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会议制度1.目的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时期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和处理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经营,现结合填埋场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填埋场各种安全生产会议的管理。
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制度的制定、检查、考核及日常管理工作。
3.2各部门负责本制度的贯彻执行工作。
4.工作程序4.1填埋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4.1.1填埋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每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由填埋场场长办公室召集,填埋场主要负责人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4.1.2会议主要内容:研究、讨论如何贯彻执行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审定、分解考核填埋场的安全目标管理计划及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隐患,且在会上提出对策,拟定解决的办法及防范措施,协调各部门在隐患处理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隐患整改的具体负责人及隐患整改的要求和期限,审议企业的重大事故,审定并通过对重大事故的处理决定和通报等。
4.1.3会议记录由填埋场场长办公室负责,会议对所议事项以及作出的决定应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分发与会人员以及事项涉及的有关单位主管。
填埋场场长办公室应负责督促、检查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由安全环保部负责考核并形成考核记录。
4.2部门级安全会议4.2.1部门级安全会议,每季度不少于一次,由各部门安全工作责任人召集并主持,各小组安全责任人参加,时间、地点由召集人决定。
4.2.2会议主要内容:讨论本部门如何贯彻执行上级和填埋场安全工作中的各项决议以及本部门在安全工作上的一些重大问题。
4.2.3会议记录由召集人记录,部门安全工作管理人或兼职安全员负责督促、检查、考核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
填埋场安全环保部不定期抽查其会议记录及决议执行情况。
4.3不定期安全生产会议由填埋场安全环保部根据安全生产的季节性和突发性等情况随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由填埋场安全环保部负责召集并记录。
并负责对会议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垃圾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保部门的要求,为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活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垃圾填埋场是指用于处理和埋藏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的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并进行运营管理。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具体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
第四条垃圾填埋场的负责人应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填埋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第五条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人员需按照本管理制度的要求,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保障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六条垃圾填埋场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建设和运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性、卫生性和环保性。
第七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制定配备足够的安全设施和设备,确保填埋场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第八条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人员应当定期对填埋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填埋场的安全。
第十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第十一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定期对填埋场的环境及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第三章环境保护管理第十二条垃圾填埋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十三条垃圾填埋场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废弃物污染土地资源,保护地下水资源。
第十四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监控体系,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环境进行检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五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定期清理和处理填埋场周边的废弃物,确保填埋场周边环境清洁卫生。
第四章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第十六条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措施,确保填埋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垃圾填埋场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然而,由于填埋场涉及到垃圾的处理和排放,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制定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供参考。
一、总则1.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和运营。
3.填埋场负责人为本制度的责任人,应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有效性。
4.所有填埋场工作人员都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二、生产安全组织1.填埋场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负责垃圾的安全处理和管理。
2.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并有相应的权威认证。
3.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应制定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三、场址选择和设计1.垃圾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以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2.填埋场应根据填埋量和垃圾种类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3.填埋场的设计应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填埋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危险废物处理1.填埋场在接纳危险废物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危险废物鉴别和分类,确保危险废物的正确处置。
2.危险废物应妥善包装和标识,并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分类填埋或其他处理。
3.危险废物填埋应有专门的区域或设备,并对其周围进行隔离和监控,确保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和处置。
五、环境监测1.填埋场应配备环境监测设备,对填埋气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和采样。
2.监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报告,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处理和报告。
3.如发现环境污染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和进一步造成的损失。
六、安全防护设施1.填埋场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但不限于防护墙、防尘网、防毒面具等。
2.安全防护设施应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3.填埋场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一、治安保卫1、不准私自将公司物品带出场区,不准利用公司车辆、设备、材料做私活,不得盗窃公司物资和其他员工财物。
2、爱护公司财产,不准有意损坏公司物品和其他员工个人物品,或因发泄私愤造成场内和员工的经济损失。
3、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举止端正、文明,不准在场区吵闹或滋事,严禁动手打人。
4、所有自行车、摩托车按规定停放,自行车进出生活区一律推行,场内车辆出车要有派车单,出租车严禁入内。
5、不得擅自进入变配电间、化验室内,如果发现,当班者有权令其离开。
6、未经批准,家属不得进入生产区及规定不准进入的部门场所,上班时间内不得接待来访亲戚朋友。
7、员工之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不得无中生有、制造矛盾、侮辱人格、惹事生非。
8、爱护消防器材,非火警不得动用。
二、安全生产1、规定不准吸烟的场所一律不准吸烟,易燃易爆场所及仓库严禁明火,场区内严禁吸烟。
2、所有电气设备无安全措施,严禁私自使用电热设备。
3、凡生产和生活用的固定电器设备,不得擅自拆装和挪移。
4、生产时严格按照本岗位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操作其他岗位的机械、设备和车辆。
5、严禁一切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域。
6、自觉遵守各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三、劳动纪律1、员工应自觉遵守作息时间,不得无故迟到和早退。
2、生产与工作时间内应集中思想、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上班时严禁酗酒、打牌、听音乐、看小说和会客,不得随意串岗。
3、上班时不得睡觉和瞌睡,严禁干私活。
4、凡遇停水、停电、待料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需停工时,应坚守岗位,及时汇报,听候安排,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5、服从工作分配,严格考勤,自觉遵守各项制度,不得无故违反劳动纪律。
四、文明生产1、工作时按劳动文明生产要求穿戴好工作服、鞋,不准赤膊、穿内衣裤工作,不得酗酒后上班。
2、不准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瓜皮果壳和烟头,不准从门口、窗前倒污水、剩茶。
3、维护公共卫生,不得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管理并保持好各分管区域的环境卫生。
填埋场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填埋场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一、填埋场管理机构填埋场的管理机构包括填埋场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等。
一般来说,填埋场管理部门负责填埋场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环保部门负责监测填埋场的环保情况,卫生部门负责卫生安全相关的管理。
二、填埋场管理制度1. 填埋场规划管理制度填埋场规划管理制度是指对填埋场选址、规划、设计等方面进行管理的制度。
在进行填埋场选址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等因素,确保填埋场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在填埋场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填埋场的容量、结构、设施等,以满足填埋场的日常运营需求。
2. 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填埋场日常运营中的安全管理进行规定和监督的制度。
在填埋场的日常运营中,需要对填埋场的危险源进行排查和管理,确保填埋场的运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 填埋场环保管理制度填埋场环保管理制度是指对填埋场的环保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的制度。
在填埋场日常运营中,需要对填埋场的废气、废水、废渣等进行监测和处理,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4. 填埋场卫生管理制度填埋场卫生管理制度是指对填埋场卫生情况进行管理的制度。
在填埋场的日常运营中,需要进行垃圾收集、分类、运输等工作,确保填埋场的卫生条件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三、填埋场管理流程1. 垃圾运输垃圾运输是填埋场日常运营的重要环节。
填埋场需要制定严格的垃圾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垃圾的分类、运输和处理都符合相关标准。
2. 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填埋场日常运营的核心环节。
填埋场需要对垃圾填埋的过程进行管理,确保不会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3. 废水处理填埋场产生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填埋场需要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并制定废水处理管理制度,确保废水处理符合环保标准。
四、填埋场管理措施1. 环境监测填埋场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填埋场的运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2. 废气处理填埋场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处理,防止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是为了保证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正常运行,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填埋效率。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一、组织管理1. 建立专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部门,负责填埋场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2. 设立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维修、技术支持、培训等工作。
二、入场管理1. 对进场的生活垃圾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垃圾符合填埋要求。
2. 控制垃圾入场量,避免超量填埋。
三、工艺控制1. 遵循生活垃圾填埋工艺流程,确保填埋过程顺利进行。
2. 定期检查填埋场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监测填埋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填埋厚度、垃圾含水率、气体浓度等,确保填埋效果。
四、环境保护1.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填埋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2. 定期对填埋场进行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环境问题。
3. 采取措施防止垃圾渗滤液、填埋气体等污染物的泄漏和扩散。
五、安全管理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2. 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3. 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六、人员培训1. 定期组织运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培训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填埋工艺、设备操作与维护、安全知识等。
七、记录与报告1. 建立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记录,保存运行、维护、监测等数据。
2. 定期向相关部门报告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行情况、设备状况等。
总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管理实施方案应涵盖组织管理、入场管理、工艺控制、环境保护、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与报告等方面,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行和环境安全。
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垃圾填埋场处理安全管理规定:1、填埋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需的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及填埋工艺要求作业。
2、定期检查沼气产生量,若产气量达到可利用的条件时,要及时利用,防止沼气自燃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填埋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4、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消防演习。
5、严禁在填埋区使用明火,严禁吸烟。
确因工程需要使用明火,必须向场部提前申请,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测,具备使用明火的条件时方能使用。
6、加强填埋区进场道路的维护,确保道路平整,使垃圾车畅通无阻。
7、进场道路车辆故障而阻止其他车辆进出时,应在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将故障车拖离现场,以免影响其他垃圾车作业而发生安全事故。
8、填埋区推土机在同一地方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相距大于1.5m。
9、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填埋区。
确因公事需进填埋区,必须报场领导批准后,由专人陪同,并配备一定的防护品,才能进入。
10、若遇台风暴风雨天气时,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应急抢险队迅速到位,防风、防汛小组当值、当班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起责任,做好现场督导工作,若遇紧急情况,要迅速组织抢险,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1、在劳动调配时,应当通知处办公室,做好新工作的安全教育。
2、在招聘新工人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技术水平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
3、在改进劳动组织、修订劳动定额时,应当考虑安全要求。
4、在制定技术培训计划时,应当包括安全内容。
5、参加重大事故的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伤亡者的善后处理。
6、按规定配备安全人员,必须保持安全人员的稳定性。
7、按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清凉饮料、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用品。
8、有计划地改善和增添必须的生活福利设施。
9、经常分析全场安全情况,提出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的意见,组织和推动有关职能科室、部门制订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生活垃圾填理场管理制度

生活垃圾填理场管理制度一、场区管理规定1、进场人员和车辆必须遵守场内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2、垃圾运输车进场必须过磅计量,并按指定位置倾倒垃圾,严禁随意倾倒。
3、垃圾运输车运送垃圾时,密闭设备必须齐全,防止垃圾抛洒,保持场区环境卫生。
4、车辆进入场区必须谨慎驾驶,不得损坏场内防护膜等设施设备。
5、垃圾运输车应严格按照场内规定速度行驶,严禁酒后开车,杜绝事故发生。
6、场区内严禁烟火。
7、非工作人员和车辆严禁入内。
二、垃圾监测检验规定1、场内各工种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提高专业知识及技能。
2、检验人员应对垃圾运输车实行随机抽查检验,对所有自运单位的进场垃圾运输车辆,要求逐车检查,认真鉴定垃圾成份,严禁有毒有害垃圾进场。
3、工作人员对进场垃圾运输车内垃圾必须使用工具对深层垃圾成分进行检验,并认真做好记录。
4、检验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5、填埋区工作人员有责任对外来车辆垃圾成分进行检验,车辆倾倒时发现有毒有害垃圾,要及时制止其倾倒并责令其立即出场,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6、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三、消毒工作规定1、填埋区作业面、机械设备、办公区、场区道路进行一周一消毒,进场的垃圾随到随消毒。
2、消毒工作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口罩、防护镜、胶质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药物中毒。
3、根据气候变化和蚊蝇密度,适当调整药量和消杀次数。
4、做好消毒记录,每日要对消杀面积、药品用量进行详细记录。
5、药品管理要远离办公、生活场所,严格药品领取手续和管理制度,任何人不得私自动用,剩余药品要及时入库。
6、消毒结束后,必须将消毒设备冲刷干净,及时保养。
四、气体检测规定1、检测员必须熟练掌握仪器操作程序,熟知检测气体的安全值范围。
2、对场内气体检测必须坚持每日两次,高温无风天气应适当增加气体检测次数和检测点,密切关注数据变化情况。
3、检测时必须到达规定地点,保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模板

垃圾填埋场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确保垃圾处理的环保、安全和高效。
2. 适用于所有参与垃圾填埋场运营和管理的单位及个人。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垃圾填埋场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监督执行。
2. 设立垃圾填埋场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事务。
三、入场管理1. 所有进入填埋场的车辆和人员必须登记并遵守填埋场规定。
2. 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四、垃圾接收与分类1.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政策,禁止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2. 对接收的垃圾进行称重和记录,确保数据准确。
五、填埋作业管理1. 按照规定的填埋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2. 定期对填埋区域进行压实和覆盖,减少环境污染。
六、环境保护与监测1. 定期对填埋场周边的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进行监测。
2.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垃圾渗滤液和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安全生产1.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应急救援设备。
八、设施设备管理1. 定期对填埋场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2. 确保所有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九、文档与档案管理1. 建立完整的垃圾填埋档案,包括入场记录、作业日志和监测报告。
2. 所有文档应按照规定保存,便于查询和审计。
十、监督检查1. 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填埋场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对违反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并限期整改。
十一、应急预案1. 制定垃圾填埋场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十二、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垃圾填埋场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须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以符合具体垃圾填埋场的运营和管理需求。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全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全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维护公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
第三条填埋场的所有者(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职责和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条所有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填埋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第五条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照属地政府的要求,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六条填埋场应当加强与相关行业部门的沟通,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例会,分析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七条填埋场的所有者(管理单位)负有保证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1.全面负责填埋场的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巡查,出具相应的报告。
2.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填埋场运营过程中的安全。
3.配备具备相应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并进行必要的培训。
4.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设备和防护用品,确保从业人员的安全。
5.加强填埋场的安全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第八条所有从业人员应当遵守填埋场的安全生产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九条从业人员发现填埋场存在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并参与建设与购置安全设施和设备。
第三章安全生产措施第十一条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防范体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设备。
第十二条填埋场应当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并建立相应的储存设施。
第十三条填埋场应当定期对填埋场区域进行安全巡查,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第十四条填埋场应当配备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5篇可选)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5篇可选)第一篇: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垃圾处理场填埋区安全管理规定:1、填埋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需的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及填埋工艺要求作业。
2、定期检查沼气产生量,若产气量达到可利用的条件时,要及时利用,防止沼气自燃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填埋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4、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消防演习。
5、严禁在填埋区使用明火,严禁吸烟。
确因工程需要使用明火,必须向场部提前申请,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测,具备使用明火的条件时方能使用。
6、加强填埋区进场道路的维护,确保道路平整,使垃圾车畅通无阻。
7、进场道路车辆故障而阻止其他车辆进出时,应在故障发生后30分钟内将故障车拖离现场,以免影响其他垃圾车作业而发生安全事故。
8、填埋区推土机在同一地方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相距大于1.5m。
9、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填埋区。
确因公事需进填埋区,必须报场领导批准后,由专人陪同,并配备一定的防护品,才能进入。
10、若遇暴风雨、雪天气时,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应急抢险队迅速到位,防风、防汛小组当值、当班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起责任,做好现场督导工作,若遇紧急情况,要迅速组织抢险,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二、垃圾处理场安全生产制度:1、在劳动调配时,应当通知办公室,做好新工作的安全教育。
2、在招聘新工人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技术水平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
3、在改进劳动组织、修订劳动定额时,应当考虑安全要求。
4、在制定技术培训计划时,应当包括安全内容。
5、参加重大事故的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伤亡者的善后处理。
6、按规定配备安全人员,必须保持安全人员的稳定性。
7、按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清凉饮料、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用品。
8、有计划地改善和增添必须的生活福利设施。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

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成为了城市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之一。
为了保障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相关措施。
一、安全生产措施1.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对所有从事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让他们知道如何预防、避免和处理事故。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对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管理,各项作业都必须依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违章操作将会严格处理。
3.合理安排作业:对于容易引起事故的作业,应有计划地进行,并由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领新手去学习,确保操作的安全可靠性。
4.监控设备的安装:安装灭火器、防爆器等设备,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应急预案:在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现场,应制定《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6.现场管理:对于所有进入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现场的人员,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和登记,同时还要加强人员巡查,确保现场安全。
二、环境保护措施1.科学合理旋转垃圾:为了避免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中产生的恶臭和污染,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垃圾进行旋转,让垃圾中的有害气体及时释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垃圾露天运输:垃圾露天运输会造成路面沾染、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应该尽量控制它的程度,选择覆盖性好的车辆,并对其进行防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垃圾填埋液的收集和处理: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填埋液,如果不加以处理会污染地下水,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对垃圾填埋液进行收集、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垃圾填埋场的选择:垃圾填埋场需要选择在较为偏远的区域,远离居民区、水源地区,做到垃圾填埋场与周围环境相互独立,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5.臭氧处理:垃圾填埋场排放出来的气体含有臭氧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化垃圾填埋场规章制度

生化垃圾填埋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生化垃圾填埋场是指专门用于填埋生化垃圾的场地,为有效处理生化垃圾、保护环境、维护人民健康而设立。
第二条生化垃圾填埋场的建设、管理和运营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保证填埋场的安全、环保和卫生。
第三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项管理措施和责任,保证填埋场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
第四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制订生化垃圾填埋场规章制度,并不断完善和更新,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第二章生化垃圾填埋场管理第五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设立管理部门,负责填埋场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垃圾收运、填埋、处理等工作。
第六条生化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专业技术人员,确保填埋场的正常运转和管理。
第七条生化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环保管理、卫生管理等内容,确保填埋场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第八条生化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填埋场的开放时间、收费标准、服务流程等,确保填埋场服务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第三章生化垃圾填埋场安全管理第九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遵守国家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转。
第十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配备专业的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
第十一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第十二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紧急救援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第四章生化垃圾填埋场环保管理第十三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遵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确保填埋场的环境安全。
第十四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填埋场污水的合法处理和排放。
第十五条生化垃圾填埋场应当建立垃圾分类系统,鼓励和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六条养护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确保填埋场周围植被茂盛、空气清新,保护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填埋场规章制度

生活垃圾填埋场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保障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供垃圾清理车辆将生活垃圾装运到指定场地填埋处理的公共设施。
第三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是指负责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和运营的单位或个人。
第四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管理职责,保障填埋场环境卫生和公共安全。
第五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
第六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第七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八条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检查填埋场设施和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第二章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第九条垃圾收集点应当放置明显的标识牌,指示清晰,方便市民投放垃圾。
第十条垃圾清理车辆应当按时定点收集垃圾,保证垃圾清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垃圾清理车辆应当在运输途中加盖密封装置,防止垃圾泄漏。
第十二条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对运输车辆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符合安全标准。
第十三条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垃圾收集和运输档案,做好记录和管理工作。
第三章垃圾填埋管理第十四条垃圾填埋场应当符合环保要求,具备排放污染物的处理设施。
第十五条垃圾填埋场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十六条垃圾填埋场应当进行分类填埋,确保填埋效果和环保效果。
第十七条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填埋计划,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填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清理填埋场周围环境,保持环境卫生。
第十九条垃圾填埋场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巡查制度,确保填埋场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废弃物处理和管理第二十条废弃物应当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十一条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废弃物,做到资源化利用。
第二十二条废弃物处理单位应当建立废弃物处理档案,做好记录和管理工作。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一、垃圾填埋场的基本情况:二、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制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垃圾填埋场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权利和禁止事项,确保相关人员按照制度履行职责。
2.垃圾处理规范:垃圾填埋场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垃圾的处理和填埋,禁止私自处理垃圾、倾倒垃圾和滥用垃圾填埋场等行为。
3.排放管理制度:垃圾填埋场应制定有关排放物的处理和管理制度,禁止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4.防护设施:垃圾填埋场应建立完善的防护设施,包括防火、防爆、防突发事件等设备和设施,确保员工和场地安全。
5.员工培训:垃圾填埋场应进行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6.安全巡查:垃圾填埋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隐患得以排除。
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垃圾填埋场应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以便迅速处理和控制事故。
8.环境监测:垃圾填埋场应设立环境监测点,定期对废气、废水、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环境的良好。
三、垃圾填埋场的管理要求:1.垃圾分类:垃圾填埋场应与垃圾分类单位密切合作,实施垃圾分类和二次利用,降低填埋量,减少环境污染。
2.垃圾覆盖:每天或每两天向填埋区覆盖一层土,以避免垃圾散发异味、滋生害虫以及防止火灾等。
3.应急设施:垃圾填埋场应设立灭火器材、应急抢险器材等设施,并设立安全避难点,以便应对突发情况。
4.气象条件:垃圾填埋场在风大、降雨多的气象条件下,要做好风险评估,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风沙、水浸等情况的发生。
5.化学品管理:垃圾填埋场应明确储存和使用化学品的规范,遵守相关法规,并设立专门区域进行储存,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垃圾填埋场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环境设施,但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生产,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保障员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明确垃圾填埋场安全管理的职责和要求,加强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措施,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垃圾填埋场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相关部门。
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1.垃圾填埋场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执行;2.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生产计划,并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3.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4.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和安全培训,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5.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垃圾填埋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6.垃圾填埋场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和检验,确保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四、安全生产措施1.垃圾填埋场应设有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垃圾填埋场的安全管理工作;2.垃圾填埋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垃圾填埋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通道等;4.垃圾填埋场应制定并落实垃圾清理和处理的工艺流程,确保垃圾的安全处理;5.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了解垃圾填埋场的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6.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和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应进行监测和治理,确保环境安全;7.垃圾填埋场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事故处理制度,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调查处理;8.垃圾填埋场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安全教育和培训1.每位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参加相关考核;2.安全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包括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等;3.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4.垃圾填埋场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安全培训合格证。
填埋场现场管理制度

填埋场现场管理制度一、工作目标为了加强填埋场的现场管理,维护环境卫生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填埋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垃圾填埋、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
三、管理原则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提高填埋场管理水平,促进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
2.遵循“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文明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填埋场的管理行为。
3.倡导“全员参与、全程服务、全面管理”的原则,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填埋场管理,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贡献。
4.实行“综合治理、创新发展、科学管理、高效运营”的原则,不断提升填埋场管理的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管理责任1.填埋场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责任,对填埋场的管理工作负总责。
2.各部门负责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填埋场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水平。
3.员工要积极参与填埋场的管理工作,严格遵守管理制度,保障填埋场的正常运营。
五、管理制度1.垃圾填埋管理(1)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垃圾填埋,保证填埋质量和填埋效果。
(2)定期清理填埋场周围的垃圾,保证填埋场周围的环境卫生。
(3)加强对填埋场的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填埋场的问题。
2.环境保护管理(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填埋场周边植被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改善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3)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和要求,降低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
3.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健全填埋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2)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证填埋场的安全生产。
(3)严格控制填埋场的火灾和爆炸等事故风险,确保填埋场的生产安全和人身安全。
4.文明施工管理(1)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规范填埋场施工行为,保证填埋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加强现场施工人员素质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文明水平和职业道德。
飞灰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

飞灰填埋场安全管理制度一、填埋场基本情况1. 填埋场位置:填埋场必须与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止二次污染和环境风险。
2. 填埋场规模:填埋场的设计规模需与企业生产规模相适应,充分考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特性,确保填埋场的安全容纳和处理能力。
3. 填埋场建设标准:填埋场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包括场地平整度、防渗性能、防渗层材料选用等方面。
4. 填埋场设施设备:填埋场需要有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污水处理系统、排放管道、监测设备等,以保证填埋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运营。
二、安全管理制度1. 责任部门和人员:填埋场的安全管理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必须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2. 监测与评估:填埋场应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对填埋场的环境影响、安全风险等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确保填埋场的安全运营。
3. 应急预案:填埋场必须制定应急预案,包括针对火灾、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处置措施和应急演练计划。
4. 安全培训:填埋场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填埋场的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 泄漏监测:填埋场需安装泄漏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填埋场周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情况,避免因渗漏导致的环境破坏。
6. 检修与维护:填埋场的设施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7. 领导责任制:企业领导必须对填埋场的安全运营负最终责任,从领导层督促并推动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三、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1. 垃圾分类:填埋场建设需要合理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对固体废弃物实施分类填埋,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
2. 生态修复:填埋场运营结束后,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填埋场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地下水保护:填埋场填埋固体废弃物过程中,要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确保填埋场周边地下水的水质不受到污染。
四、飞灰填埋场的安全管理案例某燃煤电厂填埋场安全管理案例某燃煤电厂建设一座规模较大的填埋场,负责填埋煤灰和废渣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垃圾填埋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目的通过发现不安全因素,在进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安全控制措施,以强制手段进行整改,从而达到消除隐患,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2.人员组成成立隐患排查治理和评价小组,由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单位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员为副组长。
3.职责单位负责人作为小组组长,应对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员是小组副组长,应协助组长,对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进行日常管理。
其余成员应协助组长、副组长贯彻实施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的具体工作。
4.管理要求4.1隐患排查治理和评价由组长牵头,实行交叉检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循环模式,实现排查到位,治理到位,验收到位。
4.2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组织防范和整改。
4.3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编制相应的检查表。
4.4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安全检查中的作用。
4.5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做好检查和整改记录。
4.6对发现的隐患,应立即进行风险分析,及时整改,整改后还应进行评价,确认整改是否验收合格。
5.隐患排查治理频率5.1综合性隐患排查由填埋场负责人牵头,安全员、各部门负责人等参加,对本填埋场进行全面或重点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5.2日常安全检查(1)每位作业人员上岗都应认真履行岗位安全和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严格执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并作好记录;(2)单位负责人、安全员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业务,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督促有关人员进行整改。
6.隐患排查的内容6.1贯彻执行和上级机关颁布的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
6.2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情况。
6.3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程的贯彻执行情况。
6.4现场安全设施、设施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6.5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
6.6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旺苍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
一、垃圾填埋场处理安全管理规定:
1、填埋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需的劳保用品,严格按照各岗位操作规程及填埋工艺要求作业。
2、定期检查沼气产生量,若产气量达到可利用的条件时,要及时利用,防止沼气自燃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填埋区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应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4、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消防演习。
5、严禁在填埋区使用明火,严禁吸烟。
确因工程需要使用明火,必须向场部提前申请,经有关技术人员检测,具备使用明火的条件时方能使用。
6、加强填埋区进场道路的维护,确保道路平整,使垃圾车畅通无阻
7、进场道路车辆故障而阻止其他车辆进出时,应在故障发生后30 分钟内将故障车拖离现场,以免影响其他垃圾车作业而发生安全事故
8填埋区推土机在同一地方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左右相距大于1.5m。
9、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填埋区。
确因公事需进填埋区,必须报场领导批准后,由专人陪同,并配备一定的防护品,才能进入。
10、若遇暴风雨、雪天气时,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应急抢险队迅速到位,防风、防汛小组当值、当班管理人员要认真负起责任,做好现场督导工作,若遇紧急情况,要迅速组织抢险,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
门报告。
二、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制度:
1、在劳动调配时,应当通知办公室,做好新工作的安全教育。
2、在招聘新工人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技术水平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关系。
3、在改进劳动组织、修订劳动定额时,应当考虑安全要求。
4、在制定技术培训计划时,应当包括安全内容。
5、参加重大事故的分析,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理,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伤亡者的善后处理。
6、按规定配备安全人员,必须保持安全人员的稳定性。
7、按规定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清凉饮料、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用品
8、有计划地改善和增添必须的生活福利设施。
9、经常分析全场安全情况,提出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的意见,组织和推动有关职能科室、部门制订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对于违章作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业检查,协助解决安全生产上的问题,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
10、协同办公室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车辆驾驶、工程机械操作工、电工、焊工等特殊工种的工人进行教育、培训考试和审证等工作。
11、负责好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事故统计、分析和汇报。
12、关心群众生活,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职工劳逸结合的措施。
13、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表扬好人好事,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经验,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并负责对新进人员进行进场教育。
14、严格控制各种设备生产能力,不得超载、超负荷运行。
15、经常注意本场要害部门(药库、乙炔气、氧气、工作间、高低压配电房、地磅房、水泵房等)的安全工作,检查危险品的使用和贮藏,并经常对使用和保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16、经常进行安全巡回检查和定期检查,遇到特别不安全情况时,有权决定先行停止生产,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17、负责抓好消防工作,对灭火器材要经常检查,定人定期更换好泡沫灭火机内的药粉,对二氧化碳、干粉、干沙、“1211灭”火机按各要害部门的需要分别设置在定点位置,妥善管理,经常检查。
18、负责办理火警事故的分析、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参与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研究。
三、灭蝇员安全管理制度:
1、药液配制与喷洒人员要掌握配制药物的作用和毒理,药害性质,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必须的劳动防护装备。
2、药液配制与喷洒必须注意安全,严禁酒后作业。
3、配制作业时必须面对下风向。
4、配制药物,开启药瓶塑料密封塞必需借用工具,严禁用裸露手指开启。
5、喷洒作业必须“侧向面对下风向,由下风向向上风向进行作业
6、喷洒作业必须注意进行方向的地形地物,谨慎细微地安全作业。
7、体弱多病,皮肤病和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皮肤外伤未愈合者不准配制药物和喷洒作业;配药喷药作业必须穿戴规定的防护用品,并检查作
业物套是否渗漏,严禁使用渗漏的手套进行作业。
8、日喷药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6 小时,连续喷药4 次后必须停休1 天。
9、作业时间内不准吸烟、饮食;不得用被药液污染的手擦嘴、眼睛和脸;作业结束后脱去防护用品,并漱口、擦洗手、脸和裸露皮肤,每个喷洒周期结束后,工作服、使用过的口罩须经清洗后方能继续使用。
10、药液污染眼睛、皮肤后必须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及时请医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