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3.2板块构造学说》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1《3.2板块构造学说》课件

板块运动方向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方向
图中“ “
挤压 ”表示板块 ____(挤压或张裂);
张裂 ”表示板块 ____(挤压或张裂)。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 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发生张裂拉伸时, 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
请阅读课本35页的内容,思考: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板块运动方向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观点:
1)全球主要有 六大板块。
板块运动方向
1、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2、中国位于哪个板块? 3、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哪个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观点:
1)全球主要有 六大板块。 2)板块处在不断的 运动之中。
汶川地震 呢?
假如你遇到地震,不幸被埋在 废墟中,又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学了什么? 最大收获是什么?
主要观点
高 山 或 高 原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地震
裂 谷 或 海 洋
印度尼西亚从 2010年10月25日起遭 受连串自然灾害的冲 击,先是发生7级以 上强震,地震引发海 啸,再是火山喷发。 到目前为止,已造成 至少370人死亡,500 多人失踪。
亚 欧 板 块
非洲 板块 印 度 洋 板 块





中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交界处。地震活动频度高, 强度大,范围广,几乎全国各省均发生过强震。 据统计,我国大陆地震约占世界大陆地震的三 分之一;本世纪以来全球大陆7级以上强震, 我国约占35%,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板块构造学说22页PPT

板块构造学说22页PPT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创建于20世纪60 年代后期。
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全部 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海岭、海沟等 断裂构造带分成若干单元,称为板 块
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不断运动
3、各大板块内部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活跃, 多火山、地震。
1、板块交界处有几种运动方式?
读图回答:下列地区是由哪两个板块张裂或 碰撞形成的
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落基山、红海、马里 亚纳海沟、大西洋
1、写出组成岩石圈的三种岩石及 其常见的岩石种类。
2、画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不同的运动方式形成了怎 样的地形?
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
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 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 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板块相背运动——张裂、生长
东非大裂谷南 起赞比西河,北经 红海,一直延伸到 西亚的死海附近。 两岸悬崖壁立,多 火山,非洲最高峰 乞力马扎罗山就是 其中一座死火山, 谷底湖泊成串,非 洲最深湖坦葛尼喀 湖就在其中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2024年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第3章 地球的面貌 3.3.2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2024年秋新湘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第3章 地球的面貌 3.3.2 板块构造学说 火山与地震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 ←”碰撞
“← →”张裂
板块构造学说
模拟板块运动 1:把橡皮泥粘贴在指定的泡沫板(板块模型)①②处,然后把泡沫板块用力挤压,观 察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
模拟板块运动 2:将一张纸片和一张硬纸板并排放置,左手拿住纸片,保持静止,右手将硬 纸板向左推动,挤压纸片的边缘,纸片的右边将会凸起。继续用力,直到纸 片向下滑过硬纸板。
板块构造学说
3.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六大板块 和若干小板块。 2.板块是不断运动的,有的碰撞挤压,有的张裂拉伸。海 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3.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 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火山与地震
地震
火山
火山与地震
1.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 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 地震带
火山与地震
2.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现象
1.环太平洋地带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 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板块构造学说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
大致划分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
地球表层由哪六大板块组成?其名称与大洲之间 有什么联系?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亚欧板块以亚欧大陆为主 ·非洲板块以非洲大陆为主 ·美洲板块主要包括南、北美洲 ·南极洲板块以南极大陆为主 ·印度洋板块主要包括印度洋、澳大利亚大陆、阿 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
全球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的昨天与今天考古 界的惊异
南极洲发现煤层!
地球的昨天与今天考 古界的惊异
印度发现古代冰川!
练 大陆在漂移 习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 移说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 说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 说
思考题
魏格纳是根据什么提出大陆是 漂移?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链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二。请说出下列 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 块
太平洋 板块 印度洋板 块
南极洲
板块
本堂课到此为止 再见!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地中海 红海
大 西 洋 太平洋
活动六: 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地震火山
带分布图
研究内容六: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活动 之间有何联系?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
学生归纳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软流层 上滑动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比较活跃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你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
练习部分
共同部分: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题目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不足之处 了解目前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情况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PPT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PPT
看一看
看一看
大 西 洋
第二篇 专题5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1880-1930)
• 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天文学家
一、大陆漂移学说-起源
大陆漂移演示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观点
1.大陆曾发生过漂移;
2.全世界的大陆曾连接成一体,称为泛大陆;
3.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 正确!
4. 喜马拉雅山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印度洋板块)
5. 大洋板块的生长界可形成海沟。 (消亡界)/(海岭或洋脊)
作业
• 练习册P10
• 填空题、选择、连线、读图分析的第一答题。
下课!
围绕它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突破
提出科学设想 验证科学设想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科 学 探 索 之 路 还 在 继 续
大陆漂移学说
提出科学假设 验证科学设想
魏格纳(1880-1930)
海底探测 技术发展
海底扩张学说
H.H.Hess 赫斯 R.S.Dietz 迪茨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类型 红色界限与绿色界线分别穿过了哪些地形?
阿留申群岛 地中海 日本群岛 海沟 美拉尼西亚 北岛 海沟
喜马拉雅山
红 海 大 西 洋 海 岭
菲律宾群岛
马来群岛
印 度 洋 海 岭
海沟
南岛
太 平 洋 海 岭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的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 形成海沟、山脉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的运动方式与驱动力
总Hale Waihona Puke 词板块的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驱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VS
详细描述
水平运动是板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表现 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和碰撞。垂直运动 则表现为板块的升降运动,形成海平面升 降和地形变化。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 能,包括地热和放射性衰变等过程产生的 热量,这些热量导致地幔物质的对流,进 一步推动板块的运动。
Harry Hess:他提出了“海底扩张” 理论,解释了海底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 应用,特别是在地震预测和矿产 资源勘探方面。
197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包括板块内部的变形机 制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1980年代至今
地球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依赖于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支持,但目前建立 的模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无法完全模拟地球的复 杂行为和演化过程。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研究
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提高对地壳和地幔的认识, 为完善板块构造学说提供更多依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 思想课件
•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 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 板块构造学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地质 学研究。
当时的地质学家开始注意到, 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
板块边界的类型与特征
总结词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03
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 和卫星
随着人类对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的 探索,板块构造学说有望为理解这些 星球的地质和气候演化提供借鉴和启 示。
THANKS
感谢观看
板块边界是板块之间的接触线,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带。 离散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洋中脊或海底扩张区域,是两个板 块分离的地方。汇聚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海沟或俯冲带,是 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俯冲的地方。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VS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是指板块沿水平方向移动,而垂直运 动则是指板块沿垂直方向移动。这些 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流和地幔的对 流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研究者
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并非由一位科学家独立完成,而是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的结果。其中,丹麦地球 物理学家魏格纳(Alfred Wegener)被认为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人。其他重要的研究者还包括英 国地球物理学家霍姆斯(Frank B. Holmes)和美国地质学家戴尔(George Darwin)。
04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
地震预测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家 能够预测地震活动,提前发出预 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灾减灾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制定更 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如加强建 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立应急救 援体系等。
矿产资源分布和勘探
矿产资源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矿产资源的分布 规律,指导地质勘探工作,提高矿产 资源开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板块俯冲和板块碰撞
板块俯冲是指一个板块插入另一个板块的下 部,而板块碰撞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课件PPT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课件PPT


或 海
裂洋
两种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陆洋碰撞往往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碰撞形成山脉


里 亚




板块构造学说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板块
非?
洲 板 大西洋 块
亚洲东部岛弧
太平洋板?块
马里亚纳海沟
印度洋板?块
东非大裂谷
南极洲板?块
绿色:消亡边界 红色:生长边界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C)
图2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对该地岩层结构的形成过程,描述最合理的是
A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B.沉积一断裂一褶皱一沉积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C.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D.褶皱一断裂一侵蚀一沉积
板块属于( B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D )
A.陆地区域边界
图D.板块生长边界
下图表示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 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
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的山地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的山地
读图“地质构造图”,回答17题。
B
17.下列地形区的成因与图中②处不相同的是: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观点课件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对板块构造学说的学习和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促进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板块构造学说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有助于促进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跨学科研究能力。
06
板块构造学说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是板块构造学说的重要组 成部分,它认为海底地壳是由地幔物 质上升和冷却形成的,并且海底扩张 的过程是不断进行的。
海底扩张说的提出者是英国科学家赫 斯和迪茨,他们认为海底扩张是由于 地幔物质的对流导致的。
海底扩张说的证据主要包括海底地形 、磁场和地热流等。
板块构造说
板块构造说是目前对地球构造最广泛和 最精确的科学模型之一,它认为地球的 外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
对地球科学研究方法的启示
重视观测和实验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是基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数据,这启示我们在地球科学研究中要重视 观测和实验,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跨学科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涉及到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启示我们在地球科学研究 中要进行跨学科研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古生物证据
生物化石记录
生物化石记录表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生物的大灭绝事件,这些事件与板块的移动和碰撞有关。
生物分布和演化
生物的分布和演化也表明,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板块的移动和碰撞事件,这些事件影响了生物的分 布和演化。
05
板块构造学说对地球科学的影响
对地球科学理论的影响
完善了地球科学理论体系
球表面不断地移动、碰撞和分离。
板块构造说的证据主要包括地震、火山 、构造运动和地热等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与相关地理现象(七年级地理精品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与相关地理现象(七年级地理精品课件)

亿万年前,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 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大板块后,它就插进了欧亚板 块的下方并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向上抬升,在距今 3000万年时,喜马拉雅山脉就达到了平均3000米 左右,到了后期,抬升力度进一步加大,渐渐的就 形成了靑藏高原。
碰撞挤压:2、地中海的缩小
大约在距今2.8亿年前,古地中海的面积非常大,它覆盖了整个中东以及今天的 印度次大陆和中国大陆及中亚地区。距今800万年前,辽阔的古地中海,由于亚欧板 块和非洲板块大陆靠拢并发生碰撞,它的面积不仅大为缩小,而且逐步呈现封闭状态, 失去了与世界大洋的联系,未来,地中海将进一步缩小。
板块运动与相关 地理现象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 二、全球六大板块 三、板块运动与相关地理现象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
魏格纳
大陆漂移假说



赫斯、迪茨



海底扩张学说
二、全球六大板块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 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 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
主要的六大板块包括: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一
高山或高原
板块二
张裂拉伸:1、大西洋的产生

南 西 非洲
美 洲

因大西洋两侧的南美洲和非洲轮廓几乎能够吻合,且其古老底层相似, 因此,地质学家推测约三亿年前亚欧大陆与非洲、南北美洲是连在一起 的,因大西洋海底不断扩张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三、板块运动与相关地理现象
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 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下图为某纬线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4~6题:
4.按六大板块划分,该纬线穿过的板块数目有( D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图中①所处的板块是( B )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6.下列地形成因与图示地形②相似的是( A )
8.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9.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
10.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11.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12.海岸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 ) (√ ) (× )
(√ ) ( ×) (√)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三、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
( ×)
2.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3.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4.爪洼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 ×) ( √) ( ×)
5.巴基斯坦大地震的震中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6.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7.雅鲁藏布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大陆漂移学说: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层上移动。
高考命题方向: ①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结合区域定位); ②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形态的成因。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二)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1.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 2.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山脉、高原; 3.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形成岛弧、海岸山脉;海沟。
运用板块运动原理解释世界主要地形的成因
生长边界
裂谷 海洋
海岭(大洋中脊)
岛弧
海岸山脉


海沟
边 界
褶皱山脉和高原
全球六大板块示意图
问题2:说出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 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轻,
海沟附近的岩石年龄最老。
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
问题3:火山、地震带分布的不同点: 火山——海岭、海沟附近,地震带——海沟附近。
问题4: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都认为大陆在移动, 移动的参照物是否相同?分别是什么?
A.喜马拉雅山
B.东非大裂谷
C.大兴安岭
D.大西洋中脊
近年来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图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判断背斜、 向斜的主要 依据:
岩层的
新老关系
① ②③

⑤⑥
1. ⑥板块是( D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 )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
相关知识:
问题1: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说的基础
建立起来的,你知道是谁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吗?
A.勒皮顺
B.赫斯
C.魏格纳
D.李四光
如何 寻找 证据

支持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
证据1: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可以屏凑起来。 证据2: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地质构造具有相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