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复习考试主要内容
初级环保工程师考试科目(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环保工程师在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选拔和培养高素质的环保工程师,我国设立了初级环保工程师考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级环保工程师考试的科目设置、考试内容以及备考指南,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一、初级环保工程师考试科目初级环保工程师考试科目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 公共基础知识2.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3. 环境监测与评价4. 环境治理与工程技术5. 环境管理与法律法规下面分别介绍各个科目的考试内容:1.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政治:考查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2)法律:考查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等。
(3)经济:考查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财政、金融、国际贸易等。
(4)科技:考查科学技术发展、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5)文化:考查我国历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等。
2. 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科学基本原理:考查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等。
(2)环境工程基本原理:考查水处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噪声控制等。
(3)环境监测与评价:考查环境监测方法、环境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等。
(4)环境管理与法律法规:考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准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监测与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监测:考查环境监测方法、监测技术、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2)环境评价:考查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报告编制等。
4. 环境治理与工程技术环境治理与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处理技术:考查给水处理、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
(2)大气污染治理技术:考查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废气处理技术等。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考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资源化技术等。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精品课程试题——--——--感谢生教班无私提供※<习题一>个体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物种生物圈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Bergman规律Allen规律有效积温法则物候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二、简答:1)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3) 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
4)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5)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6)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7) 生物对光照会长生哪些适应?8)生物对极端的高温和低温会长生哪些适应?9) 物种的分布完全由温度决定吗?10)陆地上水分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11)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12)水生动物如何适应于高盐度或者低盐度的环境?13) 水生植物对水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4)陆生动物如何适应于干旱环境?15)大气中CO2与O2浓度与生物的关系?※<习题二〉种群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种群相对密度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构件种群的内分布型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存活曲线同生群综合生命表净生殖率种群增长率内禀增长率数学模型指数增长模型罗辑斯谛模型生态入侵生活史适合度繁殖扩散繁殖成效亲本投资生态对策—3/2自疏法则领域婚配制度社会等级利他行为竞争生态位竞争排斥原理捕食作用协同进化寄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二、简答1)什么是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群体特征?2) 试说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种群生态学基础。
3)设在0.5mL培养液中放5个草履虫,每天计数培养液中种群数量,其后四天的结果为20、137、319、369,请用逻辑斯蒂曲线拟合,并求出种群增长方程。
生态学复习材料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 环工生态学期末复习材料考试题型:一单选10个(20 分)二名词解释5 个(都是英文的,要求先翻译成中文,然后解释,20 分)三简答4 个(40 分)四论述一个(20 分)第一章绪论(P1-28)1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的概念: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P112 环境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寂静的春天》P123 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P16第二章生物与环境(P30-70)1物种(Species的概念:概念一:形态相似的个体的集合。
概念二:能实际地或潜在地彼此杂交的种群的集合。
P322 协同进化概念(coevolution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
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
P333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概念及4个层次。
P35概念:所有来源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它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
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4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7 点)。
P37(1)物种生物量(2)物种属性(3)物种库(种质库)(4)输入环境的总能量(能量-多样性假说)(5)纬度、栖息地异质性和生产力(6)生物地化循环(7)系统稳定性(多样性-稳定性关系)5 Gaia假说的主要论点(5点)P40(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起着调控的作用。
(2)地球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3)地球本身是进化系统。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环工(4)地球系统是有机整体。
(5)地球生理学是地球进化的方式。
6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概念P47光饱和点:光合作用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环境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环境生态学内容结构图环绪论生物与环境境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生态系统服务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态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态系统管理学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破坏: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演变:⏹原始文明(渔猎文明)时期对自然的开发、支配能力极其有限和生活的漂泊是原始社会的特征。
人类把自然视为神秘的主宰,他们无力与各种自然灾害的肆虐和饥饿、疾病及野兽的侵扰、危害抗争,此时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适应,人类属于“自然界中的人”。
⏹农业文明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文明出现了若干个文明中心,城市人口集聚,对粮食、燃料和建材的需求也随之大增。
为满足这种需求,不得不砍伐森林,开垦更多的草原,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或退化,甚至造成了某些物种的灭绝,许多文明中心也随着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而走向衰落。
这时的人已成为有能力“与自然对抗的人”。
此时,社会、经济和人口、资源协调发展的问题已经开始,但还主要是生态破坏问题。
这一时期被视为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一次重大冲击。
⏹人类对生物圈的第二次重大冲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后,小规模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所替代,以畜力、风能、水能为主的能源动力被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动力的机械所取代,这使生产力大大提高的同时,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
⏹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蒸汽机时代)进入蒸汽机时代,推动了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的迅速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各种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而非城市区域的环境退化、资源耗竭、景观破坏,工业污染成为新问题,人类社会开始面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存的格局,但从全球来看,这时的环境问题还是区域性的。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知识点复习生态系统「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原理,尤其是典型生态系统在生产力、生物量、食物链等能流方面的特征;掌握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等基本知识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策略;了解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理解调节物质循环的原则。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系统的概念2.生态系统的定义3.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4.生态系统的组成5.生态系统的功能6.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流的概念(1)能源(2)能流的途径2.热力学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2)耗散结构理论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分配与消耗(2)食物链与食物网(3)有毒物质的富集(4)生态金字塔(5)生态效率4.能源与人类社会(1)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2)世界及我国能源现状(3)能源策略(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力l、生产力概念(1)关于生产力的概念(2)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生产力(3)地球表面初级生产力的分布2.生物量(1)生物量的'定义(2)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区别(3)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量3.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1)环境条件(2)生物群落的内在因素(1)补加能源的作用成考生态学高频考点一、名词解释1.生态环境2.生境4.限制因子5.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3.生态幅(ecologicalamplitute):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生活型和生态型:(1)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2)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1.简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2.简述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及其补充。
3.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答:(1)综合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
环境生态学重要复习点环境生态学导论1、环境生态学定义: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修复、重建和保育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生物圈系统与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合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3、生物的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
这种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过程即为协同进化。
334、环境因子: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是构成环境的基本成分。
(1)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分为: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2)将非周期性因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像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地等)。
(选择)445、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选择题)456、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性;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6、xx(Bergman)规律: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
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
7、xx(Allen)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现象被称为阿伦规律。
8、水生植物根据其生长环境中水的深浅不同,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生态环境规划》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态环境规划复习题(课程代码272342)一、名词解释1.环境规划2.环境系统3.环境容量4.环境承载力5.环境承载量6.环境评价7.环境预测8.水污染控制系统9.水污染控制单元10.水环境容量11.清洁生产12.人为大气污染源13.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14.土地利用15.土地利用规划16.固体废弃物17.工业固体废物18.容量总量控制19.生态修复20.生态城市21.循环经济22.乡镇环境规划23.生态城市费用最小分配原则24. A-P值法25.噪声26.酸雨二、填空题1.环境规划的研究对象是这一大复合生态系统,它可能指整个国家,也可能指一个区域。
2.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3.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各种大气组成物质、、、以及人类生存所处的近地空间与各种人工构筑我。
4.我国环境总量控制可分为、、三类。
5.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可归纳为、、、。
6.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主要有、、、以及。
7.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8.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
9.大气污染预测包括、。
10.水污染预测包括、。
1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有、、、、、。
12.大气环境规划的类型有、。
13.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分为:、、、、。
14.土地利用规划按时间期限可分为、和。
15.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方法包括、、和。
16.固体废物管理规划的具体步骤、、和。
17.生态城市的内涵表现在、、、。
18.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19.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法。
最新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最新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尺度: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2.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层和大气圈的下层。
3.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4.小环境: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的特定栖息地。
5.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6.密度制约因子:对生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物因子,比如食物,天敌等。
7.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变化而变化的生物因子,比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
8.太阳常数:地球在日地平均距离处与太阳光垂直的大气上界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的所有波长太阳辐射的总能量。
9.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10.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有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11.广温性:生物耐受性下限、上限与最适度相距均较远的现象12.狭温性:生物耐受性下限、上限与最适度相距很低的现象。
13.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物水平比在温暖环境中高。
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14.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光谱主要由短波(紫外线,波长小于380nm)、可见光(波长380-760nm之间)、和红外线(波长大于760nm)组成,三者分别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9%,45%,46%,大约辐射能的一半是在可见光谱范围内。
15.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16.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nm—710n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生命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
以下为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知识点:
1.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生物非生物相互作用形成的。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两大类。
生态系统包括物种间相互作用、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等方面。
2.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以及它们在土地、水、空气等物理和化学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下的生活和发展的整体。
3. 生态因子
气候、土壤、水、光照、微生物等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态因子,其中光照与温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个生态环境因素。
4. 生态能量
生态能量是指生态系统内由光能转化而成的化学能、动植物的代谢能、以及除了化学能以外的其他能源。
5. 生态物质循环
生态物质循环是指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中各种物质元素的转化、传递和循环,实现了物种生存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其中包括碳、氮、磷等元素循环。
6.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种群与生态系统相互联系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过程的稳定性、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环境质量的效益和人类生存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7. 生态灾害
生态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导致生态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
其中包括水污染、土地土壤的荒化和沙漠化、生物灭绝等。
以上就是本次环境生态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复习相关知识点,取得
好成绩。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与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环境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帮助大家复习和加深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一、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它包括了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物种,以及它们与土壤、水体、大气等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一个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它可以通过调整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维持自身的平衡。
这种调节和修复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定位。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独特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生存所需的资源。
生态位可以分为基本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基本生态位是指物种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而实际生态位则是物种在与其他物种竞争的情况下所能占据的生态位。
物种的生态位决定了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激烈。
生态位的重叠也会导致物种分化和进化,使得物种能够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共存。
三、生态位分化生态位分化是指在竞争中物种逐渐发展出不同的生态位,以避免资源的直接竞争。
这种分化可以通过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的资源或者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上出现来实现。
生态位分化是物种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分化生态位,物种可以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减少竞争压力,提高生存的机会。
生态位分化也可以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过程。
能量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被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然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
在每个能量转化的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损失,这是由于热量的散失和生物代谢的能量消耗所致。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生态学(王国祥)-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二章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生态因子也可认为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态类群:多种不同的植物,对某一生态因子(如生理、形态、结构以及物候等),具有相似需求性和耐受力,表现出比较一致的适应性特征.生态型(ecotype): 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同一种群,适应于分布区内各个部分的局部条件,而出现某些生理、形态上的差异,称为生态型,也称生态差型(ecocline),以表示种内生态属性的连续性变化。
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光合作用合成与呼吸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即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例如10℃为某作物的生物学零度,其中某三天12。
1℃、9.8℃、13。
5℃,则这三天的活动积温为25.6℃,其中9.8℃低于生物学零度,不统计在内.例如,某作物的生物学零度为10℃,某日温度12。
1℃,则该日有效温度为12。
1-10.0=2。
1℃,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表面(主要是叶子)蒸发散溢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转,降低植物的体温,促进营养盐的运转和分布。
土壤供水适宜、通气好、光照强、温度高、风速大,都能促进蒸腾作用。
生态对策: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特征,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的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设计。
也称为生活史对策(life history strategy)。
一、生态因子主要包括哪些类型?1、以主客体分:①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等)②非生物因子(条件因子:温度、湿度、pH;资源因子:营养物、水、光照等。
环境生态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1.定义(掌握)2.形成与发展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研究内容(掌握)2.学科任务3.发展趋势4.研究方法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了解)1.生态学2.环境科学3.恢复生态学4.其它相关学科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一、环境生态学的定义及形成与发展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人口的激增,生产规模的扩大,废物排放量增加,污染加剧资源问题:资源的短缺(森林、土地、淡水)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害化学品的污染生态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盐碱化、森林生态功能衰退等总之,环境生态学是随着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寻求调节人类与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寂静的春天》(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20世纪60年代)它是环境生态学的启蒙之著和学科诞生的标志。
《增长的极限》(20世纪70年代),是环境生态学发展初期阶段的主要象征。
《人类环境宣言》《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它们丰富了环境生态学的理论,促进了它的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环境生态学》教科书(1987年,福尔德曼),它的出版对环境生态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与学科任务1.研究内容a.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的研究b.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研究c.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修复研究d.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e.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研究2.学科任务3.发展趋势4.研究方法2.学科任务a.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b.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c.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d.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e.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f.生态系统管理g.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3.发展趋势4.研究方法3.发展趋势a.生态系统对人为干扰的反应机制与监测b.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c.生态规划、生态安全和生态风险预测d.环境生物技术和生态工程e.区域生态环境监测4.研究方法4.研究方法a.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b.野外调查、实验室和长期定位试验结合c.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d.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e.新技术的应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三、环境生态学与相关学科1、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新兴分支学科。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汇总-复习重点笔记(考前狂背版)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第1页《环境科学概论》知识点汇总(各校通版)考试复习重点01章《环境与环境科学》01节环境及环境特征一、环境概念1.环境(概念'与一主体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是一相对概念,随中心事物变化而变化。
中心事物与环境存在着对立统一。
人类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生存空间,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类型按环境主体分:人类环境自然人工生物环境按空间分:星际环境全球环境区域环境聚落环境{城市乡村院落等}二、环境要素及其特点1.环境要素:也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一般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
但通常是指自然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以及声、光、电磁辐射等。
环境要素组成环境的结构单元,环境结构单元又组成环境整体或称环境系统。
地球表面各种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即地球环境系统。
2.特点(1)最小限制律:环境质量受诸要素中处于最劣状态的那个环境要素的控制。
(2)等值性:无论任何一个要素,只要它处于最劣状态,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同的。
(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三、环境效应及其特点1.环境效应:指环境受到污染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包括(1)环境生物效应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诸要素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化的效果。
(2)环境化学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
(3)环境物理效应噪声、沙尘暴、矿区沉陷由于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
2.环境特性——由于人类的干扰和破坏,环境表现的特性(1)整体性:环境保护没有地区的界限(2)有限性①人类活动空间有限②环境稳定性有限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最终污染物被清除。
生态学考试复习资料(简答题)
1.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田间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野外的研究方法是首先的,并且是第一性的。
但是采集数据时各种误差较大,而且野外条件下影响因子很多我们关注的未必就是关键性的因子,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
实验研究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实验研究的优点是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但实验室条件不可能完全模拟野外自然状态,因此这些数据的规律在野外条件下可能不成立。
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是理论研究最常用的方法。
模型研究的预测,必须通过现实来检验其预测结果是否正确,同时,也可以通过修改参数再进行模拟,使模型研究逐步逼近现实。
同样的原因,模型关注的通常也是一些因子而不是全部,结论只是近似而达不到准确。
2.生物对极端高、低温会产生哪些适应?答:生物对低温适应的生理变化表现如下:在低温下生活的植物,通常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植物的冰点,使细胞液冰点常在-5—-1°C,增加了抗寒防冻力;动物中鱼类通过依赖同功酶参与调解激活代谢来适应寒冷;生活在温带及寒带小型鸟兽之类的哺乳动物在寒冷季节通过依靠生理调节机制,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包括增加基础代谢产热和非颤抖性产热,颤抖性产热只在急性冷暴露中其非常重要作用;北方内温动物对寒冷的适应的另一种生理表现为异温性,除此之外还有迁徙和集群方面等等。
生物对高温的适应生理适应表现如下: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的抗凝剂能力。
其次,靠旺盛的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
动物对高温适应的重要途径是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幅度的波动,在高温炎热的时候,将热量储存于体内,使体温升高,等夜间环境温度降低时或躲到阴凉处后,再通过自然的对流、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将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
3.生物对光照会产生哪些适应?答:光照有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日照长短对生物起了信号作用,导致生物出现日节律性的与年周期性的适应性变化其中有:1)、生物的昼夜节律;2)、生物的光周期现象:1)、植物的光周期现象:a、长日照植物 b、短日照植物c、中日照植物 d、日中性植物2)、动物的光周期现象:a、繁殖的光周期现象b、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c、换毛与换羽的光周期现象d、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4.简述陆地上水的分布及规律?答:陆地上的水分布不均匀,潮湿冷空气遇冷形成降雨,降雨是陆地上重要的降水,占绝大部分,而在高纬度地区,降雪是主要的水分来源之一。
环境生态学考试重点
环境生态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的生产,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光能,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生产过程。
2.群落:生物群落: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所组成的集合体。
3.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4.生态规划: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某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5.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污染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生态系统,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容纳的能力和土壤净化速度的现象。
6.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意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7.生物修复:主要是利用生物将土壤、地标和地下水或海洋水中的有毒污染物现场去除或降解的工程技术系统。
8.退化生态系统:一类生态系统,它是指在一定时空背景下,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两者的共同干扰下,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或进化方向相反的变化过程。
二、填空题:1.九大公害事件发生在日本的公害时间分别是四日市哮喘病、富山骨痛病、水俣病、多氯联苯中毒。
2.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3.种群密度可分为绝对密度和相对密度。
4.生物群落可简单地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三大类。
5.关于顶级群落的学说有单顶级学说、多元顶级学说和顶级群落学说。
三、选择题:1.某地的果园银杏园最近出现了数目生长放慢、代谢率降低、产量下降等现象,多意味着出现了新的(限制因子)2.对于群落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职务称为(优势种)3.热带雨林的地带典型土壤类型(砖红壤)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5.在幼年时期个体死亡率提高,以后死亡率较低且稳定,则该物种的存活曲线属于(凹形曲线)6.净初级生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枯枝落叶掉落物等以后剩下部分的生物量称为(现存量)7.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下列元素属于沉积型循环的是(磷)三、简答题:1.城市的生态系统调控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1)生态工艺的设计和改造;它是根据生态系统最优化原理来设计和改造城市生活和还原再生的工艺流程。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本科》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具体题型如下表:题型题数每题分值总分值选择题20小题2分40分填空题20小题2分40分判断题10小题2分20分简答题3小题10分30分论述题1小题20分20分总计54小题150分从表可知,生态学基础的考试题型较多。
分5个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都不低。
正常我们进行学习的话可以拿到30-40分左右。
一般我们报考农学类专业的学员对我们的生态学基础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普遍拿不到高分。
其实生态学考的知识点比较集中,我们只要掌握以下考点,拿到高分还是比较简单。
最少能拿60分以上。
195一、生态学基础选择题考点分析选择题占了40分,一般我们正常的话可以拿到10分以上,掌握我们下面的考点,我们最少可以拿到20分以上。
考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个体生态学;(2)种群生态学;(3)群落生态学;(4)生态系统生态学(5)景观生态学;(6)全球生态学3、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4、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5、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6、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4)现代生态学时期7、原地观测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实验室研究;(3)系统分析和模型196考点二:生物与环境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
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和(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
生境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关键性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及答疑 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粮食问题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能源与环境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能源供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海洋污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大气的污染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第五章生态系统复习纲要
第九、十章生物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知识联系框架自然选择测定不同亚种、不同种群基因组全序列聚合酶链反应(PCR)测量方法种群密度调查物种丰富度测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的概念鸟类↗器官结构和生理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生物界向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基础知识1.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证据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鱼类终身存在的鳃裂,在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早期也出现过,说明陆生脊椎动物是由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人的上肢、马、鲸、龟、蝙蝠的前肢、鸟的翼称为________器官,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的证据。
3.通过比较人与8种生物在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上的差异,得出结论:。
4.生物化石是在特殊条件下保存于地层中的、和它们的。
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在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
古生物学家研究得出生物的进化规律是:细胞数量上,器官结构和生理活动上,生活环境,生物界向着和方向发展。
5.陆生植物的进化历程大致为。
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多样化是指生物种类从到,并向发展,分化成形形色色的物种。
多样化使生物扩大了,适应于各种不同的。
7.来自共同祖先的后裔,因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而分化成不同种类的现象称为。
8.复杂化是指生物体的、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9.生物进化是前进性发展的,总的来说是。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已经灭绝的种类再出现。
1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论点,包括、、和。
达尔文认为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和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11.生存斗争包括、和三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环境生态学(双语)考试主要内容第一章:Introduction :what is ecology专业名词解释:Ecology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environment.可以被定义为生态,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Ecology is indeed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生态确实是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Biosphere (生物圈): The portions(部分)of earth that support life, also refers to the global ecosystem(生态系统). 生物圈(biosphere)地球表层中的全部生物和适于生物生存的范围,它包括岩石圈上层、水圈的全部和大气圈下层。
Ecosystem (生态系统): A biological community plus all of the abio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at community. 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Nutrient (营养): Chemical substance require for the development, maintenance and reproduction of organisms.生物体的生长,维护和繁殖所需的化学物质。
Epiphytes (附生植物): A plant, such as orchid, that grows on the surface of another plant but is not parasitic. 一个(如兰科)植物,生长在另一种植物的表面,但不寄生。
Ecotone (群落交错带): A spatial transition from one type of ecosystem to another, for instance, the transition from woodland to grassland.从一个生态系统类型变到另一种,例如一个从林地到草原空间的过渡。
简述题:1)Explaining why the nutrient of soil under tropical rain forest is poor,and where the nutrient stored in tropical rain forest?解释为何热带雨林下的土壤养分差,热带雨林中的营养存在在哪呢?由于热带地区,降水量较大,淋洗能力强,可将营养元素随水淋洗出土体,同时植物不断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对于木本植物每年残体归还量有限,因此不断的将养分吸收而没有补充,就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越来越低,而导致土壤贫瘠。
第2章: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专业名词解释:Biomes are distinguished primarily by their predominant plants and ar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climates.Soil is a complex mixture of living and nonliving material upon which most life depends.Climate diagrams summarize a great deal of useful climat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seasonal variation in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 the length and intensity of wet and dry seasons, and the portion of the year during which averageminimum temperature is above and below 0℃.生物群落的区分主要是由他们的主要植物,并与特定的气候相关。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生命和非生命的混合物,其中有大部分生活所依赖的物质。
气候图,总结了大量有用的气候信息,包括温度和降水的季节变化,雨季和旱季的长度和强度,并在今年的部分在此期间,平均最低气温高于和低于0℃。
tropical rain forest热带雨林: 一般认为热带雨林是指阴凉、潮湿多雨、高25~~30℃。
Tropical savanna在具有较长期干旱季节的热带或亚热带地Temperate forest温带雨林: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和北美洲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亚欧大陆东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南部是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典型土壤是暗棕壤.大陆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冬季比大陆东岸暖和,降水四季分配均匀,Tundra苔原: 极地或高山永久冻土分布区,以地衣、苔藓、多年生草本和小灌木组成的无林的低矮植被。
简述题:1)Draw a typical soil profile, indicating the principal layers, or horizons.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layer.画出一个典型的土壤剖面,表明主体层,或视野。
描述每一层的特点。
(书上20页的图)2)Indi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opical rain forest on the world, and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2)表示热带雨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描述环境特征。
(书上21页)Tropical rain forests straddle the equator in three major regions: Southern Asia, West Africa, and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Fig.2.10). Most rain forests occurs within 10 of latitude north or south of the equator. Outside thisequatorial band are the rain forests of Central America and Mexico,southeastern Brazil, eastern Madagascar, southern India, and northeasternAustralia. 热带雨林在三个主要地区跨越赤道:东南亚,西非,南亚和中美洲(Fig.2.10)。
大多数雨林发生在北纬或赤道以南10。
这个赤道带外,中美洲和墨西哥,巴西东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印度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湿度较高,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但个别地区仍有显著差异。
全年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风力微弱,季相无变化,基本每日上午闷热晴朗,接着积云越积越厚,午后则暴雨倾盆,雨后天气稍凉,第二天又复如此。
3)Indi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ropical savanna on the world, and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1)说明世界上的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并描述环境特征。
干湿季对比非常明显的热带地区。
主要见于东非、南美巴西高原和印度等地。
我国云南一带干热河谷、海南岛北部和台湾西南部也有类似的群落分布。
这些地区终年温暖但雨量分配不均匀。
年均温约18-24℃,年降雨量500-1500毫米。
特点:由于禾草的生产力高以及植被稀疏开旷等特点,所以在干扰较少的热带稀树草原中常有大量有蹄类食草哺乳动物,如非洲萨王纳群落中的斑马、长颈鹿等。
还有一些大型食肉动物如非洲狮等。
它们与前述的植物群落共同形成热带独特的自然景观,引人注目。
热带稀树草原的生产力比雨林低,平均约为0.5-3克/米2·天4)Indi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e forest on the world, and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2)说明温带森林分布在世界上,描述环境特征。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欧洲大部和北美洲北部.南半球因温带范围大陆很狭,温带森林面积很小.亚欧大陆东部,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降水少,南部是落叶阔叶林,以砾类为代表,典型土壤是暗棕壤.大陆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夏季温暖,冬季比大陆东岸暖和,降水四季分配均匀,非常适合落叶了、阔叶林生长,以欧洲山毛榉、白桦为代表树种.典型土壤是棕壤.温带森林带主要动物有松鼠、黑熊等.5)Indic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e grassland on the world, and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3)世界上温带草原的分布,并描述环境特征。
温带草原(temperate grassland)温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
在世界上分布有两大区域,即欧亚草原区和北美草原区。
我国草原属欧亚草原区一部分。
我国草原区的水热条件大体保持温带半干旱到温带半湿润的指标,年均气温-3~9℃≥10℃,积温为1600~32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为-7~29℃,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下,气候干燥,雨量少而变率大,多集中夏季,冬季寒长,有明显的季相更替,土壤为黑钙土或栗钙土。
草原植物中旱生结构普遍存在,如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陷,机械组织和保护组织发达,地下部分发达,根系分布较浅。
第3章:Life in water专业名词解释:Kelp forest:海带森林:(54页图上面那段)Coral reef:珊瑚礁热带海洋中一些海岸、岛屿、暗礁周围和海滩大量生长造礁石珊瑚为主的骨骼堆积形成的礁体,统称为珊瑚礁。
有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类型。
Salt marshes:盐沼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