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合集下载

教育认知心理学了解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

教育认知心理学了解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

教育认知心理学了解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教育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与记忆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通过对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的深入研究,教育认知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认知学习理论、认知记忆理论和促进学习记忆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是教育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和重构知识结构的能力。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学生通过思考、观察、实践等方式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获取新的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自我解决问题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记忆理论认知记忆理论是研究记忆与遗忘规律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系统,包括感知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等不同类型的记忆。

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检索来加强记忆效果。

认知记忆理论提供了许多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比如分布式学习、深层加工和使用记忆图示等。

三、促进学习记忆的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教育认知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促进学习记忆的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启发性的教学材料和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归纳法和推理法等认知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纠正来提高学习的效果。

总结起来,教育认知心理学通过对学习与记忆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认知学习理论和认知记忆理论的原理,运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和记忆效果。

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进。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U6)几个重要概念⏹认知⏹表象⏹表征⏹结构⏹图式(Schema 格式)⏹同化和顺应⏹发展认知派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接受同化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1.维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从“似动”、“错觉”研究入手⏹研究局限于知觉领域⏹提出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2.苛勒⏹Köhler苛勒(1887—196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

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卡夫卡⏹考夫卡·库尔特(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了行为环境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与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结构。

黑猩猩学习实验问题⏹为什么桑戴克的实验中,猫表现出试误规律;而苛勒的实验中,黑猩猩却表现出顿悟?⏹顿悟是一中什么样的体验?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三、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托尔曼简介⏹托尔曼(183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教育心理学中必背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形成的。

经典的条件反射实验,如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以及操作性条件反射,如斯金纳箱中的白鼠通过按压杠杆获得食物,都揭示了行为是如何通过强化和惩罚来塑造的。

在教育中,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可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意义。

学习者不是简单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释。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关注学习者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自由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类型内部动机是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兴趣等。

外部动机则是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如奖励、表扬等。

在教育中,应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同时合理利用外部动机来促进学习。

2、学习动机的激发设置合理的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时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开展竞赛和合作学习,增强学习的动力。

三、知识的学习1、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如事实、概念、原理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源自于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思考、探索和实验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它提出了带领学习者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学习者自主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并将知识连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上,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正确互联。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学习者在获得新知识和技能时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积极构建知识,这有助于他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运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此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学习者使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参与到学习中,通过表达和解释新的学习内容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能够将新知识巧妙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这意味着教学者需要了解学习者的个人特点,以便向他们提供适合他们学习风格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技巧。

通过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同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不仅要被“灌输”新的知识,而是要鼓励学习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探索和尝试掌握新技能。

教学者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构建知识、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更高效的学习成果。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原则包括了许多重要内容,其中包括:1. 学习者是主体: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求学习者能够自主地学习并构建知识结构。

2. 知识重要:重视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供实验、案例、研究等多种方式的课程设计,以展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 独立思考:鼓励学习者在学习中自主探索,量身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体验和辨析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4. 多样化教学:要求教学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

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

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一、概要教育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是关于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科学研究。

它探索个体如何获得知识、技能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过程。

本文主要分为几个重要的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首先是学习理论,涵盖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的学习理论流派,探讨学习的本质和过程。

其次是认知发展理论,着重于探讨学生的心智成长和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认知过程理解世界。

再者是教学理论和师生互动,涉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授知识,以及师生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还关注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如动机、兴趣和焦虑等。

文章还将讨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如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的心理学考量。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框架,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优化教育实践。

1. 介绍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一门探索和研究教育领域中心理活动与认知过程相互关系的科学,日益在教育实践与学术研究中显示出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逐渐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向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培养方式,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深度理解和精准把握上。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包括认知发展、情感培养、人格塑造等多个方面。

教育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揭示他们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情感需求和个性特征等。

这不仅有助于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通过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教育心理学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工具,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方式各不相同。

湖南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湖南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认知学习论把学习视为个体对事物经过认识、辨别、理解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由既知而获得新知)。

在此历程中,个体学到的是思维方式,也即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的认知结构。

个体运用其已经有的认知结认识、辨别以及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

2.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是演绎的过程,由普遍到特殊的过程。

3.认知学习理论有两个分支:认知结构学习论,信息加工学习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探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及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奥苏贝尔的同化学习理论,进而把学习看做是发现的过程(布鲁纳)和有意义的过程(奥苏贝尔);信息加工学习论借鉴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方式,探讨学习的内部加工过程,把学习看作是个体经由感觉察觉、注意、辨识、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过程。

一、格式塔学习理论:(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1.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一个人学习的方式,通常是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转变成一种有意义的、有结构的状态,这就是知觉重组的过程。

2.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顿悟学习的核心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3. 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4. 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

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

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1. 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学习是有目的,是趋向于目标,受目标指导的,学习产生于有目的的活动中。

2. 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境和条件,它必须对这些情境和条件因素进行认知,才能学会达到目的的手段,并利用掌握的手段去达到学习的目的。

3. 在外部刺激(S)和行为反应(R)之间存在中间变量(O),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4. 预期的证实是一种强化(内在强化),有学习活动本身所带来的强化5. 潜伏学习三、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一)认知表征理论1.动作表征:通过作用于事物来学习和再现表象;2.映像表征:通过形成图像或肖像来表现世界中发生的事件;3.符号表征:通过符号再现世界,借助语言抽象的、间接的、任意的表征世界。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认知学习理论

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 好处: ①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②利于记忆的保持。 ③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 ④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⑤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间的间 隙。
教学应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理解
• 学习的准备性: 激进的观点:“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 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 编排教材的最佳方式是以“螺旋式上升”的形式 呈现学科的基本结构。
发现学习是最佳学习方式
•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 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 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
答案。
• 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 原理原则。
• “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
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
识的一切形式或方法。”
发现学习是最佳学习方式
• “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出的发现,还 是科学家通过努力于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 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
转换,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
思维去推理、解释周围的事物。
•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 后期及其以后的年代。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 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人关于现实世界 的内在的编码系统(coding-system),是一系列相 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 • 它是人用以感知外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籍以加 工的依据,也是人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 人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 借助已有的类别来感知、处理外来信息,并基于外 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 • 学习在于超越所给的信息。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情境中人类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

它对于教育工作者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的整理。

一、学生的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来表征事物,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

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能够进行具体的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及以上):儿童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假设演绎推理。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在与成人和更有能力的同伴的互动中实现的。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即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与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二)人格发展理论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着特定的心理社会冲突,如婴儿期的信任对不信任、儿童早期的自主对羞怯和怀疑等。

成功解决每个阶段的冲突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否则可能导致消极的人格品质。

(三)社会性发展1、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会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受欢迎的儿童通常具有友好、合作、善于交往等特点;被拒绝的儿童可能表现出攻击性、退缩等行为。

2、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儿童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父母的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放纵型和忽视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二、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的实验揭示了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即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多次结合后,中性刺激能够引起条件反应。

泛化和分化是经典性条件作用的重要概念,泛化是指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行为认知建构人本主义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行为认知建构人本主义

教育心理学四大学习理论——行为vs认知vs建构vs人本一、考情分析教师招聘考试中,一般学习理论考试频率较高,属于内容较多、杂乱,而且有点难度的知识。

考查的形式以识记性和理解性的客观题为主。

因此我们在记忆中,不仅要通过梳理知识,把握细节,同时要能够借助例子理解知识,在做题中能够更加灵活、游刃有余。

下面我们将对这部分知识以表格、知识点的形式,让大家能够更全面了解,并通过这些点去搭建框架,加之一些题目练习,在今后做一些学习理论流派选择的时候能把握关键点,迅速、正确做出选择。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考点梳理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学习理论主要有:行为(联结)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首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这里我们需要把握的是行为主义的学习实质,以及人物、理论名称及有关理论的匹配。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行为主义强调的就是对学生外显行为的塑造和矫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教学的控制者,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其次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同样是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把握。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认知主义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的变化,它强调的是外部环境及学习者个人原有认知结构一起的影响,但更偏重于客观因素,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得。

因此教师是组织者、知识的传授者、指导者,甚至有可能是灌输者(机械学习),而学生就是知识的接收者(有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第三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也是把握的重点,除客观题外,我们也需要注意主观题:论述、案例分析的把握。

建构主义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它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自主生成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在知识观上,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在教学中有诸多的应用,如: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

在教师角色上,建构主义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着、支持者。

教育学的学习理论

教育学的学习理论

教育学的学习理论教育学的学习理论是研究人类学习过程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它对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有多种理论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认知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教育学的学习理论。

一、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是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研究学习过程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的、有意识的思维过程来进行的,学习者通过接受信息、加工信息、组织知识和构建意义来建立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在认知学习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包括“模式认知”和“建构主义”。

模式认知指的是学习者通过将新信息与已有的认知模式进行联系和融合,从而建立起新的知识结构和概念架构。

这种认知过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促进了知识的深化和内化。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认为学生通过个人的经验和观察来构建知识和意义。

教师在这种学习理论中起到的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德斯基提出的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作出响应的过程,学习者主要通过建立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联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包括“强化”和“惩罚”。

强化指的是通过给予学习者积极的刺激来增强某种行为的发生频率。

正面强化可以是赞扬、奖励等,而负面强化则是消除或避免不愉快的刺激。

惩罚则是给予学习者负面的刺激来减少或消除某种行为。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控制者,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提供适当的强化和惩罚来塑造学生的行为和习惯。

三、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是由苏联心理学家瓦列达提出的学习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文化实践来进行的,学习者在社会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中,重要的概念包括“社会参与”和“学徒式学习”。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_学习总结_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_学习总结_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规律,学习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的?小编收集了三大学习理论总结,欢迎阅读。

三大学习理论总结现在的学习交流讨论中经常提到的教育技术学界的三个学习理论,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让更多的人认识三个学习理论,对学习理论有一个感性的理解。

教育技术学作为理论指导的三个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

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为:学习是一个刺激和反应(S-R)的联结过程,主张将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反对内省,认为行为的多次的愉快的或痛苦的后果改变了学习者个体的行为,或使学习者模仿他人的行为,因此他们重视环境在个体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对刺激和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他认为科学必须在自然科学的范围内进行研究,其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者控制的刺激继之而来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然他不仅考虑到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的关系,也考虑到那些改变刺激与反应的关系的条件,他的公式为:R=f(SoA)。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引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指一种关于人类学习和认知活动的观点,强调了学习的主体是个体自身,学习是一种内在的理解和知识建构过程。

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接触新的信息,思考、理解并加以应用,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与发展。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几个基本概念,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几点:•主动性和建构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是主动的,他们通过自身的思维活动和认知结构来建构知识。

•理解和内在化: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更是对信息的理解和内在化过程。

•个体差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每个学习者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就也会有所不同。

•反馈与调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反馈和调节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反馈学习者可以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当时心理学界开始关注学习和认知活动之间的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强调了儿童在不同年龄段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随后,弗洛姆(Jerome Bruner)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来建构知识的重要性。

另一位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芬德(David Ausubel)提出了“先导知识”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跟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有关。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应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

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建构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学习和协作学习等。

结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作为认知主体的重要性,倡导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和自主性,对于促进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
教育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人类是一种有意识的动物,而人的认知能力是学习的关键。

因此,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中,重点放在了课堂中,营造出一个积极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操作自己的认知过程来解决问题。

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是一个由大量的认知过
程构成的个体。

学习者会使用基于注意力,记忆和知识存储等认知过程来处理教育信息,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因此,这个理论中的教育重点是如何激活信息加工过程来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另外,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还区分了学生的差异。

这种差
异不仅可以从基因,个体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历史,还可以从学习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和情况来设计教育方案和课程,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关注。

当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实践采取了许多有益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用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和材料进行教学。

让学生保持积极的体验,并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对所学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訂立清晰的課程目標對學習效果至關重要。

只有
當學生明確知道他們該學習什麽,以及該達到哪種表現水平時,他們才能更好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并且更有可能成功地學習。

总的来说,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非常实用和重要的
教育理论,它不仅可以适用于学校教育,而且可以应用到职业
培训、社区教育等众多领域。

只要我们明确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并加以实践,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迎接更好的未来。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

• 1957年10月4日,苏联先于美国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使美国朝野震惊,担心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苏 联。他们认为,美国之所以在发射卫星上落后于苏联, 主要是美国的教育存在问题,未能培养出大批高水平 的科学技术人才。为了与苏联抗衡,他们决心改革教 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 1958年美国 颁布了《国防教育法》,推行新的教育政策,注重智 力开发和天才的培养,以多出快出具有高度科研能力 和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才1959年,美国全国科学院了包 括35位科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参加的教育改革工 作会议,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问题。布鲁纳 担任会议主席。会议结束时,他就所讨论的问题作了 总结。会后,该总结以“教育过程”为书名出版。 该著提出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集中在提高教育质量 和发展智力上,这次的教育改革会议主要是要解决教 些什么?什么时候教?怎么教?——这样一些问题。 会议得出的结论是:。
• 超越所给信息-在感知外界时,人不只要把 所感受到的信息归入某一类别进行推理还 要根据有关的类别进行推理,形成相应的 预期。 • 学习者掌握信息很重要,但是 掌握信息本 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还应该通过归类、 推理超越所给信息,形成更丰富的理解。
• 例如,看到一种有羽毛并长翅膀的动物,会判断是鸟, 并推理会飞、孪生、鸣唱 • 当我们看到前面站着一位留着长发、穿着花衣服的人 时,我们是否仅看到了这些呢? 从字面上说,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些。但是我们所得到的, 可能远远超越了所给予的这些简单的信息。 • 我们可以推断,这人是个女子--她有两只手、两条 腿……。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 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 • 首先,我们要做出决策:这是个女子;然后,我们根 据已知的有关女子的知识做出推断。布鲁纳由此认为, 只有通过使类别(在这个例子中,女子是个类别),才 有可能做出推理。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ppt课件

第四节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二)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形成表征系统的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知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 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儿童表征系统有三种:动作性表征 (怎样爬、走路、玩玩具) 映象性表征 (形成图像或表象) 符号性表征 (用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
第四节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第五节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二、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 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 符号的意义,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 观念建立实质性的而非人为的联系。 有意义的学习是以同化方式实现的。所谓同化是指学习者头脑中某 种认知结构,吸收新的信息;而新的观念被吸收后,使原有的观念 发生变化。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不足
不足在于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我们认为学习心理是 由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结构,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组成 的。智力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基础,对学习起直接作用;非智力 因素是学习过程的心理条件,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有使智力因素 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才能使学习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认知学习 理论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
第五节 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二)同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定论的性质传授给学 生。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 容加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 ,以便将 来能再现或派作他用。 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它也是积极主动的。
第三节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第三节 海德和韦纳的归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七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完形 - 顿悟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接 受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
掌握认知结构、学科基本结构、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等概念。
能运用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接受学习理论、信息加 工学习理论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建立科学的认知观并形成用科学观念指导教学的意识与 习惯。
资料链接
①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等 . 教育心理学[M].3 版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116.(有改动)
第三节 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认知学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 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 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 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 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二节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基础是完形 - 顿悟学习 理论。布鲁纳后来用明确清晰的“认知结构 ”取代了抽象、含糊的“完形”这一概念, 形成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 - 反应的联结, 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是人对外部世 界进行感知和概括的一般方式,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变动的。新的认知结构形成后,是进一步学 习和理解新知识的重要内部原因。
过了一会儿,它很快把箱子挪到香蕉下面,然后
爬上箱子,取到了香蕉。有时,一个箱子不够, 猩用其中任何一根竹棍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
它还能把几个箱子叠起来,站在上面获取香蕉。 它停了一会儿,突然将两根竹棍像钓鱼竿一样接
起来,够着了香蕉,并把香蕉拨过来。黑猩猩一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协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包含着复杂多样的心理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个性、动机等,这些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因此,教师应该了解教育过程当中的诸多心理因素,并对其发展规律充分认识,使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在短短40年间,经过研究和发展,该理论对我国教育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又一理论基石。

目前,就学习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流派: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的过程,对学习时个体内在心理是否改变一般不予解释;而个体外显行为的改变主要显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这一理论包括三个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1)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联结,个体所学到的就是一连串刺激到反应联结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尝试一系列错误而达到的;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之中。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学习理论: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行为即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和操作性行为(operants)。

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或反应;操作性行为,则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行为或反应。

而学习就是一种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强化的程度越高,则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强。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过程中行为、环境和个人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它们构成三角互动的关系。

学习的产生来源于观察和模仿。

班杜拉还提出“自我效能”这一概念,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的完成某项任务的主观判断、评价和信念。

自我效能越高,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则越大。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者主张将学习看作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所学到的是思维方式,即认知结构,在学习情境中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结构去认识、辨别和理解各个刺激之间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经验,从而扩大和提升自己的认知结构,学习的产生是内发的、主动的和整体性的。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学习理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侧重于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2.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知识在大脑中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互动和社会文化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1. 认知特征- 智力水平:影响学习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 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偏好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觉。

- 先验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 情感特征- 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成效有显著影响。

- 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效果。

3. 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 社会支持:家庭、同伴和社区的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有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直接教学-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适用于需要掌握特定技能或知识点的情况。

2. 探究式学习- 学习者通过提问、探索和研究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学习者在小组内协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促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U6)几个重要概念⏹认知⏹表象⏹表征⏹结构⏹图式(Schema 格式)⏹同化和顺应⏹发展认知派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接受同化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1.维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从“似动”、“错觉”研究入手⏹研究局限于知觉领域⏹提出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2.苛勒⏹Köhler苛勒(1887—196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

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卡夫卡⏹考夫卡·库尔特(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了行为环境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与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结构。

黑猩猩学习实验问题⏹为什么桑戴克的实验中,猫表现出试误规律;而苛勒的实验中,黑猩猩却表现出顿悟?⏹顿悟是一中什么样的体验?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三、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托尔曼简介⏹托尔曼(183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

• 4.认为学习的结果不是S与R的直接联结, 主张把S-R公式改为S-O-R公式。 • 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S-R公式不能解 释人的复杂行为背后的心路历程,尤其不 能解释人的行为的个性差异。O表示有机 体的内部变化。这是托尔曼的一大贡献, 也符合“外因通过内引起作用”这条辨证 为唯物主义原理。 • S-stimulus 刺激 • O-Organism 有机体 • R-Response 反应
• 2.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以意识为中介 的 • 学习者主动地去构造一种完形,这种构造 作用后来发展成为中介变量、认知地图、 图式、认知结构等概念。 • 3.学习是由顿悟 顿悟实现的 顿悟 • 学习是由顿悟 顿悟实现的,而不是由渐进的尝 顿悟 试错误的过程实现的。这是格式塔心理学 家对学习研究的一大贡献。问题是完形上 的缺口;问题解决是对情境的整体理解, 是旧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豁然形成
• (四)促进学习的条件 • 第一,知识的呈现方式。必须选择和学习 者当前的智力水平相适应的形式来呈现新 知识。 • 第二,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 要条件。结构是指知识构成的基本架构。 如果教材的组织缺乏结构性,或者学生本 身缺乏认知结构的基础知识,发现学习是 不会发生的。
• 第三,学习的内在动机。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的主动性体现在他必须主动地让新知 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对新现象 进行归类和推理。 •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 学习的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有新发 现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知识学习成功 的关键。
• 局限性有二: • 1.不如行为主义学习论完整具体。行为主 义学习论强调渐悟,渐悟可以详细探讨其 心路历程,所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而 “顿悟”不可言说。如佛教的“天眼”, 认为“天眼”一开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 2.有过于强调顿悟之嫌。 • 顿悟是有条件的,这条件便是学习情境的 设置要完整、难度适中、要使学习者能够 知觉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4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U6)几个重要概念⏹认知⏹表象⏹表征⏹结构⏹图式(Schema 格式)⏹同化和顺应⏹发展认知派学习理论⏹完形学习理论⏹符号学习理论⏹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接受同化学习理论第一节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1.维特海默⏹格式塔心理学的奠基人⏹从“似动”、“错觉”研究入手⏹研究局限于知觉领域⏹提出知觉的自上而下加工2.苛勒⏹Köhler苛勒(1887—1967),美籍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要研究了知觉规律,提出知觉的格式塔原则;还进行了猿猴行为的研究,提出动物学习的顿悟理论。

194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3.卡夫卡⏹考夫卡·库尔特(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提出了行为环境的理论,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要研究行为与物理场的因果关系。

⏹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性,这两极的每一部分都有它自己的结构。

黑猩猩学习实验问题⏹为什么桑戴克的实验中,猫表现出试误规律;而苛勒的实验中,黑猩猩却表现出顿悟?⏹顿悟是一中什么样的体验?二、基本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完形。

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三、主要评价贡献⏹对桑代克的理论进行了批判,使认知派与联结派的区别明确化,并促进了学习理论的发展⏹强调整体观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切知觉和认知的过程。

局限⏹把学习完全归于有机体自身的组织活动,否认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

⏹把试误学习与顿悟学习完全对立起来,不符合人类学习的特点。

第二节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一、人物与实验托尔曼简介⏹托尔曼(1836—1959),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认知学习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及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起源之一。

193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实验一:位置学习实验实验二:潜伏学习实验比较⏹潜伏学习和学习/表现分离有什么关系?⏹潜伏学习和内隐学习的关系。

二、基本观点学习实质⏹学习不是简单的S—R的联结,而是S—O—R的过程,结果形成“认知地图”。

(O代表有机体(Organism)的内部变化)学习结果⏹不是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情境的“认知地图”,它是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是情境整体的领悟。

学习过程⏹有机体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根据预期进行尝试,不断对周围环境进行认知,形成“目标—对象—手段”三者联系在一起的认知结构,即形成了整体的认知地图。

学习规律⏹能力律:涉及学习者特性、能力倾向和性格特点,决定其能掌握的任务与情境类型。

⏹刺激律:涉及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条件。

⏹材料的呈现方式的定律:包括呈现的频率、练习的分布和奖赏的运用等。

有行为主义的色彩。

三、主要评价贡献⏹把认知观点引入联结理论,改变了学习联结派将学习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

⏹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

局限⏹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忽视了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差异。

第三节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一、人物与背景布鲁纳简介理论渊源⏹与格式塔的关系⏹知识的结构认知主义的理论背景⏹布鲁纳的理论才是真正的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是用人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来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和行为主义看待问题的方式本质不同。

认知主义概述⏹心理的本质是机体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心理就是特定的知识的结构⏹关注信息加工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机体的主动性⏹重视内在过程的考察⏹重视发展布鲁纳简介⏹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于1915年10月I日出生在美国纽约。

⏹1937年在杜克大学获文学学土学位⏹1941年获心理学博士学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召服兵役,先后在美国战争情报署和同盟远征军最高统帅部心理战部门工作,主要是研究公众的态度和纳粹德国的宣传技术。

⏹1945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讲师,1948年任副教授,1952年任教授。

⏹1960年,他与米勒(G.Miller)一起创办了“哈佛认知研究中心”,1961年起任该中心主任直至1972年。

⏹1972年至198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实验心理学教授。

⏹1980年返回美国任纽约大学的人文学科新学院院长之职。

人物与背景布鲁纳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才是构成学习的主要条件。

因而他的学习理论被称为发现学习论(discovery learning theory)。

认知-发现理论的基本内容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认知表征(cognitive-representation):人类会通过知觉将外在事物、事件转换成内在的心理事件。

布鲁纳认为,认知生长(或者说智慧生长)的过程就是形成认知表征系统的过程。

人类智慧生长期三种表征系统⏹动作性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映象性表征(Econic Representation)⏹符号性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这三种表征系统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生长或智慧生长的核心a.动作性表征(Enactive-Representation) (又称表演式再现表象)指3岁以下的幼儿靠动作来了解周围的世界。

动作是他们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表征以及再现认知表征的中介和手段。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知运动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感觉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作用于事物而学习表征它们。

以后能通过合适的动作反应再现过去的事物。

在他们最初生长的几年中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如怎样爬、走路、玩玩具,一般地利用身体影响周围环境。

在这个时期,儿童通过做和通过看别人做什么而学习。

告诉他怎么做,只有在儿童也能做出这个动作并看到别人也做出来时才有帮助。

这个阶段,动作将从内部再得到再现(这就是所谓再现表象的意思)。

b.映象性表征(Iconic-Representation)(又称肖像式再现表象)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

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的事件,并能借助想象力来预见可能再发生的事情。

凭借关于事物的心理表象,儿童可以脱离开具体的实物来进行一定的心理运算。

映象性表征方式是认知从具体到抽象的开始,这大致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3~7岁)。

这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早期,儿童开始形成图象或表象,去表现他们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事物,在这点上,他们能记住过去发生了的事件并能根据可能再发生的事的想象力(远见)去想象。

这些表象之对于所却觉的事物,很像照片与现实。

因为照片是与现实的经验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c.符号性表征(Symbolic-Representation)(又称象征性再现表象)这时儿童能够通过符号再现他们的世界,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

这些符号既不是直接的事物,也不必是现实世界的映象,而可以是抽象的、间接性的和任意性的。

借助于这些抽象的符号,个体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去推理、解释周围的事物。

这个阶段大体相当于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后期及其以后的年代(6.7岁~)。

在这三个系统的发展中,语言是很重要的。

因为,当一个年轻人达到布鲁纳所称的第三阶段时,并不意味着认知发展就停止了,它只是意味着这个人具备了进一步理解世界所需要的基本的工具。

这个基本工具就是语言。

通过语言,人们能为将来计划,能从其他人的行为中抽象出意义和打算,并能与别人交流,从而知道不同的时代、世界和观念。

2.类别及其编码系统⏹认知结构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coding-system),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

⏹人是根据类别或分类系统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借助已有的类别来感知、处理外来信息,并基于外来信息形成新的类别。

⏹编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相关的类别作出有层次结构的安排,概括性水平较高的类别处于高层,而比较具体的类别处于低层。

⏹在布鲁纳看来,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学习者要把同类的事物联系起来,赋予它们意义,并把它们连结成一定的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1)习得(acquisition)——新信息常常是与一个人已有信息相背的,或是已有信息的一种替代,或者是已有信息的提炼。

(2)转换(transformation)——这是一种处理知识以便使其适应新任务的过程。

人们可以通过外推、内插或变换等方法,把知识整理成另一种形式,超越所给予的信息。

(3)评价(evaluation)——检查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合于这项任务,如概括是否合适?外推是否合适?外推是否恰当?等等学习应注意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即知识有关联,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1)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把知识以类别结构的形式储存更为有效和长久。

3)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使迁移更容易。

4)掌握基本原理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5)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布鲁纳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

他认为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都具有自我奖励的作用,因而其效应不是短暂的而是持久的。

2.结构原则他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征形式来呈现。

动作表征是凭借动作进行学习,无须语言的帮助;图像表征是借助表象进行学习,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符号表征是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经验一旦转化为语言,逻辑推导便能进行。

为了促进学习,教师究竟选用哪种呈现方式为好,则视学生的年龄、知识背景和学科性质而定。

3. 程序原则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引导学习者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积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通常每门学科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程序,它们对学习者来说,有难有易,不存在对所有学习者都适用的唯一的程序;而且在特定的条件下,任何具体的程序总是取决于许多不同的因素,包括过去所学习的知识、智力发展的阶段、材料的性质及个别的差异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