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见习课件-脉诊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课件-第五章脉诊

中医诊断学课件-第五章脉诊
研究挑战:如何将中医脉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是当前研 究的重要挑战。
脉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诊断疾病:通过脉象的变化,判断 疾病的性质、部位、程度等
评估疗效:通过脉象的变化,评估 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指导治疗:根据脉象的变化,调整 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预防疾病:通过脉象的变化,预测 疾病的发展趋势,提前采取预防措 施
脉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探索
脉诊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通过脉诊诊断疾病,辅助诊断和治疗 脉诊在心理学中的应用:通过脉诊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辅助心理治疗 脉诊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通过脉诊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辅助训练和比赛 脉诊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通过脉诊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辅助康复治疗
阳虚:脉象沉迟,脉搏缓慢 痰湿:脉象滑腻,脉搏缓慢 瘀血:脉象涩滞,脉搏缓慢
妇女病证的脉象特征
月经不调:脉象细弱,或弦滑 痛经:脉象弦紧,或涩滞 更年期综合征:脉象弦细,或沉迟 产后病:脉象虚缓,或滑数
儿科病证的脉象特征
感冒:浮紧脉,浮滑脉 咳嗽:浮滑脉,浮紧脉 腹泻:沉细脉,沉迟脉
发热:浮数脉,浮滑脉 便秘:沉细脉,沉迟脉 呕吐:沉细脉,沉迟脉
脉诊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脉诊的起源
起源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起源人物:扁鹊、华佗等中医名家
起源地点:中国
起源方法:通过观察脉象来诊断疾病
起源原因: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起源影响:脉诊成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古代脉诊的发展
起源:古代中医学 中的脉诊起源于春 秋战国时期
发展:汉代张仲景 的《伤寒杂病论》 中首次提出脉诊的 概念

中医脉诊精品PPT课件

中医脉诊精品PPT课件
食指放在关前寸脉部位,无名指放在 关 后尺脉部位。总按与单按。
.
3
脉诊
• 正常脉象(平脉)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迟不数 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均匀。
.
4
脉图
左心室快速 收缩射血
左心室射血 慢期
反流后主动 脉再次扩张
.
5
按脉率来分:数疾、迟缓。
.
6
数脉
【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120次。> 120称为疾脉。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疾脉尚主心血痹阻。
洪(大)脉
【脉象】浮大有力。脉体宽而无力为大脉 。 【主病】实热证。大而无力主体虚。
.
13
细(小)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脉沉细无力称为弱脉。 【主病】诸虚劳损,湿证。
.
14
按脉搏动力度:虚、弱、实。
.
15
按脉形纵向的长短:弦长、短。
.
16
弦脉
【脉象】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诸痛,痰饮等。
切诊
• 脉诊(Feeling the pulse):按脉搏;
• 按诊:触摸按压病体的肌肤、手足 胸腹等部位
.
1
脉诊
• 脉诊的部位:
• 寸口诊法
左手 脏腑


心、小肠 寸关Fra bibliotek肝、胆 关尺
肾、膀胱 尺
脏腑 肺肠 脾胃 肾
.
2
脉诊
• 脉诊方法
1 时间:清晨; 2 体位:正座或仰卧,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掌心向上,腕下放松软的脉枕。 3 指法;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
.
17
短脉
【脉象】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主病】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损。

中医诊断学--脉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脉诊  ppt课件
中所表现
ppt课件
4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ppt课件
5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肺主 气朝 百脉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应指 脉 象
心气 心阳
ppt课件 31
(4)数脉相类脉
疾脉
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脉率比 数脉更快, 脉搏每分钟140~160次。 意义: 阳极阴竭( 外感热病之热极) 虚阳外越,元阳欲脱证。 3岁以下小儿脉搏可在一息七至以上, 为平脉,不作病论。
ppt课件 32
(5)虚脉
【脉象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三部九候均 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 不足的状态。
(十一)弦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 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机理分析】弦脉"在脏应肝",多主肝胆病变。 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 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气敛束不伸,脉管失去柔和之 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 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肾, 阴虚阳亢。 弦脉在时应春,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 生理性退化表现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 口”、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 叔和《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ppt课件 1
【临床意义】多见于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之实热证。 【机理分析】

中医脉诊专题课件

中医脉诊专题课件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病理脉象——由于机体病理变化而产生的脉象。 病脉是相对正常脉象而言的,故凡有异于正常
象者均应属病理脉象。 本教材28脉是依据位数形势的变化分类。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三节 病理脉象
一、常见病脉 二、脉象鉴别 三、相兼脉 四、真脏脉 五、妇人脉与小儿脉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一节 脉诊概述 三、脉诊原理
〔二〕其他脏腑组织对脉象的影响
1.肺主宗气,贯穿心脉;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2.脾主运化,化生心血;脾主统血,影响血行
3.肝主疏泄,调节心神;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4.肾精化髓,充养脑神;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一节 脉诊概述 四、脉诊部位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二节 正常脉象 四、平脉的生理变异
〔一〕内在因素
1.性别:男女的脉象差异 2.年龄:老年人,青壮年,婴幼儿脉象差异 3.体质:高矮胖瘦脉象,六阴脉和六阳脉 4.解剖:斜飞脉和反关脉脉象特点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二节 正常脉象 四、平脉的生理变异
〔二〕外在因素
1.情志:喜、怒、惊、悲、恐脉象差异
11/7/2021
学习文档
第二节 正常脉象 二、平脉的特点
脉位:不浮不沉 沉取不绝
脉数:息四五至 节律一致
脉形:三部有脉 不大不小
脉势:沉着和缓 流畅有力
11/7/2021



平脉模式示意图



12
10
8
6
4
2
0

中医诊断模拟见习——脉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模拟见习——脉诊PPT课件

脉诊模拟实训
(一)诊脉时间
➢ 平旦: “诊法常以平旦”
——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和比较平静时 诊脉。 ➢ 五十动
——每次诊脉的时间至少在1-2分钟以 上,以满五十动。
脉诊模拟实训
(二)体位和平息
➢ 体位
诊脉时病人正坐或仰卧,平 臂、直腕、仰掌,手心脏同一水 平。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 枕,使寸口部充分伸展。脉枕规 格一般为长8寸(约18~20cm), 宽度4寸(约8~10cm),厚度0.5 寸(约2~3cm) (脉枕放置方法 如下)
脉诊模拟实训
(二)涩脉 1.细,脉体细小; 2.迟,脉来比较缓慢; 3.短,脉搏与指目接触面小; 4.涩,脉律与脉力不匀
脉诊模拟实训
七、脉紧张度分类
(一)濡脉 (二)弦脉 1.脉长,三指皆有脉或感觉指腹接触 面较宽; 2.脉比较平而且直,不容易变化,好 像按在绷紧的琴弦上; 3.有些弦脉指感比较硬,好像按在老 化的橡胶管上。
脉诊模拟实训
脉诊模拟实训
➢布指适宜
要与患者手臂长短和医生的手 指粗细相适应。病人的手臂长或医者 手指较细者,布指宜疏,反之宜密。 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 (拇指或食指)定关法”。
➢常用指法
常用指法有举、按、寻等。
脉诊模拟实训
举法 用较轻的力按在寸口脉 搏跳动部位。
按法 医生手指用力较重,甚 至按到筋骨以体察脉象。
五、脉力度分类
(一)实脉 1.大,脉体比较粗大; 2.长,一般三部有脉; 3.有力。 (二)虚脉
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寸、关、尺,举、寻、按脉皆无力 。
脉诊模拟实训
六、脉流利度分类
(一)滑脉 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
圆滑,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 的感觉, 滑脉相类脉: ➢ 动脉:动脉多见于关部,具 有滑、数、短三种脉象的特征。

脉诊图文详解课件

脉诊图文详解课件

脉诊图文详解
422.Biblioteka 沉脉切诊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 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 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
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
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诊图文详解
43
示意图
浮 中 沉
沉脉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脉诊图文详解
21
• 2、布指 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 布指疏密视患者手臂长短,医生手指粗细而定。 臂长,指细,布指宜疏;臂短,指粗,布指宜密。 • 小儿一指定三关。
脉诊图文详解
22
3、运指
(1)举法:轻按脉搏,又叫浮取。 (2)按法:重按至筋骨,又叫沉取。
用力适中,按至肌肉,叫中取。 (3)寻法:寻找之意。 手指从轻到重,从重到轻。 左 右推寻。 (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
脉象特点: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 病:邪闭,厥证,痛极
脉诊图文详解
47
示意图
牢脉
浮 中 沉
脉图 王洪涛 男 30岁 高血压病并胃痉挛腹痛
脉象特点:沉弦实大而长,按之坚牢
主 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脉诊图文详解
48
3. 迟脉
切诊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
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脉诊
脉诊图文详解
1
切诊
脉诊
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
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诊图文详解
2
脉诊简史

中医诊断脉诊全好PPT精选课件

中医诊断脉诊全好PPT精选课件

独取寸口
5
发展简史
平脉辩证
6
发展简史
脉经 24部脉 最早的脉学专著
7
发展简史
张景岳 脉神、正脉16部 脉之常变 脉之顺逆从舍
8
发展简史
李时珍 濒湖脉学 27部脉
9
发展简史
诊 家 正 眼
李士材 诊家正眼 28部脉
10
发展简史
李延罡 脉诊汇辨 张 澄 诊宗三味 黄宫绣 脉理求真 周学霆 三指禅
90
病理脉象
(二)沉 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 深沉,位于皮下筋骨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沉帮筋骨自调匀
91
病理脉象
【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脉 理】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
若脏腑虚弱,正气不足,阳虚气陷,不能升举,脉 气鼓动无力,故脉沉而无力。
脉诊
1
脉诊,亦名切脉, 是指医生用手指 对患者身体某些 特定部位的动脉 进行切按,体验 脉动应指的形象, 以了解健康或病 情,辨别病证的 一种诊察方法
2
发展简史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脉诊的临床运用及意义
3
发展简史
三部九候
4
发展简史
11
诊脉概述
第一节诊脉概述
12
诊脉概述
脉 诊 原 理 诊 脉 部 位 诊 脉 方 法 脉 象 要 素
13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14
诊脉概述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15
诊脉概述

5.2脉诊实训ppt课件

5.2脉诊实训ppt课件





最新课件
25
(五)常见病脉
➢ (6)细脉:脉道狭小,如按细线,应指明
3.
显,但势软无力。

细脉相类脉
宽 ➢ 濡脉:位浮、形细、势软。
度 分 类
➢ 弱脉:位沉、形细、势软。 ➢ 微脉:脉形极细,脉势极软,似有似无。
最新课件
26
(五)常见病脉
➢(7)长脉:脉动应指的范围超过寸、关、
4.
尺三部,脉体较长。

案例一:顾××,女,32岁,农民。因月经量多,
淋漓不尽半月之久而来诊。自诉上个月因劳动繁重,
脉 加之家事繁忙,因而本次行经时,月经骤下量多,经
诊 医生注射止血针,血量虽然减少,但至今已半月,仍
训 淋漓不断,血色淡红,面部虚浮,舌质浅淡,舌苔薄 练 白,脉细弱。

还可能存在的症状:气虚类症。 证候诊断:脾不统血证。

还可能存在的症状:血瘀类症。 证候诊断:心脉痹阻证。
最新课件
56
()
三、脉诊思考训练
二 脉 诊 思 考 题
最新课件
5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58
3.脉症从舍

1
脉症不符的原因:
) 脉
① 疾病病情复杂,不一定都能反映于脉或症。
症 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不 符
真虚假实,真实假虚
的 ② 病情演变,通过因果关系,使脉症产生
原 与疾病性质“相反”的现象。

最新课件
43
3.脉症从舍

2
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 脉

【中医学课件】脉诊

【中医学课件】脉诊


肌肉



筋骨

一息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 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四)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脉象种类繁多,为便于掌握,历来都 曾把它进行分类。《内经》、《伤寒论》分 阴阳两类。《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 滑、涩六脉统领诸脉。徐灵胎《回溪脉学》 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领,较为实用。
肺主气 朝百脉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气运血行
应指
脉搏
脉 象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肝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脉象形成原理图】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1、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
(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 桡动脉。又称“气口” “脉口”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含义] :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 (桡动脉),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 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 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 种诊察方法。
• 左手
心(君火) 肝(木) 肾(水) 阴、血、精
右手
肺(金) 脾(土) 肾(相火) 阳、气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原理 • 1、此配属符合五行的原理: • 2、符合阴阳(气血)的原则:肺主气,脾气主

《中医学》脉诊 ppt课件

《中医学》脉诊  ppt课件

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这是因为,脉搏是由心脏一张一缩的跳动而形成的,所 谓“夫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于心”,“心者, 生之本,其充在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手少阴气绝 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指明脉为血脉,源出于 心,而脉搏是心功能的具体表现。其次,脉搏与血管的缩张
第二课:怎样学习与掌握脉诊
一、明辨六要脉掌握两纲脉: 脉学内容复杂,有单脉,有复脉,形状又有些相似,但 不管脉形千变万化,其中必有它的规律性,因此在学习脉学 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两纲六要脉,否则就会说之于口,而
难应于指,造成印象模糊,隔雾观景,结果是囫囵不清,无
所适从。 什么是两纲六要脉?阴阳为两纲,表、里、寒、热、虚、 实为六要。也可以说是八纲,所有病脉辩证以此为据。 二、要独立思考,重反复实践:
多见小脉,实证多见大脉,这是一般的从证辨脉的规律。其
辨明了脉象之后,结合望、闻、问三诊来客观地分析病
在何经何脏,属热属寒,在表在里,为虚为实。 五、诊脉的分部: 《素问·三部九侯论》的脉诊方法叫做遍诊法,即头、 手、足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而三之合为九,故称
三部九侯法。汉代张仲景把三部九侯法简易为三部诊法,即
二、脉诊最早记载于《内经》。但切脉诊病早在《周
礼》上就有“以五气【闻】,五声【问】,五色【望】,
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切】之以九藏之动”的 记载。脉诊的创始人,公认为是扁鹊,司马迁,韩非,后 汉的刘安,桑弘羊,以及圭斋欧阳氏,皆认为诊脉出于扁 鹊,为医者之祖。
扁鹊是秦越人的尊称,他是春秋战国【公元前5世纪】之际
还有东汉初的民医涪【 fu 】翁,也善于用脉诊治病,著有
《诊脉法》一书。 古代脉诊,讲究三部九候法。三部为天部,地部,人部。每 部为三候,共九候。逐渐发展成为“独取寸口”。

脉诊 ppt课件

脉诊  ppt课件
PPT课件
24 走 珠
脉图
于伟花
女 25岁
妊娠8个月
脉象特点:往来流利 应指圆滑 如盘走珠 主 病:痰饮 食积 实热 血证等
PPT课件
25
示意图


如 轻 刀 刮 竹
浮 中 沉
脉图 劳国光 男 50 岁
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 为轻刀刮竹,病蚕食叶 主 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PPT课件 挟痰挟食
示意图
浮 中 沉


如 水 沉 石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40 60
80
脉象特点: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脉位深在,如石投水 主 病: 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PPT课件
19
示意图
浮 中 沉


一息
脉图 王芳兰 女 37岁
脉象特点:来去急促,一息六至 每分钟一百次以上 主 病:热证, 有力实热 ,无力虚热 PPT 课件
PPT课件
3
脉诊
PPT课件
4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1、诊脉的部位
寸口诊法
PPT课件
5
桡动脉
PPT课件
6
寸口的脏腑分属
左手: 寸 心 寸 关 肝 关 尺 肾 尺



PPT课件
7
2、切脉的方法
时间:安静、医者调匀呼吸 五十动----1分钟以上 姿势:坐位或卧位 展臂、直腕、仰掌,手臂与心脏平齐
脉 诊
Pulse Taking
南方医科大学 黄洪牛
PPT课件
1
脉诊 Pulse Taking
医生用于指触按病人 的动脉搏动, 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以了解病 情,辨 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称脉诊。

中医脉诊(课堂PPT)

中医脉诊(课堂PPT)

2024/1/11
13
6、四时气候《素问·平人气象论》春胃微弦、夏胃
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概括四季平脉
7、地理环境:北方之人脉多强实,南方之人脉多
软弱 。
8、脉位变异:寸口不见脉搏,而由尺部斜向手背,
称为斜飞脉。若脉象出现于寸口的背侧,称为反关脉。 此属于挠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
2024/1/11
2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肺有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的功能。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 肺与心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
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统血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又 称“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 为脉之“胃气”的多少。
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 量,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脏腑功能正常。
2024/1/11
11
(一)、正常脉象的特点
1、有胃:脉有胃气表现在脉位居中,不浮不沉;脉率
调匀,不快不慢;脉力充盈,不强不弱;脉道适中,不 大不小;脉势和缓,从容流利。
2、有神:(1)应指有力柔和;(2)节律整齐。
3、有根: (1)尺脉有力、 (2)沉取不绝,所以有“尺以
候肾”、“沉取候肾”的说法。
寸口部位切脉始见《内经》,《难经》对此有较
详细的论述,并提出寸口脉与脏腑相对应的分属关系。
2024/1/11
4
部位: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
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 脉搏动的形象,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 证的方法之一。
原理: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14
(一)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力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主气 朝百脉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气运血行
应指
脉搏
脉 象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肝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脉象形成原理图】
(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1、脉诊的部位 (1)遍诊法(三部九候法):
上部、中部、下部
(2)仲景三部诊法:寸口、趺阳、太蹊
(3)寸口诊法:寸口是指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 桡动脉。又称“气口” “脉口”
总按、单诊
诊脉时间
以清晨未起床、 未进食最佳
体位 布指 运指
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指目按脉 布指疏密适度
指法
平息 诊脉时呼吸平稳调匀
五十动
指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
(三)平 脉
平脉既正常脉象的特点 1、有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 “胃少为病” “无胃为死” 《素问•玉机真脏篇》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
何谓也?” “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含义] :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 (桡动脉),又称气口或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 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 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 种诊察方法。
现代常以浮脉、沉脉、迟脉、 数脉、虚脉、实脉为六纲脉,然 后再把其他脉象分属于六大类。
一、浮脉类
(浮、洪、濡、散、芤、革)
(一)浮脉:
【脉象特征】 轻取即得, 重按稍减不空, 举之有余, 按之不足。 【理解】:
脉位浅表
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外 越)
【脉理分析】 邪袭肌表,卫阳抗之,脉气鼓搏于外,
五脏六腑
气血
肺朝百脉
心 肺
手太阴肺经(太脉渊会穴太渊) ( 脉会太渊)
食气入胃 脾气散精
水谷精微 浊气归心 上归于肺
胃受纳 脾运化
独取寸口诊脉的原理图
3.寸口分候脏腑
寸——心
寸——肺
左手 关——肝
右手 关——脾
尺—肾(阴)
尺—肾(阳)
寸关尺的定位
1、先定关:以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 2、再定寸、尺:
1、举:轻取 2、按:重取 3、寻:中取
循法、推法、总按、单按
右手 寸——肺 关——脾胃 尺——肾
左手 寸——心 关——肝胆 尺——肾
总按
5、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 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闰以 太息,命曰平人”
6、五十动: “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诊脉的方法
举按寻 循推
应指而浮。 久病内伤,虚阳外越,则浮而无力。
(二)洪脉:

肌肉



筋骨

一息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肥人 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
(四)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脉象种类繁多,为便于掌握,历来都 曾把它进行分类。《内经》、《伤寒论》分 阴阳两类。《诊家枢要》以浮、沉、迟、数、 滑、涩六脉统领诸脉。徐灵胎《回溪脉学》 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领,较为实用。
1.寸口部位: 通常是腕后高骨内侧为关,其前为寸,
其后为尺。 寸(浮、中、沉) 关(浮、中、沉) 三部九候 尺(浮、中、沉) 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同名实异
的原理: (1)寸口部位为脉之大会 (2)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 (3)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4)寸口处部位固定且脉诊方便
第四节 切 诊
概念---是医生用手的触觉在病人体表的一定部 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疾病内 在变化和体表反应的一种诊察方法。
分类: 一、脉诊 二、按诊
一、脉诊
1、诊脉的意义 2、诊脉的部位 3、诊脉的方法 4、正常的脉象 5、病脉与主病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1、心脏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主血,其充在脉” “心藏脉、脉舍神”
2、有神:应指有力,节律整齐
“按指下之有条理,先后秩然不乱者,此有神之至。”
3、有根:尺脉沉取有力,按之不绝
“寸关虽无,尺犹不绝,如此之流,何忧殒灭。” 《脉经》
正常的脉象
即平脉、常脉。
一般特征: 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
一息四至(即一呼一吸4次),和缓有力, 节律均匀。
正常脉象示意图

皮肤
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 2、体位
体位: 坐位 卧位 与心脏等高
“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 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 可诊有过之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
诊脉方法
指法:手指略成弓形倾斜(45°),指腹对脉脊。高大者
宜疏,矮小者宜密,小儿用拇指定关法
寸关尺三部总长一寸九分(5cm)
桡骨茎突
桡骨茎突内侧-----关(六分) 关前------------寸(六分) (太渊穴,仰掌、腕横纹之桡侧凹陷处 ) 关后------------尺(七分)
《难经》:“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 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 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 左手
心(君火) 肝(木) 肾(水) 阴、血、精
右手
肺(金) 脾(土) 肾(相火) 阳、气
寸关尺与脏腑配属原理 • 1、此配属符合五行的原理: • 2、符合阴阳(气血)的原则:肺主气,脾气主
升,命门之火,少火生气,故气旺于右为阳; 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血旺 于左为阴。
左为心肝肾,右为肺脾命
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朝百脉 脾主运化,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脉以胃气为本”
肝主藏血,调节血量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心气 心阳
(1)“气口亦太阴也” “是以五脏六腑之气,皆出于胃而变见于气口”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环循胃口
(2)“寸口者,脉之大会也,手太阴之动脉” “脉会太渊” “肺朝百脉” 脏腑气血皆通过百脉朝会于肺,所以脏腑的
生理病理变化能反映于寸口脉象 “营卫之气遍布周身,循行五十次复会于气口
” 此外,寸口脉表浅,位置固定,易于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