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潜水鸟》中的女性悲剧与象征手法

合集下载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的语言艺术风格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的语言艺术风格

玛格丽特·劳伦斯《潜鸟》的语言艺术风格《潜鸟》是英国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借助对一位年轻女子的情感表达,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自我救赎的可能性。

它以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展现了对人生、爱情以及命运的深入洞察,成为20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之一。

在该小说中,玛格丽特·劳伦斯运用了丰富的语言艺术手法来表达她的文学观点和思想情感,下面将以小说语言艺术风格为主线,进行分析。

一、语言的象征意义在《潜鸟》中,玛格丽特·劳伦斯大量使用象征主义手法,将外在的物事与内在的情感、人性等联系起来。

这些象征的形式多样、意义丰富,如自然界的四季、动物、植物、色彩等,通过对这些形象的运用,作者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感状态。

比如,小说中一直运用“潜鸟”的形象来暗示人物的情感状态。

潜鸟是一种水鸟,即使在水中也难以被发现,与小说中的女主角康妮一样,她在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淡漠,但内心却是充满渴求和压抑。

因此,潜鸟成为了康妮心灵的象征,反映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除此之外,作者还使用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色彩来强化人物的情感表达。

小说中黑暗暗示了人物的沉郁、痛苦,阳光、明亮的色彩则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平和、快乐、奋斗的状态。

康妮从英国回到意大利时,看到一片晴朗的蓝天、淡黄色的阳光和岸边的白色岩石时,感到内心焕然一新。

这些色彩的运用不仅为小说增色,更展示了作者灵敏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洞察力。

二、句式和表达手法的灵活运用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句子往往长而复杂,常常使用逗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来使语言更加流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多变的语调和节奏感。

例如,小说中描述康妮与梅尔科姆第一次相遇的场景,作者在长长的一段句子中运用了大量的逗号和短语来表达康妮内心的情感和对梅尔科姆的印象:“然后,她便看见了一张瘦削、有点独特的面孔,稍微有点黑,黑色的小胡子和小胡子之下一道性急而准确的嘴唇。

这张脸给她留下了终生印象,不知何故,简直是充满了凶暴的美。

文化边缘人的悲剧命运——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文化边缘人的悲剧命运——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第 3 卷 第 7期 l
20 11年 7 月

宁 学 院


Vo . 1 31, . No 7
J u n l fXi I 2 Uni e st o r a a i o n v r iy
J 12 l u .Ol
文章编 号 :06— 32 2 1 )7— 0 4— 3 10 54 (0 10 0 2 0
存状态 ,边 缘生存 ” “ 成为她创 作的一大 主题。她 以出身地 和成长地— —曼尼托 巴的草原小镇尼帕瓦为创作原体 虚拟 出了马纳瓦卡小镇 , 创作 了马纳 瓦卡系列小 说。劳伦斯 通 过该系列小说描写 了处 于经济 、 民族等种 种现实 矛盾 中的 加拿大边缘人的 日常生活 , 进而 展现 出加 拿大 的社会 生 活
状况 ( 苏蓉 ,0 1 。 2 0 )
文化 发生碰撞 , 形成冲突时 , 白人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和 民 族 同化政策来 扼杀 、 同化 弱势族裔 , 将他 们边 缘化 , 使他们 最终沦为边缘群体 。自人统治者 推行 的这些 政策极大地摧 残 了加拿 大土著文 化 , 因此描 写土著边 缘群体 的悲 惨命运 也成 了加 拿大文学 的一大创作主题 。马格丽特 ・ 劳伦斯就 是 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 在其创作 的马纳 瓦卡系 列小说 中 , 以敏锐的洞察力 , 她 向读者展示了多元文化状态下处 于
到尊重” 的主题思想 ( 朱永涛 , 9 ) 1 8。 9 该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 式和持续 的回顾性叙述
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 , 虽不 断反抗却 最终难 逃死亡 的悲惨命 运。其短 篇小说 《 水 鸟》 潜 就是 其 中极 具代 表性
的作品( 绳立平 ,09 。 20 ) 在经济全球化 日益加深 , 文化 多样化不 断扩展 的今天 ,

认同归属 积极进取——《潜水鸟》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启示

认同归属 积极进取——《潜水鸟》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启示
愈了” 而且也游历 了温尼佩 格 、 , 萨斯 卡通等不 少地方 , 可 就在她见过一些所谓 “ 世面” , 的心 理却走 向了另外 一 后 她 个极端 , 想当然地认 为通 过婚姻可 以改变 自己的命运 。 在这一 追求过 程 中 , 皮格特 渐渐 地迷 失了 自己 , 失 她 去 了对 自己身份 的认 同, 这恰恰是她 自卑 心理的集 中表现 。
败不堪… 周围一 片狼藉” 她 的母亲或许 不堪 家庭贫穷和负 。
担, 在皮 格特很小 的时候就离 家 出走 ;她 的祖父和父亲在
窘迫 的生 活中 , 没有承担起家庭 的职责 , 都是嗜酒成性 , 还
相互争吵 斗殴 ;再加上 自己有严重的骨结核疾病 , 说话声 “
音 嘶哑 、 起路来一瘸 一拐 ” “ 着又破又脏 、 不合身 , 走 ,衣 极
讨 其 悲 剧命 运 给 读 者 带来 的深 刻 的启 示 和 思考 。 关键 词 :皮 格 特 ; 悲 剧命 运 ;启 示 中图 分 类 号 :I0 . 16 4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320 )60 6 -3 0 1 0 (0 90 —0 1 4 0 右 , 悲 剧 的 原 因 之 一 固 然 是 她 在 以 白 人 文 化 为 主 流 文 化 其
《 潜水鸟 ) h on ) ×T eLo s
是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
玛格丽特 ・劳伦斯的著名短篇小说 之一 , 这篇 小说 创作于 17 年 , 90 主要刻画了一位印第安女性——皮格特的形象 , 叙 述了她在 白人主流文化统 治下的社会 边缘苦苦挣 扎 , 图 试 追求美好生活 , 渴望跻 身于 主流文化 中, 但最终却死于一场 火灾的悲惨命运。 整篇故事主题鲜明 , 人物刻画生动 、 细腻 ,

《潜水鸟》的象征主义分析

《潜水鸟》的象征主义分析

依 旧处 于原始的 自然状态 中。潜水 鸟的栖息地钻石湖也 同 样 呈现出加拿大西部独特浓郁 的 自然原始风情 :郁郁葱 葱 的原始森林 , 人迹 罕至 , 我只 能“ 攀爬 着穿过 生长 在陡峭 山
断 打
滑。 ” [ 3 1 2 8 钻石湖 四周密密丛丛地生长着高大的云杉树 , 灌木 丛 和各 种蕨类植 物 ;秀丽 的钻石湖 在寒 光闪烁 的星空 映衬 下像一块黛 色的玻璃 ,月光在湖面上投 下一条琥珀色 的光 带 。钻 石湖 和皮盖特家一样处于人迹罕至的丛林 中, 他们都 享受着 宁静 自然 的生活 , 他们 的生存环境是一样 的。 这种悠然 自得 的生 活却逐渐被现代文 明吞 噬了 :皮盖 特 家周 围堆满 了木板 、 包装箱 、 废弃 的汽 车轮胎 、 一卷 卷带 刺 的铁丝 和锈迹斑斑 的洋 铁罐 ; 在钻 石湖周围 , 已经有许多 人建起 了别墅 , 而且以各种各样 的名字来 吸引别人 的注 意 , 这样 以后会有更 多的人来 这里建别墅 ,于是 原先的~家商 店 已经发展 到好 几十家 , 旅馆 、 舞厅 、 霓虹灯 闪耀 的小 咖啡
地 歌唱 , 小溪汩 汩的流 淌声 , 风 吹树叶 的沙沙声 , 这里几乎
玛格丽特 ・ 劳伦斯是当代加 拿大著名女作家 ,从小就开
始尝试写作 ,婚后 曾随当工程师 的丈夫去非洲工作 和生 活。 在非 洲 , 她不仅 亲眼 目睹 , 而且 亲身体会到 了非洲人 民生活
的艰辛 。 由于对非洲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非洲人 民生活 中所 面 临的问题的忧虑, 她开始思考加拿大少数 民族 的生存状况 及 面临 的问题。 从此 , 她的创作转 向加拿大的弱势群体 , 她不 再关注 白人主流文化和白人女性 , 也不再叙述女性所受的压 迫 与歧 视 ,而这种转变也正是她有 别于其他作家不 同的地 方 。玛格丽特 ・ 劳伦斯以 自己的出生地尼 帕瓦卡小镇为创作 背景, 虚构 了一个 草原小镇马纳瓦卡 , 她用特有 的笔触描绘 出小镇上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 。 她创作了四部长篇小说 和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潜水鸟》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潜水鸟》

从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潜水鸟》
生态女性主义是一种思想,它认为女性的权利和地位应该基于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尊重。

生态女性主义倡导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女性主导的、公平的社会,它认为女性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潜水鸟》是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而冒险潜水的故事。

这部电影可以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

在《潜水鸟》中,主人公艾米莉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她不畏艰险,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决定去潜水。

这可以视为女性主导的决策,表明女性在自然界中也是有能力的。

另外,《潜水鸟》中的海洋世界也可以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在电影中,艾米莉潜入海底,探索了许多神奇的海洋生物。

这可以视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

总的来说,《潜水鸟》是一部充满女性主导和自然界保护的电影,可以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进行解读。

潜水鸟 象征意蕴的分析

潜水鸟 象征意蕴的分析
!1∀
屋 , 到处都是包 装木 箱 、 翘 曲的 木板 、 废 弃的 车胎 、 摇摇 晃晃的 马 栏 、 乱麻似的倒刺铁丝和 锈蚀不堪的罐 头
!1∀ 盒。
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 , 皮 盖蒂一家 居住的是加 拿 大一小城镇边 缘尚未 开发 的区域 , 没 有高 楼林立 , 没 有车 水 马龙 , 没有灯红酒绿 , 几乎是一种原始的 生存状态 , 但是就 是 在这原始的∃ 棚屋% 周围 , 堆满了包 装木箱、 翘曲的木 板、 废弃 的轮胎、 倒刺铁 丝和罐 头盒 , 就如 钻石湖 边的别墅、 小 堤坝 , 这一切都让读者感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 对他们生 活的冲击 , 他们处在现代文明的包围之中 , 他们 自身的土 著文化正在 被 同化殆尽。 其次便是语言。皮盖蒂及其家族的 失语状态 , 正是土 著 居民 在文化同化的政 策压 迫下 , 逐步 边缘 化的 最重要 体现。 美籍印度裔女学者佳娅特丽#斯皮瓦 克在她的 后殖民主义 理 论研究中曾提 到 : 语 言本 身包 含着世 界和 意识的 范畴 , 能 发 出自己的∃ 声音% 表明其拥有自己的世界 和自我的 历史意识 , 反之 , 则表明世界和意识对其的∃ 外在化% , 我们可以 看到 , 失 去了 自身语言的梅蒂斯 人 , 等于 是被踢 出了 ∃ 自己的 世界 和 自我的历史意识% , 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 , 无疑是 毁灭性的。 ( 二 ) 精神气质的象征 潜水鸟是文章的第三∃ 主人公% , 但是它却 从未作为一 个 视觉上的具体形象出现过 , 文中反复 描写的是 它那悲怆凄 厉 的叫 声 , 正是它的叫 声 , 象征 着主 人公皮 盖蒂 不屈的 抗争 精 神。 没有人能描绘出阿比鸟凄厉的 叫声 , 也没有人在 听 见这声音后会把它遗忘 。 这声音悲 怆凄惨 , 且带着一 种 冷峭的神韵 , 仿 佛属于 一个 遥远的 世界 , 与 避暑 别墅 和

piquette人物赏析

piquette人物赏析

piquette人物赏析
piquette译为《潜水鸟》。

《潜水鸟》中主人公皮格特短暂的一生被结婚和离婚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她在不同的阶段有完全不同的性格与命运。

1、钻石湖度假的及物性过程分析
文中皮格特随我们在钻石湖度假部分涉及62个过程,其中,物质、心理、关系和言语过程使用较多。

这说明作者希望客观地叙述故事内容,通过心理过程和对话过程揭示人物间的关系。

此部分有关皮格特的主要是她的物质过程。

当我在湖边走向她时,她愤怒地将自己堆的沙土城堡一掌击塌。

她将自己用厚厚的盔甲包裹起来,她的这种只有行动、没有言语的状态更反映了她对自己身份、地位的清醒认识。

2、咖啡馆相遇的及物性过程分析
“我”在咖啡馆里遇见皮格特是在钻石湖度假四年以后的事情。

此部分共涉及41个及物过程。

物质、心理、关系和言语过程使用较多。

但具体到皮格特和“我”,这些及物性过程又表现出了不同于以上的特点。

此部分有关皮格特的主要是关系和言语过程。

这是她在寻求社会认可时的文化迷失,这种迷失使她像飞蛾扑火一样渴望这次婚姻。

浅析《潜水鸟》中的象征修辞

浅析《潜水鸟》中的象征修辞

《潜水鸟》是一部经典的英文小说,作者是英国作家D.H.劳伦斯。

这部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修辞,来描述主人公莫里森的心理变化和人生经历。

在小说中,潜水鸟象征着莫里森的心理状态,他对潜水鸟的观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例如,当莫里森看到潜水鸟挣扎着从海水中爬出来时,他觉得这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他自己也在努力挣扎,试图从生活中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此外,在小说中,潜水鸟还象征着人类的自由和自我决定权。

莫里森看到潜水鸟自由自在地在海水中游动,他开始思考人类是否也应该拥有这样的自由。

这也是莫里森决定离开家庭和传统的原因之一。

另外,小说中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象征修辞手法,来表示莫里森的心理变化和人生经历。

例如,海水象征着莫里森的心理深处,他的父亲象征着他的过去,而他的母亲则象征着他的未来。

通过使用这些象征修辞手法,作者巧妙地将莫里森的心理变化和人生经历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总之,《潜水鸟》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修辞,来表示主人公莫里森的心理变化和人生经历。

潜水鸟象征着莫里森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象征着人类的自由和自我决定权;海水则象征着莫里森的心理深处,而他的父亲和母亲则象征着他的过去和未来。

通过这些象征修辞的运用,作者巧妙地将莫里森的心理变化和人生经历与具体的物象联系起来,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生动、感人。

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

解析《潜水鸟》中的皮格特陈娇娇【摘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文学作品的主题主要体现的是不同文化和种族的冲突、融合与沟通。

在其《潜水鸟》这部小说中,玛格丽特·劳伦斯通过第一人称和回顾性的叙述方式与视角,以婉妮莎这个白人女孩的视角来展示主人公皮格特一生的悲剧。

基于此,通过对皮格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较为全面的解析,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部作品。

【期刊名称】《林区教学》【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潜水鸟》;象征意蕴;皮格特;文化边缘化;悲剧命运【作者】陈娇娇【作者单位】绥化学院,黑龙江绥化 152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潜水鸟》创作于1970 年,是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通过作品作家向读者展示了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土著民族的文化边缘地位,特别是土著女性,她们在性别歧视和种族压迫下,虽然经过不断的反抗,但却还是不能逃脱死亡的最终悲惨的命运,而皮格特便是她们的典型代表。

1 潜水鸟的象征意义在《潜水鸟》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象征的写作手法,以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她在整篇小说中通过贯穿潜水鸟这一典型的象征物,一方面象征着自然的悲剧命运,另一方面更是象征着文化边缘人的悲剧命运,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所反映的主旨。

1.1 象征自然界的悲剧在北美洲,有一种特有的鸟——潜水鸟,它象征着自然。

它的叫声听起来非常的凄惨,极像人的哭泣,或者是狼的嚎叫。

在小说中,白人女孩婉妮莎经常同父亲一起到钻石湖的防波堤上静静地聆听鸟的叫声。

然而由于人类侵入此地,严重地破坏了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潜水鸟失去了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家园。

借用小说中婉妮莎父亲的话来说,当这里不断涌入人类,他们在乡间越来越多地兴建度假村时,潜水鸟将会逐渐地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潜水鸟凄惨的叫声,象征着它们为大自然被人类的文明所破坏而唱出的哀伤的挽歌。

象征主义在《潜水鸟》中的体现

象征主义在《潜水鸟》中的体现

作者: 周晶
作者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出版物刊名: 牡丹江大学学报
页码: 81-82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2期
主题词: 玛格丽特·劳伦斯 潜水鸟 象征主义
摘要: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创作了短篇小说《潜水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作品通过小女孩瓦妮莎的视角讲述了女主人公皮格特悲剧的一生。

小说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揭示了加拿大少数民族的边缘化状况,女性受压迫的社会地位以及人类现代文明对于大自然的过度破坏,深刻反映了小说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象征主义在《潜水鸟》中的体现

象征主义在《潜水鸟》中的体现
细腻 的描写展现 出精心的策划。 其代表作《 潜 水鸟 》 正是这种写作特点的精华。
征, 寄寓艺术 家某种 深邃 的思想 , 或表达某种富有 特殊意义的事理 的艺术手法 , 它可 以使文章意境深 远, 含蓄深刻 。劳伦斯笔下 的潜水鸟 中将象征得写 作 手法表 现得淋漓尽致 ,栩栩如生 。 . 潜水 鸟是加 拿大地 区独有 的一种鸟类 。 潜水鸟
第2 3 卷 第1 2 期 2 0 1 4年 1 2月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o u r n a 1 o f M u d a n j i a n g U n i V e l ' S i t y
V o1 . 2 3 N o . 1 2
D e c. 20 1 4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7 1 7( 2 0 1 , 任何 人都无法形容 , 那 种悲
凉 之中又带着 冷嘲 的声 调属于 另外一个遥 远 的世 界, 那世界 与我们这个有 着避暑别 墅和居家灯 火的 美好世界相距不下亿万年之遥” 。当瓦妮莎 的父亲 去世后 ,她独 自一人来 到了曾经 的湖边 ,而此时 , 湖 面的景色依然如故 , 瓦妮莎等 了很久却再也 没有 听见那一声划过静寂的湖面传来 的, 尾音拖得 长长
生活在湖边的沼泽地 , 以鱼类为食 , 叫声凄美婉转 , 让 人印象深刻 。在加拿大 的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 :

旦听过潜水 鸟的叫声 , 会让人终生难忘 。 潜水鸟
《 潜水鸟 》( T h e L o o n s )是玛格 丽特 ・ 劳伦斯 于1 9 7 0年发表的小说集 《 A B i r d i n t h e H o u s e ) ) 。 小
主义写作手法通 过对潜 水鸟生存 环境和 最终命运

评析_潜水鸟_的悲剧象征意蕴

评析_潜水鸟_的悲剧象征意蕴

1《潜水鸟》产生的背景及作品评析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是加拿大的一代文学“教母”,一生著作颇丰。

她从7岁时就开始尝试写作,其早期作品如《约旦河此岸》、《先知的驼铃》等,反映了她在索马里和加纳的生活。

她亲眼目睹了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非洲人民所面临的生存问题,对非洲的文化传统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和兴趣。

《约旦河此岸》发表之后的近20年中,玛格特·劳伦斯的写作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

1969年她在《加拿大文学》上撰文说:在《石头天使》以前的作品中,包括对非洲文学的评论,她最关心的是人类的自由,而自从《石头天使》问世以来,她发现自己的创作重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变为人类的生存”。

而草原小镇的成长经历对她产生了终生的影响,她以自己的出生地和成长地加拿大曼尼托巴草原小镇尼帕瓦为原型,精心虚构了西部草原小镇马纳瓦卡,并以此为背景,创作了“马纳瓦卡”系列的4部长篇小说和1部短篇小说集。

这些著作都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写作技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深刻地探讨了加拿大民众的求生主题。

作品中,鲜明的时代感、人物的真实感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些作品奠定了她在加拿大现代文学中的崇高地位,并为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潜水鸟》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短篇小说。

《潜水鸟》(The Loons )一文入选张汉熙编写的《高级英语》教材,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文章无论从思想性、文学性和艺术欣赏方面都有极高的学习价值。

该文以十九世纪末梅蒂斯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为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争取生存权利举行起义,但很快被镇压,并因此受到社会的歧视为背景,讲述了印第安女孩皮格特迷茫、寻觅、无奈、幻灭和死亡的短暂一生,反映了梅蒂斯人如同濒临灭绝的潜水鸟一样悲惨的命运。

小说以潜水鸟为标题,取其象征意义。

潜水鸟从钻石湖消亡,似乎象征着人类现代文明对于自然生态的野蛮破坏,也预示着女主人公皮格特悲惨的结局。

悲惨的命运无声的抗争——《潜水鸟》的艺术手法分析

悲惨的命运无声的抗争——《潜水鸟》的艺术手法分析

悲惨的命运无声的抗争——《潜水鸟》的艺术手法分析[摘要]解读加拿大当代知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潜水鸟》,就第一人称视角构建故事情节,鲜明的性格和意味深长的象征等艺术手法进行探讨,从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小说主题。

[关键词]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艺术手法分析一、引言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是当代加拿大知名女作家。

1969年她在《加拿大文学》上撰文说:在《石头天使》以前的作品中,她最关心的是人类的自由,之后她的创作重点变为“人类的生存”。

她的短篇小说《潜水鸟》(The Loons)1970年问世,这部作品时代背景是十九世纪末期,梅蒂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为保护他们的家园和争取生存权利,梅蒂人举行起义,但被镇压,因此受到社会歧视。

文中刻画了一位梅蒂族姑娘皮格特的形象。

她在以白人为主流文化的社会边缘苦苦挣扎,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渴望立足之地,但最终命运凄惨,令人唏嘘不已,反映了梅蒂人如同濒临灭绝的潜水鸟一样凄惨的命运。

这篇小说也反映了一个强有力的主题思想,民族、种族之间的差异必须得到尊重,充分表明作者不愧是重视“多元文化”的当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二、艺术手法分析这篇小说视角独特,人物刻画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从人物视角、性格塑造和象征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第一人称视角构建了故事情节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通过“我”(一个白人医生的女儿)首先展现了皮格特一家破败的生存环境。

皮格特是我的同学,比我大两岁。

她身患疾病,经常旷课,因此成绩不佳,已经留级好几次了。

她不大讨人喜欢,穿着言行令人生厌,是一个另类的人物。

因为父亲是她的医生,出于仁爱之心,父亲主张带上她和全家一起到钻石湖度假。

我的家人纷纷对此发表意见,母亲心事重重地说“你得替孩子们着想,我敢打赌她头发里一定有虱子”,而祖母则说“要是那小妞也一起去钻石湖,我就不去了”。

男权·女性·自然——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解读

男权·女性·自然——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解读
gn lz dlvngcr u tn e fteI in M ei il iuet,heds p e rn eo o s n tr l a tta d temea h rc l eainsi iaie i i msa c so nda tsgr q te t ia p a a c ft l n ’ au a bi tp o a lto hp i c h P he o h an h i r b t e e tist e a ed e u ei go n tr n u a en a s db eid sr l e iiz to , d tem ec ls sr cin ewe nt m,re rve l e ps f rn f au ea dh m n b igc u e yt n u tai dcvl ai n a ri sdetu to h o h t h z i n h e
特 边 缘 生存 境 况 、林 中潜 水 鸟 消亡 遭 遇 以 及 两 者 间 隐 喻 关 系 的 分析 ,揭 示 工 业 化 文 明 给 自然和 人 类 带 来 的 深 重 灾难 以
及父 权制文化及其二元论思维模式对有色 人种、女性和 自 然的无情摧残,反映出 作品所蕴涵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We h n nS a
( c ol f oeg ag a e,Gun d n o tcnc r l ies yGun z o 16 5 Sh o o F rinL n u gs ag o gP l eh i NomaUnv rt, ag h u 5 0 6 ,Ch ) y i ma
n s fe o fmiim ntesoy es o c -e ns i tr . h
K e o ds: M ag rt u e e; T eLo n E o fmiim ;p t ac y yw r ra e r nc La h o s; c —e ns ar rh i

从《潜水鸟》解析劳伦斯的写作风格

从《潜水鸟》解析劳伦斯的写作风格

从《潜水鸟》解析劳伦斯的写作风格作者:吴芬芬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1期[摘要]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通常以女性的独特经历和感受为题材,以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描写来揭示一些社会现实。

在《潜水鸟》中她聚焦女主人公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阶段,以其独有的写作风格再现了在多元化冲击下边缘人群体的生存和抗争[关键词] 格丽特·劳伦斯;写作风格;女性形象;边缘人群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1926—1987) 是战后加拿大文艺复兴时期崛起的重要现实主义作家。

在劳伦斯的一系列作品中,她主要关心人物的刻画,并且在每一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位强有力的、为争取女性独立而进行坚决斗争而不断改变的妇女形象,进而展现出处于经济、民族等种种现实矛盾之中的加拿大人的日常生活。

她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潜水鸟》也深刻表达出了她的这一主题思想。

一、深刻的女主人公形象《潜水鸟》是以十九世纪末印第安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为保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争取生存权利举行起义,但很快被镇压,并因此受到社会的歧视为背景。

玛格丽特·劳伦斯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形象凝练的语言,讲述了印第安人皮格特·托奈尔矛盾而又痛苦的一生,通过她生命不同时期的几个片段,向我们展示了一幕栖息地被占、鸟类濒临灭亡的生态悲剧,一幕不屈抗争,却以死亡告终的个人命运悲剧,一幕土著民族在社会边缘苦苦挣扎的社会历史悲剧。

皮格特和“我”是同班同学,当我受好奇心的驱使认定皮格特是“森林的女儿”,毕恭毕敬请她讲讲森林中的故事时,“她瞪着那双大大的没有笑意的黑眼睛”厉声吼道“闭嘴”。

皮格特对外来者的抵制, 也反映了她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的清醒认识; 她的这种态度也是恐惧、被控制,被压抑的心理的一种外在表现,更准确地说是源于一种边缘人的精神痛苦。

四年后“我”在咖啡馆再次见到皮格特时,大为惊讶。

《潜水鸟》中象征手法的应用-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潜水鸟》中象征手法的应用-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潜水鸟》中象征手法的应用-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1926~1987)是加拿大当代女性作家代表之一,享有当代加拿大文坛第一夫人的美誉,是加拿大享有盛誉的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

她曾获得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加拿大文学界最高荣誉)。

她一生着作颇丰。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写作文笔清新自然,情感充沛,其作品看似没有大的冲突,实则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精心的策划。

其代表作《潜水鸟》正是这种写作特点的精华.《潜水鸟》(The Loons)是玛格丽特劳伦斯于1970 年发表的小说集《A Bird in the House》。

小说集由八个故事组成,讲述了以小女孩瓦妮莎的视角从10 岁-20 岁十年间的故事。

潜水鸟是第五个故事。

小说反映了加拿大当时特别是少数民族所生存的肮脏的社会环境和低下的社会阶级,运用象征主义写作手法通过对潜水鸟生存环境和最终命运的描写暗示了主人公皮格特的弃还求的悲惨生活。

玛格丽特劳伦过讲述潜水鸟的故事,探求了人存在的意义及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号召加拿大当局正确处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和冲突,呼唤民族文化间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体现了作者对于少数民族生活状态的深刻同情和理解。

《潜水鸟》这部小说中运用得最成功的就是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它可以使文章意境深远,含蓄深刻。

劳伦斯笔下的潜水鸟中将象征得写作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潜水鸟是加拿大地区独有的一种鸟类。

潜水鸟生活在湖边的沼泽地,以鱼类为食,叫声凄美婉转,让人印象深刻。

在加拿大的民间甚至有一种说法:一旦听过潜水鸟的叫声,会让人终生难忘。

潜水鸟的性格孤傲,喜欢离人群而居,数量不多。

随着加拿大当地政府的不断开发,潜水鸟的栖息地遭到了破坏,潜水鸟的生存环境遭到了极大的威胁,数量也急剧减少,在加拿大已经濒临灭绝。

_潜水鸟_中皮格特人物形象建构的语用视角

_潜水鸟_中皮格特人物形象建构的语用视角

/名作欣赏MASTERPIECES REVIEW/加拿大当代知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的短篇小说《潜水鸟》讲述的是生活在加拿大社会底层被边缘化的梅提斯女孩皮格特·坦纳瑞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旨在揭示加拿大少数族裔在白人统治下被边缘化的艰难的生存状态。

玛格丽特长于人物刻画,她在小说中对几个人物的描写着墨不多,却深刻细腻、栩栩如生,特别是对女主人公皮格特形象的塑造,用笔不多却鲜活传神,令人印象深刻,其言、其行、其貌在读者心中挥之不去,其坎坷不幸、抗争无力、绝望悲惨的命运令人震撼,表现出作者高超的人物刻画能力。

本文拟通过分析小说叙事视角、人物语言的语境顺应以及皮格特最后的失声(失语)所隐含的语用信息探讨小说人物皮格特形象是如何建构的。

一、“我”视角下的皮格特文学语篇虽然有别于日常言语交际,但是其人物形象的构建、故事情节的推进、小说主题的发展其实也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一种明示———推理的交际活动过程,小说主题就是作者的主要交际意图,作者与读者虽无直接对话,但是心理的对话却不曾停止,且不受时空限制。

为了更好地传递自己的交际意图,作者在构建语篇时往往需对叙事的角度进行选择和调整,有的文学语篇可能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有的则采用第三人称。

叙事视角不同,语用效果也不同。

文学语篇的叙事视角在本质上相当于日常交际中的语用视点即说话人站在什么角度说话,也可称为语篇视点(熊沐清,2001)。

语用视点可以体现说话人的情感倾向或认识倾向(Field,1997)。

情感倾向包括感情、语气、态度等,认识倾向则指交际主体的信念或知识(冉永平,2007)。

语用视点具有移情和离情的功能,语用移情即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以实现心理趋同,或催生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以体现亲情关系。

语用离情指的是拉大双方的心理距离,凸显心理趋异,制造心理空间(冉永平,2007)。

而在文学语篇中,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具有移情作用,产生以下语用效果:一,拉近作者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让读者对作者产生无限信任;二,让读者与小说叙述者“我”实现心理趋同,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变成读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读者暂时忘却现实而沉浸在小说构建的可能世界中;三,作者可以借“我”的视角不受拘束又免除“作者介入”嫌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信念、立场,以便感染、打动、影响读者,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从而达到作者的交际意图。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坦纳瑞一家属法印棍血族 , 他们在白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 格特的命运之舟并没有停止航行。三年后, 我离开小镇去外
贫困潦倒,生计靠家里的壮丁外 出打零工 或在铁路上“ 地上大学, 当 放暑假回到家中. 母亲跟我谈及皮格特 , 才得知她 养路工来维持” 靠吃救济粮过日子” 或“ 。
因此当她向我自豪而又不无夸张地透露令镇上那些臭婆娘们大吃一惊的消息秋天我就要结婚了男友是一位在城里畜牧场干活的英国金发帅小伙我看到了那揭下面具的脸上露出的是一副坚强不屈敢于挑战一切的神色她的眼神透出一种强烈的令人寒怕的渴望
维普资讯
山东外语 教学 20. 02年第 l ( 期 堕蔓 — 期 )
象, 了作者重视“ 表达 多元文化” 的理惫。本文拟从瓿事视角、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方面筒折小说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皮格特- 坦蚺瑞; 第一人称视南; 性格剥画; 征意蕴 象
中国分类号 : 0 I 64 1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2 6320 ) — 5— 10— 4 (0 1 0 7 3 2 20 0
收稿 时 间 :u 1 0 20 4—1 6
5 7
维普资讯
眼神黯淡、 衰不台身的印第安姑娘已经消失, 现 个孩子葬身火海。我的幻想视角中浮现出一幅情景: 白茫茫 个面部呆板、 在的 带有一种狂欢的活力”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 她“ , 而是 的冰天雪地中, 红色火焰窜上屋顶, 熊熊燃烧 这篇小说通过第一人称视点的流动观照, 虚实相问, 与身边的小伙子们谈笑风生。剪短的头发烫成弯曲的小卷, 真
苦苦挣扎, 揭求立足之地. 但最终命运悲惨 , 令人唏嘘不已。 “ 注意到她的存在” 。我的父亲是她 的医生, 为使她早 日康
这篇小说反映了贯穿在作者系列作品中一个强有力的主题 复. 出于仁爱之心. 他带上皮格特和我们全家一起去了钻石 1 I 的视角便聚焦于缝与我的两 思想, 即 民族、 、 种族 地区、 性别、 世代之间的差异必须得到 湖避暑另 墅度假。小说中 我 展示了她性格中反差鲜明的两个层面 尊重 朱永涛,9825. ( 19:3)充分表明作者不愧为重视“ 多元 次近距离的接触, 文化” 的当代加拿大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在钻石湖的两十月里, 我第一次面对一个真正的印第安 这篇小说构思独特, 人物刻画细腻, 具有不俗的艺术欣 人 , 她在我的跟中“ 产生了魅力 。我努力试图博取皮格特的 赏价值 本文拟从视角和情节框架 、 性格塑造、 象征意蕴几 信任. 遨请姥一道去游泳、 散步, 给我讲他们大森林里的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潜水鸟》中的女性悲剧与象征手法
【摘要】《潜水鸟》描写了印第安女孩皮格特迷茫、寻觅、幻灭、死亡的短暂一生,她的悲剧有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落后的部落文化相冲突的原因,也有主人公自身没有勇敢的去抗争这种社会现实的原因。

小说运用象征手法贯穿了这一悲剧的发生。

【关键词】悲剧;抗争;象征
一、作品简介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加拿大文学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劳伦斯曾在索马里居住过两年,在加纳生活过五年。

非洲的人生经历为劳伦斯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劳伦斯的作品主题是争取生存、自由和独立。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作品具有恢弘的历史使命感和鲜明的时代感、真实感。

她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生活画面,尽管平常淡雅,但却寓意深远。

《潜水鸟》是以十九世纪梅蒂人反对联邦政府接管他们居住的红河地区,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为背景,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通过“我”展现主人公皮格特一家破败的生存环境。

有着象征意义的潜水鸟,它们的哀叫和灭绝,展现了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

二、作品分析
印第安女孩皮格特生活在一个社会文化相互冲击并且融合的环
境下,以及自身的性格特点造成了皮格特葬身火海的悲剧。

作品运用第三者的叙述见证了皮格特的悲剧命运。

1.客观环境
(1)社会环境
《潜水鸟》从文章开头就介绍了印第安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瓦恰科瓦河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冲打着河边的鹅卵石,矮小的橡树,灰绿色的柳树,北美稠密的丛林。

”坦纳瑞家便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破烂的小木屋,乱七八糟的生存环境,没有别墅,没有居家灯火。

周围是白人生存的物质文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观。

坦纳瑞家族没有生活来源,只有靠打零工,要不然就得靠救济粮过日子。

他们虽说是法裔混血儿,但不说法语,也不说克里语,说的英语不成句子,而且满口都是粗俗的下流话,不属于周围附近的任何一个民族,成为当时边缘社会的“四不像”,不伦不类。

这样的生存环境是由于西方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冲击。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大多数的人都来自英国和法国。

印第安民族作为本土的民族,物质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渐渐脱节,不能适应于这个社会。

英法国家的移民对印第安部落的所有冲击,使得印第安本身的民族文化成为了边缘文化。

移民者却拥有着先进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于部落民族的歧视使印第安人民远离白人社会,也与整个社会脱节。

对于镇上的居民来说,坦纳瑞一家是一个外来者,为了排遣这种苦闷与压抑,皮格特的父亲终日饮酒,而不关心自己女儿的身体与学习。

叙述者“我”对于皮格特毫无印象就充分的说明小镇对于坦纳瑞一家的漠视与轻蔑。

叙述者凡乃莎的母亲对于皮格特这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并没有包
容之心,嫌弃她脏,祖母甚至宣扬有皮格特就没有祖母的言论,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对于印第安这个落后的部落是充斥着方案与厌恶。

他们已经是被当时主流社会遗弃的一类人,肮脏、粗鲁、没有礼貌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凡乃莎的父亲对于皮格特的帮助是出于人道主义帮助,他带皮格特去钻石胡度假即使皮格特总是穿着脏兮兮的不合体的棉衣,他也没有嫌弃皮格特,他甚至希望自己的女儿凡乃莎能与皮格特做朋友。

皮格特的“失语”状态是她排斥凡乃莎,而凡乃莎由于好奇一再追问印第安部落在原始森林的生活,那是皮格特心内的伤,因为她知道那样的生活是脱离社会别人歧视的生活。

在别墅的时候,皮格特只愿意肚子呆着,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医生的家里做一些家务活。

家庭中也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事情,皮革特的父亲与祖父不会告诉皮格特知识是多么重要,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知道。

(2)家庭环境
皮格特小得时候,她的母亲就抛弃了她,去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因为那时皮格特的父亲终日酗酒,一点家务活都不做,这样的家庭很难让这个女孩——皮格特,能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皮格特甚至是整个的坦纳瑞家族都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

“失语”现象是由美籍印度裔女学者佳娅特丽·c·斯皮瓦克在她的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这位女性理论家强调:世界和意识是由语言组成的,但我们不能占有这些语言,因为我们同样被那些语言所操纵。

语言本身包含着世界和意识的范畴,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表明其拥有自己的世界和自我的历史意识,反之,则表明世界和意识对其的“外在化”。

无言状态或失语状态说明言说者的缺席或被另一种力量强行置之于“盲点”之中。

社会与文化的差异使他们在与外界沟通和交流时存在障碍。

坦纳瑞家族就处于这种无言的状态。

皮格特与凡乃莎在钻石湖的时候就可以明显看出处于这种状态。

2.自身追求
家庭环境致使皮格特产生了一种可笑的追求——嫁给一个白人就可以融入这个社会当中。

所以在凡乃莎与皮格特在酒馆里的偶然相遇,皮格特一改往常阡陌不开口的习惯,急不可待地告诉凡乃莎今年秋天我就要结婚了,男朋友是一个英国小伙子,个子高高的,还有着一头金黄色的卷发,帅极了!连名字也很高贵。

故事陈述者“我”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真正地看清她的本来面目:她那没有了假面具和保护罩的脸上露出的是一副坚强不屈,敢于挑战一切的神色,她的眼里透出的是一种强烈得令人害怕的渴望。

皮格特出身于处于文明社会边缘的印第安家庭部落,渴望自己的文化价值取向能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认同,更希望自己不明确的身份有所归属。

然而力争在白人世界生存的皮格特,在英国青年的离开后,彻底失去了勇气,她没有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社会去抗争,没有对自己的处境保持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更不清楚如何在这种抗争中去体现自身价值。

事实上,她是在逃避现实,她是想躲在婚姻的巢臼
里避开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己所处境地的恐惧。

她要躲避的是现实社会,是这个社会强加给她的作为印第安人的角色。

这种逃避使她脱离了世代栖息的土地,但无法融入白人现代社会这一事实又将她推回到故乡,但此时她已是一个失去了自己民族根基异化的人。

这种“单纯”片面化的看法随着皮格特带着两个孩子葬身火海而消失不见了。

3.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在《潜水鸟》中,潜水鸟象征着印第安这个部落的命运。

“潜水鸟的鸣声悲凉凄厉,任何人都无法形容,任何人听到都难以忘怀,那种悲凉中又带着冷嘲的声调属于另外一个世界,那世界于我们这个有着避暑别墅和居家灯火的美好世界相隔不下亿万年之遥。


潜水鸟对于人类的惧怕致使它们白天不敢出没于人群之中,只敢于夜晚在这钻石胡上飞掠而过。

潜水鸟的鸣叫是一种对于皮格特命运的预示。

潜水鸟最终会消失于这避暑别墅和居家灯火的地方,月牙儿最终会被黑暗所吞没。

这种象征手法使得主人公的命运得以诠释和理解,烘托了这种悲
凉的气氛,潜水鸟的消失也与皮格特的悲剧相互呼应。

致使整部小说笼罩在悲愤凄凉的环境中。

三、总结
皮格特的悲剧命运是当时社会文化与她自身文化相冲突造成的。

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已经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社会对于皮格特这类人是排斥与反感的。

如果当时社会能给与他们适当的关心与帮助,帮助他们融入到社会之中,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皮格特自身因为所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也不能够脱离束缚对这种社会现象做出抗争。

如果她能反抗这种歧视与不公,努力的学习,获得应有的社会知识,像凡乃莎那样进入到大学之中,皮格特也不会有依靠男人就可以融入到白人社会之中的幼稚想法,而是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不足与落后,改善自己本身的意识形态,结局或许会不一样。

正如当今社会一样,世界不同种类的文化在不断地冲击融合。

如果我们一味的保存传承五千年的古老文化,而不知吸收现有的文化制度,那我们只能停留在老祖宗的脚步上,或许会妄自菲薄如皮格特一样在文化边缘渐渐消失。

当今社会如果一味的模仿跟随西方文化,则我们将会失去那些历史的沉淀。

文化的流行就只是一段时间,早几年流行欧美风,然后是韩流来袭,现在又走的是泰国文化,在吸收他们本身文化的同时,也应保留我们现有的文化精髓,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切不可如皮格特一样追寻浮于表面的文化,融入自己家族所不能接受的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军.大学教材全解[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晔.潜水鸟主人公失语症的由来[j].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3.
[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人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