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第2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同步训练包含答案

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1. 以下是在京沪高铁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判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参观世博园。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到上海采购。

”读图,完成第2-4题。

2. 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3. 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四川、广东B.湖北、重庆C.河北、山东D.新疆、甘肃4.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D.甲地优美的环境5. 人口的迁移造成的影响有(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既有社会经济因素,也有自然环境因素,且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据此完成第6-7题。

6. 影响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迁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土壤D.矿产资源7. 下面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浪底库区移民属自发性移民B.出国留学不属于国际人口迁移C.目前英国人口迁移方向是从城市到农村D.四川民工有组织地到深圳打工下图为“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8-10题。

8. 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中,排在第二圈层的省级行政区域,除重庆、四川、海南外,还有( )A.吉林、安徽、湖北、贵州B.云南、贵州、湖南、江西C.福建、江西、湖南、贵州D.广西、湖南、江西、福建9. 深圳户籍人口中四川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四川(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多B.自然资源短缺C.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D.生态移民较多10. 大规模人口迁移(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海南曾出现过几次人口迁移的高峰:1950年前后,大量解放军官兵留驻海南;1966年后,大批“知青”上山下乡迁入海南;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又有10万人才下海南。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根据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的差值(R),将其分为土地扩张型(R>0)、人口增长型(R<0)、人地协调型(R=0)和人地收缩型(人口和用地规模缩减)四类。

下图显示近20年间黑龙江省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类型的空间差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年间,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是该省()A.南部地区B.北部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与本省的其它城市相比,该省三个城市为人地收缩型,最可能是这三个城市()A.自然环境条件差B.人口出生率最低C.矿产资源近枯竭D.城市化水平降低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全国各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增长69.73%,涌现了大量留守、空巢家庭。

完成下面小题。

3.人户分离现象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区域经济发展不均 B.房价地区差异显著 C.文化教育水平提高 D.思想观念发生转变4.针对留守、空巢家庭大量涌现的现象,当地政府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推行三孩生育政策 B.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稳定房价促进民生 D.取消户籍落户限制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一般包括户籍和外来常住人口。

下图为2011~202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同比(比上一年度)增长率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5.2011~2019年上海市()A.户籍人口减少B.人口总量下降C.常住人口减少D.人口迁入趋缓6.造成该时段上海市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政策变化B.产业转型升级C.城区面积扩大D.人口自然增长慢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甲地可能是()A.沿海地区B.中西部地区C.平原地区D.经济发达地区8.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甲地环境优美B.甲地社会环境稳定C.乙地就业机会多、收入高D.乙地人口多,食品价格较高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

第二课人口的空间变化测试题

第二课人口的空间变化测试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乙、丁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冲突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叙利亚邻国,已经大大超出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原先预计的程度,迫使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必须大幅增加所需资金,以满足叙利亚难民日益增大的人道主义需求。

据此回答3~4题。

3.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其邻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C.气候 D.政治4.若图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

当前叙利亚的人口迁移属于( )A.B1到B2B.B2到C1C.A1到D D.C1到A1读2009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自南部向东北部6.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做好( )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下图为我国某市2010年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7~8题。

7.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8.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主要是(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B.降低了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民离开家乡向东部地区流动,形成了民工潮。

课时作业23:1.2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时作业23:1.2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浙江模拟)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连续5年(2005年-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净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信息可以看出( )A.江西省人口迁出率最高B.广东省人口增长最快C.福建省人口增长最慢D.四川省人口出现负增长2.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将( )A.导致北京、上海老龄化问题更严重B.极大促进了浙江、广东的第一产业的发展C.缓解了江西、贵州的人地矛盾D.导致安徽、四川环境人口容量增大3.近年来我国江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人口老龄化出现了城乡倒置,农村老年人口总数、老龄化水平等指标都明显高于城市。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农村人口出生率急剧降低B.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C.城市大量老年人向农村迁移D.农村年轻人口的大量外迁(2016·莱芜高三期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

据此完成4-5题。

4.大量移民迁入,不可能改变东部城市( )①人口年龄结构②人口性别结构③人口再生产类型④环境人口容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移业就民”给中西部带来的影响有( )①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促进环境改善④加剧就业紧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5·临沂模拟)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分离,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

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

读图,回答6-7题。

6.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A.西南地区B.华东地区C.北方地区D.周边省区7.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D.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转变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转变练习题

第一章人口的转变第二节人口的空间转变4一、选择题1.读我国部份省、市、区某年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1)~(4)题。

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加人数多 B.人口的迁移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死亡率低(2)迁入人口对北京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有()①减轻了该市的就业压力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加重了该市的环境问题④加大了该市的基础设施压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3)该年份四个省区中死亡人数最少的是()A.海南省B.北京市C.上海市D.新疆(4)该年份四省区中为人口迁出区的是()A.海南省B.北京市C.上海市D.新疆2.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1)~(3)题。

(1)此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减缓了人口老龄化问题(2)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3)该国可能是()A.中国B.巴西C.德国D.泰国3.(2021·长春模拟卷)读图和下面材料,回答(1)~(3)题。

材料由于明代以后,东北地域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加迅速,山东省农人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致使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大体动因是()A.经济差距B.战争C.气候D.水源(2)此刻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A.人口密度差别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C.两地经济收入不同D.两地资源丰硕程度的差别(3)当华北人口大量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的()4.(2021·广州一模)引发春节期间下图城市人口庞大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某城市总人口的逐日转变示用意(2021年11月28日—2021年3月8日)A.洪涝灾害B.疾病传播C.旅行度假D.民工返乡二、综合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口空间变化习题2

人口空间变化习题2

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2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统计分布图”,图例1、2、3依次表示迁出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我国省级“农民工现象”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迁出量最多的是四川、广西、安徽三个省区B.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工矿区或者沿海城市C.图中各省区的人口迁移以自发流动为主D.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2.影响图示区域“近年来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进城务工B.交通条件的改善C.农业现代化水平与耕地减少D.经济发展水平3.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等地农村人口省际迁出量较少,其原因是A.农村人口比例很低,已没有可供迁出的农业人口B.农村人口比例较低,大多已通过省内人口迁移的方式转化为城市人口C.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大多已通过建设新农村的途径加以解决D.农村人口比例很高,大多已通过就地实施工业化的途径进行人口转化《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预测数据。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 )A.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5.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 )①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选项不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A.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有利于农民开荒种地B.政府开放封禁政策,加大了山林、草原的开发C.东北地区当时人均收人水平高D.山东当时战局混乱7.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A.两地经济收入差别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C.人口密度差异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8.当中原地区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图中()A.B.C.D.如图为我国某地区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该地区每年都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流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外来务工人员的迁入,使该地区()A.人口死亡率上升B.人口出生率下降C.环境人口容量减小D.环境压力增大10.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出()①城市规模扩大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试题: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测试题山东省莱州市第五中学李大伟一、选择题1.(原创)由京沪高铁上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甲说:“我去北京游览长城刚回”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在去学校报到”C.丙说:“我到北京找工作,但没找到”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答案】B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定义。

属于人口迁移的人口移动一般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

我国曾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作为人口迁移的判别标准,这将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发生变化。

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例如,旅游、探亲、经商等就不属于人口迁移;三是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根据以上三个条件判断答案为B。

2.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据表可知,2001~2050年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答案】A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结合题中表格和所学知识可以确定,现代世界人口迁移具有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的特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没有大的变化C.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答案】C 本题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永久性移民的比例应该是明显减少。

(原创)下图为铁道部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幅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各省份去外地打工主选地有所不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B.陕西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C.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D.湖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答案】C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

根据回家过年的人口流动的主要流动箭头方向即可判断,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内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同步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内附答案)

同步练习—人口的空间变化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2、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4、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③从农村流入城镇④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青少年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下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

读图,回答下列2题。

5、有关甲、乙、丙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国际人口迁移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6、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收入差距B.家庭婚姻C.工程建设D.文化教育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

据此回答下列3题7、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8、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美国地理学家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早期开拓式的人口迁移逐步让位于城乡间的人口迁移,最终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将取代开拓式的或城乡间的人口迁移。

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区际联系越紧密,城市经济越发达,城市之间的人口移动越频繁。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练习(附参考答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后练习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自己的答案填写在表格当中)潇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1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4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1~2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①小学时暑假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D.从发达地区到落后地区4.人口流动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是()A.人口容量提升B.城市化水平降低C.城乡差距加大D.人口老龄化减缓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1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1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5~6题。

5.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C.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D.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6.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非洲8.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山东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9.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

(完整版)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完整版)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1、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科技水平B.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C.资源状况D.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2、估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是()A.导农业生产的发展 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 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3、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A.人口素质B.人口增长状况C.人口数量D.人口发展状况4.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5.下列因素中,会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有( )①人口的消费水平②资源和科技发展水平③社会政治制度④婚姻、生育观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原始社会的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得多B.比现在大得多C.与现在相当D.无法比较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

据此回答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人口容量B.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C.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D.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8.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9-10题:9.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0.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1-12题: 1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1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 迁入率持续上升B. 迁出率持续降低C. 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 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上海B. 安徽C. 湖南D. 河南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总人口×100%。

读下图,回答下列3-4题3.四地中可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是( )A. A地和B地B. A地和C地C. B地和C地D. B地和D地4.导致D地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A. 经济落后B. 政策因素C. 社会因素D. 环境变迁5.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为人口迁移B. 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C. 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属于人口迁移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人口性别比是人口学上关于社会或国家男女人口数量的一种比率,基本上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正常值为104~107。

下图为我国某省2000年和2010年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性别比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该省可能是()A. 四川省B. 浙江省C. 广东省D. 河南省7.该省2000年户籍人口性别比为106.5,但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3.5,其主要原因是()A. 流入人口女性比男性多B. 流入人口女性比男性少C. 流出人口女性比男性多D. 流出人口女性比男性少8.导致2010年该省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B. 流动人口性别比变化C. 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D. 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2、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3、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5、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6、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组织性迁移为主B、自发迁移为主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迁入城市为主7、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D、交通运输条件8、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9、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政策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C、经济发展,人口的死亡率降低D、人口迁入,人口的机械增长加快10、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改革C、经济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11、21世纪初,大批伊拉克难民向国外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的政策影响B、战争的影响C、自然灾害的影响D、开发国外资源12、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 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word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1章 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word练习题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一、单项选择题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10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5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1~2题。

1.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度假和考察由于时间短不属于人口迁移。

第2题,北京属于特大城市,城市问题多。

其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之一是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

读下面“经济发展阶段与人口迁移量关系图”回答3~4题。

3.阶段③处于(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4.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答案】 3.C 4.C【解析】③应属于工业化阶段,④属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人口迁移量,这两个阶段人口迁移量的增多主要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5~7题。

5.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欧洲迁往非洲B.从北美迁往拉美C.从亚洲迁往拉美D.从非洲迁往西亚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的是( )A.从湖北流向四川B.从湖南流向广东C.从山东流向河北D.从新疆流向内地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甲地优美的环境B.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D.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答案】 5.D 6.B 7.D【解析】第5题,二战后,西亚各国石油收入大大增加,吸引非洲等地居民大量迁入。

必修二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必修二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图中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其中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A.a 1 →b 1B.a 1 →a 2C.b 1 →b 2D.c 1 →c 2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2.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3.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该报告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春节期间这十大城市的人口变化主要属于1/ 7A.国际人口迁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D.县际人口流动5.导致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受传统思想影响B.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完善6.春节期间,大量人口短暂离开大城市后的影响有①改善市民居住条件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部分生产暂时性停滞④减轻农村环境压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在经济比较发达以及后现代社会带来个人主体性增强的背景下,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迁移。

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的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A.婴幼儿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8.影响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B.经济C.文化D.交通9.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缓解人地矛盾②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③提高住房价格④带动服务业发展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如图示意1990~2011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一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训练

高一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训练

高一第二学期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基础训练一、单选题下图为20世纪50~90年代某地区人口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C.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自然增长趋缓2.有关甲、乙时期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出为主B.甲、乙时期人口迁移均以迁入为主C.甲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入为主D.甲时期以人口迁入为主,乙时期以人口迁出为主读下图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反映该村的相关情况,可能的是A.可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B.少儿人口比重大,人口增长速度快C.环境优美,老年人口迁入多D.经济比较落后,人口迁移率高4.该乡村人口现状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是①土地撂荒,资源浪费加剧②留守问题比较突出③劳动力短缺④就业压力增加⑤环境人口容量降低⑥养老服务难以保障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⑤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了2018春节“空城”指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春节期间,造成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8.图示十大“空城”城市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主要是因为()①就业机会多②环境质量好③工资水平高④公共设施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下图是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及预测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2人口的空间变化习题

1. 2 人口的空间变化【巩固教材-稳扎稳打】1.人口迁移是指()A.人口地理位置永久或长期地变化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C.跨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移动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2.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 )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搬迁,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3.有关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正确说法是( )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C.参与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D.空间移动距离在100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亚洲 B.拉丁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8.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重难突破—重拳出击】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而且频率。

人口空间变化复习练习题包括答案

人口空间变化复习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迁移是指()A.人口地理地址永久或长远地变化B.人口由一个居住地到另一个居住地C.超越行政区界线的人口空间搬动D.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搬动,永久性或长远地改变该人口居住地2.近来几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孔雀东南飞”的现象,该现象表示()A.大批民工流向沿海地区B.建设新工业基地引起人口迁移C.知识分子从内地流向沿海城市D.高等院校迁居,招生和分配形成人口迁移3.相关人口迁移的看法理解,正确说法是()A.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B.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搬动,均称为人口迁移C.参加国际旅游的属于人口迁移D.空间搬动距离在100 千米以上属于人口迁移的范围4.以下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A .亚洲B .拉丁美洲C.欧洲 D.大洋洲5.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6.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加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 .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渐渐增强的是()A.自然环境因素B.政治因素C.婚姻家庭因素D.社会经济因素8.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种类是()A .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以下列图为人口迁移表示。

据此回答9-11 题人口迁入乙地人口迁出甲地9.若此图表示“二战”后辈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 .从北美迁往拉美B .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10.若该图表示近来几年我公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A .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C.从头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11.以下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薪水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读教材 p9 图 1.8 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回答12~15 题12.相关我公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①从山区流向平原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③从农村流入城镇④从干旱地区流向湿润地区⑤农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A .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3.陪同我国西部大开发,部分人口有自东向西的迁移趋势,相关这种迁移原因和方式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由国土整改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B.由城市化而引起的自觉的人口迁移C.由国土整改引起自觉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化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14.相关我国“民工潮”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方向大体是由经济发达的沿海流向经济落后的内地B.是国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农村节余劳动人口支援城市建设C.和三峡库区的移民性质相同D.对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改进都有积极作用15.我国“民工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人口数量太多,无法部署B.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解放了农村的劳动力C.我国的政策激励民工进城打工D.农民主动参加市场经济建设二、综合题:17.读以下列图,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地理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地理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高中地理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读“1984年到1995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现为_______的大量增加。

(2)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____到____;二是从_____到_____和______。

(3)和以往不同,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_____,其目的主要是_____和_______。

(4)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婚姻家庭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治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C.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4,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夏朝到周朝我国的人口重心均分布在黄土高原B.东汉末年,南方的居民开始陆续北迁C.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D.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争不断发生,人口数量减少5,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6,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A.由农村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7,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2003年开始通航发电,预计2009年全部竣工。

到2009年三峡工程完工时,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113万。

根据材料完成:1.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原因 B.交通发展 C.国家政策 D.文化传统2.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由农村向城镇迁移C.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D.由农村向农村迁移3.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A.秦汉时期 B.“安史之乱”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8,造成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人们被迫迁往他区B.战争频繁,社会不稳定,人们为生存被迫迁移C.经济发展,收入增多,人们有条件外出旅游D.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人们想法外出打工谋生9,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B.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C.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D.地区间的经济差异10,近年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而且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选择题1.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数达到13.71亿人,比10年前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人数约增加了7400万人。

其中广东省已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省尚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家庭规模减小C.城市化速度缓慢D.青壮年劳动力迁入数量多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为(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出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3.读图,结合国情推断,当时我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年龄构成是( )①城市迁往农村②农村迁往城市③人口稠密地区迁往人口稀疏地区④人口稀疏地区迁往人口稠密地区⑤主要迁出人口是中青年⑥主要迁出人口是老年人⑦多为自发迁移⑧多为短时间迁移A.②③⑥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

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5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12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

据此回答题。

4.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①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②到北京上中学③到上海上大学④去西北考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萧湘的爸爸去北京工作的原因不可能是( )A.北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城市问题少C.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 D.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小题。

6.图示属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④⑤C.③④D.②⑤7.图示由于国内城市化引起人口迁移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与G、H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美国、澳大利亚 B.巴西、中国C.美国、巴西 D.中国、澳大利亚9.据新闻报道:2011年3月~5月, 利比亚约有70多万人迁往埃及、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这一时期利比亚出现人口大规模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生态环境因素10.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11.有关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B.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因素C.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就越小D.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是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1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非洲13.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

图为2010年1月12日~2月12日海地人口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海地人迁移路线和数量示意图14.该时段内影响图中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国内战争 C.自然灾害 D.开发国外资源15.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美国成为海地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地,其主要原因是美国 ( )A.政治稳定 B.经济发达 C.地广人稀 D.气候温和湿润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上海流往河南C.从广东流往四川 D.从江苏流往重庆17.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甲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乙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D.甲地优美的环境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

据此并读图,完成18~20题。

18.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丰富B.文化教育发达C.土壤盐渍化D.老龄化19.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A.大庆B.攀枝花C.金昌D.珠海20.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国家政策C.社会经济D.战争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

2007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

读图完成21~22题。

甲各省人口迁出数乙各省人口迁入数21.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省区是()。

A.新疆、山东、北京B.湖南、福建、海南C.上海、新疆、云南D.广东、浙江、上海22.我国目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

A.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经济发展B.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快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D.加速中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24.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A.甲②⑥B.乙④⑤C.丙①④D.丁①③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6.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下图为某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与空间转移的流向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该年中国农村劳动力()。

A.主要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B.主要向服务业转移C.以县外、省外转移为主D.主要向沿海省区转移28.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A.缓解流出区人口压力,加强地区间联系B.弥补流入区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C.易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D.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印度、美国B.印度、中国、美国C.中国、美国、印度D.印度、美国、中国30.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以外的某一区域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31~32题。

31.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A.移民B.农业或家务职业C.非农业职业D.政府或管理职业32.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二、综合题1.材料一: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各年龄段人口增长百分比。

0-14岁15-64 65岁以上-6.29% 4.38% 1.91%材料二:今年富士康科技集团在深圳的厂房停止招工,而富士康成都项目总投资将达50亿美元,建成后将吸纳10万人就业,为四川省和成都市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

今年5月26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已与四川省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鸿海集团将加速西进设厂。

西部已成为富士康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之一。

而许多类似的公司也已经或准备在四川建厂。

(1)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各年龄段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6分)(2)据材料二回答,四川省人口流动的趋势有什么变化。

(2分)(3)分析富士康公司从深圳向四川转移的主要原因。

(4分)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些年在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兴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材料二图1为“1995~2000年中国人口净迁移图”,图2为“近年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

(1)据图1可知,1995~2000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大致是从东北和地区向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迁移,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3分)(2)据图1、2可知,四川省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该人口迁移现象给四川省带来的影响有、。

(3分)(3)近年来四川省发展服装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2分)3.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

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