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内容: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竹林的故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第三十回里人物的命运及人物的个性。
2. 鉴赏《红楼梦》刻画人物细腻周到的表现手法。
通过讲解《竹林的故事》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三姑娘的形象分析
2. 诗化小说的特征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曹雪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祖先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
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
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
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而衰的时期。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
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
1763年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2. 废名(1901~1967)
原名冯文炳。
废名于1901年生在湖北黄梅,家境殷实,自幼多病,童年受传统私塾教育,13岁入学黄梅八角亭初级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接触新文学,被新诗迷住,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
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期间开始和周作人交往。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开始发表诗和小说。
在北大读书期间,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1925年10月,废名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1927年,张作霖下令解散北大,改组京师大学堂,废名愤而退学,卜居西山,后任教于成达中学。
1929年,废名在重新改组的北平大学北大学院英国文学系毕业,受聘于国立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抗日战争期间回黄梅县教小学,写就《阿赖耶识论》。
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于北大国文系任副教授,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1952年调往长春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56年任中文系主任,1967年因癌症病逝于长春。
废名可谓是楚地的一个奇才。
文学史家易竹贤先生在为《废名年谱》作的序言中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的创作不算多,却极具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有珍奇的精品,耐人咀嚼寻味。
”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评论家李健吾就曾说过:“在现存的中国文艺作家里面……有的是比他通俗的,伟大的,生动的,新颖而且时髦的,然而很少有像他更是他自己的……他真正在创造。
”当代学者杨义认为,废名虽然算不上“大家”,但“我们应该说:废名的名字是不应该废的。
”文学评论家格非则认为:“研究中国现代的抒情小说,废名是不可或缺的。
”老作家汪曾祺1996年曾断言:“废名的价值的被认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真正被肯定,恐怕还得再过二十年。
”废名在文体建构、叙事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资源之一。
废名文学创作的探索性、实验性、前卫意识及个性化色彩,在文学史上无疑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废名先生教我们大一国文。
第一堂课讲鲁迅的《狂人日记》,废名先生一开头就说:‘我对鲁迅的《狂人日记》的理解比鲁迅自己深刻得多。
’这话使我大吃一惊,于是不得不仔细听他讲了。
”废名的“特立独行”还有不少的轶事,如用毛笔答英文试题,参禅入定胜过出家和尚等等。
四. 课文分析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1. 情节分析
㈠宝玉和黛玉拌嘴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及如今稍明时事,又看了那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
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如此看来,却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
如此之话,皆他二人素习所存私心,也难备述。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分析课文第三四段
因又撑不住哭道:“你也不用哄我。
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
”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
”林黛玉道:“我死了。
”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林黛玉一闻此言,登时将脸放下来,问道:“想是你要死了,胡说的是什么!你家倒有几个亲姐姐亲妹妹呢,明儿都死了,你几个身子去作和尚?明儿我倒把这话告诉别人去评评。
”
⑴暗示宝玉的结局
⑵引出第四段的两个细节
▲林黛玉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
见宝玉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咬牙说道:“你这……刚说了两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手帕子来擦眼泪。
▲又见黛玉戳他一下,要说又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
要用帕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擦。
林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了,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绡帕子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宝玉见他摔了帕子来,忙接住拭了泪。
㈡宝钗借扇双敲
▲“一敲”后面有练习,不重复了。
▲二敲
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他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他的心愿,忽又见问他这话,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
这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
㈢宝玉——金钏儿——王夫人
㈣龄官——贾蔷
㈤宝玉——袭人
2. 总结人物个性
⑴黛玉的美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
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
她在叛逆这一点和宝玉有共同语言,才女多情,嘴虽厉害,但性情真诚。
⑵在薛、林二人当中,贾府统治者选中了薛宝钗,黛玉因此“泪尽而逝”。
那么,能否据此断言,这是薛宝钗阴谋诡计的胜利,而林黛玉是阴谋下的牺牲品呢?事实上,贾母等人所以选中了宝钗,是喜欢她“品格端方”,“稳重和平”,而决非她玩弄了什么阴谋诡计的结果。
如果把宝玉和宝钗的婚姻说成是宝钗煞费心机造成的“金玉良缘”,恰恰否定了封建礼教残害青年的幸福和生命的罪恶。
事实是,婚后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宝、黛、钗三者的爱情婚姻纠葛,到头来都是一场悲剧——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尽管二者的意义不同——却都是悲剧。
⑶金钏儿
烈女。
王夫人不责备自己儿子的少爷恶习,反怪金钏儿教坏了爷们,并立时叫来金钏儿母亲,把女儿领回去。
金钏儿含羞忍辱,愤而跳井自杀。
⑷龄官
痴女。
一个贾府里的小小戏子。
先看一下龄官的第一次亮相,那还是元妃省亲时,龄官因为一曲唱的精妙的戏文被元妃赏识,赐予了些许财物,龄官不卑不亢地接了,没有丝毫欣喜若狂的疯癫,有的只是浮云野鹤的淡然自若,仿佛一切所谓的风流富贵都和己无关,相比之下,贾蔷的行径就只能用“低三下四”、“受宠若惊”来形容了,而当元妃点名要再唱一曲时,贾蔷迫不及待地应下《袅晴丝》,龄官却认为此戏非她之所钟爱,非她之角,果断而坚定地要求换曲,其不为权贵所动之节,确值得拊掌赞叹。
第二出,或许因为贾蔷对龄官有所心意,龄官芳心从始至终便只系在贾蔷一人身上,书中并无其变节移情之描写,而在“龄官画蔷痴迷及局外”一回中,她少女情窦初开的美丽情感更是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呼之欲出,书中写道,宝玉于偶然间发现一个丫头在地上伏着写字,开始以为有人欲效黛玉葬花,正想加以讥讽,却见小丫头眉目间隐约有黛玉之姿,遂不敢造次在旁静观,只见那龄官一个人在花间,反反复复地写着贾蔷之名“蔷”字,他哪里晓得,在那蔷薇花丛纷繁的绿叶落红下,是怎样一颗纯洁的心灵在声声呼唤着自己的爱情,以至宝玉在旁观候多时龄官都未曾察觉,或许龄官的心底,只保留着贾蔷的位置,但是她又应该明白自己和他的距离,于是只好一个人在这少人经过的花下篱旁痴痴地写着心上人的名字。
龄官出场的第三回是宝玉无聊之时,去梨香院寻她唱曲,宝玉素闻龄官戏文之名,想请唱上一支,她却一口回绝了,理由是嗓子不舒服,其实哪里是身体之虞啊!是她不想为宝玉唱罢了,从她对宝玉冷淡的反应也能略知一二,引得宝玉心里竟忖道:素日里还没有人这般对我的!宝玉作为贾府里最为娇宠的少爷,平日里身边也的确围绕着众多花花草草,花红柳绿间,唯有龄官敢这样对他,其实他哪里知道,龄官的心里,早已暗许贾蔷而心无他人了。
如此一位守节情不移的少女,依稀让我们看见许多爱情故事的身影。
让人不觉心驰神往。
龄官在《红楼梦》里的最后一次描写也是最精彩的一次,贾蔷买了个金丝小雀来逗病中的龄官开心,众女孩见了小雀都不住赞好,一时间赞誉声弥漫,引得贾蔷也有点飘飘然,以为定可博龄官欢心,谁知龄官却是把他骂了回去,她骂贾蔷,骂他把她的自由统统剥夺了不算,还买来这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来寻她开心,龄官表面上是在骂贾蔷买雀,实际上却是在为自己的命运和遭遇而无助地呐喊,是啊,她自幼被卖入戏院供看客玩乐,后又被购入贾府,
被主子们当做物事一样拘禁在这大观园里,整日看主子们的兴趣心情度日,她没有资格拥有、追求自己的爱情,也没有资格去享受自己的青春,甚至没有自由去营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她不会真正地骂贾蔷,因为他毕竟是她少女情意的全副寄托,但是她也恨,恨她面前的这个男人如此没有风骨,只懂得一味博他人欢笑,丧失了自己作为男人最起码的尊严和理想。
⑸袭人
《红楼梦》的人物里面,它是一组一组的,常常是一组一组对比的写法。
那么前面我们讲到,“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晴雯确实在某些地方有林黛玉的作风。
哪个地方呢?最重要的是,她们两个人的性格都非常率真,很真诚,非常纯洁。
如果说,袭人像一块半透明的毛玻璃,那么晴雯就是晶莹剔透的水晶,你可以一眼把她看得非常清楚。
晴雯在说话方面,也像黛玉那样直来直去,无所顾忌,有时候说话就会比较尖刻,就容易得罪人。
而袭人逆来顺受,办事稳妥,温柔可人,得到主子的好感,被主子定为是宝玉的妾。
后来贾家被抄家,袭人应该也被抓了,然后和贾府的其他丫头、下人一起被卖了。
但比较走运的是,她被蒋玉涵碰到,并买了出来,蒋玉涵是贾宝玉的朋友,以前他赠给贾宝玉的一条汗巾,袭人也曾替贾宝玉收藏过,那应该就是他们缘分的伏笔。
现在袭人落难,他们终于有缘相遇,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在贾府的众多丫鬟中,袭人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
《竹林的故事》
1925年发表。
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的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
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1. 主题:
三姑娘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
八岁的三姑娘死了父亲,跟着母亲相依为命。
乖巧的三姑娘勤快地做家事,上市场卖菜。
朴实大方的三姑娘赢得了大家的喜欢,大家对于三姑娘的美好祝愿就是“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然而成人后的三姑娘在清明节的匆匆而行也昭示了她并未如人所愿。
2. 人物分析:
三姑娘的形象特征:美丽、善良、勤劳、朴实、大方
本文用散文的行文来结构全篇。
在自然、人性、人情三美方面淡笔浓情,塑造了三姑娘这样一个清新纯朴的农村姑娘形象,然而其悲剧命运又隐隐地令人反思女性悲剧的根源。
小说中的诗情几乎都集中在主人公三姑娘身上,使得她那在文字中显现的身影云淡风清。
缄默的三姑娘、寂静的竹林背景,以及“我”行云流水的叙述,把《二十四诗品》中关于“冲淡”的描述进一步具体化了。
记得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和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以违。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几句脍炙人口的四言体诗正是解读《竹林的故事》的一组密码。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三姑娘似乎违反女人天性般地不讲究身体修饰,也不爱凑热闹的场面,小说中这样写道:“偶然一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一梳理”,“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子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
然而,三姑娘的心灵并不因疏远社会生活而枯涩,她总能身临其境地回忆起当年父亲活着时带她看灯的情景,“听了敲在城里响在城外的锣鼓,都能够在记忆中画出是怎样的情境来”,原来生命中美好的画面已在她心里定格,她明白重复的行为会导致自己所珍视回忆的磨损。
这一切正如“素处以默,妙机其微”的涵义:素淡地生活,静默地自守,不强求而自然地回味着生命中的幽微情趣。
“饮之太和,独鹤和飞。
”儿女离群索居的行为,也许是会引起任何母亲的不满,三姑娘的母亲照例希望女儿能合群合辄,得到理该拥有的平凡通俗的幸福,为此她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责备相依为命的爱女:“阿三!我就是死了也不怕猫跳!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
母亲所不明白的这个“到底”正是女儿那似乎是和生俱来的超然物外的心态。
三姑娘的隐逸气质是自然天成的,她和这个尘世的关系只剩下对父母的孺慕,其余则再也提不起半丝兴致。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超然物外者的气质有的如冰月的清辉般泠泠然不可近,也有的如丽日下的和风轻盈飘逸、温婉可亲,三姑娘显然是属于后一种,她“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地站在那里笑。
然而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这样动人的气质用“犹之惠风,荏苒在衣”一句来形容再恰当也没有:拂袖的春风和美舒缓,给人若有似无的舒畅宁静的感受。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美当然不能只是内秀,更何况任何内在美也都是通过向外显现来得到鉴定。
三姑娘有着“黑然而美的瓜子模样的面庞”,“尽管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
美好的人和宁静的处所更是和谐的,“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沉浸在动人天籁中的叙述者“我”,面对着天人合一的情境,自然会产生和之俱归的愿望。
竹林里的人和物是“我”内心深处最难忘的情结之一,即便是多年以后,“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而这篇“风动玉声寒”的竹林故事,便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需要强调的是,这位三姑娘并非离群索居,远离尘嚣,为了生计她得上街卖菜。
一个卖菜的农家少女,无论想到还是遇见都再寻常也没有,但这种寻常却自有其特别之处:“人一见了三姑娘挑菜,就只有三姑娘同三姑娘的菜,其余什么也记不得,因为耽误了一刻,三姑娘的菜就买不到手;三姑娘的白菜原是这样好,隔夜没有浸水,煮起来比别人的多,吃起来比别人的甜了。
”最寻常的菜蔬经过三姑娘的手,也变得不寻常了。
她所谓寻常的一面可用“遇之匪深,即之愈希”的意思表述:无心遇见,好像并不见其深,但有意靠近,却觉得不可窥寻。
“脱有形似,握手以违。
”再说到寻常,这个竹林里的精灵也是能和人晏晏笑语的,在卖青椒的一段对白中,三姑娘就颇为俏皮的反诘:“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但是她一听到我说:“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到一个好姑爷。
”就立即翩然离去,绝不提供把亲近化为亲狎的可能。
“泥上偶尔留爪指,鸿飞哪复计东西”,三姑娘飘缈的心思正如“脱有形似,握手以违”一句所言:即便偶有形迹可寻,但甫一接触之下便似是而非了。
3. 写作特点:
(1)田园牧歌的情调加上古典式的意境的营造。
不仅反映乡村风景、风俗、人情之美,尤其致力于乡间儿女情态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哲人式的人生态度和对普通生命方式的体悟。
感情交流方式讲究性灵的意会,《竹林的故事》里无论是老程一家的父女之情、母女之情,还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对他们一家人的命运的感慨都体现了这个特色。
而文章里的种种“意境”正是和这种感情特色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三姑娘陪老程抓鱼的那段,父女之情就是和捕鱼时描绘的这个“境”紧紧融合在一起的。
“赛龙灯”那段,母女两人因为都太为对方着想而起了争执,她们的情绪心理变化和黑夜里遥见遥想的赛会景象交错描绘而产生的意境真令人有如亲验的感觉。
而全文的最后一个“境”,是由“我”多年之后回乡在河边坝上遇到了三姑娘而起的。
这个“境”既是全文节奏上的高潮,也是综合全文叙述风格的文眼诗化小说的特征:小说叙述语言的平淡和缺少戏剧性,就是在还原生活本身的平淡,无奈。
缺少强烈的理性批判色彩,更多呈现出一种淡泊的哀愁。
强烈的抒情、意境、氛围、情调的诗意营造,语言和结构的诗味编织,均体现了诗化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诗性特质,而诗化小说的诗性主要来自小说家对于理想的人性和理想的生存境界的追求。
(2)文章始终表现出了东方传统文化里含蓄和敦厚的美。
从全文一开始平和的叙述语气里就开始酝酿了——“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
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他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
”在接下来全文中“我”的叙述,无论是对三姑娘的喜爱、欣赏的柔情,还是对他们一家命运的同情,始终都保持在隐而不发的含蓄平和之中,直到最后——“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
”作者就是这样把这篇小说所要表达的艺术特色,情感特色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推到了极致。
这个“境”里揉合了对故土的回忆、对美的爱怜、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哀伤和无奈。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
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
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自然不是我们的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只有杪梢还没有斩去的枝桠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
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就在平常,穿的衣服也都是青蓝大布,现在不过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所以并不显得十分异样。
独有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
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
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鹰在屋头上打圈子,妈妈呼喊女儿道,“去,去看坦里放的鸡娃。
”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
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个事实几乎也没有了。
1. 这三段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答案:写到了老程的死。
2. 通过几个画面写出了这个家庭的变故?
答案:三个画面:坟,婆婆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的罢了,三姑娘的黑地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
3. 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情调淡淡的,很含蓄,令人深思,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4. “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
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案:对比,突出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短暂,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生活下去。
阅读句段,回答5~6题
宝玉听说,自己由不得脸上没意思,只得又搭讪笑道:“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
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二人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
好姑娘,赏我罢。
”宝钗指他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
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
”说的个靛儿跑了。
宝玉自知又把话说造次了,当着许多人,更比才在林黛玉跟前更不好意思,便急回身又同别人搭讪去了。
5. 宝钗为什么没有发火,体现了她的什么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