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起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剧的起源

潮汕的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溯源可追至秦、汉。其中,潮剧其婉转的唱腔和独特的魅力,成为潮汕民间艺术代表。潮剧是潮汕的主要地方剧种,也是广东省四大剧种之一,距今400多年历史。我国现有335个戏曲剧种,其区别主要是唱腔音乐。潮剧的唱腔,包括曲牌、对偶曲和小调。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过去又叫潮腔、潮调、潮音戏,潮剧的称谓,最初在清末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定称为潮剧。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是中国古老传统剧种之一。流行于粤东、闽南、香港、台湾及东南亚一带。

明代戈阳、昆山等腔流播潮州,清代西秦戏、外江戏(以二黄西皮为主)也在潮州演出,潮剧兼收戈、昆、梆、黄和当地丰富的民间音乐、说唱、歌舞,深化成具有潮州乡土特色的地方戏曲。

潮剧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戏曲向受歧视,可资查证的文献不多,而潮剧尤甚,故要说明其确切的年代,颇不容易。不过,这个“四百多年”年限的推算,还是有所依据的:

其一,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编定的《广东通志》(初稿)所收《御史戴正风条约》第十一“禁戏”条,便有“访得潮属多以乡音搬演戏文”的记载,并谓曾对它“屡行禁约”。“乡音”即指潮州话。用地方语言演唱戏文,是地方戏形成的主要标志。据此,可以推知在一五三五年以前潮州就有“以乡音搬演戏文“的戏剧存在,而且屡遭禁止。

其二,有流传在英国、日本的三个明代潮州戏文,其中最早一个《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是明嘉靖丙寅(1566)刊刻的。此本既为“重刊”,便有原刻(即“重刊”本中所指“前本荔枝记”),前本刻于何时,虽无可考,但其在1566年之前,是明确的。上述两项资料,距今皆已四百多年,故可推算出潮剧大约的历史年代。又《宋元翰传》中还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年至1520)潮阳有“椎结戏剧”之俗。“椎结”即“椎髻”,“谓髻形如椎也”,引伸当为“打头”(束发)即化装,是戏剧的表演形式。因其未注明是否以“乡音”演戏,不能断定其为潮剧,只能作为明正德年间潮阳有“演戏”之俗来理解。

那么,“潮州的演戏”之俗又始于何时?根据目前发现的材料,可以确知不会后于明宣德七年(1532),至于还可上溯若许年,估计或许可以推前至《永乐大典》编成的十五世纪初叶。因为1975年在潮安西山溪排涝工地出土

的正字戏手抄本《刘希必金叙记》,便是明代宣德七年抄竣的。这本戏文被研究家肯定为演出者的应用本,而不是案头剧本。既为演出应用本,又随主人同葬于潮安现今的凤塘公社附近。这本(正字)《刘希必金钗记》戏文,是正字戏艺人于一四三二年前在潮州一带演戏所使用的本子。因为剧本里已经明显渗入潮州方言俚语。在中国戏曲领域里,普遍存在艺人为适应当地观众的欣赏习惯和艺术趣味,便在演出过程中,吸收方言俚语,以丰富语言色彩,增强演出效果的现象。

如:“说话甚痴歌”。“痴歌”是潮州人惯用的贬义词语,对那些纨子弟恋慕女色不端行为,更以此语指责,称其为“痴歌客”。“妈人客”。指女客。潮阳称成年妇女为“妈人”,现在乡下仍保持此称谓。“一般平重”、“一对平长”。把两种东西一样重量叫“平重”,一般长短叫“平长”,也为潮语。“接面儿”,刘希必被误认死亡,公婆迫刘妻肖氏改嫁宋忠,叫宋为“接面儿”。潮阳有把女儿嫁后死亡,其婿另娶的妻子认为“接面走仔”。“我几岁与你做亲”。把订婚说为“做亲”,潮属皆然。“虎落平洋”。把“平原”写成“平洋”,他处乏见。“便来去霸酒吃”。“霸”者乞讨也。似此释义,恐怕只有潮属是这样的。“相看未饱”。“惜未饱”。类似这种潮州话的句子结构句式,在剧本中还有。上述数例,足以说明出土本《刘希必金钗记》是在潮州一带演出的戏文,也说明这时期潮州便有戏剧的演出了。(不过这种戏剧不是潮剧而已)而且演出还是具备相当规模的,否则,不可能上演这样有六十七出之多的篇幅浩瀚的大戏。

潮剧是宋元南戏演变而来,是南戏的一支,渊远流长,历史悠久,这点学术界已成定论。

潮剧的传统剧目众多,据载,1959年前已收集到1300多个.潮剧传统剧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来自南戏传奇和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珍珠记》、《蕉帕记》、《渔家乐》等。另一类取材当地民间传说故事或实事编撰的地方剧目,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柴房会》、《井边会》、《龙井渡头》、《陈三五娘》等。

潮剧有自己的体系和独特的风格。音乐唱腔是曲牌联缀为主的联曲体和板腔体综合体制,至今保留一唱众和,二、三人以上同唱一曲和合唱曲尾的帮腔形式。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多曼声折转,清丽悠扬。潮剧行当由南戏的生、旦、丑、净、外、贴、末发展到现在为十类丑、七类旦、五类生、三类净、其中以丑、旦两行表演较有特色。

潮剧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始终是历史的,涵盖着潮汕特异于人的语言、习俗、风尚、及其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传统、民性心理、审美情趣,又是流动的,一直处在不断的沿革嬗变之中。由开始以"土音"搬演南戏,到用"潮腔"演唱地方

故事,再到广收博纳而成独具一格的地方剧种,称谓从明之潮调,清之潮音,到新中国成立后称潮剧,都是一个处在"动"的态势,川流不息,又"水往高处流",一步步迈向完整和成熟。从历史看,正是这个"动",给潮剧以不衰的活力。直到本世纪初,随着商业的发达,交流的频繁,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潮剧适应新的情况,依然在"动",尤其是大量吸收各兄弟剧种、电影、流行歌曲等艺术成就,使声腔、表演继续变革发展,连台本戏、文明戏、机关布景的出现,一新其时耳目。这种"动",既是适应潮流,又是不断吸收潮汕民间养料,不断民性化、地域化的过程。潮剧音乐,好些都是从流行潮汕久远的佛曲、庙堂音乐、大曲、八音大锣鼓吸收融化而来,具有独特的地域风采。据说潮剧三步进三步退的台步是吸取自蛋船歌舞,潮丑侧身踊跃的机械手法腿法是来源于潮汕的纸影、木偶、而潮剧滚唱、畅滚一类的演唱和七字、五字、三字的叠句则与潮州歌曲类似,这些都正是取自于民,向地域化发展的例证。

潮剧历史上,在其涵盖潮汕人文、孕纳潮汕民间艺术而不断形成地域性特点的同时,还始终保持民性化、大众化的特色,使其一直在民间广为传唱,成为潮人同赏、同享、同乐的乡音。它与潮汕民俗活动的结合,更为明显。特别是入清以来,,"各乡社演戏,扮台阁,鸣钲击鼓以娱神,更诸靡态"。现存县乡志都分别记载有节日时令、游神赛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期间潮汕大演其戏的事例,范围广至迎神、谢神、祭祖、寿诞、得子、婚嫁、封官、晋爵、乔迁、建祠,以至行铺开张、乡规习俗制定和施行等等方面。群众赏戏成风,促成戏剧班社纷纷成立,特别是到了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汕头辟为通商口岸,经济发达,潮剧班社更多,演出地区也不断扩大。清光绪年间,"潮音凡二百余班",除在潮汕一带演出外,还把足迹伸向惠州、梅州、琼州和福建泉州、漳州、龙岩,以及上海、福州等地,而且到南洋一带,到香港、澳门和台湾高雄、台南等一些潮人较为集中居住的地方演出。演出形式,从早期沿袭勾栏、竹帘,到戏棚、神庙戏台,再到戏园、剧场,也无不是适应社会和群众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变换的结果。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的生动例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表现形式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1990年以后,潮剧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和多种现代文艺形式的冲击,投资减少,人才流失,艺术水平下降,优秀的传统表演艺术濒临灭亡,正处在艰难发展的状况之中,亟待保护和扶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