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合集下载

沙田柚果实采后管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沙田柚果实采后管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Lüs e n o n g c h a n p i n梅县是“中国金柚之乡”,(沙田柚在广东又称金柚),它形似葫芦,单果重以1~1.3kg为佳。

果皮金黄色,外皮表面有油胞,内有软白如棉状厚瓤一层,共同保护着果肉,因而果实耐久贮藏而不变味,果肉蜜香化渣,如贮藏温湿度等环境得当,贮藏期最长可一年,保持果实色泽金黄、仍有蜜香味,前景广阔。

一、适时采收期试验证明,梅县沙田柚果实在进入10月霜降后至立冬前后,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2%以上,果实大部逐步转着黄色,可根据气候条件分类、分批进入采收期。

果实采收前的15~25天不可灌水和施肥,采前15天内无雨,采时晴天露水干后或阴天采收为佳。

二、采收方法采收时用“一果两剪法”,第一剪先将果实剪下,剪口位置以留果柄长2~3cm,第二剪将果实以齐果肩处剪平。

采收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果柄,同时避免果实碰、扯、压、摔而损伤果皮或表面油胞,做到轻采、轻转、轻放、轻装运,次果、病果分类放好,最好将不同采收批次、果园类型分类放好。

三、采后处理柚类果实采收后应尽快进行防腐和保鲜处理,处理时间要及时5-7天内完成,否则保鲜处理效果不佳。

保鲜药剂通常由防腐剂(又称杀菌剂)和植物激素组成。

果实药物处理后进入仓库静置进行预贮,预贮时将药物处理过的果实,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短期贮藏,预贮时温度最好低于20℃,湿度在70~80%为宜,预贮具有愈合采收损伤、减少褐斑病、枯水病发生。

柚果预贮时间以3~5d为宜。

不然,时间过长则会果皮萎蔫削弱果实的抗病和耐贮性。

四、贮藏包装为了使柚类果实在贮藏期减少失重及损耗,保持新鲜度,果实预贮后,可采用塑料薄膜或牛皮纸进行单果包装,如在采后2个月食用的则可不进行包装,让柚果进行充分后熟作用,以达到食用最佳口感。

试验证明,采用塑料薄膜袋单果包装的,果实失重较小,但塑料薄膜袋内果实易随着外界温、湿度变化形成袋内壁“发汗”,易引发果实腐烂,牛皮纸包装效果较好,失重率和腐烂率均较低。

苹果采后怎样贮藏保鲜

苹果采后怎样贮藏保鲜

苹果采后怎样贮藏保鲜现代苹果采后贮藏与运输保鲜技术,严格地说涵盖了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及冷链物流三个环节。

这三个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构成现代苹果保鲜技术体系。

苹果采收后24小时内入库,48小时内预冷至0℃±0.5℃。

最大限度的降低呼吸消耗和新鲜度损失。

一、苹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1.清洗是清除果品表面污物,减少病菌和农药残留,使之清洁、卫生,符合食品和商品基本卫生要求的过程。

目前生产上有浸泡式、冲洗式、喷淋式等清洗方式。

2.打蜡在果实表面涂一层薄而均匀的果蜡,用以保护果面,抑制呼吸,减少营养消耗和水分蒸发,延迟和防止皱皮、萎蔫,抵御致病微生物侵袭,防止腐烂变质,从而改善苹果商品性状。

更重要的是增进果面色泽,提高商品价值。

3.分级果实分级方式可分为大小分级、重量分级、色泽和重量双重分级及色泽、重量、缺陷等智能化分级。

按大小分级,是最原始的方法,逐步被淘汰。

重量分级是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方法,采用微机控制的重量分级机,可按市场和采购方的需要选择分级基准,分级精度高,速度快,生产线投资较小。

4.包装包装的功能一是在贮运过程中保护果品,防止损伤(包装箱、包装纸、隔板或托盘);二是要满足果品在贮运过程中的生理代谢,延长保鲜期;三是外表设计应具有欣赏性的彩色图案和商品标签。

作为库内贮存或周转,多采用木条箱加PE内衬(专用保鲜袋);外运包装多采用带包装纸、隔板或托盘的正规包装箱。

5.预冷苹果采收正值高温季节,气温在25℃左右,果实不仅有自身释放的呼吸热,还持有大量的田间热,采后应及时降温,这样可以降低呼吸代谢,减少营养损失,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

预冷方法:常采用风冷(差压预冷)、水冷和减压预冷。

苹果的预冷应在采后24小时以内将果实的温度降至4~0℃之间。

预冷对中晚熟的元帅系苹果尤为重要。

甘肃省天水生产的花牛苹果,若不及时预冷,在田间堆放7~10天就会“发绵”。

二、苹果现代贮藏保鲜技术1.苹果贮藏保鲜的基本环境条件及指标温度:0℃±0.5℃;湿度:85%~90%。

桃、李、杏贮藏保鲜技术

桃、李、杏贮藏保鲜技术

桃、李、杏贮藏保鲜技术桃、李、杏(包括樱桃)果实中都含有硬核,同属于核果类水果,果实发育及采后生理方面有着共同的特点。

正是因果实中含有硬核,所以生长时出现双S型的生长曲线。

桃、李、杏果实的呼吸强度大;都有呼吸高峰,所以同属呼吸跃变型果实,这决定了它们有着基本相似的贮运保鲜技术措施。

但随着树种和品种不同,所采用的贮运保鲜技术又有区别。

桃、李一般分早、中、晚熟品种,且早熟与晚熟品种相差很大。

早熟的春雷桃在山东5月上旬即可成熟,而晚熟的冬桃则在11月才成熟。

早熟李于山东6月初成熟,黑宝石则在10月底成熟。

但桃和李的其他优良品种的成熟期则相对集中于7月~8月间。

杏和樱桃早熟与晚熟相差时间比较少,成熟期相对集中,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旺季烂、淡季断”的现象,这就要求提高各类品种的贮运保鲜技术水平,延长市场供应期,增加果农的收入。

一、槐、李、杏采后生理及贮藏特性桃果采收后果实组织中果胶酶、纤维素酶、淀粉酶活性很强,这是使桃采后在常温下很易变软、败坏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水蜜桃,采后呼吸强度迅速提高,比苹果高1倍~2倍,在常温条件下1天~2天就变软。

低温、低氧或高二氧化碳可抑制这些酶的活性,因此采后的果实应立即降温,及时进入气调状态,以保持其硬度和品质。

桃对温度的反应比其他果实都敏感。

桃采后在低温条件下呼吸强度被强烈地抑制,但易发生冷害。

桃的冰点温度为-1.5℃,长期0℃以下易发生冷害。

冷害发生的早晚和程度与温度有关。

据研究表明,桃在7%下有时会发生冷害,3℃~4℃是冷害发生高峰,近0℃反而小。

发生冷害的桃果实细胞皆加厚,果实糠化、风味淡,果肉硬化,果肉或维管束褐变,桃核开裂,有的品种冷害后发苦或有异味产生,但不同的品种其冷害症状不同。

桃果实对二氧化碳很敏感,当二氧化碳浓度高于5%时就会发生二氧化碳伤害。

二氧化碳伤害的症状为果皮褐斑、溃烂,果肉及维管束褐变,果实汁液少,果肉生硬,风味异常,因此在贮藏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气体指标。

山楂果实的采收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山楂果实的采收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落叶果树,乔木。又名山 里红、 红果。山楂果实 工用的果实,可在采收前一周左右喷洒 4 %乙 0 的塑料薄膜袋内。每袋装l ~1k ,在袋内上 0 5g
00 50 然后 鲜艳, 风味营养独特,既可生食和加工,又能药 稀利 10 ~l0 倍液,催落果实。采收时,也 面放几层草纸,以便吸收袋内过多的水分。 用, 是舞钢市南部山区主要果树生产之一,全市 要预先在树下铺设软草或麻袋,从而减轻果实 扎紧袋1,置于室内高 3c 3 0m的阴凉棚架上、 利 于通风透气, 每隔 3d检查一次。用这种_法 , 0 疗 已发展山植果树面积lO m 。但是果农在采收 损伤。 2h 1 后处理。采摘后的 . 2采 果实, 应集中堆放 贮藏到第二年3月仍可保持果实新鲜口味。 果实时,存在着乱采现象,早采影响果品质量和 产量, 晚采果实自落散失,果园产量降低,无论 在树下或屋后或房边的阴凉通风处 ,使其自然
不但严重影响 厚的湿润河沙,放人果实约 5c 之一。20 ~ 09 0 7 2 0 年我们对山 楂果实的采收时 收适期即可进行采收。采收过早 , 0m厚度, 要轻摆
期,采收后的果实处理,鲜果如何保鲜贮藏等进 产量, 而且质量差,贮藏期果实易皱皮和缩果, 轻放,切忌踩烂碰伤, 尽量避免果实受伤,然后
贮藏鲜食用的红果,必须人工采摘 ,采收时要 地面 l ~1c 同时,注意冬季打扫积雪,防 0 5m 2 . 2袋藏方法。 把果实放入厚度07 l m .~ m
套技术方法,贮藏果实保鲜率迭 9 % 以 8 上。
关键词:山 楂果实、适时采收、贮藏技术 2 4人撑拉用床单在树下接收果实或在树下铺 止积水 , ~ 保鲜期可从当年 1 月到翌年4月。 0 山植 (a to )蔷薇科山 hwhr n 植属,多年生 设草苫子或麻袋接收果实 , 不能碰压损伤。若加

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及保鲜关键技术

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及保鲜关键技术

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及保鲜关键技术一、荔枝的采后管理措施从措施种类上看,荔枝采后管理的措施一般分为三大类,包括施肥灌溉、树形修剪和病虫防控。

1、采收后荔枝树的施肥灌溉:荔枝采果后,需要及时施肥灌溉以补充营养、培养健壮的秋梢。

(1)施肥和灌溉时间:采后施促梢肥,一般需要在采果后十天内完成。

可以一次性施完,也可以分二次施。

每次施肥前都需要灌溉,每七天左右没有降雨也需要灌溉一次。

(2)施肥量和灌溉量:秋梢期的施肥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60%。

按挂果100斤计算,每株树整个梢期的施肥量一般为15-15-15的复合肥1.7公斤,外加1公斤尿素和0.5公斤硫酸钾,以此类推。

灌溉时,树冠直径为4米的树,每株树每次灌溉150-200升水;树冠直径为5米的树,每株树每次灌溉250-300升水。

(3)喷施叶面肥:在荔枝秋梢转绿时,可将磷酸二氢钾稀释500-1000倍,喷施叶面,既可补充营养,也可加快叶片老熟。

2、荔枝采收后的树形修剪:采后修剪培养高光效树形,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控制行株距。

平地和缓坡地的行株距一般为6×7米或6×8米,每亩种15株树左右。

山地每亩可以种20株树左右,行株距一般为5×6米或6×6米。

栽植密度过大的果园,需要间伐。

二是把握修剪时间。

采后修剪一般需在施促梢肥后的5天之内完成。

三是控制分枝数量。

先在主干的主枝中选2-3条粗壮健康的保留,然后在每条主干的侧枝中选2-3条保留,接着在每枝侧枝的分枝中再保留2-3条,以此类推。

无叶骨干枝侧枝的分级数最好控制在5-6级,最多不超过7级。

四是去除直立枝,保留斜长和平长枝条。

去除开张角小于45°的直立枝,保留开张角大于60°的平长和斜长枝条。

修剪后,每株树的结果母枝数量应控制在1000条以内,树冠高度控制在4米左右,叶绿层厚度达1-1.2米。

3、采收后荔枝树的病虫防控:荔枝长新梢的时候,容易受到病虫侵害。

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

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

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山楂的贮藏保鲜技术一、山楂的采收及采后处理贮藏用的山楂果实要求在初熟期采收。

晚熟品种较耐藏,其始熟期一般在10月上、中旬。

人工采收,不可用棍打落。

摘下的山楂应小心地放入垫有衬垫物的果筐内,避免造成一切损害。

山楂采后经挑选、分级后,在贮藏前还应进行散热处理。

自然散热处理是将摘下的山楂放在树下或其他阴凉处,摊放厚度20~30厘米,白天气温高时应遮盖,防止日晒,晚上温度低时打开通风,散热预冷时间2~3天。

人工预冷是将山楂运往冷库开机降温,库内相对湿度不低于85%,此法速度快,效果好。

预冷和挑选分级可同时进行。

二、山楂的贮藏条件山楂果实在0℃温度下,可以取得较好的贮藏效果。

贮藏温度要保持稳定,一般可以允许上下泼动1℃。

此外,库内各部分的温度要均匀一致。

贮藏库内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90%,当果实失水5%以上时,即发生果实萎蔫,果实皱缩,影响贮藏效果。

气体成分对贮藏期也有直接影响,在密闭的贮藏环境中,由于呼吸的作用,二氧化碳升高而氧气含量下降,这形成气调贮藏的条件,但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10%,而且维持的时间较长,则易出现二氧化碳伤害,造成果实褐变。

因此,一般要求二氧化碳含量在6%~8%。

三、贮藏方法与管理山楂的简易贮藏方法有埋藏、窖藏、窖洞贮藏等。

如华北地区的果农常利用埋藏的方法贮藏山楂。

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在背阴处挖深1米、宽0.5米的地沟,长度视贮藏量和地形而定,在沟的底部铺一层干净的细河沙,厚度为15~20厘米,然后将挑选好的山楂轻轻放在沟内,厚度约50厘米,在上面再盖一层15~20厘米厚的细河沙,沟顶用秸杆等做成屋顶形,以防雨雪进入。

用此法可贮藏山楂至次年2月份。

山楂冷藏时易失水,因此一定要有良好的包装。

若采用塑料薄膜包装,则宜用0.04~0.06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制成长100厘米、宽75厘米的袋子,每袋装25千克左右。

装袋前山楂要经充分预冷降温,袋口不要扎得太紧,可维持二氧化碳5%,氧气10%―13%。

沙田柚采后果实处理技术

沙田柚采后果实处理技术

沙田柚采后果实处理技术沙田柚是柚类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肉质嫩脆,汁多清甜,有蜜香味,自然贮藏期长等特点。

在生产中,沙田柚采后应对果实进行处理,可减少腐烂、延长保鲜期和提高品质,提高经济收入。

一、适时采收采果时期一般选择在11月中下旬,采果标准为果皮颜色由绿色转为黄绿,表皮光滑;采果时间选择在露水干后,一般是上午7~8时以后进行。

采果前7~10天不能灌水,若遇上下雨天气,最好选择雨停7~10天后的晴天采果。

二、采收方法采果以尽量避免造成损伤果实为原则。

采收时,应做到由下至上,由外到里,用左手轻托果实,不可将果实向下拉,右手持果剪,先剪下果定,再紧靠果蒂平剪或弯剪,以剪平果蒂,摸着不刺手,不伤果皮为标准。

剪果时做到轻剪轻放。

三、果实分级沙田柚是根据果实大小、色泽、形状、成熟度、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等情况进行分级的。

根据国家现行规定的果实重量进行大小分级,可分为特、甲、乙、丙、丁和级外6个级别:1.5公斤以上为特级,1.25~1.5公斤为甲级,1~1.25公斤为乙级,0.75~1公斤为丙级,0.5~0.75斤为丁级,其它为级外果。

据梅州果农经验,1.25~1.5公斤沙田柚口感好,所以把重量为1.25~1.5公斤、果形端正、果皮黄绿、表皮光滑、没有机械损伤和病虫危害的沙田柚分为优等品,因为这样的沙田柚大小适中,口感好,外形美观。

四、果品消毒、保鲜、贮藏果品消毒、保鲜可使用南方绿色等效果理想的保鲜剂,也可用多菌灵1000毫克/升加2.4d200~250毫克/升的药液进行消毒、保鲜。

遇特殊年份,如前期干旱、后期雨水多,沙田柚腐烂率高,选用效果理想的保鲜药较好。

果品在贮藏以前要通过预藏,预藏有愈伤、催汗和冷却降低果温的作用。

预藏是将刚采收的果实通过杀菌消毒或粗选出严重机械损伤、病虫果后,放入通风良好,能够防止潮湿空气侵入,没有直接阳光照射和地面干燥的室内,地上铺稻草,果实堆层不要太高。

预藏20天后,即可进行包装。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 园林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但水果生产却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而且水果本身也比较容易腐烂。

据相关统计,现阶段我国新鲜水果的腐烂损耗率已达30% ,而发达国家平均损耗率不到7% 。

因此对水果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以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是水果生产者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采收及预冷果品采收的基本原则为“适时”和“无损”。

用于贮藏的果实通常在成熟度7~8 成采收,成熟度的判定可根据生长期或经验判断,还可根据硬度、固形物、糖酸比、淀粉含量等理化指标判断。

由于机械采收易造成机械伤,故用于贮藏的果品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采收时避免手指、果梗、采收容器等压伤、刺伤果实。

预冷可以快速除去水果的田间热,最大限度保持果实原来的新鲜品质和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常用的预冷方法有水预冷和空气预冷。

水预冷中冷却水的循环使用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可在冷却水中结合杀菌剂如氯腈B、氯腈 T、漂白粉、次氯酸钙等使用,预冷后要充分沥水。

冷库预冷无需特殊设备,但预冷速度较慢,强制通风预冷可明显缩短预冷时间,但这两种空气预冷方式都存在预冷过程中的果实失水问题和预冷温度的均匀性问题,可通过包装与堆叠方式的优化来尽可能避免。

2简易贮藏简易贮藏是一种利用自然低温来尽量维持贮藏适温的贮藏方式,可基本达到贮藏要求,并且简单经济。

在不同地域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发展成具体的贮藏方法,如山东的沟藏、山西的土窑洞贮藏在苹果贮藏中已大规模应用,新疆的窖藏在葡萄上也有应用等。

由于这些贮藏方式没有有效的控温设施,因此适当的入贮时间对于贮藏成功非常重要,避免气温过高引起的腐烂和过低气温引起水果的田间受冻;贮藏过程中还应做好覆盖物的调节、通风的调节,以合理利用夜间低温和做好换气。

另外在棚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风库贮藏及根据经济条件与机械制冷、自发气调等贮藏相结合的简易冷库在苹果、梨、柑橘等水果上的应用,既充分利用产地的自然条件,又符合农村的经济条件,为一种比较简易的节能贮藏技术。

柑橘果实的采后保鲜与处理技术

柑橘果实的采后保鲜与处理技术

柑橘果实的采后保鲜与处理技术柑橘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风味。

然而,柑橘果实在采摘后很容易失去水分和发生腐烂,从而降低了其品质和商业价值。

为了延长柑橘果实的保鲜期并保持其新鲜度,采后的适当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柑橘果实采后保鲜与处理的技术,包括保持果实湿润、控制温度和湿度、采用适当的包装和贮藏等方面。

首先,保持柑橘果实的湿润是非常重要的。

在采摘后,柑橘果实会失去水分,从而导致果实变得干燥和脆弱,容易导致腐烂。

因此,果实需要处于湿润的环境中,以减缓水分的散失。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贮藏环境中喷洒水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并保持果实的湿润。

其次,控制温度和湿度也是柑橘果实采后保鲜的关键。

柑橘果实在较低的温度下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腐烂进程。

一般而言,柑橘果实的最佳贮藏温度为4-10摄氏度。

此外,适当控制湿度也是保鲜的重要因素。

柑橘果实对湿度有一定的要求,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对果实的保鲜效果都不利。

通常来说,柑橘果实的最佳贮藏湿度为85%左右。

另外,适当的包装也可以帮助保鲜柑橘果实。

包装可以防止果实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保持果实的湿润和防止挤压。

一种常见的包装方法是将柑橘果实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并在袋子内加入一些湿润的纸巾或搭配适宜的保鲜袋。

这种包装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持果实的水分和减少水分的蒸发,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此外,柑橘果实采后的处理还包括挑选和分类。

在采摘后,柑橘果实需要经过一定的挑选和分类,以分离出病虫害或受损的果实,防止病害的扩散。

同时,将果实按照大小、形状和品质等进行分类,以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针对柑橘果实的采后处理,还有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通过控制贮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延缓果实的成熟和腐烂进程。

在气调贮藏中,通常会采用一种叫做1-MCP(1-甲基环丙烯)的化学物质,可以抑制果实的呼吸和乙烯产生,从而延长果实的保鲜期。

最后,柑橘果实采后处理的技术还包括适当的贮藏条件和时间。

黄桃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操作要点

黄桃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操作要点

36 2022年第7期农技推广·贮藏加工2.产地预冷 将采摘后的黄桃移进预冷库,库温设置为6~8℃,使果品果心温度达到6~8℃,大约需要12个小时。

3.保鲜 可在预冷环节,用黄桃是湖南省特色水果,在炎陵、麻阳等地大量种植。

黄桃口味香甜,质地软中带硬,香气浓郁,甜多酸少,成熟时其糖度有14~15度。

黄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大量的人体所需要的纤维素、胡萝卜素等,以及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

黄桃集中在每年7-8月采收,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采后极易出现严重失水、腐烂和果肉褐变等问题。

因此,对黄桃进行绿色保鲜贮藏处理、延长货架期,对促进黄桃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采摘要求和时间 采摘的黄桃应果面丰满,用于非贮藏的黄桃大于70%转黄色时采摘;用于贮藏的黄桃应大于80%转黄色时采摘,且可溶性固形物应大于12%。

果实采摘宜在晴天上午10时之前。

浓度为0.03%的1-MCP(1-甲基环丙烯)进行处理,1包0.5克的1-MCP可处理3~5千克黄桃。

密闭处理12个小时。

4.包装 宜选择厚度为0.03毫米的聚乙烯(PE)保鲜袋及塑料网袋等进行单果包装;整箱包装时,宜用厚纸分隔。

5.低温贮藏 冷藏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安全贮藏期为15~20天。

6.运输 用冷藏车运输,短途运输(500千米内),运输时间6个小时内,箱体内温度控制在6~8℃;中途运输(500~1000千米内),运输时间6~12个小时,温度控制在4~6℃;长途运输(1000千米以上),运输时间大于12个小时,温度控制在1~3℃。

运输车内温度上下波动不能超过2℃。

黄桃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操作要点湖南省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新宁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410125) 朱向荣 毛颖超(422700) 肖成耀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甜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甜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甜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一、甜瓜的采收管理1、甜瓜成熟的特征:①瓜皮鲜艳、花纹清晰、充分显示其品种固有色泽,网纹品种则网纹硬化突出;②果柄处茸毛脱落,果脐附近开始发软;③白兰瓜、黄蛋子等品种果蒂处产生离层,瓜蒂开始自然脱落;④开始发出该品种所特有的香味;⑤用指弹瓜面会发出空浊音;⑥果实放水中会半浮于水面。

2、甜瓜采收的注意事项:(1)薄皮甜瓜皮薄易碰伤,果实肉薄、水多,容易倒瓤,不耐贮运,所以采收和销售过程都要注意轻拿轻放。

采摘时要用剪刀剪,留少量瓜柄,并尽快在1~2天内销售,以保持甜瓜的新鲜和品质。

(2)采瓜的时间对瓜收获耐贮藏运输的能力有一定影响。

采收应在早上瓜地温度较低(20℃以下),瓜的表面无露水时进行。

(3)因甜瓜果实采收后,病菌易从果柄伤口处侵入而引起腐烂,因此作为远运及贮藏的厚皮甜瓜,在采摘前几天,可将瓜柄转一下,或稍剪一下瓜柄,以促使瓜柄木栓化,从而限制水分往果实内输送,阻止病菌侵入,提高果实的耐贮运能力。

掐剪的时间可根据采瓜的用途而有区别,远运的甜瓜在采收前3~5天进行掐剪,贮藏用的瓜在采收前15天进行掐剪。

(4)对于往外地远运或出口用的厚皮甜瓜,既要保证商品质量,又要减少运途中的损耗,故在采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收前10~15天停止浇水以减少腐烂损耗。

②采收前要在田间选择符合商品要求的果实做标记。

③采收的成熟度要一致。

④采摘及装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创伤和腐烂损耗。

⑤晚熟哈密瓜采收后还应经过晒瓜以减少瓜皮水分,促使伤口愈合。

运输过程中,最好在瓜箱或瓜筐内衬垫干净的软纸,防止果实相互摩擦。

箱上要开通气孔,箱内放干燥剂(如成包的生石灰制品等)以降低湿度。

二、甜瓜的贮藏保鲜技术(一)甜瓜的物理保鲜技术1、低温保鲜:这是通过低温环境来抑制或延缓果实表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降低非酶反应速率,减少呼吸消耗,从而达到延缓衰老和减少腐烂的效果。

低温保鲜能够延缓甜瓜呼吸高峰的出现,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的消耗,延缓甜瓜果实的衰老,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方案 果蔬贮藏技术1

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方案 果蔬贮藏技术1

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方案一香蕉:呼吸跃变型果实。

其在果蔬发育定型之前呼吸强度不断下降,在成熟开始时,呼吸强度急剧上升,达到高峰后便转为下降,直到衰老死亡。

二商品化处理:处理流程:落梳去轴—去劣去花—清洗(两遍)—分级—过磅—保鲜—晾干—纸箱包装—冷库贮存1、条蕉落梳:条蕉应在悬挂状态下集结、落梳,落梳应采用去轴方式。

当天采收的香蕉果实一般在当天加工处理完毕。

2、果实清洗:蕉梳自条蕉落梳后直接放入洗涤池中进行两级清洗,用流动的自来水一次性冲洗果实,并抹除残存花器。

不能用静水重复多次清洗果实,否则将导致大量病菌聚集于池内,引起健康果实遭受病菌侵染。

对于果实表面的蕉乳痕迹,可用0.5%—1%氯水溶液或1%—2%醋酸水溶液清洗。

3、分级:商品果应根据果实的大小、果皮颜色进行分级。

商品果一般要求外表干净完好、青绿,果形良好,成熟度一致。

蕉指长度为:一级蕉长于21厘米、二级蕉为18—21厘米、三级蕉长于16厘米,单果重130克以上。

成熟度高的果实催熟后近地销售,病次果另行加工处理。

条蕉落梳、果实清洗和分级香蕉商品生产应注意加工场地、用具和仓库的卫生和消毒,加工场应设置在水源方便、阴凉通风、清洁平整的地方,最好是有顶盖的厂房。

三、防腐处理1、直接装箱运输:若果实健康、外表干净完好,在采收落梳之后,可不经任何防腐处理,直接装箱运输。

此法简单、经济,可减少采后处理环节造成的机械损伤,且节省成本,适用于近地运输。

但由于没有进行防腐处理,到达销地后应尽快催熟销售。

2、药物浸果防腐处理:果实防腐处理应选择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专用防腐保鲜药剂,严禁滥用杀菌药剂充当香蕉果实防腐剂。

目前较新的防腐剂主要有45%施保克浓乳剂及40%鲜宝香蕉保鲜剂,使用浓度为500—1000毫克/升,防效一般在90%以上。

将香蕉防腐保鲜剂兑水成所需浓度后充分搅拌成防腐药液,药温为一般自来水温。

蕉梳放入水池后药液应浸过果面,浸果时间为1—2分钟,然后捞起放置在干净、平整、光滑的货架上晾干后待包装,多余的药液应回收到池中。

芒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芒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

芒果的采收管理与贮藏保鲜技术一、芒果的采收管理1、芒果的采收标准:芒果成熟期因不同品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气候条件而不同。

同一地区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由于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气温的不同,成熟期也有差异。

因此,要因地因品种、因年份进行适时采收。

过早采收影响果实品质与产量,过晚采收果实不耐贮运。

判断芒果的果实成熟与否的方法,主要包括:(1)当果实已达原品种大小,两肩浑圆,皮色变浅,果实已基本成熟。

(2)切开果实,种壳变硬,果肉浅黄色。

(3)果实放在水中出现半下沉或下沉。

2、芒果的采收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最好在上午9-11时,下午4-6时。

雨天不宜采收,雨后需待果皮、叶片无雨水时,才能采收。

凡雨天采收的果实均不耐贮藏,且易感染炭疽病和蒂腐病。

3、芒果的采收方法:采摘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碰伤果面;采收时用果剪在果梗3-5厘米处或最细处逐个将果剪下。

刚果下的果实,会有少许乳汁流出污染果实,需将果柄部朝下放置,约20分钟后,乳汁停止流出,再用果剪在距果蒂0.5厘米处剪离果柄,即“一果两剪”。

采收下来的果实应迅速移至阴凉处散热,避免阳光曝晒,剔除病、虫、伤果,然后再装运,有条件的应做到边采收边处理边包装。

二、芒果的贮藏保鲜技术1、芒果贮藏前的处理:芒果采回后先在室内堆放一昼夜,使其发汗、降温,然后用清水漂洗晾干后再用52℃—54℃热水浸泡8—10分钟和用1000ppm特克多(或扑海因、异菌咪、异菌脲)浸果,以防止炭疽病的发生。

若再用100ppm赤霉素溶液浸泡10分钟,则既可防腐又可延迟后熟。

在前处理时也有采用辐射杀虫的报道。

果实消毒处理后,擦干或晾干果面,除去损伤、腐烂果实,分级包装。

2、芒果的贮藏技术:芒果的适宜后熟温度为21℃—24℃,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均难得到良好结果。

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会使后熟的果实风味不正常,如温度低于15.6℃—18.3℃,虽亦可使果实有良好的着色.但果肉有酸味,需再放到温度为21℃—24℃下成熟2―3天,使其甜味增加,改善品质。

果蔬加工技术罐藏、糖制、腌制、保鲜储藏-精品

果蔬加工技术罐藏、糖制、腌制、保鲜储藏-精品

果蔬加工技术一、果蔬贮藏与保鲜(一)果蔬的种类及常用品种1.果品的种类依果实构造分为一一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橘类、坚果类和柿枣类2.蔬菜依食用部位不同分为一一根菜类、茎菜类、叶菜类、果菜类及其他类(二)果蔬加工保藏基本原理果蔬加工品是利用食品工业的各种加工工艺处理新鲜果蔬而制成的产品。

果蔬加工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己丧失了生理机能。

果蔬加工原理是在充分认识食品败坏原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L食品的败坏食品变质、变味、变色、生霉、酸败、腐臭、软化、膨胀、混浊、分解、发酵等现象统称败坏。

败坏后的产品外观不良,风味减损,甚至成为废物。

造成食品败坏的原因是复杂的, 往往是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起主导作用的是有害微生物的危害。

因此,保证食品质量便成为食品生产中最重要的课题,自始至终注意微生物的问题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3.微生物4.褐变褐变:在果蔬加工品中加工制品变褐这一现象称为褐变。

褐变影响产品外观,降低其营养价值。

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生化褐变)和非酶褐变(非生化褐变)。

(1)酶促褐变(2)非酶褐变非酶褐变是在没有酶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的褐变称为非酶褐变。

非酶褐变的类型包括:①美拉德反应②焦糖化褐变③抗坏血酸褐变(三)食品保藏方法根据加工原理,食品保藏方法可以归纳为五类:(1)抑制微生物和酶的保臧方法(2)利用发酵原理的保藏方法(3)运用无菌原理的保藏方法(4)应用防腐剂保藏方法(5)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的保藏法(四)果蔬采收及采后生理1.果蔬的采收果实的成熟度一般可划分为三种:(1)可采成熟度一一果实的生长发育已经达到可以采收的阶段,但还不完全适于鲜食。

加工范围:贮运、罐藏和蜜饯加工(2)食用成熟度一一此时采收的果实食用品质最佳。

表现该品种固有的色、香、味和外形,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也达到最高点,风味最好。

加工范围:适鲜食、短期贮藏、制汁、酿酒(3)生理成熟度果实在生理上已达到充分成熟,种子颜色变深褐色,果肉开始软绵或溃烂加工范围:以食用种子的核桃、板栗及作培育用的种子,宜在这时采收2.果蔬采后生理变化果蔬采后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呼吸作用,蒸腾作用(1)果蔬呼吸类型:呼吸跃变型:也称呼吸高峰型。

猕猴桃采收后冷藏保鲜技术

猕猴桃采收后冷藏保鲜技术

口感风味
品尝猕猴桃果实的口感、风味 ,判断是否保持了原有的鲜美 味道。
贮藏时间
记录猕猴桃在冷藏条件下能够 保持良好品质的时间,以此评
估保鲜效果。
影响因素分析
01
02
03
04
采收成熟度
采收时猕猴桃的成熟度对保鲜 效果有显著影响,过熟或未熟
的果实均不利于保鲜。
温度波动
冷藏温度的波动会影响猕猴桃 的呼吸作用和酶活性,进而影
相对湿度在90%左右。
02
冷藏保鲜技术
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猕猴桃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冷藏过程中, 应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缓果实的呼吸作用和 代谢速度,延长保鲜期。
适宜的冷藏温度通常在0°C到2°C之间,可以有效地保持 猕猴桃的新鲜度和品质。温度过高会导致果实呼吸作用增 强,加速果实衰老;温度过低则可能引起果实冻害。
湿度是影响猕猴桃保鲜的另一个重 要因素。适宜的湿度可以保持果实 水分,防止果实失水和皱缩。
气体成分对比
控制冷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如氧 气、二氧化碳等,可以调节果实的 呼吸作用和代谢活动,延长保鲜期 。
不同品种的冷藏保鲜效果
01
02
03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在生理 特性和营养成分上存在差 异,因此对冷藏保鲜的适 应性也不同。
猕猴桃采收后冷藏保鲜技术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猕猴桃采收后处理 • 冷藏保鲜技术 • 保鲜效果及影响因素 • 猕猴桃冷藏保鲜实例 • 结论与展望
01
猕猴桃采收后处理
采收时间
采收时间对猕猴桃的保鲜和贮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猕猴 桃的适宜采收期是在果实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达到最佳 口感值时。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猕猴桃的品质和保鲜效 果。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

水果采后处理的贮藏技术与保鲜方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已成为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水果易腐烂,对采后处理和贮藏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探讨水果采后的处理技术以及有效的贮藏方法,旨在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提供给消费者更加新鲜和健康的水果。

一、水果采后处理的基本原则水果采后处理是指水果从果树上采摘下来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以延缓其腐烂速度。

下面是水果采后处理的基本原则:1.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果实易受压力、摩擦和振动的影响,所以在采摘和包装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果实受到机械损伤,以免导致果实腐烂。

2.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水果保鲜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慢水果的呼吸作用,延缓果实的新陈代谢过程,从而延长保鲜期。

3.防止蒸腾损失:蒸腾是水果散失水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采后处理时要尽量减少蒸腾损失。

可通过处理水果表面,涂覆保护剂等方式来减少蒸腾。

4.抑制乙烯生成:某些水果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气体,而乙烯气体会加速水果的成熟和腐烂。

因此,阻止乙烯生成对于延长水果的保鲜期非常重要。

二、水果采后处理的关键技术水果采后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采摘、清洗、分类分级、分拣、贮运和包装等环节。

1.采摘:采摘是水果从果树上取下来的过程,需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

对于不同类型的水果,采摘的时间也有所差异。

2.清洗:清洗是去除水果表面污垢和农药残留的重要环节。

清洗水果时,可以使用冷水或温水,避免使用过热的水,以免破坏水果的表皮。

3.分类分级:根据水果的成熟度、大小和质量等指标,将水果进行分类分级,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包装。

4.分拣:水果的分拣过程中,将水果按照品种、颜色以及外观等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水果的市场竞争力。

5.贮运:水果运输的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水果受到机械振动和压力,以免导致果实受损和腐烂。

6.包装:水果包装不仅可以保护水果不受损坏,还有助于保持水果的新鲜和口感。

果蔬保鲜技术

果蔬保鲜技术

6 、原料包装 蔬菜多采用先速冻后包装的形式,水 果多为冻前包装。
7、冻藏
速冻果蔬要求在 -18℃或更低的温度下
进行冻藏,以保持其冻结状态。
五 、食品的冻结方法与设备
一、 食品的冻结方法 按冷却介质与食品的接触状况分: (1)间接冻结:静止空气冻结、送风冻结、 鼓风冻结和平板接触冻结 (2)直接冻结:冰盐混合物冻结、液氮冻 结、液态二氧化碳冻结
1、 原料的选择 在鲜食风味最佳时采收,此时的色香味最佳。 2、原料的预冷 通常有空气冷却和冷水冷却。 3 、原料清洗和整理 轻浮杂物吹风清除,较重杂物震动筛分离(多 用于小形果,损伤较小)
4 、原料预处理
果 蔬 食 品 工 艺 学
蔬菜的烫漂,果品的去皮、切分、护色等。
5、速冻
速冻要求冻结介质温度在 -35℃~ -30℃,风速保持在 58m/s,产品中心温度降至-18℃时,冻结即可结束。
①晶核在过冷条件达到后才能出现。
②冰晶体的增长是水分子有次序地不断结合到晶核上。
2、冻结点 水的冰点(0℃):纯水的结冰温度 果蔬的冻结点通常在 0-3.8 ℃;低于水 的冰点。
常见果蔬的含水量和冰点
名称 含水量(%) 冰点(℃) 名称 含水量(%) 冰点(℃)
苹果
杏 樱桃 葡萄 桃 杨梅 西瓜 草莓 梨
第四节
果蔬速冻技术
果 蔬 食 品 工 艺 学
本节内容
1、冷冻原理 2、冷冻对微生物的影响 3、冷冻对果蔬产品的影响 4、冻结前的原料处理 5、速冻方法及设备 6、速冻果蔬的包装和贮藏
一、冷冻食品的定义和分类
1、 冷冻(Refrigeration and Freezing)
即食品制冷过程中各阶段的总称,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园林-
果品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水果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但水
果生产却存在着较强的季节性,而且水果本身也比较容易腐烂。

据相关统计,,而发达国家平均损耗率不到现阶段我国新鲜水果的腐烂损耗率已达30%。

因此对水果采后预处理、贮藏保鲜,以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7% 是水果生产者及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采收及预冷 1
果品采收的基本原则为“适时”和“无损”。

用于贮藏的果实通常在成熟
成采收,成熟度的判定可根据生长期或经验判断,还可根据硬度、固形度7~8 物、糖酸比、淀粉含量等理化指标判断。

由于机械采收易造成机械伤,故用于贮藏的果品主要以人工采收为主,采收时避免手指、果梗、采收容器等压伤、刺伤果实。

预冷可以快速除去水果的田间热,最大限度保持果实原来的新鲜品质和延
长果实的贮藏期。

常用的预冷方法有水预冷和空气预冷。

水预冷中冷却水的循、漂白B、氯腈T环使用易受微生物的污染,可在冷却水中结合杀菌剂如氯腈粉、次氯酸钙等使用,预冷后要充分沥水。

冷库预冷无需特殊设备,但预冷速度较慢,强制通风预冷可明显缩短预冷时间,但这两种空气预冷方式都存在预冷过程中的果实失水问题和预冷温度的均匀性问题,可通过包装与堆叠方式的优化来尽可能避免。

简易贮藏 2
简易贮藏是一种利用自然低温来尽量维持贮藏适温的贮藏方式,可基本达
到贮藏要求,并且简单经济。

在不同地域结合本地的气候条件发展成具体的贮藏方法,如山东的沟藏、山西的土窑洞贮藏在苹果贮藏中已大规模应用,新疆的窖藏在葡萄上也有应用等。

由于这些贮藏方式没有有效的控温设施,因此适当的入贮时间对于贮藏成功非常重要,避免气温过高引起的腐烂和过低气温引起水果的田间受冻;贮藏过程中还应做好覆盖物的调节、通风的调节,以合理利用夜间低温和做好换气。

另外在棚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风库贮藏及根据经济条件与机械制冷、自发气调等贮藏相结合的简易冷库在苹果、梨、柑橘等水果上的应用,既充分利用产地的自然条件,又符合农村的经济条件,为一种比较简易的节能贮藏技术。

3 冷库贮藏冷库贮藏是目前我国果品现代化贮藏的主要形式。

冷藏使果品在低温条件
下,降低呼吸速率、减少微生物的侵染和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延缓果实衰老、延长果实贮藏期,从而在一定的气温下延长果实的供应周期。

各种水果都有自己的最适贮藏温度,这个温度既能使呼吸及其生命过程保
持在最缓慢的速度下,又不会导致冷害,同时也使微生物活动处于最低水平。

冷藏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果品的冷害和冻害,以免果品因不适宜的低温而缩短贮藏寿命甚至丧失商品价值。

对果实进行预冷处理、严格控制冷库温度在果品最适贮藏温度以及化学药剂如氯化钙处理等措施均能起到减轻冷(冻)害的作℃以上,这一温度往往不能对用。

一般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适宜贮藏温度在5
微生物活动形成有效抑制,因此这类水果较难贮藏。

温带水果如苹果、葡萄℃左右。

另外温度波动对细胞的刺激会促进水果的呼吸0 等,适宜贮藏温度在作用,因此贮藏过程中保持贮藏温度的稳定非常重要。


较高湿度会减少贮藏过程中水果的水分蒸发和减少萎蔫,而大多数真菌孢
,因此,在贮藏管理中应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90%子萌发的适宜相对湿度大于湿度,以满足控制侵染性病害的需要。

气调贮藏 4
气调贮藏是通过控制贮藏环境中气体组分,主要是通过降低氧气的浓度和
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

根据气调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气调贮藏和被动气调贮藏,如薄膜袋贮藏、薄膜大帐贮藏、硅窗气调贮藏和气调库贮藏等。

要达到较好的贮藏效果,不同的水果具有各自最适的气体组分和温度,这在气调贮藏库中可很容易地实现,而主动气调贮藏过程中,除了贮藏温度外,薄膜的气体(氧气、二氧化碳)透过率和水分透过率对水果的贮藏品质有重要影响,复合薄膜、微孔薄膜等是薄膜材料的发展方向。

5 保鲜剂在果品简易贮藏、冷藏、气调贮藏等贮藏过程中,乙烯受体抑制剂、被膜
剂、一些高效低毒的防腐剂等的结合使用可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降低果实腐烂率和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因此逐步得到推广使用。

乙烯受体抑制剂 5.1 水果采后产生的乙烯一方面可诱导果实的成熟衰老过程,另一方面还诱发
)为一种乙烯受体抑制剂,它1-MCP甲基环丙烯(病原菌在组织内的生长。

1-1-可以与乙烯竞争不可逆地与乙烯受体结合,从而抑制乙烯生理效应的发挥。

能有效抑制苹果、香蕉、梨、猕猴桃、桃等跃变型水果的呼吸和乙烯合MCP
成,延长果实的贮藏期,而对于非跃变型水果的贮藏保鲜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小时。

最适作12~24 /000 1-MCP 的处理浓度为25~1 纳升升,处理时间为用浓度随水果种类、成熟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5.2 化学杀菌剂利用化学杀菌剂处理防止果品腐烂是果品贮藏中常用的方法。

使用方法为
熏蒸、药液洗果、包果纸和应用于包装材料中等。

如二氧化硫的适当使用可有效防止贮藏中葡萄的腐烂,但应防止过量使用和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其对金属的腐蚀性。

苯并咪唑类对柑橘类的青霉病、绿霉病和苹果的青霉病和灰氨基丁酸对桃、草酸对石榴、及醋酸对葡萄也具有保持γ霉病等有防治作用。

- 果实品质和降低腐烂率的作用。

5.3 被膜剂被膜剂的使用可以减少果实的水分蒸发,增加果实光泽,被膜剂中加入化
学或天然防腐剂可以同时增加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果实的腐烂率。

用于果品涂膜保鲜的成膜剂有多糖类如魔芋甘露聚糖、壳聚糖、淀粉衍生物M醇溶蛋白等,脂类如蜡、蔗糖酯等。

等,蛋白类如大豆分离蛋白、玉另外一些天然植物抗菌化合物如茶叶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丁香精油、肉
桂精油、薄荷精油、芥籽精油、百里香精油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也具有良好的水果贮藏保鲜功效。

目前果品贮藏技术虽不断提高,但水果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旦采摘
即走向衰老死亡。

对水果的贮藏保鲜则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贮藏过程中严格的日常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外,贮藏之前对库房做好消毒通风准备;对果品适时采收,在采收过程中应尽量轻柔,避免产生机械伤,采收后及时预冷除去田间热;贮藏过程中对果品质量进行检查,以便及时作出处理或终止贮藏等。

每一.
个环节均进行恰当处理才会适当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和提高商品果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