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一例
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9ef5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da.png)
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杜建军; 高金军; 赵晶【期刊名称】《《海南医学》》【年(卷),期】2019(030)022【总页数】3页(P2922-2924)【关键词】结肠癌; 根治术; 感染; 病原菌; 分布; 相关因素【作者】杜建军; 高金军; 赵晶【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外一科陕西汉中 723000; 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检验科陕西汉中 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结肠癌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多发于40~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食管癌和胃癌[1]。
结肠癌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表现为腹胀、腹痛、黏血便等,晚期则表现为黄疸、腹腔积液、肺转移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2]。
目前,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以化疗、免疫治疗以及其它综合治疗为辅。
相比其它恶性肿瘤,结肠癌的预后效果较好,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若为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可达80%以上[3]。
而切口感染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导致患者治疗的费用上升,而且不利于预后效果,甚至严重者会引发全身感染,从而危害患者生命。
因此,了解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感染相关的因素对预防和控制术后切口感染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结肠癌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与相关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收治的381例行根治术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8例,女性163例;年龄27~70岁,平均(53.27±10.54)岁。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符合《消化道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结肠癌的相关标准[4],并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3)所有患者均符合结肠癌根治术术后指征。
病例分析-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一例
![病例分析-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016eaadd3383c4bb4cd26d.png)
感染部位浓度
药物 对细菌MIC
•药代动力学 •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 •给药方案 •药效学
治疗效果
•临床效果
•细菌清除
•患者依从性 •耐受性 •价格
•时间/浓度依赖型
•杀菌剂/抑菌剂 •组织渗透 •抗菌时效
重症感染ly
Nikole MS.Current Opinion in Infections Diseases, 2007,20:177-181
莫西沙星为第四代喹诺酮类,耐药性较同类药 物稍轻,但为了长远考虑,不宜用于预防感染。
感染出现后,莫西沙星更换为异帕米星 是否合理? 异帕米星
抗菌谱:G-杆菌及葡萄球菌杀菌剂,可覆盖大肠杆菌 有持久的PAE作用,一日给药一次 耳肾毒性:同类中最低,已降至临床安全水平
感染进一步加重,药敏结果回报后, 换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是否合理?
2011-12-16
病史介绍
治疗经过
药物治疗 分析总结
患 主
者:女性,73岁 诉:反复腹痛伴恶心呕吐1月,加重3天
现病史:
1月前出现腹痛及恶心呕吐,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后 好转。 3天前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 状,排气排便停止,就诊医大一院,立位腹平片 检查考虑肠梗阻,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多发转移 瘤,11月14日收入我院中医科。
1g bid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0.5g bid 及1g bid
图1:患者WBC及GR变化趋势图
莫西沙星 异帕 亚胺培南 头孢曲松
11月29日 术后第四天复查, 11月26日 11月30日 12月5日 12月6日 WBC无明显变化, 12月4日 GR12月2日 术后第一天复查,二 更换抗生素 更换为异帕米星 晚18:00,自诉术区 12月12日 清创引流术后, 明显升高,换药可见脓 晚22:00,主诉切口 为头孢曲松 值均升高,可以考虑 疼痛难忍,药敏回报, 头孢曲松应 WBC明显下降。 液,可闻及腥臭,提示 及右下腹疼痛难忍, 应激反应 更换为亚胺培南西司 用1周,血象 感染已经存在,取术区 查体可扪及右下腹肿 逐渐好转 分泌物送检。 他丁钠 物,急查超声及CT, 行清创引流术
结肠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
![结肠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e708c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1.png)
结肠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何纪恩;李晓花【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 after operatio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19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 after resec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re was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 (n=30) and the non-infection group (n=289). The gender, age, operation method,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rating, Dukes staging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easons of the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laparotomy, ag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Dukes staging, ASA classification,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alnutrition of patients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Multiariab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diabetes mellitus, long op-eration time, malnutrition and ASA classification>gradeⅢ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 and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was protective factor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Conclusion Age, long operation time,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alnutrition and ASA classification>gradeⅢare the main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malignant tumor. Therefore, the perioperativeabove factors of infection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reduce surgical site infection.%目的:分析结肠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为针对性的预防提供参考。
结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888ec3af45b307e97197c6.png)
Hans Journal of Surgery外科, 2021, 10(2), 14-19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1 in Hans. /journal/hjshttps:///10.12677/hjs.2021.102003结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彭新刚*,高俊茹,罗文强,王培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山东青岛收稿日期:2021年3月2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8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15日摘要目的: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病人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
其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疼痛,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2017年l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的320例结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切口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同时,统计患者的基线情况、手术相关因素及临床结局等资料,分析感染组细菌培养的结果与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手术后切口感染25例,切口感染率7.81%。
手术后切口感染与肥胖、糖尿病及术前长期吸烟有关;与性别、年龄、术前是否应用抗生素、急症手术、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肿瘤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为主,BMI ≥ 25 kg/m2、合并糖尿病与吸烟是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临床依据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可切实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改善预后。
关键词手术切口感染,结肠癌,危险因素,肥胖,糖尿病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Colon Cancer Surgical IndentationInfectionXingang Peng*, Junru Gao ,Wenqing Luo, Peige WangDepartment of the Emergency Surger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Received: Mar. 2nd, 2021; accepted: Apr. 8th, 2021; published: Apr. 15th, 2021*通讯作者。
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9cae223968011ca30091bb.png)
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作者:张胜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6期【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总结出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的病例记录和手术过程,对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探讨。
结果:引发结直肠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患者免疫力低下、泌尿道插管、手术时间长、腹腔引流、消毒隔离不严格、合并糖尿病等,其比例分别为61.7%、6.7%、11.7%、8.3%、3.3%、8.3%。
比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切口感染感染原因处理措施结直肠肿瘤是消化道中常见的肿瘤疾病,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长,患者大多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1]。
结直肠肿瘤大多数属于恶性肿瘤,临床上采取手术切除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患者在术后并发感染仍然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
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肿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60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39例,女21例;年龄26~90岁,平均年龄(62.2±3.6)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47±1.3)年;肿瘤的类型包括:良性1例,浸润性15例,肿块型23例,溃疡性2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4例。
1.2 方法详细分析患者入院时的身体状况指标和手术诊疗过程,并对患者的切口感染处进行重新清理,对病房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护,对手术器材进行杀菌处理后再按照规范进行切口护理,对于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需另外控制糖尿病的症状[2]。
研究结束后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切口并发感染的因素。
1.3 评价指标切口感染的评价标准依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①切口感染表层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处有红、肿、热、痛的症状出现,深层切口的深部引流会出现脓性分泌物或脓液[3]。
结肠癌护理病例讨论
![结肠癌护理病例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65af29264a7302768e993986.png)
外一科 日
郝雪梅 2019年3月
主持人护士长:
• 各位领导同事们,下午好!今天下午我们进行一次中医护 理病例讨论。我们选择的是一例结肠癌根治术后的病人,主 要针对此病人病情及术后护理工作进行讨论,共同学习一下 结肠癌方面的知识,并针对病人病情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及 护理措施,针对病人术后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更好的 提高我们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此类病人服务 初 段
内镜检查——最有 效,最可靠方法
钡剂灌肠——定性定位
治疗方式:
• 手术治疗:结肠癌根治术,姑息 性手术。 • 化学治疗: • 放射治疗: • 中医药治疗:应用补益脾胃, 调理脏腑,清热解毒中药制
病人信息:
• 患者 ,男性,66岁,住院号 ,主因“粘液脓血便半年”,门诊 以“乙状结肠占位”于2019.3.8 10:33收入院。入院时患者一般情况 可,粘液脓血便,大便次数多伴肛门坠胀感,,轻度腹胀,无恶心呕 吐,纳可,小便调,无尿频尿急尿痛,未诉其他不适,夜眠可。舌质 红,舌苔黄腻,脉滑。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口服利 血平,血塞通,丹参滴丸药物,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医院肠镜示: 乙状结肠多发腺瘤。活检病理示:乙状结肠小活检。入院后完善各项 相关检查,遵医嘱予以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 疗。甲硝唑片0.2g每日三次口服以准备肠道,得高宁10mg每日两次口 服降压治疗。灸法取穴中脘每日两次,以理气和中增强机体抵抗力。 下面是检查及检验报告单。
辩证分型:
• 大肠为六腑之一,其中医功能为: • 1.主传化糟粕: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 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过肛门有 节制的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如大肠传导糟粕糟粕 功能失常,常见便秘或泄泻,若湿热蕴结大肠,则见腹痛,里急后重, 脓血便等。 • 2大肠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 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是所谓的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 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如功能失常,可出现肠鸣, 腹痛,泄泻等症。若大肠湿热或大肠津亏,肠道失调,又会导致大便 秘结不通。 • 结肠癌属中医锁肛痔范畴,病位在结肠,病性正虚邪实。患者湿热 蕴结滞于大肠,久则损伤脾胃,脾气亏虚,脾虚运化失调,则腹泻, 湿性粘滞重浊则里急后重,泻下不爽。证属:脾虚湿热,治则:清热 化湿,理气和中。
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c8efe0eefdc8d377ee32c7.png)
结直肠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和讨论可能导致结直肠癌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导致其受到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回顾,利用SPSS 15.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
结果:经过系统的临床分析得知,在68例患者当中,存在14例(20.6%)手术切口感染患者,并且大多为以开腹手术为首选的患者,相较于尚未产生感染的患者,在超重人数数量比例、手术花费时间及输血量方面均较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和分析,不难获悉,结直肠癌患者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了超重、开腹手术、长时间的手术及大量的输血等,需要及时运用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和预防对策,进而降低发生感染情况的概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结直肠癌;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所谓结直肠癌,属于一种常见且发生频率非常高的消化道部位恶性肿瘤疾病,主要产生在患者的直肠和结肠重合交界的位置。
这种疾病十分常见,发病群体逐渐倾向于老年人群,是国内第三大恶性肿瘤疾病,拥有极高的发病率。
针对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一般会利用手术的方式,有效遏制肿瘤癌细胞的迅速扩散,进而达到提升患者生存率的目的[1]。
而关于结直肠癌的手术运用主要以有菌手术为主,所以患者在术后常会发生切口的感染情况,拥有非常高的发生率,制约了患者的预后效果,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次的研究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导致其受到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回顾,利用SPSS 15.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43~84岁,平均(62.3±8.9)岁;存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4例,未感染患者54例;选择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腹腔镜治疗的患者20例。
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和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和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762e3dfab069dc502201da.png)
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和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和切口感染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50例,根据其具体病情分别采取右半结肠手术组(RCS)、左半结肠手术组(LCS)及直肠切除术组(RS),统计三种手术方式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50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中,发生手术部位切口感染的有8例,其中左半结肠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最高,与其它两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年龄、肥胖、糖尿病、肿瘤分级及合并慢性疾病均与手术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有关。
结论: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为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术前应对相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手术质量。
关键词: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临床研究结直肠恶性肿瘤为肿瘤外科常见的疾病,其恶性程度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提高其生存率的重要手段[1]。
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方法为手术治疗,因肿瘤发生部位的不同采取的手术方式多不相同,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
研究证实,手术部位切开感染为外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死因,而结直肠手术的发生率为5%~30%[2]。
所以,掌握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部位和切口感染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尤为重要。
我院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1.8±6.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7±0.5)年;结肠癌32例,直肠癌18例;Dukes改良分期:A期5例,B期15例,C期22例,D期8例;合并有糖尿病14例,其它慢性疾病9例。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病例分析与总结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病例分析与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3ead74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5.png)
01
02
03
临床表现
患者手术部位出现红肿、 疼痛、发热等感染症状。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伤口分泌 物培养等方法,确定感染 病原体类型。
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CT等,可辅助判 断感染部位及范围。
治疗方案及效果
抗感染治疗
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选用敏 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
感染。
伤口处理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 干燥,促进伤口愈合。
无菌原则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污染手术部位,进而引发感染。
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与免疫力
患者的年龄和免疫力状况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性有重要影响。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因为他 们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营养状况
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愈合过程。营养不良会导致伤口愈合延迟、抗感染能力下降,从而增加感染 风险。
患者基本信息
01
患者姓名:匿 名
02
年龄:53岁
性别:女
03
04
病史:高血压 、糖尿病
手术类型及过程
手术过程
手术类型:腹腔镜胆囊切除 术
01
术前准备:患者接受全身麻 醉,并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
02
03
。
手术操作:医生通过腹腔镜 在患者腹部建立操作孔,切
除胆囊并取出。
04
05
术后处理:手术部位进行清 洗和缝合,患者接受抗感染
确保手术过程中所有步骤都按照 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减少手术操 作中的污染和感染风险。
强化手术团队培训
提高手术医生、护士等团队成员 的专业技能和无菌操作意识,确 保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34523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d.png)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王爱华;魏晓军【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264例,按照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感染组病原菌分布特点,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术后切口感染30例,无术后切口感染234例,发生率为11.36%.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68.18%),革兰阳性菌14株(31.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期Ⅲ~Ⅳ期、采用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0 h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围术期干预措施可切实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9(032)006【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外科伤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爱华;魏晓军【作者单位】100700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质量管理科;100700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4结直肠癌为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是发生于直肠、结肠交界区域的恶性肿瘤,位居胃肠道肿瘤第二位。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与肺癌,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位居全球恶性肿瘤第四位[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老年结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升高。
目前,临床治疗结直肠癌以手术切除为主,由于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术后易引发并发症,尤其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20%[2]。
术后切口感染可加重患者痛苦,延缓伤口愈合或不愈合,进而严重影响后续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术后恢复延迟,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
一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一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6f2fd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3.png)
一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一例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方法:通过伤口专科护士对伤口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估,运用伤口湿性愈合理念,给予新型敷料的应用,并结合藏医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指导等连续、全程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结果:经过伤口治疗师换药,患者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了满意度。
结论:正确评估处理伤口、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并运用新型敷料能促进伤口早期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
【关键词】结肠癌;切口感染;湿性愈合;护理结肠癌是人体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以40~50岁的人群发病率最高[1]。
外科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术后切口感染是术后并发症之一,伤口感染是伤口愈合过程中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当伤口的菌落数﹥105/cm2,机体产生的白细胞不能抑制大量细菌活动时,就成为了感染伤口,伤口局部会有红、肿、热、痛和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病人体温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当伤口发生感染时,除遵医嘱营养支持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外, 伤口换药所用敷料的选择对控制局部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伤口治疗师针对患者实施整体全面的护理评估,运用湿性愈合理念,进行精心的伤口护理,并给予积极的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于8.17日患者伤口痊愈。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64岁,下腹部疼痛伴便秘9天,呈间断性胀痛伴大便干结;肠镜提示:左半结肠肿物,活检病理示(脾区)低级别管状线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于2022年7月18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改为开腹手术。
术后主管医生常规换药未见明显异常。
7月27日由伤口专科护士换药切口敷料有大量黄绿色液渗出,采集局部切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示:铜绿假单细胞,菌量+++,患者切口感染。
行生化检查白蛋白19g/L,血常规检查Hb114g/L,空腹血糖8.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9.3mmol/L。
术后予禁食,静脉高营养、全身抗感染治疗。
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1ceac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f.png)
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2-06-04T12:40:59.28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2月24期作者:黎昊陈爱军蒋红叶家友[导读]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黎昊陈爱军蒋红叶家友(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湖北宜昌443200)【摘要】本文主要是就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经过研究发现,手术的方式是影响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并且病原菌感染、术前低蛋白血症以及术后排气时间是导致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
【关键词】结肠癌伴肠梗阻;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结肠癌是发生于结肠的恶性肿瘤,最多的是发生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以四五十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男女之比为2~3:1。
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结肠癌主要为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大体形态呈息肉状、溃疡型等。
除经淋巴管、血流转移和局部侵犯外,还可向腹腔内种植或沿缝线、切口面扩散转移。
结肠癌的原因如下:1.生活方式:中国2018年癌症年度报告显示,结肠癌是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的发病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摄入高脂肪饮食或烧烤产品、吸烟等[1]。
2.遗传因素:直系亲属中有两个以上的结肠癌患者,基因测试可以诊断林奇综合症。
目前,遗传性非腺瘤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结肠直肠息肉或结直肠癌患者的直系亲属应尽快进行结肠镜检查。
肠梗阻也是结肠癌常见的并发症,肠梗阻是指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
肠梗阻即可作为独立疾病,又可视为伴随症状,发病原因较多,可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如粪块堵塞肠管、腹腔肿瘤压迫肠管、肠管扭转、肠管嵌顿均可引起肠梗阻[2]。
1.手术方法当前治疗结肠癌伴肠梗阻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方式,分为传统手术方法以及腹腔镜手术方式。
有相关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率,主要原因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对于患者的身体内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并且有利于患者身体的整体康复能力[3]。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8e8e31b90d6c85ec3ac6a5.png)
・论 著・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临床分析李广森,吴俊霞,叶尔强(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100039)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方法 对16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6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39%。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切口感染。
关键词:恶性肿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R7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4)0520520202Postopera tive W ound I nfection s i n M a l ignan t Tu m or Pa tien ts:A Cl i n ica l I nvestiga tionL I Guang2sen,W U Jun2x ia,YE E r2qiang(Y uquan H osp ita l,T sing hua U n iversity,B eij ing100039,Ch 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 ound infecti on in m alignan t tumo r as a risk facto r and its p reven tive m ea-su res.M ETHOD S A to tal of16cases of m alignan t tumo r patien tsw ith w ound infecti on w ere retro spectively ana-lyzed.RESUL TS Among92m alignan t tumo r patien ts16patien ts go t w ound infecti on,the infecti on rate w as17.39%.CONCL USI ONS W ound infecti on s in m alignan t tumo r patien ts are often seen po stoperatively,w oundinfecti on rate cou ld be decreased after tak ing p reven ti on m easu res acco rding to vari ou s co rrelative facto rs.Key words:M alignan t tumo r;W ound infecti on;R isk facto r;P reven ti on 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切口的感染一直是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切口不能 期愈合,切口瘢痕会更明显,给患者造成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例乙状结肠癌破裂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感染伤口的处理_汤云
![1例乙状结肠癌破裂术后患者造口周围感染伤口的处理_汤云](https://img.taocdn.com/s3/m/9898e6cdce2f0066f53322b5.png)
在护理过程中,经常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讨 论。若血糖有波动时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加强护患 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 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关系[6]。 由于患者及 家属对造口护理知识的缺乏,并担心愈后及住院费 用过高,因此在换药时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向患 者介绍治疗方法及使用敷料的目的、作用及价格等。 分阶段将拍摄的伤口照片予患者观看,让其了解伤 口愈合进展,以增加患者的信心。
肠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合并感染是结肠穿孔 破裂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 多由于结肠破裂 后粪便污染腹腔, 或者造口时肠内容物溢出污染所 致术后肠造口黏膜皮肤缝合处及皮下组织之间感 染,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创面 。 [1-2] 如处理不当,可导致 造口回缩、狭窄及造口袋粘贴困难,进而出现造口周 围粪水性皮炎[3]。 因此,正确处理造口周围感染及造 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可以促进造口愈合良好,从而 避免造口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012年4月,我们对1例 乙状结肠癌破裂术后发生的造口周围感染的糖尿病 患者采用了简易持续低负压技术和运用新型湿性敷 料促进造口愈合,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如下。
3 护理措施 3.1 伤口处理
(1) 清 创 : 用 聚 维 酮 碘 棉 球 消 毒 造 口 周 围 皮 肤 ; 生理盐水棉球清洗造口黏膜及创面。 先间断拆除造 口周围皮肤黏膜缝线;用血管钳探查伤口及基底部, 确定伤口与腹腔不通后再拆除剩余缝线, 以免影响 伤口的愈合。 采用保守性锐器清创的方法剪除造口 周围的坏死组织。 探测伤口的深度及潜行情况,并用 50ml注射器抽取 温生理盐水 (37~39℃),采用 涡 流 法 , 在 距 黏 膜 分 离 部 位 2~3cm 处 低 压 力 冲 洗 潜 行 及 伤 口 基底部。 每日换药并冲洗1次。 术后15d,创面渗液由 黄色混浊转清后停止冲洗。
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29c74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7c.png)
第37卷第1期2021年1月Vol.37N.」1=:.2021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王浩华1,安当华"△(1.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庆阳745000;2.庆阳市西峰区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庆阳745000)摘要: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选取在我院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SSI发生情况,对可能引发结肠癌根治术后SSI的相关变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术前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术前7d使用抗菌药、术前使用激素、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有无切口裂开)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BMI"25kgm2、吸烟史、糖尿病、术前使用激素、术前7d使用抗菌药、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50min切口裂开与结肠癌根治术后SSI有关(!<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5kgm2、糖尿病、开腹手术、手术时间"150min、术前7d使用抗菌药是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SSI 的独立危险因素(!<0.05)。
结肠癌根治术后SSI发生与BMI、糖尿病、慢阻肺、开腹手术、手术持续时间和抗菌药物应用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3+5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是常见医院感染,指术后30d内发生的.手术部位(主要指)、皮下或深部软组织的感染,在我国其发生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在医院感染现患率中高居第三位叫研究证实,SS I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用,影响手术疗生活质量,手术相关Z。
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90b38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png)
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孙振1,谢毅2,孙亚峰3,白军伟21.商丘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商丘476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450000;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肛肠科,河南商丘476100【摘要】目的探究结肠癌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促进术后恢复、预后改善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4月商丘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5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腹腔感染分为腹腔感染组34例和未感染组2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腹腔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贫血、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情况、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手术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贫血、术前NLR 水平、术前CEA 水平、手术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均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P <0.05),而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是预防腹腔感染的保护因素(P <0.05)。
结论结肠癌患者糖尿病、贫血、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情况、术前NLR 、CEA 水平、手术时间、引流管置管时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等因素影响其根治术后腹腔感染,对预后评估、临床干预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结肠癌;根治术;腹腔感染;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3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50(2023)12—1774—04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abdomin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colon cancer surgery.SUN Zhen 1,XIE Yi 2,SUN Ya-feng 3,BAI Jun-wei 2.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Shangqiu Central Hospital,Shangqiu 476000,Henan,CHINA;2.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He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0,Henan,CHINA;3.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Shangqiu 476100,Henan,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abdominal cavity infection after radical colon cancersurgery,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prognosis improvem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275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cal sur-gery at Shangqiu Central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to April 2022.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abdominal infection group of 34patients and an uninfected group of 241patients based on the occurrence of abdominal infection after sur-gery.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evant risk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abdominal infection.Result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abetes,anaemia,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pplication,preoperative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levels,duration of surgery,duration of drain placement,and oc-curr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Diabetes mellitus,anaemia,preoperative NLR level,pre-operative CEA level,duration of surgery,duration of drain placement,and the occurrence of anastomotic fistula after sur-gery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infection after radical colon cancer surgery (P <0.05),while the application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was a protective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bdominal infection (P <0.05).ConclusionDiabetes,anemia,prophylactic antibiotic application,preoperative NLR,CEA level,duration of surgery,duration of drain placement,and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fistula in colon cancer patients affect their post-radical abdominal infection,and have practical guidance for prognostic assessment and clinical intervention.【Key words 】Colon cancer;Radical surgery;Abdominal infection;Risk factors ·短篇论著·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12.024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编号:LHGJ20210047)。
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60cb6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9.png)
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成秉禄;王殿枫;孙志军;万红娟;王维生【摘要】目的:研究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20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腹腔镜组)及120例开放手术患者(开放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率,并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19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92%;培养出28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35.71%,革兰阴性菌占64.29%.单因素分析显示,腹腔镜组切口感染率为4.2%,开放组为11.7%,切口感染发生率与手术方式具有相关性(P=0.031).术前白蛋白小于35 g/L的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增加(19.4%vs.5.9%,P=0.007).切口感染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延长,但住院费用未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排气时间是结肠癌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手术方式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在切口感染方面优于开放手术,但不是影响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因素.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后排气时间是影响结肠癌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因素.【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年(卷),期】2018(023)011【总页数】4页(P841-843,860)【关键词】结肠肿瘤;腹腔镜检查;剖腹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统计学【作者】成秉禄;王殿枫;孙志军;万红娟;王维生【作者单位】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3001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切口感染是结肠癌根治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因结肠中含有大量细菌,在结肠切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污染切口,加之下腹部体脂较厚,容易发生脂肪液化,使切口感染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