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在大学的时候很少关心单片机内部存储器的结构及应用,只是大概的知道RAM和ROM的区别,甚至只是知道程序下载到ROM中就能运行了。其他的如何工作程序如何启动的就不了了知了。因此在接触嵌入式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盲区。在此本人将工作三个多月以来接触到的一些关于嵌入式新的理解分享给大家,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article/221309.htm

RAM和ROM在单片机中的相关应用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Only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AccessMemory的缩写。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 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 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 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所谓内存就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简单来说,最原始的单片机比如at89c51,内部集成了ROM,RAM。ROM用来存储编好的程序、常数、表格等,当单片机掉电ROM中的数据不会丢失,因此单片机掉电再上电还会继续运行;RAM可以存放用户的临时变量、还有单片机内部的特殊寄存器等,单片机掉电后数据会丢失,当在上电后程序执行,重新初始化寄存器和变量的值。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MCS-51的程序执行流程,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采用典型的哈佛结构,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完全独立,拥有各自的寻址系统,包括片内数据存储器与片外数据存储器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寻址系统。所以,在地址空间上允许重叠。如:程序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中有0000H这个单元,片内数据存储器也有0000H这个单元,片外数据存储器中还有0000H这个单元。

89S51片内有4kB的程序存储单元,其地址为0000H—0FFFH,单片机启动复位后,程序计数器的内容为0000H,所以系统将从0000H单元开始执行程序。在这里会跳转到main 函数,但是据说在跳转到main函数之前,还会做一些判断的处理,具体没有研究过。

Flash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现在很多的芯片内部都是用flash,或者是外挂Flash来存储程序。目前的Flash主要有两种NORFlash和NADNFlash。

NORFlash的读取和我们常见的SDRAM的读取是一样,用户可以直接运行装载在NORFLASH里面的代码,这样可以减少SRAM的容量从而节约了成本。

NANDFlash没有采取内存的随机读取技术,它的读取是以一次读取一块的形式来进行的,通常是一次读取512个字节,采用这种技术的Flash比较廉价。用户不能直接运行NANDFlash上的代码,因此好多使用NANDFlash的开发板除了使用NANDFlah以外,还作上了一块小的NORFlash来运行启动代码。

一般小容量的用NORFlash,因为其读取速度快,多用来存储操作系统等重要信息,而大容量的用NANDFLASH。NORFlash可以拥有SDRAM的接口,拥有更多的地址线来方便读取内存中的每一个字节;NANDflashAND结构能提供极高的单元密度,可以达到高存储密度,并且写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应用NAND的困难在于flash的管理和需要特殊的系统接口。

SerialFlash拥有spi的接口可以页读、任意地址读。并且它可以有四线SPI,双线SPI 的DDR接口。它可以利用spi的外部地址总线的方式来直接在外部flash中运行程序,不过运行速度是个有待考虑的问题。

嵌入式BootLoader

在嵌入式中一些产品中,采用的启动方式中,根据不同的芯片结构而不同。拿计算机的启动来说,计算机引导加载程序由BIOS和位于硬盘MBR中的OSBootLoader组成,其实BIOS就是一段固化程序,现在很多嵌入式的芯片内部都会有一段类似的程序来,这段程序的用途通俗的讲就是来加载BootLoader的。计算机也一样,BIOS在完成系统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将硬盘MBR中的BootLoader读到系统的RAM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OSBootLoader,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内核映像从硬盘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运行,即开启操作系统。

我们常说的嵌入式的BootLoader其实就是和上面提到的OSBootLoader差不多,只不过很多嵌入式的CPU没有BIOS那样的固化程序,他们上电复位到0x0000000地址后一般是BootLoader的开始地址。有些嵌入式的CPU会有片内的ROM,会有一段固化的程序,去加载BootLoader。

简单来说BootLoader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做DownLoader,一种叫做loader;DownLoader 这种模式中主要是程序员开发阶段需要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调试器将程序代码下载到内部RAM中去,然后通过BootLoader写到目标机的Flash或者其他存储设备中去。这

种模式只是在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阶段使用的一种模式。在项目完成后的成品中,BootLoader会一直工作在loader模式中。其大概做的事情就是硬件设备初始化,为BootLoader 以后的工作设定先决条件;设置堆栈、检测系统内存映射,将系统映像或者程序代码段从Flash上读取到内部RAM中,有的系统会加载到SDRAM中,还有的会直接在外部FLASH 上运行。

基于AT89C51控制的0.01℃数显温度计的设计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AT89C51控制的0.01℃数显温度计的设计 作者:罗兴垅, 黄隆胜, Lou Xinglong, Huang Longsheng 作者单位:罗兴垅,Lou Xinglong(341000,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黄隆胜,Huang Longsheng(341000,江西赣州,赣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341000,江西赣 州,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刊名: 微计算机信息 英文刊名:CONTROL & AUTOMATION 年,卷(期):2006,22(14) 被引用次数:12次 参考文献(3条) 1.万永波;张根宝;田泽;杨峰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Bootloader启动流程分析[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5(11) 2.谈文心;钱聪;宋云购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1995 3.潘学军0.01℃的数显温度计[期刊论文]-物理实验 2003(05) 引证文献(12条) 1.姚勇哲.张荣.邹志荣.张智日光温室温湿度自动监测预警器的研制[期刊论文]-农机化研究 2010(2) 2.符时民.于震数显测温系统设计与特性的研究[期刊论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0(2) 3.李铁军.何永洪基于单片机的IC卡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型机与应用 2009(21) 4.任小青.王晓娟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频率计设计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2) 5.关玉明.程琪.肖艳春.姜云峰触摸屏变频器与PLC在调速系统中的设计[期刊论文]-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3) 6.关玉明.程琪.杨戈.姜云峰基于AT89C51的锌空电池温控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8(32) 7.高海东.钱江基于HT48R30A-1的自动寻星系统[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8(29) 8.李邕数字式热敏电阻温度计设计[期刊论文]-甘肃科技纵横 2008(1) 9.张平川.许兴广基于单片机电热水器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32) 10.李宝营.赵永生.祖龙起.牛悦苓基于单片机的等精度频率计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26) 11.肖艳军.程琪.许波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自动纠偏仪的设计[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23) 12.李学聪.万频.邓庆华.李军一种新型温盐深传感器的数据采集与应用[期刊论文]-微计算机信息 2007(10)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Periodical_wjsjxx200614026.aspx

bootloader

Boot Loader的启动流程和开发经验总结 Windows CE最大程度继承了桌面版Windows的丰富功能,但是Windows CE并不是一个通用的安装版操作系统。在形形色色的嵌入式设备世界里,一款CE系统通常只会针对某一种硬 件平台生成。 一般来说,Windows CE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0AL(OEM Abstraction Layer)、驱动、应用程序开发三个步骤。其中,0AL开发最基本的一步是板级支持包(BSP),而BootLoader 设计则在BSP开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 1.什么是BootLoader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执行。 (1)什么是板级BSP?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是板级支持包,是介于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主要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于不同形式的BSP,例如WinCE的BSP和Linux的BSP相对于某CPU来说尽管实现的功能一样,可是写法和接口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BSP一定要按照该系统BSP的定义形式来写,这样才能与上 层OS保持正确的接口,良好的支持上层OS。 (2)什么是Boot Loader

在BSP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BootLoader,它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环境。 一般来说,在嵌入式世界里BootLoader 是严重地依赖于硬件的,因此想建立一个通用的 BootLoader 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的 CPU 体系结构有不同的BootLoader,而且除了依赖于 CPU的体系结构外,BootLoader还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 CPU 结构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 BootLoader 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 BootLoader 的源程序。 2.BootLoader在PC机与嵌入式的区别比较 (1)引导程序在PC机和嵌入式上的区别 一般来说,在PC的硬件平台上,由于硬件启动根本就不是通过BootLoader(而是通过BIOS),所以BootLoader就不需要对CPU加电后的初始化做任何工作。在桌面系统中,有以下几种设备可以作为启动设备使用:硬盘、USB盘、光盘驱动器、还有网卡的Boot ROM 等。但无论选择了哪一种启动设备,操作系统都会去将该设备起始地址的内容读入内存,BIOS 将控制移交给引导装载程序。如果启动设备是IDE硬盘,这时通常将引导装载程序装入第一个扇区(通常被称做主引导扇区,MBR),然后将内容读入内存再运行。 在嵌入式平台上,引导装载程序是在硬件上执行的第一段代码,通常将引导程序放置在不易丢失的存储器的开始地址或者是系统冷启动时PC寄存器的初始值。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BIOS那样的固件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BootLoader来完

存储器知识点小结知识讲解

CPU工作的实质即为不断从内存中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过程。 一、8086CPU构成 CPU的工作:取指令和执行指令 1.CPU内部两大功能部件: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2部件并行工作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重点:理解2个独立功能部件的分工和协同配合关系。 理解BIU内地址加法器的作用,理解指令队列的作用。 2.掌握CPU内部寄存器的作用 包括:通用寄存器AX,BX,CX,DX,BP,SP,SI,DI 段寄存器CS,DS,SS,ES 指令指针寄存器IP 标志寄存器FLAG 二、存储器的基础知识 1.物理地址 8086的存储器是以字节(即每个单元存放8位二进制数)为单位组织的。8086CPU具有20条地址总线,所以可访问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容量为220即1M字节(表示为1MB)。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对于1MB存储器,其地址范围用16进制表示为00000H~0FFFFFH,如图1所示。 地址低端 地址高端 图1 1MB存储器地址表示 物理地址:存储器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将其称为物理地址。 2.字节地址与字地址 存储器内两个连续的字节,定义为一个字,一个字中的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字节地址,每个字的低字节(低8位)存放在低地址中,高字节(高8位)存放在高地址中。字的地址指低字节的地址。各位的编号方法是最低位为位0,一个字节中,最高位编号为位7;一个字中最高位的编号为位15。 字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的格式如图2所示。

地址低端 地址高端 图2 字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 3.单元地址与内容 内容 单元地址 图3 如图3,地址是00100H 的字节单元的内容为27H,表示为(00100H)= 27H。 图3中字数据3427H存放在地址是00100H和00101H的两个字节单元中,其中低字节27H在低地址的字节单元00100H中,高字节34H在高地址的字节单元00101H中,字数据3427H的地址是低地址00100H。地址是00100H的字单元的内容为3427H,表示为(00100H)= 3427H 可见一个地址既可作字节单元的地址,又可作字单元的地址,视使用情况而定。 总结: 字节单元:(00100H)=27H 字单元:(00100H)=3427H 设寄存器DS=0000H, 用MOV指令访问字节单元:MOV AL,[0100H] 用MOV指令访问字单元:MOV AX,[0100H] 三、存储器的分段 1.为什么要分段

引导加载程序

1. 引言 在专用的嵌入式板子运行 GNU/Linux 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流行。一个嵌入式 Linux 系统从软件的角度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 引导加载程序。包括固化在固件(firmware)中的 boot 代码(可选),和 Boot Loader 两大部分。 2. Linux 内核。特定于嵌入式板子的定制内核以及内核的启动参数。 3. 文件系统。包括根文件系统和建立于 Flash 内存设备之上文件系统。通常用 ram disk 来作为 root fs。 4. 用户应用程序。特定于用户的应用程序。有时在用户应用程序和内核层之间可能还会包括一个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常用的嵌入式 GUI 有:MicroWindows 和 MiniGUI 懂。 引导加载程序是系统加电后运行的第一段软件代码。回忆一下 PC 的体系结构我们可以知道,PC 机中的引导加载程序由 BIOS(其本质就是一段固件程序)和位于硬盘 MBR 中的 OS Boot Loader(比如,LILO 和 GRUB 等)一起组成。BIOS 在完成硬件检测和资源分配后,将硬盘 MBR 中的 Boot Loader 读到系统的 RAM 中,然后将控制权交给 OS Boot Loader。Boot Loader 的主要运行任务就是将内核映象从硬盘上读到 RAM 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开始启动操作系统。 而在嵌入式系统中,通常并没有像 BIOS 那样的固件程序(注,有的嵌入式 CPU 也会内嵌一段短小的启动程序),因此整个系统的加载启动任务就完全由 Boot Loader 来完成。比如在一个基于 ARM7TDMI core 的嵌入式系统中,系统在上电或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 0x00000000 处开始执行,而在这个地址处安排的通常就是系统的 Boot Loader 程序。 本文将从 Boot Loader 的概念、Boot Loader 的主要任务、Boot Loader 的框架结构以及Boot Loader 的安装等四个方面来讨论嵌入式系统的 Boot Loader。 2. Boot Loader 的概念 简单地说,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通常,Boot Loader 是严重地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特别是在嵌入式世界。因此,在嵌入式世界里建立一个通用的 Boot Loader 几乎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对 Boot Loader 归纳出一些通用的概念来,以指导用户特定的 Boot Loader 设计与实现。 1. Boot Loader 所支持的 CPU 和嵌入式板 每种不同的 CPU 体系结构都有不同的 Boot Loader。有些 Boot Loader 也支持多种体系结构的 CPU,比如 U-Boot 就同时支持 ARM 体系结构和MIPS 体系结构。除了依赖于 CPU 的体系结构外,Boot Loader 实际上也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这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 CPU 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 Boot Loader 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 Boot Loader 的源程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总结完整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科复习总结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分层结构、以及计算机的一些主要指标等 ?需要掌握的内容:计算机软硬件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成的概念、冯.诺依曼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计算机的主要指标 ?本章主要考点:概念 1、当前的CPU由那几部分组成组成? 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cache (高速缓冲存储器) 2、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那些部分? 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3、什么是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各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得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主要包括运算器(ALU)、控制器(C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分。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及其相关文档的总称,主要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一些工具软件。软件是对硬件功能的完善与扩充,一部分软件又是以另一部分软件为基础的再扩充。 4、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于存储器内,可按地址寻访 ●指令和数据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 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5、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机器字长:CPU 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 中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存储容量:存储容量= 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MA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的位数 反映存储单元的个数,MD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反映存储字长 主频 吉普森法 ●运算速度MIPS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CPI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FLOPS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讲述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应用。 ?需要掌握的内容:计算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的方法、微型计算机发展中的区分、摩尔定律 ?本章主要考点:概念 1、解释摩尔定律

存储器结构

第四章存储器结构 4.3 存储器容量扩展 微机系统中主存储器通常由若干存储芯片及相应的存储控制组织而成,并通过存储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CPU及其他部件相联系,以实现数据信息、控制信息的传输。由于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有限,实际应用中对存储器的字长和位长都会有扩展的要求。 一、存储器字扩展 *字扩展是沿存储字向扩展,而存储字的 位数不变。 *字扩展时,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 端、数据端、读/写控制线分别并联 在一起,而各自的片选信号线则单独 处理。 *4块内存芯片的空间分配为: 第一片,0000H-3FFFH 第二片,4000H-7FFFH 第三片,8000H-BFFFH 第四片,C000H-FFFFH 二、存储器位扩展 *存储器位扩展是沿存储字的位向扩展, 而存储器的字数与芯片的字数相同。 *位扩展时 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端都连接 在一起; 而数据端则是各自独立与数据总线连 接,每片表示一位 *片选信号线则同时选中多块芯片,这些 被选中的芯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存储 字。

三、存储器位字扩展 *存储器需要按位向和字向同时扩展,称存储器位字扩展 *对于容量为 M×N 位的存储器,若使用 L×K 位的存储芯片, 那么,这个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为:(M/L)×(N/K) 块。 P160图4-3-3表示了一个用2114芯片构成的4KB存储器。如下图: *2114芯片是1K×4R 芯片 *用2块2114芯片构成1组(1K×4×2=1K×8) *再有4组构成4K×8(1K×8×4)位的存储器 *共计需用8块2114芯片 这4个组的选择: *使用A0和A11作地址线:经译码后选择4个分组 *使用A0~A9作为组内的寻址信号 *数据总线为D0~D7 ◆存储器容量的扩展方法总结: 字扩展(将多个芯片的所有地址输入端、数据端、读/写控制线分别都连接在一起,选片信号单独处理) 位扩展(数据线独立处理,选片信号选中多块芯片) 字位扩展(分组,每组又有多个芯片),见(PAGE 161)

存储器的文献综述

存储器芯片的使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一、选题背景 存储器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网络存储、物联网、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是一种重要的、基础性的产品。当前,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存储器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功耗、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各大企业在这方面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涌现出多种新型存储器,并且工艺水平和性能都在不断提高,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相关问题现状研究综述 我们一般会将存储器划分为,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划分是根据断电后数据是否丢失而决定的。现有技术中,整个存储器芯片行业主要有三种种产品:DRAM NAND FLASIHNOR FLASH DRA是易失性存储器的代表,NAND Flash和NORFLASI 是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代表。尽管按照不同的分类特点,可形成存众多种类的储存芯片,但从该行业产业结构分析,上述三种存储器毫无疑问是全球重点厂商最为关注的产品领域。 NANtFLAS和DRAI都是硅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在摩尔定律和海量数据存储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向大容量、高密度、快速、低功耗、长寿命方向发展。但随着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至接近原子级,传统平面型结构遇到无法跨越的性能障碍,存储器的性能和可靠性达到极限,而且新工艺节点开发成本迅速增加,进一步降低预期收益。 因此,存储器向两大方向转型发展:一是继续沿用硅基材料,用垂直堆叠替代特征尺寸微缩,从平面转向立体结构;二是使用新材料和新结构研制新兴传感器技术。前者的挑战是开发出可实现8层到32层甚至64层连续堆叠的材料和生产工艺,并保证每一层存储器性电性能的一致可控。后者的挑战是论证开发配套生产工艺,并保证新材料不会对既有生产线造成污染、产品性能优于现有存储器和可长期可靠使用等。 新材料、结构和物理效应方面研究的不断突破,使得其他新兴存储器技术也因此得到发展。新兴存储器以大容量、低功耗、高速读写、超长保存周期、数据安全等为发展目标,包括利用自发极化现象开发的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利 用电致相变现象的相变存储器(PCM、利用磁电阻效应开发的磁性随机存储器 (MRA M利用电致电阻转变效应开发的电阻随机存储器(RRAM,以及赛道存储器、铁电晶体管随机存储器(FeTRA)导电桥梁随机存储器(CBRAM内容寻址存储器(CAM 等。 铁电随机存储器(FRAM:它包含由锆钛酸铅制成的铁电薄膜,其中心原子可在外加

Boot_Loader介绍

Boot Loader Windows CE最大程度继承了桌面版Windows的丰富功能,但是Windows CE并不是一个通用的安装版操作系统。在形形色色的嵌入式设备世界里,一款CE系统通常只会针对某一种硬件平台生成。 一般来说,Windows CE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0AL(OEM Abstraction Layer)、驱动、应用程序开发三个步骤。其中,0AL开发最基本的一步是板级支持包(BSP),而BootLoader 设计则在BSP开发中具有极为关键的地位。 1.什么是BootLoader 嵌入式系统的启动代码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引导代码和操作系统执行环境的初始化代码。其中引导代码一般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板级、片级初始化代码,主要功能是通过设置寄存器初始化硬件的工作方式,如设置时钟、中断控制寄存器等,完成内存映射、初始化MMU等。第二部分是装载程序,将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映像从只读存储器装载或者拷贝到系统的RAM中并执行。 (1)什么是板级BSP? 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是板级支持包,是介于主板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主要是为了支持操作系统,使之能够更好的运行于硬件主板。不同的操作系统对应于不同形式的BSP,例如WinCE的BSP和Linux的BSP相对于某CPU来说尽管实现的功能一样,可是写法和接口定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BSP一定要按照该系统BSP的定义形式来写,这样才能与上层OS保持正确的接口,良好的支持上层OS。 (2)什么是Boot Loader 在BSP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BootLoader,它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环境。

存储器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存储器管理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14级计科一班 实验题目动态分区分配 实验组别第三组 指导老师曹华

一、实验目的 了解动态分区分配方式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和分配算法,并进一步加深对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及其实现过程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 用C语言分别实现采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的动态分区分配过程alloc()和回收过程free()。其中,空闲分区通过分区链来管理,在进行内存分配时,系统优先使用空闲区低端的空间。 请分别用首次适应算法和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内存块的分配和回收,要求每次分配和回收后显示出空闲内存分区链的情况。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软件环境:VC++6编程环境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可变分区调度算法有: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坏适应算法。 首次适应算法(Fir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表,在各空闲区中查找满足大小要求的可用块。只要找到第一个足以满足要求的空闲块就停止查找,并把它分配出去; 如果该空闲空间与所需空间大小一样,则从空闲表中取消该项;如果还有剩余,则余下的部分仍留在空闲表中,但应修改区分大小和分区始址。 用户提出内存空间的申请:系统根据申请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配策略分析内存空间的使用情况,找出能满足请求的空闲区,分给申请者;当程序执行完毕或主动归还内存资源时,系统要收回它所占用的内存空间或它归还的部分内存空间。 最佳适应算法(Best-fit):当要分配内存空间时,就查找空闲表中满足要求的空闲块,并使得剩余块是最小的。然后把它分配出去,若大小恰好合适,则直按分配;若有剩余块,则仍保留该余下的空闲分区,并修改分区大小的起始地址。 内存回收:将释放作业所在内存块的状态改为空闲状态,删除其作业名,设置为空,并判断该空闲块是否与其他空闲块相连,若释放的内存空间与空闲块相连时,则合并为同一个空闲块,同时修改分区大小及起始地址。 每当一个进程被创建时,内存分配程序首先要查找空闲内存分区链,从中寻找一个合适的空闲块进行划分,并修改空闲内存分区链,系统根据回收区的首址,从空闲区链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此时出现如下四种情况: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区F1相邻接,此时可将回收区直接与F1合并,并修改F1的大小; (2)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个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可将回收区直接与F2合并,并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二者之和; (3)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空闲分区邻接,此时需将三者合并; (4)回收区不与任何一个空闲区邻接,此时应建一新的表项 2.主要数据结构的说明 定义一个空闲区说明表结构

嵌入式linux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嵌入式linux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嵌入式linux学习内容 知识结构 1嵌入式处理器与裸机程序开发2linux系统管理3linux 应用程序开发4linux驱动程序开发5linux内核开发与系统移植 一、处理器 1arm处理器工作模式2arm系统寄存器3arm寻址方式4arm汇编指令集5arm环境c语言编程6arm中断与异常7ads 集成开发环境 8裸机程序开发(串口、lcd、时钟、led、按键……) 二、系统管理 1linux定制安装2linux命令详解 3samba、nfs、tftp、wireshark使用4shell编程 三、应用程序开发 1gcc、gdb、makefile2文件、时间编程

3多进程、多线程程序设计4进程间通讯5网络编程 6qt图形化应用程序开发7android图形化应用程序开发 四、内核开发 1linux内核配置与裁剪2linux内核模块开发3根文件系统制作4进程子系统5内存子系统6proc文件系统7系统调用8内核定时器9内核异常分析 五、驱动程序开发 1字符设备驱动程序2总线、设备、驱动模型3硬件访问技术4中断处理5input设备驱动6platform驱动程序7pci、usb 驱动程序8网卡驱动程序9触摸屏驱动程序xx串口驱动程序 学习顺序 1嵌入式处理器与裸机程序开发2linux系统管理3linux 应用程序开发4linux内核开发基础5嵌入式linux环境搭建6linux驱动程序开发7深入学习linux内核 第二篇:嵌入式linux学习步骤 嵌入式linux学习步骤 作者:phantom时间:xxxx-8-6文章来源:来自网络

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存储器以及BootLoader的总结 在大学的时候很少关心单片机内部存储器的结构及应用,只是大概的知道RAM和ROM的区别,甚至只是知道程序下载到ROM中就能运行了。其他的如何工作程序如何启动的就不了了知了。因此在接触嵌入式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盲区。在此本人将工作三个多月以来接触到的一些关于嵌入式新的理解分享给大家,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在所难免,希望大家给予指正。 本文引用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article/221309.htm RAM和ROM在单片机中的相关应用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导体存储器,ROM是ReadOnlyMemory的缩写,RAM是RandomAccessMemory的缩写。ROM在系统停止供电的时候仍然可以保持数据,而RAM 通常都是在掉电之后就丢失数据,典型的RAM就是计算机的内存。 RAM有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 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 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 DRAM分为很多种,常见的主要有FPRAM/FastPage、EDORAM、SDRAM、DDRRAM、RDRAM、SGRAM以及WRAM等。所谓内存就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灌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 简单来说,最原始的单片机比如at89c51,内部集成了ROM,RAM。ROM用来存储编好的程序、常数、表格等,当单片机掉电ROM中的数据不会丢失,因此单片机掉电再上电还会继续运行;RAM可以存放用户的临时变量、还有单片机内部的特殊寄存器等,单片机掉电后数据会丢失,当在上电后程序执行,重新初始化寄存器和变量的值。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MCS-51的程序执行流程,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结构,采用典型的哈佛结构,即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完全独立,拥有各自的寻址系统,包括片内数据存储器与片外数据存储器都拥有自己独立的寻址系统。所以,在地址空间上允许重叠。如:程序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中有0000H这个单元,片内数据存储器也有0000H这个单元,片外数据存储器中还有0000H这个单元。

U-Boot从NAND Flash启动的实现

U -Boot 从NAND Flash 启动的实现 王磊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U -Boot 不能从NAND Flash 启动给应用带来些不便,因此修改U -Boot 使其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分析了 U -Boot 启动流程的两个阶段及实现从NAND Flash 启动的原理和思路,并根据NAND Flash 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特 点,增加U -Boot 对NAND Flash 的操作支持,从而完成把存储在NAND Flash 上的U -Boot 代码复制到SDRAM 中执行,实现从NAND Flash 的启动。修改过后的U -Boot 可以直接从NAND Flash 启动,给应用带来便利。关键词:U -Boot ;NAND Flash ;Bootloader ;S3C2440;移植中图分类号:TP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0)05-0098-03 Realization of U -Boot booting through NAND Flash WANG Le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 Abstract:It is not convenient that U -Boot can ’t boot through NAND Flash.In this paper ,the codes of U -Boot is modified to support that.This paper analyzes two steps of U -Boot and the method of supporting that the U -Boot boots from NAND Flash.Based on the memor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AND Flash ,this paper adds the codes of NAND Flash in order to carry the codes to SDRAM that stored in the NAND Flash ,thus realizes U -Boot boots from NAND Flash.The modified U -Boot runs through NAND Flash straightly ,it is a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U -Boot.Key words:U -Boot ;NAND Flash ;Bootloader ;S3C2440;porting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18卷 Vol.18 第5期No.52010年5月May.2010 收稿日期:2009-10-11 稿件编号:200910032 作者简介:王磊(1985—),男,山西河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DCS 、自动控制。 Bootloader 引导装载程序是系统上电后运行的第一段程 序,其作用是完成基本的硬件初始化工作,所以引导装载程序跟硬件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必须根据开发板的硬件配置对引导装载程序进行修改才可以使其运行起来。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复杂化,大容量数据存储的NAND Flash 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U -Boot 是功能最丰富的Bootloader ,但遗憾的是U -Boot 不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所以如果能实现 U -Boot 从NAND Flash 启动的话将会给应用带来很大的方 便。本文讨论修改U -Boot 使其支持从NAND Flash 启动,采用基于S3C2440的开发板。 1U -Boot 简介及流程分析 U -Boot ,全称universal boot loader ,是遵循GPL 条款的开 放源代码项目。可以引导多种操作系统,支持多种架构的 CPU 。它支持如下操作系统:Linux 、NetBSD 、VxWorks 等,支持 如下架构的CPU :PowerPC 、MIPS 、X86、ARM 、NIOS 、XScale 等,同时支持NFS 挂载,是一个功能丰富的BootLoader 。它的整个程序框架清晰,易于移植,许多设计人员将自己的移植代码上传到网站(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projects/u-boot/)上,更新速度很快。目前的版本是1.1.6,本论文正是采用此版本进行说明,U -Boot 的目录结构参见U -Boot 源代码。要进行U -Boot 的修改移植必须了解U -Boot 的程序运行流程,这是必要的一步。U -Boot 属于两阶段的BootLoader ,其启动流程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的文件为cpu/arm920t/start.S 和board/smdk2410/lowlevel_init.S ,用ARM 汇编语言编写,前者是平台相关的,后者是开发板相关的[1]。第一阶段主要是关于基本硬件的初始化,包括关闭MMU 、CACHE 、设置PLL 时钟比例、关闭看门狗;初始化SDRAM ,为复制第二阶段代码做准备,最后复制第二阶段代码到SDRAM 中,然后跳到 图1 U -Boot 启动流程 -98-

存储器知识点小结

CPU工作的实质即为不断从存中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过程。 一、8086CPU构成 CPU的工作:取指令和执行指令 1.C PU部两大功能部件:总线接口部件BIU和执行部件EU(2部件并行工作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重点:理解2个独立功能部件的分工和协同配合关系。 理解BIU地址加法器的作用,理解指令队列的作用。 2.掌握CPU部寄存器的作用 包括:通用寄存器AX,BX,CX,DX,BP,SP,SI,DI 段寄存器CS,DS,SS,ES 指令指针寄存器IP 标志寄存器FLAG 二、存储器的基础知识 1.物理地址 8086的存储器是以字节(即每个单元存放8位二进制数)为单位组织的。8086CPU具有20条地址总线,所以可访问的存储器地址空间容量为220即1M字节(表示为1MB)。每个单元对应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对于1MB存储器,其地址围用16进制表示为00000H~0FFFFFH,如图1所示。

地址低端 地址高端 图1 1MB存储器地址表示 物理地址:存储器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将其称为物理地址。 2.字节地址与字地址 存储器两个连续的字节,定义为一个字,一个字中的每个字节,都有一个字节地址,每个字的低字节(低8位)存放在低地址中,高字节(高8位)存放在高地址中。字的地址指低字节的地址。各位的编号方法是最低位为位0,一个字节中,最高位编号为位7;一个字中最高位的编号为位15。 字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的格式如图2所示。 地址低端 地址高端 图2 字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放

3.单元地址与容 内容 单元地址 图3 如图3,地址是00100H的字节单元的容为27H,表示为(00100H)= 27H。 图3中字数据3427H存放在地址是00100H和00101H的两个字节单元中,其中低字节27H在低地址的字节单元00100H中,高字节34H在高地址的字节单元00101H中,字数据3427H的地址是低地址00100H。地址是00100H的字单元的容为3427H,表示为(00100H)= 3427H 可见一个地址既可作字节单元的地址,又可作字单元的地址,视使用情况而定。 总结: 字节单元:(00100H)=27H 字单元:(00100H)=3427H 设寄存器DS=0000H, 用MOV指令访问字节单元:MOV AL,[0100H] 用MOV指令访问字单元:MOV AX,[0100H] 三、存储器的分段 1.为什么要分段

BootLoader—vivi注释

s3c2410 bootloader vivi完全注释 四.Bootloader vivi 为了将linux移植到ARM上,碰到的第一个程序就是bootloader,我选用韩国mizi公司的vivi。您可以在以下地址下载: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developer/s3c2410x/download/vivi.html 如果您对bootloader没有什么概念,在学习VIVI的代码之前,建议您阅读一篇文章《嵌入式系统 Boot Loader 技术内幕》(詹荣开著)。链接地址如下: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12725.html,/developerworks/cn/linux/l-btloader/ 当您阅读了上述文章后,我再企图在理论上罗嗦什么就不合适了(这篇文章实在太好了)。vivi也可以分为2个阶段,阶段1的代码在 arch/s3c2410/head.S 中,阶段2的代码从init/main.c的main函数开始。您可以跳到实验部分先感受一下vivi。 (1)阶段1:arch/s3c2410/head.S 沿着代码执行的顺序,head.S完成如下几件事情: 1、关WATCH DOG:上电后,WATCH DOG默认是开着的 2、禁止所有中断:vivi中没用到中断(不过这段代码实在多余,上电后中断默认是关闭的) 3、初始化系统时钟:启动MPLL,FCLK=200MHz,HCLK=100MHz,PCLK=50MHz,“CPU bus mode”改为“Asynchronous bus mode”。请参考实验十一:CLOCK 4、初始化内存控制寄存器:还记得那13个寄存器吗?请复习实验五:MEMORY CONTROLLER 5、检查是否从掉电模式唤醒,若是,则调用WakeupStart函数进行处理——这是一段没用上的代码,vivi不可能进入掉电模式 6、点亮所有LED 7、初始化UART0: a.设置GPIO,选择UART0使用的引脚 b.初始化UART0,设置工作方式(不使用FIFO)、波特率115200 8N1、无流控等,请参考实验七:UART 8、将vivi所有代码(包括阶段1和阶段2)从nand flash复制到SDRAM中:a.设置nand flash控制寄存器 b.设置堆栈指针——调用C函数时必须先设置堆栈 c.设置即将调用的函数nand_read_ll的参数:r0=目的地址(SDRAM的地址),r1=源地址(nand flash的地址),r2=复制的长度(以字节为单位) d.调用nand_read_ll进行复制 e.进行一些检查工作:上电后nand flash最开始的4K代码被自动复制到一个称为“Steppingstone”的内部RAM中(地址为0x00000000-0x00001000);在执行nand_read_ll之后,这4K代码同样被复制到SDRAM中(地址为 0x33f00000-0x33f01000)。比较这两处的4K代码,如果不同则表示出错 9、跳到bootloader的阶段2运行——就是调用init/main.c中的main函数:a.重新设置堆栈 b.设置main函数的参数 c.调用main函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组成原理》(白中英)复习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分类(P1) 通用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服务器、工作站、微型机和单片机)和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的性能指标(P5) 数字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及各自主要功能(P6) 五大部件: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存储器主要功能:保存原始数据和解题步骤。 运算器主要功能: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主要功能:从内存中取出解题步骤(程序)分析,执行操作。 输入设备主要功能:把人们所熟悉的某种信息形式变换为机器内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形式。 输出设备主要功能:把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换为人或其他机器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 计算机软件(P11) 系统程序——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 应用程序——按任务需要编制成的各种程序 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

课件+作业 第三章内部存储器 存储器的分类(P65) 按存储介质分类: 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非易失性:磁表面存储器、磁芯存储器、光盘存储器 按存取方式分类: 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 随机存储器RA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可读可写 只读存储器ROM——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只读 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有关(串行访问): 顺序存取存储器磁带 直接存取存储器磁盘 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静态RAM、动态RAM 只读存储器ROM——MROM、PROM、EPROM、EEPROM Flash Memory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 存储器的分级(P66) 存储器三个主要特性的关系:速度、容量、价格/位 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技术指标(P67)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M×每单元位数N 存取时间:从启动读(写)操作到操作完成的时间 存取周期: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间隔的最小时间,时间单位为ns。 存储器带宽:单位时间里存储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位/秒、字节/每秒,是衡量数据传输速率的重要技术指标。 SRAM存储器(P67) 基本存储元:用一个锁存器(触发器)作为存储元。 基本的静态存储元阵列(P68) 双译码方式(P68) 读周期、写周期、存取周期(P70) DRAM存储器(P70) 基本存储元:由一个MOS晶体管和电容器组成的记忆电路。

存储器的总结

一,51单片机之所以跳开00~30H程序空间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避开中断区, 其中00H为上电和系统复位后的程序地址指针,然后一般用一个长跳转指令跳到30以后的程序区,(当然如果你一共就几句或十几句的流水灯啊之类的简单程序直接在0000H处写也无所谓。) 03H外部中断0入口,0BH定时器0入口,13H外部中断1入口,1BH定时器1入口 23H串口中断入口,2BH定时器2入口(仅52系列有定时器2) 如果使用的外部程序存储器,一般都是以KB为单位,没有以B为单位的,使用不用考虑这些~而且现在51单片机基本上都是内部带最少1K的程序存储器~有的甚至 达128KB所以,现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的已经几乎没有了~ 二.ORG 0040H SJMP INIT ORG 0050H INIT:SETB EA 程序中的SJMP INIT语句代码是否烧录在存储器中的0040H单元中,SETB EA语句是否烧录在存储器的0050H中,还是这两条语句是按顺序依次烧录在存储器中的? 回答你的,是的!!! 你ORG哪里,它就存哪里。。 实际上,你不用中断。程序可以直接写。不用写ORG 。。程序可以直接从最前端存入。。实际上,只有当程序执行到SETB EA ,(中断开关ON时,)单片机才会在中断条件OK时跳到那几个中断专用地址:000B 0023等。。。。 没有中断时,程序自然不会从半中间往那儿跳回。。所以没有中断那儿几个专用地址可以当正常地址存入。。。程序也是从最前端开始逐步运行。。 三,HEX文件是用16进制表示二进制的文件 它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节,还加上许多控制字符 由于它是文本,还要加上车和换行 所以比实际的数据大 你可以用一个工具看把它转成BIN文件,看一下大小 不过你能ISP下去,ISP软件没提示超出程序范围,应该可以放心 四,ROM是装程序的,断电还保留,而且只能读,要改只能通过下载程序的时候才改变。RAM是在单片机工作计数的时候用的,断电就清0了。 那里的64K是指外部最大扩展。 S51有4Kflash 2051有2Kflash。 51是哈佛结构的,RAM与ROM分开的。 所以,这里的64K全是指R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