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社会
河南科技出版社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犯罪
1、编制和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 2、黑客破坏 3、越权存取 4、窃听 5、传播有害信息
计算机病毒特征
1.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 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上;
2.破坏性。病毒入侵计算机后,都对计算机系统 及应用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特征
3.隐蔽性。计算机病毒通常利用自身代码长度很 小、传播速度快的特点,采用各种欺骗的方法 隐藏在各种文件中,不易被察觉; 4.潜伏性。计算机病毒通常都有潜伏期。有时被 感染后,并不马上发作,而等条件符合时才发 作;
最后得出了一个较为理想的答案:
钢刀
火石
指南针
获取物质
获取能量
获取信息
解疑:钢刀能获取猎物; 火石可以取火;指南针可 以指明方向。 指南针就是我们获取信息 的一种工具,有了它,陆 战队员们就可以用它获取 走出原始森林的方向,没 有它,可能一辈子都走出 原始森林。而指南针指向 的方向就是一种信息,即 方向信息和方位信息。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 • • •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
为了维护计算机系统安全,我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 传输信息等所使用的技术的总称,它包括微电子 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3个部分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最根本基础。 通信技术是实现信息传递的关健 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网络, 通过网络可以传递信息、共享资源,开辟了信息 技术应用的新天地。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教学对象:高一学生课时:25分钟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及其特征。
2、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信息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2、信息和信息社会的特征。
教学难点:1、对信息和信息社会的含义的理解;2、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之间的关联。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教师提问:“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节课叫什么?”学生回答:“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回答出“信息技术课”。
教师设疑:为什么以前叫电脑课,现在叫信息技术课,那么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社会?从而引入新课(板书)信息与信息社会2、讲授新课(1)信息的概念教师用课件展示几幅图片。
教师提问:能从图片得到些什么内容?学生回答:照片中的符号、颜色、图像等。
教师回答:你们都说的很对,这些就叫信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大家对信息的广泛的理解:1、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报道(辞海);2、用来通信的事实,在观察中得到的数据、新闻、知识(美国、韦伯);3、是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信息是谈论的事情、新闻、知识(牛顿);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信息的概念。
通过给予具体事例,师生互动,从而得出信息的基本特征。
(板书)信息(2)信息技术的概念教师总结:同学们,刚刚我们理解的信息的含义、特征和作用,那我们获得信息之后怎么让这些信息变成有价值的东西呢?学生回答:对信息进行加工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而加工过程所涉及的内容就是信息技术,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找到信息技术的含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课 信息社会探秘教案
第一课信息社会探秘——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初中信息技术基础2、年级:七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南方出版社4、所属章节:第一单元第1课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㈠、教学目标根据“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指导思想,参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⑴、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⑵、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表现⑶、掌握信息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及懂得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列举出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信息,能够结合例子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增强使用有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与价值观⑴、让同学们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并认识到信息是一项重要的资源,对人类的作用,激发学生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愿望⑵、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⑶、认识信息的两面性,主动抵制不良信息。
㈡、内容分析学好这一课是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开端,对学生今后学习本门课程会产生持续和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体验更深化,对信息技术了解更全面,认识信息的安全问题,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和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1、重点:(1)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2)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地位和作用(重要性)。
2、难点: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对于人类的重要性㈢、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在各方面和小学没有多大区别,他们活泼、好奇、注意力容易分散。
由于他们小学来自不同的学校,知识层次有着很大的差别。
有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学习过信息技术,有的从四年级就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了,但主要还是停留在“玩电脑”的层次上,他们一提起信息技术就会问能不能上网,会想到游戏和QQ。
如何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地将信息和信息技术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机联系起来,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深化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体验。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教案
1. 了解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3. 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信息技术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第二节: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 信息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信息技术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第三节: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 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2. 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信息技术对于信息社会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
1. 学生教材:提供相关的知识点和案例研究。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图表和案例。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评价方式:
1. 课堂讨论: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学生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对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拓展活动:
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企业或机构参观,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2. 学科竞赛: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教学方案 (1)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2)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3)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4)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开展 (5)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6)第二章:学会操作计算机 (7)第5课时计算机的根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7)第6课时计算机的分类及计算机的文化 (9)第7课时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0)第8课时学会正确开、关机 .......................................................... 11第9、10课时初识Windows XP与鼠标操作.................................. 11第11课时键盘操作与练习.............................................................. 14第12课时汉字输入....................................................................... 15第13课时Windows的画图—绘图工具箱 ..................................... 16第14课时画方形和圆形图形 ........................................................ 17第15课时文件和文件夹的根本操作.............................................. 18第16课时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20第17课时资源管理器................................................................... 21第三章:上网浏览〔6课时〕 ......................................................... 23第一课走进Internet ................................................................. 23第二课认识浏览器 ..................................................................... 23第三课网上浏览和搜索.............................................................. 24第四课浏览“中国少年雏鹰网 ..................................................... 24第五课下载信息......................................................................... 25第23课时网络与道德................................................................... 27第四章:word的使用 ..................................................................... 28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8课时〕 ............................................ 28第一节 WORD根本操作.............................................................. 28第二节文本的根本编辑 .................................................................. 29第三节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30第四节图文混排 .......................................................................... 31制作小报〔2课时〕........................................................................ 32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1-1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3--1--1 《走进信息社会》教案购票、网上购物、视频聊天,还可发短视频、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
(课件图片展示)老师:通过上面的实践,你在网络中看到了哪些形式的信息,这些形式的信息向你传递了什么内容?学生:文字、图片、视频、声音……老师:丰富多彩的信息表现形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下面请同学们从保存与传递两个方面探究信息社会的发展。
2.信息社会的发展(10分钟)利用教材,以自主学习作用探究的方式,掌握以下知识,并完成相应任务:(1)信息保存方式的变迁从古至今,保存信息的方式一直不断地变化和进步:人脑——龟甲——竹简——丝帛——纸张信息社会:想一想:你知道或者使用过哪些保存信息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2)信息传递方式飞鸽——驿站——邮政(通信、电报)——电话——移动通信传递方式优点缺点寄信电子邮件打电话视频通话试一试:引领爷爷奶奶感受当下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同学们请根据P6内容完成P7表格,并进行交流汇报。
3.巩固练习(3分钟)(1)情境分析: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样选择?①把作文上交给老师。
②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祝贺中秋节。
③告诉爸爸尽快来兴趣班接我。
三、项目拓展(8分钟)1.未来的社会是怎样的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尝试,分享交流2.拓展阅读: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影响思考:你认为信息社会对人类有什么影响?阅读教材第8页,自由说一说。
案例分析:远程会诊居家网课电脑手机办公学生:保存信息更方便、交流更快捷、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产生垃圾信息、网络诈骗、伤害眼睛……四、项目小结(3分钟)同学们,让我们跟上信息社会的步伐,与计算机、网络交上好朋友,在信息的海洋里浏览世界、阅读知识、丰富生活、开阔眼界。
五、活动日志(3分钟)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清华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2.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信息概念。
(2)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社会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播放一段视频通话的场景,如学生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的片段。
视频内容:展示学生与家人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视频通话,互相问候、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2.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进行过视频通话呢?视频通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学生情况
1. 认知特点
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社会的理解较为抽象。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抽象概念。
2. 学习能力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理解复杂概念和进行抽象思维时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习兴趣。
(1)教师通过举等都是信息。
举例说明:天气预报告诉我们未来的天气情况,新闻报道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课程表告诉我们每天的上课安排,这些都是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特点,如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等。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信息,如声音、图像、文字等。
清华版(2024)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设计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1. 介绍信息的概念和特点,包括信息的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等。
2. 阐述信息社会的特征,如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等。
3.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对生活的影响,如改变沟通方式、促进学习等。
丰富娱乐: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丰富娱乐生活。
信息技术三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Word文档编辑排版方法
文字输入与格式设置
掌握中英文输入方法,学习字 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基础格式设置。
段落调整与排版
了解段落缩进、行间距、段间 距等调整方法,实现文档美观 易读。
插入图片与表格
学习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绘制 表格等技巧,丰富文档内容展 示。
页面布局与打印设置
掌握分栏、分页、页眉页脚等 页面布局技巧,以及打印预览
拓展延伸:未来科技展望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以及 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行业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介绍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探讨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慧 城市等领域的发展趋势。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创新
探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最新发展,如头戴式设备、手势识别 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以及在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
包括内存和外存,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输出设备
如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输出计算机处理 结果。
计算机软件系统分类及功能
系统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 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 需求。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实 现各种功能。
计算机工作原理简介
存储程序原理
计算机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二进制原理
指令周期原理
CPU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解码并执 行指令,然后存储结果,形成一个指 令周期。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即0和1 表示所有信息。
04
网络基础知识与互联网应用
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提问学生:“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课,大家知不知道我们这门课叫什么” 学生回答:“电脑课”、“计算机课”,少数同学能够说出“信息技术课”。
归纳:刚才大家从图片、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从这些载体中得到的信息。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在接触信息。
据阅读材料对比古时候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今天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不同?提问:古时候人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生:鸣锣收兵、擂鼓进攻。
还想到:飞鸽传书,快马加鞭,亲眼所看,亲耳所闻。
师:举例。
古代的战争如何调动军队。
提出古人超强的想象力:千里眼,顺风耳。
今天我们是如何获取信息的?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从电视、报纸、广播、互联网、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回答。
古人和现在人们获取信息最的对比,哪个量大?学生:今天提出信息的概念:人们把声音、数据、文字、图片、影像等载体中所传达的意义叫做“信息”。
信息与载体是有区别的,信息需要载体来承载,没有载体信息就不能表达,也不能传递。
我们要学会区分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载体。
归纳: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海量信息之中,无时无刻地在接受信息,但有些信息对我们来讲是有用的,有些是无用的,要学会怎样去获取有用的信息。
活动三:信息的获取过程根据阅读材料分析B军是如何获取A军的情报的回答问题。
1、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情报信息?2、B军事如何得到有用的情报,在怎么利用的?通过阅读材料提出我们获取信息的过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
获取信息有很多途径,处理信息可以利用工具和技术帮助我们精确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其中要注意信息处理飞方法和目的。
随着科学进步,信息社会已经来临,信息不是信息社会所独有,但信息社会对信息需求量非常巨大。
导出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信息得到广泛李永和充分共享的社会。
信息社会的特点:信息技术空前发展、信息需求日益增长、独特文化已经形成。
第1课 信息和信息社会
教学反思
二次反思
中学生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教学策略
讲述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视频展示、小组合作法、小组竞赛法
媒体的应用
媒体内容和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多媒体网络教室
呈现教学内容
倡导合作学习
良好
评价方法
小组互评、老师总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一、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吗?信息是什么?那么让我们一起愉快的上完这节课,大家就都明白了
认真听讲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正面影响
以4-5人为一小组参考以下其中之一选题来思考一下: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好的影响?
参考选题:
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应用
在日常学习方面的应用
在通信服务方面的应用
在金融和商业的应用
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
在工具生产方面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应用
小组相互交流,并列出发言提纲,每小组选代表准备演讲、发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源较复杂,来自城区的学生已有了近三年的信息技术学习史,而来自山区的学生则对信息技术知识知之甚少,而且大部分学生由于小学养成的不良习惯,把计算机只做为一个游戏机来看待,本节课就是通过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让学生了解真正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纠正学生的信息观。
教学重难点
及解决措施
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学生发言:写信、寄照片、打电话、上网传视频文件等。
通过学生发言及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信息的含义。
二、信息的特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并加以引导,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信息的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和时效性。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川教版
题目:请列举信息社会的两个特点,并解释它们对你生活的影响。
答案:信息社会的两个特点是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化使得信息可以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输,使得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网络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保持联系,获取他们的动态和信息。
4.题型:信息安全与道德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构建信息概念,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的敏感度。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信息传播的短视频,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信息的特征、处理过程以及信息社会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网络谣言的识别与防范”,角色扮演活动“信息安全小卫士”,以及信息检索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处理技能。
4.强化信息社会责任感,明确在信息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包括数据、消息、知识等多种形式。学生需要理解信息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和运用。学生应掌握这一过程的基本步骤,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在这一过程中的应用。
3.在讲解信息社会责任时,我将加强对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道德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在信息社会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如何尊重他人的隐私。同时,我将设计一些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信息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我的观察,不断调整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01课(信息社会)
祝大学习愉快
1、以计算机为核心 2、以互联网为核心 3、以数据为核心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 3、增强现实技术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转变与技术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结合的模式的角度
1、虚拟计算 2、通信技术 3、传感技术 4、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5、3D技术 6、信息安全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五、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2、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3、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 与创造力
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 会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1、数字生活 2、信息经济 3、网络社会 4、在线政府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三、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 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 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 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 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 2.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 3.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4.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的影响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信息技术创生型导学案一、学习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教材介绍了信息的含义,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过程,以与信息社会。
为了更生动的对这些知识进行说明,教材加入了“一鼓作气”、“大庆油田情报的获得”、“贝卡谷地之战”、“计算机出故障后”和“”这些有趣的阅读材料,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简单地阐述了什么是信息、信息获取的方法、信息处理的过程以与信息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小学毕业,在注意力方面还保持了儿童的一些特征。
由于是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堂的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趣味性,把基本知识讲清楚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四、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与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与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五、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与发展。
六、学习方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课时安排:1课时七、学习过程:引入: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进入了如火如荼的信息时代。
什么是信息?如何获得信息?获得信息后又如何处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板书)一、信息的含义(任务):让学生观看《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视频,并回答问题“两军交战时,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进攻。
(问题):是否鼓声就一定表示进攻?请学生再看例子。
(任务):通过看图片,回忆电视中的场景。
回答问题:“衙门的鼓声表达了什么含义?”(学生):告状。
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2认识信息社会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
使用教材和资源:结合了历史文件《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和国家信息中心的《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等权威资料,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学生参与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较为积极,特别是在讨论环节,学生能提出自己对信息社会的看法和疑问,显示了良好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互动讨论法:
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就信息社会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例如探讨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种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沟通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表、视频和其他数字媒体工具展示信息社会的各个方面(如全球连接性的增长、数字生活的实现等)。这种视觉辅助手段提高了信息的吸收率并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2.教学材料与资源
多媒体材料:
准备关于信息社会发展的图表、时间线和相关短片,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
收集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例,如信息经济中的成功企业案例,网络社会的应用例子等,用于案例分析和讨论。
阅读材料:
选择和准备一些关键阅读材料,包括学术论文、政策文件和新闻报道,供学生在课后深入学习。
案例分析:介绍几个信息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实际案例,如成功的信息技术公司和智能城市的建设。
主动学习:学生听讲并做笔记,对于不清楚的概念主动提问。
案例讨论:分组讨论教师提供的案例,分析案例中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应用。
提供充足的理论知识,确保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全面理解信息社会。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亮点:成功地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使学生能够具体理解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的实际意义。
初一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课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03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社交媒体
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 亲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点滴,获取新闻资讯。
网上购物
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 方便人们足不出户购买所需物品。
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体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道德与法规
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包括尊重他人隐私、保护知识产 权、抵制不良信息等。
信息法规
信息法规是指国家制定的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旨在规范信息行为,维护 信息安全。
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
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 售,拓展业务范围。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
智慧物流
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物 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04
信息素养与道德法规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
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处理、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解 决问题的能力。
在线支付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快捷。
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
80%
网络课程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 主选择各类课程,提高学习效率 。
100%
数字图书馆
电子书、在线数据库等资源为学 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料。
80%
多媒体教学
PPT、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教学 方式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 奇心,培养其积极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社 会和个人发展的影响,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 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常见信息技术工具和软 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如何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深层次 应用和影响。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如何因材施教也是 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 和软件,如搜索引擎、电子邮 箱、办公软件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传递信息 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 操作等方式,让学生 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 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挑战自我
鼓励学生挑战更高难度的任务和问题,如编程、数据分析 等。
提升能力
通过拓展延伸活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 养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05
评价方式与标准
过程性评价:观察记录,及时反馈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思考、发言、合作等方面; 记录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任务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等;
答疑解惑时间安排
课后自习时间
安排专门的课后自习时间,供学生自主复习和完成作业,教师可 提供必要的辅导和答疑。
晚自习辅导
针对学生在晚自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安排集中答疑和辅导时间,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困难。
预约答疑
鼓励学生提前预约答疑时间,以便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的辅导和解答。
任务1 认知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教案)
第1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教案任务1认知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教案1.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单元名称认知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课时2学时所属章节第1章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任务1认知信息技术与信息社会任务描述即将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小华,想利用暑假去外地看望爷爷和奶奶。
在爷爷奶奶家的假期生活中,面对要彻底解决数字化生活的困扰,需要了解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文化、了解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和法律规制、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任务分析信息技术解决了人们远程购物、智能识别等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历程,但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发展,社会特征和文化会出现新的变化;新型的信息社会也会出现新的道德、犯罪问题,需要行为约束和法律制约;信息社会一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说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②说出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智慧社会的前景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情况(20%);小组协作搜索信息、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任务成果(50%)终结考核:自我总结评价(30%)能力目标①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②能描述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典型应用,以及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素养目标①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相应的文化、道德和法律常识②在信息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环境为每位学生的计算机配置如下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10、网页浏览器2.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内容教师行动学生行动组织方式教学方法资源与媒介时间/min任务提出导入任务情景分析工作任务集中引导启发投影视频10提问:通过任务情景和任务分析,需要搜集哪些内容来解决小华的困惑?思考完成任务需要搜集的相关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特征和文化、存在的问题和法律规范等)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共同探索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分组协作,搜集并展示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分组协作集中展示引导启发讲授投影屏幕30引导学生共同搜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联系日常学习和生活,分组搜集并展示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典型应用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和信息社会文化的四个层面及主要特征分组搜集信息社会特征和信息社会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搜集当前信息社会存在的问题,搜集信息社会的相关法律常识分组搜集信息社会当前存在的信息污染等问题,搜集信息社会会的基本法律规范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信息分组搜集并展示关于信息社会的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信息学生练习与讨论巡视检查、记录、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点评中国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对计算发展的影响分组讨论展示评价搜集信息分享成果计算机80中国快速发展的网络商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搜集信息辩论在信息社会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网络道德观?搜集信息分享结果社会资源信息化给城市建设带来的新变化完成工作任务巡视检查、记录记录讨论结果上传学习平台独立提炼关键信息计算机总结评价根据先期观察记录,对学生的分组讨论情况进行初步点评倾听点评集中自主学习计算机和投影屏幕40对本次课的重点及要点进行总结,讲授评价标准倾听总结,对自己的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总结先集中后独立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计算机和投影屏幕3.教学实施过程任务提出(10min)教师导入任务情景:即将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小华,想利用暑假去外地看望爷爷和奶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
课时安排: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进行了一堂完整的信息技术理论课,我感觉到七年级上册过多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大受冲击。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它课,很大一部分课堂教学都要依托基于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机教室来实现。
这就要求我要做好课本强大的理论攻势和学生极高的上机欲望之间的协调,使学生不仅要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任务,还要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使学生在过于紧张的初中学习中找到轻松点,以便更好地进行主要科目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