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地理特征是指地球表面某一地区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因素的综合表现。

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较大,这些特征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分布、人口聚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

本文将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以增进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一、地形地貌分析地形地貌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地貌的总称。

不同的地球地区由于地壳运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1. 高原地区高原地区一般指海拔较高、地势较平坦的地区。

高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气候条件较稳定,适合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此外,高原地区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铜矿等,这为该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2. 山地地区山地地区是指地势较高、崎岖不平的地区。

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导致其农业生产和交通发展相对困难。

然而,山地地区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资源,这促进了其发展水电、旅游等产业。

3. 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是指地处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地区。

沿海地区地势较低,水文条件丰富,具有良好的温湿气候,适合农业、渔业和工业的发展。

此外,沿海地区还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如港口、海鲜等,这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气候特征分析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态。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差异很大,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人口分布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

1. 干燥地区干燥地区一般指水分供给不足的地区。

干燥地区主要分布在世界的内陆地区,由于降水量稀少,水资源匮乏,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干燥地区的草原资源非常丰富,适合发展畜牧业。

2. 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是指气候温湿度较高,降水充沛的地区。

湿润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较为丰富。

此外,湿润地区的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渔业和水产养殖等产业。

3. 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一般指气温较低的地区。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1.溯源分析法:通过追溯地理特征的起源和演化过程,了解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比如对河流形成与变迁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地质构造、降水量和泥沙含量等指标,推测其溯源流域的地质背景和河流的演化过程。

2.统计分析法: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进行地理特征的数量化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人口、经济、环境等指标的分析。

比如,对一些地区的人口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可以通过绘制人口密度、人口增长率等统计图表,揭示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趋势。

3.空间分析法:通过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以揭示地理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分析方法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空间统计等。

比如,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分析,可以研究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进而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演化规律。

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地域之间地理特征的比较,揭示其异同和差异原因。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特征比较,研究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形成机制。

比如,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差异所在,从而了解气候影响因素的地域差异性。

5.模型模拟法: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或地理模型,对地理特征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地理过程和系统研究。

比如,通过构建水循环模型,可以模拟地区降水量的分配和水资源的供需情况,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包括溯源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模型模拟法等。

在实际研究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全面深入地揭示地理特征的内在规律和变化趋势。

第一部分专题八第1讲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专题八第1讲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大洲、大洋),然后以其为参照系,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
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目录
(3)轮廓形状定位法。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大 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 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也可以根据线状地理 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
海岸线等分布状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
目录
目录

1991年和2008年R河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陆地 未利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滩涂 水域 用地 1991 48.08 14.47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障。从新兴服务业的区位需求出发,结合长江三角洲的具体 情况作出回答。 答案:(1)本区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 南高北低;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2)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
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处海陆
目录
交界地带,海水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河口地段 形成众多的沙洲。 (3)特点:城镇用地比重明显增大,滩涂比重略有增加;其他 各类用地比重减小。不利影响:水资源减少,水质下降;生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 (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3)据表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
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目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高中地理: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

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

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

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

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地理空间分析

地理空间分析

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分析(GIS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解决地理空间问题而进行的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是从GIS目标之间的空间关系中获取派生的信息和新的知识,是从一个或多个空间数据图层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空间分析是GIS最重要的功能,可用来实现经济建设、环境和资源调查中的综合评价、规划、决策、预测等任务。

·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基于点、线、面的地图要素,按设定的距离条件,围绕其要素而形成一定缓冲区多边体,从而实现数据在二维空间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

点缓冲区主要是适用于点区域对其周围的点数量随距离而减小,确定点缓冲的区域,便为用户做出合理的规划。

如污染源对其周围的污染量随距离而减小,确定污染的区域等。

线缓冲区分析主要是为某一区域内建立相应的多边形线缓冲区范围内的线状区域,确定线缓冲区,以便为用户做出合理的规划。

如为失火建筑找到距其500米范围内所有的消防水管等。

面缓冲区分析主要是为某一区域内建立相应的多边形缓冲区范围内的面状区域,确定面缓冲区,以便为用户做出合理的规划。

如在某高校的规划范围内,不能有网吧等。

空间数据的网络分析是地理网络,是基于几何网络的特征和属性,利用距离、权重和规划条件来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并且应用在实际中,它主要包括路径分析、地址匹配和资源分配三个方面。

网络分析主要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缆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水线,排水管道等)进行地理化和模型化,基于它们本身在空间上的拓扑关系、内在联系、跨度等属性和性质来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满足必要的条件得到合理的结果。

点缓冲区主要是适用于点区域对其周围的点数量随距离而减小,确定点缓冲的区域,便为用户做出合理的规划。

如污染源对其周围的污染量随距离而减小,确定污染的区域等。

·栅格数据空间分析距离制图距离制图是基于每一栅格相距其最邻近要素的距离来进行分析制图,从而反映出每一栅格与其最邻近源的相互关系。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专题十 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 影响最大的是( )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审题专练] 审图表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标准答案] (1)C (2)B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命题角度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2012·全国卷)读图,完成下题。
2.根据海陆位置进行空间定位
(1)熟悉海陆分布状况:利用海陆位置定位,必须熟 悉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即要明确陆地与陆地之间, 大洋与大洋之间,陆地与大洋之间相临、接壤及包围情 况。
(2)掌握大致位置: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 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 (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其次,要熟识海陆轮廓,主要是大洲、大洋的轮廓。
第三,要能区分重要水域轮廓特征,如对著名的湖泊 (五大湖,贝加尔湖、里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青 海湖等)更要特别关注。在实际应用中,常把重要区域的 轮廓特征和经纬度结合起来使用。
下列图示为世界上一些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河 流及运河轮廓示意图。
省区界线等图例和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特 别是一些特殊的地名信息对定位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 息甚至决定定位的成败。如出现“珠穆朗玛峰”,则可确 定该区域是青藏高原,如出现“西安”,则可确定该地形 区是渭河平原等。
6.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原理进行空间定位
(1)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 规律,日影朝向,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自然带 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 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

地理:地理分区与地域特点

地理:地理分区与地域特点

非洲:地形以高原 为主,气候炎热干 燥,资源丰富,发 展中国家众多
北美洲:地形多样 ,气候复杂,资源 丰富,发达国家集 中
地域特点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气候条件:地 域特点影响人 类的生活方式、 生产活动和居
住环境
资源分布:地域 特点决定了资源 的分布,进而影 响人类的经济发
展和产业布局
交通条件:地域 特点对人类的出 行方式和交通发 展有重要影响, 决定了物流和信
地域特点
中国地域特点
气候多样:从热带到寒带,具有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 地形复杂:既有高山、高原,也有平原、盆地,地形多样 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能、土地等资源 文化多元:各地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世界地域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 样,气候类型齐全, 人口最多,资源丰 富
欧洲: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经济发 达,人口密度高
世界地理分区
亚洲:面积最大 的洲,地形复杂 多样,人口最多
欧洲:平均海拔最 低的洲,海岸线曲 折,经济发达
非洲:地形以高原 为主,气候炎热干 燥,资源丰富
北美洲:地形多 样,气候复杂, 经济发达
地理分区的重要性
地理分区有助于认识地域特点 地理分区有助于制定区域发展政策 地理分区有助于研究地理规律 地分区有助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
息流的效率
文化特色:地域 特点对人类的文 化传承、民俗风 情和旅游发展产 生影响,塑造了 丰富多彩的文化
景观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X
添加副标题
地理分区与地域特点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地理分区 03 地域特点
添加章节标题
地理分区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

200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中国地理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与方法1、自然地理特征:⑴位置、范围⑵地形特征⑶气候特征⑷水文特征⑸植被⑹土壤2、人文地理特征:⑴人口与居民⑵经济特征①农业生产特征②工业生产特征中国自然地理1.中国地形特点及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2.中国地形类型特征及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3. 主要地形:第二节中国的气候57、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9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0.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分析:11.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第四节中国的自然资源12、基本特征13、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1)水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水”已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14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2)水能资源: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而且水力发电是可再生资源,可循环使用。

15.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16.长芦盐场形成原因:中国人文地理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17、中国的人口⑴人口分布: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⑶人口问题: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第三节中国的农业和工业18、中国的农业19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20.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东北区(黑、吉、辽)21、自然条件分析(1)(2)(3(4)(5)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22、自然条件分析:(1)(2)(3)六、青藏区(藏、青)23、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

区位特征

区位特征
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区域空间定位方面的考查非常突出,
不仅分值比例高,而且出现频率也高,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
容。试题往往以区域图为切入点,要求学生根据试题中给出 的地理信息进行正确的空间定位,再以此为基础,分析、推 断其他问题,因此,正确判断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特征以及 空间联系规律,已成为地理备考的重要能力要求。
例 2 (2015· 全国新课标Ⅱ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
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 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 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
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需 要防范的问题: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 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
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④利用实地距离估算经度差和纬度差(经线上纬度每相差1°,
实地长度约为110千米;赤道上经度每相差1°,实地长度也 约为110千米;其他任意纬线上经度相差1°,长度为: L=110千米×cos φ ),进而求出某地的经、纬度。
(2)海陆位置定位法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 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些特性可以确 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例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 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洲大陆 (3)相对位置定位法 如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若能确定某高原东部为太行山, 即可确定其为黄土高原。 (4)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通过其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区域位置。包 括河流、山脉的走向、长度,河流的源地、注入的海洋,大 洲、世界分区、世界主要国家、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大 小、轮廓形状等。

世界地理分析方法

世界地理分析方法

【精讲核心考点】一、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综合分析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包括区域要素、区域特征和特征成因的分析等。

在区域综合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

因此,区域地理复习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1.区域特征综合分析的基本内容是:区域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特征(人口、聚落、交通、经济、文化等)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建设等)。

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和比较的思路(1)地形①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③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

④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外力作用在地面起伏大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在低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⑤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

(3)河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①水系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程、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的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流域面积(面积、水系排列形式)等。

②水文特征:主要是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4. 地理景观定位——“典物定位”
(1)自然地理景观定位。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2)人文地理景观定位。
方法2 某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1.区域位置——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和战略位置等方 面分析,理解区域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从地形、气候、水文、生物(植被)、 土壤等方面分析和概括。 3.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口、城市、 科技等方面分析和概括。
2. 相对定位
3. 区域轮廓定位——“特征定位”
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一个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 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既可以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和形状特征,也可以根据线 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划界线、海岸线等分布状 况)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必会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方法1空间定位方法2区域特征分析方法3区域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方法1空间定位的方法绝对位置定位准确定位1两条经纬线2全球海陆分布模型3穿过七大洲的主要经纬线4十条重要经纬线区域轮廓定位特征定位世界上每一个区域大到一个大洲一个大洋小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
必会的区域地理学习 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法1 方法2 方法3
空间定位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间的差异比较分析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方法1 空间定位的方法
1. 绝对位置定位——“准确定位” (1)两条经纬线
(2)全球海陆分布模型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3)穿过七大洲的主要经纬线 (4)十条重要经纬线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1. 绝对位置定位——“准确定位”
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模板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目标定位]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要素(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要素(经济、人口、城市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综合地理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

应掌握区域特征的两种基本方法: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

一、区域特征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

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5)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全面认识区域特征(1)清楚划分类型:明确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方法1.群落分析法:群落是按照生物群落结构、种群组成和生态位等特点划分的地理区域。

通过对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功能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生态系统状态和功能。

群落分析法常用于生态学研究和自然保护领域。

2.地貌分析法:地貌是地表地理单元的表面形态特征。

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形成机制、类型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演化和河流水系等特点。

地貌分析法常用于地质学和地貌学研究。

3.土地利用分析法: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在其中一地区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农业、工业、城市化等方面的特征。

土地利用分析法常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领域。

4.气候分析法:气候是指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特征。

通过对气候要素的变化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季节变化和气候特色。

气候分析法常用于气象学和农业气象学研究。

5.人口分析法:人口是指其中一地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和组成特征。

通过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口流动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规律。

人口分析法常用于人口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

6.交通分析法:交通是指其中一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和交通网络。

通过对交通设施、交通方式和交通流量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和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分析法常用于交通地理学和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7.经济分析法:经济是指其中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结构特征。

通过对产业类型、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活动特征。

经济分析法常用于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

以上是常用的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可以单独运用或者结合使用,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中一特定地理空间单位的特征和规律。

《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定位》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98张PPT)

《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定位》课件-山师附中高三地理总复习 (共98张PPT)

2°S
43°N
60°E
85°W 80°W 45°N
咸海
75°E 45°N
五大湖
108°E 54°N
世界主要湖泊
45°N 40°N
50°E
里海
33°E
2°S
43°N
60°E
85°W 80°W 45°N
咸海
75°E 45°N
五大湖
108°E 54°N
维多利亚湖
世界主要湖泊
45°N 40°N
50°E
里海
65°W 55°S
120°E 24°N
麦哲伦海峡 台湾海峡
20°S
40°E
世界主要海峡
60°W 60°S
170°W 66°N
德雷克海峡 白令海峡
130°E 35°N
朝鲜海峡
65°W 55°S
120°E 24°N
麦哲伦海峡 台湾海峡
20°S
40°E
莫桑比克海峡
世界主要运河
32°E 30.5°N
79.5°W 9.5°N
54°N
9°E
40°N
116°E
30°N
120°E
世界主要运河
32°E 30.5°N
79.5°W 9.5°N
54°N
苏伊士运河
9°E
40°N
116°E
30°N
120°E
世界主要运河
32°E 30.5°N
79.5°W 9.5°N
54°N
苏伊士运河
9°E
40°N
巴拿马运河
116°E
30°N
120°E
区域空间定位的重要性
不论是自然地理知识还是人文地理知识,最终都要 落实到一定的区域,要有一定的区域去承载这些规律和 原理,区域地理是地理知识、原理和规律的最终归宿。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的方法四川吴波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试题的主旋律。

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背景中提供区域图和相关资料,进行空间定位,概括区域自然和人文的基本特征,分析自然要素和人文特征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确定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和思路1.区域特征分析的内容区域地理特征内容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及其描述)和区域社会经济特征(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

要运用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包括气候的特点、成因;地貌的特点、成因;水文特征;土壤、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时空变化等。

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典型案例的应用,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和城市化发展;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

2.区域特征分析的基本思路一个地区特定的地理位置,形成该地区特定的水热组合,即气候特征。

气候进而影响水文、生物、土壤等,这些要素便构成了区域自然特征。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开发和利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等经济活动,从而构成区域人文地理特征。

①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温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

②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高低、主要地形区。

③气候特征:气温和降水的数值特征、气候类型、气候特点。

④水文特征:河流汛期、流量、冰期、含沙量、落差等。

⑤人口特征:人口数量、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

⑥经济特征: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农业区和工业区分布、主要产品和部门等。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步骤及内容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步骤及内容

植被特征:(植被类型、分布、特点) 植被特征:(植被类型、分布、特点) :(植被类型 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土壤类型 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分布、特点) 自然资源: 种类(矿产、土地、 气候、生物等) 自然资源:①种类(矿产、土地、水、气候、生物等) ②数量状况 ⑥制约性资源 ③质量状况 ④优势资源 ⑤地理分布及其利用状况
日本的工业 濑户内 北九州 阪神
京滨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方法和内容
(1)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描述 )
位置: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 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 经济地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 ) 地形特征:(海拔和相对高度、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势状况、 地形特征:(海拔和相对高度、主要类型及分布、地势状况、典型地形 :(海拔和相对高度 或特殊地形等) 主要地形区的成因 主要地形区的成因、 或特殊地形等)----主要地形区的成因、主要地质灾害 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温度带、 气候特征:(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气温与降水的特点、温度带、干湿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水热配合等) 主要气候成因 气候资源,气候灾害) 主要气候成因; 区、水热配合等)----主要气候成因;气候资源,气候灾害) 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 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 形成成因 河流的利用, 形成成因、 水文特征:(河流水文与水系特征)----形成成因、河流的利用,河流污染 状况及污染源) 状况及污染源 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冰期(有无、长短)、 )、凌汛 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含沙量、冰期(有无、长短)、凌汛 河流水系特征:源地、流程、流向、流域面积、主要干支流、 河流水系特征:源地、流程、流向、流域面积、主要干支流、上中下游 划分、水系形状、 划分、水系形状、河网密度等方面分析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近几年的试题分析:注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的考查和区域特征分析能力的考查区域地理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

要很好地解决这类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根据题中的信息对所给区域进行准确定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要通过利用经纬线、河流、区域轮廓建立地理事象的空间参照体系,强化空间概念的培养,并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综合整理。

完成定位,是实现区域问题解答的关键。

一个区域就是一个综合体,可以对自然、人文优势进行区域特征分析,从而制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方案;也可以就本区域限制性因素,提出改造利用的措施,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近几年的高考中,虽然有关区域的地理事物或在图上标注给出或以文字材料给出,地理区域定位考查难度在宏观上有所下降,但微观上对区域地理事物的熟练掌握和快速熟练准确的定位要求更高了,命题的趋势是区域的微观化,地图的大比例尺化,定位的精确化。

复习策略1.感知优先获取地理信息构建心理地图平时要求学生反复的读图、填图、用图,使地图对大脑皮层刺激力度加大,留下深刻的痕迹。

在此过程中逐步感知地图,图中获得地理知识,构建心理地图,创建空间概念。

2.针对训练归纳地理事物分析区域特征指导学生以地图为重点的进行练习。

围绕地图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要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最后在图上分析、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区域特征3.图文转换抽象形象结合提高运用能力进行图文转换是提高读图析图能力的重要手段。

我,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方面进行训练:(1)以文释图,即读图分析,在现有的知识水平条件下,对一张图像进行观察、阅读、分析,再加上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结论,用合理的地理述语科学的表达出来,是对学生的一能力的提升创新。

(2)以图释文,就是我们常说的“无图考图”,将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表达教材中抽象的地理概念、理论和规律,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此形式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许多地理事物都具有点、线、面的特征。

区域定位和特征分析

区域定位和特征分析

乙地
1891
25°04′N

102°42′E
甲、乙两地所处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 黄土高原 B. 华北平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云贵高原
返回目录
谚语和对联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
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其中有一些谚语和对联 形象地反映了各地的地理特征。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澜 台 23 °26′N 怒 沧 元 台湾 湾 江 江 江 西江 珠江 岛 E 三角洲 海峡 W
40°N
W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喜 30°N ⑦ ⑧ 横 马 舟 大 断 拉 23 °26′N 山 雅 青藏 拐 山 四川 长江中下 群 巫 区 山 高原 弯 盆地山游平原岛 E
50°N


③ ④
F
喜 马 拉 雅 山
25°
S
90 °E 80°E 100 °E
东 内 蒙 经 古 100 高 度N 原
巴 颜 祁 喀 连 拉 山 青海湖 山
B C
A B C D
横断山脉
D
A
S
90 °E 80°E 100 °E 110 °E
A
东 经 110 度
渭 大 河 秦 巴G 阴 谷 岭 山 山 黄土高原地 N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
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 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广州的五羊雕塑,洛阳的龙门石窟,云南西双版纳 的竹楼、泼水节等。
•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 判断 • 如图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高线、沙漠 等图例、注记往往是重要的提示信息;根据 比例尺的大小往往可以初步确定区域范围的 大小,有利于定位;特别是考题中一些特殊 地名信息对定位是有帮助的,如太白山(秦 岭的主峰、陕西、大陆东部第一峰) 、神农 顶北(鄂、华中第一峰) 、小五台山(冀西北) 、 神女峰(川、巫山) 、青海湖、开普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本题是一道具有很好区分度的试题,本题实际上考查地表鹅卵 石堆积的自然地理过程。从图中可知乙地位于山口处;河流水 流急携带砾石;随流速减慢,逐渐堆积。
【解析与答案】 第(3)题,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 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读完题后,我们发现该设问特别长,因此考生最好先要将问 题分解,并按问题的顺序答题。题目设问共有五个小问,依次是:①乙地的气候 类型是什么?②乙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③说明乙地气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④ 说明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这样做,有利于形成正确的 思维,可有效避免丢题的现象。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河流的中下流地区,气候类 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夏季是葡萄的生长季节 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比热容非常小,白天增温快,夜晚降温也快,因而会造 成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另外,由于该地夏季炎热干燥,葡萄 水分易流失,有鹅卵石覆盖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 答案: (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 (和排水)条件好;(北纬 45°附近)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 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诲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 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鹅卵石白天 (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 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注意:上述方法不是孤立的,解题时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协同作战”。
平时解题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即综合考虑经 纬度、区域轮廓、相对位置,以及地理特征、特殊地理事物、图例注记、 比例尺等图中信息和文字信息加以判断,这样才不会感到无从下手或判断 失误。
区域特征分析方法归纳
1 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例3:(2019·课标全国文综)阅读 图文 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右图 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 量与雪 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 终雪日的 天数)的空间分布。该 区域内丘陵 区每年因融雪径流 造成的土壤侵 蚀较为严重。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 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 的差异,并解释原因。
【解析】此题利用多种方法综合定位,如纬度、城市 还有不同地区的海拔高度等,即空间定位是做题的一 个前提,还要与给到的其他信息综合分析试题。
(1)C 由图中地理事物可知此大洲为南美洲,由图可 知该剖面线穿过的地形多在1000米以下,且地势起伏 较小,故应以高原和平原为主;由乙地所在纬度及海 拔高度可确定其为亚马孙平原,属于巴西,而巴西工 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巴西高 原的东部,故ABD三项错误。 (2)A 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其附近有巴西暖流经 过,其同纬度的对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故甲地盐度 高(暖流增盐,寒流减盐);本格拉寒流是典型的上升流, 要比甲地明显;甲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不产油橄 榄(主要产在亚热带气候区);甲地对岸的沿岸属于热带 沙漠景观,故选A。
2 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地形、气候、河流)
3 城市、交通、环境)
区域地理解题思路
解决区域“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 办”的问题
区域
在哪里
有什么 路
为什么
怎么办
地位理置 空间 位置
区区域域特特征征 联系与差异 可持续发展 分析
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是解题的基础和关键
对“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在近几 年高考试题中的运用举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经纬度并结合区域事
物综合解题
6.根据图中河流和铁路可知,a图铁路沿河流而 建,b处铁路多处与河流交汇,则可知甲城市位于河 谷地区,乙城市位于平原上,虽两城市纬度位置很 接近,但二者区域特征有别,甲城市由于秦岭的阻 挡削弱了冬季风,因而一月平均气温甲高于乙城市, 七月两城市气温高低不能推断
第(1)题,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第(2)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第(3)题,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以及葡 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
【解析】 从题目设问看都是围绕气候、地形设题,根据图中提供的经
纬度、文字信息可以确定研究区域为法国。 (1)首先明确甲地的位置在哪,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罗讷河上流
(3)分析位于丘陵区的丙地融雪侵 蚀较乙地严重的原因。
【解析】这是一组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的题,第(1)题,由经纬度判断图示地 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M处位于大兴安岭,N处位于长白山地,两者之间 是东北平原。等雪期线中段向北(东北)凸出,表明地势高的山地气温低, 雪期长;地势低的平原地区气温高,雪期短。
地理空间定位和区域特征分析
谈谈高三地理的复习
舞钢市一高 袁艳菊
目标要求
新课程高考考核目标要求 学生具有以下四种能力: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能力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
解读课标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 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 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 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规律。
考情报告
2019年全国卷综合题第36题 2019年全国新课标综合题第36题 2019全国卷印度局部地区图第36题 2019年浙江卷综合题第36题 2019年福建卷选择题第7、8题 2019年全国新课标选择题第6、7题 2019年全国新课标综合第37题
近几年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注重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和区域特征分析能力的考查
例4: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 第36题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配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 分积累呈正相关。下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 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最高 (16.2)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 配制而成的。
例5: 2019年全国新课标文综第36题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 要原因。(10分)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 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 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图8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 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地理空间定位及区域特征是解决区 域综合试题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地理 分析、地理探究的一把钥匙,空间定位 是入图解题的关键,并且能使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的掌握落到实处。
命题动向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动向:
1.以特征显著的区域地理为背景,考 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区域自然、人文 特征、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等。 2.命题的趋势是区域的微观化,地图 的大比例尺化,定位的精确化。一般会 以经纬网形式的插图出现,对考生都不 熟悉的小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 3.高考试题贴近生活,长效和短效的 热点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这类题要求学 生在定位的基础上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也会以热点地区的插图作为命题的背景。
区域地理是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 规律,分析、评价、阐释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载 体。要很好地解决这类题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根据题中的信息 对所给区域进行准确定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好的地理空间 定位能力。要通过利用经纬线、河流、区域轮廓建立地理事 象的空间参照体系,强化空间概念的培养,并以区域为中心 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综合整理。完成定位, 是实现区域问题解答的关键。一个区域就是一个综合体,可 以对自然、人文优势进行区域特征分析,从而制定走可持续 发展之路的方案;也可以就本区域限制性因素,提出改造利 用的措施,实现人地协调发展。
的河谷地区,综合分析此河谷地区的地形、气候及有利于种植 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从题目文字信息分析,影响葡萄品质 的因素主要有光照与昼夜温差。因此,从地形上说,甲地位于 河谷地区,水源充足且利于排水;从气候条件上分析,该地在 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 大,利于糖分积累。注意气候对葡萄种植的影响,一要体现光 照和温差两要素,二要指出其对葡萄生长的哪一生长期(阶段) 的影响。
【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及轮廓形态定位为新加坡。 (1)、新加坡位于赤道,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 多雨。淡水资源的不足可从供需矛盾两方面分析,供给 如国土面积,河湖等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储存等,需求则 是人口、生产生活等。
(2)可从河口咸潮等原理进行分析,大坝阻止了河水 与海水的交换,从而使大坝修建前后的水域盐度出现差 异。
例1:[2019·全国新课标卷] 选题6、7
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 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
7.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 ) 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 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 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 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
7.根据图中经纬度的位置并结合铁路、河流可知, 甲城市(安康)位于汉水谷地,乙城市(阜阳)位 于黄淮平原。考生只要熟悉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所 在的经纬度的位置,利用点线面相结合并联系上一 题的结论这道题的答案就拿的很准了
例2:[2019·四川卷] 图1-3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 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