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
苗族课件(2023版ppt)
![苗族课件(2023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cb5c2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7.png)
赶秋节:每年农历 5 八月十五举行,以 庆祝丰收为主要活 动
春节:每年农历正 6 月初一至十五举行,
与汉族春节相似,
但更具民族特色
3
苗族的民间艺术
苗族的音乐与舞蹈
01
苗族音乐:以民歌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02
苗族舞蹈:以苗族舞蹈为代表,动作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03
苗族乐器:以芦笙、牛角笛等民族乐器为主,音色独特,富有表现力
02
教育内容:包 括文化、艺术、 科技等多个领 域,注重综合 素质的培养
03
教育机构:设 有专门的教育 机构,如苗族 学校、苗族文 化中心等
04
教育成果:培 养了大量优秀 人才,为苗族 地区的发展做 出了贡献
6
苗族的社会与经济
苗族的社会结构
1
苗族社会结构以 家族为基础,家 族成员之间关系
密切
2
家族内部分工明 确,男性负责生 产,女性负责家
承和发扬苗族传统生态 文化,提高族人的环保 意识
03 推广绿色农业:推广绿
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 染
02 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利
用苗族地区的自然和人 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 增加收入
04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加
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 族人的环保意识和技能, 促进可持续发展
谢谢
苗族的手工艺品
苗绣:苗族独特 的刺绣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艳
01
04
竹编:苗族竹编 技艺精湛,造型 独特,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银饰:苗族银饰 制作技艺精湛, 造型独特,具有 很高的艺术价值
02
03
蜡染:苗族传统 的蜡染技艺,图 案丰富,色彩鲜
艳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485f053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b.png)
关于苗族的资料、风俗嘿呀,苗族可真是个特别又有趣的民族呢,我来给你好好讲讲他们的资料和风俗。
苗族主要分布在咱们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重庆、广西等地方呢。
他们就像一群有着独特魅力的星星,散落在这些地区,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先说说苗族的服饰吧,那可真是漂亮得不像话呀!苗族姑娘们的衣服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衣服上有好多漂亮的刺绣,那些刺绣的图案丰富极了,有花呀、鸟呀、蝴蝶呀,还有各种各样奇怪又好看的几何图案。
我有一次在一个民俗展览上看到了苗族的服饰,当时就被吸引住了。
那刺绣的针脚细密得很,感觉就像仙女用魔法把那些图案印在了衣服上一样。
而且呀,苗族服饰上还有很多银饰呢,什么银帽子、银耳环、银项链、银手镯,走起来的时候,那些银饰就会叮当作响,就像在演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苗族的节日也特别多,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苗年啦。
苗年就像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一样,热闹非凡呢!到了苗年的时候,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大家都穿上漂亮的节日盛装,聚在一起。
男人们会吹起芦笙,那芦笙的声音悠扬又动听,感觉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呢。
女人们则会跳起欢快的舞蹈,她们的舞姿轻盈优美,就像一群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
我记得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苗年的画面,有个小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银饰,跟着大人一起跳舞,那笑容灿烂得就像太阳一样,真是太可爱了。
还有啊,苗族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呢。
他们的房子大多是干栏式的建筑,就像一个个小楼阁一样。
房子一般分为两层,下面一层用来堆放杂物或者养牲畜,上面一层就是人住的地方啦。
这种建筑可实用了呢,而且看着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曾经在一个苗族村落旅游的时候,看到那些房子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周围是青山绿水,那画面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画一样,让人感觉特别舒服。
苗族的饮食也很有特色哦。
他们喜欢吃酸的东西,像酸汤鱼那可是苗族的名菜呢。
那酸汤的味道浓郁醇厚,鱼在里面煮得鲜嫩多汁,吃起来那叫一个过瘾呀。
我在一家苗族风味的餐馆里吃过一次酸汤鱼,那味道到现在都忘不了呢,酸酸辣辣的,感觉味蕾都在跳舞。
苗族简介资料
![苗族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ee35e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9.png)
苗族的教育观念与儿童成长
苗族的教育观念
• 苗族重视教育,认为知识是宝贵的财富
• 苗族教育强调品德教育,培养勤劳、诚实、善良的品德
苗族儿童成长
• 苗族儿童从小学习农耕、纺织等劳动技能
• 苗族儿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06
苗族的民间故事与传说
苗族的民间故事类型与主题
苗族民间故事的类型
苗族民间故事的主题
• 苗族饮食讲究礼仪,长幼有序,尊敬长辈
等
• 苗族用餐习惯用手抓,不用筷子
• 苗族饮酒礼仪独特,敬酒、劝酒、对歌等酒俗丰富多彩
04
苗族的节庆与民间娱乐
苗族的节庆活动及其意义
苗族节庆活动
• 苗年:苗族最重要的节日,庆祝丰收和新年
• 四月八:苗族的传统节日,祭祀祖先和自然神
• 龙舟节:苗族的重大节日,赛龙舟、祭祀屈原
苗族村落的特点
• 苗族村落多依山傍水,布局独特,环境优美
• 苗族村落房屋密集,建筑风格相似,具有很高的民族特色
苗族传统建筑
• 吊脚楼:苗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楼下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具有防湿防潮功能
• 鼓楼:苗族地区的公共建筑,用于集会、议事、娱乐等活动
• 风雨桥:苗族地区的交通建筑,具有遮阳避雨功能,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D O C S S M A RT C R E AT E
苗族简介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苗族的历史起源与沿革
苗族的历史起源
• 苗族先民起源于中国南方的黄河流域
• 先秦时期,苗族先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 两汉时期,苗族先民开始向西南地区迁徙
苗族介绍词
![苗族介绍词](https://img.taocdn.com/s3/m/00b56b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8.png)
苗族介绍词
苗族,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丰富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以及西南部的山区,如贵州、湖南、云南、海南、广西等地区。
据史料记载,苗族先民可追溯至五千多年前,他们曾活动于黄河流域及长江中游以南的区域,被称为"南蛮"。
苗族历史变迁中,其民族经历了多次迁徙,从最初的黄河流域,到湖南、贵州,再到云南,不断发展壮大。
苗族的日常交流语言为苗语,属于汉藏语系的苗瑶语族。
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三大苗语方言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以便于苗族同胞的沟通交流和学习。
目前,大部分苗族人民通用汉语。
在生活习俗方面,苗族人民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
他们居住在高海拔的山区,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出独特的民族文化。
苗族的工艺美术,如刺绣、挑花、织锦、蜡染和银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享誉国内外。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尤其是芦笙舞,广受群众喜爱。
在节庆方面,苗族有诸多传统节日,如苗年节、四月八、龙船节等,其中以苗年节最为隆重。
总的来说,苗族是一个充满活力、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他们为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苗族介绍ppt课件
![苗族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8cb89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5.png)
芦笙舞是苗族最具代表性的舞 蹈,以芦笙为伴奏乐器,舞姿
优美、节奏明快。
铜鼓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 一,以铜鼓为伴奏乐器,舞蹈
动作粗犷豪放。
板凳舞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 一,以板凳为道具,舞蹈动作 简单易学,富有生活气息。
苗族的传统节日与庆典
苗族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很多,如苗年、龙舟节、吃新节 等。
龙舟节是苗族传统的水上节日,一般在农历五月举行, 节日期间会举行龙舟比赛、歌舞表演等活动。
03 苗族的传统服饰与建筑
苗族的传统服饰
苗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斑斓、工 艺精湛著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苗族的传统服饰多采用手工刺绣 、
苗族的传统服饰不仅具有审美价 值,还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 和传统,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
苗族的建筑风格
苗族介绍ppt课件
•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 苗族的语言与文字 • 苗族的传统服饰与建筑 • 苗族的音乐与舞蹈 • 苗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01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
苗族的历史起源
苗族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苗族祖先在古代中国南方地区创造了著名的苗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现代苗文经过不断的改进 和完善,已经成为苗族人 普遍使用的文字。
苗族的语言现状与保护
语言濒危
由于现代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 苗族语言的传承面临挑战,许多
年轻人已不再使用苗语。
语言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和传承苗族语言,政府和 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 广苗语教育、开展语言培训等。
语言与文化传承
苗族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 苗族文化的载体。通过保护和传承 语言,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苗族 文化。
走进苗族文化
![走进苗族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e9ff993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f.png)
走进苗族文化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苗族文化,了解他们独特的艺术、服饰、音乐等方面。
一、苗族的传统服饰苗族的传统服饰以蓝色为主色调,融入了许多独特的元素。
男子的服饰通常由宽松的上衣、长裤、头巾等组成,而女子则有色彩斑斓的蓬裙、上衣、披肩等。
值得一提的是,苗族女子的蓬裙非常有名,被誉为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这些服饰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苗族的美丽与神秘,更展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手工艺的精湛。
二、苗族的独特音乐苗族音乐是苗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苗族人民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苗族的歌曲多以山歌、情歌为主题,歌词含义深沉而浪漫。
苗族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和独具特色的乐器而闻名。
苗族人民善于演奏簧风琴、苗族竹管、拉筝等乐器,这些乐器都带有浓郁的苗族特色,使人们在欣赏乐曲时仿佛置身于苗族的山水间。
三、苗族的传统艺术苗族拥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
其中,苗族蜡染艺术被誉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和艳丽的颜色吸引了广大的游客和收藏家。
苗族蜡染通过将蜡烛熔化后滴在布料上,然后进行染色、刮蜡等过程,最终呈现出精美的花纹和图案。
苗族蜡染作品既充满了苗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展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崇敬和热爱。
四、苗族的节日庆典苗族拥有许多独特的节日和庆典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多彩,充满了激情和喜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的芦笙节。
每到芦笙节的时候,苗族人民会身着传统服饰,奏响芦笙、舞动蓬裙,在欢歌笑语中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芦笙节不仅是苗族人民表达感恩和喜悦的方式,也成为了吸引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重要旅游活动。
在走进苗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苗族独特的服饰、音乐和艺术,还能感受到苗族人民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和崇尚自然的精神。
苗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机会。
苗族文化解读
![苗族文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ece43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8.png)
苗族文化解读
苗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广东等省份。
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一、节日庆典
苗族的节日庆典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苗族新年”,又称“苗年”,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苗族新年通常在农历十月初举行,为期三天。
节日里,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活动,如跳芦笙舞、赛牛、斗鸡、射箭等,同时还有盛大的物资交流市场,展示了苗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民间传说
苗族的民间传说融合了苗族的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如《 苗族创世史诗》记载了苗族的创世神话和民族迁徙的历史。
苗族民间故事中,还有大量的山歌,这些山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苗族人民传承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生活习俗
苗族的生活习俗深受其地理环境和民族历史的影响。
例如,苗族的传统民居多为木结构的吊脚楼,既适应了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苗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喜欢吃酸辣味的食物,如酸汤、酸肉等。
在服饰方面,苗族的传统服装以蓝、黑为主色调,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
苗族的婚姻习俗中,保留着对歌择偶、送亲、接亲等传统仪式。
四、宗教信仰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人民相信万物有灵,因此对山、水、树等自然元素都抱有敬畏之心。
此外,苗族地区也有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影响,尤其是在节日庆典和丧葬仪式中,这些宗教的影响较为明显。
总的来说,苗族文化是一种融合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种宗教信仰的文化体系。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苗族文化,同时也要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苗族
![苗族](https://img.taocdn.com/s3/m/43104cc12cc58bd63186bd7b.png)
六月六”
时间:农历六月六日。
是日,各村寨皆屠宰猪牛,祭祀山神、灶 神和地神等;男女青年结伴对歌、赶场、 丢花包,结交情侣,并已形成规模较大的 歌节。
宗教信仰:信仰万物有灵,信仰鬼神,信奉祖先,少数地区信仰天主教和 基督教。 饮食特色:无论男女喜吃酸辣食物。 婚姻习俗: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幼子赡养父母,有 父子连名制。苗族妇女有婚后不落夫家的习俗。 丧葬习俗:正常死亡实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
苗族主要的节日
芦笙节 是黔东南苗族人民在春节之后, 春耕之前,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 顺,获得丰收的传统节日。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身穿节日 盛装,在芦笙场围成一个圈。 小伙子吹起苗族传统的管乐芦笙, 姑娘在芦笙的优美旋律中跳舞, 也叫“踩芦笙”。 人们通过节日活动互相了解,交 流生产经验和增进友谊。
踩山节
又称花山节、花杆地。 时间: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 意义:祈求赐福、保佑苗家人平安昌盛。 节日期间,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到村寨边宽阔的草坪 上,舞狮灯、打秋千、吹竹叶、奏箫筒,人们还在山 上竖起一根染成红蓝配12节的“花杆”以示向天祈子, 青年男女们在这歌舞狂欢中寻找终身伴侣,祈求上苍 赐福。踩山节持续三天,这三天中苗寨舞步翩翩歌声、 缭绕十分热闹。
5、苗族的芦笙节是怎么回事?
吊脚楼
服饰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有 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 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 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 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 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 邪。
银饰的分类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https://img.taocdn.com/s3/m/18f81a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a.png)
苗族拥有独特的语言 他们传统上使用花米文字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服饰和风俗
苗族服饰多样化:以绣花服 饰最为著名 婚礼仪式是苗族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音乐和舞蹈
苗族以独特的音乐和舞蹈而闻名 芦笙是他们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2020-xx-xx
-
目录 Content
01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1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背景介绍
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如贵州、云南、湖南 等省 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少数民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结语
苗族是中国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对我们的社会非常 重要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感谢
谢谢您的聆听
-
谢谢
---
宗教和信仰
苗族拥有丰富的 宗教和信仰体系
对自然界的崇拜 在他们的信仰中 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传统节庆
苗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庆:如"吃新节"和"龙船节 " 这些节庆反映了他们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中国苗族少数民族
---
文化传承和挑战
苗族文化传承面 临着一些挑战: 包括现代化和文 化失落
苗族简介
![苗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1ad90ff7c1cfad6195fa74b.png)
六、苗族礼仪
“花山节”是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日时间各地不一。花山节期间, 除了举行跳芦望舞、斗牛、绩麻比赛等各种娱乐活动外,年轻人还可以 自由地对歌。参加苗族的花山节,要注意长幼辈分之分。一般在老人面 前,年轻人不得对唱情歌;对歌只能选与自己同辈的人,小辈不能与长 辈对歌。
苗族人家的神龛,外人不得触摸,也忌讳靠墙坐在神龛下,更不能横 睡在神龛下,因为只有死人才横睡在神龛下。
三、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 昂贵且繁多。有银插花、 银牛角、银帽、银梳、银 簪、项圈、耳环、披肩、 压领、腰链、衣片、衣泡、 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 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用银 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 分,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 类。头饰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 髻簪、耳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 筒、围腰其盘,外加手圏、戒指等总结 及饰有披肩、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 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 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阶段的 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饮食习惯简介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 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 。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 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 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 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四、苗族建筑
•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 成自己特有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 为三层构建,第一层一般为了解决斜坡地势不平的问 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圈养牲畜,第 二层为正房,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层 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丽,以便和 苗家阿哥建立初步关系。 • 苗家整个村寨都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被现代建筑 学家们誉为最具生态的建筑方式,木制杆栏式建筑既 解决了山地建筑平地少的问题,也解决了农家杂物堆 放及牲畜的圈养问题。
苗族的传统风俗
![苗族的传统风俗](https://img.taocdn.com/s3/m/a96396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e.png)
苗族的传统风俗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独特的传统风俗是他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世界。
以下是关于苗族传统风俗的一些参考内容。
1. 苗族服饰:苗族人民的服饰独具特色,以细腻手工刺绣、独特的图案和鲜艳的颜色而闻名。
女性常穿着以花纹、银饰等装饰的手工织锦服,如青年女子的"花衫",中年妇女的"青球"等。
男性则多穿着蓝色或黑色的衣物,搭配银饰品。
这些服饰无论在婚礼、节日或其他重要场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展示出苗族人民优雅而独特的魅力。
2. 苗族婚礼:苗族的婚礼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时刻。
婚礼通常会持续三天三夜,期间充满了喜庆、热闹和各种传统仪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婚礼游行,新娘穿着精美的苗族婚纱,伴随着锣鼓声和苗族传统音乐,游行前往新郎家。
在新郎家举行祭祀仪式,由长者代表两家祈求新人幸福美满。
整个婚礼过程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和传统的食品。
3. 苗族建筑:苗族人民居住的建筑也是苗族传统风俗的重要体现。
他们建造的房屋多数为木质结构,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
苗族的传统房屋被称为"吊脚楼",顶部悬空,支撑在高高的木柱上,可以容纳多个家庭共同居住。
这种建筑形式不仅能有效抵御洪水、悬崖峭壁等自然灾害,还是苗族人民社会生活和互动的重要场所。
4. 苗族节日:苗族人民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最为有名的是"苗年"和“龙船节”。
苗年是苗族的新年,一般举行在农历十月或十一月之间。
苗年期间,人们会观看舞龙舞狮、击鼓传花、祭祀祖先等活动,以庆祝新年的到来,迎接新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而龙船节则是苗族人民纪念祖先和迎接丰收的传统节日,以敬神、划船、赛龙舟等活动为主。
这些节日不仅能体现出苗族人民对世界和自然的敬畏,还可以加强族群的凝聚力和社会秩序。
5. 苗族舞蹈和音乐:苗族人民以歌舞和民族音乐而闻名。
苗族历史政治知识点总结
![苗族历史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45636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e.png)
苗族历史政治知识点总结一、苗族的起源和迁徙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
苗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苗族自称“苗”,起源于秦始皇时期的楚国。
在历史上,苗族由于种种原因,曾多次进行迁徙。
在古代,苗族曾南迁至今贵州省的西南部,后又北迁至今贵州省的东南部。
在近代,因为战乱和经济压力,部分苗族从贵州迁徙至云南和广西。
二、苗族的政治制度苗族的政治制度主要表现为部落制和婆罗制。
部落制是苗族社会最原始的政治制度形式,它是以家族、氏族为单位的社会政治组织形式。
在苗族社会中,家族是基本政治单位,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
婆罗制是苗族历史上的一种政治制度,婆罗意为“望族”或“树族”,其政治组织形式以树或石柱为标志,集聚在一定地区或村寨的苗族群体,称为婆罗社。
三、苗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在古代,苗族地区管辖属于中国古代的各个王朝,但因地理位置偏远和交通不便等原因,苗族地区历来是边疆之地,对中央政权的统治比较松散。
各个朝代多采取了一种容纳、安抚、分化、割据的策略,对苗族地区人民实行军事、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统一政策。
四、苗族的抗击侵略和外族入侵在历史上,苗族地区多次遭受外族侵略,但苗族始终坚持不住,积极报复,保卫家园。
在抗击侵略战争中,苗族人民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而进行英勇的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宋元时期,苗族与中原王朝长期交战,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意志,显示出不屈不挠的坚强性格。
五、现代苗族的政治地位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苗族地区经济得到了改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国家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为苗族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同时,苗族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发展政策,加大投入,稳步发展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使苗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六、苗族的政治文化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拥有丰富的政治文化。
苗族政治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苗族的自治制度,苗族地区有着独特的自治制度,比如“土司制度”等,这些都是苗族政治文化的体现。
苗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
![苗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87f5b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5.png)
苗族的风俗特点是什么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的风俗特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活习俗、婚丧嫁娶、服饰装扮、节日庆典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苗族的风俗特点。
一、苗族的生活习俗1.古朴而勤劳的生活方式:苗族人民是勤劳而勇敢的,他们通常居住在山区和较为偏远的地方,过着与大自然密切相连的生活。
2.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苗族人民主要以种植作物为生,以水稻为主要粮食,同时还种植玉米、大豆、蓖麻等作物。
他们非常擅长种植水稻,智慧型梯田是苗族人民巧妙的创造。
3.重视环境保护: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他们崇尚自然,注重环境保护。
例如,在搭建房屋时会尽量选择与自然环境搭配的材料,不随意破坏自然资源。
二、苗族的婚丧嫁娶习俗1.约定俗成的婚姻习俗:苗族婚姻以父母之命为主,通过纳彩礼和过花门的方式,女方嫁入男方家庭。
同时,苗族男女在婚礼上穿戴华丽的节日服饰,举办盛大的婚礼庆典。
2.独特的丧葬习俗:苗族人民非常注重对逝者的丧葬仪式。
他们相信死者的灵魂能够得到永生,因此在丧葬时要进行多种仪式,包括丧家头发染黑、排灵植树、开道祭祀、祭奠等。
同时,苗族人民还注重继承与传承,将家族的祭祀仪式代代相传。
三、苗族的服饰与装扮1.彩色长衫与马褂:苗族男女在日常生活中,身着彩色长衫和马褂,色彩鲜艳且繁杂,通过绣花、刺绣等手工艺技巧展示出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2.银饰与头饰:苗族人民钟爱银饰,包括银耳环、银项链、银头饰等。
尤其是苗族女性,头上戴着灿烂的银饰,如角簪、花罗、银冠等,彰显出苗族女性的娇美和高贵。
3.独具特色的发型:苗族女性以长发为美,梳起细而长的麻花辫,并束成花朵形状。
他们还会通过头巾、发钗等来修饰自己的发型,使其更加华丽美观。
四、苗族的节日庆典1.花山节:苗族人民每到农事忙碌的时候,会举办盛大的花山节,以祭祀土地神、求丰收为主要内容。
整个节日期间,人们戴花、舞蹈、歌唱,欢快庆祝。
2.度苗年:度苗年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左右。
关于苗族的介绍
![关于苗族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aee7e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3.png)
关于苗族的介绍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苗族有着丰富的文化和传统,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点。
苗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
苗族的文字被称为“苗字”,在苗族地区被广泛使用。
苗族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表达方式。
苗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
他们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农作物,繁育家禽家畜。
苗族人民勤劳智慧,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丰富的农产品,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苗族的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以手工织布为主要方式制作服饰,他们善于运用各种纹样和颜色,使得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苗族女性的服饰尤为精美,常常用银饰点缀,给人一种华丽的感觉。
苗族的音乐和舞蹈是苗族文化的瑰宝。
苗族人民善于演奏各种乐器,如芦笙、马头琴等。
他们的音乐节奏独特,富有激情和力量。
苗族的舞蹈形式多样,有手拉手舞、踩竹竿舞等,舞蹈动作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苗族的节日和传统习俗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如苗年、龙船节等。
他们在节日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蹈表演、歌唱比赛等,展示苗族的风采和魅力。
苗族人民还有着独特的婚礼习俗和葬礼习俗,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亲情的尊重。
苗族的建筑风格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苗族人民建造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屋顶常常用瓦片覆盖。
苗族的房屋形状多样,有木楼、吊脚楼等。
苗族的建筑工艺精湛,给人一种朴实而又精致的感觉。
总的来说,苗族是中国独特的民族之一,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
苗族人民以其勤劳智慧、独特的艺术和建筑风格,为中国的多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和尊重苗族文化,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和繁荣。
苗族介绍
![苗族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57c86cd08a1284ac85043b0.png)
节日盛典
民族音乐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富。主要有 飞歌、酒歌、游方歌(又叫马郎歌)、理 俗歌、祭祀歌、儿歌等歌声。歌声高亢嘹 亮,热情奔放。其音乐既有刚毅、率直、 粗狂、豪放的一类(以飞歌为代表),又 有柔情、委婉、细腻、深沉的一类(以游 方歌为代表)。声乐有酒歌、情歌、嘎百 福歌等。乐器有木鼓、铜鼓、芦笙等。酒 歌包括大歌、开歌、祭祖歌等。苗族民间 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 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
苗族乐器---芦笙
苗乡
THE END !
谢谢观看
饮食文化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 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 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川、云南等地的 苗族喜吃狗肉,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苗家的食 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 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 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 豆制品。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酸汤家家必备。酸 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即可用来 煮肉,煮鱼,煮菜。 苗族的食物保存,普遍采用腌制法, 蔬菜、鸡、鸭、鱼、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苗族几乎家家都 有腌制食品的坛子,统称酸坛。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 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日常饮 料以油茶最为普遍。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酸汤也 是常见的饮料。 典型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 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银饰
婚葬习俗
招郎主要流行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和 湘桂交界等地区,以城步苗族最为盛行。大 山区苗族妇女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 留在家中“讨丈夫”,无儿无女的人家,也 往往要“接”一个女儿,长大后,“招郎上 门”,延续家族,而让男子出嫁,称为“招 郎”。“招郎”入门后,女家长辈称其为子、 为侄,忌称女婿、侄郎;同辈称兄道弟,忌 称姐夫、妹夫;小辈称伯伯、叔叔,忌称姑 爹。
苗族简介
![苗族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6ba38dd360cba1aa811dad1.png)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 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 饰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 环、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 盘,外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 腰带等。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 许多造型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 的各个特定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婚庆习俗
恋爱:以歌为媒,农历三月初三,青年男女穿戴整齐,成 群结队赶到山头水边,对歌恋爱。情同意合者,便相邀离 去,表示恋上了。平时看牛、放羊也对歌,并赠红。双方 父母同意便结婚,如不同意,还有逃婚的习俗。 结婚:一般在结婚前一个月,长则半年,就开始哭嫁。对 长辈要一个一个地器,然后再送礼物,现在改变了许多。 男女结婚时,女方和来人到男方家吃三天三晚酒,这三天 新娘只能同伴娘睡,不能与新郎同床。三天后,新娘与伴 娘一起回娘家生活,二年、三年、五年不等。男方有农事 需人帮忙,接女方在男方家同住。待女方怀孕后,才能接 新娘到男方家长住期共同生活。
苗族人最忌讳的事
苗族忌外人称他们为苗子。忌刀口朝上, 忌凶器指人;忌把东西放在路上;忌坐门 槛,忌踩踏火炕的三脚架;忌在家里与夜 间吹口哨;忌打癞蛤蟆和青蛙,忌射杀燕 子,忌砍樟,椿,枫等古树。
谢谢观赏!
服饰的历史文化价值
苗族服饰精美别致,是“无字之史书”、“绣在 衣服上的历史”, 无论是苗族的刺绣还是苗族的 银饰,它都是对苗族文化的一种记载,可以说服 饰就是苗族文化的精髓。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有 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 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 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 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 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 邪。
小学生民族介绍苗族
![小学生民族介绍苗族](https://img.taocdn.com/s3/m/4181d8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0.png)
大家好,我是,我今天分享的是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苗族人大部分住在大山深处,他们的房子密密麻麻聚集在一起叫苗寨。
苗族人把房子建在半山腰上,形成独居特色的吊脚楼。
苗族服装以银饰最有名,每当有重大节日,苗族女孩都会带上美丽的银饰,其中以头饰最精致也最复杂,他们的头饰上装饰着牛角,因为苗族人崇拜牛,视牛为祖先和力量的象征。
除了银饰以外,苗族的刺绣也很有名,他们的头帕、衣服上都绣着精美的图案。
苗族人热情好客,每当有重大节日和远方来客时,都会摆上长桌,叫长桌宴,桌上摆满了苗族的传统佳肴。
苗族人喜欢吃酸味食物,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酸汤鱼。
他们还会以高山流水的方式为尊贵的客人敬酒。
苗族简介课件
![苗族简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9d84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2.png)
苗族银饰锻造
传统银饰锻造技艺精湛, 包括设计、敲打、镶嵌等 环节,体现了苗族人民的 精湛技艺。
03
苗族的社会文化
苗族的风俗习惯
苗族饮食
以大米、玉米、小麦为主 食,喜食酸辣食物,如酸 汤鱼等。
苗族服饰
以银饰和刺绣为主要特色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服饰 风格。
苗族住宅
多建在山腰或山脚,依山 就势,外形朴素美观。
早期历史
苗族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逐渐向中国北方和 西部扩散。
苗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苗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之一。
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代表
苗族在中国历史上是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代表,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
历史贡献
苗族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如古代的“苗蛮”时期,苗族先民在农业、纺织、冶炼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苗族的传统节日
苗年节
农历十月举行,是苗族最重要 的节日之一,持续数天,热闹
非凡。
吃新节
农历七八月举行,是苗族人民祈 求丰收的重要节日。
银花节
农历四月初八举行,是苗族青年男 女对歌谈情的重要场所。
苗族的家庭和婚姻
苗族的家庭
以男性为主导,实行父系继承制。
苗族的婚姻
婚姻形式有同族通婚和异族通婚两种,其中同族通婚是主流。
。
苗族鼓舞
以鼓为道具,舞蹈动作粗犷豪 放,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苗族民歌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独唱 、对唱、合唱等,反映了苗族
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苗族的传统手工艺
01
02
03
苗族织锦
以棉纱为经,以彩绒为纬 ,图案精美,色彩丰富, 被誉为“东方第一织锦” 。
苗族基本介绍
![苗族基本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03afb3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0.png)
苗族基本介绍
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苗族人口约有900万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苗族人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豆类等作物。
苗族人也以手工艺制作为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他们擅长编织竹筛、木器、蜡染绸缎等工艺品。
苗族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音乐形式,其中,苗族花灯、苗族舞蹈等文艺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苗族人的信仰也十分丰富,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
同时,苗族人也有着自己的传统节日,如苗族新年、苗族三月三等。
苗族的婚姻制度与其他民族也有所不同,他们信仰“五姓”婚姻制度,即婚姻必须在五个姓氏之间进行,这也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苗族人还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反映出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总之,苗族是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苗族人民正在积极发展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以期将其传承下去。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分布较广,支系众多,服饰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妇女较典型的装束是短上衣,百褶裙。
苗族衣料过去以麻织土布为主,普遍使用独具特色的蜡染、刺绣工艺。
裙子则以白色、青色居多,服饰的用料、颜色、款式、刺绣等方面,都极具民族风格。
配饰以头、颈、胸及手等部位的银饰为多见,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首饰中首屈一指。
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充分显示了苗族的聪明才智,至今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
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裤,缠青色或花格头巾。
色调以青蓝色或白色为主。
妇女一般穿大襟短衣,下着长裤。
衣襟、袖口等处镶彩色花边,裤脚处也镶着花边,头缠青色或花格头巾,或将白色印花头帕搭在头上,青年女子的胸前还挂着绣有漂亮花纹图案的围腰。
布依族妇女喜欢佩戴银质手镯、耳环、项圈、足蹬尖鼻绣花鞋,布依族服饰整体色调淡雅朴素,与自然界保持着天然的和谐。
侗族
侗族男子的上衣有对襟、左衽和右衽三种,下着长裤,裹绑腿。
缠头布为三米长的亮布,两断用红绿丝线绣着一排锯齿形的图案。
盛装时戴“银帽”,并佩戴其它银质饰物。
女子穿裙时,上身以开襟紧身衣相配,胸部围青色刺绣的剪刀口状的“兜领”,裹绑腿;穿裤时,以右衽短衣相配。
盛装时,妇女多穿鸡毛裙。
也有穿右衽无领上衣,以银珠为扣,环肩镶边,足蹬翘尖绣花鞋。
侗族妇女喜欢佩带银花、银帽、项圈、手镯等银质饰物。
侗族的衣料多为自织自染的“侗布”,有粗纱、细纱之分。
侗族妇女擅长刺绣,手工技艺精湛。
瑶族
瑶族各支系服饰存在较大差异,男子服装以青蓝色为基本色调,以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为主,也有的穿交领长衫,配长短不一的裤子,扎头巾、打绑腿,朴实无华。
妇女服饰有穿大襟上衣,束腰着裤的;有穿圆领短衣,下着百褶裙的;还有穿长衫配裤的。
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整幅图案均为几何纹。
瑶族头饰特点更为突出,有“龙盘”形、“A”字形、“飞燕”形等。
瑶族染织业发达,服装均用自染土布制作,有一套完整的蓝靛印染技术。
色彩常用红、绿、黄、白黑五种,服饰制作采用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
白族
白族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裤子都喜欢用白色和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白族妇女常将色彩艳丽的图案绣在挂包、裹背、腰带、包头布、鞋等饰物上。
淡雅朴实,色调和谐,审美境界高雅。
大理的白族男子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头缠白色或蓝色头帕,肩挂手绣挂包。
妇女多穿白色或穿浅蓝色右衽上衣,下着白色或浅蓝色宽裤,腰系绣花或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足蹬绣花鞋。
京族
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
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腰,衣袖较窄。
妇女则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
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衣袖仍然很窄。
妇女染黑齿、结"砧板髻"的习俗依然存在于少数妇女当中。
京族最有特色的装饰是他们的斗笠。
壮族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
胸前缝一个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
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
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烂耀眼。
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
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
披戴绣花垫肩。
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
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黎族男子一般穿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缠头巾插雉翎。
妇女服饰有地区差异,有些穿黑色圆领贯头衣,衣服的饰物很多,领口用白绿两色珠串连成三条套边,袖口和下摆以贝纹、人纹、动植物纹等装饰,前后身用小珠串成彩色图案。
下穿紧身超短筒裙,花色艳丽。
有些身着黑、兰色平领上衣,袖口上绣白色花纹,后背有一道横条花纹,下着色彩艳丽的花筒裙,裙的合口褶设在前面,盛装时头插银钗,颈戴银链、银项圈,胸挂珠铃,手戴银圈。
头系黑布头巾。
黎族妇女擅长纺织。
黎锦、筒裙等衣物,色彩斑斓,图案新颖,质地细腻,经磨耐用
高山族
高山族服饰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但有地区差异。
台湾南部的男子穿对襟长袖上衣,外套坎肩式短褂,系宽腰带,垂其两端的作为前裙。
衣袖、领、腰及下摆都镶上彩色花边,用黑布缠头。
经常戴藤盔或木盔。
女子服饰分为短衣长裙、长衣下裳和裸露式三种款式。
有的身穿对襟长袖短衣,下着长裙,胸前挂一块斜方胸衣;有的上身只穿一个背心,下身横围一块腰布,冬天用一块方布自左肩围裹其身,头戴木制八角头盔。
高山族男女都喜欢佩戴饰物,如贝料、兽牙、羽毛、兽皮、花卉、钱币、竹管等,全身上下被装点得五光十色。
妇女刺绣享有盛名。
水族
水族男子过去多穿对襟上衣,戴马尾帽或遮阳帽。
现多穿大襟长衫,长裤,青布包头,穿草鞋或布鞋。
妇女过去多穿圆领宽袖的对襟上衣,饰以银扣、下配百褶裙,打绑腿,穿翘尖绣花鞋。
现在多穿圆领大襟蓝色的宽大半长衫、长裤,系青色绣花围腰,绾发,头缠青布或白布帕,穿绣花鞋,盛装时戴各种银饰。
水族的纺织和印染技术有相当高的水平。
闻名遐迩的“水家布”,质地细腻,纺织均匀,染工技艺纯熟,洗、磨都不褪色。
布的纹样有平纹、人字纹、斜纹、方格纹等多种纹样。
“豆浆印染”是水族七百年前发明的工序复杂的独特技艺。
纳西族
纳西族过去是以自织的麻布或粗布为衣料,青壮年喜穿白色,老年人喜欢黑色,以表现其二元对立的宇宙观。
现在妇女服饰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
永宁的纳西族女子喜欢穿红、蓝、紫色且用彩色布镶边、钉双排扣子的上衣,浅蓝或白色衫里的双层百褶长裙,用丝线绣五彩花边。
腰束红、黄色彩带,脚穿青布绣花鞋。
纳西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妇女的“七星披肩”,它是民族心理的深层结构的体现,蕴含着纳西族丰富的历史和思想内涵。
藏族
藏族的服饰在藏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农区男子一般穿黑白氆氇或哔叽藏袍,衣裤套穿在白衬衣上,外束色布或绸子的腰带;妇女藏袍的用料同男装,冬袍有袖,夏袍无袖,内衬各色绸衫,腰前围一块毛织的彩色横条“帮典”,风格独特。
牧区男子多穿肥大袖宽的皮袍,大襟、袖口、底边等处都镶着平绒或毛呢,外束腰带;妇女也穿皮袍,皮袍以“围裙”料和红、蓝、绿色呢镶宽边,美观漂亮。
藏靴主要有“松巴鞋”和"嘎洛鞋”。
藏族男女的头、手、胸、腰上都喜欢佩戴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的精美首饰。
满族
满族过去一年四季都穿袍服,袍服中最具特色的是旗袍。
满族妇女的旗袍最初是长马甲形,后演变成宽腰直筒式,长至脚面。
领、襟、袖的边缘镶上宽边作为装饰。
坎肩是满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精致,不仅镶上各色花边,而且还绣有花卉图案。
头饰是满族服饰的突出特点。
过去男子留长发、结辫。
而妇女的发型则富于变化,不仅留发、结辫,还绾或髻等。
满族把深绛色看作福色,倍加宠爱。
另外还崇尚白色,常用作镶边的饰物。
满族妇女擅长刺绣,服饰的衣襟、鞋面、荷包及枕头上,到处都可看到龙凤、鹤鹿、花草等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