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案头的那份人才培养方案草稿上。
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地方本科院校的校园景象,学生们匆忙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而我,正要为这些院校的未来描绘一幅清晰的蓝图。
一、背景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域和资源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教学环节不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待提高。
因此,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刻不容缓。
二、目标定位1.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打造特色专业。
3.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
三、具体措施1.优化课程体系(1)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2)整合专业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
(3)开设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强化实践教学(1)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
(2)增加实践性课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3.提升教师队伍(1)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3)鼓励教师参与产学研项目,增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4.改进评价体系(1)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
2.制定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3.实施推进:将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确保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4.监测评估:定期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新建民办语言类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构建
合作 、 联合培养 、 产学研用合作教育 ; 调整现有课程体 系 , 规范
课程设置 , 优化课程 内容 , 精化理论教学 , 强化实践教学 ; 加强
四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 系的设计和优化
调研论证环节 , 要有 校内专家 、 行业企业专家 、 往届毕业生 、 在
校生参与论证 。
1 公 共基 础 平 台
树立全人教 育的育人 理念 , 尊重学 生的个性发展 , 注重学 生知识 、 能力 、 素质协 调发展 , 以平 台课 程为基础 , 按照应用型
实践能力 , 重 点为外企 、 外贸及 国际交 流领 域提供外 向型 、 应 人 才不 同发展 目标规格设 置不 同的课程模块 ,形成 多元 化的 用型人 才为 目标 。 人 才培养 课程 体系 ,以适 应学 生全 面发 展和个 性化 成才 的 需求。
4号 ) i g / 个纲领性文件明确 提出“ 坚持以人为本 , 全 面实施素质 教育, 面 向全体学 生 , 落 实文化知识 学习和思想 品德修养 、 创 新 思维和社 会实践、全面发展 和个性发 展紧密结合 的人 才培
内容 。
3 强化外语能力培养原则 从听说入手 ,以听说见长 ,开展课 程学习和语言能力训
一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 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2 突 出实Biblioteka 能 力、 就业导向原则 以社会需求 和就业为导 向 , 体现 国家、 社会、 企业和行业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 纲要( 2 0 1 0 - 2 0 2 0 年) 》 对各类 专业人才 的结构性需 求 , 制定 “ 有用 、 有效 、 先进 ” 的适 《 教育部关 于全 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的若干 意见 》 ( 教高[ 2 0 1 2 ] 应社会需求 、 适 合学生发展 、 具 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专题 论 述
普通本科皖 校应用型创新人才 芏 荠方案昀构建 言
盐城 工 学院教 务 处 庞 辉 丁德 惠
[ 摘 要 】 养具有创新能 力的应用型人才 , 培 已成 为普通本科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的迫切任务 。本文试从应用型创新人 才的内涵及 目 标定位 出 , 发 阐述应 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 并构建应用型创新人 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模块。 [ 关键 词 】 通本科 院校 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方案 普
一
课程模块是面向所有专业开设 的必备课 程 ,包 括思想政治理 论、 英语 、 数学 、 物理 、 计算机基础 、 文献检索 、 体育 、 军事理论 等课 程 , 旨 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文化素养 、 科学知识 、 宏观视野 、 实际应用 能力等 , 促
20 0 6年 , 和国家做 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和 目标 , 党 出台了一系列建设创新 型国家 的政 策和措 施 ,同时现代制造业迅猛发 展急需大量的创新能力和应用 能力并 重的复合型人才。以应用型人才 培养为 主要 目标 的普通本科 院校 , 仅仅满足 于“ 工程应用 ” 的定 位和 目 标显然是远远不够 的。这也就对普通本科 院校应 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提 出了新 的要求 , 即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 和创新 能力 的要求 。因此培养应 用型创新人才也就成为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 的一项迫切任务 。 应 用 型创 新 人 才 的 内涵 及 培 养 目标 定 位 应用 型人才是指专业素质高 、实践能力 强的高级技术型或管理型 人员 , 其强调 面向生产第一线 , 强化实践能力 和动 手能力 。创新型人才 是指能够创造性地 进行认知 、 察 、 观 思维和想象 的人 , 其要求不 仅具有 胜任某种 职业 的技能 ,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 创新 和技术二次开 发的能力 。普通本科院校培养 的应用型创新 型人才 则是 一种新 型复合 人才, 即既具有面 向生产第一线的实践动手能力 , 又具备技 术创 新和技 术二次开发 的能力 ,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 于生 产实践的人 才, 能在应用 中创新 , 在创新中应用 。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 不仅强 调人才要在科技应用方面有突 出的能力 ,而且还应 当在学 生能力培养 和发 展 的 同时 注 重 学 生 开拓 意识 、 究 开 发 能 力 的培 养 。 研 这种人才培养的定 位就要求普通本科院校必须 以培养 “ 重基 础理 论、 重创新精神 、 强实践 技能、 强综合素质” 的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 为 目 标 , 循高等教育教学基 本规律和学生 身心发展规律 , 遵 实施 素质教育 , 培养学生 专业 素养 、 实践 能力 和创新精神 ; 并以“ 系优化 、 程融合 、 体 课 素质强化” 为基本思路 , 优化课 程体 系 、 整合教学 内容 , 构建科学合理 的 人才培养体系。 二 、 用 型创 新 人才 培 养 方 案 的 制 定 原 则 应 1坚持“ . 两重两强 ” 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 才培养规律 , 结合 “ 重基础理论 、 重创新精神 、 强实践技能 、 强综合 素质” 的人才培养要求 , 科学合理地制订专业 的培养 目标与培 养规格 ,确 定应用型创新人才所 必需的知识 、 能力和素质要求。 2 持协调 、 . 坚 优化原则。结合学校办学特色 和专业特点 , 学合理 科 地设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 按照“ 厚基础 、 口径 、 素质 ” 宽 高 原则 使知识 、 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课程体系和教学 内容要符合专业特 点和岗位要 求, 体现“ 有用 、 效、 有 先进” 力争将 专业基础知识 、 , 学科前沿知识 和先 进技术传授给学生。 3 . 坚持改革 、 创新原则。要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 的新模式 、 新机制 , 吸 收借鉴 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经验 , 合理利用 国内外先进资源 , 改革不适应 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大力开展课程及实验 的教学 内 容 改革 和创新 , 努力构建 适应社会需求 、 合学生发展 、 适 具有专业特色 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 三 、 用 型 创 新 人 才培 养方 案 课 程 模 块 的 构 建 应 普通本科院校要想培 养出应 用型创新人才 ,首先必须把应用型创 新人才培养的思想 和理念贯穿 于本科 生培养 的全过程中 ,制定设置科 学合理的课程体 系, 推进应用教育 与创新教 育的有机融合 , 以通识课程 模块为基础 , 学科 课程 、 专业课 程模块为依托 , 素质与能力拓展模 块为 导 向, 实践教 学环节模块为平 台 , 紧紧围绕应用 型创新人才厚基 础 、 强 能力 、 高素质 、 求创新的特征 , 构建 “ 四位一体 ” 新型应用型创新人才 的、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其教育目标之一。
为此,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的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一、培养目标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
技术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素质,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合理设计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知识课程,为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施工等专业知识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三、实践教学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
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教学是学生接触实际工作环境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重视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包括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
浅谈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 四, 过课程体系改 革 , 成 学科 、 业 优势 互补 、 通 形 专 教 学 资 源 优 化 配 置 和 利 用 的机 制 ; 成 本 专 业 和 专业 大 类 中各 形
专 业 课 程 体 系 逻 辑 关 系 明 确 的课 程 关 系 。通 过 改 革 解 决 教
挖 掘 现有 教学 积 淀 的 基 础 , 计 独 特 的 课 程 体 系 , 合 优 质 设 整
理 得 当 , 仅 每 门课 程 能 各 得 其 所 , 且 全 部 课 程 结 合 在 一 不 而
科 学课 程 组 、 济 管 理 课 程 组 、 具 课 程 组 等 。 这 一 类 课 程 经 工 旨 在 提 高 学 生 的综 合 素 养 和 专 业 应 用 能 力 。
3 轴 向 维 。轴 向维 课 程 也 可 以 称 为 方 法 维 课 程 。如 果 .
究。
课 程 体 系 是 全 面 反 映学 校 教 育 观 和 人 才 观 的 教 学 规 划 ,
实 践 教 学 应 与理 论 教学 相 配 合 , 重 学 生 工 程 操 作 技 能 注 的培 养 和训 练 ; 共 课 程 应 坚 持 基 础 性 原 则 ; 业 基 础 课 程 公 专 和专 业 课 程 应 有行 业 针 对 性 , 宽 专 业 知 识 面 , 高 学 生 未 拓 提 来 工 作 的 适 用 性 和 灵 活 ( ) ; 践 课 程 应 注 重技 能 的 循 序 柔 性 实 渐 进 , 养 学 生 在 实 际操 作 中独 立 发 现 问题 、 析 问 题 、 决 培 分 解
须要 随着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变化 而 变化 。本 文在本 科 应 用型 人 才这 个培 养 目标 指 导 下 , 于本 科 应 对
用 型人 才培 养方 案课 程体 系的构 建提 出了完整 的思路 和 方案 。 [ 键词 ] 本科 ; 用型人 才 ; 程 体 系; 建 关 应 课 构
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行业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摘要: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体系的内涵,重点介绍了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划转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行业划转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后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指原属中央行业部门主办,后被划转为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这类院校大多属于一般本科院校,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如何实现由行业院校向地方院校的转变,构建具有行业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这些行业划转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理论构建根据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和对应用型人才内涵的理解,武汉工程大学紧密围绕学校作为~所行业划转院校的特点以及学校在新形势下确立的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学校“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按照“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原则和“理论一实践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学科一应用并重”的课程模式和与之配套的“实训一实验一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及贯穿始终的创新教育模块,同时注重提高师资配套和教学条件改善。
经过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套具有行业划转院校特色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中,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理念,武汉工程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因材施教,通过设置专业方向、实行中期分流、课程分级教学等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在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学校也关注教师的发展,提出了“共同关注,共同提高”计划、“教师工程、设计与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等措施。
2“开门办学”的办学思路。
武汉工程大学创办于20世纪70年代全国号召实施“开门办学”时期,学校本身就是为了行业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
基于需求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设计方案
设 立 项 目的研 究 、 研 究 方 向 的研 究 、 实 操 能 力 的研 究 , 探 索 以
自觉性 , 鼓励追求学 生 的个性 发展 和全面发 展 , 培养不 同层 次、 不 同类型 的多角度 的人 才 , 以适 应社 会经济发展 的要求 。 在教学 中应发挥 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 起主导性的作用。
专 门人才和高级技术型专 门人才 。 2 . 职业岗位 专业 培养方案 要确定本专 业学生毕 业后可 以从事的 职 业、 岗位 , 有特殊要求 的要确定毕 业后将要 从事的职位 、 岗位
所 涵 盖 的基 本 企 业 及 所 在 区 域 。
合专业 技能 。激发学生 的各 种兴 趣特长 , 引导其参加各种课 外活动。高校应设置大学生竞赛 活动 , 其 目的是激发学生创
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
2 . 以“ 学习为主, 传授为辅” , 追求学生的个l 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 课 程 安排 卜要 以学 生 为 主 , 培 养 学 生 学 习 的 主动 性 和
实践 ” 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侧重于对实际问题 的研究 、
“ 行” 求“ 知” 的教学实现路 径 , 通过实践 的锻炼 、 重 大项 目 的
3 . 开设 特 色专 业 , 培 养 学 生 的 特 长
带动 、 实际应用 与教学研 究合作 、 国内和国际交流 合作相结 合的培养等方式提高学生 的综合 素质 , 增强学生 的主观 能动
性、 严谨治学精神 、 创 造 性 思 维 和创 业 能 力 。
我 国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 整合 、
新活动的热情和潜力。 5 . 加强人才核 心能力 , 重点 突出以“ 需 求” 为 前 提 的培 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
能力进行综合安排 ; 第 , 强调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 , 注重管
理能力 、 公关能力以及表达技 能的培养 。
23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和优化 . 课程体 系是 实现人才培养 目标 和体 现人 才培养模 式及教学 模式的具体课 程框架 。
独立学院培养 的是本科应用型人才 , 因此课程体 系的构建要 具有本科教育 的框架 , 关注学科 、 专业所必须 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 知识 , 增加实践教学 时间和强度 , 培养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 同时
生个性发展 , 根据不 同学生的个性要求 和专业发展方向趋势而设
研究与探索针对岗位 的实践技能训练 、 以及综合 能力 的培养 。
2 应用型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 系设计 21 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 . 独立 学院 的定位 和生 源决定 了它 的学生具 有鲜 明的特点 。 独立学院的学 生大部分来 自本省 经济较发达的城镇 或地 区, 家庭
识。
院都沿用母体学校对一本 、 二本生源 的培养方 案 , 在人 才培 养模
式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相对滞后 。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要求 、 强调理论知识 的系统传授 、 强调教学过程统一组织管理。在课程
体系的设置上侧重理论知识 的系统性 , 在教学方法上侧重课 堂教
学。作 为主要专业综合 实践教学 的实习和论文环节 , 重研究型 侧
还要关 注学生 的人文素养的提 高。 课程体系 由公共课程 、 学科课程 和专业课 程构成 , 每一部分
又由“ 平台” 课和“ 模块 ” 课相结合而构成 。 平台基础课 程的设计 本着 “ 理论 够用 、 重在专业 应用 ” 的原
则 , 出 基础 理 论 教 学 的 应 用 部 分 。 突
制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方案
制定培养应用型人才工作方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方案。
本文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一套可操作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方案。
二、分析现状和需求目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教育普遍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供给相对不足。
此外,由于国家、教育机构体制等原因,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尚不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和需求,制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方案1. 教育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增加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增加实习机会,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项目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2. 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定期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
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通过实际参与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应用能力。
学院可以与企业共同设立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和资源。
3. 开设实践课程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包括实验课、实训课、项目课等。
通过实践课程,将学生从理论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培养专业技能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
例如,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提供编程技能培训,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等。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应用能力。
5. 加强实习实训增加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并设立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工作环境。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6.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化,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培养目标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人才;2.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3.培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4.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二、培养模式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实训和社会实践等。
其中,课堂教学是基础,实验实践是拓展,创新实训是重点,社会实践是补充。
通过这样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和场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三、培养内容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2.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应用;3.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4.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培养;5.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完善;6.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环节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考核;2.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3.创新实训项目的参与和完成;4.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报告;5.实习和就业指导的开展。
五、培养评价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3.实践技能的实际操作水平;4.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的表现;5.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6.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展示。
六、培养保障2024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2.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3.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4.完善教学管理体制,确保教学质量;5.建立健全的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第14卷第2期 吕梁学院学报2024年4月Vol.14No.2 Journal of Lyuliang University Apr.2024·应用型高校发展研究·收稿日期:2024⁃01⁃21基金项目:山西工商学院教学改革创新项目(GS202243);2023年度山西工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2023025)作者简介:卜晓东(1986-),男,山西太原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通才教育.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卜晓东(山西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山西太原030000)摘 要: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生存挑战.为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和任务,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应用型高校应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一套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支撑通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通才人才培养环节,提高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关键词:应用型;通才人才;培养;高质量;评价指标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24)02-0092-05 通才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中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学生终身幸福的教育[1],是进一步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举措,是山西工商学院近三十年来全力打造的特色教育品牌.这种教育模式给传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山西工商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准军事化管理”和“双导师制”为抓手,完善具有通才特色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探索构建“公共基础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能力提升教育+养成教育”五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培养具有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2]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综合考虑社会用人需求与人才培养实际,多措并举发掘学生成长潜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空间,构建一套符合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逐步形成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新格局.1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生成逻辑1.1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建立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是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29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浪潮的到来,应用型高校如何能坚持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有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帮助学生具备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应用型高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多样化需求,突破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传统认识,大力推进通才教育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密切融合,致力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关注时代发展的爱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培养学生专业伦理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具备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信息素养,拥有跨学科、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时代化、特色化、品牌化.目前,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全面衡量通才人才的培养效果,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有序运行,有效支撑通才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应用型高校深化通才人才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应用型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学生成长特点和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个性化评价指标,有效发挥评价指标对通才教育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作用,全面提升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能力.1.2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建立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是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应用型高校要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和任务,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积极推动通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评价标准要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科教融合,以发展的视角和持续改进理念评价高校、教师和学生[3].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当适当参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指导育人服务效果、社会影响力、毕业生发展、用人单位满意度、学校贡献度等重要因素,使通才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评价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全面提高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建立可以突出“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育人导向,帮助学生科学认知自身的成长情况,明确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掌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真实需求,不断优化学习策略,加强自律反思,重点关注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的提升效果,同时引导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个性化学习资源,主动开展精准帮扶,引导学生在通才教育的实践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对通才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创新功能,有效提升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要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通才人才培养评价的根本指标,建立健全通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1.3 应用型高校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建立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是应用型高校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81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成为完整的人,并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重要方式.应用型高校要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为目标,持续深化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使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性,提高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水平.人本主义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都强调要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习者的高阶认知能力、终身学习素养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根据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用人单位认为学校要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广泛而必要的通用技能,如阅读写作、有效沟通、逻辑思维、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科学决策、人际交往、认知迭代等能力,跨领域知识的融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高校要增强通才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企业标准、行业要求、学生实际的契合度,不断增强学生的通识素养和通用能力.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就必须一套符合通才教育理念,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在通才教育实践中加强目标规划、自我管理、团队协作、成果展示、实践应用,进一步推动通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2 应用型高校通才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山西工商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依据学校近三年通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39从就业率、就业结构及就业性质等方面情况,通才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用人单位对通才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通才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根据通才毕业生就业调查反馈情况,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通才毕业生的自主学习力、战略执行力、团队合作意识、岗位适应性、沟通写作能力、社会责任感较强,与同类院校毕业生相比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表1 2020-2022届通才毕业生基本情况届别202020212022专业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会计学人数3038392937304239毕业去向落实率85.98%76.27%80.38%毕业稳定率88.10%77.78%90.59%月度薪酬率水平3392.864435.144175.85就业领域金融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教育业、建筑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采矿业、建筑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制造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表2 2020-2022届通才毕业生就业情况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党政机关其他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其他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学生满意度工作学校2020届23.81%11.90%9.52%28.57%23.82%02.38%94.21%97.72% 2021届20.51%2.56%7.69%46.15%17.97%2.56%2.56%97.41%100% 2022届16.33%7.14%3.06%53.06%20.41%0094.25%97.12% 3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3.1 坚持目标导向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充分遵循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助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应用型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企业用人、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合理制定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不断引导学生接受新思维、新模式、新知识、新技术,注重通识教育,夯实专业素质,突出能力培养,强化习惯养成,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保驾护航.应用型高校要明确通才人才培养的评价目标,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特色,结合近三年通才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科学制定通才人才培养规格和毕业生职业胜任力标准,建立一套符合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依托评价结果对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优化调整,持续深化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通才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加深通才毕业生对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增强通才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提高通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学校通才人才培养过程的满意度,强化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力.3.2 坚持科学系统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国家战略、行业发展、企业用人、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从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出发,对通才人才的自主培养质量进行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估.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基本要求,立足通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的实际,针对通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个性化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案,确保评价指标选取的标准、方法、内容系统科学,选取的过程严谨有序,选取的指标方便实用,选取的结果真实可信.应用型高校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研发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符合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选择工具,使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逐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要积极引导师生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多措并举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49识、能力和责任[5];要坚持科学原则、系统观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记录、个案追踪、深度访谈等,建立层次分明、特点突出、相互衔接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指标对通才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估,真正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优,走出一条具有通才教育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3.3 坚持动态可比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给学生提供多元化、全方位、更自由成长空间,不能长时间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也不能频繁更换选择标准,要始终坚持动态调整、可比可操作的原则.为了确保通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科学证明通才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有效发挥评价对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师教学改进、学生学习效果增强的服务、支持作用,提升通才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型高校要在评价指标的选取范围、方式、权重上,结合时代要求、行业标准、学校实际、学生特点,以学生的“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定期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最优化调整.评价指标要简明易懂,指标阐释要全面细化,要符合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可行、广大师生均能接受,不要相互重叠.这样便于引导学生践行通才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和服务,发掘学生成长潜能,激发学生在通才教育实践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便于学校根据评估结果科学优化各类评价方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确保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有序运行,全面提升通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可比可操作.这样有利于学校与其他应用型高校同类评价指标体系在不同层面开展比较研究,逐步形成符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适应现代行业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4 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表3 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价值塑造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职业使命感能力培养专业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写作能力卓越执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为了持续深化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提升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能力,为国家和地方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应用型高校应全面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办学特色,构建体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提升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山西工商学院顺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对实施通才教育模式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比较了通才人才培养核心数据的变化态势,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明确了用人单位对通才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形成了针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进意见,构建了一套符合通才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的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两个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详见表3.通才教育是在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是一种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的教育.应用型高校应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对通才人才培养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利用评价数据创新通才人才评价方法,深化通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完善通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学生成才路径,提高通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探索一条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通才教育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为实现这一目标,现将所有评价指标的内涵进行说明,旨在帮助师生明确指标的主要观测点,以便科学、有效地对评价指标加以利用和完善,同时通过对所有评价指标内涵的诠释,体现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为应用型高校通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具体解释如下,详见表4.59表4 通才人才培养评价指标释义序号指标项指标释义1价值塑造通才人才必备品格的形成和发展情况2能力培养通才人才关键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情况3健康体魄安全意识、生活习惯与体质健康情况4健全人格生命态度、社会认知与心理健康情况5人文底蕴文化积淀、人文关怀与审美鉴赏情况6科学精神理性思考、批判质疑与勇于探究情况7家国情怀情感认同、立志报国与担当作为情况8全球视野认清现实、顺应时代与放眼世界情况9社会责任感坚守真理、实践正义与奉献社会情况10职业使命感工作认同、价值追求与履职尽责情况11专业迁移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核心技能的迁移情况12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参与、选择建构与自控反思情况13沟通写作能力知礼明仪、语言交流与文字传达情况14卓越执行能力执行战略、利用资源与达成目标情况15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16创新创业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情况17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自身、环境变化与主动发展情况18职业发展能力职业认知、职业心理与职业行为情况 山西工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多年来始终立足“思政引领、德育为先、突破平凡、超越自己”的育人理念,以“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为导向,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幸福为宗旨,坚持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进行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学习模式、教学方法、管理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以“准军事化管理”和“双导师制”为抓手,重点关注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有效提升,以考研、考公、就创业为导向,注重通识教育,夯实专业素质,突出能力培养,强化习惯养成,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如赵士权、赵俊焕、牛丽玲等一批社会精英,走出了一条具有通才教育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应用型高校应立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优势,积极探索人才模式改革的现代化路径,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学科特点、行业标准、学生实际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参考文献院[1]牛三平.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通才教育模式探索———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6).[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3]应卫平,吴博.浅谈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21(24).[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5]卜晓东,姜苏娟.地方应用型高校通才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J].山西青年,2023(20).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General TalentsTraining in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aking Shanxi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BU Xiao⁃dong(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Shanxi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0,China )Abstract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popularization development,and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more and more employment pressure and survival challenges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enrollment scal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graduates.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mis⁃sion and task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and help graduates obtain high⁃quality and full em⁃ployment,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ontinuously deepen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taking “value shaping”and “ability training”as the basis and constructing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for the cultivation of general talents to serv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happiness of students,which caneffectively support the goal of general talents training,optimize the links of general talent training,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dependent training of generalist talents,and which can train more high⁃quality,compound,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for national and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generalist;training;high quality;evaluation index69。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土木工程师、建造师基本训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监理、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交通土建工程、市政工程和工程管理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要求:1.知识要求(1)工具性知识: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土木工程相关软件应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方法、技巧和一定的交际能力。
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工具。
④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技术,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健康,达到大学体育合格标准。
(3)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作为工程基础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
(5)专业知识: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地质与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与检测、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组织的一般过程(联合办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结构选型、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结构工程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了解给水、排水的一般知识,了解建筑设备等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摘要】本文从总体建设思路、建设过程说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五年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总体建设思路1.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3.5+1+0.5”的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的形式。
既,三年半在校完成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一年到建筑业企业、设计单位等相应的专业岗位上得以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半年时间学生在教师、工程师的指导下,将理论联系实际,以真实工作任务为目标,完成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成果。
2.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企业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岗位职责,确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
3.围绕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开发课程,形成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适应本科层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就业规格的课程体系。
4.创建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采用以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顶岗实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3.5+1+0.5”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5”个学年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工学结合、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完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专项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任务;“1”个学年采用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0.5”个学年采用“真题真作”的教学模式。
各门课程以典型工作任务构建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5.在新课程体系的框架下,强调“重视理论、但须服务应用性”来构建课程体系,理论知识要系统、完整, 但不失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突出课程的工程性和实用性。
6.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与企业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强化“做中学”的教育思想。
二、建设过程说明为了准确把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掌握建筑从业人员的现状,了解建筑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高职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 必须深入调研,获取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照全国多所知名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经验;参阅建设部高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及教育标准;经过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多次商讨;与行业、企业技术及管理方面专家人事座谈、审议;借鉴多院相关专业、特色专业的成功经验,制定本科层次、高职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 五年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纲:1.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背景2.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3.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创新4.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环节设计与完善5.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一、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背景随着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同时,由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质,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如何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原则(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基本功的培养建筑行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同时,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非常重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基本功的培养。
(二)强化实践科研环节的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科研环节也非常重要。
通过实践科研环节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优秀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
(三)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创新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突出项目驱动,注重实际工程实践要想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需要实践环节的支持。
实际工程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
三、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创新(一)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创新深入的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但基础课程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全面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结合,实现知识的紧密衔接。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汪禄应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工业化向信息化时代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行业特色型人才。
这种人才主要不是“学问家”,而是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当今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
为适应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应尽快走出传统的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建立应用型、实践型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认识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和把握,不仅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同时也关联到我们对于我国在21世纪全球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和把握。
1.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应用型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早在19世纪,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洪堡就主张:高等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对科学进行自由的研究和探索,教学与研究应当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做到有机结合。
而几乎在同时,拿破仑对法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则恰恰相反,他把高校当作主要传授实用知识和技术的场所,最终它们的主要职能全都归结为教学。
为此,法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因为高校被认为主要是发展专门实用技术,培养各种专门和职业人才的场所,对实用和效用的追求便完全压倒了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
虽然法国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一度成为强大的军事大国,但其发展缺乏后劲,很快就丧失了在军事、技术上的优势。
就中国来说,在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前的30多年间,“专门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
直到20世纪初,才有了蔡元培等对高等教育本质的一系列比较清晰的论述。
蔡元培认为,在高校,“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借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1]。
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应在上述两方面都有所作为。
既要“术”,也要“学”;既要讲教学,也要讲研究;既要抓科技的应用,也要抓基础理论的研习和探讨。
作为“应用型院校”,自然侧重于“术”,侧重于“教学”,侧重于“科技的应用”。
_错位_与_重构_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_魏朱宝
中国大学教学 2011年第7期79魏朱宝,合肥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刘 红,合肥学院教务处教研科副科长,讲师。
“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魏朱宝 刘 红摘 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制于传统学术型人才培养机制,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方案的设计中出现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的层层错位。
改变这种错位,首先需要理念的转变,继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重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科学定位、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育主管部门也在有意识地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一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也很理性地将办学定位于应用型。
但由于缺乏对应用型办学的深入思考,理论上的茫然,实践上的一味盲从,突出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支离破碎和随意嫁接,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存在缺陷。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缺陷1.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错位。
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院校,虽然在专业的定位上确定为应用型,但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却与专业定位不符,更多是沿袭老牌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多地强调学生的研究能力,片面强调学科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方案中设定的培养目标扭曲。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
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应用”是特色,是优势,是本质特征。
2.培养目标与能力分析错位。
在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之后,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联系起来,围绕着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加以分解。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施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施方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
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关键词 : 人 才培养 方案 ; 应用型 ; 可持 续发展
中图 分 类 号 : G 6 4 0—0 1 2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3— 2 6 1 4 ( 2 0 1 4 ) 0 3— 0 1 5 4— 0 3
可持 续发展应用型人 才培养方案的构建研究
系的构建。
1 5 5
每学期均为2 0周, 其中授课 1 6 周, 机动 1 周, 复习 1 周,
( 二) 学时设计
( 一) 以“ 全面发展、 全员成才” 理念为指导, 构建个性化 考试 2 周。
人才培养体系 “ 全面发展、 全员成才” 理念要求高校 以每个学生的发
2 0 1 4年第 3期 总第 2 3 9期
黑龙江 高教研 究
He i l o n g j i a n g R e s e a r c h e s O n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No. 3, 201 4
S e r i a l N o . 2 3 9
根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指标和基本要求( 试行) 》 等国家近期颁布的政策文件精神,
本次修订工作贯彻了“ 全面发展、 全员成才, 实施个性化培
化课程内容, 精化理论教学, 强化实践教学, 实施课内与课 的联合培养, 形成系统、 开放 、 机制灵活、 渠道互通 、 选择多样
2 . 系统培养原则。 树立系统培养的观念, 在明确专业人 的办学定位, 要求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必须认真分析当前 统筹协调各培养环节 , 调整现有课程体系, 规范课程设置 , 优 求变化的基础上, 依据本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1999年前的本科高校413所,占比42.6%
1999年后新升本的高校445所,占比45.9%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全国970所本科高校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怎样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 怎样适应与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858所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
怎样找准自己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 怎样找准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
(一)对转型的认识 1.转型——转变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什么用“转变”不用“转型”?
转型——人们就会想到现在是什么“型”?转到什么“型”?
转变——则说明可以有不同的“转”的方式。
客观上看,有许多地方高校本来就是应用型。
◇“由传统形态大学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什么是传统形态大学?
(一)对转型的认识 2. 转型是一条道路,也是一个过程
另一边是用人单位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一)对转型的认识
7.转型并不仅仅是地方本科高校的事
2015年11月6日,国务院颁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
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把一流大
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
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 …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
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高质量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支撑。 ◆既要培养少而精、高层次、国际化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2.从审核评估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要求看
◆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尺子”是什么?怎样“量”?
◆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的主要区别
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标准统一,达到标准就通过;
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
▲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
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
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
包含:普通本科970所(其中民办151所)
独立学院266所
高职高专1359所(其中民办317所)
成人高等学校284所。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普通本科高校:970所 其中:
重点本科高校:112所(39所“985”、112所“211”)
地方本科高校:858所,占比88.5%
(一)对转型的认识 6.转型的现实意义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现在共有本科高校1236所(970+266),1500多万在校 生,但结构不尽合理,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高校比较多,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较少,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 结构性矛盾:一边是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的岗位,
让学校更加可能推进特色发展。
以本科为主,培养不同科类、不同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对转型的认识 4.应用型是一种人才培养规格
◇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 ◇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 ◇对地方本科高校而言,转型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规格的变化
(一)对转型的认识 5.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不能再按学术性或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不能再按培养科学家的培养模式培养工程师; 社会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爱迪生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强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四个度”: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
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
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3.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状况看
截止到 2016年5月30日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
▲ 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以李克强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
话、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多次讲话、发改委等三部委下发《关于引
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标志:
理论层面,研究与探讨可以继续;
政策层面,已经非常明确;
省级层面,已在部署和落实;
高校层面,已进入实践探索和实施。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
▲ 2015年11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 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改 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 2016年初,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启动“产教融合工程” 项目申报与遴选: 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
审核评估主要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
审核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一坚持、二突出、三强化” 坚持“依评促建… …”的20字方针; 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
强化合理办学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既然是一条道路,就可以有不同的走法,转型的方式和程度就可以 有所不同。可以是学校整体转型,也可以是部分专业转型 。 ◇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一个过程,就要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转变。不能要求所有的转 型院校有统一的模式和量化的指标。
(一)对转型的认识 3.转型的本质要义
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让学校更加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技术创新战略
常熟理工学院:朱士中(2016.08.10)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
▲ 2015年1月23日,袁贵仁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把办学思路真正
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
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
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上来,
移与产业化链条… …”
应用型,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需求导向。建设“双一流”,
不能只看排名,还要看是否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
(二)转型的现实背景
1.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
◆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
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核心使命,为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