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7张

五、旧题重做(三)
【答案】D
【解析】”王之“的主语是”先入关者“,是”吾与诸将曰“的具体内容, 排除BC项,”吾与诸侯曰“和”与父老曰“是对应的句式,排除A项,故选 D
六、新题型——高考真题2023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 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 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 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 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 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时间词
俄而
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其后一般断开
(四)断虚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
疑问语气词
何如、奈何
句,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 关联词语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 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断句
一、考点解读
文言文断句题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 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 低,也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和理解,同时要熟 悉断句的方法,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步骤及技巧。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湖阳公主新寡/ 帝与共论朝臣 / 微观其意 / 主曰 / 宋公威容德器 / 群臣莫及 / 帝曰 / 方且图之 / 后弘被引见 / 帝令主坐屏风后 / 因谓 弘曰 / 谚言贵易交 / 富易妻 / 人情乎 / 弘曰 / 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曰 / 事不谐矣
复音虚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 复音虚词得保持完整,
词
若、至于、足以、何以
不能点断
句中连词、以,而,于,为,则 介词
往往用于句中,在他 们前后一般不断句。
叹词
嗟夫,嗟乎、呜呼
独立,断句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 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 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 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法 (三)抓虚词,理关系
类别
句首 发语词 句首 时间词
句末 语气词
常见例词
夫、其、盖、唯、盍、斯、今、凡、且、 请、窃、且夫、若夫、至若
“顷之”、“未几”、“已而”、“既而”、 “俄而”、“向之”、“斯须”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 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 哉、夫
断句技巧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就在其前面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就在其后面 断句。
1、(2021·全国Ⅰ卷)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 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 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高考文言文复习:断句技巧课件

断句不同 意思迥异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句读(dòu):断句。
断句一般方法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 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语感断句法)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再回到选项,通过对比、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进行排除。)
兼语句:兼语短语(前一个动作的宾语兼做后一个动作的主语)处于句子核心位置 如:我陪他上街。 大家选他当代表。
连动句: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组成连谓短语,做谓语。 如:他俩站着不动。
他看书看累了。
【边练边悟】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秦数败赵兵,廉颇坚壁不出。赵王以颇失亡多而更怯不战,怒,数让之。应侯又使人 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畏,独畏马服君之子赵括为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赵王遂以赵括代颇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 知合变也。”王不听。初赵括自少时学兵法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 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括不可使。
句
首,其前一般断开
凡、且、窃、请、敬
时
(2)句首时间词——常居句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
首,其前一般断开
俄而
应 注 意
(3)句末语气词——其后一 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以 下 六
(4)疑问语气词——其后一 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 断开
—
高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

感叹句末尾
哉、夫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
、孰与、何如、奈何
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
、苟、故、是故、则、然则、或、 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
其前一般断开
、已而、于是、岂、岂非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 复音虚词须保持完整,不
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 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为将而降A降而为之B效死C以战D虽欲浣E涤其污F而已G缁之素不可 复白。
原文:迁之为陵文过若不及,而抑称道李广于不绝,以奖其世业。为 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 则余无可浣也。
【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 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魏君贤A人B是礼C国人D称仁E上下F和G合H未可图也。
原文: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 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 得誉于诸侯。
方法2:借动词,定句读 与现代汉语一样, 在古汉语中,承担一个句子的谓语成分的, 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 词的其他词性的词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 其中的动词,确定谓语,提纲挈领,然后根 据谓语前后的成分决定停顿。此外,还可借 助一类特殊的动词进行断句,如抓住“曰”“云 ”“言”“谓”“问”等表对话的词,根据语境在其后 停顿,同时要注意对话中的问者、答者省略 的情况。
不过,也有例外。“曰”有两种情况,一是表“叫作”的意思,例如 明代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二是在句首、句中 作助词,无实义,例如《诗经·小雅·采薇》:“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

子给富翁的儿子。几年后,富翁的儿子长大了,要向姐 夫要回家产,两人争执不下,闹到了官府。一看遗书: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 外人不得争执
女婿断句: 六十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
实战训练3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万历二十年,擢进士第一,授修撰 ,累迁少詹事。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 之正春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 肃然。 (选自《明史•卷二百十六》)
时正春年逾七十/母百岁/率子孙奉觞上寿/乡闾艳之/正春 风度峻整/终日无狎语/倦不倾倚/暑不裸裎/目无流视/见者肃 然。
文言文考点——
断句
◇断错句会错意——故事一
彭老师人怎么样呀? 不好说
啊哈,怎么说? 人老实话不多
我以为: 后来发现:
◇断错句会错意——故事二
从前有一个富翁,只有一个女儿,到了六十岁时, 才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非”。富翁害怕自己死后, 家产都被女婿夺走,于是写了一封遗书,分别交给儿子 和女婿。遗书上写着:
C.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 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D.平生与人无争/族弟有横者/妄侵田亩/遇辄恚怒处士/避之曰/宁相让毋失 兄弟权也/横者后竟心服
皇甫无逸……拜民部尚书,出为同州刺史。所至辄闭閤不通宾客 ,左右无敢出入者;所须皆市易它境。尝按部宿民家镫炷尽主人将续 进无逸抽佩刀断带为炷其廉介类如此。
B.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步骑 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复习

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九十九》) 【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 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 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 毫不介意。
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
古代有很多专用名词,如官名、地名、族名、书名、物名、制度名、年号、谥号、 帝号、时间等,还有天文、地理、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同样可以作为断句的辅 助。平时注意熟悉和积累古代文化常识,一来可以帮助疏通文意,二来避免从中间误断。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 是儿E 爱我F 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答案] BDG [解析] “母异之”,意思是母亲对此感到惊异,B处应断开。“谓……曰”是一个固定结构, 意思是“对……说”,“曰”领起后文说话内容,主语是母亲,对象是族人,D处应断开。 “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两句完整,可联想课文中“劳苦而功劳如此”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判断“多”属于后句,G处应断开。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
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参考译文】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白天
(1)“以、于、为、则、而”如果用于句中起连接作用时,其前后一般不断开。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 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但如 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 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窍门+课件

小试牛刀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 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 者亦难矣
窍门2:虚词断句
• 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副词
夫、盖、惟、凡、窃、苟、若、岂
• 放在句末的语气词 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开心一刻
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老儿生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产田园尽付 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文言文复习之断句窍门
学习目标
1.了解句读的基本含义,体会断句读的重要性 2.通过探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六个窍门
正说句读
古代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 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o”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 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 “读”。现在用的标点符号是“句 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 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 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 至若、且夫、然则、于是、是故、若夫、 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 至于、虽然、
• 时间词 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 叹词 嗟夫、呜呼
小试牛刀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沈焕召为太学录,以所躬行者淑诸人,蚤暮延见学者,孜孜诲诱,长贰①同僚忌
窍门2:虚词断句
• 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副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夫、盖、惟、凡、窃、苟、若、岂
• 放在句末的语气词 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
“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包 至若、且夫、然则、于是、是故、若夫、 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 至于、虽然、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文断句技巧整理(共六个)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根据语法断句如果从语法的角度找出了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就很容易断句。
文中的名词或代词,它们一般是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一般作为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后往往断开。
还可以根据谓语动词去推知主语,由此明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断句技法】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断句演示】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二、根据虚词标志断句(1)句首发语词:夫、盖、且夫、今夫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2)句首时间词:是时、昔者、既已、既而、向者(之)俄而、方今、有顷、顷之、未几、斯须等。
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世说新语·咏雪》)(3)句首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盎、焉、孰等。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一般在其前断开。
【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句首关联词语: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荀、故、是故、是以、则、然则、而况、若夫、至若等。
其前一般断开。
【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赤壁赋》)(5)句末语气词:也、也与、矣、焉、耳、与(欤)邪(耶)、乎、哉、夫等。
常居句末,其后一般断开。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 注意:①复音虚词“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等需保持完整,中间不宜断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 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 则易者亦难矣
4、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 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 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 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高考文言文断句 技巧与方法
从前有位秀才想整治一下当地一个欺压百姓的财 主。于是他就给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 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因为财主认为: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 痴纯情/不论聘金/少不 财了主·儿·子娶·回·新·娘·后,才发现新娘竟是一个痴
自然,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但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来帮助断句。
答题步骤
1、通读文段,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
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 多可悲
呆,满脸麻子,皮肤很黑,而且还是秃子,于 是财主找秀才去理论。
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一字不差呀!”
此女麻脸/无头发/乌黑皮肤/白白痴痴/ 纯情不论/聘金少不了······
财主听后,有苦难言,后悔自己以前没有多读书。
断句知识介绍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
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尾用“ 。”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 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 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 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 请指示王
2、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 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探究二: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 矣
4、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 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 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 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⑵疑问代词 问人的有——谁、 孰、何 等 问事的有——奚 、曷、安、焉、何 等
⑶指示代词 常见的有——此、是、斯、兹、夫 等 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1、专有名词,如官署名、官职名、人名、 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 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 《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后面的“肃径迎之”、“肃宣 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解题方法一: 名代定句读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常用作 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 短语包括:人名、地名、朝代、国名、 官职、物品等;
常见代词基本有三种: ⑴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 等,代说话人或写文章的人。 第二人称代词: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 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 第三人称代词: 之、其、彼等,代人或者事。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 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译文:雕刻人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 点,眼睛不如刻得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 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 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了。办任何事情都是 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 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
地方用“ ,”断开,叫“读”(dòu)。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2、探究文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断句题的解题方法。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其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 …
断句的基础或前提在于:
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 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2、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 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 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 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 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 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1、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
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 多可悲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 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
1、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 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 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题方法二: 虚词定句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1、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等 2、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等
3、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和关联词有: 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 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 4、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 5、叹词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