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河浦中学佘晓宜我及地坛说课稿(详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说课稿

汕头市河浦中学佘晓宜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我与地坛》是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扩展阅读部分的一篇散文。

散文的阅读讲究品文、品情、品人。如果说本单元基本阅读部分几篇散文中,《荷塘月色》重散文语言美的欣赏,冰心《散文两篇》侧重人生哲理的感悟与真挚情感的熏陶,而《拣麦穗》重真善美的情感的传递的话,那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则可以更综合地达到品文、品情、品人的多重阅读目标。通过对它的学习,我们既可以欣赏其平淡、宁静、形象化、哲理化的语言美,也能领悟到地坛自然景观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和人生哲理,更能够感受到作者身上真挚的情感美、坚强的精神美,丰富的哲思美。所以,尽管它是一篇扩展阅读,但同样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收获心灵的感悟和精神的力量。(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以及散文的教学目标,并结合本文的内容特点,设计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存与写作的心路历程。

(2)体会景物描写中传达的生命意识。

2、情感目标:

(1)体悟地坛所给予作者的特殊意义。

(2)体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超然态度。

3、能力目标:

(1)学习作者于景物描写中寄托感情、蕴含哲理的写法。

(2)培养在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中收获精神力量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体悟景物描写中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2、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则采用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探究法、朗读法、感悟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我与地坛》一文中通过对地坛的景物描写所体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和人生哲理并不是学生一下子就能理解的,同时,对于“生与死”的命题,也不是这个年纪的大多数孩子所会去触及和思考,更不可能像作者那样理解得那么透彻。因此,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需要老师不断加以引导和点拨。于是,本教案抓住核心内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步步追问,环环相扣,适当点拨,引导学生一点点地形成理解的线索,进而把握住文本重点,理解文本内涵。而且所设问题有难有易,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发挥的余地,增加课堂的参与度。

其次,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如对文本中六个“譬如”的理解,比如对作者写作的心路历程的把握,比如对语言特色的赏析等等,借此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再者是朗读法。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论是清代散文家姚鼐还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都提倡朗读的学习方法。朗读可以把学生的眼、耳、口、心共同调动,一起来感悟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对于精彩的文段,如对地坛景色的描写部分,对于心路历程的展

示部分,采用听录音朗读、单人朗读或集体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在本单元基本阅读篇目的学习铺垫下,对本课的学习则可以更多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采取以下方法来学习:

1、思考释疑(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解开疑问,把握内容。)

2、互纠互补(对同学的回答进行纠错或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

3、合作探究(在相互的讨论协作中探究问题,解决难题。)

4、感悟迁延(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或生活经历感悟文本并由文本向生活迁延。)

四、说课时:

第一课时:解读第一章节,即“我”与地坛的思想交流。

第二课时:解读第二章节,即“我”的写作的心路历程。

五、说过程:

(一)情景导入,对比想象。

青春时期的学生书生意气、风华正茂,很多时候他们不仅不为自己的健全的身体、青春的年华、幸福的生活感到庆幸,反倒怨天尤人,自甘堕落,对于残疾者的苦痛更是很难体会和理解的。

所以,导入部分选择本校学生一些活动图片,展示他们自身青春、自由,富于活力、朝气的一面,将这些图片与残疾者失魂落魄的图片进行对比,辅以老师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渲染,让学生在情景的想象与对比中获得心灵的震撼和反思,从而自然过渡到对残疾作者史铁生的关注中来。

(二)简介作者,初留印象。

史铁生20岁生日那天因腿疾住进医院,从此他再没站起来。后又患,靠维持生命。一生基本都在跟病魔作斗争。他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经历了多年的痛苦和迷茫后转向写作,1983年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成为专业作家,并多次获奖。

(三)设问引导,解读文本。

本环节根据文本写作的顺序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线索、思路由易到难地把握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

第一章节主要围绕四个大问题:

1、作者在怎样的情况下来到了地坛,心理状况如何。(失魂落魄)

2、作者与地坛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同病相怜)

3、地坛的什么样的特点给了作者人生感悟。(感悟地坛)

4、作者从与地坛的对话中最终获得怎样的感悟。(柳暗花明)

其中把每个大问题细化成若干个小问题,加以适当的引导、过渡,使得四个大问题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和逻辑关系。

同时通过两个有概括性的板书将核心内容组合起来,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相关板书如下:

1、

板书解说一:

作者在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几乎什么也找不到的情况来到了地坛,学生不难揣摩此刻他心里的绝望、无助、失魂落魄。于是,他来到了地坛,地坛成了他的精神家园,给了他力量,一如月下荷塘给朱自清带来了精神慰藉,田园风光给陶渊明带来了生活乐趣。那地坛是怎样的呢?用文中开篇的话说就是“荒芜冷落”“历尽沧桑”的。具体表现在第三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中:剥蚀的琉璃、淡退的朱红、坍圮的高墙、散落的雕栏、苍幽的柏树、茂盛的草藤。

那么在作者看来,荒芜的地坛与自己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作者觉得地坛似乎在等待“我”,等待“我”出生,等待“我”残废了双腿,等待“我”四百多年…… 为什么作者就认定地坛冥冥之中就是在等待自己呢?等待他的为什么不是那个琉璃晶莹、朱红炫耀、高墙耸立、雕栏玉砌的地坛,而偏偏是眼前这个荒芜冷落的地坛呢?作者与荒芜的地坛是否有着某种内在联系或者说是契合点?这时,学生不难想到两者的共同点——地坛被人们所遗忘,如今荒芜冷落,曾经的辉煌此时已不存在。就好比作者残废了双腿,被社会抛弃,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陷入落魄的人生低谷,昔日的灿烂、狂妄消失无踪。地坛与我有着相似的处境,可谓同病相怜。地坛似乎特意以这样的姿态来迎接作者,给作者提供一个宁静的角落,得以逃避世界,看到时间,看清自己,思考人生。

如此荒芜的地坛又何以给作者传递正能量呢?关键在于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不衰败”的表现呢?在第五自然段有相关的景物描写。在这里蜂儿稳停、蚂蚁疾行、瓢虫升空、蝉蜕栖树、露水闪光、草木生长,这一切有什么特点呢?——生机勃勃、生生不息、鲜活灵动。

学生应该如何理解呢?这是个难点。这里将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一切生物,大自树木,小至昆虫,他们都是大自然中卑微的一份子,尽管它们生存在被人遗忘的荒芜冷落的地坛,尽管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毫不关注它们,但是它们都全然不在乎周遭的一切,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各自生命的轨迹上自在地活着。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喜悦、情趣或悲伤。是它们这些生物让地坛不仅不衰败,反倒充满了活力。

被社会抛弃 被人们遗忘

等待我出生 等待我残废 等待我四百多年 缘分 残废了双腿 找不到工作 找不到出路 想逃避世界 绝望、无助、 颓废、逃避、 失魂落魄、 …… 荒芜冷落 历经沧桑 琉璃剥蚀 朱红淡退 高墙坍圮 雕栏散落 柏树苍幽

草藤茂盛 同病相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