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__整理超经典

合集下载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吸声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或减弱声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吸声材料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吸声材料行业市场主要分为建筑吸声材料和工业吸声材料两个领域。

建筑吸声材料是指在建筑中作为室内环境调节的一种材料。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性的要求提高,建筑吸声材料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建筑吸声材料的主要市场包括室内装饰材料、室内环境调节材料、建筑外墙材料等。

如吸声隔墙、吸声花岗岩、吸音天花板等。

工业吸声材料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于减少噪音和振动的一种材料。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工业吸声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增加。

工业吸声材料的主要市场包括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等。

如汽车隔音材料、航空航天隔声材料、机械降噪材料等。

目前,吸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如下:一、市场规模:吸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吸声材料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亿美元以上。

二、市场竞争:吸声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众多吸声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差异化、品牌影响力、营销渠道等。

三、技术创新:吸声材料行业市场技术创新不断。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吸声材料制造商致力于技术创新。

目前,常见的技术创新包括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产品性能的提升等。

四、市场需求:吸声材料行业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随着人们对环境噪音的重视和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吸声材料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也推动了工业吸声材料的需求增长。

总体来说,吸声材料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比较乐观。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吸声材料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同时,吸声材料制造商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抢占市场份额。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行业背景吸波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吸收性能的材料,能够消耗入射电磁波的能量,吸收部分电磁波并将其转化为微小的热能。

因此,吸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磁波隐身、噪声降低、电磁干扰和衰减等领域。

目前国内吸波材料市场已经成熟,其中主要产品有平板状吸波材料、柔性吸波材料、聚合物吸波材料、金属覆盖吸波材料等。

二、市场现状1.市场规模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电磁波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2.市场竞争目前,吸波材料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方向在于产品性能、生产工艺、价格等方面。

目前主要的竞争企业有东方电磁材料、华立集团、天津蚂蚁电子、国星高科等。

3.市场应用吸波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子、军事、通信、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吸波材料在汽车、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逐渐增多。

三、市场趋势目前,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主要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吸波材料产品技术及性能在不断提升,其中最主要的是在频带范围、吸收性能、厚度等方面的改进。

目前,柔性吸波材料已经成为市场的主要产品之一,未来将会在电磁超材料、吸波膜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发展。

2.市场应用广泛化吸波材料行业市场将会进一步应用于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这将会带动市场进一步扩大,变得更加细分和多样化。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

未来,企业将会通过产品、价格、销售等多方面来进行市场竞争,而高性能、低成本、适应各种应用场景是市场竞争的主要趋势。

四、市场发展机会吸波材料行业在未来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机会。

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1.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新兴终端的应用提供新机会。

2.高端装备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电子设备、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器材、雷达和无线电测量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电磁波的干扰越来越严重。

而吸波材料,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吸收电磁波的新型材料,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市场现状目前,吸波材料市场已形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覆盖了国内外各种相关应用领域。

全球吸波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攀升。

2019年全球吸波材料市场规模约为6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4.5%,且未来几年增长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中国吸波材料市场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8年中国吸波材料市场规模大约为16.5亿元人民币,但随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规模有望在未来逐步扩大。

二、市场驱动因素1.技术创新推动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吸波材料的性能不断提升。

例如,高温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等新型吸波材料,其性能不仅能够适应更加恶劣的应用环境,而且能够显著提升电磁波吸收效果。

2.应用需求推动随着通讯、电子设备、航空航天、雷达等领域应用的广泛深入,对吸波材料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强。

此外,新军事装备的不断研发和应用,也加速了吸波材料领域的发展。

3.政策扶持推动中国政府在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对吸波材料行业给予了大力扶持。

例如:“中国制造2025”、5G网络建设和军备装备研发等中,均对吸波材料行业提出了相关需求和指导意见,给行业带来了政策环境上的利好。

三、市场机遇和挑战机遇:1.5G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5G网络广泛建设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趋势的发展,将为吸波材料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2.新能源汽车驱动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步扩大,需要大量的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吸波材料在汽车电子领域中发挥的作用和需求也日益增强。

挑战:1.竞争压力大:现有的国内外吸波材料企业数量庞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

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标题: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雷达吸波材料是一种关键的技术,用于减少或消除雷达波反射,提高雷达的性能。

在现代军事、航空、航天、通信等领域,雷达吸波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将探讨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雷达吸波材料的现状1. 传统雷达吸波材料传统的雷达吸波材料主要包括各种金属纤维复合材料和碳基材料。

这些材料通过在材料表面构造小尺寸的吸波突起或导电颗粒,使电磁波在材料内部多次反射和散射,从而增加材料内部的电磁波吸收。

尽管传统雷达吸波材料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吸波性能,但其性能受制于材料的结构和成分,难以在各种频率和入射角度下获得稳定的吸波效果。

2. 新型雷达吸波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

其中之一是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应用。

这些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能够在更大范围的频率下实现高效的吸波效果。

此外,纳米材料可以通过调整其成分和结构来改善吸波特性,进一步提高雷达吸波材料的性能。

3. 智能雷达吸波材料智能雷达吸波材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些材料通过结合传感器、反馈控制和自适应调节等技术,能够实时感知和响应外部的电磁信号,从而调整材料的吸波特性。

智能雷达吸波材料的出现,使得雷达系统能够自动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提高了雷达系统的感知能力和抗干扰性能。

二、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雷达吸波材料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未来的雷达吸波材料将不仅仅是单纯吸波的材料,还将具备其他功能,如辐射冷却、热管理、电磁屏蔽等。

这种多功能化的雷达吸波材料能够满足更加复杂和高级的雷达系统需求,提高雷达的性能和可靠性。

2. 可伸缩性传统的雷达吸波材料是固定形状和结构的,难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雷达天线系统。

未来的雷达吸波材料将具备可伸缩性,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场景要求进行形状和结构的自适应调节。

建筑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建筑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大量多种类、 体制繁杂的大功率或高灵
向另~ 侧空 间 的传 播 , 这种 以反 射损 耗 为主的材料仅仅保证 了一 侧空 间的 电磁环 境 , 而对 外界 空间入 射 电磁 波 的能量 衰减不 大 , 使被 反射 回的 电磁 波 在其一 侧循 环传 播 , 恶化 了发射 源

1 涂覆型建筑吸波材料 .
电磁辐射 问题 。 ⑤电子通信设备 , 无线电广播 、 如 通 信基 站 、 面卫 星 发射 台、 波 通 地 微 信、 导航及 雷达 等。 统 的数 量和设 计性 能 , 并且 在 同一空 要 减 少 电磁 辐 射所 带 来 的各 种 不 良
间 内, 电离层 高 度、 气候 条件 、 电介质
建筑 吸波材 料 的 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文/ 李丽光 李文远
1 中国人 民解放 军防化指挥 工程 学院 .
2 中国人 民解放军6 0 6 . 1 1 部队
随着科 学技 术的不 断进 步 , 电子
制失 灵等事 故 , 以及 影响人 们的 身体 健康 。 把 电磁 辐射对 环境 造成 的污 要 染 减小 到最低 程度 , 需对 电磁 辐射 加 以控 制 和 消 除。 目前 , 国相 关部 门 我

A vne a r lI ut da cd t isn s y M ea d r
llT圈 G l sH
④交通系统 , 气化铁路 、 如 轻轨及 地 下铁道 、 电车 等。 交通系统 的四通 八 达使地铁 、 电车等 毗邻居 住楼群 , 方 在 便人们 出行 的同时也带来 了较严重 的
已经意识 到这 个 问题 , 布 了一系列 颁 的相 关 标 准 , ( 业 场所 微 波 辐射 如( 作 卫 生 标 准 , 它规 定 了职业 及 公众 在 不 同 频率 范 围暴 露 情 况 下所 能 接收

吸波材料的作用和用途

吸波材料的作用和用途

吸波材料的作用和用途在现代科技生产中,吸波材料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其在吸波领域的作用和用途日益凸显。

随着无线通信、雷达预警、电磁干扰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吸波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吸波材料主要通过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方法,将电磁波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以达到减轻电磁辐射对设备和人体的危害,提高系统性能和保护隐私等目的。

吸波材料的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军事装备、航空航天、信息安全等领域。

在无线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电磁波干扰和保护通信隐私,吸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天线、通信设备外壳等部件。

在雷达系统方面,吸波材料可以减少雷达系统发射的电磁波反射,提高系统的探测性能和隐蔽性。

在军事装备中,吸波材料可以降低军事设备被敌方雷达系统发现的可能性,提高作战的秘密性和安全性。

除此之外,吸波材料还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航空器和航天器在高速飞行时会受到较强的电磁波干扰,而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地减轻这种干扰,提高飞行安全性和通信质量。

在信息安全领域,吸波材料被用于制造抗窃听设备和防护措施,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吸波材料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吸波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上。

吸波性能是吸波材料的最基本功能,即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

吸波材料通过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可以吸收电磁波中的能量,将其转化为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从而减轻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吸波性能的好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结构、厚度和工艺等因素。

一般来说,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越好,对电磁波的吸收效果越显著。

同时,吸波材料的抗干扰能力也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波的干扰日益严重,影响着通信、雷达和其它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吸波材料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设备受到电磁干扰的程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吸波材料可以起到屏蔽和隔离电磁波的作用,将外界干扰降至最低程度,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通信效果。

在研究吸波材料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型吸波材料的合成方法、改善材料的性能和拓展材料的应用领域。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吸波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吸波材料行业是一种用于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能够泄散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减小电磁波的反射和传播,对于通信和雷达工程有着重要的应用。

目前吸波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电信、航天、军事等领域,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产品。

1. 市场规模吸波材料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根据机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吸波材料市场规模约为23.8亿美元。

而预计到2027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5亿美元。

这说明了吸波材料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潜力。

在吸波材料的应用领域中,军事领域是其主要市场。

军事领域需要特殊材料来吸收电磁波,从而保证通讯和雷达技术的安全和保密性。

同时,吸波材料在电磁辐射防护和噪声控制领域也有广泛应用,这些领域对吸波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 产品类型及应用吸波材料主要分为磁性吸波材料和介质吸波材料两类。

磁性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吸波材料、钕铁硼吸波材料和铁矽铝酸盐吸波材料等;而介质吸波材料则主要包括氧化锌吸波材料、聚氨酯吸波材料和聚苯乙烯吸波材料等。

吸波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通信领域吸波材料可以用于隔绝电磁波,从而保障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

吸波材料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产品,如微波零件、天线罩、一个小型化的包装等。

2.2 电磁辐射防护领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电磁波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吸波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波辐射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因此在电磁辐射防护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2.3 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吸波材料应用于空间遥感与通信、雷达隐身装备等方面。

同时,在航空航天领域上,对设备重量、成本、耐用性和质量等要求非常高,因此吸波材料在航空航天设备上的应用有着严格的技术标准。

2.4 其他领域此外,吸波材料也可用于噪音控制、医疗器械、计算机电子、汽车等领域,因为吸声材料具有吸收声波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噪音。

3. 发展趋势在吸波材料市场中,除了注重吸波性能之外,还需要考虑工艺性能,包括材料制备、成本和可靠性等。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

吸波材料现状和应用整理超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入射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雷达、医疗等领域。

下面将对吸波材料的现状和应用进行整理。

一、吸波材料的现状:1.传统吸波材料:传统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吸波材料、碳基吸波材料和金属粉末吸波材料。

铁氧体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特性,但存在成本高、重量大的缺点。

碳基吸波材料在低频和高频段有较好的吸波性能,但在中频段表现一般。

金属粉末吸波材料具有宽频带吸波特性,但其吸波效果受到金属粉末颗粒尺寸和分布的影响。

2.新型吸波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新型吸波材料不断涌现。

例如,石墨烯、纳米颗粒、纳米线等材料的引入,使得吸波材料具备了更好的吸波性能和适应性。

此外,还有基于多孔介质和微波介质等新型吸波材料不断得到应用。

二、吸波材料的应用:1.电子和通信领域:吸波材料在电子和通信领域中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中,吸波材料可以减少电磁波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干扰。

在通信设施中,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因电磁波反射和散射引起的信号衰减和干扰,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雷达领域:吸波材料在雷达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吸波材料可以减少雷达系统的回波信号,提高雷达系统的探测精度和隐形性能。

吸波材料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包括雷达天线的吸波包覆、飞机和船只的外壳吸波涂层等。

3.医疗领域:吸波材料在医疗领域中也有应用。

例如,医学成像设备中的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干扰,提高图像质量;医用射频治疗中的吸波材料可以减少射频波的反射和散射,增强治疗效果。

4.军事领域:吸波材料在军事领域中是一种重要的隐身材料。

吸波材料可以减少战机、舰船等装备的雷达反射截面,提高敌方雷达探测的难度和战略优势。

吸波材料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隐身战机的外表面吸波涂层、导弹的吸波翼盒等。

综上所述,吸波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吸波材料的性能和适应性也在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波材料的发展现状一.1.目前吸波材料分类较多,现大致分成下面4种:1.1按材料成型工艺和承载能力可分为涂覆型吸波材料和结构型吸波材料。

1.2 按吸波原理吸波材料又可分为吸收型和干涉型两类。

吸收型吸波材料本身对雷达波进行吸收损耗,基本类型有复磁导率与复介电常数基本相等的吸收体、阻抗渐变“宽频”吸收体和衰减表面电流的薄层吸收体;干涉型则是利用吸波层表面和底层两列反射波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反进行干涉相消。

1.3 按材料的损耗机理吸波材料可分为电阻型、电介质型和磁介质型3大类。

碳化硅、石墨等属于电阻型吸波材料,电磁能主要衰减在材料电阻上;钛酸钡之类属于电介质型吸波材料,其机理为介质极化驰豫损耗;磁介质型吸波材料的损耗机理主要归结为铁磁共振吸收,如铁氧体、羟基铁等。

1.4 按研究时期可分为传统吸波材料和新型吸波材料。

铁氧体、钛酸钡、金属微粉、石墨、碳化硅、导电纤维等属于传统吸波材料,它们通常都具有吸收频带窄、密度大等缺点。

其中铁氧体吸波材料和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研究较多,性能也较好。

新型吸波材料包括纳米材料、手性材料、导电高聚物、多晶铁纤维及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等,它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

其中纳米材料和多晶铁纤维是众多新型吸波材料中性能最好的2种。

2.无机吸波剂2.1 铁系吸波剂2.1.1 金属铁微粉金属铁微粉吸波剂主要是通过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吸收衰减电磁波,主要包括金属铁粉、铁合金粉、羰基铁粉等。

金属铁微粉吸收剂具有较高的微波磁导率,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其抗氧化、抗酸碱能力差,介电常数大,频谱特性差,低频吸收性能较差,而且密度大。

2.1.2 多晶铁纤维多晶铁纤维具有很好的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及较强的介电损耗,并且是良好的导体,在外界电场作用下,其内部自由电子发生振荡运动,产生振荡电流,将电磁波的能量转化成热能,从而削弱电磁波。

2.1.3 铁氧体铁氧体吸波材料是研究较多也较成熟的吸波材料。

它的优点是吸收效率高、涂层薄、频带宽;不足之处是相对密度大,使部件增重,以至影响部件的整体性能,高频效应也不太理想。

2.2碳系吸波剂2.2.1石墨、乙炔炭黑据报道乙炔炭黑属介电型吸收剂,由于其粒径为纳米级,不仅能吸收电磁波,还能有效抑制红外辐射;石墨在二战期间就被用来充填在飞机蒙皮的夹层中吸收雷达波,由于其密度低,也常被用来充填在蜂窝夹层结构中。

导电炭黑还被用来与高分子材料复合,调节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达到吸波效果,但石墨、乙炔炭黑作为高温吸收剂的缺点是高温抗氧化性差。

2.2.2 碳纤维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或低分子烃气体原料加热所形成的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不完全的石墨结晶沿纤维轴向排列的物质,其碳含量为90%以上。

随碳化温度的升高,碳纤维结构由乱层结构向三维石墨结构转化,层间距减小,电导率逐步增大,易形成雷达波的强反射体,如高温处理的石墨纤维。

低温处理的碳纤维,结构疏松散乱,是电磁波的吸收体,是良导电性的电损耗材料。

因此,只有经过特殊处理的碳纤维才能吸收雷达波。

2.2.3碳纳米管在1991年发现碳纳米管(CNTS)以来,众多研究者对它的纳米和微型器件的研究更加重视。

碳纳米管作为导电物质,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得它广泛的被用作吸波材料。

在用适量稀土氧化物改性,并与环氧树脂充分混和制成复合吸波材料后,碳纳米管的吸波性能可大幅提高。

2.3 陶瓷系吸波剂用于高速飞行器组件上的雷达吸波材料要承受长时间高温工作的特点,而陶瓷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特别是耐高温、强度高、蠕变低、膨胀系数小、耐腐蚀性强和化学稳定性好,同时又具有吸波功能,能满足隐身的要求,因此已被广泛用作吸收剂。

陶瓷吸波材料主要代表有碳化硅吸波材料、碳化硅复合吸波材料。

2.3.1 碳化硅在陶瓷吸波材料中,碳化硅是制作多波段吸波材料的主要组分,有实现轻质、薄层、宽频带和多频段吸收的可能,应用前景广阔。

2.3.2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化硅-碳纤维材料综合了SiC耐高温氧化和碳纤维的高强度与导电优点而成为一类新型陶瓷纤维材料,它的损耗效应综合了介电损耗和磁损耗,这是由于该纤维是以β-SiC型微晶与自由状态的x(x可以是C、N、Pe、Ni、Co、Zr单独一种或同时多种元素)成混晶状态。

通过聚碳硅烷与沥青共混纺丝,然后将其硫化使之气流下以200~250℃/h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000~1200℃,成为热不熔化体,在N2烧结一定时间,转化为SiC-C纤维。

这种纤维具有吸收雷达波的功能,经过与环氧树脂复合制成平板,衰减-10 dB的频带宽度超过10 GHz。

3 有机物为主体吸波剂3.1 导电高分子类吸波材料导电高分子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高分子通过电化学或化学“掺杂”使其由绝缘体转变为导体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机理一般认为是掺杂导电高分子的载流子是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等。

目前,导电聚合物型吸波涂层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单一的导电聚合物的吸波频率较窄,其吸波性能依赖于导电聚合物的主链结构、室温电导率、掺杂剂性质、微观形貌、涂层厚度、涂层结构等因素.提高材料的吸收率和展宽频带是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的研究与发展重点。

3.2 视黄基席夫碱类吸波材料视黄基席夫碱盐具有吸收无线电波的特异性能,在国防建设和军事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987年美国研制出一种非铁氧体基吸波材料,它就是由多种视黄基席夫碱盐组成的含双键的聚合物,其吸波性能良好,质量仅为铁氧体的1/10,对雷达波的衰减可达80%以上,特定类型的视黄基席夫碱盐可吸收特定的雷达波波长,因此通过对这些特定的视黄基席夫碱盐进行搭配、组合,从而达到宽频的吸波效果。

这一报道引起了人们对席夫碱研究的重视,为视黄基席夫碱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

4 其他吸波材料简介4.1 等离子体吸波材料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近几年才有新发展的新兴隐身技术,是利用等离子体回避探测系统的两种技术。

目前产生隐身等离子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飞机的特定部位(如强散射区)涂一层放射性同位素,对雷达波进行吸收;另一种是在低温下,通过电源以高频和高压的形式提供的高能量产生间隙放电、沿面放电等形式,将气体介质激活,电离形成等离子体。

等离子隐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等离子隐形涂料:以放射性同位素210钋、90锶为原料,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使飞行器表面在空气层电离时,形成一层等离子来吸收微波、红外线等其吸收性。

能在1~20GHz范围内反射率可达-17dB。

4.2 手性吸波材料手性材料是指与其镜像不存在几何对称性,且不能使用任何方法使其与镜像重合的材料。

研究表明,具有手性结构的材料能够减少入射电磁波的反射并能吸收电磁波,手性吸波材料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吸波材料。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将手性吸波材料附于金属表面的试验结果表明:它与一般吸波材料相比,具有吸波频率高、吸收频带宽的优点,并可通过调节旋波参量来改善吸波特性。

在提高吸收性能、扩展吸波带宽方面具有很大潜能。

4.3 智能化吸波材料智能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高科技材料,它是将驱动件和传感件紧密融合在结构中,同时也将控制电路、逻辑电路、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等集成在结构中,通过机械、热、光、化学、电、磁等激励和控制,使智能材料不仅具有承受载荷的能力,还具有识别、分析、处理及控制等多种功能,并能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多种参数的检测,而且还能动作,具有改变结构的应力分布、形状、电磁场、光学性能、化学性能等多种功能,从而使结构材料本身具有自诊断、自适应、自学习、自修复、自增值、自衰减等能力。

智能材料这种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节自身的结构和性能,并对环境做出最佳响应为隐身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使智能隐身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目前对吸波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发展能强吸收的吸波材料。

强吸收仍然是吸波材料追求的主要目标,它是吸波材料的最基本要求;⑵发展能兼容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及红外光等多波段的宽频吸波材料;⑶发展质量轻、厚度薄不影响飞行器机动性能的吸波材料;⑷发展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并且具有较高的可维护性和较长使用寿命的吸波材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今后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 铁系吸波剂。

如何在不显著影响电磁性能的前提下,与导电高分子材料复合制得复合吸波剂,并进行多层结构的设计,使其达到轻质、宽频和吸收强的特点;(2)碳系吸波剂。

作为轻质吸波剂,其与强吸收性能材料的复合及其纳米化是其发展的主要方向;(3)陶瓷类吸波剂。

作为耐高温、高强度吸波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在保持其耐高温特性的前提下,与磁性金属、碳系吸波剂的复合、纳米陶瓷吸波剂的研究等将是吸波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4)导电高分子吸波剂作为新型轻质吸波剂将越来越受到人们地重视,就如何在一定导电情况下,促使其具有一定的磁性能,具有电磁损耗;加强与无机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将是以后发展的重点;(5)迫切需要开发新型吸波材料以满足探测技术的发展对隐形物体的威胁。

现阶段我们正在探讨一种新型的含双噻唑基、二茂铁基的席夫碱的电磁性能,通过对其电磁性能的研究来和隐身技术所需参数进行匹配,达到吸波效果。

这对目前提出的吸波材料需要满足轻质的要求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吸波材料简介>>二.1.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是一种复介质材料, 对电磁波的吸收既有介电特性方面的极化效应又有磁损耗效应。

具有吸收率高、涂层薄和频带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吸波材料领域。

铁氧体磁性吸波材料的不足之处是其复介电常数实部和复磁导率实部较小, 密度大, 饱和磁化强度低, 居里温度低及高温稳定性差, 因此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2.金属微粉磁性吸波材料通常所指的金属微粉的粒度为0. 5~20μm。

金属微粉吸波材料具有居里温度高、温度稳定性好、在磁性材料中磁化强度最高、微波磁导率较大、介电常数较高等优点, 因此在吸波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主要是通过磁滞损耗、涡流损耗等方式吸收电磁波。

目前主要使用的金属微粉的尺寸通常是1~10μm, 对于金属微粉磁性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合金及其化合物方面,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对于磁性金属微粉吸波性能的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应用, 但是由于磁性金属微粉的密度大, 抗氧化、耐酸碱能力差, 远不如铁氧体; 磁性金属微粉的填充率不会很高, 电阻率低, 介电常数较高且频谱特性差、低频段吸收性能较差等原因, 磁性金属微粉向纳米尺度和复合化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3. 多晶金属纤维磁性吸波材料多晶金属纤维磁性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是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 此外它还是一种良导体, 具有较强的介电损耗吸收性能, 在外界交变电场的作用下, 纤维内的电子产生振动, 将电磁能部分转化为热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