511714u i =- 对网络2N 有251133u i i i =⨯+⨯=解得3i A =,用3A 电流源置换N 1较为方便,置换后利用分流关系,可得:()121031V 1V u +=⨯⨯=4-9 求图题4-7所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已知0.99α=解: 施加电源t u 于输入端可列出网孔方程:12335121(25100)100 (1)100(100100101010)100.990(2)t i i u i i i +-=-++⨯+⨯-⨯=将(2)代入(1)得135ti u R i ==Ω4-14求图题4-10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路。

解解: 图(a):因电压的计算与路径无关,所以[5(1)]4(13)4ad ac cd ad ab bd u u u V V u u u V V=+=---=-=+=--=-图(b): 流出a 点的电流(521)8a i A =++=,流入b 点多的电流(541)8b i A =+-=。

所以ab 之间的等效电路为8A 的电流源,电流从b 端流出。

图(c):导线短接。

4-23 电路如图题4-15 所示,已知非线性元件A 的VCR 为2u i =。

试求u ,i ,i 1.解: 断开A ,求得等效内阻:1o R =Ω 开路电压a u 所满足的方程:()(11)12111/21c a c a u u u u +-⨯=⎧⎪⎨-⨯++=⎪⎩ 求得2a u V =,最后将A 接到等效电源上,如上图所示。

电路第4章作业答案

电路第4章作业答案

(1) 利用 Req 求 gm,电压源 Us 置零,如题 4-19 解(b)图所示。 采用外加电源法,得
Req =
RS 1 + g m RS
从而,得
所以,有
0.5 =
1 1 + gm
gm = 1
(2) 利用 Uoc 求 Us,将 RL 断开
8
U S = RS g mU OC + U OC = 2U OC = ±1V
Req = 12 // 4 + 6 = 9Ω
+
12Ω 6Ω 4Ω
+ 6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8V

16Ω
题 4-11 解(a)图
题 4-11 解(b)图
题 4-11 解(c)图
(3) 等效电路如题 4-11 解(b)图所示。 (b)解 (1)求开路电压,如题 4-11(b)图所示,有
U OC = U ab = −9 + 6 × 2 + 3 = 6 V
(2) 求等效电阻 Req,将题 4-11(b)图所示电路中独立电源置零,得
Req = 6 + 10 = 16Ω
(3) 等效电路如题 4-11 解(c)图所示。 (c)解 (1)求开路电压,如题 4-11(c)图所示,有
U OC = 2 I1 − 2 I1 = 0 V
(2) 采用外加电源法求等效电阻 Req,如题 4-11 解(d)图所示,有
200 I1 + 200 I1 = 40
求得 I1=0.1A UOC=10V
所以,有
4I1 50Ω 50Ω
a I1 100Ω b 50V RL 5Ω
+
200I1 50Ω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章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章答案

4-2.5μF 电容的端电压如图示。

(1)绘出电流波形图。

(2)确定2μs t =和10μs t =时电容的储能。

解:(1)由电压波形图写出电容端电压的表达式:10 0μs 1μs10 1μs 3μs ()1040 3μs 4μs 0 4μs t t t u t t t t≤≤⎧⎪≤≤⎪=⎨-+≤≤⎪⎪≤⎩ 式中时间t 的单位为微秒;电压的单位为毫伏。

电容伏安关系的微分形式:50 0μs 1μs 0 1μs 3μs()()50 3μs 4μs 0 4μs t t du t i t C t dt t<<⎧⎪<<⎪==⎨-<<⎪⎪<⎩上式中时间的单位为微秒;电压的单位为毫伏;电容的单位为微法拉;电流的单位为毫安。

电容电流的波形如右图所示。

(2)电容的储能21()()2w t Cu t =,即电容储能与电容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当2μs t =时,电容端电压为10毫伏,故:()()22631010μs 11()5101010 2.510J 22t w t Cu ---===⨯⨯⨯⨯=⨯当10μs t =时,电容的端电压为0,故当10μs t =时电容的储能为0。

4-3.定值电流4A 从t=0开始对2F 电容充电,问:(1)10秒后电容的储能是多少?100秒后电容的储能是多少?设电容初始电压为0。

解:电容端电压:()()()00110422t tC C u t u i d d t C τττ+++=+==⎰⎰;()1021020V C u =⨯=; ()1002100200V C u =⨯=()()211010400J 2C w Cu ==; ()()2110010040000J 2C w Cu ==4-6.通过3mH 电感的电流波形如图示。

(1)试求电感端电压()L u t ,并绘出波形图;(2)试求电感功率()L p t ,并绘出波形图;(3)试求电感储能()L w t ,并绘出波形图。

电路原理第四版答案

电路原理第四版答案

电路原理第四版答案电路原理是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理解电子电路工作原理和设计电路的基础。

在学习电路原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遇到一些难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电路问题,很难找到正确的答案。

因此,本文档将为大家提供电路原理第四版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知识。

1. 电路基本概念。

在学习电路原理时,首先需要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的,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实现电流、电压和功率的传输和控制。

在电路中,电流的流动受到欧姆定律的影响,电压和电流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这些都是电路基本概念的重要内容。

2.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路原理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电路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简化复杂的电路,找到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关系,进而解决电路中的各种问题。

3. 电路中的交流电路。

除了直流电路外,交流电路也是电路原理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因此需要用复数形式进行分析。

交流电路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交流电压源、交流电阻、交流电容和交流电感等,需要学生掌握相位、频率和幅值等概念。

4. 电路中的功率分析。

在电路中,功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

学生需要了解电路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此外,还需要掌握功率在电路中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5. 电路中的谐振现象。

谐振是电路中的重要现象之一,它在无线电通信、滤波器设计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学生需要了解电路中的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特性,以及谐振频率、谐振阻抗等相关知识。

总结。

通过本文档的内容,相信大家对电路原理第四版的答案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电路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同时结合实际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

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电路原理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四章)

电路分析习题解答(第四章)

习题四4-1 用叠加定理求题4-1图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u 。

解:电压源单独作用时如图(b)所示,则V u a 55516=⨯+= V u b 22246=⨯+=而 V u u u a b 352'-=-=-=当电流源单独工作时,如图(c)所示,则4Ω与2Ω并联,1Ω与5Ω并联然后两并联电路再串联,所以V u 26126865''=⨯⎪⎭⎫⎝⎛+=所以由叠加定理V u u u 23263'''=+-=+=4-2 用叠加定理求题4-2图示电路中的X I 。

题4-1图 6V 4Ω Ω (b)b (c) 4Ω Ω5Ω 3Ω (a)4I x6V 4Ω Ω (a)解: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b) 所示,则()24435''=++x x I I 解得 A I x 2'=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c)所示,图中虚线为网孔电流,则 ()0''4''63''5=+++x x x I I I 解得 A I x 5.1''-= 所以 A I I I x x x 5.05.12'''=-=+=4-3 用叠加定理求题4-3图示电路中的独立电压源和独立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5Ω 3Ω '(b) 4I 'x 4I ''x5Ω 3Ω I ''x(c) 题4-2图 题4-3图 2A 4Ω (a) 2V2A 4Ω 2i'(b) + - i''14Ω (c) u''1 2V解: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b) 所示,则A i 2'1= 0'=i则 V i i u 824''1'1=-=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路如图(b) 所示,则A i 5.042''1-=-= A i i 5.0''1''=-=则 V i u 122''''1=-=所以由叠加定理 A i i i 5.15.02''1'11=-=+=V u u u 918''1'11=+=+=可得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分别为W i P V 3212-=-= W u P A 18212==4-4 题4-4图示电路中,R N 为电阻网络,由两个电流源供电。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四章电路定理练习

电路原理(邱关源)习题答案第四章电路定理练习

第四章 电路定理电路定理是电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求解电路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比较灵活,变换形式多样,目的性强的特点。

因此相对来说比第三章中的方程式法较难掌握一些,但应用正确,将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应用定理分析电路问题必须做到理解其内容,注意使用的范围、条件,熟练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需要指出,在很多问题中定理和方程法往往又是结合使用的。

4-1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ab u 。

解:首先画出两个电源单独作用式的分电路入题解4-1图(a )和(b )所示。

对(a )图应用结点电压法可得1sin 5)121311(1t u n =+++ 解得 15sin 3sin 53n t u t V== (1)111113sin sin 2133n ab n u u u t t V=⨯==⨯=+对(b )图,应用电阻的分流公式有1132111135t t e i e A--+=⨯=++所以 (2)110.25t t ab u i e e V--=⨯==故由叠加定理得(1)(2)sin 0.2t ab ab ab u u u t e V -=+=+4-2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如题解(a )和(b )所示。

对(a )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105028136)101401281(1++=+++n u解得(1)113.650.10.0250.1n u u +==++ 18.624882.6670.2253V===对(b )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求得10402(8)32161040331040183(8)21040si u V ⨯⨯++=⨯=⨯=⨯+++ (2)16182323si u u V-==-⨯=-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u 为(1)(2)24888033u u u V =+=-=4-3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2u 。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第四章习题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第四章习题
2 U oc = = 1.567W 4 R0
-(i+isc)
为可变电阻, 4-20 RL为可变电阻,求获得最大功率时应 为多大?已知 为多大 已知
R1 = 300Ω,R 2 = 600Ω,R3 = 100Ω,R 4 = 200Ω
U1
1 1 1 1 2 ( + + )U1 − U s = 0 ⇒ U1 = U s 3 100 200 300 100 1 U = U1 − U s = − U s 3 Us U 56 −3 i=− − 3 ×10 U + = Us 100 200 6000 U s 6000 R0 = = = 107.14Ω i 56
U oc 13 = = 2.5Ω R0 = 5.2 isc
原电路的 戴维南等 效电路如 图所示。 图所示。
求图示电路的诺顿等效电路。 4-13 求图示电路的诺顿等效电路。已知
u S = 10V,R1 = 15Ω,R2 = 5Ω, R3 = 10Ω,R4 = 7.5Ω, I s = 1A
us = 10V, R1 = 15Ω, R2 = 5Ω, R3 = 10Ω, R4 = 7.5Ω, I s = 1A
′ I x′′ = −5 ×
9 45 =- A 11 11
4 40 ′ I x′′′= 10 × = A 11 11
由叠加定理得
15 ′ ′ ′ ′ I x = I x + I x′ + I x′′ + I x′′′= A 11
4-5 已知图题 所示电路中,用叠加定理求i。其中 已知图题4-5所示电路中,用叠加定理求 。 所示电路中
4-7
试用替代定理求电流和电压。 试用替代定理求电流和电压。已知
u S1 = 40V,u S 2 = 10V,i S = 1A,R1 = 5Ω,R2 = 10Ω

电路 第四 答案(第四章)

电路 第四 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 电路定理电路定理是电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求解电路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具有比较灵活,变换形式多样,目的性强的特点。

因此相对来说比第三章中的方程式法较难掌握一些,但应用正确,将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应用定理分析电路问题必须做到理解其内容,注意使用的范围、条件,熟练掌握使用的方法和步骤。

需要指出,在很多问题中定理和方程法往往又是结合使用的。

4-1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ab u 。

解:首先画出两个电源单独作用式的分电路入题解4-1图(a )和(b )所示。

对(a )图应用结点电压法可得1sin 5)121311(1tu n =+++ 解得 15sin 3sin 53n tu t V == (1)111113sin sin 2133n ab n u u u t t V =⨯==⨯=+对(b )图,应用电阻的分流公式有1132111135tt e i e A --+=⨯=++所以 (2)110.25t t abu i e e V --=⨯== 故由叠加定理得 (1)(2)sin 0.2t ab abab u u u t e V -=+=+4-2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u 。

解:画出电源分别作用的分电路如题解(a )和(b )所示。

对(a )图应用结点电压法有105028136)101401281(1++=+++n u 解得 (1)113.650.10.0250.1n u u +==++18.624882.6670.2253V ===对(b )图,应用电阻串并联化简方法,可求得10402(8)32161040331040183(8)21040si u V ⨯⨯++=⨯=⨯=⨯+++ (2)16182323si u u V -==-⨯=- 所以,由叠加定理得原电路的u 为(1)(2)24888033u u u V =+=-= 4-3 应用叠加定理求图示电路中电压2u 。

电路分析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4章习题答案

I1
U
25I1 100I2
25I1
11000 1101
I1
38525 1101
I1
Ri
U I1
38525 1101
35
4-10 对图题4-8(a)所含无伴电压源电路,试证明图题4-8(b)所含有伴电压源电路与它是等效的。
i1 2 R1 uS -+
1
4
R2
(a)
i2 3
图(a)中 u12 uS R1i1
2R 2R R
a
b
(4)8R/3
4-11 R-2R电阻阵列组件如第章图题3-18(a)所示,如何联接端钮以得到R/2、2R/3、R、8R/3,5R/3、 2R、3R及4R的等效电阻?
2R 2R R
2R 2R R
a (5)5R/3
2R 2R R b
2R 2R R
a
b
(6)2R
2R 2R R
a
b
(6)2R
4-1
u 12.5i 11.25
4-2
u 9i 50
4-3
u (1 )RLi
12.5
+ 11.25V

i+ u -
9
+ 50V

i+ u -
(1+)RL
i+ u

对伏安关系
u ki m ,里面的k表示与电压源串联的电阻值,m表示电压源的大小,如果
m=0,则电路只等效成一个电阻元件。
4-8 对于含有一个受控源的单口电阻网络,有时用下述方法去求输入电阻Ri是很简便的。其 方法为:(1)先设x=1,x为受控源的控制量;(2)运用KCL及KVL设法算得u及i;(3) 根据u=Rii算得Ri。试用这一方法求解练习题4-6。

清华.《电路原理》讲义

清华.《电路原理》讲义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辅导讲义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考研辅导讲义目录第一讲专业信息介绍.............................................................................................................. - 4 - 第二讲复习规划指导.............................................................................................................. - 7 - 第三讲电路原理重难点梳理.................................................................................................. - 9 - 第1章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 - 9 -1.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 10 -1.2电路元件特性...................................................................................................... - 10 -1.3基尔霍夫定律...................................................................................................... - 13 -第2章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13 -2.1电阻的串、并联.................................................................................................. - 14 -2.2 Y— 变换.......................................................................................................... - 16 -2.3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 16 -第3章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 18 -3.1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 18 -3.2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的分析方法...................................................................... - 21 -第4章电路的定理.................................................................................................... - 23 -4.1叠加定理.............................................................................................................. - 24 -4. 2替代定理............................................................................................................. - 25 -4.3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 26 -4.4特勒根定理.......................................................................................................... - 27 -4.5互易定理.............................................................................................................. - 27 -第5章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 28 -5.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 28 -5.2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与分析(相量法).................................................. - 28 -5.3功率分析.............................................................................................................. - 30 -5.4功率因素的提高.................................................................................................. - 31 -第6章有互感的电路................................................................................................ - 31 -6.1同名端,互感电压的确定.................................................................................. - 32 -6.2互感电路的分析方法;互感的串联,并联,去耦;空心变压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