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笔记-chap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 特殊时期,此时特定的事件 会造成重大影响;这时特定 的环境刺激是正常发展所必 不可少的要素
• 年龄特征
– 周岁、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 年龄(社会化的水平程度) – 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个体在 每个不同年龄阶段中表现出来的一 般的、本质的、典型的心理特征
• 关键期&敏感期
– 图式:只是基本单元,基本功能是表征个体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心理结构 – 组织:个体连结、整合和协调两个以上单个图式的过程 – 适应:个体内部和外部经验相互作用和调节的过程
» 同化:外部环境和心理图式相冲突时,直接将外部刺激纳入心理图式, 无所谓纳入的对错 » 顺应:改变当前的认知结构去适应新的信息 – 平衡: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关于发展心理学
• 目标
– 发现生理、认知、社会和人格性发展的规则
引言
• 关于发展心理学: 变化和稳定(时间 上的改变) • • • 基本理论 影响因素 发展简史
基本理论
• 自然发展
– 什么是发展: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发展是成熟和学习的结果 – 发展的实质和规律
• 连续性&阶段性 • 量变 & 质变
连续性:变化后行为的本质能由之前的预测 阶段性:无法预测(青春期以前不能预测以后)
– 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 贡献和局限:
– 详细的提出人发展过程可能存在的全部环境的影响 – 在自然环境研究儿童 – 比较少揭示生物学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 研究设计
研究方法
• 研究设计
特有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①横向研究: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不同个体来探索其发展状况[年 龄差异]
– 固着、情结
•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整个心理学开始出现不同的流派) • 革新与改革(之后~现在)
– Freud,精神分析;Waston,行为主义 等等 – 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
– 优点与局限
• 临床经验而来 • 早期经验的作用 • 引导某些方面的研究(如依恋、道德的发展)
• 过多的强调性的作用
• 发展四阶段:质的变化,发展阶段是不能跳乱的,即必须以前一阶段为 基础,才会有下一阶段
– 贡献和局限:
• 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主动学习的 • 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 但低估儿童发展的能力,低估一些技能出现的年龄
• 儿童的发展并不像piaget所说的严格的阶段分离,发展是更加连续的过程
– ③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 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别对待(个体化) • 反对体罚儿童 • 注意:在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情绪习惯、语言习惯、身体机技 能习惯)
– 优点&缺点
• 积极的引导孩子适应环境 • 对发展的原因较少涉及 • 较少提及如何避免各阶段冲突
– Skinner:操作性学习理论 –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
– 印刻:低等哺乳类动物刚出生时
– 敏感期:机体对环境中特 定类型的刺激具有更强的 易感性;与关键期不同, 特定环境刺激在敏感期阶 段的确实并不总是会带来 不可逆转的结果,可塑性
– 相互作用:J.Piget;维果斯基(代表性)
发展简史
• 早期观点是关于“儿童” • 17世纪和18世纪以后开始发展
第二章 人类发展的理论
• 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发展观 P11
–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性心理理论(潜意识)
• Id本我:快乐原则;代表生理需要,无意识动机控制 • ego自我:现实原则;有意识、有理智的部分;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 尽可能在不违反外界规则或和超我的冲突下,满足本我; • superego超我:社会价值与良心,共情、同理心;标准,3~6y发展, 孩子与父母相互作用,向父母学习 • 三个成分一生都在冲突,但动态的平衡,之间关系决定了人的性格 • 性心理发展阶段(个性发展的不同阶段)
– 相对于横向研究,还是时间长 – 统计要求高,数据处理复杂
– ②纵向研究:对同一个(或一组)个体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年龄)上反复进 行观测,从而取得相继年龄上的变化资料;知觉速度,数字 • 优点:
– – – – 更加精确地揭示心理发展的发展变化与规律 看到心理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发生差异的原因 看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 Kohlberg-道德发展6阶段论
– John Locke:“白板说” – Rousseall:人性本善(教育理念,教育不好才会变恶) – 《一个婴儿的传略》(达尔文):最早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报告之一,记 录了反射动作额开始、微笑等 – 普莱尔,1882《儿童心理学》:标志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出现;自然观察 儿童,但系统的整理 – G.S.Hall:美国APA创始人,复演论;《青少年心理学》(1904),《老年心 理学》(1922);“青少年是狂风暴雨的阶段” – A.Binet(比纳)、鲍德温、杜威.施太纶
– 力比多(心理能量),生的本能,死的本能 • 0~1.5y,口唇期(哺 乳的质量和数量导致是 否产生情结) • 1.5~3y,肛门期,洁 癖,慷慨 • 3~6y,性器期,处理 不当→恋父、恋母情结, 解决:自居作用,知道 两性差异,男孩以男孩 自居,女孩以女孩自居 • 6~12y,潜伏期 • 12~18y,生殖器期
影响因素
• 遗传&环境
– 成熟&学习,天性&教养 – 遗传决定论:F.Galto – 环境决定论:J.Watson – 环境和遗传会聚论
• Stern:(理论分析)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只是各自作用所占 比重不同 • A.Gesell:(实证)双生子爬梯实验:学习起促进作用,但自然 成熟起根本作用
关键期&敏感期
• 整体发展 •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 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累计变化:先前行为整合到后来的行为 • 核心变化:新行为的出现
• 发展阶段
– 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中的某些突变(突变) – 在一个特定阶段某些行为能力同时出现(共性)
• 定向性&顺序性
第二章 人类发展的ຫໍສະໝຸດ Baidu论
• 心理动力学的心理发展观 P11
– 社会心理发展理论-艾里克森
• 区别:①非常强调“自我”的作用(self,不同于ego),强调自我积极 方面的作用: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危机需解决,如果未解决,下一阶段 解决会有补偿作用;②终身发展
第二章
•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人类发展的理论
– Waston:强调后天环境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强调条件反射
– – – – 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 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 各心理机能间不断变化,组合,形成间接地,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 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体差异)
• 发展的原因:
– ①由于工具(语言)的使用,人的发展不再像动物一样受身体的直接方 式来适应自然,由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而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 ②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看,儿童与成人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心理工具”-语 言、符号,这一中介环节,使其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各种新 质的的心理机能
– ④智力形成中的“内化”学说
• “工具理论”-语言
直接的.不随意的 低级的.自然的 新的高级技能 语言的掌握 内化过程 间接的.随意的 高级的.社会历史的 内部活动
通过意 志可以 控制的
– 评价
• 第一个强调文化的作用,提出文化如何传递到下 一代-跨文化研究 • 发展受社会文化影响,其中父母、成熟的朋友等 在孩子发展中提供支撑作用-社会支持 • 忽略了生物因素
– ④个案研究:某一个体、小团队、组织等
• • • • 实时追踪、叙事记录追踪、档案追踪 M.Bamburg(2004)自我统一性实验 优点:为其他研究提供资料 缺点:没有普遍性,可能没有代表性,无典型性
–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理论
• 文化是如何从下一代传承到下一代:工具-语言 • 两种心理机能: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②历史发展结果的 高级的心理机能③发展是两种机能整合的过程 • 个体发展:发展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基础上 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 标志:
– 世代效应:特指处于不同年代的群体(同辈效应);混淆着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 – 数据问题 » 每个人每个阶段只被观察1次,数据收集次数仅1次,不能说发生变化是因为 发展变化,只能说是年龄差异,不能解释年龄差异的原因
» 数据对某个个体的发展没有意义,结果不能解释个体发展变化 » 掩盖了个体差异
• 缺点:
– 解释:why&how,cause&influence – 预测和控制(干预)
• 内容
– 生理:(语言、大脑)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 认知:心理能力的发展和变化(与生理和情绪发展紧密相关) – 心理和社会:与认知、生理相互作用影响(情绪、人格、社会 关系)
量变:身高、攻击性、行为、词汇、人际交流 质变:种类、结构、组织上的变化;毛毛虫→蝴蝶, 受精卵→人
第二章
• 本芬伯尼-生态学模型
人类发展的理论
• ZPD最近发展区→教学和发展间的关系
– 儿童已经能够做的和儿童通过努力(教学、教育)能够做到之间的 gap –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前面 – 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在ZPD的时间
– 五个系统:微观系统(建构)、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时 序系统(2001) – 这些不同的系统如何在不同的水平上影响儿童的发展
• 优点:
– 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收集到所需数据 – 每个孩子在某个变量上只测一次,无重复测量效应
– ③序列研究\聚合交叉设计: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作为研 究对象,在一定时间内重复测量这些被试
• 优点:
– 可知道世代效应是否存在 – 既有纵向的结果,又有横向的结果
– 节省时间,相对于纵向研究
• 局限:
• 优点&不足
– 精细的分析,行为有着详细的描述和测量 – 强调外界环境、榜样、父母的教养,行为矫正 – 忽略遗传的作用
第二章
• 认知发展的观点
人类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
• 认知发展的观点
人类发展的理论
– Piaget建构主义观念-发展的机制
• 儿童是发展的主体,儿童是积极的建构自己的发展(主动性),儿童 是自己在操作和探索这个环境从而发展 • 儿童通过动作,有机体去适应这个个环境,从而导致发展 • 儿童的认知结构(图式)适应外部世界以达到心理平衡,认知结构就 会发展 • 当外部世界与心理结构不平衡时,为了适应外部世界,认知结构就会 组织发展,以达平衡
– 发展是有方向的:从头到脚;中 心→边缘
– followed by a definite order • 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 人们成熟速率不同,在不同的时间 点达到发展的里程碑 – 特定行为或能力出现的特定阶段

• • • • • • • •
产前时期-受精至出生 婴儿期和学步期-出生至3y 学前期-3~6y 儿童中期-6~12y 青春期-12~20y 成年早期-20~40y 成年中期-40~60y 成年晚期-60y至死亡
• 微观系统:儿童直接生活的环境,一般只限于家庭;父母,同伴,老 师;儿童能够主动构建,也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发展 • 中间系统:与儿童有直接相互作用;微观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体现了 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外部系统:与儿童有直接作用关系的那些人;社会系统或背景,父母工 作环境;更一般的影响 • 宏观系统:文化,教育制度,法律,价值观,习俗 • 时序系统:儿童在发展的不同时期,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 • • • • 学习是行为的结果,环境的强化是决定性因素 模仿与观察、榜样行为 认知的作用,感知的效用(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在社会性过程中的作用 攻击性,亲社会行为、性别角色(社会学习:认知+自我效能感)
心理社会性发展阶段 正性和负性结果
1\信任对不信任,0~1y→强调喂养的质量,形成的关系是否良好,希望的品质; 2\自主性对羞愧怀疑,1~3y→需要自主,上厕所\吃饭,自主完成需要毅志,毅力的品质 3\主动对内疚,3~6y→学会帮助别人做事,目的性品质(有计划) 4\勤奋对自卑,6~12y→学习(胜任和自卑),胜任能力的品质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y→(对人、事)坚定不一,忠诚的品质 6\亲密与疏离,20~40y→恋人、朋友(稳固、坚定的关系),爱的品质 7\繁殖对停滞,40~64y→养育关心整个下一代、小辈,关心的品质 8\自我完善对失望→智慧or无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