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激励教学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7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7篇第1篇示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法数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影响。
当前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索的课题。
1. 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课程有一个详细的规划,清楚地了解自己要教授的内容及教学目标,设计出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可以包括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
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教学时间,不要浪费每一点时间。
可以根据学生的智力特点和学习习惯,适当地安排学习时间,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疲劳、困倦的情况。
3.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创设积极向上、鼓励互助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示范、讲解、提问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差异化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兴趣等因素,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6.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运用【摘要】每位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学生们的学习激情、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些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励法;有效应用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我们把学习过分任务化、使命化,而非引导学生去寻找学习中的乐趣,促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这种教育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使他们身心疲惫却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的效果。
我们总是逼着他们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反的,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的学习新东西。
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当今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一、“爱心”法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愈是害怕和过分自卑的心理最容易阻碍创造力的发展,相反的,勇敢自信在创个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目的,扮演好学习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要做到不会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有安全感。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体还是学生,但是,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兴趣法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引人入胜的学科,它的灵活性、工具性,强大的人文性都在吸引着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因与生活息息相关,就更容易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以“情境”激励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卓有成效的,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肢体语言、课件动画、影音录像、简笔书画等,再现教学内容。
使孩子们渐入佳境,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到学习里面,这样就能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可以在教学中,借助课件、小故事、小游戏之类的办法,使孩子们温故知新,达到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认真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的目的,我在教《数的世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课时,就采用了上述的方法,学习效率很高。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哪些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所学知识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教学中注意探索教法—激趣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效果。
例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
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
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
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
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
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中注意精心设问—激趣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
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呜,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9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9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数学实验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对学生的互动引导,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背后的数学规律和数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
四、倡导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倡导探究式学习。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引导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采取个性化的教学引导方法。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加深入、拓展的数学任务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细致耐心的引导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引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结题报告课题编号:0615 课题负责人张滨崔志录黑河市第五小学内容摘要:《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中最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通过赏识为主要激励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实践为特征”的多层次的目标教学,引导学生会学,主动地学,创新地学,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为己任,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一、课题提出背景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层面属于“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
” 有人称之为抱怨教育。
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守纪,老说孩子顽皮;为了孩子仔细。
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
“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负面的情绪恶性堆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逐渐消耗其发展的潜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赏识、激励教育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真正能够从小学开始就在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赏识、激励教育是培养新世纪学生健康的主体精神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而从小学开始实施赏识、激励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以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赏识教育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周弘老师所倡导的以赏识为基本原理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和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指导,这种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这种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人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识。
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效激励,让学生积极学习数学
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效激励,让学生积极学习数学作为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科。
在上数学课时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激励方法,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
本文将探讨关于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中有效的激励方法和策略,并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指导建议,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激励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例如,教师可以用有趣和生动的演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学习经验,以便于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游戏和互动中去,透过游戏和互动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外,教师也需要积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和自信心。
例如,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并逐步提高成绩。
教师还可以透过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表现优异,逐步提高自信心和学习成绩。
设置合适的目标和计划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学习目标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能力和需要来制定,并符合预定的教学要求和标准。
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并逐步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尝试和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例如,对于那些视觉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绘图、建模等的方式,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技巧;对于那些思维方式偏向于抽象、理性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透过数学推理和证明的方法,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11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并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具体)
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具体)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1.游戏互动法: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好动好玩的年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寓教于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景创设法:教师可以根据一年级小学生活经验少、认知水平低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3.故事引导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4.直观操作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手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来获取新知识。
5.表扬激励法: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欢被表扬的心理特点,采用鼓励和激励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自主探究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7.生活应用法: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8.尝试失败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失败,让学生体验挫折,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9.实践操作法: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如折纸、拼图、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10.自主作业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作业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总之,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及困惑一年级是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阶段,教学方法和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进行设计。
以下是几个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法的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年级数学主要涉及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因此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2.注重实践操作: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公式。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需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下面是一些建议:1.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学习,培养友善和支持的氛围。
-提供正向的反馈和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
2.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互动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让学生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做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科的吸引力。
3.调整教学内容:-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引入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学习的乐趣。
-避免死板的记忆和机械的计算,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网络或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适合学生不同层次和兴趣的数学学习资料。
-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如计算器、几何工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为学生提供辅导和个性化指导,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5.让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和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组织数学俱乐部、研讨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和分享自己的数学才能。
-邀请专业数学家或成功人士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数学对于实际生活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总之,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需要以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应共同合作,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愿意并能够主动地学习数学。
儿童学习激励积分计划
儿童学习激励积分计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然而,许多家长也发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积极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为了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目标和动力,很多家长开始尝试各种激励方法,以期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其中,学习激励积分计划被认为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学习激励积分计划的定义学习激励积分计划是指家长或老师为了激励孩子学习而制定的一套激励机制。
通过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奖励标准,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积分,最终可以兑换成各种奖励。
这种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三、学习激励积分计划的制定步骤1.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家长或老师需要和孩子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包括考试成绩、学科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
学习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并能够量化。
比如,孩子可以设立一个月的学习目标,比如数学成绩提升5分,语文阅读增加100字等。
2. 制定奖励标准根据学习目标,家长或老师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标准。
奖励标准应该和学习目标相匹配,比如数学成绩提升5分可以获得10个积分,语文阅读增加100字可以获得5个积分等。
3. 设定积分兑换奖励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或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设定积分兑换奖励的项目,可以是一些小礼物、玩具或者可以增加学习动力的事物。
比如,100积分可以兑换一个玩具,200积分可以兑换一个游乐园门票等。
4. 奖励发放和管理在制定好奖励标准和兑换项目后,家长或老师可以采用积分卡的形式来记录孩子的积分情况,可以将卡片挂在不同的地方并及时发放奖励,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认可和鼓励的。
四、学习激励积分计划的特点学习激励积分计划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定奖励标准和积分兑换项目,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录 引言 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 方法二:教学情景营造法 方法三:个性化教学法 方法四:评价与激励相结合 结论
引言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 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应当关 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数学教学 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应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 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创造力。
方法四:评价 与激励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 的学习成果,鼓励他们的努力 和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
设立奖励机制,让学生在数学 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 力。
结论
结论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 有重要意义。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情景营造法、 个性化教学法和评价与激励相结合等方 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心 理健康。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 团队合作来解决数学问题,培 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方法三:个性 化教学法
方法三:个性 化教学法
监测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况,根据 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鼓励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来表达情感,促 进情感与数学知识的结合,提升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动机。
方法四:评价 与激励相结合
方法一:启发 式教学法
方法一:启发 式教学法
利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转换教学策略,保持学生的积极参 与和学习动力。
方法二:教学 情景营造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法二:教学 情景营造法
创造积极、愉快的教学氛围,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 乐和成就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口头评价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二年级).doc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口头评价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是贯彻落实课程评价改革精神的需要课程评价是课程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评价观的转变作为了重要枢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标准及教材的逐渐推行和使用,课程评价越来越显示出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评价改革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这是建构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三项核心任务之一。
我国正在研制《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讨论稿也明确指出:“应强调方法的多元化,要重视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纪录等)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对行为表现应采用激励性评语的方式” 0这是对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具有导向性的指导和建议。
小学数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学科。
因此,深刻领会《纲要》精神,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评价整体改革的重要方面。
而口头评价乂是小学数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屮的口头评价的成败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
(二)是消除数学教学口头评价弊端的需要现行的课程评价存在着许多弊端:有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甑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评价目的模糊; 有的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的差异,评价方法单一;有的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过程性评价,评价效果不佳。
凡此种种,无不严重地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着亿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一个分支,所以,现行的课程评价的种种弊端也相应地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之中。
甚至可以这样说,小学数学教学评价除了存在一般课程评价的种种弊端外,还受小学数学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水平的影响,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类型、评价分析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策略作者:叶宗军来源:《新课程·中旬》2017年第07期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和过程,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帮助其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促进其数学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这学期,我接手的五年级一班中男生占了大多数,顽皮好动、反应灵敏的他们在课堂不太专注,好开小差;在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时,虽有时积极参与,但都不能善始善终,讨论的话题经常会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明显表现出厌学的态度。
怎样改变他们这样的学习习惯,创建一个和谐民主而又气氛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主阵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并努力在课堂中大胆尝试灵活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
一、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评价课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最重要的场所,也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课堂上老师应该使用及时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较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
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运用表扬,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为这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表示肯定的一种方式。
在教学中,我根据本班的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评价标准:优等生严格要求,上新课的时候让他们引领课堂气氛,启发性的问题一般让他们回答,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思考,这样他们更专注了,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浅尝辄止,让他们享受到思考的乐趣。
对于后进生,则在课堂的巩固练习阶段让他们回答问题,这样,他们在刚刚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就不难找出答案,而教师适时地给予表扬,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优等生,则要求他们尽量用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后进生则相对的降低难度,利用分步计算做出来就行了。
通过教师设置的不同标准和激励评价,让学生人人学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一显身手,每个人对数学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数学教育的一部分,其根据是文化给予数学以生命,而数学为文化带来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基本能力的重要阶段,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数学文化是数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意义:1、激发学生兴趣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学生会变得更加好奇,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2、提升教学质量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去探究及阐述数学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把知识与文化相融合,提高教学的质量。
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数学文化的渊源、历史及其背后的意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数学。
3、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思维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通过学习数学文化,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对数学的贡献,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1、启发性教学法启发性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自己探究实现学习目标的方法。
教师提供少量的知识点或部分概念,供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启发性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适合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事实或典型案例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边学边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文化背后的涵义和意义。
这种方法可以打破传统教育的单向模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
3、交互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是指通过互动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工具,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文化的互动交流中来。
浅析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
浅析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摘要:数学这门学科中的许多知识点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小学学生由于受到自己认知与年龄方面的影响,导致他们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都比较弱,再加上教师认为应试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好方式,学生长期在压抑枯燥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使小学生的厌学情绪越发严重。
而为此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激励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
本文对此进行阐述与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激励策略;小学生小学是学生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过渡阶段,它引导学生从幼儿园教育过渡到知识学习之中。
也正因这个原因,随着新课改教学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但在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应试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感受,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
因此,教师就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增添教学的趣味性[1]。
同时,教师还多多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1.开展竞争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理解与接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弱势之处,但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与好胜欲是十分强烈的,教师可以将“竞争”作为课堂活动的出发点,通过培养小学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教师要明确传统应试教学中,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厌学心理,如果教师不改变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厌学情绪也会逐渐加强,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2]。
为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竞赛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自身的好胜心,让全体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会之中,同时,教师还要运用鼓励激励的言语,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
小学数学课堂常规评价激励语100句
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在新课程标准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
而课堂评价方式之一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
课堂中教师的评价语言不仅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活动,还能促进学生情感态价值观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怎样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言的品位和水准,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以激励为手段,以语言为载体,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尝试激励法。
在教学中对学生说:“试一试,老师相信你能行!”、“勇敢点,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你们谁是最勇敢的人,哪一个敢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某某同学指出了你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出现的一个小错误,你听懂了吗?那么你重新再做一次,改过来好不好?”、“做错了没关系,大胆去做就是好样的!”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体验成功,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2、竞争激励法。
“比一比,看哪一个同学最守纪律?”、“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个同学做得最好?”、“行、行、你真行,有谁比他还要行!棒、棒、你真棒,有谁比他还要棒!”、“别大意,别人正准备超过你们呢!”通过小组竞争、个人竞争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本领,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上进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超越他人、战胜他人的过程中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强化激励法。
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时,就对他的行为给予不断地肯定、表扬或奖励,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如“大家鼓励鼓励他,给点儿掌声!”、“你的进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多大的惊喜呀!”“概括得真好呀,掌声送给他。
”等等。
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提到的多种激励性方法,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02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数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 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拓展数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领域
研究如何将数学启发式教学应用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探索其在其他领域的 适用性和有效性。
关注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长期效果
对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长期效果进行跟踪研究,探讨其对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的影响,为 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能更倾向于采用讲授式教学法,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多样化的教 学方法,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学生个体差异与需求关注不够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 力,但一些教师可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 差异,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
VS
功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培养数学兴趣
02
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03
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精神,使学生认识
到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树立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05
数学启发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启发 式教学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小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研究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实施效果等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研究。
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1.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的认知水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学初期,教师要着重讲解数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的认知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期,教师要重点强化数学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后期,教师要突出数学的拓展思维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启发性原则设计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设计的手段和途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听讲和笔记小学数学教育中,课堂听讲和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学生要认真听讲和做好笔记,及时总结和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2.课外拓展课外拓展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另一种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数学课外作业、组织数学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拓展,并在拓展中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三、实施效果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教育教学的效益,小学数学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1.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小学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教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114课堂实践┆课堂新探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奎洋中心小学 庄炳渊摘 要: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丰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体验,使学生告别沉闷的数学课堂,构建和谐、愉悦、积极高效的数学课堂,有利于从内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因材施教,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1)02-0114-02 DOI:10.12240/j.issn.2095-9214.2021.02.055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思维,全方位地助力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把更多的关注放在小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上,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践行。
小学数学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逐渐拥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解决困难的决心,克服数学课程学习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一)从内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过去传统、呆板、单调的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来看,小学数学教师所惯用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极为不科学,其主要体现在忽略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往往使小学生以被动的姿态去学习数学知识。
在这种效率不高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和乐趣,从而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渐渐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有甚者会讨厌和拒绝学习数学学科。
相对而言,在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在数学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且被尊重,这会逐渐改变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他们会十分乐于参与课堂活动、配合教师教学,还会信心满满地主动提出、思考、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在数学课程学习当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渐渐地从曾经的“想要我学”的消极学习态度变成“我想要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从而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提升。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应用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法的有效应用【摘要】因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往往将学习使命化与任务化,使得课堂教学过于沉闷,缺乏乐趣,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要注意激趣,适时激励。
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了激励法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励法;有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即鼓励、激发与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过程,以唤起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保持心理激奋状态,沿着教学目标进行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知识教授,而忽视学习兴趣激发,情感调动,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易于出现反感心理与厌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成功体验,是值得教师引起注意的。
一、情境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小学课程中,数学是重要学科,富含工具性、灵活性、人文性,并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而更易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情境激励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知识背景、富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独立观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大胆猜测等活动,从而增强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而情境创设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如设悬置疑、简笔画、影音录像、游戏与故事、课件动画等,将抽象内容形象化,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与理解知识,更主动的进入学习意境中。
二、爱心激励法,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进行爱心激励,营造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以增加教学亲切感,消除学生紧张情绪,让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时,尊重与信任学生,多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使其激发与保持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随时关注学生,了解其学习情绪,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亲切眼神、热情赞语、和蔼态度等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奠定学生良好的心理基础。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切忌批评、责骂,也不能单一地说教,还需辅之实例,耐心诱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激励教学法
数学课堂往往是枯燥的,多数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特别是低年
级学生,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强迫他们去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
东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久而久之,将导致其厌学。
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掌握儿童心理,用适当手段调节课堂气氛,改变枯燥的传统数学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激励教学法”就是这样的良药。
一、“激”之以爱
孩子从家里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亲密无间的师
生关系对孩子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师爱”犹如母爱,又胜似母爱,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面前不会因为“怕”而不得不学,而是更愿意主动地去表现自己,这就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这一积极转变的结果,恰恰是源于老师有爱,是老师的爱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呢?我体会最深的是“见缝插针”,数学教师一般不兼任班主任,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太多,所以更需要人为地创造一些机会,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学生,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侯,帮助他们往往会起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都能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建立起爱的氛围。
二、“激”之以趣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求
知欲望,针对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猜谜、讲故事、对口令、游戏、操作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只要恰到好处,都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如:我在教学“7加几的加法”时,设计了一个猴子摘桃的游戏,让小朋友来扮演小猴子,每个小猴子拿着一个“7加几”的算式,去摘写着这道题答案的桃子,谁摘对了桃子就归谁所有,小朋友们争先恐后,热情可高了,学生在游戏中深深地感受到“凑十法”的妙用;接着我又用趣味性的语言说:“猴王看到小猴子们又对又快地摘到了桃子,非常高兴,他又给小猴出一道难题,我出示算式“6+7=?”,结果,小朋友们在高涨的情绪下,一下子就想出了三种方法。
这样,既复习了看7想3的凑十法,又顺带复习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知识;聪明的小朋友还类推出看6想4的方法,为下节课学习6加几做了良好的铺垫。
由此可见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激”之以疑
学起于思,源于疑,采用设难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
例如:我在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开始拿出一个正方形的框,然后演示把一只球放在框的中间,球掉下去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球为什么会掉下去?”进而再问:“你能想一个简单的办法,让球不掉下去吗?”学生会想到在框的中间加一片硬纸挡住球就不会掉下去了,从而引出了“面”,通过这样的效果,激发了兴趣,使之乐于学。
另外,在课结束前,出一道难易适当的思考题,也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善于设“疑”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好教师。
四、“激”之以信
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对每个不同的起点上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使他们树立起坚强的信心。
这样,他们才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勇于战胜困难,从而不断进步。
学生获得自信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有成功的体验,谁都知道,再也
没有比失败和挫折所引起的精神负担更能使人丧失动力的了,因此,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就能大大提高他
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
如:在教学中设计一组适合各种水平的练习题,上课时照顾一下差生,给他们提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在他们回答后,给予表扬,让他们也体会一下成功。
同时,让他们在获得成功的快感后产生强烈的不满足感,稳定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不断进取。
激励教学法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氛围,可以使他们更健康茁壮成长,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