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子的构成》课件
九年级化学 《原子的构成》课件

(3)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弹回 原子内带正电的微粒体积小、质量大
第三页,共二十五页。
原子可以再分,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 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diànzǐ)构成的。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zhōngxīn),但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的半径只有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
原子
原子 核比原子 小得多 (yuánzǐ)
(yuánzǐ)
(yuánzǐ)
第五页,共二十五页。
原子核
第六页,共二十五页。
一 原子 的结构 .
(yuánzǐ)
:
一个原子只有一个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yī ɡè)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
原 子
(yuánzǐ)
(+)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讨论(tǎolùn)
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原子的粒子有
哪几种?它们(tā men)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构成原子的微粒(wēilì)有质子、中子、电子
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原子核,8个电子 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质子数=电子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第十四页,共二十五页。
第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在 原 子 的 组 成 中, 质 子 带 正 电,__电___子带 负 电,__中___子__不 带 电, 电 子绕 着______原_ 子 核 做 高 速运 动。原 子 的 质 量主要(zhǔyào)集中在原__子___核_
上。
有一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中子数为66,则
这种元素的质子(zhìzǐ)数和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Na+ 阳离子
Cl- 阴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该过程核内质子数不变,核外 电子数改变,电子层数不一定变。
5、离子 (1)定义:带电的原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如:Na+ (2)分类: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如:Cl(3)表示: 离子符号 Na+ 离子结构示意图 Cl质子数≠电子数
(4)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 Cl- )构成的
知识回顾:
(1)在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 是 水分子,保持不变的粒子是氢原子氧原子 ,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氢分子氧分子 ,该实验
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分,而 原子不 可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粒子 .
原子是否可以再分?
一.原子的结构
1.原子结构发展史
道尔顿理论——原子不可分
汤姆森发现电子,原子可分
+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2.原子是 (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C.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质子 中子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根据表格你得到什么启示?
粒子种类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量(kg) =1.6726×10-27 =1.6749×10-27 =质子质量的1/1836
②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
的质量忽略不计
原子的构成课件课件下载

原子的构成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化学》教材第三章“原子结构与化学键”的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详细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组成,电子云的概念,能级与电子排布,以及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内部结构,掌握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电子云模型,了解电子在不同能级上的排布规律。
3. 能够运用原子序数和质量数解释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同位素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子云模型的理解,电子排布规则的掌握。
教学重点:原子的基本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图示,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原子结构图打印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变化现象,引出物质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激发学生探索原子构成的兴趣。
教学细节:用多媒体展示化学反应的动画,提问学生关于原子在反应中的作用。
2. 理论讲解:利用课件和模型,详细讲解原子的内部结构,解释质子、中子、电子各自的功能。
教学细节:讲解中配合电子云图示,解释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状态。
3. 实践例题:通过例题讲解原子序数、质量数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教学细节:以钠元素为例,讲解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原子结构。
4. 随堂练习:分发原子结构图材料,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电子排布规则,完成指定元素的电子排布图。
教学细节:在学生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解答疑问。
教学细节: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电子排布规则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原子结构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负电荷,围绕原子核运动2. 电子云与能级排布3. 原子序数、质量数与元素性质七、作业设计答案示例:碳(C):1s² 2s² 2p²氧(O):1s² 2s² 2p⁴铁(Fe):[Ar] 3d⁶ 4s²2. 思考题:为什么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其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模型和图示,学生对原子的构成有了直观的认识。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12 人教版优质课件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
Cl-、 O2- 、F- 、OH- 、 SO42-、CO32-
小结与归纳
笔
记
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质子数< 电子数
电性 带正电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LOGO原子来自原子核 (+)
质子 (+) 中子
电子 (-)
相对质原子子数质量 =======质电子数子数 + 中子数
发现问题、体验成功
质子数 决定原子的种类 核电荷数
原子 种类
氢 碳 氧 钠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数数 10 66 88 11 12
+1 1
氢H
+2 2
氦He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种类 电子数
性质
金属 元素
<4个
易失
不稳定 电子
+6 2 4 +8 2 6 +17 287
C
O
Cl
碳氧氯
非金属 元素
≧4
不稳定
易得 电子
稀有气
+2 2 +10 2 8 +18 288
He Ne
Ar
氦氖氩
体元素 8
稳定 不易得失,
(氦为2)
相对稳定
《原子的构成》课件

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 于其原子的电子排布 ,特别是最外层的电 子数。
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称为同位素,它们的 核内质子数相同但中 子数不同。
05
原子与化学反应
化学键的本质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化 学键,决定了化合物的性质和稳
定性。
离子键
原子之间通过电子转移形成的化 学键,决定了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原子核的半径约为整个原子半 径的几千分之一,但集中了几
乎所有的原子质量。
电子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其数量与质子数相等,以维持整 个原子的电中性。
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电子的得失和共享 决定了元素的化学键合。
电子的运动速度极快,其轨道是不确定的,通过量子力 学描述其运动状态。
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 理。
如塑料、橡胶和纤维。
陶瓷材料
03
通过控制原子在晶体中的排列,可以制造出各种陶瓷材料,如
耐高温、高硬度的陶瓷刀具。
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核能
原子核分裂和聚变过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用于发电和制造 核武器。
太阳能电池
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主要材料是硅原子。
燃料电池
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的燃料(如氢气)由原 子组成。
。
金属键
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 的化学键,决定了金属材料的物
理和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
电子转移
化学反应中,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导致物质的结 构发生变化。
原子重组
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 热或光等。
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课题2_原子的构成 完整版课件PPT

原子质量为:
A M/12
=
12A M
课堂练习
学完本课我知道了
1.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每个带1单位负电荷
原子
质子:每个带1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Ar: 以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 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
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中子数
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
千亿分之一。
观察原子构成的示
意图,你能得到什么
核外电子绕核作
信息?
高速无规则运动。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在原子中: 质子数=电子数
1个电子带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位负电荷
原子种类 质子数
氢
1
碳
6
氧
8
钠
11
氯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电子数
+11
-
-
--
氯原子
-
-- -
-
+17
-
--
-
-
-
--
--
钠离子
氯离子
--
-
--
+11
--
-
--
质子数= 11 > 电子数= 10
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Na+
-
-
-
--
--
-
-
+17
-
---
-
-
-
-
质子数= 17 <电子数==18
原子的构成完整版课件

原子的构成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内容,详细讲解原子的基本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电子能级等概念,同时涉及原子序数、原子量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理解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组成及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元素周期律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子结构的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教学重点:原子核与电子云的相互作用,原子序数、原子量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原子结构模型,元素周期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显微镜、电子秤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变化的本质,进而引出原子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 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原子核、电子云、电子能级等。
(2) 解释原子序数、原子量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周期律解释元素性质的变化。
3. 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原子结构模型的搭建,观察并理解原子内部结构。
(2) 学生利用显微镜、电子秤等实验器材,观察并记录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原子序数。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原子结构示意图2. 原子序数、原子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4. 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解释原子核和电子云的相互作用。
(2) 计算给定元素的原子量,并分析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 根据元素周期律,预测某元素的性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上册 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件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相对原子质量 = (Ar)
某种原子的质量 一种碳原子质量×1/12
1个碳原子的质量(zhìliàng):1.993×10-26千克
其1/12约是1.66×10-27千克。
则氧的
2.657×10-26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 1.66×10-27千克 ≈16
说明:1、 跟质子(zhìzǐ)、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 小,通常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
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磷 硫 铁
相对原 子质量
1 12 16 23 31 32 56
质子数
1 6 8 11 15 16 26
中子数
0 6 8 12 16 16 30
说明:2、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 数 (zhìzǐ) + 中子数
要求: 能解释摩擦起电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根据电子的存在(cúnzài)提出 了新的原子模型。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枣糕模型(móxíng)形成及应用
确定质量 比?
摩擦起电
大量实验 数据 (shíyàn) 证明
阴极射线 电子存在
道尔顿实 心球模型
(móxíng)
(xiàngjiāo)
带——
“负电”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实心球模型(móxíng)受到挑战源自确定质量 比?摩擦起电
大量(dàliàng) 实验数据 证明
?
道尔顿实 心球模型
(móxíng)
解释化学 变化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负极
(fùjí)
真空管
原子结构ppt课件

表3-1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序数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1
氢
1
0
1
6
碳
6
6
6
8
氧
8
8
8
11
钠
11
12
11
17
氯
17
18
17
①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②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③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氢、氘、氚)④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 子
(带正电)
(不带电)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讨论: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一、原子的构成
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 负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可见,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等于 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着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能量低能来自高离核近离核远
(用圆圈表示)
(用“+”和数字表示)
(用弧线表示)
(用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第一层
第二层(最外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数)
K层
L层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②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如果只有一层,最多排2个)③排满第一层,再排第二层,以此类推;④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观察表格,得出什么规律?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

科学模型在科学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相等数量的镁原子、铝原子,其质量比为
有的镁、铝原子的个数比为
8∶9 ;等质量的金属镁、铝含
9∶8 。
(2)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a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已知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24,则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 1.5a kg。
(3) 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kg,相对原子质量为m,另一种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D. 分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
8. (2022·重庆江津期中)一个甲原子的质量为ak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64,乙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32,则一个乙原子的质量为(
A.
2
B. 2akg
C.
kg
2
C )
D. 32kg
9. 分子、原子与物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1)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些物质由
质由
D. 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含带电的粒子
3. (2023·保定竞秀期中)科学家研发出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镓原子的质
子数为31,中子数为39。镓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31
B. 39
C. 70
A )
D. 101
4. (2022·青岛质检)考古学家对有关遗址出土文物用测定其中碳14的含量来推测其
B.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 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相对原子质量就越大
D.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g”
15. 如图所示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
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00吨
30,000吨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 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大 的空间,电子在原子内绕核运动。
小结
_质_子_(每个质子 带一个单位 正 电荷)
原__子_核__
原子
中__子_(不带电)
_核_外__电__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负 电荷)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
结合以上实验的3个实验现象,分析原子结构的以下特点:
1.现象1说明了什么? 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
2.现象2说明了什么? 原子内有一个带正电的微粒 3.现象3说明了什么? 这个微粒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在原子中心有一个 很小的核,叫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与几 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 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 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 转一样。
几种原子的构成
▪ 你认为原子整体显电性吗? “质子数”、“核 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质子数不一 定等于中子数。氢原子核没有中子。
知识的拓展
▪ 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 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 (J.J.Thomson ,1856~1940)
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森的原子模 型中,原子是一个球 体像一个西瓜;正电 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 内,而电子象西瓜子 那样镶嵌在原子里面
正电荷
该模型不久就 被一个实验事 实否定了
电子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 做了著名α粒子散 射实验。
卢瑟福获1908年 诺贝尔化学奖
大宇宙和小宇宙的美是统一的
行星绕太阳旋转
若将原子比做一个庞大的体育场,而 原子核只相当于一只蚂蚁。
交流共享
▪ 在金原子中,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 的十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 积的几千亿分之一。这样小的原子核却能 把轰击它的高速“子弹”( α粒子)反弹回 来,这说明了什么呢?金原子核的质量相 对α粒子的质量是很大还是很小?
化学:《原子的构成》 课件
2020/8/19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 不能再分的粒子——原 子构成。
▪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 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汤姆森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一种带负电、 有一定质量的微粒, 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 之中。
▪钠
11
11
11
2、原子由 原子核 和 电子 构成,原子核又由 质子 和 中子构成 3、原子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质子和电子
4、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电量相等 电性相反 相互抵消 .
5、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
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82
.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
卢瑟福α 粒子散射实验
科学家是怎样认识原子的
卢瑟福
交流共享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 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正电 荷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 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好像碰到了 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
畅谈收获: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 些收获?
1.填写下表
当堂达标
▪原子种类 电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氢
1
1
1
▪碳
6
6
6
▪氧
8
8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