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大气环境

合集下载

2011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课件1-2-1第1讲 大气运动规律

2011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课件1-2-1第1讲 大气运动规律

(1)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 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 ( A.合肥小于南宁 .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 B.株洲大于石家庄 .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 (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 ) )
(2)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
解析: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沈阳以南,最大降温高度大致与纬度 题 读图可知,在沈阳以南, 呈正相关,比较选项中各地的纬度关系可知 项正确 项正确。 呈正相关,比较选项中各地的纬度关系可知C项正确。第(2)题,纬度 题 越低,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小,垂直方向上降温范围越小, 越低,受冬季风的影响越小,垂直方向上降温范围越小,因此最大降 温高度越低。 温高度越低。 答案: 答案:(1)C (2)B
1.热力环流 .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 直接原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升降运动→水平气压差异(直接原 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 形成过程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 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 晚相反 海陆风
常 见 的 热 力 环 流
二、大气运动规律
2.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下图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海风入侵 .海陆风是热力环流的一种形式。 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 题 时污染物输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强盛时, 当图示盛行风在一年中最强盛时 A.在汕头市,阳光可以直射井底 .在汕头市, B.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 C.宁夏平原到河套平原的黄河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 D.长江口正处于一年中盐度最低的时刻 . (2)当图示海风在一天中最强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图示海风在一天中最强盛时, 当图示海风在一天中最强盛时 A.大气逆辐射最强 . B.一天中气温最低 . C.此时该地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大值 . D.北美洲五大湖区旭日东升 .

知识清单J-02-0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知识清单J-02-0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说明1、此知识清单是以精讲课件为母版编制,目的是减少学员的打印量。

且可以将知识系统化。

2、知识清单中★为掌握要求的级别:★★★为必须掌握,且需准确记忆;★★为一般掌握;★为理解即可;无星为知道即可。

3、字体颜色表示记忆要求:红色楷体加下划线是准确记忆;红色宋体加下划线为理解记忆;红色字体为理解即可;蓝色字体为理解。

专题二大气专题第二部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总述预测目的:采用一定的预测方法判断拟建项目或规划项目完成后对评价区大气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判断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的选址、建设规模是否合理,环保措施、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是否可行等结论。

预测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各种气象条件、地形条件下的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转化和清除等过程的物理、化学机制。

预测前提:掌握评价区域内的污染源源强、排放方式和布局等有关污染排放的参数,以及掌握评价区域内的大气传输规律与迁移扩散规律等。

【导则】8.1一般性要求8.1.1一级评价项目应采取进一步预测模型开展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1.2二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只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8.1.3三级评价项目不进行进一步预测与评价。

8.4预测周期8.4.1选取评价基准年作为预测周期,预测时段取连续1年。

8.4.2选用网格模型模拟二次污染物的环境影响时,预测时段应至少选取评价基准年1月、4月、7月、10月。

【小结】预测周期:评价基准年,连续1年;二污选季首(1、4、7、10月)。

1预测步骤1.1确定预测因子1.2确定预测范围1.3确定污染源计算清单1.4选择预测模式1.5确定气象条件1.6确定地形数据1.7确定地表参数1.8确定模式中的计算设置及相关参数1.9确定预测内容和评价要求1.10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1.1预测因子:1.1.1根据评价因子确定,选取有环境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

1.1.2项目排放的其他污染物选择有代表的作为预测因子;1.1.3评价区域污染物浓度已经超标的物质,如果拟建项目也排放此类污染物,即使排放量比较小,也应选择。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喜欢它,照样会学好。

兴趣的培养有时是因为他有用非学好不可,有时是靠一次次努力而取得进步,有时是靠“亲其师,信其道”。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大气环境一、重点内容分析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分层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流状况其它特征与人类关系对流层越高越低对流占3/4大气质量;水汽和尘埃;各纬度层高不一致天气现象平流层越高越高平流高空飞行;存在臭氧层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太阳活动干扰短波通讯3、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4、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3高一地理的知识点具体的总结(2)大气运动形式: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风):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注意北半球实际地表气压场中的某点风向的画法5、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6、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7、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系统锋面类别图示符号表示过境前天气过境时天气降水位置举例冷锋暖气团控制:晴;气压低阴天、下雨、刮风、降温锋后冬寒潮;夏我国北方暴雨暖锋冷气团控制:晴;气压高连续性降水锋前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压:高低压气流:气旋和反气旋高一新生学习地理应该知道的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初中地理学得不好,那也不要紧,但你肯定要费劲了。

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题ppt课件

大气污染防治法专题ppt课件
.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大气环境标准体 系的核心。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 治法》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首次 发布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0 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2012 年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增加 了PM2.5值监测。
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 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 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 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危害:可吸入颗粒物可以被人体吸入,沉积在呼吸道、 肺泡等部位从而引发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 道的部位越深。所以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10微米 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 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 泡。
• 草案规定了省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 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 量,并将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 落实到市、县,再由市、县政府分解落实到排污 单位。
.
科技治霾要“爬坡过坎”

环保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说,创新驱动是解决环保制
约瓶颈和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
.
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立法
• 20世纪70年代,我国制定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以标准的形式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作出了定量规定。
• 1979年,我国制定的首部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法中,首次以法律的 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 1987年我国制定并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除此之外,我国颁布了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有关工业锅炉、水电厂、恶臭练焦炉以及保护农 作物等方面的单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专题02 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植物与土壤)-2023年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专题02 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植物与土壤)-2023年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专题二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岩石、植物与土壤)【必背知识】大气一、大气的组成(一)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少量水汽和固体杂质。

(二)干洁空气的组成(三)大气的成分及作用:1. 氧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2. 氮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3.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4. 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5. 水汽和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影响大气的变化(四)人类活动对大气组成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划分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况的差异。

(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1.对流层(a)Ⅰ.高度: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

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仅为8—9千米。

Ⅱ.特征A.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大约每上升1 000米温度降低6 ℃。

B.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b)Ⅰ.范围: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的高空。

Ⅱ.特征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B.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C.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

Ⅲ.臭氧层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3.高层大气(c)Ⅰ.范围: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Ⅱ.特征A.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先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随海拔升高持续上升。

B.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C.空气密度很小。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一)过程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小部分被吸收或反射。

热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吧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分层训练)(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解密02 大气运动规律(2022春·浙江·高三瑞安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大气流过地面时,地面上各种粗糙物体会使大气流动受阻,导致气流向上传递到一定高度,从而影响不同高度风速。

该风速会随气象、地形、地面粗糙度等因素而变化。

图1和图2分别为黑龙江省内4个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垂直分布图及该省不同高度月平均风速比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从地面到300m高度,风速垂直递增率最大的是()A.哈尔滨B.嫩江C.齐齐哈尔D.伊春2.图2中影响900m高度一年中夏季风速最小的主要因素是()①地形①南北温差①城市建筑①高空偏西风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答案】1.A2.D【解析】1.由图可知0-300米高度,哈尔滨风速增长的最快,风速垂直递增率最大,故本题选A。

2.地形和城市不会随着季节出现变化,另外高空风受地面状况影响小,①③错误。

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夏季风与高空偏西风的风向相反,使得风力较小,②④正确,故本题选D。

【点睛】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地形、摩擦力、距风源地的远近。

(2022春·陕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汇集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冷湖效应”自地面向上消散。

下图示意2021年2月23~24日我国北方某峡谷“冷湖效应”出现前后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冷湖效应”消散可能开始于()A.23日17时B.23日19时C.24日8时D.24日10时4.此次“冷湖效应”发生时,可能出现()①露水浓重①地面结霜①逆温层①对流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冷湖效应”消散方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B.地势低洼,冷空气易集聚C.地面辐射不断释放能量,地面温度太低D.近地面摩擦力大,风速小【答案】3.C4.C5.A【解析】3.在对流层之内,气温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降低。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专题辅导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成热力环流的形式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二、风的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三、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如:山谷风环流、海陆风环流、季风环流和城市环流等。

这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致:即地面冷热不均,只是由于引起冷热不均的原因不同或环流周期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

分析环流形成原因的关键是找出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的原因。

如:山谷风环流,是由于山坡增温快降温快,导致山坡温度与山谷温度出现差异,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正好相反,形成了夜晚大气由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白天大气由山谷吹向山坡的谷风。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温差的变化,形成昼夜变化的海风和陆风;城市风环流则是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的高空城市大气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

四、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

受这些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季风气候,其风向分别为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冬季、1月)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夏季,7月)。

(见右图)五、东亚和南亚季风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

锋前、锋后均有暖锋前部延伸到锋后很一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1. 气旋和反气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 西部吹偏南风。

2.气旋和反气旋列表比较3.气旋与反气旋气流方向的判定: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专题2大气运动的规律和气象灾害课堂自测

专题2大气运动的规律和气象灾害课堂自测

专题二大气运动的规律和气象灾害课堂自测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真题领悟]1.(2014·安徽文综,33)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

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

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 B.Q3、Q4、Q2、Q1C.Q3、Q1、Q2、Q4 D.Q2、Q3、Q1、Q4解析就全球而言,海面热量总收支平衡,不同纬度地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之和为零,故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一般而言,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强,故辐射收支差额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Q1为辐射收支差额曲线;副热带海区受高压控制,晴天多,蒸发旺盛,蒸发耗热量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故Q2为蒸发耗热量曲线;海—气热传导差额受纬度因素影响不大,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曲线。

答案 C2.(2013·北京文综)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解析若臭氧层破坏,臭氧减少,大气吸收的紫外线太阳辐射应减少。

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若浓度降低,吸收的地面辐射会减少,温室效应减弱。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可以消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减少。

雾霾增加大气逆辐射。

答案 B[预测演练]视角1大气热力作用原理的应用3.(2014·合肥质检)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图甲)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图乙),完成(1)~(2)题。

(1)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

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A.①B.②C.③D.④(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②环节B.增强了③环节C.增强了①环节D.增强了④环节解析图甲中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答案版)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答案版)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2022·上海嘉定·一模)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图中显示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应该是()A.①一①一①B.①一①一①C.①一①一①D.①一①一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近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依次是: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对应到图中的序号依次是:①一①一①。

故选B。

【点睛】2.(2022·上海浦东新·一模)滑雪赛事是体育项目中对气象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赛事之一。

2022年冬奥会的室外赛事在北京市延庆区和张家口崇礼地区进行,两地地形复杂,山谷风环流强盛。

该气象站谷风环流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气压低,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A正确,C错误;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气压高,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B错误,D与题意不符。

故选A。

【点睛】3.(2022·上海长宁·一模)切洋葱时,往往会有刺激性物质挥发出来。

有人切洋葱的时候在旁边点燃一支蜡烛,用来缓解洋葱可能给眼睛带来的不适。

此生活技巧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是()A.大气的削弱作用B.大气的散射作用C.大气的热力环流D.大气的保温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从热力环流的角度看,点燃蜡烛后,蜡烛加热,气温上升,蜡烛处气流上升,切大葱或洋葱处气流下沉,可以减少切葱产生的气体的上升,此生活技巧所运用的地理原理是大气的热力环流,C正确;大气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散射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无关,ABD错误。

2024年大气污染环境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大气污染环境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大气污染环境工作总结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作为环境工作者,在过去一年里,我积极参与了大气污染环境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积极参与了大气污染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

我参与了大气污染监测站的日常维护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并监测并记录了各项大气指标的数据。

我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分布情况,为制定大气污染治理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我积极参与了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我与相关部门合作,参与了大气污染治理项目的现场考察和调研,并参与了项目的规划和设计。

我与专家团队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这些工作,我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了大气污染宣传和教育工作。

我参与了学校和社区的大气污染宣传活动,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向公众普及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

我还与学生和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关于大气污染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最后,我还积极参与了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我参与了相关会议和座谈会,就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我还利用媒体和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宣传政策的重要性,并鼓励公众积极响应政策和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和参与,我在大气污染环境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大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我将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治理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努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

同时,我也呼吁相关部门和公众共同努力,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美丽和健康的环境。

2024年大气污染环境工作总结(二)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了全镇干部、支村两委干部、企业负责人、各镇直单位负责人的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对辖区内企业、项目、经营摊点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任务目标,编制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落实了责任,确保镇不出现污染环境问题。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ppt课件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ppt课件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5的危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 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 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 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 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悬浮物 SS
• SS是水体污染的基本指标之一。 • 淤塞排水道; • 悬浮小颗粒物会堵塞鱼类的腮,使之呼吸困难,
导致死亡。
• 颗粒物含量高时会使水中植物因见不到阳光而难 以生长或死亡。
• 悬浮固体物会降低水质, 增加净化水的难度和成本。
溶解氧DO
➢溶 解 于 水 中 的 游 离 氧 称 为 溶 解 氧 (dissolved oxygen),以DO表示。
料薄膜来做由温环室境,是污让染太阳引光起能够的直温接照室射 进温效室应,加是热指室地内空球气表,而面玻变璃或热透的明塑现料 薄膜象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
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 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温室效应
• 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 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 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DO是水质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鱼类 等水生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DO完全 消失或其含量低于某一限值时,就会影 响到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中DO耗 尽后,有机物将进行厌氧分解,产生 H2S、NH3 和一些有难闻气味的有机物,
重金属 ➢汞、铅、镉、镍、硒、砷、铬、铊、铋、
钒、金、铂、银等。 ➢对人、畜有直接的生理毒性。 ➢用含有重金属的水来灌溉庄稼,会使作

专题02 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02 地球上的大气(解析版)-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目录:2023年真题展现真题呈现真题解密近年真题对比典型真题回顾三年考情分析名校模拟探源核心考点速记1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5-6题、8-9题)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

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

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由图可知()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B.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2.该地最可能位于()A.印度洋沿岸B.大西洋西岸C.亚欧大陆东部D.南美洲西部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A.①B.②C.③D.④4.①中的洋流()A.使所经海面及附近地区气温偏高B.扰动海水导致渔业资源种类少C.促使厦门至高雄的轮船航速加快D.降低台湾岛西侧沿海空气湿度【答案】1.C 2.D 3.B 4.A【解析】1.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距今1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象灾害较多,气候不稳定,A错误。

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可知,距今3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所以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流量较少,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

根据材料“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

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分析可知,厄尔尼诺与砂质纹层出现呈正相关,因为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所以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

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无法判断具有相关性,D错误。

故选:C。

2.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赤道地区东部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全球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增多,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

【专题复习】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知识点总结(附冷热岛效应)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

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

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C 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二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二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专题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交流讨论】情景:如图是德国的一座大理石雕像在六十年间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变化中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为防治酸雨,降低煤燃烧时向大气排放的SO2,工业上将生石灰和含硫煤混合后使用。

请写出燃烧时,有关“固硫”(不使硫化合物进入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酸雨对雕像的腐蚀(2)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2H++CaCO3===Ca2++H2O+CO2(3)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点拨提升】1.常见的环境污染2.SO2和氮的氧化物的吸收、转化(1)NaOH溶液吸收SO 2+2NaOH===Na 2SO 3+H 2O NO 2+NO +2NaOH===2NaNO 2+H 2O 2NO 2+2NaOH===NaNO 2+NaNO 3+H 2O (2)氨气吸收2NH 3+H 2O +SO 2===(NH 4)2SO 3 8NH 3+6NO 2=====一定条件7N 2+12H 2O 4NH 3+6NO =====一定条件5N 2+6H 2O (3)汽车尾气转换器 2CO +2NO =====催化剂2CO 2+N 2 (4)石灰吸收CaO +SO 2===CaSO 3、2CaSO 3+O 2===2CaSO 4特别提醒:(1)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和臭氧层空洞的共同污染物。

(2)NO 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NO +O 3―→NO 2+O 2① NO 2+O ―→NO+O 2②总反应方程式为O 3+O===2O 2,从整个反应来看NO 作催化剂。

大气环境科学考试试题

大气环境科学考试试题

大气环境科学考试试题1. 什么是大气?大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由氮气、氧气、氩气等组成。

大气对地球的生物活动和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请简要说明大气层的结构和组成。

大气层主要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其主要气体成分有氮气占78%、氧气占21%、氩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3. 大气层中的臭氧和温室气体分别起着什么作用?臭氧层可以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而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4. 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来源和危害。

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

工厂、汽车、焚烧等都是污染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5. 大气环境科学的意义是什么?大气环境科学通过研究大气的结构和成分,来了解大气对生物和气候的影响,从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6. 大气环境科学中的观测技术有哪些?大气环境科学中的观测技术包括气象雷达、卫星遥感、大气探测器等多种现代高科技手段,能够准确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以及气候变化情况。

7. 请简要介绍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范围。

大气环境科学研究大气中的气体成分、污染物、温室气体以及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大气物理、气象、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8. 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大气环境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气象学、空气质量监测、气候变化研究等多个阶段,为人类认识大气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9. 大气环境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大气环境科学在气象预报、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方面都有着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总结:大气环境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大气层结构、成分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能够有效保护地球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希望广大学生能够认真学习大气环境科学知识,为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大气环境

2大气环境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的点:先计算各点附近气压梯 度(单位实际距离的气压差)的大小,然后比较。气 压梯度大的点,风力(风速)大。
③高空的风:不考虑摩擦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有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三、大气环流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 环流
中纬 环流
低纬 环流
注意: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 带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2)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二、风 1、风的形成
2、等压线与风
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速、风向
①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不 同。等压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风力(风速)就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 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风速)就小。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响
一月份,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冷高压(亚洲高压)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60°N),形成阿留申低压 和冰岛低压。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响
七月份,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热低压(亚洲低压) 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0°N),形成夏威夷高压 和亚速尔高压。
四、季风环流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季风环流
成因
冬季风 成因 性质
夏季风 成因 性质
亚 洲 东 部
海陆热 力性质 的差异。
受亚洲高 压控制, 盛行偏北 季风。
寒冷 干燥
受夏威夷高 压控制,盛 行来自海洋 的东南季风。
温暖 湿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大气结构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其中,对 流层是大气最底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生命支持系统
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必需的气体环境,如氧气和二 氧化碳等,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保护作用
大气层能够阻挡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和电磁 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伤害。
气候调节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使地球表面 保持适宜的温度,形成温室效应。同时,大气环流和洋流理特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 源,如氧气用于呼吸、氮气用于制造化肥、二氧化碳用于 工业生产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汇报人:XX
20XX-01-26
目录
• 大气环境概述
01
大气环境概述
大气组成与结构
大气组成
大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氩气(Ar)等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 占大气总量的99%以上。此外,大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 (CH4)、臭氧(O3)等温室气体以及水汽、气溶胶等。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的运动规律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大气的运动规律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大气环境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中的重要内
容之一,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着眼点。结合近年该专题考情分 析,预计2014年其考查形式会更加多样化,具体有以下趋向: (1)运用等值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降水量线)分 布图,考查海拔、气温、气压的相互影响。 (2)以时事新闻为背景,考查大气成分变化与环境保护、逆 温的特点及对生活的影响。 (3)以天气形势图为载体,考查各种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3.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解析 本题考查谷地降水的日变化。图中可以看出白天降水 少,夜晚降水多。夜晚盛行山风,谷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 水;白天盛行谷风,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 雨。
程序解题
思维建模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图中反映甲位于 山地迎风坡,随气流上升,气温下降、降水增加,并在某一 高度降水量达到最大。乙位于山地背风坡,随气流下沉,气 温升高、天气晴朗,故由甲到乙,气温先降低、后升高,降 水先增加、后减少。则B项正确。 答案 B
研练真题
找准考向
核心突破
主干整合
线疏密程度及气压梯度大小等方面着手。要注意信息对比,
准确描述方位。图示西部和东南部气压数值为1 020,数值较 高且等压线稀疏,表明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等压线数值为 985,数值低且等压线密集,表明是个强低压中心,并且在 该中心东部和南部位置有两个低压槽,形成了锋。 答案 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 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 压梯度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大气环境一、命题分析大气是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球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它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使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大气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气候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二、考点精讲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2)垂直分层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2.大气的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总结(2 )大气的保温效应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保存了热量。

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地球外衣”的作用。

3.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4.全球性大气环流(1 )三圈环流的形成及表现条件: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形成因素:①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形成及分布:包括低纬环流(0° —30°),中纬环流(30° —60°),高纬环流(60°—90°)。

画图说明: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影响部分地区气候的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

移动方向: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产生的影响:使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季节受不同的环流控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很多气候类型的形成均与此有关,如: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等(3)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流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1)气团与天气性质分类:暖气团和冷气团;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晴朗。

影响我国气候的气团:夏季:热带海洋气团(太平洋)一一东南季风:降水多一一我国东部地区赤道气团(印度洋)----------- 西南季风:降水多一一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极地大陆气团-------- 西北季风:降水少(2 )锋面系统与天气冷锋与暖锋准静止锋(3 )气压系统与天气6、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基本的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是"以温定带”的基础);(2)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气候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是“以水定型”的条件);(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

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4)「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人类活动“匚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候)7、气候类型(1)特殊分布:A远离亦道的热带雨林气候一一“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地形迎风坡十沿岸暖流”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赤道南北纬10°之间的地区,受纬度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影响,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及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那些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四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它们虽然远离赤道, 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B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一一“地势高”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于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因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之下而形成。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相对低,对流不旺盛,降水少,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一“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北风坡”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

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 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

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总结)、三类大气环境问题三【高考题回放】1.(2008年广东卷)某地房屋墙壁很厚,门窗多达二至三层,该地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到的房屋的主要功能是保暖。

答案:1.B2.(2008年广东卷)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近地面形成了风带和无风带(无盛行风地带),全球无风带的分布范围是A.南北纬30°附近B.南北纬40°附近C.南北纬60°附近D.南北纬80°附近解析: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无风带主要是盛行上升或下沉气流的地区。

南北纬40°附近受西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纬6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西风;南北纬80°附近地区主要盛行极地东风。

答案:A(2008年上海卷)地理教学中经常用一些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

图3 3•图I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A .锋面雨B .对流雨C .台风雨D .地形雨4.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A .海陆间循环B .海上内循环C .夏季风环流D .冬季风环流5.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A .南半球7月等温线B .南半球1月等温线c .北半球7月等温线D .北半球1月等温线解析:第4题主要要弄清海陆间循环和夏季风环流之间在环流形式上有什么区别;第根据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推知该大陆位于南半球,判断月份则主要根据:的缘故,一月份,无论南半球和北半球,七月份则相反。

答案:3D 4C 5A(2008年江苏卷)图6为“某月沿6.上述“某月”是A . 1月B . 4月C . 7 月D . 10 月7 .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 B .东北风C.西南风D. 西北风&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 低温少雨C.温和多雨D. 炎热干燥解析:第6题:从图中看出赤道低气压5题: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大陆等温线都向南凸出,海洋等温线都向北凸出;0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me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30O-40 oN,南半球则主要分布在20O-30 oS,通过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

第7题:甲地位于10oS附近,7月份,该地受东南信风控制。

第8题:乙地位于30O-40 oN之间,属于地中海式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炎热干燥。

答案:6C 7A 8D9.(2008年广东卷)2008年奥运圣火首次照亮世界之巅。

综合考虑各自然因素,适宜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季节是A.春季B.秋季C夏季 D.冬季解析:攀登珠穆朗玛峰要综合考虑各种条件,包括气候(气温、降雪、风等)、地质、冰雪分布状况。

每年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运动相对平稳,尤其是在印度雨季来临之前,此时该地降水少,大风日数少,是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最佳季节。

夏季气候最高,可有效避免冻伤。

答案:AC(2008年江苏卷)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 —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图9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华北地区干燥少雨11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A.清明时节雨纷纷B. 黄梅时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 D .清风细雨湿梅花解析:第10题: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5oN时,时间是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流域,此时正值梅雨季节;或者处于雨带南移的9、10月份。

第11题:6月份正是“黄梅时节家家雨”的时节,而9、10月份又被许多文人墨客描绘成“雨滴梧桐秋夜长”,A、D 选项则分别描绘的是春季和冬季,该题有很多学生容易将雨带南移漏选。

答案:10BD 11BC12.(2008年广东卷)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

分局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4)题。

(共8分)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见表3。

表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

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①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②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③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④有充足的凝结核。

ton iw) 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_________________ 雾。

(分) (2) 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 ________________ 雾。

(1分)(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 一般指雾。

(1分)(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

(5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和考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 根据提供的资料和对地理知识的融合起来,具体每一种雾的了解和掌握,生成自己的知识能力, 就能很容易地解决地理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