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说课材料
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是古代赵国的得力左右手。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汉: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高二语文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
高二语文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必修四课本重要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二语文下《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一起来看看吧!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廉颇蔺相如列传》语文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纲对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如下:熟悉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一般特点;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是基本篇目、讲读课文,是高一新生所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一、怎样学习文言文;二、掌握和使用工具书。
因此,本文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在文言文中达到“双重结构”即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以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本课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
①特点:《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一保留了丰富的古汉语语言材料和语法现象;其二故事性强、篇幅长,叙述和描写技艺卓著;其三人物形象精神崇高,人格伟大,令人景仰。
②重点:学习课文中的一些文言文多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了解文言文句式的一般特点。
③难点:理解作者通过蔺相如这一大智大勇的形象所表达出的先进史学思想——鸿雁“匹夫精神”。
二、教学目标⒈学习廉颇、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品质和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⒉体会本文把任务放在矛盾斗争的激流旋涡中,调动多种手段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近世境界的写法。
⒊掌握“负”“幸”“引”“顾”等多义词及“以”“之”等虚词的用法,理解“刃”“怀”“归”“羞”等词的活用情况,正确辨识特殊的文言句式,并能准确翻译。
三、教材设想⒈教学本文的教学思想: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识结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⒉教法和学法: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教法:循序渐进,分布进行——先辨清词义,再翻译句子;先引导讨论“写什么”,再引导讨论“怎么写”。
廉颇蔺相如列传讲学内容1—3段
• ③和氏璧价值十五座城吗? 说和氏璧价值 连城当然是夸张的,秦昭王用十五座城来 交换,当然只不过是一种欺骗的手段罢了。 但和氏璧的确不同于一般的玉璧,它有独 特的功能。 据古书记载,和氏璧大致是圆 形中有一小圆孔的板状体,就好像是一个 中间掏个圆孔的圆饼。把它放在黑暗处, 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 此又称“夜光之璧”。把它放在座位间, 冬天则非常暖和,可以用来代替火炉;夏 天则非常凉爽,百步之内,蝇蚋不入。所 以称和氏璧为稀世珍宝、“天下所共传之 宝”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 。 ⑤和氏璧的下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令良工巧匠将和氏璧加以雕琢,让李 斯在上面刻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 昌”八个字,制成传国玉玺,从此成 为君权的象征。 秦灭亡后,和氏璧又 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中。 在以后的改 朝换代中,和氏璧便一代一代辗转相 传下来。直到唐朝第九代李从珂时, 契丹人耶律光打进洛阳,李从珂抱着 和氏璧出逃,在玄武楼被火烧死,和 氏璧从此下落不明。
八组讲学内容1—3段
八组所有成员辛勤努力结果望各位欣赏
和氏璧传奇
• ①来历。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人叫卞和,在楚山中 得到一块璞(里面包着玉的石头),他就献给楚厉王。 楚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说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楚厉 王认为卞和欺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后来,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捧着璞来献给楚武王。楚武王也 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是石头。楚武王也认为卞和欺 骗他,就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到了楚文王即位的时 候,卞和抱着璞在楚山下大哭,一连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都哭干了,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后觉得奇怪, 就派人去问卞和:“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你为何 哭得这么悲伤?”卞和答道:“我并不是为被砍掉脚 而悲伤,我是为宝玉被称作石头而悲伤,为忠贞之士 被称作行骗之徒而悲伤。”楚文王就命令玉匠剖开璞, 果然得到宝玉,因此,就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
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
赵国实力比秦稍弱。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文言文廉蔺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高中语文 廉蔺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7[教学目的]1借助工具书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整理和复习一般常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3了解并认识作者及《史记》的历史、文学价值,以及对后代的影响。
[教学重点]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将相合欢”的对比深度。
[教学设想]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1超越常规字词教学,引导学生品鉴《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立足于课文三个故事,各自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集中突破,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语(作者生平见补充资料)司马迁一生经历坎坷,因李陵一案而遭受最为耻辱的腐刑后,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为如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
比如荆轲、毛遂、晁错……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史记》中著名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导入二、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
(译文见补充资料)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落实文句翻译。
(语法点见补充资料)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
文中共讲了几个故事?请简要概括内容:廉蔺简介(1—2节)完璧归赵(3—13节)渑池相会(14—16节)负荆请罪(17—21节)三、完璧归赵:梳理矛盾,把握人物[问题]:①.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主要内容,掌握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迹。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知错能改”、“宽容待人”的道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是司马迁为纪念两位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廉颇和蔺相如而作。
文章通过叙述廉颇、蔺相如的事迹,展现了他们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2 教学重点: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和主要事迹;文中表现出的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
2.3 教学难点: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理解文中使用的战国时期的成语和典故。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廉颇、蔺相如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廉颇、蔺相如的主要事迹。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廉颇、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总结他们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3.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廉颇、蔺相如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
3.5 课堂练习:选用一些战国时期的成语和典故,让学生进行解释和运用,巩固所学知识。
3.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抄写课文重点段落,加深对廉颇、蔺相如事迹的印象。
4.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知错能改”、“宽容待人”的理解和体会。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5.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激发兴趣:通过讲述廉颇、蔺相如的传奇故事,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介绍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生平。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2. 谈话法: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生平。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介绍。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知道《史记》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史记》?2. 讲解《史记》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背景。
二、介绍廉颇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廉颇?2. 讲解廉颇的生平事迹。
三、介绍蔺相如1. 提问:同学们知道蔺相如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蔺相如?2. 讲解蔺相如的生平事迹。
2. 强调廉颇、蔺相如两位历史人物的重要性和影响。
第二章: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内容:1. 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2. 分析法:分析廉颇、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及战争表现。
2. 相关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2. 讲解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
二、分析廉颇在战争中的表现1. 提问:同学们知道廉颇在战争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吗?2. 分析廉颇在战争中的表现。
三、分析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1. 提问:同学们知道蔺相如在战争中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吗?2. 分析蔺相如在战争中的表现。
2. 强调廉颇、蔺相如的军事才能及其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廉颇、蔺相如的政治智慧。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及注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及注释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及注释: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
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
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
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
”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
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廉 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传的翻译全文
廉颇蔺相如传的翻译全文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传原文及译文
高二语文廉颇蔺相如传原文及译文1.原文篇一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据,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
(封面)《廉颇蔺相如列传》优秀说课稿授课学科:授课年级:授课教师:授课时间:XX学校一、说教材本文选自高一语文必修④第四单元。
作为《史记》中著名的人物传记,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典型故事浓缩了战国末期秦赵之间得政治斗争,以小见大,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历史风云变幻。
而其突出的文学价值在于,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动作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语言描写简练生动,凸显个性。
通过情节等突显了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魅力。
虽然具有历史和文学的双重价值,但作为语文教材,我以为不宜只注重其故事性,因为以事实和事理来把握历史,那是历史教学的任务;而应该充分挖掘文本,感受其文学魅力二、说学情由于各种原因,学生首先存在认识和能力上的个体差异。
其次,普遍存在“困于口”问题,学生没有“说”的习惯,只一味地记,可这不意味着他们想不到想得到未必说得出,说得出者必定能想得到: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因此,“让学生说”,势在必行。
这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三、说教学目标㈠德育目标——以主要人物德才兼备的人格感染学生。
例如欣赏和学习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卑不亢、宽容谦让。
再如辨别廉颇有自尊心还是嫉妒心,正确认识自尊心对个人成长的价值等。
㈡能力目标,包括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认识其各方面的文学魅力,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能较准确灵活地用古代和现代汉语模仿人物对话,再现或表现其神态、内心。
能大体口译或复述故事,准确推断所蕴含的意义。
有人说:“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
”基于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也鉴于本人此前在教学中的缺陷,我准备在本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重中之重。
即以欣赏文本得文学价值为基础,其间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得教育,而以语言训练贯穿始终。
根据上述目标,本文学习得重点和难点如下:㈠重点:口述故事,赏析重要语段的涵义,分析人物性格。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语文必修四课本重要内容,高中学生在学习该课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和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是古代赵国的得力左右手。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廉颇蔺相如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帮助。
廉颇蔺相如列传两汉:司马迁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
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课稿一、说教材《廉颇蔺相如列传》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点文言文,位于中国古代史学习单元,其作用和地位十分重要。
这篇文章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作为我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其文笔生动、史料翔实,是后世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本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廉颇和宰相蔺相如的事迹,通过描述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化解,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博大胸怀。
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
(1)内容概述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廉颇的勇猛善战和赵国的军事地位;第二部分描述蔺相如的智勇双全,以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事件为代表;第三部分讲述廉颇与蔺相如的矛盾冲突及其化解,突显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2)作用与地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在教材中具有以下作用:1.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古文素养;2. 通过对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为国家利益着想的胸怀;3. 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的崇高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2)认识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2)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3)廉颇、蔺相如等历史人物形象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文学常识;(2)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廉 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译文注释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时为赵国将军的廉颇率领赵军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从此他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赵国人,他是赵国的宦官首领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在位的时候,得到了楚人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以及诸大臣们商量:如果把宝玉给了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如果不给他,又恐怕秦国来攻打。
尚未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宦官令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
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到燕国去,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求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赦免。
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为臣。
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
于是赵王立即召见,问蔺相如:秦王用十五座城池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
赵王说: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衡量一下两种对策,宁可答应它,使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王说:谁可以前往?相如说:大王如果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
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
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司马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 l i n )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
臣舍人相如止臣日:‘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相如谓臣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f ou)?”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日:“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于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se)”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f o u)秦王,以相娱乐。
”秦王怒,不许。
于是相如前进缶瓦,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瓦。
相如日:“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刀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于是,秦王不怿(yi),为一击缶瓦。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瓦。
”秦之群臣日:“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相如闻,不肯与会。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相如日:“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wenyanwen/gaozhong/5086.html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注释:⒈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予”通“与”,给予。
⒉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⒊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⒋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⒌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⒍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查、察看。
⒎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⒏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
⒐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通“熟”,仔细。
⒑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⒒详为予赵城。
“详”通“佯”,假装。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破齐军,占领阳晋,因而被任命为上卿,凭着他的勇气,在诸侯之间闻名。
蔺相如,赵国人。
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这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希望用十五座城与赵国交换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廉颇等大臣宝玉给秦国,秦国的十五座城恐怕不能到手,白白地被骗;想不给秦国吧,又担心秦国的军队打过来。
计策没决定,想找个可以当使者答复秦国要求的人,也没有找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出使。
”赵王问:“你怎么知道?”缪贤回答说:“我曾经有罪,私下盘算想逃亡去燕国。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你凭什么知燕王可以依靠?’我告诉他,我曾经跟随大王在国境上同燕王相会,燕王暗地握着我的手,说‘希望同您结交为友’,因此知道他可依靠,所以打算去。
蔺相如告诉我说:‘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您又受到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想要跟您结交。
现在您是从赵国逃亡跑到燕国,燕国害怕赵国,在这形势下一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绑了送回赵国。
您不如赤膊伏在斧质上向大王请罪,如果侥幸的话还能够免罪。
’我听从他的意见,幸而大王也赦免了我。
所以我私下认为他这个人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可以出使秦国。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蔺相如说:“秦王要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我的和氏璧,你看可不可以换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
”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到我的璧,而不给我十五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求换—块璧,如果赵国不同意,理亏的罪名在赵国;赵国给了璧,如果秦国不给给相如。
相如于是拿看璧后退几步站看,背靠殿桂,愤怒得头发竖起冲动帽子,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的大臣来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他的势力强,拿一句空话来要和氏璧,所说要补偿的十五座城恐怕不可能得到。
’不想给秦国和氏璧。
我认为老百姓的交往尚且互不欺骗,何况大国呢?而且因为—块璧的缘故伤害了强大的秦国对我们的感情,不可以。
于是赵王才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大礼,在朝廷送上国书。
为什么这样呢?是为了表示尊重贵国的威严和我们的敬意啊。
现在我到了秦国,大王在便殿里接见我,礼节很傲慢,拿到和氏璧后,给妃嫔传看看,来戏弄我。
我看大王没有给赵国城邑的诚意,所以我又取回和氏璧。
大王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啦!”相如拿着和氏璧,斜着眼睛看着殿柱,像要把和氏璧砸到殿柱上。
秦王怕他把和氏璧砸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蔺相如不要砸璧,还召来主管官员察看地图,指点说从这里过去的十五座城划给赵国。
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用这种欺诈手段假装作划给赵国城池,其实赵国不可能到手,于是就告诉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所公认的宝玉,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
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九宾’的礼节,我才可献上璧。
”秦王估计这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蔺相如在广成宾馆里住。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但一定会违背约定,不肯偿还城邑,于是派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化装成老百姓,怀里藏着那块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带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之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节,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相如到来之后,告诉秦王说:“秦国目从穆公以来二十几个国君,不留有一个坚守信约的。
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和氏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回赵国了。
再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只要派—个普通的使者到赵国,赵国马上把璧送来。
现在凭着秦国的强大,如果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难道敢留住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吗?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应当处死,我请求去受烹刑。
希望大王同大臣们仔细商议十五座城换和氏璧的事。
”秦王与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的声音。
秦王左右有人想拉相如离开朝廷处死。
秦王于是说:“现在杀了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交情。
不如就此好好地招待他,让他回赵国。
赵王难道会因为—块璧的缘故而欺骗我秦国吗?”最后在朝廷上按礼节隆重地接见了相如,仪式结束后就让他回国。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能干的官员,出使强国,不受欺辱,就封他做上大夫。
秦国也没有把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也终究没有给秦国和氏璧。
这以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
第二年又攻打赵国,杀了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愿意同赵王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举行友好的会见。
赵王害怕秦国,打算不去。
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而胆小。
”赵王于是就去了,相如跟随前往。
廉颇送到边境上,同赵王诀别说:“大王这次去,估计一路上行程以及会见的礼节完毕回国,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
三十天不回来,就请容许我们立太子为赵王,用以打肖秦国要挟的念头。
”赵王答应了,就同秦王在渑池相会。
宴会中秦王喝得酒兴正浓说:“我私下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赵王弹瑟吧。
”赵王弹了瑟,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同赵王会饮,命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也走上前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上这个瓦盆给秦王,请秦王敲一敲,以此互相娱乐。
”秦王生气了,不答应击缶瓦。
于是,蔺相如走上前,送上一只瓦盆,趁势跪下请求秦王。
秦王不肯击瓦缶瓦。
蔺相如说:“现在我们相距只有五步之内,相如能够把头颈里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身边的人要想杀死相如,相如怒瞪双眼大声喝斥,侍从都吓退了。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为相如敲了一下瓦缶瓦。
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的史官写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瓦盆。
”秦国许多大臣说:“请拿出赵国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
”蔺相如也说:“请拿出秦国的咸阳给赵王献礼。
”秦王一直到酒筵完毕,结果不能胜过赵国。
赵国也大量部署部队来提防秦国入侵,秦国不敢妄动。
渑池之会结束以后,赵王回国,因为相如的功劳大,封他做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