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标志与功能检测技术优选文档专选课件

要为( D ) A 单核细胞和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和粒细胞
5.Percoll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E( )
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
D.聚乙烯吡咯烷酮 E.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处
理的硅胶颗粒
6.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最佳密度为( E ) A.1.030 B.1.035 C.1.092 D.1.020
泛影葡胺比重为1.077±0.002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掌握
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分离液
原理: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的分离法 组成: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1份34%
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溶液。 比重:1.077±0.001(最佳)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1.077±0.001的分层液可将细胞分离
红细胞:1.093 粒细胞:1.092 单个核细胞1.0齐7齐6哈—尔医1.学0院9免0疫
全自动细胞分选系统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流式细胞分析仪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四、不同细胞分离方法的综合评价
了解
早期:根据不同免疫细胞的物理属性和 生物学属性进行分离 近期:利用细胞表面标志进行分离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1.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 心法常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Percoll: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的硅胶颗粒。
死细胞、血小板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三、T、B细胞和T细胞亚群 熟悉
的分离
磁珠
高分子
(一)磁性微球分离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来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状态。
细胞增殖试验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MTT法和BrdU法等。
细胞毒性试验可以评估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色素释放试验和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等。
然而,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细胞数目,且操作繁琐,不适用于临床应用。
其次,这些方法只能评估其中一方面的免疫功能,无法全面评估免疫细胞的整体功能状态。
此外,传统方法对于一些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研究和临床需求。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其中,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为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高通量测序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评估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样本的差异。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
另外,单细胞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通常是对大量细胞进行分析,无法检测到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的异质性。
而单细胞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检测到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并研究细胞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单细胞技术可以通过扩增检测目标区域的方法,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除了高通量测序和单细胞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值得关注。
例如,质谱技术可以定量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另外,光学显微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免疫细胞的活动过程,可以评估细胞的运动能力和活跃度。
总而言之,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
高通量测序、单细胞技术、质谱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等新兴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有望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治疗一直都是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医学已经有许多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等。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往往陷入治疗效果不佳的窘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被引入到了肿瘤治疗中,成为了关注焦点。
一、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细胞检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是通过定量测定患者内部的免疫细胞数量及其活性水平,进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特异性抗原与特定克隆抗体的反应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层特异性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从而评估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其活性状态。
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1. 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为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通道。
比如针对肝癌患者,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可以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和活性水平,更好地进行必要的免疫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2. 预测效果和监测疗效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可以及时了解治疗过程中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水平的变化,通过对比前后数据得出治疗效果的评估。
这不仅可以让医生进行精准的治疗决策,更能为患者提供更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3. 帮助治疗方案的调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有时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内分泌障碍,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适。
此时,针对免疫细胞的活性检测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医生进行调整,使患者的身体适应治疗方案并尽快恢复。
三、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案例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在肿瘤发生,肿瘤治疗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派上用场。
比如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淋巴瘤患者,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明确患者的免疫状态,并且确定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水平,为后续的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我们的身体中,免疫细胞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抵御着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类用于评估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活性、数量、表型以及功能状态的方法。
这些技术对于诊断免疫相关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个体的免疫状态以及研究免疫系统的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见且强大的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它通过让单个细胞依次通过激光束,根据细胞所发出的荧光信号来分析细胞的表面标志物、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细胞的大小和粒度等特征。
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抗体来识别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并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活化状态。
通过流式细胞术,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免疫细胞是否存在异常,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检测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想象一下,细胞因子就像是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通过检测这些“信使”的分泌情况,我们就能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比如,在检测T 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时,ELISPOT 可以准确地显示出分泌特定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的 T 细胞的数量,从而反映出 T 细胞的免疫活性。
细胞增殖实验则能够评估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
当免疫细胞受到刺激时,它们会进行分裂和增殖以增强免疫反应。
通过使用特定的标记物或者检测细胞的代谢活性,我们可以确定免疫细胞是否能够有效地增殖。
这对于研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应答的强度非常有帮助。
细胞毒性实验则用于检测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
比如,NK细胞和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能够识别并杀伤被感染或恶变的细胞。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将靶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同培养,然后通过检测靶细胞的存活情况来评估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
除了上述这些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免疫细胞就像是我们身体内的“卫士”,它们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抵御着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而了解这些“卫士”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对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包括多种类型,如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
每种免疫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也有所不同。
T 细胞功能检测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中的重要部分。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这就好比是观察 T 细胞在受到刺激后是否能积极“生长壮大”。
通过在体外给 T 细胞特定的刺激物,比如植物血凝素(PHA)等,然后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
如果 T 细胞能够迅速增殖,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反之则可能提示免疫功能存在异常。
细胞毒性 T 细胞(CTL)杀伤活性测定也是评估 T 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
想象一下 CTL 就像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专门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者癌细胞。
检测它们的杀伤活性,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 CTL 消灭“敌人”的能力。
再来说说 B 细胞功能检测。
B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
检测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如 IgG、IgA、IgM 等,能够间接反映 B 细胞的功能状态。
另外,通过检测 B 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比如测定抗体产生的量和亲和力,也可以评估B 细胞的功能是否正常。
NK 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检测也不容忽视。
NK 细胞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NK 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从而判断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是否正常发挥。
除了上述针对单个免疫细胞类型的检测方法,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01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主
要是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
反应;体外实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
01
吞噬功能检测
01
巨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物质具 有很强的吞噬功能,常用鸡红 细胞(CRBC)、白色念珠菌、 酵母细胞等作为吞噬颗粒,用 斑蟊敷贴法收集人巨噬细胞或 从腹腔渗出液获得鼠巨噬细胞。
(三)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
01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硝酸铅法 偶氮法
非特异性酯酶的测定 常用α-萘醋酸法
第二十五章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E-花环实验原理
CD2 and CD58 • smilar structure • ligand of CD2---CD58
ligand of CD58---CD2 • CD2 also called SRBC-R(绵羊红细胞受体)
豚鼠T细胞表面有E受体=CD2. 家兔红细胞(RBC)表面有CD2的配体,即CD58. 将淋巴细胞与RBC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就
02 C o n A - - -----T 细胞 PWM -------T、 B细胞 LPS -------B细胞
03 特 异 性 刺 激 物 : 异种抗原 同种组织抗原
01
检测方法
02
形态法:刺激物 细胞(4-6天) 胞化
淋巴 母细
同位素法:PHA 淋 巴细胞(54h)
DNA合成期 + 3 H Td R 掺 入
(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01. 原理: 01. 分化 01. 细胞变大 01. 核仁明显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你知道吗,咱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那可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小战士”呀!它们时刻准备着和各种病菌、有害物质作战,保卫着咱们的身体。
那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呢,就像是给这些“小战士”来个大体检。
就好比咱去医院体检,能知道自己身体哪儿好哪儿不好,这检测技术也能让咱清楚免疫细胞的状态咋样。
你想想看,要是咱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小战士”的战斗力强不强,是不是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啦?要是检测出来它们有点弱,那咱就得想办法给它们加加油、鼓鼓劲呀!不然,敌人来了可咋办呢?这检测技术有很多种方法呢。
比如说,有一种可以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
你就理解成看看这些“小战士”能不能快速地增加数量,人多力量大嘛!要是它们增殖得快,那说明它们很有活力呀,咱就放心不少。
还有检测它们杀伤能力的。
这就好比看这些“小战士”能不能一下子就把敌人给消灭掉,要是它们的杀伤能力强,那咱身体里的那些坏家伙就不敢随便捣乱啦。
再比如说,检测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细胞因子就像是“小战士”们的秘密武器,能帮助它们更好地作战。
要是分泌得多,那它们打起仗来肯定更厉害呀!那这检测技术重要不?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你要去打仗,总得先知道自己手里的武器好不好使,自己的士兵厉不厉害吧?这检测技术就是帮咱了解免疫细胞这个“军队”的情况呀。
要是没有这个技术,咱就像蒙着眼睛走路一样,都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免疫防线到底咋样。
万一有点啥问题,咱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呢。
你说,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给咱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开了一扇窗,让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检测技术肯定也会越来越先进,能检测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咱可得好好重视这个技术呀,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咱得对自己负责呀!别觉得这事儿离你很远,说不定哪天你就需要它来帮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呢。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真的是咱身体健康的好帮手呀!你说是不是呢?。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被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其中,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就是一种对细胞进行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定义、历史以及其进展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定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免疫学和化学方法来研究细胞内的蛋白质、RNA、DNA等物质,从而确定细胞的类型、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在细胞内的表达,确定某些细胞类型以及其对某些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响应。
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历史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一些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和染色方法来探究细胞中含有荧光的物质。
后来,研究人员从动物免疫学的发展中获得了启示,发展出了现代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
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进展和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学的发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实验室中,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蛋白质分布和功能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例如肿瘤诊断、感染诊断等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开发的荧光探针和抗体,使得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将持续拓展应用范围。
并且,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引入,该技术在分子诊断和治疗方面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同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将涵盖细胞、分子和联合式检测等方面。
这些改进必将有效地促进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将其推向更广泛的社会和医疗领域。
五、结论在生物学领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
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该技术将持续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高精度度,并在医学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加速科学发展的重要工具。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御机制之一,能够识别病原体并消灭它们,维护身体的健康。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免疫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免疫状况和疾病风险。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原理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通过测定机体内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评估免疫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中,常见的技术包括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细胞因子检测等。
1.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技术,常用于检测免疫细胞的表型和活性。
通过标记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和荧光染料,流式细胞术可以定量测定细胞表面标记物,并进行多参数分析。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ELISA是一种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用于定量测定体液中特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定抗原或抗体反应,并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在底物作用下形成可见的颜色反应,从而定量测定抗原或抗体的浓度。
3. 细胞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分子信号物质,如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
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可以通过ELISA等方法测定体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为炎症反应的评估和免疫状态的监测提供重要信息。
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应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例:1. 免疫系统疾病诊断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免疫系统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
通过评估免疫细胞的数量、活性和功能状态,可以辅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
2.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的治疗方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可以评估患者体内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功能状态,为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疗效监测提供依据。
3. 个体化医疗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个体化医疗,根据不同个体的免疫细胞功能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免疫细胞如同人体的“卫士”,它们时刻监控并抵御着外界病原体的入侵,维持着身体的健康平衡。
而了解这些“卫士”的功能状态,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都具有关键意义。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如 T 细胞、B 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
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检测它们的功能也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它通过让细胞单个地通过激光束,同时结合荧光标记的抗体,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免疫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
例如,通过特定的抗体标记,可以区分出不同亚型的 T 细胞,如辅助性 T 细胞(CD4+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CD8+ T 细胞),进而了解它们的比例和功能状态。
此外,还能检测免疫细胞表面活化分子的表达,如 CD69、CD25 等,以此来反映免疫细胞的活化程度。
细胞增殖实验也是常见的检测方法之一。
免疫细胞在受到刺激后会发生增殖,通过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可以间接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 3H胸腺嘧啶掺入法和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CFSE)染色法。
3H胸腺嘧啶掺入法是将放射性标记的胸腺嘧啶掺入到正在分裂的细胞中,通过检测放射性强度来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
CFSE 染色法则是利用一种可穿透细胞膜的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随着细胞的分裂,荧光强度会逐渐减半,从而可以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分裂代数来评估增殖能力。
细胞毒性检测对于评估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至关重要。
比如,自然杀伤细胞(NK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细胞(CTL 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检测细胞毒性的方法包括铬释放法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
铬释放法是将靶细胞用放射性铬标记,当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后,铬会释放到上清液中,通过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来判断细胞毒性。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四川大学

CD 抗原
鉴定与检测: 单克隆抗体( McAb) CD抗原国际统一编号 目前已鉴定的CD分子达300多种,已
弄清130多种CD分子编码基因的核苷 酸序列及其染色体定位 很少通过单一CD抗原区分某一淋巴细 胞亚群
CD分组
T细胞相关CD B细胞相关CD 髓系细胞相关CD NK细胞相关CD 血小板相关CD 激活抗原 粘附分子 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受体
CD8分子:细胞毒性T细胞标志
由α、β链借二硫键连接形成的异二聚体, 胞膜外结构属IgSF成员
α链V样区与MHCⅠ类分子非多态α3区域 结合
生物学功能:胞浆区可与p56lek激酶结合 参与信号传导
CD4和CD8分别是MHC-II类或MHC-I类分子
的受体,可加强和稳定T细胞表面TCR与抗原呈 递细胞或其它靶细胞表面非己抗原肽-MHC分子 复合物的结合,并有助于TCR-CD3信号传递。
CD2可与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故又称绵 羊红细胞受体(E受体)。 E花环试验: 测定外周血T细胞总数
外周血淋巴细胞 + SRBC
T淋巴细胞CD2-多个SRBC形成致密花环
计数外周血T细胞总数
(2)CD3:
表达于全部T细胞表面 T细胞表面标志 由γ、δ、ε、ζ和η五种链组成的跨膜多肽
第十五章
免疫细胞标志和功能检测技术
白杨娟
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床免疫实验室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
免
疫
参与免疫应答或与
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有关的各
淋巴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系
种细胞
其他免疫细胞
统Hale Waihona Puke 免疫分子Ig、补体、细胞因子、黏附分 子、神经递质、CD抗原等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最新)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一、前言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指通过检测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细胞及其功能状态来评估患者免疫系统的状态,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已经出现了多种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包括流式细胞术、蛋白芯片技术、基于DNA分子杂交的检测方法等。
本文将介绍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并详细讨论其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原理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基于细胞单元分析的技术,其核心是流式细胞仪。
细胞单元分析是指将细胞单元通过高速液流分散后,在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连续稀释、分离、悬浮状态下进行检测,获得各单元的信息。
每个单元被封装在流动液滴中,以便实现快速、准确和高通量的细胞计数和分析。
流式细胞仪通过衍射光、荧光信号及其它物理或化学性质将细胞单元分析并定量化。
流式细胞术技术可以用于对细胞表面标记、胞质内染色质、分泌物等各种指标的分析,因此适用于多种免疫细胞功能检测。
三、方法样本准备:样本的来源包括血液、脑脊液、淋巴结、脾等组织。
样本应避免受到污染和过多的处理,避免对细胞造成影响。
例如,在采血时,采用无菌针头和管道,减少离心时间,保持细胞完整。
细胞分离和染色:首先,需要将细胞从样本中分离出来,可采用离心、红细胞裂解等方法。
然后,在合适的荧光标记物和染色剂的作用下,标记或染色目标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样本标记后由流式细胞仪自动进样,并通过荧光激发和检测模块进行检测。
最终,获得含有多个参数的细胞单元分析结果。
四、应用免疫学研究:流式细胞术可以用于评估免疫系统中不同类型细胞及其数量、表面标记、功能状态等。
免疫性疾病诊断:如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性疾病,流式细胞术可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诊断和监测疾病的处理效果。
肿瘤治疗:流式细胞术可用于检测肿瘤患者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判断肿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指导肿瘤治疗。
五、总结流式细胞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具有高通量、多参数、准确度高等优点,在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应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应用免疫细胞检测技术是一项用于研究和预测免疫功能和疾病发展的重要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了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概述免疫细胞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研究免疫功能和疾病发展的重要技术。
它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蛋白质等有关指标,来评估免疫功能,预测疾病发展趋势以及疾病治疗效果。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计划。
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应用1、疾病诊断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对疾病发展过程中免疫系统的变化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来为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例如,针对HIV感染的患者,医生可以通过检测神经系统中的激活T细胞,判断患者的免疫状况,帮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疾病预测和治疗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还能够用于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疾病的治疗进行监测。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可以用于衡量肿瘤患者T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以及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
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药物研发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过程中。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药物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并帮助他们开发更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以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对药物对免疫细胞的影响进行评估,以便指导药物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三、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免疫功能和免疫疾病的深入理解,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也将在未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更加个性化的医学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医学研究和治疗将更加趋向于个性化。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也将在这个趋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癌症治疗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水平,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第26页
ELISPOT法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测定
技术方法
1. 抗原包被: 37C°2h,或4C°过夜。固相载 体可用聚苯乙烯平皿、亚硝酸纤维膜、96 孔板。
2. 抗体生成细胞培育: 加入适量抗体生成细胞, 37C°,5%CO2,3~4h,或过夜。洗涤, 去除为与固相结合细胞。
3. 测定斑点产生细胞: 加二抗, 37C°,5% CO2,2~3h。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或碱性磷 酸酶和底物显色。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第1页
免疫细胞功效测定
T细胞增殖功效测定
基础理论
本技术用于评定T细胞对各种刺激增殖能力。T 细胞增殖能力是反应T细胞功效一个主要指标。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第2页
T细胞功效测定
刺激T细胞增殖原因及意义 1. 特异性抗原: 引发寡克隆活化增殖。 克用于判断抗原免疫效果(疫苗接种)和回 想反应能力,也能反应T细胞总体功效。 2. 丝裂原: 多克隆。 3. 刺激信号转导分子: 多克隆。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第29页
B细胞产生抗体能力测定
ELISA测定各类免疫球蛋白
方法
1. 包板: 96孔板用浓度为10µg/ml特异性单抗 包被。盖上盖板,37C°,5%CO2,2h, 或4C°过夜。常规洗板,封闭。
2. 上样: 每孔内加入1:10或1:20 稀释细胞培养 上清液100µl。阳性对照为标准品,阴性对 照为培养液。每试验设2复本。室温培育2h, 或4C°过夜。
2. 培养液中添加血清: 有些血清可能激活或抑 制细胞增殖。如欲测定人体细胞增殖能力, 可采取灭活AB血清。
3. 细胞培养板类型: 依据细胞数量采取不一样 形状底部培养板。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指通过对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进行活力和功能评估,以了解免疫系统的状态和功能水平,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支持。
目前,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T细胞亚群分析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可被分为CD4+ T 细胞和CD8+ T细胞两类。
通过分析不同亚群T细胞数量和比例的变化,可以判断免疫系统是否受到某些疾病或感染的影响。
T细胞亚群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荧光素标记实时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可以同时对多种细胞亚群进行快速定量分析。
2. 细胞因子测定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性蛋白质,可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号和调节免疫反应。
通过测定细胞因子的水平和类型,可以判断免疫系统是否处于某种状态,如感染、炎症、肿瘤等。
常用的细胞因子测定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术、ELISPOT技术、荧光素标记实时定量PCR等。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专一性。
3. 免疫活性物质检测免疫活性物质是指免疫细胞释放的能够杀死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如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等。
通过测定免疫活性物质的水平和类型,可以评估免疫系统对不同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和效果。
常用的免疫活性物质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素标记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等。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专一性。
4. 免疫细胞功能测定免疫细胞功能测定是通过对免疫细胞的活力和功能进行评估,了解其对不同刺激物的反应能力和效果。
常用的免疫细胞功能测定方法包括: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淋巴细胞功能检测、NK细胞活性检测等。
其中,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刺激免疫细胞,如蛋白质抗原、细菌和病毒等,来评估其对不同刺激物的响应能力。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免疫细胞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能识别特异性抗原,一旦被激活则显示出特异性应答的功能,主要指淋巴细胞群,包括T细胞、B细胞、NK细胞、K细胞等。
另一类能捕获抗原,处理抗原,以一定方式递呈给淋巴细胞或表现其他免疫功能,包括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第一节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
体外试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试验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体内试验主要是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借此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
一、T细胞功能检测(一)T细胞增殖试验1.原理T细胞在体外受到有丝分裂原或抗原的刺激后,细胞的代谢和形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胞内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增加,发生一系列增殖反应,如细胞变大、胞质增多、胞质出现空泡、核染色质疏松、核仁明显,并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2、刺激物体外刺激T细胞增殖反应的刺激物包括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 (ConA)和美洲商陆(PWM)、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和白色念珠菌。
3.方法学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方法有:(1)形态学检查法:形态学方法简便易行,普通光学显微镜便能观察结果,适于基层实验室应用。
缺点是依靠肉眼观察形态学变化,判断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重复性和准确性较差。
(2)3H-TdR掺入法:3H-TdR掺入法敏感性高,客观性强,重复性好,但需一定设备条件,同时还存在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
(3)MTT比色法:本方法的敏感性虽不及3H-TdR掺入法,但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
(二)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体外培养的T细胞经各种丝裂原或抗原刺激后,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可借助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因子的含量、生物学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以反映T细胞功能。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是细胞毒性T细胞的特性,凡致敏T细胞再次遇相应靶细胞抗原,可表现出破坏和溶解靶细胞,它是评价机体细胞免疫水平的一种常用指标。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验技术—吞噬细胞功能检测(免疫学检验课件)

正常值: NBT阳性细胞率应7%~15%
二、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 炭粒廓清试验:主要用于动物实验 • 吞噬功能检测:(吞噬鸡红细胞或白假丝酵母等) • 促凝血活性测定:
(一)炭粒廓清试验
在受检者前臂屈侧中央3㎜范围内,搔刮皮肤后, 用盖玻片压紧固定,在第2,5,8,12,24,36小时 各取样一次,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聚集开始时间、 聚集程度等。健康正常人一般2~3小时后开始聚集, 达50~100个,6小时可达1000个以上。
体外法--Boyden小室法
Boyden 小室
体外法--琼脂糖平板法
液混合,温育后涂片、固定和染色。在油镜下观察
中性粒细胞对细菌的吞噬情况,计数100个细胞中吞
噬和未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并记录吞噬的细
菌数。
吞噬率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 计数的中性粒细胞数
100%
吞噬指数
吞噬的细菌总数 吞噬细菌的中性粒细胞数
100%
(三)中性粒细胞杀伤功能检测 硝基蓝四氮唑(NBT)还原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库普弗细胞可吞噬清除90%炭粒, 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此给小鼠静脉注 射定量印度墨汁(炭粒悬液),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 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 清的速度,判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主要用于动物实验
(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
+
鸡红细胞或 白假丝酵母
孵育
等),B细胞(增殖、分泌抗体能力),NK(杀伤), 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伤),巨噬细胞(吞噬 功能--炭粒廓清、鸡红细胞吞噬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培养的T细胞经各种丝裂原或抗原刺
激后,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可借助免疫学、细胞
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因子含
量、生物学活性或基因表达水平,以反映T细
胞功能。
精品课件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1.原理:
靶细胞抗原
T细胞 靶细胞
致敏CTL
精品课观件 察杀伤活力
2.方法
➢形态学方法:淋巴细胞+肿瘤细胞 计数 残留肿瘤细胞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精品课件
一 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 实验。体内实验主要是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 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体 外实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 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试验及淋巴 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精品课件
淋巴细胞
➢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功能) ➢B细胞(执行体液免疫功能) ➢NK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染色计数 靶 离心取上清 细 测LDH或AKP 胞 离心取沉淀 溶 测活细胞荧光 解
测CPM值
测发光强度
常用靶细胞: K562细胞株
精品课件
二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按其形态大小分为两类: 大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
精品课件
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
➢ 细胞趋化功能的检测 ➢ 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检测
精品课件
(一) 细胞运动功能——趋化功能检测
1.原理:
精品课件
2. 方法: 滤膜渗透法(Boyden 小室法)
琼脂糖平板法
精品课件
(二)吞噬和杀菌功能测定 1.显微镜检查法:
吞噬率 (%)
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 100
计数的白细胞数
杀菌率 (%) 胞内计含数着的染白菌细体胞数 的数细 1 0胞 0
精品课件
2. 溶菌法
杀菌 (% ( 1 率 )作 3、 用 6 0或 0 9m 0菌 in 落 ) 10 数 0 0m菌 in 落数
精品课件
3.NBT还原试验
NBT还原试验
原理: N-NC + H+ N=N-R-
四氮唑基(淡黄色)
精品课件
N-NH2 C N=NH
甲臜(紫黑色)
中性粒细胞 NBT 甲臜颗粒沉积于胞质中
特异性刺激物: 异种抗原 同种组织抗原
精品课件
3. 检测方法
形态法:刺激物 淋巴细胞(4-6天) 母细胞化 同位素法:PHA 淋巴细胞(54h)
DNA合成期 + 3HTdR掺入
收集细胞
检测β射线
精品课件
测定细胞内的3H-TdR
(1)形态学检查法
转化率
转化的淋巴细胞数 10% 0
转化和未转化的胞淋数巴细
精品课件
(一)B细胞增殖能力的试验
抗IgM 细菌脂多糖 SAC的SPA
B细胞增殖
形态学 3H-TdR掺入法
精品课件
(二) 溶血空斑试验
1. 原理:
精品课件
2. 方法学: ➢ 经典溶血空斑形成试验 ➢ 被动溶血空斑试验
精品课件
3.临床应用与评价
➢溶血空斑试验主要用于测定药物和 手术等因素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评价免疫治疗或免疫重建后机体产 生抗体的能力。
(四) 体内试验
➢体内抗体产生的特异性抗原有白喉类毒素、 破伤风类毒素、多价肺炎链球菌菌苗等。 ➢将适量抗原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并于免疫 前及免疫后1周、2周、3周分别采血,分离血 清,测定受检者免疫前后相应抗体的效价,判 断受检者体内B细胞的功能。
精品课件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形态法 ➢酶释法 ➢荧光法 ➢同位素法 ➢化学发光法
精品课件
二、巨噬细胞功能检测
(一)炭粒廓清试验
正常小鼠肝中枯否细胞可吞噬清除90% 炭粒,脾巨噬细胞约吞噬清除10%炭粒。据 此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 间隔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 的浓度,根据血流中炭粒被廓清的速度,判 断巨噬细胞的功能。
精品课件
(二)吞噬功能检测
精品课件
一、T细胞功能的检测
➢T细胞增殖试验 ➢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体内试验
精品课件
(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1. 原理:
淋巴细胞
刺激物
DNA合成
母细胞
精品课件
分化
细胞变大 细胞浆扩大 空泡 核仁明显 核染色质疏松
未转化和转化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转化的淋巴细胞
淋巴母细胞 过渡型
精品课件
(三)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检测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
1.原理:
精品课件
2.应用与方法学评价:
➢该方法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 测抗体分泌量。 ➢优点:
稳定、特异、抗原用量少; 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分泌,并可定 量;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精品课件
试验孔A均值
SI对照
570nm
孔A均值
570nm
➢优点:3H-TdR掺入法敏感性高,客观性
强,重复性好。
➢缺点:但需一定设备条件,同时还存在
放射性核素污染问题。
精品课件
(3) MTT 比色巴细胞
全 血
离 心
分层 液
精品课件
过滤
测 量测吸 放光 射度 性
(二) 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
精品课件
方法学评价:
➢优点:形态学方法简便易行,普通光 学显微镜便能观察结果,适于基层实验 室应用。 ➢缺点:是依靠肉眼观察形态学变化, 判断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重复性和 准确性较差。
精品课件
(2)3H-TdR掺入法
培养 液 PHA
3H-TdR
淋巴细胞
全 血
离 心
分层 液
精品课件
过滤
测 量 放 射 性
意义: 肿瘤患者CT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精品课件
图15-精2品课T细件 胞细胞毒试验示意图
51Cr释放法
靶细胞 51Cr
效应细胞
测量上清液中 释放的51Cr
洗 涤
去除游离 的51Cr
混合培养4-6小时
精品课件
(四) 体内试验
➢特异性抗原皮肤试验 ➢PHA皮肤试验
精品课件
二、B细胞功能检测
➢B细胞增殖能力的试验 ➢溶血空斑试验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检测 ➢体内试验
细胞大小(直径μm) 12~20
12~16
核大小、染色质 增大、疏松
增大、疏松
核仁
清晰、1~4个 有或无
有丝分裂
有或无
无
胞质、着色
增多、嗜碱
增多、嗜碱
浆内空泡
有或无
有或无
伪足
有或无
精品课件
有或无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6~8 不增大、密集 无 无 极少、天青色 无 无
2. 淋巴细胞转化的刺激物
非特异性刺激物: PHA ------T细胞 ConA -------T细胞 PWM -------T、 B细胞 LPS -------B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