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我与地坛》教案八篇

《我与地坛》教案八篇

《我与地坛》教案八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__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__、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自读课)。

学生活动设计:预习:1、阅读《我与地坛》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质疑,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朗读精选的部分课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音乐《命运交响曲》,此曲洋溢着一种抗争命运、抗争苦难的激情。

贝多芬也正因此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堂课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叙述抗争命运挑战艰辛的__《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

(多媒体,作者像)二、__标题是《我与地坛》,但是__仅仅写了我、地坛吗?(还写了母亲,多媒体)现在请同学们搜寻__,迅速找出文中第一次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

第二部分的开头一句: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

(多媒体显示)三、朗读、分析、评价(一)第一部分1.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作者是跑着去地坛的吗?__中如何叙说的?(它等待我出生双腿)2.独自去地坛时,作者可不是挂着这般灿烂的笑容,找出文中描写第一次去地坛的句子。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自己的身影)当时他的内心感受怎样?找出关键词句。

(失魂落魄、看见自己的影子百无聊赖,孤独,颓废,残废自伤)3.于是我们常常能在地坛,夕阳下,月光下,看到那个凄惨伤感的身影,找一找总是4.作者总是到地坛去,这说明地坛与作者之间一定有着什么灵犀相通之处。

作者由憔悴自怜、萎靡颓废走向笑容如阳光般灿烂,地坛又起了什么作用呢?先找一找地坛的特点,概括。

(荒芜,不衰败,坦然)朗读写荒芜的句子:四百多年来自在坦荡分析作者对这种环境的情感。

《我与地坛》课教案

《我与地坛》课教案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大量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认识作者对母爱、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学会从文章中提炼中心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深怀念,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珍惜亲情、友情,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的大量修辞手法。

(3)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母爱、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对母爱的深沉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2)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欣赏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作者对母爱的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

5.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对母爱、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请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提高文学素养。

3.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母爱、人生、生命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地坛是北京市的一座古老祭祀场所,境内有寺庙、宫殿、神坛等建筑物,是明清时期皇室祭祀天地神明的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古老文化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地坛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旅游景区和文化遗产。

在中小学教学中,可以将地坛这一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开展相关教学探究活动。

本文将从《我与地坛》这一角度,阐述地坛相关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够了解地坛的历史渊源、相关文化知识和意义;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感受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能够通过阅读和思考,提高文化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内容(1)地坛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内涵。

(2)地坛建筑群的设计和特点。

(3)地坛的文化价值和影响。

(4)实地观察和调查。

(5)图文阅读和文化思考。

3.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其他方式,引入地坛这一话题,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基本信息。

(2)知识讲解介绍地坛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实地观察安排实地考察和观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地坛的神秘气息和文化底蕴,同时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4)文化思考在归来后,安排阅读相关文献或图片,让学生思考地坛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并引导学生可以用图文、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地坛的看法和认识。

(5)总结评价针对学生参与度、思考水平和表现形式,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表现优异的积极性。

二、教案教学设计本教案教学设计基于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

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2)通过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文化素养。

2.教学内容(1)阅读《我与地坛的缘分》。

(2)地坛的历史和文化。

(3)语言表达。

3.教学过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先自学《读解》第五篇《我与地坛的缘分》,并预习相关课文知识。

散文教案(优秀6篇)

散文教案(优秀6篇)

散文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我与地坛》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前后两部分的要点。

2、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审美鉴赏与创造: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体验“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感悟母爱的崇高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本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识,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学生要在课前预习中反复诵读,提高阅读能力。

一、导入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

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提示:“我”——颓废、迷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

《我与地坛》教案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材内容】《我与地坛》这是一部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而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全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写自己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第三部分写自己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__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__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__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意图。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地坛、古园、母亲等形象。

(3)能够欣赏并评价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分析比较,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3)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态度。

(3)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我与地坛》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史铁生的写作意图。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地坛、古园、母亲等形象。

3. 欣赏并评价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如地坛、古园、母亲等形象。

2. 欣赏并评价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4. 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5. 实践演练: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理解作者的情感。

5. 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重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实践演练: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比赛一等奖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比赛一等奖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史铁生对生命、对人生的感悟;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史铁生的生死观。

三、教学准备
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全文及作者生平资料;
2. 相关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生命的感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文本阅读与分析:
(1)让学生阅读全文,划出关键语句和段落;
(2)结合史铁生的生平资料,分析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内涵;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文章主题。

3. 难点解析:
(1)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答;
(2)通过举例说明史铁生的生死观,帮助学生理解其深刻内涵。

4. 课堂活动:
(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感悟;
(2)通过写小短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5. 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2)写一篇关于生命的小短文,不少于300字。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500字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500字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情及对生命的顽强追求。

2.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把握景物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深刻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悟。

3.课堂讨论作者为何对地坛产生浓厚的兴趣?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析课文分析课文的结构,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线索。

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如地坛、母亲等。

5.感悟人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6.写作训练以“我与地坛”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

7.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阅读课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文后的练习题。

2.深入阅读课文,写一篇关于课文感悟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我与地坛》,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顽强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特色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课后,学生应加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导入展示地坛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坛的特点。

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如“荒芜但并不衰败”、“母亲对我的担忧”等。

3.课堂讨论提问:作者为何对地坛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回答:因为地坛让作者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希望。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我与地坛》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我与地坛》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北京地坛的历史、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北京地坛的历史和文化,让学生了解地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通过导入、阅读、分组讨论、写作等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元化的手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和感受地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地坛是什么?大家对地坛了解多少?对地坛有哪些印象?2.阅读分发《我与地坛》一文,并安排学生短暂阅读一遍,并在阅读后做好笔记。

3.分组讨论安排学生分成小组,依据文本内容讨论和分享自己对地坛的理解和感受,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表达小组观点。

4.集体讨论根据小组代表的表态和整个班的阅读理解情况,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展开探讨,让学生通过集体的思考和互相的启发,发现地坛的文化魅力和表达方式,并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地位如此重要。

5.写作组织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文本,或者自己对地坛的认识,或者根据集体讨论的主题,完成一篇以地坛为主题的文章,着力阐述自己对文本或讨论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展现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6.展示和点评以小组展示的方式,声情并茂地展示各小组的讨论和写作成果,并对同学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导入、阅读、小组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感受和认识地坛,在多个角度下展开思考。

在阅读和讨论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发掘并挖掘文章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读懂文章,理解作者的用心和传达的信息,然后进行分类轮流发言,让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想象。

在写作环节,教师注重点拨和启发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方法,强调结构和逻辑的合理性和连贯性,并耐心指导学生修辞和表达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论述的技能和方法。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

《我与地坛》教案优秀4篇《我与地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我与地坛》教案8篇

《我与地坛》教案8篇

《我与地坛》教案8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__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__、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新教材的新课文,它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作者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课文的第二部分则是有关永恒的“母爱”的话题,作者在无尽的追思中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另一方面,写母亲,实际是写作者对母亲的“理解”,写作者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开始,作者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

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作者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

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

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

从侧重点上来说,课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义,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对“生命”的疑惑——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__就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浑然一体。

这是__的精髓,也是课文理解上的难点。

从以上的角度考虑,对__的教学目的设计上,侧重点在于对这样的“感悟”的理解上,在于通过这样的一次学习,学生受到的不光有语文能力上的训练,在情感上,在心智上,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示。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筛选信息,理解作者对生命感悟的内容;2、学习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写作方法;3、评价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对生死和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在景物描写中所传达的对地坛的情感和对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学设计1、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2、媒体设计:powerpoint课件演示3、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语设计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学生回答:《命运》,贝多芬。

引入: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已经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

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写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

生活中像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命运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个。

2、作者简介(幻灯片)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这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3、解题介绍地坛(幻灯片)(1)有关地坛的图片:方泽坛(2)文字介绍:地坛,又称方泽坛,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个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史铁生在地坛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过渡:他有什么见闻?生找出集中写古园风景的段落(3、5、7)4、研习课文(1)出示“曾经”的地坛和“现在”的地坛,请学生概括各自的特点。

曾经: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现在:剥蚀淡褪坍圮散落明确:辉煌→荒芜(幻灯片)(2)“我”第一次来到地坛是怎样的心情?明确:失魂落魄。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深层感悟。

3. 学习作者对自然、人生、母爱的独特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理解母爱的伟大。

2. 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母爱的独特思考。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描写地坛景物来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 体会作者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深刻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

2. 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内涵。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带,以便进行朗读教学。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 准备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课堂导入】【新课内容展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回顾作者与地坛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新课内容展示】(1)教师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地坛景物来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巡回指导。

【课堂练习】(1)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通过对地坛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2)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与母亲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与地坛》的主要内容,了解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朗读感悟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升阅读与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切怀念,对生活的顽强意志,激发学生关爱家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与地坛》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切怀念。

2. 分析史铁生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地坛这一载体,表达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2. 深入剖析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领会作者的深层意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铁生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我与地坛》,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内容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主题,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地坛这一载体表达对母爱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分享各自的感悟和理解。

5. 朗读感悟:挑选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史铁生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手法。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五、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2. 选取文本中你认为最具象征意义或隐喻的句子,进行分析解读。

3. 写一篇关于《我与地坛》的读后感,分享你的学习心得。

六、教学策略1. 问题引导: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激发学生思考。

2. 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我与地坛》与其他相关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其独特之处。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备课教案

史铁生《我与地坛》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我与地坛》,使学生了解作者史铁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暗示、对比等,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 学生能够理解并思考文章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我与地坛》中象征、暗示、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理解并思考文章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丰富修辞手法。

2. 深入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深刻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欣赏文中的精彩片段。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母爱、生活的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我与地坛》的特殊意义。

2. 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 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讨论文章中的象征意义、修辞手法等。

4.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如象征、暗示、对比等,并欣赏作者的表达技巧。

5.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理解母爱,思考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人生哲理,强调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我与地坛》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体验进行复习。

2. 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回忆与地坛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分析文章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描绘。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

《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

You must do w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tomorrow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我与地坛》教案范文5篇《我与地坛》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__的脉络线索。

2.品位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意。

3.学习、借鉴_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4.体会作者截瘫后十五年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体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5.体悟残疾人的艰难,培养关爱残疾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导入:史铁生是一位作家,在他人生最灿烂的时光里,命运却给他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双腿残废。

这对一个原本正常的人来说,是多么残酷的捉弄。

他不能再像我们一样想站就站,想坐就坐。

当遭到这变故时,史铁生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

于是,地坛——这个在他家附近的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他“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园里,史铁生浸泡了十五年,而他写下的《我与地坛》,就是他在这里浸泡、思考后的结晶。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史铁生的这篇散文《我与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内心世界。

教学设计: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作者史铁生和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中国著名编剧、小说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延安插队,三年后,也就是在他21岁的时候,因病造成双腿瘫痪,返回了北京。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他创作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散文创作有《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些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

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习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帮助。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向学生介绍作者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的背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与地坛类似的地方,那里有什么特别之处?”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和难以理解的句子。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探讨其作用。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讲解。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何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

5.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最感人的地方在哪里?”2.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对母爱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亲情描写,探讨其深刻内涵。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亲情描写进行讲解,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

5.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2.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尤其是对生命的热爱。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生命主题,探讨其意义。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生命主题进行讲解,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能够分析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章。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地坛的热爱之情,对家乡的眷恋之意。

(2)学会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关爱身边的人和事。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背诵经典段落。

2. 深入解读文章,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

3. 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和审美特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动交流。

4.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我与地坛》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史铁生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等。

3. 教学设施: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需要您提供更多信息,如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

请您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完整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铁生及其作品《我与地坛》,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我与地坛》,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课堂讲解:讲解文章背景、作者生平及创作意图,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4.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动交流,深入解读文章。

5. 案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等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七、课时安排本节课共计45分钟,具体分配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2. 自主学习:10分钟3. 课堂讲解:15分钟4. 分组讨论:10分钟5. 案例分析: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八、作业设计1. 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

《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与地坛》优质课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与地坛》中的经典段落。

(2)学会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通过模仿创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3)增强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学会感恩和回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地坛、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模仿创作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提问:你们对地坛有什么印象?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引导。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4. 互动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

5. 朗读训练(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2)教师点评朗读表现,指导改进。

6. 模仿创作(1)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

(2)学生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优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捕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中的启悟点、动情点;探究作品的精髓。

2.过程与方法探究情景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点评精彩描写,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生命的意义,感受深沉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所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PPT第2页)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双耳失聪后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海伦·凯勒生活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凭顽强的毅力演绎了《我的故事》;张海迪坐在轮椅上,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人减轻痛苦。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地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国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和他会见时曾说:你是真正的强者,你比我强大。

作者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

”这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释。

二、板书课题、作者。

(PPT第4页)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颁奖词)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维纳斯双臂的失去,引来无限遐想,但是21岁的正在清平湾挥汗如雨的史铁生,这个生活在现实里的活生生的人,他突然双腿残废,却并不是那么容易面对的,可是大家看史铁生的照片(屏幕展示),他是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开朗,他究竟是如何走出这条黑暗的精神隧道的呢?他的心路都留在了他的字里行间,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抒情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运后引发的关于苦难、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考。

这篇《我与地坛》更是倍受广大读者喜爱,被评为“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之一。

三、阅读课文、研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注意字词。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三个问题:①“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板书:我地坛②作者在地坛思考了哪些问题以及有何收获?③作者为何在地坛能够获得重生)(PPT第6页)1、当初作者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下进入地坛的(提示:包括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

)提示: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

(颓废)2、那时作者眼中的地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提示: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荒芜)3、自从那个下午作者无意识中进了地坛,就再也没有长久地离开它,一呆就是15年。

请问:北京的好去处多了去了,您为什么单单痴迷这样一个荒芜冷落的园子呢?(PPT)提示:地坛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场所,曾有过怎样的繁华与辉煌,不难想象。

可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却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残废了双腿,由完全到残缺。

相同的命运轨迹,令他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之感。

在这个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华与热闹都与他无关。

只有在地坛沧桑、宁静的怀抱里,他那颗颓废绝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

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

板书:慰藉地坛 ------------------ 我荒芜冷落 ------------------ 失魂落魄并不衰败 ------------------ 珍爱生命一座废弃的古园 ------------------ 一个残废的青年肆意雕琢 ------------------ 双腿残废有些东西不能改变 ------------------ 精神不变(PPT第14页)地坛与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废弃;情景相宜——残损中有生机;气氛适宜——宁静、古老,适于思考。

“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四百多年里,人文属性尽失,自然属性尽显。

)在作者的心中,我与地坛是有缘分的,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

地坛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接纳了我。

荒芜不衰败,生命永恒。

4、(第二个问题)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请问:面对双腿残废的现状,作者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关键句)提示: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当怎样生活?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他找到答案了吗?全体学生朗读一遍第六段有关文字。

第一个问题,作者思考了,终于领悟到“死是一种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就是说,对于死,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个问题的感悟是,“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

”也就是说,“我为什么出生”,这是一个无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文章的核心问题,“我应该怎样去活?”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命运的冷酷、残忍、不公。

师板书:出生是事实,死不必急于求成。

6、从这个答案可以看出作者已经从死亡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请问:是什么给了作者活下去的勇气(提示:是地坛里各种植物和动物的蓬勃生机。

)请一个同学朗读有关描写文字,要求声情并茂。

请学生小组交流、讨论,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或动物来谈谈它们是怎样给作者以生命的启示的(注意修辞和句子的言外之意)生各抒己见,师谈自己的理解,师生共同探讨: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说明它是多么快乐、悠闲、自在。

“疾行”,说明它充满活力,充满信心,有目标。

(拟人)瓢虫:先是“爬”,接着是“祈祷”,最后是“升空”。

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蝉蜕: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象蝉一样经历蜕壳的煎熬吧!露水:没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万丈金光,人又该如何?也许是即将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

总结:下面让我们平静下来齐读第五段。

第五段的描写是史铁生内心挣扎的形象表达。

他的心理忽而很稳定,忽而想透了什么,忽而又很不耐烦,头脑发热,忽而想到过去,深深寂寞,忽而又想到出路,内心里爆发出万道光芒。

总之,痛苦,飘忽不定,然而又有一种生的欲望,一种生还要有意义的生的欲望。

非常真实。

(PPT第15页)地坛向作者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们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地坛里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他们全都很卑微,可它们不都是在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反而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它们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

即使我已经残废了,我也要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这也是作者从中感悟的人生真谛。

地坛给了史铁生内心的平静,地坛使史铁生认识到生命的顽强、可敬,地坛还给了史铁生人生哲理的思考,提升了史铁生的人生境界,所以他在文中这样写道:(第七段“十五年中……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师:这六个譬如,就如同六幅画,看到这六幅画,你想到了什么【交流展示】学生自由思考,充分发挥想象。

教师小结: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能够激发读者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高水平的阅读也应该是这样挥动联想与想象的双翅。

【主旨归纳】(PPT第16页)汪国真曾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上帝可以“肆意雕琢”我们的身体(身残),却“不能改变”我们的精神(志不残)。

石门落日,容易伤感,史铁生却看到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的光辉灿烂;最为落寞的时间,他看到的是雨燕的高歌;冬雪覆盖一切,看不到一点生机的时候,孩子们的脚印却让他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苍老而孤独的古柏树,让他看到了亘古不变的宁静之美;暴雨骤临园中他闻到了灼烈与清纯;秋风忽至,似乎满目凄凉,然而,他看到的落叶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

总之,他是从凄凉之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丰富。

正如《我与地坛》第七部分中说:(PPT第17页)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在这一面熄灭着走下去,散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上烈火朝晖之时。

在这一方看来是落日,在另一方看来却是旭日;在悲观看来是落日,在悟出了人生哲理的人的心里和眼里,看到的却是旭日东升。

总而言之,地坛使史铁生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地坛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地坛成了史铁生无言的母亲。

此时,地坛,已不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它已经进入了史铁生的生活或者反过来说,史铁生在他的精神家园里完成了他对人生的第一次思索:直面现实,珍爱生命。

解读自然,由此解读了生命,文中这样蕴含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PPT第20页)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马克思说,宁静是唯一能够产生成熟果实的土壤);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作者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的外化。

园子里处处、时时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那些卑微、弱小却生活得精彩的生命们向史铁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种权利,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好好把握。

师板书:热爱生活7、结束语:经历了严寒的冬季,才能迎来风和日丽的春天;苦度干旱的岁月,才能迎来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过后,是妩媚的大地;风沙吹过,是百花盛开。

生命的磁卡,我们不能掌握它时间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它的厚度。

古希腊的荷马,他的双眼熄灭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风沙,弹着七弦琴,吟唱着《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莱茵河畔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失聪了,可他的心中却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伟大的《欢乐颂》;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集聋哑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却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不幸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