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学整理稿期末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作为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青少年期

1青少年期:时间上指12-18岁这段时期,是生理的高速发展、生殖成熟、抽象思维的发展、人格独立的发展、建立两性关系的关键时期。

2第二性征:性发育的外部表现,如身材、体貌、声音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特征,称为第二性征,又叫副性征。(与生俱来的两性生殖器官的特征,称为第一性征,又叫主性征。)

3心理断乳期:意味着告别儿童时代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心理上重建人生,实现自我更新,也意味着摆脱过去与外界的联系方式,缔造新的生活世界。

4判别青少年期的指标①主要以生理特征,特别是第二性征作为个体进入青少年期的判别指标。②主要以心理、社会化状况为确立结束期的依据。③以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结合起来的综合指标确定青少年期的存在形式、存在内容和时间持续长短。

5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个体生理发育处于第二高峰期,个体智力发展走向成熟(记忆力发展,思维发展,创造力发展)个体自我意识高涨,个体社会化程度加深,个人感情生活动荡,个人偏离行为增多。

青少年心理的变化;智力走向成熟,自我意识高涨情感体验丰富

6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心理内容丰富但心理完整性水平较低,自我意识高涨但自我控制欠缺,社会化加速的同时个性化突出。

第二章处于生长和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

1青少年生理的成熟标志;外在标志;身高:身体迅速长高是青少年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体重的明显增加,也是青少年外形变化的一个明显特征。

内在标志;内分泌系统机能趋于完善,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逐步完善,心血管系统功能趋于稳定,肺功能增强,体能不断提高。

2影响个体生长差异的因素;遗传的影响,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营养因素,内分泌的影响)体育锻炼的影响。

3生理变化对心理的影响:影响方式:a直接的影响:指身体的生理变化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的心理变化。b间接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社会对青少年身体变化的评价和态度发生作用。改变影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进而影响其行为的改变;青少年外表的改变,导致其他人对他们的反应发生改变。

影响结果:要独立,但又不能放弃依赖;要封闭,但又需要开放陪伴;要勇敢但时常怯懦相随;要高傲但时常自卑;对童年的肯定与否定。

4性心理的构成:性意识:对性的认识和评价。性观念:与性有关的价值体系。性情感:与性有关的感情变化的活动。性适应:接纳性征变化,自觉按社会文化规范的要求,约束和调整自己的性欲望和性行为。例,同性恋

5性意识(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异性疏远期,长者敬慕期,异性向往期,初恋期

6学校应如何进行性教育;性知识的普及要具体与可操作,加强性风度培养,重视性审美能力培养,强化性道德教育

7早恋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地由性意识觉醒导致的已结婚为目标建立恋爱关系的倾向和行为。第三章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及创造力

1认知的内涵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即认识、理解、保存认识结果,利用有关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心理学将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2认知方式(风格)a场依存-场独立b沉思-冲动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在参照物或外部环境线索作为指导;场独立性指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物或内部感知线索作为指导。

冲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

3青少年认知发展的特点:总体特点;青少年比儿童变的更聪明,知道得比儿童多,在思考方式上也更高级,更有效,反映在各种认知能力的变化上,包括青少年观察能力的发展,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注意力发展。

4青少年期思维特点: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运用假设进行思维;推理能力不断提高,但发展水平不平衡,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5思维品质的矛盾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表面性共存;思维的批判性与片面性共存;

6思维中的自我中心性;自我中心指主题在思考问题或进行判断时受自己需要和情感强烈影响的倾向。

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青少年认知发展机制理论的本质与核心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能动适应,人主动理性地学习,组东建构有关于外界的知识,适应外界适应。

(二)同化、顺应是青少年认知发展的机制。同化:指个体把新的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e))中并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它属于量的变化,即“同化于己”。顺应:是指个体通过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立新的图式来适应新的情况,它属于质的变化,即“外化于物”。平衡:是指个体保持认知结构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内在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潜藏在个体发展背后的一种动力因素。皮亚杰认为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的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

8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相关但又并非直线的关系,智力是创造力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9 青少年创造力发展的一般趋势: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呈波浪式上升趋势。

10发展的年龄特点;现实性的增强,主动性的增加,成熟性的增多

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上的年龄差异,创造能力的早晚,发展上的速度差异

11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创造性教学的开设,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创造性学习的倡导,日常生活中的培养,表象储备的丰富,认知好奇心的培养。

第四章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

1 情绪和情感的内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代表着感情现象的反映过程和状态。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它们与人类的基本需要相系。情感代表感情现象的内容方面,具有内隐性和稳定性。情感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映的“觉知”方面,集中表达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它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青少年情绪体验的特点:情绪体验的易感性与兴奋性,情绪体验易起伏波动,心境化和文饰,情绪体验丰富多彩。

3青少年情操的发展:a道德感::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思想、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b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好奇、着迷、坚信、愉悦、惊讶、疑虑、犹豫等体验。C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做出评价时的情感体验。它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都有关系。

4引起青少年情绪问题的主要应激源(成因):A生理因素:外观形象的变化:,性成熟,生理上的早熟与晚熟导致外界的各种评价。B学习因素:竞争的压力;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的过高期望。C社会关系因素: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D认知因素

第五章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及建构

1人格定义:指个体内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总和。它表现为一个人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人格发展阶段的解说:第一阶段(0~1岁)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1~3岁)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

第三阶段(3~6岁)主动性对内疚。第四阶段(6~11岁)勤奋对自卑, 第五阶段(11~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20~24岁)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25~65岁)生殖对停滞。第八阶段(65~死亡)自我完善对绝望感。

3青少年的优势需要1.异性交往的需要2.友谊的需要3.独立自主的需要4.理解和尊重的需要5.成就的需要。

4: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意识。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