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和难点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和难点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难点。
本文将从成效和难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效1.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逐步建立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在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了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
2.提高养老保险覆盖率。
我国在加强养老保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个人缴费比例持续下降,企业缴费也得到一定的减轻,减轻了老年人们的经济压力。
3.实施社会救助,保障最基本的民生需求。
我国已经实行了“兜底保障”政策,对生活困难的人群进行救助,确保了最基本的民生。
二、难点1.制度衔接问题。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着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不顺畅的问题,如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衔接。
养老金缴纳者在老年时期需要得到医疗保障,但现实中由于不同养老保险机构之间、不同医保机构之间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衔接机制,往往会导致就医和报销过程中出现繁琐、长时间的审核等业务处理问题,影响了救助效率,影响了救助效果。
2.体制红利消失。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初期的时候,处于体制红利的阶段,能够形成明显的效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消费升级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改革效益会逐渐减弱。
3.资金问题。
由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年龄结构和缴费比例的改变,也使得保险机构现有的财务压力不断加大。
此外,也有一些人群经济状况较差,无法承担高额的保险费用,如何让更多人享受社会保障制度的方案也面临挑战。
结语: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难点。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不同层次之间的衔接,优化系统的运作效率,维护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人享受到改革成果,推动我国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瓶颈及改革突破方向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瓶颈及改革突破方向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五十年代初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其特点是:以城镇职工为主、以单位提供保障为主,实行广就业低工资辅之以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的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建立了有别于原有社会保障的新模式。
体现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已经明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始实施。
一、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1. 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制约保障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项目主要限于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不能满足更多的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的需要。
失业保险制度仅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四种具体情况适用。
全民所有制企业因经营亏损而暂停发放工资的职工则不能享受失业保障。
其他经济性质企业的职工则更享受不到失业保险待遇。
2. 基金收缴困难影响社会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近年来,由于企业效益下降资金紧张等原因,社会保障基金收缴难度越来越大。
基金收缴困难给社会保障工作带来许多问题。
拖欠基金现象日益严重,基金收缴困难。
危及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突围方向1.逐步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功能健全、社会化程度高、有充分资金保证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改革需要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并不雄厚。
社会保障的范围只能逐步拓宽,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只能逐步提高,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二是居民个人作为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一个重要渠道,居民个人对社会保障的缴费率要适度,不能定的太高。
总之,我国社会保障要从国情出发,既要迈出改革的步伐,又要稳妥可行,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 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落于城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
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班级:13本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姓名:***学号:*********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保险网和减震器。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当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完善措施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
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由政府和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由职工保障向城乡全体居民保障的重大变革。
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二、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1、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是以减轻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责任为起点的。
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责任界定依然模糊不清。
全国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8年的5.5%增长到2005年的11.2%,年均增长29.8%。
仅中央财政用于“两个确保”和“低保”的资金投入就从1998年的9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804亿元,年均增长35.5%。
各级地方政府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保障制度在我国的建设和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仅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也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动、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本文将围绕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展开讨论。
二、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及对策1. 人口老龄化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而生育率持续下降,这导致了养老保障压力的日益加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 对策建议针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应该采取综合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一方面,可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基本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更多的养老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三、劳动力市场变动的挑战及对策1. 劳动力市场变动的挑战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科技的进步,劳动力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劳动力需求结构不断调整,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另一方面,人才流动性增强,传统的劳动力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
2. 对策建议针对劳动力市场变动的挑战,我国应该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改革和创新。
一方面,可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另一方面,可以完善灵活就业制度,推动就业关系的多元化发展,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四、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挑战及对策1. 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比较单一,相互扶持性不强,社会保障基金面临着不足的问题。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案
当前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与改进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但是,现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进行改进和改革。
以下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及改进方案:一、人口老龄化给社会保障带来了压力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居民的人均寿命在不断增长,而生育率却在不断下降。
这使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得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其他社会保险制度的负担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需要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同时还需要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影响了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中国,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原因,企业可能会通过裁员和解散等方式来减少成本,人员流动性也越来越大。
这种现象使得职工的社会保险稳定性缺乏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推进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技能水平等措施,使劳动力市场更加稳定,保障职工的基本权益。
三、城乡差距导致社会保障分配不均尽管近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速,但是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更高、保障范围更广。
农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覆盖面相对较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该重视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农民社会保险制度。
四、基金缺口使得社会保障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社会保障基金赡养人口增加、缴费人数不足等问题,基金缺口导致保障体系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需要增加社保基金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还应加强管理和监督,保证基金使用合理透明。
以上就是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和改进方案。
要彻底解决社会保障的问题,除上述方案外,还需要通过改革社会保险体系和完善社保制度等方式来解决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面临再选择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面临再选择单纯强调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的改革思路具有片面性;社会保障改革决策的理性不足;决策权限与管理权限分散;改革权责统放不分;长期忽略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舆论宣传与理论导向存在着偏差。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式在…摸着石头过河‟时期具有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在现阶段继续具有合理性。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咨询委员郑功成11月28日下午在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暨2003年中国社会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渐进式的,有特色的,但也存在着路径依赖、成本偏高、试而难定的缺陷。
社会保障政策仍在选择之中郑功成认为,中国的社会保障政策仍在选择之中。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经历了从自发改革到自觉改革、从自下而上改革到自上而下改革、从单项改革到全面改革的历程。
其中第一阶段(1986—1993)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服务;第二阶段(1993—1997)将社会保障视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支柱,新旧社会保障政策并存但此消彼长,体现了明显的效率取向;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将社会保障逐渐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但新制度并未最终确立。
郑功成表示,由于价值取向与建制理念在总体上是不清晰甚至是紊乱的,社会保障政策的价值取向与经济政策的价值取向也日益混为一体;同时新制度的建制理念亦长期未能找到准确的定位,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至今仍无法定型。
郑功成指出,中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一是主体各方责任划分不清,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国家责任、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政府责任与社会或民间责任,中央政府责任与地方政府责任模糊化;二是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政策主导仍未上升到法制主导;三是新制度的体系残缺,相当多的社会成员被遗漏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即使是被新制度覆盖的居民,亦存在着社会保障需求无法得到基本满足的问题;四是新制度的有效性不高,新制度在实践中的不平等性已经且仍然在损害着这种制度维护公平竞争的效能,从而使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达不到最大化。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机遇、挑战与取向
作者: 郑功成[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页码: 24-3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时代背景;社会保障;机遇与挑战;改革取向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大调整时代。
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走向成熟、定型的最大机遇,经济持续增长和新型城镇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为这一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长期形成的利益失衡与利益固化藩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就业高流动性、体制性障碍造成的路径依赖以及现行社保制度存在的缺陷,又构成了重大挑战。
新时期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核心使命,就是在理性设计顶层方案的条件下,多管齐下,促使这一制度走向成熟、定型。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_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 年第1 期JOURNA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No. 1 2003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郑功成(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100872)[ 摘要]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在机制调整和面向城镇职工、困难群体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但新制度还未定型, 整个社会保障政策仍处于选择阶段。
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社会保障主体各方的责任划分模糊, 需要社会保障重点援助的困难群体规模偏大, 以及制度自身的残漏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目前, 中国需要一个没有漏洞和使人在遭遇生活困境时免于绝望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应该通过立法来明晰主体各方的社会保障责任, 建立综合性的城市社会救助系统, 迅速、全面地推进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分类分层地保障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权益, 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 关键词] 社会保障改革; 制度变迁; 政策取向[ 中图分类号] F913.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5420( 2003) 01- 0017- 09在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 社会保障改革因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而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作为一种以解除国民生存危机和保障国民基本生活为本源职责的制度安排, 现代社会保障更是显著地具有了增进国民福祉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因此, 关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 便不能不关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轨迹与近年来的工作重心( 一)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轨迹[ 1]近十多年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转型的发展变化,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经历了从自下而上到自上而下、从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到成为市场经济五大支柱之一的历程, 1998 年后开始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加以建设。
以国家有关立法和国务院有关社会保障法规或重要改革文件的发布、实施为主要依据, 可以发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是以维护经济改革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的最低或基本生活权益和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权益为主要目标的。
读后感3
读后感之中国社会保障30年(三)郑功成著(2010-05-17 21:29:42)转载▼制度建设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及挑战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成就:第一,实现了从单位保险到社会保险的转化。
减轻了企业负担。
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征缴基金投资运营、待遇给付、监督都交由社会化非官方机构负责。
将职工养老风险在统筹区域内所有企业之间进行分摊,保证了养老金安全可靠,也为职工流动创造了条件。
第二,责任共担机制取代了单方负责制,举国上下形成了社保责任共担的新观念,筹资渠道多元化,市场运作实现保值增值并分担部分养老金责任。
第三,单一层次保障正在转变为多层次保障。
由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构成职工养老保险保障体系的第一层级,政府倡导并扶持但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构成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级,团体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人寿保险则构成了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层次,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的替代率可以降低。
第四,新制度惠及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与退休人员,维系并促进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进程,在一段时期内起到维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作用。
第五,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还部分地实现了制度创新,用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成就:尚未有正式改革方案出台但是已达成改革的基本共识,即增强自我保障意识,制度设计上应当相互衔接而不是“另起炉灶”。
问题与挑战:第一,制度体系残缺:过度分割、杂乱无序、漏洞巨大。
比如,养老就包括六种形式,过度分割的现实格局造成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和现象。
同时,城市非从业人员没有被覆盖,农村参保程度更低。
第二,权责模糊,包括历史与现实责任模糊,指转轨成本偿还机制尚未形成。
各主体之间责任模糊,指政府责任未被法定化,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划分不清,财权与事权分中央与地方,无法统一。
第三,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个人账户的作用因投资管理体制、经办体制、增长机制尚未形成而未能有效发挥。
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保障制度在不断完善和改革。
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时代社会保障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养老金支出的增加,而劳动力人口的减少则意味着社会保障基金的缺口。
此外,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也将增加,对医疗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机遇。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养老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等相关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机遇。
同时,老年人口的经济活动也将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二、就业形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就业形势的变化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减少,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这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需要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保障方式。
然而,就业形势的变化也带来了机遇。
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保障服务。
三、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社会保障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也在增加。
同时,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加大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挑战。
然而,经济发展也带来了机遇。
经济的增长为社会保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为改革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通过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益和公平性。
四、制度创新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对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制度创新需要充分考虑社会的多样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保障服务。
同时,制度创新也需要解决好利益分配的问题,确保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然而,制度创新也带来了机遇。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个持续进行的系统性工程,其目标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成效和难点两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行浅析。
一、成效1.建立了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覆盖了城乡居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远远超过了以前。
2.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了基本养老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优化了社会保障管理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断优化,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提高了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防范了各种风险。
4.推动了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通过改革不断激发了全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二、难点1.城乡差距问题当前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仍然存在,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保障不平等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人口的就业相对比较稳定,而农村居民的就业相对流动性更高,导致社会保障覆盖面存在差异。
2.社保基金缺口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缺口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确保社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成为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
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和风险管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跨地区流动问题由于我国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增加,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和转移也面临较大挑战。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跨地区流动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制约因素。
4.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问题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覆盖范围窄、缴费标准不一、养老金水平偏低等,如何建立更加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满足不同群体的养老需求,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难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步入成熟定型的新时代——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
社会保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治理的支柱性制度保障。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从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到要求尽快整合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再到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及加强住房保障、优抚保障,推进养老服务、托幼事业发展等,都是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怎样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对此做出了哪些回应?为此本刊专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教授。
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与改善民生,并要求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今年全国两会对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做出了哪些回应?郑功成:近10多年来,社会保障一直是公众最关注的热点与焦点,因为它关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今年“两会”对社会保障做出的回应也更加突出。
可以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其显著标志在于:一是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其确立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长期指导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本刊记者杨婷王大鹏——访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体系步入成熟定型的新时代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兼任国务院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等。
要义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发展目的,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永远的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理念问题,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家现代化进程做出的战略部署和明确要求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则为这一制度的变革确立了时间表与路线图;二是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不仅体现了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空前重视,而且实质上重组了国家社会保障行政系统并重新赋予了其职能,从根本上扫除了长期困扰社会保障改革的体制性障碍。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
光明日报/2012年/11月/20日/第015版光明讲坛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演讲人郑功成时间:4月23日地点:中央党校郑功成 1964年生,湖南平江人。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兼国务院首届医改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协会等副会长等。
长期从事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是“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项目研究的首席专家。
出版过著作30余种,发表学术文章约400多篇,多篇政研报告或文章被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社会保障改革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领域,因为它关系到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确实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并积极、理性地推动这一制度的健全与持续发展。
借此机会,我讲四个问题。
社会保障为什么如此重要?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
一般而言,社会保障是国家面向全体国民、依法实施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各项生活保障措施的统称,是用经济手段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维护社会公平、促进人民福祉和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制度保障。
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系统及商业保险、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构成。
其中:社会救助旨在免除国民生存危机,保障起码生活,它被看成是政府的当然责任;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旨在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增进劳工福利,它建立在劳资分责、政府担保的基础之上;社会福利则是实现全体国民分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
在这一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及相关社会服务等构成了支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骨架。
回顾中国历史,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就是历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是以救荒措施废驰下的大灾荒为背景,以抢米抢粮为前奏,结果是社会大动乱,甚者导致朝代更迭,这几乎是中国历史的公例。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和完善,成效逐步显现。
但是,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一、成效1.覆盖范围扩大社保制度改革后,我国覆盖范围明显扩大,特别是城乡居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制度得到普及,农民工工伤保险、大病保险等新制度相继推出,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人数显著增加。
2.保障水平提高随着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保保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得到提升,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待遇等也有所提高。
同时,社保制度改革还推进了城乡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合并,建立了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提高了社保待遇。
3.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随着社保制度改革的推进,社保管理和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各地纷纷建立了社保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平台,使社保服务更加便利和高效,同时,社保管理也更加规范透明。
二、难点1.基金运营不稳定社保系统资金流量巨大,这对于社保基金的运营提出了高要求。
为了更好地维持基金的平稳运营,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社保费征收标准、加强基金保值增值、推动国家投保等措施。
然而,当前,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原因,社保基金运营不稳定的风险依然存在。
2.城乡差异较大社保制度改革重点解决的是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但是,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社保制度的差异较大,城乡居民社保权益有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农民工和新型职业群体的社保保障问题依然严峻。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临时困难由于人口老龄化和财政压力等因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
养老金水平较低,遇到退休峰值时,可能会导致养老基金不足,给职工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4.公平问题依然存在社保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原有的区域和行业壁垒,实现社保制度的公平。
但是,当前社保制度仍存在公平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或地区的人员,仍面临着难以解决的公平问题。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案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案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其公民提供各种基本保障,如医疗、养老、失业保险等,以确保人民能够在需要时获得相应的帮助和保障。
然而,尽管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逐步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下的问题1. 保障水平较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得到了不断改善,但它的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
例如,医疗保障只能覆盖部分医疗费用,而且结构上存在许多问题,这意味着公民在面临高额医疗费用时往往需要自己承担大部分费用。
同样,养老保险的支付标准也较低,而贫困地区的养老保障则面临更严重的问题。
2. 职工保障与城乡居民保障不平等在中国,职工和城镇居民享有更好的保障,而农民和农村居民却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城镇居民可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获得更多的基本保障,包括医疗和失业保险,但农村居民则只能通过自己的家庭闯过经济困难。
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且越来越难以容忍。
3. 欠缺可持续性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可持续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也在不断增加。
而民生投入不足等因素也使得当前的保障体系难以维持和运营。
二、改进的方案1. 提高保障水平对于社会保障的改进,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保障水平。
在这方面,政府需要不断地加大投入,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水平。
在这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公共-私营合作(PPP)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
2. 完善城乡居民保障机制为农民和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是关键。
需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和覆盖率。
此外,鼓励发展职业年金、住房公积金等长期投资项目,可以为农民和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退休资金和保障。
3. 引入市场化机制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问题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来解决。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债券等方式扩大社会保障金融市场。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
浅析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难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最大成效之一是建立了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978年以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主要是职工养老金制度,而现在则实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
通过个人和单位的共同缴费,为参加社会保障的人员提供基本养老金,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
与此我国还探索了各种适应当地条件的养老模式,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等,不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效还表现在失业保障方面。
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
我国还推行了就业优先政策,加强了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提高了就业能力,促进了就业。
跨地区、跨部门的统筹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还存在着保障水平的差异。
跨部门的统筹机制也存在不足,导致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协调。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面临着养老压力、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压力将越来越大。
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乡医疗保障水平差异明显,特别是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仍存在着理念和体制创新的难点。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保证参保人员的权益,同时又需要解决财政负担的问题,这对于政府的财政筹资能力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念和体制的创新也需要更好地解决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协调问题,确保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
未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加强跨地区、跨部门的统筹机制,解决养老压力和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同时在理念和体制上更加创新,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愈加紧迫。
但是,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点以及对策。
一、基金缺口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但如何保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是首要的问题。
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有较大的缺口,尤其是养老保险基金。
据统计,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覆盖率不足70%,而且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缺口问题日益突出。
对于基金缺口问题的解决,我们可以有以下几个对策:1.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等措施增加基金的收入来源。
2. 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和贪污。
3. 推进养老金并轨。
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合并,从而避免产生基金的浪费和重复。
二、不同区域和行业差异大我国的地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保障制度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存在差异。
例如,一些较贫困的地区和行业的保障标准低于其他地区和行业。
这样会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会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解决地域和行业之间差异的对策有以下几点:1.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通过补贴和财政调拨等行政手段,促进地区和行业间的均衡发展。
2. 优化保障政策。
制定适用于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保障政策,使其适合实际情况。
3. 推广保险市场化。
政府可以依靠市场,促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市场化,从而使市场有效地分配保障资源。
三、信息化水平不均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保障管理的高效、便捷和规范。
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不均匀发展,导致不同地区和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差异。
这使社会保障管理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化,降低保障管理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制度的公平性。
解决信息化建设不均匀的对策有:1. 加强技术水平培训。
通过培训,提升技术人员水平,促进各地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 提高信息化建设投入。
【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新时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涉及到制度设计、资金保障、覆盖范围等方面,对策也需要不断完善和调整以应对这些挑战。
下文将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制度设计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缺乏协调配套、缺乏统一的制度框架、缺少个性化的服务等。
这些问题使得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形成有机整合,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导致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低下。
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建立统一的制度框架,构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套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
这样可以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确保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落实。
二、资金保障难题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问题,导致社会保障资金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缺乏长期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使得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资金保障机制,确保社会保障资金的长期可持续。
可以通过完善税收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基金、深化资本市场等方式来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保障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
三、覆盖范围不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相对较窄,很多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比如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了拓展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我们需要加大对特定群体的保障力度,建立健全特定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以通过增加相关政策支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多元化的保障方式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四、管理运行不顺畅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较低。
比如社会保障基金的使用管理问题、社会保障机构的管理问题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运行,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效能。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挑战
建立多方共担 责 段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 障制度与计划经 型社会保 障体 系建设 中 , 实践 中已经 体 济体制相适应 , 是 国 家 主 导 下 的单 位 保 障 任 的机制是核 心 目标 之一 ,
企业 、 社会 、 个 人 等 主 体 各 方 制, 制度 安排具 有典 型的 国家负 责 、 单位 现 出 了政 府 、 共同分担 社会保 障责任。例如 , 养老保险、 ( 集体 ) 包办、 板块结构 、 全面保障 、 封 闭运
度 而进行的制度变 革与创新 , 即在利益 日
另一 方面 ,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 与经 医疗保险建立在用人单位与参保人缴费的 加 明确。
基础之上 , 再加上政府补贴 , 实 质 上 是 三 方
分担责任 ; 在强调 政府承担社 会救助责任
的同时, 民 间 的慈 善 公 益 事 业 也 在 不 断 发
回顾 自 2 O世 纪 8 0年 代 以 来 的 社 保 现 稳 定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奠定 了基 础 。
障 基金理 事会 , 利 用邮 局 、 银 行等 提供 发
第三 , 社 会 化 取 向替 代 了单 位 或 集 体 放养 老金等社会保 障服 务 , 这些重要 变革
职 人员退休制度仍基本保留着原有制度 的 框架外 , 其他 各项社会 保障制度都 处于 改 革与发展过程 中。从社会保障观念更新到 制度 结构 、 责任 承担 方式 、 财务模 式 的调 度体 系。我 国社 会保障改革 的成就 , 主要
初 期 恢 复 民政 部 ,到 1 9 9 8年 国 务 院 组 建
益多元化的条件下 , 虽然 由政府主导着 社
劳动和 社会 保 障部统 一 管理 企业 与 乡村
部 与 人 事 部 合 并 组 建 新 的 人 力 资 源 和 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2016-02-16 09:22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光明论•2016年“两会”前瞻】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论述。
他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和社会保障的有关讲话精神,特别需要有能够完整、客观、理性地反映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进程的综合评估报告。
就此,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组织30多位知名社会保障专家学者编写《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2016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2016年“两会”召开之际,光明网联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人民出版社,以系列文章的方式推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6》的核心观点,对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体系建设进行全景式跟踪评价和政策建言,由光明网理论独家刊发,以飨读者。
系列之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作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充分肯定“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还必须看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并面临着必须妥善应对的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中存在着四大问题1.社会保障发展理念出现迷雾。
当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往往因过度关注经济指标而迷失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追求的社会公平、分配正义与文明进步目标,因过度关注个人得失与崇尚利已而忘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当坚守的互助共济与公益本色,因过度关注当下与短期应对而忽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当重视的历史经验与长久的稳定预期,因过度关注局部与细节问题而罔顾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应当发挥的完整功能与综合效应,还有期望政府包办一切的“泛福利化”思潮和主张个人自我负责的“反福利”等极端取向。
一方面,一些人不是正视中国社会保障供给总量依然不足、保障水平总体依然偏低、保障权益结构依然失衡等客观事实,而是渲染所谓“福利病”、“福利国家病”、“福利陷阱”和社会保险财政崩溃论调,主张限制甚至削减公共福利、基本养老保险采取大账户制、社会医疗保险实行商业保险化等等,这些主张可能动摇社会保障互助共济与公益制度的根基,背离国民共享发展成果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国家发展取向。
另一方面,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持续提高养老金、医保等社会保障待遇,而且要求免费医疗、普遍性福利的呼声高涨,一些地方亦将福利项目作为短期政绩工程,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在反福利与泛福利思潮并存且各有市场的条件下,必然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与评价,也会对制度变革产生复杂的影响,它还会掩盖现行制度安排中的结构失衡、权益不公等问题,导致政府与市场及个人责任边界不清,造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职能紊乱,从而不利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国家发展理念已经清晰的背景下,中国急切需要走出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迷雾。
2.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是伴随经济领域的渐进改革而采取自下而上、局部试验的方式来推进的,尽管这种策略激发了地方的改革创新积极性,但缺乏统筹考虑与顶层设计的改革必定陷入改革方案五花八门、改革举措莫衷一是的泥潭,并且会在制度不成熟、不理性的条件下形成和固化利益分割的格局,进而形成制度整合的巨大阻力,当前多项社会保障项目面临难以深化改革的现实,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首先,宏观层面缺乏对完整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
在政策层面迄今仍未见到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目标及应持发展理念的清晰界定,仍未见到对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主要制度安排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合理定位。
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大基本制度体系为例,就必须有合理的功能定位与责任分工,从而必须站在超越上述单一制度体系之上的视角来通盘考虑;再以多层次保障体系而论,也必须通盘考虑政府主导的法定保障制度与市场机制、社会机制主导的补充保障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协同,既要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基础通过对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利用不断壮大,又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与社会组织运行规律。
中国多层次体系建设提出了多年并采取了多种举措,但因缺乏顶层设计与协同推进,迄今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空中楼阁。
其次,中观层面缺乏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类别的顶层设计。
以老年保障为例,现实中就缺乏对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的统筹考虑与顶层设计,养老服务、老年护理及关乎老年人尊严的文化服务、社会参与、临终关怀、殡葬事业发展的滞后,正在日益影响着数以亿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再以医疗保障为例,尽管“三医”联动是医改的最大共识,现实中各地医改仍是各部门分割推进、各地区分散试点,结果无法找到全面深化医改的纵横交错着力点,也就无法实现“三医”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同向集中攻关,甚者还造成了医疗、医保、医药之间的效果对冲。
再次,微观层面对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顶层设计仍然欠缺。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重要保障项目都采取了各地试点先行、渐次推进的策略,也均留下了“摸石头过河”的深刻痕迹,存在着责任失衡、层次不清晰、管理体制与经办机制欠合理、与相关制度之间缺乏协同等缺陷,这些缺陷均涉及到复杂的利益关系。
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等项目更是还未有过系统考虑与设计,等等。
因此,“十三五”期间的社会保障顶层设计任务异常艰巨。
3. 公平性不足与效率不高并存。
一方面,尽管社会保障在“十二五”期间已初具普惠全民的特色,但公平性不足仍然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共性。
养老金待遇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医疗保险的城乡分割、群体分割背后实质上是待遇差异,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异偏大,即使较为单纯的政府救灾同样在灾种之间、受灾地区之间、灾民之间存在着差异,等等,这些差异带来的结果就是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公平,使得其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亦引起部分群体不满。
除了社会保障权益存在不公现象,还有承担义务方面亦具有不公平性。
如养老保险缴费,广东等地区缴费偏低,基金结余多,保险待遇高;而东北地区缴费高,基金结余少,保险待遇低;这种地区差异完全是由于制度的地区分割导致的结果。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实践中的浪费与低效现象惊人。
在医疗保险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因个人账户的存在导致45%以上的资源处于低效状态,严重损害了这一制度的互助共济功能,也造成统筹基金负担日益沉重。
由于医院的营利性与医药供应失范,医疗服务过程中过度诊断、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医疗卫生资源与医保基金浪费惊人,医疗保险中还存在着医患合谋侵蚀医保基金的现象。
《人民日报》就曾披露,在贵州部分地区,侵蚀医保基金的手段有农民“被住院”、无病当有病治、虚增患者住院天数、假用药、假手术、过度检查、小病大治、重复收费、未提供服务而收费(空收费)、把本不属于报销范畴的手术治疗费用列为报销范围并由医患双方分享等,这种现象并非个案。
在养老保险中,由于制度的地区分割,在部分地区养老保险基金不足当年支付的同时,全国累计结余的基金却高达3万多亿元,但受无法集中运营和投资政策的限制,每年处于贬值状态,损失同样惊人。
由于现行制度规范不严密、监管不到位、技术手段不完善,实践中的许多漏洞亦让冒领养老金、骗取低保待遇等现象不乏罕见。
还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经办机制分割,亦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
因此,制度欠公平与缺乏效率,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需要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4. 责任不清与责任失衡。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几乎都未能切实厘清主体各方的责任,政府责任的边界均缺乏明确界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还没有明确划分,可供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作为的空间具有不确定性。
这种状态带来的结果,就是政府的责任与压力会持续加重,而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却又无法顺利进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典型的莫过于灾害保障,在许多国家担纲主力的商业保险在我国自然灾害损失补偿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现行制度的责任分担中,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率为20%、个人为8%,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率为6%、个人为2%,反映的是单位责任大、个人责任小;在城乡居民医保中,政府补贴相当于个人缴费的3倍以上,反映的是政府责任大、个人责任小;在社会救助中,中央政府承担着主要责任,地方政府责任小;等等。
这种责任分担失衡的格局,必然动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理性,很容易产生压缩福利与扩张福利的极端取向。
(二)新时期社会保障改革与体系建设面临着五大挑战1.制度公信力不足。
例如,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日益增加,但许多人却在怀疑这一制度的可持续性,以致越来越多的人担心领不到养老金,不参保或停保或者尽可能少缴费的现象有蔓延之势。
再如2013年国务院出台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政策文件,结果被媒体与公众简化成“以房养老”并被进一步演绎成政府要推卸责任。
还有小步渐进延迟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终身缴费等政策思路出台均遭遇多数人质疑与反对,等等。
所有这些,反映的其实是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信任感在增强。
如果公众对社会保障制度丧失信心,也就丧失了认同和参与的积极性。
因此,信任危机与预期不稳是必须妥善应对的巨大挑战。
2. 地区发展不平衡。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应当是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而现实中却往往表现为屈从地区发展差距,有的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固化甚至放大地区发展差距的负面因素。
例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是改革开放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它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年轻的农村劳动者,在养老保险制度地区分割的条件下,这些最发达的地区因劳动队伍的年轻化而出现缴费低且养老保险基金大量结余的现象;东北地区发展滞后,退休人员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多,结果缴费率高还出现收不抵支的财务危机。
这种发达地区负担轻、待遇高,欠发达地区负担重、待遇低的格局,无疑与地区间的协同与均衡发展目标相悖。
因此,如何利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地区之间的协同、均衡发展,显然是“十三五”期间必须明确回应的问题。
3. 人口老龄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规模最大且家庭保障功能因少子高龄化而持续弱化的国家。
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最为直接,它不仅需要适时调整制度结构与财力投入结构,而且需要更多类型的专业人才和更具人文关怀的各种公共服务,还会导致养老保险缴费人数下降和待遇领取人数上升,增加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压力。
调查表明,养老问题已成为牵涉面最广且公众反映日益强烈的重大民生问题,而各地事实上还未做好充分的准备。
养老金虽已实现制度全覆盖,但责任分担失衡、互助共济弱化、多元并举格局并未形成,其不确定性损害了人们的安全预期。
养老服务业虽在发展,但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供需脱节现象普遍,正面临着“谁来为中国老人养老”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