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文化常识考前自我检测附答案[2020年最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 D 【解析】追谥,意为“追加谥号”,追加者不一定是“文人”,谥号也不一
定是褒扬性的,如商纣王,名受,“纣”是后人给他的恶谥。
9B 【解析】“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之称,会试及第者称“贡
士”。并且中了举人就有当官的资格。
10 . C【解析】应为由官府供给的粮食之类的生活物资。
11C 【解析】只有重犯如叛逆、剧盗、杀人等才会戴此重刑刑具,一般的轻犯只
参考答案 1.A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
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B 【解析】出是京官外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
3.B 【解析】“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表述错误,应该为“郎中、员
C.《周礼》是儒家经典,它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对礼法、礼义作
了权威的记载和解释,是古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历代礼制影响深远。
D .宗室,即国君或皇帝的宗族,中国古代也称大宗的庙为宗室,通常以与皇帝
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人宗室之列,历代就此规定不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居丧,也称守丧、值丧,是古人对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表达哀悼之情的习俗。
2020年最新
B .阙指王宫前的高大建筑物。拜阙即向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以表示对皇上的尊
敬。
C.食邑指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食邑五百户”是古代最高级别的封
赏。
D .元嘉,南朝宋文帝的年号。年号纪年的方法始于汉武帝,每位皇帝可有多个
3Hale Waihona Puke Baidu分)
A .推官, 官名, 唐朝始置, 明代对推官职掌一般都说是 “专掌刑名”, 或者说 “理
刑名”。
B.荫子, 指子弟承荫, 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2020年最新
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军特加警卫,调
兵防守
D .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尊号,另外也有“称为”的意思,如“身死
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礼记·檀弓上》:“幼名、冠
字,周道也。”
B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会试及第者之称。考中进士才有当官进爵的资
格。
C.“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隋代始置,六部之一。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
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
2020年最新
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本题 C 项,“男是第五等即最高等”说法错误,“男”,是第五等即最低等。故
选 C。
18.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侯、子、男、伯”。
C.“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D .“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五经》,一般指《易》《诗》《书》、《礼》《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其中的《春秋》是孔子编写的鲁国史书。
C.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
D .世券,又称铁券。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外刻其功,中
镌其过。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在八
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B .侍班,指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奉君主、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
其他事宜,即“入直”。
C.三木,桎、梏、拲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
是木制的 所以称为三木,一般借指较轻的罪行。
D .对簿,指受审问。簿,狱辞的文书,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在古代审讯时,依
D .谥: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一般人的谥号
多用两字。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
更替,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没有变化。
B .宣德,是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年号,前后共十年。宣德十年正
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4B 【解析】“涂抹于钟鼓之上”叫“衅钟”“衅鼓”,是一种祭礼。
5D 【解析】谥号不一定是尊号,还有平谥和恶谥。
6D 【解析】文中的“庐”指古人为守丧而在墓前构筑的小屋,不是“房舍”的意
思,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不同。
7 . B【解析】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
无名,谥为至愚”。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孺子是徐稚的字。古人的名和字在意思上是相关的,“稚”和“孺子”皆指幼
小。
B .陈蕃非常欣赏徐稚,在郡衙特地为他“设一榻”,这就是后来“下榻”一词的
由来。
C.文中的 “三辅” 指京畿地区, 政治、 经济、 文化发达, 所以韦著懂 “礼义之俗” 。
年号。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顿首,叩头下拜,顿地即举起。在古代是比稽首更重的拜礼。也用于重大事情
请求或谢罪。
B .三司,唐代主管刑狱的三个机构,当出现重大案件时,由刑部、御史台、大理
寺三司会审。
C.东京,指洛阳。唐朝时设都于长安,称为西京,又因洛阳在京城的东面,故称
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字:
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
B .太祖:与文中大统称呼一样叫做庙号,是帝王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
名号。
C.公:古代爵位。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会选择其一,所以三木借指重刑。
12 B 【解析】大统不是庙号,是年号。
13A 【解析】 A 项,“但国学的性质和作用基本没有变化”说法错误,随着朝代
更替,“国学”的性质和作用有所变化,国学也可以指中国古代学说。
B 项,根
据历史常识可判断此项说法正确。
C 项,“监国”考查的是古代政治知识,“监
国”是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例如《春秋·左传鲁闵公二年》中“君行则守,有守
A. “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的合称,汉武帝立五
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开端。
B.“普通”,梁武帝萧衍的年号。中国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
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2020年最新
C.“昭明太子”,是梁武帝长子萧统,“昭明”是其谥号。曾主持编选中国现存 最早的诗文总集《文选》。 D. “权摄”,指暂代官职。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代理或兼任官职意思的词语,还 有“假”“兼”“领”等。
东京或东都。
D. 衣冠,衣服和帽子,古代士以上戴冠,因此又以衣冠来代指缙绅、士大夫,文
中即是此意。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行在,即“行在所”,指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
B. 节 度 使 ,官名。宋代正式设立的地方行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旄节而
B 项,“一个皇
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普通”就是
梁武帝的第二个年号。
D. 《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衔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
发觉。
B .“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
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
官。
2020年最新
D .“诏”是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
令”。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
低—级的爵位。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
B .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得名。节度,意为节制调度。
C.符节,中国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用时
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
D .故事,旧事,以往的事情。也可指先例,成法,旧日的典章制度。
1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即传车,古代驿站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所乘
月明英宗继位沿用。
C.监国,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 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 由一位重要人物 (例
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时,由他人代理朝政。
D .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终于蜀,史民为立祠堂。
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坐的车马。
B.“宏辞”,即博学宏词,科举的名目,是考选进士及第者的科目,考中后授予
官职。
C.“男”,爵位名,中国古代设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男是第五等即最高
等。
D.“节”,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衣着。
D .“赙赠”是指封建时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
的习俗。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吏部、户
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是明朝中央行政机构的“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
副职为侍郎。 B.“员外郎”,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员外郎、郎中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
则从,从曰抚军,守日监国,古之制也”,由此可判断此项正确。
D 项,祠堂最
早出现于汉代,《汉书·循吏传》的记载可说明此项正确。
14 . C 15A 【解析】“在古代是比稽首更重的拜礼”错,古代拜礼中最重的是稽
首。
16.B 【解析】应为:唐代。
17.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
B .翰林院:唐始设立,其后各代无论政治地位高低,都集中了许多知识精英,如
李白、王安石、李鸿章都曾是翰林中人。
C.剖符: 又叫“剖竹”,帝王在建国之后。为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将符节剖
分为二,君臣各执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D .追谥:古人为追念死去的文人,根据其生前行迹给予某种称号,带有褒扬与
纪念的意义。如范仲淹被追谥为“文正”。
员外郎一般是闲职,明朝以后常有商贾士绅捐钱获得此官职。
C.“太子太保”与太子太
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太子少保与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则是其副职,后来这些只
是荣誉称号。 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例如,诸葛亮《出师表》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最新
2020 高考文化常识考前自我检测附答案
1. 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二十四史乃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而“前四
史”, 是二十四史中的精华。“前四史”是指(

A.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B.《国语》、《左传》、《战国策》、《史记》
C.《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
)( 3 分)
A .使持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
有持节、假节。“节”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信物,如《苏武传》中“杖汉节牧羊”。
B .歃血,指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或涂抹于钟
鼓之上,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如违约背叛盟友,将遭神的制裁,命如此牲。
D. 文中的“庐”指的是郭家房舍,与陶渊明诗中“结庐在人境”的“庐”意思相
同。
7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才指官名。
B .“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
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