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设计
高中-高一-美术-《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
高中-高一-美术-《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高中高一美术《绘画的色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色相、明度、纯度。
掌握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并能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优秀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进行色彩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色彩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增强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美的观察和欣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理解与运用。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在绘画中灵活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表现出独特的情感和氛围。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丰富的绘画作品图片、色彩知识讲解视频等。
2、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3、色彩样本,如色相环、明度和纯度的色卡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幅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色彩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绘画的色彩。
2、知识讲解(15 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色相环,讲解色相的概念,即色彩的名称,如红、黄、蓝等。
展示不同明度和纯度的色彩样本,讲解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
举例说明色彩的三要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搭配、室内装修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色彩的特性。
3、色彩对比与调和(15 分钟)展示几幅具有明显色彩对比的绘画作品,如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
分析对比色在画面中产生的强烈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展示一些色彩调和的作品,如莫奈的《干草堆》系列,讲解色彩调和的方法,如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对比色调和等。
高中美术一年级《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教学设计-人美版
高中美术一年级《抒情与写意—文人画》教学设计-人美版[教学课题] 《抒情与写意-文人画》一、教学背景:[课型] 高中美术鉴赏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课时] 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取材于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主题二《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本节课讲授文人画这一范畴。
本课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主要针对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及其艺术特征做系统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绘画,掌握欣赏中国画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本课以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图片。
三、设计理念:1、以"形成学科素养、延续审美"为核心,欣赏贯穿于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和美术作品一起直观形象地演示,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补课界的大难题,极大调动了学习学生探究的兴趣。
2、根据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和审美层次的实际情况,抓住学生爱"探究"的心理特点,通过观看、聆听、和参与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记忆,打造高效课堂。
四、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文人画的概念、艺术特征有所认识,理解文人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趣味,懂得鉴赏文人画的基本方法,树立高尚的审美观点。
过程与方法:识读不同表现语言的文人画作品,理解文人画表现的一般规律。
学生能按照要点分步骤地鉴赏文人画作品。
情感态度:在欣赏画家作品过程中,感悟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体验水墨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借助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文人画中包含的艺术特征及理想含义。
、2、教学难点中国传统文化是文人画的根基,认识文人画的程式化特征,了解艺术家以形写神的审美趣味。
六、教学准备:教材、导学材料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受新知导入:网络聊天用的最多的表情符号—翻白眼。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精选15篇)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高中美术教学计划(精选15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
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美术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1(1)、课程分析“美术鉴赏”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中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计划。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学生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2)、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中外传统的优秀美术作品,也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近现代美术作品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实用性美术作品。
通过欣赏和分析这些美术作品,能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陶冶审美情操。
尤其是现代主义系列中的抽象主义美术作品,能激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3)、具体实施计划:1、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课堂教学与网络信息技术合理的整合起来。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播放相关教学短片及著名电影,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
3、发展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从网络上搜集一些课本上所没有涉及的内容,如优秀的`美术作品,画家的生平趣事等等各种关于美术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4)、教学目标通过“美术鉴赏”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2、积极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3、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美术设计类教学简案高中
美术设计类教学简案高中摘要:本篇文档旨在介绍一份针对高中美术设计类教学的简案。
本简案主要包括课程概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内容,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份全面的教学规划,以促进学生在美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课程概述:美术设计是高中阶段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系统掌握美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美术表现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包括造型能力、色彩表现能力和构图能力等。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其能够准确地感知和欣赏艺术作品,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评析。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美术创作,并能够提出新颖的艺术创作理念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使其能够通过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内容:1.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线条、造型、色彩、光影等基本要素的认识和运用。
2. 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的学习,了解不同时间和地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3. 素描与素描写生的训练,掌握基本的观察技巧和描绘方法。
4. 水彩画、油画、版画、素材拼贴等不同媒介的创作实践。
5. 设计思维与创意思维的培养,通过不同的创作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艺术技法和创作方法。
2. 任务驱动法:通过不同的创作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和能力。
3.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实践实训法:通过实践性的创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的评估。
2. 创作作品评估: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创意性、技巧运用等方面的评价。
高中美术设计教案模板(共4篇)
高中美术设计教案模板(共4篇)第1篇:高中美术教案设计高中美术教案设计大全【篇1:高中美术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篇1:高中美术教案__人教版_(样本参考)教案样本《宛自天开──古代园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六课《宛自天开——古代园林》。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因为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丘、河流、花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又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级等建筑小品,并且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地发挥创造,因而创作手法极为丰富、灵活,往往营造出独具特色、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
因此,在这里极有必要将古今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们能够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并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皇家园林,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通过课文图版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实例,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
难点: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但仅凭课堂所提供的一些图片,难以是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时应当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设计思想:在新课程标准探究性、实践性、体验性等原则的指导下,这节课通过对于园林的图片展示以及视屏解说,激发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让学生对古代园林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看教材自学、分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发展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播放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宣传片,吸引学生兴趣,再引入中国古代园林。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
2. 学习并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了解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
1. 色彩的基本知识:色相、饱和度、明度的定义和关系。
2. 色彩的搭配原则:如何进行有效的色彩搭配,以及色彩搭配的技巧。
3. 色彩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 采用讲解、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T、视频等,使教学更生动有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色彩的作用和影响。
2. 讲解新知:详细解释色彩的基本概念和搭配原则。
3. 示范操作:教师现场演示色彩搭配的技巧,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
4.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行设计色彩搭配方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找出问题并改正。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实践作品,评价他们对色彩搭配技巧的运用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集合10篇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集合10篇高中美术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我的教学工作将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初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手工融合贯通在一起。
以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和国画的传统教学。
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的学习,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②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
”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知识的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的心理。
我在课堂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绘画”《神来之笔 (幻想与偶然)》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绘画”《神来之笔 (幻想与偶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能够:1.了解神来之笔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掌握幻想与偶然在绘画中的表现手法;3.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幻想与偶然的绘画作品。
二、教学内容2.1 神来之笔在绘画中的重要性2.1.1 神来之笔的概念神来之笔是指艺术创作过程中突然迸发的灵感和创意。
它是艺术家心灵的闪现,能够使作品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2.1.2 神来之笔在绘画中的作用•增添艺术作品的个性和独特性;•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作品更富创意和想象力;•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2.2 幻想与偶然在绘画中的表现手法2.2.1 幻想的表现手法•使用夸张和变形表达内心的幻想;•运用奇幻的色彩和构图形式创造虚幻的情景;•融入神秘和梦幻的元素,体现幻想的独特性。
2.2.2 偶然的表现手法•利用意外和偶然的元素来构思作品;•探索变化和巧合的可能性,表达偶然的奇妙性;•运用随机性的创作技巧,突破常规,创造独特的效果。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具有神来之笔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神来之笔的兴趣和探讨。
3.2 知识讲解与示范结合幻想与偶然的概念,讲解神来之笔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示范一幅运用神来之笔创作的绘画作品。
3.3 学生实践与探索学生按照所学的表现手法,自行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幻想与偶然的绘画作品。
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3.4 学生展示与评析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评析。
通过互相分享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幻想与偶然在绘画中的表现手法。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发言、作品展示和评析等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个人口头表现、绘画作品评分等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幻想与偶然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提升情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通过示范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幻想与偶然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和表现手法。
高中美术学教案
高中美术学教案美术,作为一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学科,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技巧,更要引导学生感受和表达。
本次教案的核心内容围绕“色彩与情感”的主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色彩不仅能够美化画面,还能传达情感和意境。
教案的第一步是引入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色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色彩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体验。
例如,温暖的红色可能让人联想到热情和活力,而冷蓝则可能引发平静或孤独的情绪联想。
这一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感官认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是理论讲解阶段。
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色彩理论的基本知识,包括色轮、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搭配的原则。
通过对色彩理论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理解色彩,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实践操作阶段是教案的重点。
学生将动手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来表现特定的情感主题。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如描绘一个快乐的场景、表达失落的感受等,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画笔去探索色彩与情感的结合点。
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助手。
他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建议。
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论,从而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是作品展示和评价阶段。
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讲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使用的色彩是如何表达特定情感的。
教师和同学们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反思和提升。
通过这样的教学流程,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色彩的知识,更能在实践中感受到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微妙联系。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美术的乐趣。
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美术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高中美术大单元,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高中美术大单元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绘画、雕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1.高中美术大单元的概念及内涵介绍;2.绘画、雕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讲解;3.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画作,引导学生进入艺术世界,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好奇心和热情。
2.讲解高中美术大单元(30分钟)介绍高中美术大单元的概念及内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单元”,以及它包括哪些内容。
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绘画、雕塑、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讲解(60分钟)在这个环节,老师将以绘画、雕塑、设计为主线,分别讲解它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例如:绘画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雕塑中的造型、比例等;设计中的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
同时,老师还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
4.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培养(60分钟)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通过展示一些现代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同时,老师还将通过一些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并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通过回顾教学内容及过程,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提出自己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2.实物展示3.小组合作4.个人实践操作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2.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馈;3.通过作业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美术工具和材料3.艺术作品及案例分析材料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在导入环节和实践操作环节设计较为成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优秀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素描技巧,理解光影变化对物体表现的影响,并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1. 素描基础:介绍线条、比例、结构等基本概念;
2. 明暗处理:分析光的方向、强度对物体明暗的影响;
3. 实物写生:选取常见静物进行现场写生练习;
4. 作品分享与讨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交流。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 讲解示范:老师结合实例详细讲解素描的基本技巧和明暗处理方法。
-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静物写生,老师巡回指导。
- 互动讨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小组内分享,相互学习提出建议。
- 课堂总结: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要点,强调创作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 示范教学:通过老师的现场演示,直观展现技巧的运用;
- 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和技能;
- 互动教学:利用小组讨论和作品分享,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学评价
-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 成果评价:通过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性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反馈评价: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每堂课后,教师需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学生参与度如何,哪些环节可以改进等问题,以便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高中美术《纸浮雕》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纸浮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纸浮雕作品的形象特点,学习制作纸浮雕的基本技法,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技法制作一件纸浮雕作品。
2.通过欣赏、讨论,感受立体造型工艺的特点,学会利用基本技法制作简易的纸浮雕,提高立体造型能力。
3.提高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养成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喜爱之情,提高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纸浮雕的制作方法。
难点: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制作精细新颖的纸浮雕。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设置情境提问:①结合我们之前所学的知识,思考一下浮雕的定义是什么?(在平面上用凹凸表现形象的雕塑)②浮雕的常用材料有哪些?(石材、金属、木头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浮雕属于立体构成,它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形式,指在平面上用凹凸表现形象的雕塑。
制作材料除了石材、金属和木头外,卡纸也可以用来制作浮雕,我们统称为纸浮雕。
那么该怎样运用这种简单易得的材料来完成浮雕作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纸做的立体图像——《纸浮雕》。
活动二:描述分析1.认识纸浮雕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系列纸浮雕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①纸浮雕作品与之前所学如剪纸等传统纸工艺有何不同?(纸浮雕立体、剪纸平面)②纸浮雕作品有哪些特点?(有立体感、起伏变化有规律)教师总结:虽然都以纸材为原始材料,但相对比剪纸作品,纸浮雕作品更概括;起伏变化有规律,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用一张纸就可以制作做出各种动物、器皿乃至人物、建筑,整体造型生动,而且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
2.纸浮雕的形象特点展示纸浮雕作品《人面纸浮雕》,引导学生赏析,4人一小组讨论问题:①作品表现了什么形象?(人脸形象)②具有怎样的特点?(五官简洁,造型夸张、对称的美感)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作品内容是以纸做的立体人面造型,五官明确,且头发、耳朵处有装饰,整体的形象高度概括与夸张;头发部分蜷曲,鼻梁、下巴处通过折、刻的方式使面部变得立体,制作精细,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美感,这样的韵律感和节奏感也是纸浮雕作品的共同特点。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范文
高中美术教资教案范文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手段。
美术教资教案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规范课堂教学而编写的教学文件。
下面是一篇关于高中美术教资教案范文,供参考。
课题:描绘光影与构图的技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历代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光影和构图的技法,提高学生对光影和构图的认知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4.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著名画作《蒙娜丽莎》和《晚餐坐姿》等作品,向学生介绍光影和构图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运用光影和构图来表现画面效果的。
二、讲解(10分钟)1.光影的表现a.介绍光与影的关系,不同光线对物体的影响;b.以各种艺术作品为例,向学生讲解艺术家运用光影来增强画面效果的方法和技巧;c.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等方式感受光影在生活中的表现。
2.构图的技法a.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如平衡、对称、比例等;b.以不同艺术作品为例,向学生讲解艺术家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c.引导学生通过图片欣赏等方式来分析和评价不同构图方式的优缺点。
三、练习(25分钟)1.光影练习a.学生自选一个物体进行写生,通过观察和绘制体会不同光线下物体表面的明暗变化;b.分组讨论和分享自己绘制的作品,并互相评价;c.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光影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
2.构图练习a.学生选择一张图片进行构图,通过剪纸或简笔画进行构图实践;b.分组分享自己的构图作品,并互相评价;c.老师进行点评,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构图来营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四、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光影和构图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介绍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拓展对光影和构图的理解和应用,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高中美术《中国画的笔法》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中国画的笔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的笔法分类,掌握中、侧锋以及顺、逆笔用笔的技法,能够通过操纵用笔,到达理想的画面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观赏、商量,并加以实践和练习,增强关于中国画笔法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强化学习中国画的兴趣,提高美术素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画的运笔方法。
难点:能够灵敏操纵运笔,营造丰富的画面效果。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播放大师和机器人画国画的视频片段,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认真观察人手和机械手臂的不同,说一说为什么机器人画出的国画有种僵硬、死板的感觉学生答复,教师总结: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需要靠手指、手腕、手臂甚至是气息、心境的配合来操纵运笔,才能画出气韵生动的国画作品,里面学问可谓是博大精深,非一日之功。
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走进这魅力无穷的国画世界,感受笔墨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画的笔法)。
活动二:描述分析1.笔法展示(洛神赋图)(太白行吟图)局部,提出问题:(1)人物衣纹的线条有何变化(粗细、长短变化等)(2)这两种不同的线条画出的物象给你的感觉有何不同(刚柔、疏密等)学生答复,教师总结:这些画面中的线条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富的变化,是因为他们的笔法不同,所以营造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2.中国画的运笔方法和特点教师出示一系列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1)从这些画作当中,可以发觉哪些不同的线条(有的线条挺拔有力,有的墨色浓淡不一,有的自然浑圆,有的枯老、受挫)(2)教师请学生拿出纸笔,在纸上进行体验:大家尝试画一下刚刚发觉的线条,看看运笔的方向和笔管的角度有什么变化(笔管垂直,线条流畅;笔管倾斜,墨色丰富;从左往右运笔,线条自然浑圆;方向反之,线条枯老)(3)整支毛笔沾水,分别用笔尖和笔腹蘸墨和蘸水,在纸上自由行笔,看看这时候的墨迹又有了怎样的变化(笔尖蘸墨,笔腹蘸水,色阶变化丰富) 学生答复,教师总结:笔管与纸垂直,勾出的线条柔韧有力,这是中锋用笔。
高中美术《托物寄情》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托物寄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知中国画托物寄情的特点并且能够理解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描述、分析、评价等,认识美术作品与生活以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托物寄情,提高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好习惯并且增强热爱生活的意识,感悟美术作品所渗透的情感,从而陶冶情操,提高美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艺术家的个人情感。
难点:美术作品中渗透出的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审美价值。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激趣导入朗诵赞扬植物的诗词。
请学生回忆朗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展示王冕《墨梅图》并总结古人运用绘画的方式传情达意,揭示课题《托物寄情》。
环节二:描述分析1.提出问题: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学生思考回答:梅、兰、竹、菊。
教师总结:四君子为梅、兰、竹、菊,每一个植物各自秉性,却别具君子之风。
2.出示《墨梅图》,提出问题:作品给你什么感觉?表现了画家什么情感?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表现了梅花凌寒傲骨的特点,传达了画家孤芳自赏的性格。
接着展示《墨梅图》上的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并且提出问题:结合题款思考画家传达的情感是怎样的?学生回答:表现了孤傲的性格。
教师总结:对异族统治不满而独钟于梅花心志。
追问:画家为什么要画成“墨梅”?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
3.多媒体展示徐渭《墨葡萄图》提出问题:结合题款思考徐渭传达了什么情感?怎么传达的?学生小组交流探讨并回答:徐渭生活的困苦。
教师讲解徐渭的生平事迹并总结:透过作品,表现了徐渭狂放洒脱、愤世嫉俗的性格,表现了一个落魄怅然的文人形象。
环节三:总结解释总结:中国传统绘画通过对植物的人格化,寄托自己的精神情感,表达更深层次的自我。
高中美术教案模板三篇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西⽅现代艺术 教材分析: 《西⽅现代艺术》是普通⾼级中学《美术鉴赏》(⼈美版)第13课的内容,从教材内容上来讲,学⽣对各种类型美术作品的鉴赏知识有了⼤致了解。
因此,本课的⽬的是围绕“个⼈主义与形式主义的汇合”这个主题,对西⽅现代艺术作⼀个概括的历史性梳理,使学⽣对西⽅现代艺术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课中我采⽤“欣赏与实践结合”“⾳乐与美术结合”的设计⽅案。
课中既有美术鉴赏部分⼜有设计活动制作展⽰部分。
只是在教学设计⾥各⾃侧重点、所占⽐例不同。
“教学⽬标”符合《⾼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指导精神:“提⾼学⽣的美术素养、涵养、美感,丰富⽣活情趣和终⾝爱好美术的情感,培养⼈⽂精神,完善⼈格”。
内容结构: 本课分引⼊、讲授、讨论,体验四部分,为更好地了解它们各⾃的特点。
所选作品都是在美术发展有代表性的,包括⼀些有影响的西⽅前卫艺术。
但是,对于它们的价值和作⽤,则要具体分析,不可⼀概⽽论。
本节课以西⽅现代绘画的⼏个主要流派为主要内容,领会西⽅现代艺术的特点。
学情分析: 根据⾼中学⽣年龄的特点,求知欲强,独⽴思考能⼒争强,很有分析评论的能⼒,同时,他们⼜不仅满⾜与现在教学内容,喜欢创新,喜欢刺激,喜欢独具匠⼼,喜欢博览群书,更喜欢在络上收索他们喜欢且易接受的信息。
另⼀⽅⾯,他们的艺术基础不是很扎实,艺术素质⾼低差别⼤,接受艺术的能⼒不均衡。
根据这些我考虑在本课教学中,加些互动以调动学⽣的积极性。
教学⽬标: (1)知识⽬标:对西⽅现代前卫艺术及其思潮有⼀定的分辨能⼒,学会鉴赏与评述的基本⽅法。
并敢于⼤胆的在实践中运⽤。
(2)能⼒⽬标:培养与提⾼学⽣观察、鉴赏、评述、创新、实践等能⼒。
(3)情感⽬标:培养学⽣热爱⾃然、热爱⽣活、热爱艺术,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活态度。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2篇)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高中美术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古代大型雕塑的遗存。
2、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内容:地上纪念性雕塑、墓室内随葬的俑和明器,其代表一年级数学试卷doc性作品与艺术成就;从中体会纪念性大型雕塑与小型架上雕塑之间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对典型作品的艺术分析,启发学生理解大型广场雕塑与室内小型雕塑的不同特点;理解不同材质的作品对雕塑语言的不同运用。
2、古代随葬的俑和明器所反映的灵魂观念对后世仍有影响,现在社会上仍有以纸人、冥币等随葬的封建迷信活动,启发学生对此有批判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三彩属于什么?兵马俑你了解多少?二、新课1、20世纪下半叶,中国古代雕塑有什么样的重大高中化学试卷网发现?欣赏视频:三星堆2、讨论: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包括几部分?兵马俑有什么样的特点?3、引导学生比较霍去病墓石刻群,指名鉴赏。
简介:唐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
位于陕西省乾县北的梁山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墓石刻唐18陵石刻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其题材和雕刻手法均大大超过了以前的陵墓石刻,既有圆雕,也有浮雕和线雕。
有唐太宗生前所乘的6匹战马的浮雕──昭陵六骏。
自乾陵以后,石刻群的组合基本固定,按性质不同,可分6类:1、狮子;2、石人石马和马夫;3、翼兽化学工业出版社电话和北门六马;4、“蕃酋”像;5、华表;6、碑石、无字碑和述圣记碑。
4、欣赏汉、唐俑。
唐三彩是唐代低温铅釉陶器。
胎料多为白色瓷土,先以1150℃左右的温度素烧,施釉后再以900℃烧成。
创始于初唐,繁荣在盛唐。
为丧葬明器,其流行同厚葬之风有关。
你最喜欢哪件作品?重点:击鼓说唱俑:东汉时期,陶俑继续流行于中原和关中一带,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方案
高中美术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4.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5.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独立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着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评价能力;2.强调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和改进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美术史与名画赏析2.素描与水彩画技法3.艺术创作实践四、教学过程:1.美术史与名画赏析a.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不同艺术流派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b.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c.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2.素描与水彩画技法a.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表达能力;b.教师进行技法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c.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和互相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3.艺术创作实践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作,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寻找素材和题材;b.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构思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c.学生互相交流并进行改进,学生通过互相评价和建议,帮助彼此提高作品质量。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和技巧;2.演示法:教师进行技法示范,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逐步提高技能水平;3.实践法:通过实际的艺术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相交流,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激情。
六、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表现和创造力,评价学生的艺术能力和审美水平;2.学生互评: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提高;3.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作品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发展。
七、教学资源:1.名画图片和展览;2.美术知识和技法的教材和教具;3.美术作品的实物和模型。
八、教学手段:1.翻转课堂:教师将美术史和艺术赏析的内容制作成视频或课件,让学生在家里预习,课堂上进行讨论和答疑;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和制作艺术作品;3.互动演示:通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平台,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创作过程,进行互动和讨论。
美术教室教案高中版模板
美术教室教案高中版模板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构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理解色彩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了解色彩的基本分类和搭配原则;学生能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示范,学生能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绘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色彩搭配原则;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构成,引导学生对色彩的注意和思考。
2. 概念讲解,介绍色彩构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讲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搭配原则。
3. 示范与实践,教师进行色彩构成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所学知识。
4. 创作与表达,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5. 总结与展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
五、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著名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2. 示范操作,教师进行色彩构成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
3. 学生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掌握所学知识。
4. 学生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六、教学评价。
1. 学生作品,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对色彩构成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创作时的表现和态度。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色彩构成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示范来加强学生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课、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姓名:***
学校:章丘市第一中学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第三课《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从本课开始,具体了解三种主要的美术类型(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及其相关问题。
本课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由学生较容易理解的艺术作品,走进美术鉴赏知识的学习,是较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
本课着重通过几件作品具体解释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对具象艺术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学生,高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美术语言及这些语言的组织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简单的鉴赏和分析一般的具象艺术作品。
但由于各地教学基础条件的差异,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不高,对本学科的学习目标模糊,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科学观、价值观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典型作品的欣赏,掌握具象艺术的特征和功能(意义)。
2.能力目标:掌握鉴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高学生对具象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美术作品中对典型形象的塑造。
3.情感目标:懂得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怎样塑造的,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关注社会。
(设计意图:达芬奇说过: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玩万象表现给我们。
通过给学生呈现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认识作品的同时体会具象艺术的客
观真实表达特性,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品格,并养成善于纪录自身成长事件的习惯。
)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讲解具象艺术的特点以及社会功能,学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具象艺术作品,进而领会具象艺术的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对具象艺术作品情节性、典型性的理解,即具象艺术以其对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处理——对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的塑造而区别于摄影。
五、课型:鉴赏课
六、课时计划:1课时
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
八、教学准备:教科书、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环节一:幻灯片播放图片,冷军的照相写实主义作品,
一起学生兴趣。
教师设问:刚才给大家欣赏的作品让大家很是震
撼,也许大部分同学不曾想到,原来绘画可以如此逼真
的表现事物。
那我请大家分析一下,上面的作品使用什
么样的绘画门类将事物如实的表现出来,你能想象出画家还借用哪些手段来帮助
他完成这样的作品吗?
学生讨论发言:(从教材中寻找参考答案,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发言。
)
教师补充:上面的作品使用油画的工具表现的,我们可以感受到油画这种材料在表现写实性作品时,表现力是如此的强大。
当然不否认画家可能借助照相机和投影仪等一些科技手段来辅助完成作品,使作品达到如此高的清晰度和真实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类如实再现现实事物的美术作品,请打开课本第三课。
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三课,引出课题: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设计意图:以照相写实主义作品产生的震撼效果,引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结合照相机、投影仪等学生比较常见的工具来认识具象艺术,同时在学生意识中提示具象艺术与摄影作品有一定的关联。
)
(二)进入新课,实施教学。
环节一:教师讲述古希腊画家宙克斯和帕尔哈西奥斯之间的比赛的故事,说明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答创设情景中设下的疑问,明确本课目标即具象艺术的欣赏。
)
环节二:播放幻灯片,欣赏西班牙画家委拉兹凯斯
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
教师讲述:这是一幅几乎与真人等大的写生作
品,作品完成后,放在一个大厅中,教皇的下属进
来后,急忙取下帽子行礼,他以为真的教皇坐在那
里。
教皇本人对这幅作品的评价是:“太像了,太像
了,……过于像了!……”后来这幅作品被教皇收
藏起来,从来没有展出过,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
教师补充:委拉斯凯兹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
他始终担任西班牙画师,为国王、王后、教皇、宫廷贵族等上层人物画了大量的肖像画。
《教皇英诺森十世》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应教皇本人的邀请而画的。
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包含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
这个当时已76岁的老谋深算的教皇的面貌和性格特征,被真实地表现出来了,以至于教皇本人看了,也只能用半是不满半是赞叹的口吻说:“画得太逼真了!”
教师提问:作品的真实性可否
让照相机替代?
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作品,点
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征:真实即
客观再现现实,向学生简介具象艺
术作品的欣赏不能单从表面看现象,突破教学重点。
)
环节三:播放幻灯片,欣赏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在以往哪些学科中学习过北宋张择端作品《清明上河图》的相关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参考答案)
教师提问:在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讲到了《清明上河图》中的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参考答案)
教师提问:《清明上河图》中大致分为几段,最具有故事情节、最精彩的部分是哪一段?
学生欣赏作品回答:(参考答案)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作出补充:《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盛景象。
内容结构大体分为三段,开首为郊野风光,中段是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及其两岸船车运输、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等紧张忙碌的活动,后段为市区街道
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人流如潮、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
《清明上河图》在整个画面的构图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
中国绘图传统的“散点透视”得到了天才的运用,使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场面,通过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得到了集中而又生动的表现。
整个画面有静场、有高潮,跌宕有序。
船过虹桥的场面安排在全卷近中央的位置,是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紧张的场面。
桥下河面水深流急,为使漕船过桥,船工情绪激动紧张,有的撑船,有的掌舵,放桅杆的、掷缆绳的、呼喊指挥的,加上桥上的人为之奔走呼号,显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设计意图:通过一连串的提问引起学生注意,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关系,另外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欣赏作品自己总结具象艺术的特点,为下一个问题作好充足准备。
)
环节四:播放幻灯片,提出问题。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两幅作品的欣赏,请说出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以上两幅作品的欣赏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答案,更让学生理解作品,帮助他们宏观地把握知识点。
)
环节五:播放短片“国宝档案”《韩熙载夜宴图》
教师提问:通过短片你了解了《韩熙载夜宴图》
的来历及价值,那么请以这幅作品为例说出具象艺术
的功能是什么?
学生回答:(参考答案)
教师补充:看书第14页,具象艺术的功能主要有记录功能和社会干预性功能。
(设计意图:欣赏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典的具象艺术作品,感受学生的兴趣所在,稍微穿插对作品的讲解,另外短片“国宝档案”的播放目的是让学生多了解电视、媒体上的信息,将生活引用到学习中来,从媒体中
扩大美术鉴赏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解决难点。
)
环节六:播放幻灯片,法国画家达维特作品《马拉之死》
教师提问: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学生角色模拟情景:“马拉之死”案情分析并解答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点出作品所定格的瞬间,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引发丰富的联想是因为作品中的人,物,场景是艺术家经过精心设计的,让学生在激烈的解疑氛围中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将生活典型化、艺术化处理。
)(三)课后小结
以赠言结束课堂,再次强调欣赏具象艺术的方法,提示学生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情感,增加阅历,才能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
十、教学反思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的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的教学,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学生能主动参与。
学生能主动参与,学生对具象艺术较易理解,通过对具象艺术的特点、典型环境及社会功能的学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具象艺术的语言,形象特征,并能初步掌握辨识具象艺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