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资料-微观经济学-垄断与垄断行为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第16章垄断竞争16.1复习笔记1.垄断竞争(1)概述垄断竞争指既有某些竞争特点,又有某些垄断特点的一种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①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②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③自由进入:企业可以无限制地进入(或退出)一个市场。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由于垄断竞争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产品价格,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中的竞争因素又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较大的弹性。

因此,垄断竞争厂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3)垄断竞争企业遵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规律:它选择边际收益(MR)等于边际成本(MC)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与这种产量相一致的价格。

2.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在短期内,垄断竞争厂商是在现有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和价格的同时调整来实现MR=SMC的均衡条件的。

短期均衡时,垄断竞争性厂商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可能利润为零,也可能蒙受最小损失。

(2)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垄断竞争企业厂商的长期均衡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①与垄断一样,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因为利润最大化要求:MCMR。

而且,因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MR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

②与竞争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成本,因此经济利润等于零。

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垄断竞争市场与垄断不同,垄断竞争厂商可以自由进入。

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下长期均衡在两个方面不同于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均衡:(1)过剩的生产能力垄断竞争企业在其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进行生产。

因此,他们生产的产量小于在企业的有效规模(ATC最低)时能生产的产量。

微观经济学(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垄断垄断形成的原因资源垄断特许权与利权和版权技术优势自然垄断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完全竞争市场资源垄断控制某一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或投入要素的垄断者能防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
第十一章 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定义
完全垄断:简称垄断,它是这 样一种市场组织形式,一种产 品市场只有一个卖主。 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在 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形成的原因
资源垄断 特许权 专利权和版权 技术优势 自然垄断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资源垄断
控制某一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或投入 要素的垄断者能防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 市场。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罗德斯 通过对生产世界上大多数钻石的矿山实 施控制,造成了戴比尔斯的垄断。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技术优势
始终保持超过潜在竞争者的技术优势的 公司能够成为垄断者。 如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芯片制造商 英特尔在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上都能 始终保持超过潜在竞争者的优势。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一般是短期而非长期的进入壁 垒:随着时间推移,竞争者们将投入资 金以提高技术,并与技术领先者进行竞 争。 如英特尔的技术优势受到竞争对手美国 高级微电子器件公司AMD的威胁。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特许权
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 品的特许权。一些公用事业企业就是这 种类型的垄断企业。
微观经济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专利权和版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垄 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垄  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5章垄断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垄断企业(monopoly firms)(西北大学2006研)答:垄断企业指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是这样一种状态:在某一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这一厂商在这个市场上拥有绝对的权力,它控制该市场的全部供给,从而能决定价格和销售数量。

此外,该厂商还控制着所有有关市场与价格的信息。

垄断从分配的角度来看是垄断者得到了全部利益而消费者一无所获。

在各种类型的市场中,垄断市场一般被认为是效率最低的市场,而且阻碍了技术进步。

但是,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垄断厂商资金雄厚,可以从事革新生产技术的长期研究。

2.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西北大学2003、2005研;深圳大学2012研)答:自然垄断指某些行业或部门为了有效生产而只需要一个生产者或厂商的市场状况。

这种行业可能始终呈现规模经济的特征,若由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厂商生产将产生较高的平均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自然垄断部门一般有电力、石油、天然气、自来水和电信等行业。

自然垄断的形成,使得一个大规模厂商能够依靠自己的规模经济来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规模经济的益处由该厂商充分加以利用。

自然垄断有时来源于某些地理条件。

在自然垄断的部门中,政府通常对厂商加以认可,以批准该厂商进入该行业经营,或者在不利后果发生之前进行制止,以免损害公共利益。

政府管制自然垄断部门的原因在于:①如果自然垄断行业内竞争性厂商过多,会造成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之 完全垄断与垄断竞争

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之 完全垄断与垄断竞争

3.垄断竞争市场特点
1)既有垄断,产品存在差别; 某个企业先自行定价。
2)又有竞争。差别产品之间 存在替代。 企业根据市场再进 行调价。
无法完全主宰自己命运。
显著的:轻工业品市 场,如:
康师傅与统一100的差别 玉兰油与大宝的差别 体坛周报与中国足球报的差别。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即更缺乏弹性; 相对于垄断厂商来讲需求曲线要更缓,即更富有弹性。
黄金时间和非黄金的广告费不一样等。
两条件
市场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且偏好可以 被区分: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相 互隔离。
三级价格歧视图示
P 市场A:
需求弹性较

PB
市场B: 需求弹性较大
DA MC
MRA
PA MC
MRB DB
QA
QA O
QB
QB
不同市场上,厂商的成本一样。假设MC为水平。 MC= MRA
=MRB
需求弹性小的高定价,需求弹性大的低定价。
MR
P1
1 ed
七、自然垄断和政府管制
1.自然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在很高的产量水平上仍然随着产量的增加而 递减.
原因:规模经济。行业固定成本非常高,可变成本相对很小.
MC总是处于AC之下
2.价格管制:边际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双重定价法。
完全垄断中,价格与产量之间无一一对应关系,不存在供给 曲线。这一结论可推广到带有不同程度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 争市场中。
垄断厂商的产量与价格
P
P
MC
MC
O
Q O
Q
五、完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上交)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7讲 垄断 PPT文档

(上交)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7讲 垄断 PPT文档

2. 利润税:对利润征税。在利润最大化目标 下,不影响垄断厂商的行为。
3. 单元税:从量税、从价税
3.从量税
需求曲线为线性 需求曲线为非线性
线性需求曲线: P = a – by,征税后边际成本为 MC + t 价格变动量⊿P是产量变动量⊿Y的-b倍, 税收t是产量变动量⊿Y的-2b倍, 价格变动量⊿P是税收t的1/2。
(书上有错,订正)
弹性不变的非线性需求曲线:
p( y)
MC
1-
1
边际成本为MC + t后,价格为P + t ,价格
变 垄断动厂量商⊿不P是仅税把收税t全的部1转/ 移1给-了1消费者,还
乘机捞了一把。
为什么线性和非线性需求曲线的结 论不一样?
线性需求曲线能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吗?
是否应该对垄断厂商征税?
垄断市场有哪些特征?
一个垄断的市场只有一个厂商。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 需求曲线。
垄断厂商如何确定他的 产量和价格?
利润最大化确定产量 需求确定价格
利润=收益-成本
(y) r(y) c(y).
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
什么是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 边际收益MR有什么特性?
边际收益的含义(数学演绎)
垄断的非有效性
p(y) CS p(y*) PS
y*
MC(y)
y MR(y)
垄断的非有效性
p(y)
CS p(y*)
PS
总福利水平
MC(y)
y*
y
MR(y)
垄断的非有效性
p(y)
CS p(y*)
PS
额外净损失 MC(y)
y*
y
MR(y)

微观经济学垄断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垄断试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垄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垄断市场是指:A. 只有一个卖者,许多买者B. 有许多卖者,许多买者B. 只有几个卖者,许多买者D. 只有几个卖者,只有几个买者答案:A2. 垄断厂商的价格决策是:A. 价格接受者B. 价格制定者C. 价格跟随者D. 价格限制者答案:B3. 垄断市场的价格弹性需求是:A. 完全无弹性B. 完全有弹性C. 弹性较大D. 弹性较小答案:D4. 垄断产生的主要来源是:A. 规模经济B. 政府管制C. 产品差异化D. 所有以上答案:D5. 垄断市场的价格歧视包括:A. 第一级价格歧视B. 第二级价格歧视C. 第三级价格歧视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垄断市场的特点。

答案:垄断市场的特点包括: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或具有明显差异,进入壁垒高,垄断者具有价格制定能力,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2. 描述垄断厂商如何实现价格歧视。

答案:垄断厂商实现价格歧视的方法包括:对不同消费者群体设置不同价格,对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购买量设置不同价格,以及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实现价格歧视。

三、计算题假设一个垄断厂商面临以下需求函数:P = 100 - 2Q,其中P是价格,Q是数量。

边际成本为MC = 20。

计算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和价格。

答案:首先,计算总收益(TR)和边际收益(MR)。

TR = P * Q = (100 - 2Q) * Q = 100Q - 2Q^2MR = d(TR)/dQ = 100 - 4Q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 = MC)。

100 - 4Q = 204Q = 80Q = 20将Q代入需求函数求得价格:P = 100 - 2 * 20 = 60所以,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20单位,价格为60。

四、论述题论述垄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答案:垄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垄断可以带来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但另一方面,垄断也可能导致价格人为提高,限制市场竞争,抑制创新,损害消费者利益。

微观经济学(第5版)第13章垄断

微观经济学(第5版)第13章垄断

单一价格垄断者
Bobbie的理发店是内布拉斯加、卡罗惟一的一 家理发店。 让我们来考察卡罗的理发市场.
需求与边际收益
价格 (P)
(美元/次)
a
20
b
18
c
16
d
14
e
12
f
10
需求量 (Q)
(次/小时)
0 1 2 3 4 5
总收益 边际收益
(TR=P×Q) (M R T/R Q )
(美元) (美元/增加1次)
管制自然垄断
平均成本定价
管制者几乎从不实行有效定价,因为由此而 来的结果是企业有利润。 相反,他们通过允许企业弥补自己所有的成 本并赚得正常利润来补偿。
管制自然垄断
平均成本定价(续)
弥补成本和正常利润的定价意味着确定的价 格等于平均总成本——称为平均成本定价规 则。 企业赚到正常利润。 这个结果是无效率的,但比无管制的利润最 大化结果要好一些。
管制自然垄断
有效的管制(续)
边际成本定价规则使受管制行业的总剩余最 大化。 边际成本定价规则是有效率的。 它使自然垄断企业有经济亏损。
管制自然垄断
/
价 30 格 与 成 本 ( 20 美 分 18 立 方 15 英 尺 )
10
利润 最大化
平均成本 定价
ATC
边际成本
MR
定价
MC
012 3
4
数量(百万立方英尺/天)
S =MC
PM
完全竞争
PC
MR
QM
QC
D
数量
垄断的无效率
完全竞争
价 格
消费者 剩余
MC
PC
生产者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十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垄断者可以在不同的价格上供给量是 相同的。
垄断
税收的效果
垄断的情况下,有时候价格的上升会超过税 收。
分析税收的影响:
t = 每单位产量征收的特定税额(税率) MC = MC + t MR = MC + t :最佳产量决定
对垄断者课税的效果
美元/ 数量
P1
P
价格的增长: P0P1 > 税收的增加
垄断
多工厂厂商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PQT C1(Q1) C2 (Q2 ) (PQT ) C1 0
Q1 Q1 Q1
垄断
多工厂厂商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PQT ) C1 0 Q1 Q1
MR MC1
垄断
用代数方法推导结论:
MR MC1 MR MC2 MR MC1 MC2
管制自然垄断的价格
美元/ 价格
Pm
Pr PC
无价格管制时, 垄断者的产量是 Qm
价格是 Pm。
如果价格被管制在PC, 厂商将赔本并退出市场。
将价格定在 Pr 时, 实现最大的产量,
超额利润为零。 AC
MC
AR MR
Qm
Qr
QC
数量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管制的实践
当市场条件变化时,厂商的需求 曲线和成本曲线也会变动,所以 实践中很难确定厂商的成本和需 求函数。
牙刷的市场需求
美元/ 数量
2.00
市场价格是1.5美元时, 需求弹性是-1.5。
美元/ 数量
2.00
厂商A面临的需求曲线取决于 它的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 有多少差别及四个厂商相互之 间竞争的激烈程度。A所面临的需 求弹性比市场大
1.60

(上交)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讲 垄断行为 PPT文档

(上交)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讲 垄断行为 PPT文档
y
通过这些交易垄断者得到的收益 分别是: p(y) MC(y), p(y) MC(y) 和0。
MC(y)
p(y)
y
y
y
消费者剩余是0。
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者得到的生产者剩余 实现最大化。
PS
MC(y)
p(y)
y
y
一级价格歧视
通过这些交易垄断者得到了最大 可能的收益。
PS
MC(y)
p(y)
y
y
一类价格歧视是符合帕累托有效的。
垄断厂商可以决定价格 垄断统一定价失去了一部分消费者
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 产量称作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类型
一级价格歧视: 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 不同的产量,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
生产者按他可能索取的最高价格(消费者 的保留价格)出售每个单位产品。 不存在任何消费者剩余 此时帕累托有效。因为生产者在消费者愿 意购买产品的意愿下,实现了自己利润最 大化的目标。
(a)假设你能将企业和学术机构分开,你 对各组要的租费和使用费各是多少?你的利 润是多少?
(b)假设两部收费,即定一种企业客户 和学术机构共同的租费和使用费。租费和使 用费各为多少?利润多少?解释价格为什么 不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厂商在确定自己的产量和价格时, 竞争对手的生产决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虑因 素。 一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通常取决于,生产同 类产品的其他厂商的产量决策和索要的价格。 一家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斜率,将取决于其 他厂商的产品和自己产品的相似程度,取决于 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
1 1 1 1
1
2
三类价格歧视
p1(y*1)1
1 1
p2(y*2 )1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笔记第章垄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笔记第章垄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版)笔记(第章--垄--断)————————————————————————————————作者:————————————————————————————————日期: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5章垄断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企业是指一个没有相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进入壁垒有三个主要形成原因:第一,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第二,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第三,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1.垄断资源垄断产生的最简单方法是单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的资源。

垄断企业比竞争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有大得多的市场势力。

即使产品边际成本很低,垄断企业也可以利用市场势力也可以制定极高的价格。

虽然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是垄断的一个潜在起因,但实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种原因。

现实经济如此巨大,且资源由许多人拥有。

由于许多物品可以在国际上交易,它们的市场的自然范围往往很广泛。

因此,拥有没有相近替代品资源的企业的例子很少。

2.创造的垄断在许多情况下,垄断的产生是因为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地出售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有时垄断产生于想成为垄断者的人的政治影响,还有些时候,政府也会出于公共利益而赋予某种垄断的权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5章 垄 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5章  垄  断)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5章垄断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垄断产生的原因垄断企业是指一个没有相似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进入壁垒有三个主要形成原因:第一,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第二,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第三,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1.垄断资源垄断产生的最简单方法是单个企业拥有一种关键的资源。

垄断企业比竞争市场上任何一家企业有大得多的市场势力。

即使产品边际成本很低,垄断企业也可以利用市场势力也可以制定极高的价格。

虽然关键资源的排他性所有权是垄断的一个潜在起因,但实际上垄断很少产生于这种原因。

现实经济如此巨大,且资源由许多人拥有。

由于许多物品可以在国际上交易,它们的市场的自然范围往往很广泛。

因此,拥有没有相近替代品资源的企业的例子很少。

2.创造的垄断在许多情况下,垄断的产生是因为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地出售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有时垄断产生于想成为垄断者的人的政治影响,还有些时候,政府也会出于公共利益而赋予某种垄断的权利。

专利法和版权法是两个重要的例子。

由于这些法律使一个生产者成为垄断者,所以也就使其价格高于竞争市场上的价格。

通过允许这些垄断生产者收取较高价格并赚取较多利润,这些法律也鼓励了一些合意的行为。

有关专利和版权的法律既有利益也有成本。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十讲垄断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十讲垄断

a
y* aa 2(b b )
y MR(y) = a - 2by
垄断价格
$/output unit a
p( y*) aa ab 2(b b )
p(y) = a - by MC(y) = a + 2by
a
y* aa 2(b b )
y MR(y) = a - 2by
练习
MC(y)
p(y)
y
y
y
Sell the y th unit for $ p( y ). sell the y th unit for $ p( y ). sell the y th unit for $p( y ).
p( y )
p( y )
p( y )
MC(y)
p(y)
Output Level, y
什么原因导致垄断?
行政垄断 掌握专利权 独家掌握资源 自然垄断 卡特尔组织 竞争取胜的厂商占据了整个市场
垄断的市场原因
最有效率规模:使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的产量水平。 最有效率规模与市场需求相比越小,越趋于竞争性. 最有效率规模与市场需求越接近,越趋于垄断
DWL
p(ye) MC(y) y*
MR(y)
ye y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
为什么不强制自然垄断着生产有效率产出? P=MC 那样不是能够使无谓损失减少到0吗?
$/output unit ATC(y) p(y)
在有效产出水平 ye, ATC(ye) > p(ye) 厂商亏损
ATC(ye) p(ye)
P3
P4 Any below P results Ifprice left alone, a4 monopolist If price lowered to For output levels above QP ,. inprice the firm incurring a loss. 3 output If is is lowered to PCP output 1m produces Q m and charges

微观经济学第25章 垄断行为

微观经济学第25章 垄断行为
图25-2 光滑需求曲线下的第一级价格歧视
三、第二级价格歧视 第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因为 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不是不变,而是取决于购买 的数量。
图25-3 第二级价格歧视
假定边际成本等于零。垄断厂商按价格A+C 提供x20,具有较高需求的消费者得到净剩余B( 如A图所示);假设垄断厂商按比A稍低一些的价 格提供比x10多的数量,降低了它从第1个人所获
a+c)/2(b+d)。
在垄断厂商选择最优的单一价格时,它将在
每个市场上都出售产品,但也可能只在其中的一
个市场上出售产品,如图25-4所示。
图25-4 具有线性需求的价格歧视
五、搭售
搭售产品:将各种相关的产品打包一起销售。
表25-1 对软件元件的支付意愿
消费者的类型
文字处理软件
图25-5 一游乐园的两难选择
七、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 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垄断竞争市场既包括竞争因素又含有垄断因素。 如果厂商预期能获得利润,他们就继续进入 该行业,最终的均衡就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每家厂商都在按它的需求曲线上的价 格和产量组合出售产品。 第二,给定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每家厂商 都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图25-7 定位的竞争
九、产品差异化 垄断竞争会导致极细微的产品差异化:每 一家厂商都使自己的产品尽量趋同于其他厂商 的产品,以抢夺他们的顾客。与最优的情况相 比,这类市场具有过度的模仿。假定海滨大道 非常长,那么每个冰淇淋小贩就都乐意待在大 道的两端。如果他们的市场范围不重叠,移向 海滨大道的中间就无利可图。这种情况下,没 有一家垄断厂商有激励模仿其他人,产品的差 异化发挥到了极致。

ch17 垄断和垄断行为

ch17  垄断和垄断行为
若垄断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固定的¥k/单位。 没有从量税时,垄断企业的定价是:
p( y*)
k 1 1
k 1
税收对垄断企业的影响
征收从量税后,垄断企业的定价:
p( yt ) (k t) 1
消费者承担部分: p (yt)-p(y*)
p( yt ) p( y*) (k t) k t 1 1 1
价格歧视
第三类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不同 消费者组别内价格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组别之间的价格可能是不同的 。如,老年人优惠价格、学生优惠 价格等。
第一类价格歧视
每一个单位产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 不同消费者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垄断企业能够区分不同消费 者对产品价值的预期或保留价格,向 产品价值预期高的消费者卖高价,低 的卖低价。
价格歧视
第一类价格歧视(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也叫完 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每一个单位产 品的销售价格都不一样,不同消费者 所获得的价格是不同的。
价格歧视
➢ 第二类价格歧视(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也叫非线性定价(non-linear pricing):每一个消费者获得的 价格因其购买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所有消费者所面临的定价机制是一 样的。如,批量折扣价(买得越多 越便宜)。
结论:在一个垄断的市场中,P高于MC,且P 高于最低ATC.
垄断的不效率
收入转移。垄断加剧了收入的不均等。 垄断企业和竞争性生产者面临的成本可能是不
同的。 —规模经济可能使垄断企业的单位成本低于竞争

微观经济学--第12章-垄断

微观经济学--第12章-垄断

单一价格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完全竞争的市场供给曲线是 单个企业边际成本曲线的水 平加总S = MC. 这就是垄断者的边际成本曲 线.
单一价格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在完全竞争中,当需求量等 于供给量时,就达到了均衡, 其产量为QC ,价格为 PC.
单一价格垄断与竞争的比较
垄断者的均衡产出QM,发生 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 产量 MR = MC. 垄断者的均衡价格PM, 发生 在利润最大化产量的需求曲 线上.
此时,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需求曲线就变为边际收益曲 线.
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下:
利润最大化产出增加到价格 等于边际成本的产出.
经济利润的增加超过了单一 价格垄断者产生的经济利润. 无谓损失消除了.
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实行了完全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效率与寻租Efficiency and Rent Seeking with Price Discrimination 垄断者可以实行的价格歧视越完全,其产出越接近于完全竞 争时的产出(P = MC) ,而结果也更有效率. 但是,在完全竞争和完全价格歧视之间存在两个差别: 1. 垄断者获得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2. 经济利润的增加吸引着甚至更多的寻租活动以导致资源 利用的无效率.
单一价格垄断的产出和价格决定
边际收益曲线(MR)穿过 2与3之间的中间的价格为 $10红点.
可以看出在每个产量水平 MR < P.
单一价格垄断的产出和价格决定
边际收益和弹性Marginal Revenue and Elasticity 单一价格垄断者的边际收益 与其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关: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的 下降会引起总收益的增加.
单一价格垄断的产出和价格决定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垄断市场

例题: 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6Q2 +4Q+5,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12-0.4Q 求: Q为多少时总利润最大,价格、总收 益和利润各是多少?
答案: Q=4
P=10.4
TR=41.6
利润:11
(四)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三种情况: 1、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内,又 不存在一个可以使他获得利润(或至少使他亏损 为零)的生产规模,于是该厂商退出生产

(4 ) P < SAVC,垄断厂商停止生产。
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MR=SMC
思考:
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否一定能获得利润?
不是,在MR=SMC的短期均衡点上,可能获得 最大利润,也可能亏损,造成亏损的原因可能是 既定的生产规模过小(表现为成本曲线的位置过 高),也可能是垄断厂商所面临的市场需求过小 (表现在相应的需求曲线的位置过低)。亏损可 能生产,也可能不生产,主要取决于价格P和 SAVC的比较
三、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垄断者对于相同的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
(一)实行价格歧视的市场条件:
1、必须是垄断市场
2、完全垄断的总市场必须能够分割为许多相互独立 或隔离的市场
3、各个市场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二)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 主要依据是顾客和产品的不同特点 1、顾客的收入:收入高,则收费高
P
P
Q
Q
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 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首先,分析其平均收益曲线
因为AR=TR/Q=(P×Q)÷Q=P
可见,平均收益AR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叠的
P
AR曲线,同时,也需求曲线
Q
2、收益曲线
设商品A的价格为下表,则其AR、TR、MR 如下: Q P 1 2 3 4 8 8 5 7 7 6 6 6 7 5 5 8 4 4 9 3 3 10 11 12 2 2 1 1 0 0

8宏微观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八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8宏微观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八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厂商2的反应曲线 Q*2(Q2) 古诺均衡
在古诺均衡处,每个厂商都正确 地假定了它的竞争者将生产的产 量,并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25
厂商1的反应
x
曲线 Q*1(Q2)
x
25
50
75
x
100
Q2
©2005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apter 1
30
12.2 寡头垄断
古诺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个例子。在纳什均衡中, 各个厂商的行为是给定其竞争者行为时它能做得最 好的行为,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厂商会有改变它的 行为的冲动。
卡特尔(Cartel):市场中的某些企业或者所有企业明确 地共谋,制定统一的价格和产出水平来最大化它们的 利润。如欧佩克,国际铝矾土卡特尔等
©2005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apter 1
2
本章主题及结构安排
垄断竞争 寡头垄断 价格竞争 竞争与串通:囚徒的困境 囚徒的困境对寡头定价的意义 卡特尔
©2005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apter 1
3
12.1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的基本特征: 1) 存在着许多厂商 2) 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3) 产品是有差别的。消费者会将各厂商 的品牌看做与其他厂商的品牌不同。
©2005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apter 1
4
12.1 垄断竞争
每个厂商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取决于产品的 差异程度
这种常见的市场结构的例子众多:
牙膏 洗发水 感冒药
©2005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apter 1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完全垄断市场
在寡头市场中,生产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它们的决策会相互影响。因此, 寡头市场的价格和产量通常由寡头之间的博弈决定。
寡头市场可能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因为大型生产者可能通过规模经济、技术优势 或政策支持等手段阻止新企业进入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上存在大 量有差异产品的生产者,每个生 产者对市场价格有一定影响力的
对生产要素的垄断
对生产要素的垄断是指企业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关键 资源或技能,从而在市场上获得了垄断地位。这种垄断地位 使得企业能够控制产品价格和产量,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企业可能通过专利、版权、品牌等手段 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垄断。这种垄断地位使得企业能够保持市 场优势,防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 因为价格能够快速反映市场需求,促 进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推动成本下降 和效率提升。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提供的产 品同质且无差异,每个生产者都是价 格接受者,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
寡头市场
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大型生产者,它们对市场价格具有显著影响力的 市场结构。
社会总福利的损失
社会总福利:市场交易中消费 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由于价格 扭曲和产量限制,导致社会总 福利损失。
社会总福利的损失表现为整个 社会经济效率降低,资源分配 不公和总体经济福利下降。
05
政府对完全垄断市场的干预
限制进入市场的干预
限制新企业进入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限 制新企业进入完全垄断市场,以 减少市场上的竞争压力。
03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企业行为
价格策略
价格歧视
完全垄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和消费者群 体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份好的考研复习资料,会让你的复习力上加力。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准备了【经济学考研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中公考研网首发2017考研信息,2017考研时间及各科目复习备考指导、复习经验,为2017考研学子提供一站式考研辅导服务。

垄断与垄断行为第一节垄断1。

1 完全垄断(1)完全垄断定义当一个行业之中只有一个厂商时,我们就成为完全垄断市场。

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只有一个卖方,垄断者可以通过调整产出水平来改变市场价格,实现自己的总的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2)垄断产生的原因我们判断一个行业是一个完全竞争行业还是一个垄断行业,一般情况下取决于平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关系,决定性的因素是最低效率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cale ,MES)的大小,即相对于需求的规模,使平均成本实现最小化的产量水平。

最低效率规模是由技术决定的。

如图1所示,如果需求相对于MES很大,很可能是一个竞争市场,如A图所示;如果需求相对于MES很小,很可能是一个垄断市场,如B图所示。

图1 相对于最低效率规模的需求导致垄断的原因:1、巨大的规模经济.如果一个厂商相对于市场规模具有较大的最低效率规模,并且扩大市场规模不可行,我们就可以说这个行业是由政府管制或者敢于的对象,常见于地方公用事业公司,图自来水、天燃气等等.2、构建一个卡特尔:如石油OPEC组织。

行业中的几家厂商可能会串谋限制产量,意图提高价格,从而增加利润。

3、纯粹是的历史偶然因素形成的自然垄断。

一个行业可能只有一家主导厂商。

如果一家厂商最先进入某个市场,他就可能拥有足够的成本优势,从而限制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4、立法;比如:美国邮政服务。

5、专利;比如:一种新药。

6、对某种资源独占:收费高速公路.1.2 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令P(y)表示市场反需求曲线,c(y)表示成本函数,r(y)=p(y)y表示垄断厂商的收益函数,那么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问题就可以表示为我们可以得到,对于垄断厂商来讲,在其最优的产量水平上,其边际收益一定等于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么减产就能使利润增加,原因在于节约的成本足以补偿收益的损失。

如果边际收益大与边际成本,那么增加产量就能增加利润。

因此把最优化条件表示为:MR=MC在垄断厂商的情况下,如果厂商决定增加产量△y,那么将会对厂商的利润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出售更多的产量,它的收益的增加量为p△y;二是由于产量增加,厂商增加供给,价格下降△p,它他刚开始销售的产量现在要按照现在较低的价格进行出售,则它的收益将会减少y△p。

因此收益的总变动为:△r = p△y + y△p已知边际收益等于收益变动量与产量变动量之比,则可见,对于垄断厂商来讲,如果厂商想要出售更多的产品,他就必须降低产品价格,而降价意味着厂商所销售的所有产量,不仅仅是新增的产量,都要按照较低的价格出售。

因此在垄断的情况下,垄断厂商已占据整个市场,他在降低产品价格时,必须考虑降价对他出售的全部产量的影响。

边际收益弹性表示:因此最优化条件可以表示为:由于弹性是为负的,我们可以找知道,在竞争性条件下,厂商面临的是一条弹性无穷大的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弹性趋于无穷大,表现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垄断厂商一定不会在无弹性的点上进行经营,原因在于如果|ε|<0,那么1/|ε|>1,边际收益就只能为负值,他也就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

如果|ε|< 1,那么减产一定会增加收益,而且减产一定会减少总成本,所以利润必定增加.因此在任何|ε|〈 1的点都不可能是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的点,此时垄断厂商可以通过减产来提高利润。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只能出现在|ε|≥1上的一点。

1。

3 线性需求曲线和垄断假定垄断厂商面临这样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y)=a-by那么收益函数等于r(y)=p(y)y=ay-by2因此得出边际收益函数为MR(y)=a—2by图2 具有线性需求的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1。

4 成本加成定价我们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重新整理可得由此式中可以看到,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加成,加成束取决于需求弹性。

由于垄断厂商总是在需求曲线赋予弹性的点经营,所以|ε|〉1,从而加成数一定大于1。

现在我们考虑一下需求曲线的弹性不变是,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是如何实现的?当弹性不变时,可知垄断厂商将按边际成本的固定加成定价。

曲线MC/(1—1/|ε|)以某个固定比例高于边际成本,最优的产量水平在p= MC/(1-1/|ε|)处。

图3 具有不变弹性需求的垄断厂商第二节垄断的低效率垄断实际是一种市场失灵的表现。

因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是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等于市场价格的,而在垄断情况下,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他所面对的市场价格是高于边际成本,也就意味它能够取得正的经济利润,而不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利润为零。

因此,垄断厂商的价格较高,产量较低,可见垄断情况下,消费的情况要比竞争条件下的境况较差。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在垄断条件下,消费者、生产者的福利情况是怎么样的?2.1 帕累托低效率(1)帕累托有效率定义帕累托效率,如果不存在一种方式能够在其他人的情况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使任何人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我们就称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

(2)垄断的帕累托低效率假定我们能够不费成本的迫使这家厂商像一个竞争性厂商那样进行经营,并且是价格的接受者,此时价格和产量是在A(p c,y c);如果我们垄断厂商发现自己有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并选择利润最大化的水平进行生产,那么此时垄断的价格和产量是B(p m,y m)。

我们可以看到垄断厂商的产量低于竞争境况下的产量,因此是帕累托低效率的.根据反需求曲线的定义,我们知道,在每个产量水平上,p(y)度量的是消费者为购买额外一单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y c与y m之间的所有产量水平p(y)大于MC(y),那么在这个产量区间内,人们愿意为1单位产量支付的价格要高于其边际生产成本,也就是意味着这里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

图4 垄断的低效率2.1 垄断的额外损失垄断引起的效率的总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消费者因必须支付价格p m,而不是p c所造成的损失。

二是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厂商因要价p m,而不是p c所引起的利润的增加。

如图4中所示,该图显示了从垄断产量变动到完全竞争产量所引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1)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由于pm大于pc,因此最初销售的数量现在要按较低的价格出售,垄断厂商的利润减小,减小的部分就是垄断厂商的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面积为A;因现在出售额外单位的产量所产生的额外利润,垄断厂商的生产剩余增加了面积C。

因此生产者剩余变化量为△PS=C—A.图5 垄断的额外损失(2)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消费者按较低的价格得到他们期初购买的数量,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了面积A;此外,消费者又从额外出售的产量中得到一写剩余,所以,消费者剩余又增加了面积B。

因此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CS=A+B。

(3)总福利的变化。

由垄断到竞争,总的福利水平的变化就是等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加上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即△CS+△PS = C—A+A+B = B+C。

第三节自然垄断3.1自然垄断当厂商的技术存在着巨大的规模经济,以至于比起多家厂商共存于一个市场,它一家厂商即可以在较低的平均总成本供给整个市场的时候,自然垄断就会发生.3。

2 对自然垄断的管制(1)边际成本定价管制图6 边际成本定价可见,对待自然垄断,不能强令其采取边际成本定价的方式。

如此将导致厂商退出市场,最终使得整个市场都受到破坏。

管制方案可以减少垄断使厂商出产有效率的产出水平而不必退出市场。

(2) 平均成本定价管制如果被管制的垄断厂商不需要补贴,那他就必须不亏损,这就意味厂商必须在平均成本曲线上或者其上方进行经营。

如果他为所有愿意支付的消费者提供产品,那么他也同时又必须站在需求曲线上经营.由于厂商按照平均成本出售产出,所以它能够补偿成本,但是相对于有效率的产量水平,此时的产出太少。

对于自然垄断厂商,按照平均成本定价被看做为一种合理的定价政策。

在理想状态下,这些价格恰好是厂商盈亏平衡,即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图7 平均成本定价3.3 自然垄断的解决方法不管是边际成本还是平均成本,但难以激励垄断厂商降低成本。

因此某些行业只能由政府管制或者有政府来经营:国有垄断企业。

理想的解决办法实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处提供服务,同事由政府提供一次性总付的补贴以维持厂商经营。

第四节垄断行为4.1 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

存在以下三种类型的价格歧视:(1)、第一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并且这些价格是因人而异的。

(2)、第二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不同单位的产量,但是购买相同数量产品的每个人都支付相同的价格.因此,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3)、第三级价格歧视:垄断厂商对不同的人按不同的价格出售产品,但卖给特定个人的每单位产量却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1)第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图8 一级价格厂商按他可能索取的最高价格即消费者的保留价格,出售每个单位的产品,因此,在这个市场中,不存在任何消费者剩余。

但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率的。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仍是最大化的。

类似市场:小镇上的医生根据病人的支付能力向他们索要不同的价格。

实行完全价格歧视:消费者A和B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但支付的价格不一样,因为两个人的支付意愿不一样,因此,垄断厂商能够实行完全价格歧视的条件是能够知道每个人的确切的支付意愿。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这是很困难的。

图9 实行完全价格歧视所需的条件(2)二级价格歧视每单位产品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

公用事业部门普遍采用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由于信息不对称,厂商不能确切知道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因此向市场提供不同的数量-价格组合,既不同的数量索取不同的价格,让消费者进行自选择。

例如,假定消费者B比消费者A有更高的支付意愿,厂商想对B索取更高的价格,但他又不知道谁是A,谁是B,因此,就想办法设计一些“数量—价格”组合使他获取的利润最大。

同时,假定他的边际成本为零.图10 二级价格歧视在该价格-数量组合下,厂商只能获得A(消费者A)+A+C(消费者B)的消费者剩余。

有什么组合能使该获利更大吗?图11 二级价格歧视最优化办法是:减少对消费者A(支付意愿低的)的供给数量,从而使A+C的面积扩大。

即通过减少从消费者A中得到的剩余来增加从消费者B中得到的剩余。

最后使A +C最大。

最优的价格—数量组合是:减少产量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