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合集下载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

西方史学史史学史:“历史的历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

史学史研究对象:史学思想(主导)、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史学史的价值:承上启下,通过对史学的反思,为后人提供借鉴,指点门径,早就自觉的史学工作者。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人们(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作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取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

西方史学史发展阶段:古典史学(古希腊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5C—14C)→近代史学(14C—19C,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兰克史学)→现代史学(20 C——)1599,波普利尼埃尔《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研究开山之作。

古典史学(——5C)世界各国的史学演进,最早应追溯及神话与史诗。

西方古典史学溯源于古希腊,发扬光大于古罗马。

西方古典史学传统:①.求真探索精神;②.人文主义观念;③.宽宏的历史眼光;④.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⑤.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

一.古希腊史学1.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神人同形同性论”。

2.古希腊史学诞生地:爱奥尼亚地区。

3.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4.荷马时代:B12C—B8C5.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黑铁时代。

6.B6C左右,散文纪事家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史学的正式萌芽。

7.希罗多德:《历史》(《缪斯书》/《希波战争史》),“西方史学之父”,社会文化史之祖。

8.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的开创者,追求求真与致用。

9.色诺芬:《长征记》、《希腊史》。

10.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11.修辞学派:注重炼字造句,只求文字动人,不关心史事正确,力求把历史著作写得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性。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读后感孔飞力教授选用“叫魂”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视角,通过“叫魂”这一历史事件来探究国家与社会关系之类的大问题,将政治放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历史分析,也就是用社会史的眼光来谈政治的意义。

一、整体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叫魂》一书可以说是整体史、自下而上的历史观的典范之作,此书属于政治史的范畴,所要揭示的是清朝中央政权与地方官僚的通讯运作机制,却选用了“叫魂”这一独特的视角来进行历史分析,用社会史的眼光来看政治,这是一种社会史视野中的政治史。

作者从全方位的场景、多维的视野来叙述“叫魂”事件,从横向看,它涉及到十八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经济背景、政治体制、社会状况、法律制度以及民众的心理意识等各个方面;从纵向看,它既有对清初征服年代的回顾,也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比较。

这是一种以“叫魂”事件为中心和切入点的“大叙事”,一种整体史。

与其他政治史不同,它详细分析了在“叫魂”事件中恐慌的民众的所作所为,书中这样的叙述非常丰富,为我们了解18世纪中期中国社会下层民众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完整丰富的历史画卷。

二、三个角度看“叫魂”事件“叫魂”本是民间的一种巫术行为,不值得大惊小怪,没想到的是竟然席卷全国。

面对“叫魂”事件的发生,乾隆帝、官僚们和民众立即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战略位置和相距甚远的知识背景,在各自心目中构建了不同的故事版本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孔飞力教授正是通过这三个方面为大家全面的呈现了社会各个阶层对“叫魂”事件的反应。

当叫魂妖术的谣言在地方上一蔓延,底层老百姓们脆弱的神经马上绷紧,唯恐自己变成妖术的受害者。

他们不能分辨真实与谣言,因为鬼神迷信本来就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他们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变得更加神经过敏,唯一能够保护自身的法宝就是排斥外面未知的东西,这就让流民群体变成了打击的对象。

而这些遭受打击并进入国家司法机关送审的嫌疑人也因自己身体受刑情况而频频更改供词。

这关系到百姓们对于某种未知力量的恐慌及因此而发的骚动,以及骚动背后所隐含的底层民众难以掌握自身命运的危机感和对社会权利的渴望。

科学社会主义 讲义 王鸣

科学社会主义 讲义 王鸣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绪论一、马克思主义定义简析?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简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就是‚人的解放学‛。

2、需要澄清的三个要点: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2、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3、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什么是‚人的解放‛?从生存状态,从精神状态,从政治关系三方面。

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十九世纪才把人的解放问题变成了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一)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马克思从没有这样划分过自己的学说;第二,列宁的划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第三;马克主义绝对不止三个组成部分,将三部分绝对化,是一种误解和疏忽。

(二)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论结构)第一层次:唯物史观。

第二层次:经济学第三层次: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论断:1、2、3、4。

(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科学社会主义第一、三个层次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第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决定三、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第一,几个概念: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1)、社会主义的语义学发源;社会主义的政治学化。

(2)、共产主义的语义学发源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3)、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传入中国(4)、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1、2、3、4。

(二)对象: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1)、资本主义:定义(21)和基本特征;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最大成就;资本主义的弊病。

(2)、社会主义:定义(21)及特征(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4)、如何达到社会主义?(三)、科社是一门综合性科学:第一、四大系统的综合;第二、四大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科学的关系。

三、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飞跃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三种形态(一)、第一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实践第三次飞跃:进行中5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对外关系体制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病,必须对之进行再认识和改革。

群众路线的哲学解读

群众路线的哲学解读

群众路线的哲学解读作者:吴峰董晓丽来源:《人民论坛》2014年第23期【摘要】从哲学认识论上来看,无论是“唯物”的认识路线还是“辩证”的思维方法,都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人民群众、生产力、实践这三个哲学范畴在唯物史观的逻辑体系中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主体间性思想同样也可以成为群众路线的重要理论依托,真正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剪除视群众为“客体”的官僚主义作风,确认并实现人民主体地位。

【关键词】群众路线认识路线唯物史观主体间性【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先贤孟子指出:“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尽管古代的民本主张与今日群众路线的主旨思想大有出入,但其内在逻辑理路的一致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重视人民,发动群众,是古往今来实现社会治理的思维原点和价值指向。

“群众路线”的基本表述是四句话:“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①这四句话的意蕴丰富而深刻,在哲学理论思维的高度上解读更加立意高远,而且惟其如此,才能由认识上的深刻走向实践上的自觉。

从认识路线到群众路线在哲学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如果在理论思维中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那么在实践行动上就必然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因为哲学认识论所关涉的“物”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本身,认识的辩证过程就是群众路线缜密而深厚的理论基础。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有一个总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有一段经典表述:“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在“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运动链条中,“从实践到认识”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先决”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下而上地从“群众”到“领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集思广益、调查研究的“民主”过程;“从认识到实践”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先导”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自上而下地从“领导”到“群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戮力同心、贯彻落实的过程。

神话、历史的相互建构与边疆民族的历史认同——以德昂族为例

神话、历史的相互建构与边疆民族的历史认同——以德昂族为例

研 究 将 传 说 与 历 史 二 元 对 立 作 法 的 质 疑 ,学 者 们
基 金项 目:教 育 部人 文社 会科 学基 地 重 大项 目 “ 近 现 代 西南 人 1 : 7 较 少 民 族 社 会 发展 的 特殊 性 研 究 ” 阶 段 性 成 果 ( 2 0 0 7 J J D 8 5 0 2 0 5) : 教 育 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规 划 项 目 “ 民 国 时期 云 南边 区 民族 关 系研 究 ” 阶段 性 成 果 ( 0 7 J C 8 5 0 0 0 3 ) ;云 南 省 哲 学 社会 科 学 创 新 团 队研 究
释 的 理 论 架 构 ”, ⑤ 再 到后 现 代 史 学 对 传 统 历 史
同问题 。应 该 注 意 的是 ,神 话 与 历 史 的 相 互 建 构 ,不 仅 在 王 朝 国 家 “自 上 而 下 ” 改 变 华 夏 族
群 边 界 ⑥的 历 史 中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而 且 对 大 量
开始 越来 越 关 注 到 “ 历 史 文 本 与 传 说 之 间 的共 性 ” — — 它 们 都 是 在 某 种 叙 事 逻 辑 和 结 构 支 配
下 的 产 物 ,而 且 它 们 都 是 一 种 历 史 记 忆 。 ⑥ 由 此 ,两 个 彼 此 排 斥 的 概 念 似 乎 获 得 了重 新 诠 释 和
④[ 以色列 ]约瑟 夫 ・ 马里 : 《 神话 、历史与神话历史》 ,胡建升等译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 0 1 2 年第 1 期。 ⑤参见陈学霖 《 刘伯温与哪吒城—— 北京建城 的传说 》 ,载 《 史林漫识》 , 北京 :中国友谊 出版公 司, 2 0 0 1 年。 ⑥赵世瑜 :《 传说 ・ 历史 ・ 历史记忆——从 2 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 学》 ,《 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 2期。 ⑦魏爱棠 :《 “ 神话 ”/ “ 历史” 的对立 与整合》 ,《 史学理论研究》2 0 0 6 年第 1 期。 ⑧ 王明珂 : 《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台北 : 允晨文化 实业股份有 限公 司,1 9 9 7年 , 第4 0 2 页。 ⑨ 魏爱棠 :《 “ 神话 ”/ “ 历史” 的对立 与整合》 ,《 史学理论研究》2 0 0 6 年第 1 期。 ⑩ 赵世瑜 :《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与整合 的历史观》 ,《 光明 日报》2 0 0 1 年 7月 3 1日。 ⑧ 王明珂 :《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 同》 ,台北 :允晨文化实业股 份有 限公 司,1 9 9 7 年 ,第 4 0 2 页。

《叫魂》

《叫魂》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作者简介:孔飞力是美国及西方中国史研究中人们公认的一位大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

他于1964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当费正清教授1977年从哈佛大学荣退后,孔飞力由已任教十多年的芝加哥大学转回母校接替费正清留下的空缺,一直任教至今。

他曾担任过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获得过包括古根汉姆学术研究奖在内的多种学术荣誉,并是美国艺术人文科学院院士。

《叫魂》一书是他最主要的代表作,获“李文森中国研究最佳作奖”。

一、整体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叫魂》一书可以说是整体史、自下而上历史观的典范之作,此书所要揭示的是清朝中央政权与地方官僚的通讯运作机制,属政治史的范畴。

却选用了“叫魂”这样一个独特的历史视角,通过“叫魂”这一历史事件来捕捉国家与社会关系之类的大问题,是将政治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进行历史分析。

也即是用社会史的眼光来谈政治的意义,(这里需要指出,这本书的译名有点问题,Soul stealers似译为“勾魂者”或“窃魂者”更合适,因为过去中国人常将孩子因病昏睡或昏迷视为“丢魂”,而招魂的把戏通常就是在门外或者被认为丢魂的地方大声地叫,所以又被称为叫魂,这种现象,孔飞力的书中也曾提到,故而将Soul stealers译为“叫魂”似有造成混乱之嫌。

)这是一种社会史视野中的政治史,一种新的政治史。

作者叙述“叫魂”事件,从横向看,它涉及了十八世纪后半期中国的经济背景、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民众的心理意识等各个方面;从纵向看,它既有对清初征服年代的回顾,又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比较。

这样就给了解叫魂事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场景、多维的视野。

这是一种以叫魂案为中心、切入点的“大叙事”,一种整体史。

同时它的研究“不再是政治的历史,而是政权的历史;不再关注那些大人物诸如国王和大臣是谁,而是探讨解释政权在何处,拥有政权的是谁,社会的权利在哪里”。

历史研究中的下层视野

历史研究中的下层视野

历史研究中的下层视野——浅谈霍布斯鲍姆‚自下而上‛的历史观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当代世界发生的深刻变革,世界史学也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后马克思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二战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其生长繁荣的气候和土壤,于是在西欧北美地区呈不断上升的发展态势。

以霍布斯鲍姆和汤普森等人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是20世纪国际史学中重要的一个史学派别。

而其所提出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不仅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巨大成就,也是对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大贡献。

本文将以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霍布斯鲍姆着手,浅谈‚自下而上‛的历史观。

关键词;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霍布斯鲍姆;‚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历史研究一霍布斯鲍姆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获得了不断地发展。

这一方面归之于马克思在英国所奠定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则归之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自身的努力。

他们从20-30年代开始,就组成了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团体,二战后,他们的力量又有了明显的增强,形成了一个足可以与法国年鉴派、美国社会科学史学派相鼎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

霍布斯鲍姆就是以研究新社会史而著称。

突出的一点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明确地提出了‚自下而上‛的史学信念,注重研究下层人民的历史,这与西方传统史学中历来把政治事件与‚精英人物‛的历史作为历史过程的主体是大相径庭的。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们重视劳动者群体在历史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因而十分留意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及思想感情,并认为应该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考察与解释历史。

这正如凯伊所言‚一般说来,自下而上的历史学表示了一种选择,即它的关注力淡出精英阶层或统治阶级,而聚焦于普通民众的生活、活动和他们的经历。

‛【1】在这些为英国历史学家注目的普通人群中,不仅有构成工业国家最庞大群体的工人阶级,而且有社会最底层的群众,如佣奴、流浪汉、乞丐、盗匪等,以期全面地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 读后感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 读后感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读后感》在现代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

这两种整合方式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管理理念,它们在组织、管理和社会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主题。

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概念在现代社会管理和组织中,自上而下的整合通常是指由上级领导或者中央管理机构向下属单位传达指令、政策或者资源的过程。

而自下而上的整合则是指来自基层员工、团队或者地方单位的资源、信息和意见向上层管理层传递并整合的过程。

这两种整合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局限性。

2.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的优势和劣势自上而下的整合通常能够实现快速、统一的决策和执行,对于需要快速响应和集中管理的情况非常适用。

然而,这种整合方式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局部反馈不足,从而导致决策偏离实际情况。

而自下而上的整合则能够更好地从基层获取真实的情况和反馈,增强了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是,过多的自下而上整合可能会导致信息过载和决策推迟,从而影响组织的效率和执行力。

3. 如何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效整合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整合的优势,避免它们的劣势。

对于自上而下的整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确保下属单位能够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报告情况,并且上级领导能够及时、灵活地做出调整。

对于自下而上的整合,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汇报和决策机制,确保基层员工的反馈能够得到重视和及时处理,同时避免信息过载和无效决策。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并不是孤立的两种选择,而是需要灵活结合和平衡的。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更倾向于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整合方式,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

只有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优势,我们才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进步史观与下层视野_霍布斯鲍姆的社会历史观探论

进步史观与下层视野_霍布斯鲍姆的社会历史观探论
历史教学问题 2005 年第 5 期
进步史观与下层视野: 霍布斯鲍姆
的社会历史观探论
梁民愫Leabharlann ( 江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 南昌 330022)
摘 要: 从进步史观和 “自下而上”历史观两个视角出发, 可以清晰地理解霍布斯鲍姆史 学思想体系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本体论思想。一方面, 霍布斯鲍姆进步历史观念的内 涵变化轨迹明显; 另一方面, 基于 “自下而上”的历史观, 霍布斯鲍姆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 史学家共同开创了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模式和方法论。
霍布斯鲍姆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进步史上存在着的 严峻问题。早在为 《帝国的年代》画上句号之时, 他 就以无可奈何又充满悲情的笔调写道: “就人类的物 质进步和对自 然 的改 造 而 言 , 把 20 世 纪 视 为 进 步的 历史似乎比 19 世 纪 更 令人 信 服 。…… 然而 , 我 们 有 充分理由不再把人类历史放在进步的轨道上。因为, 甚至当 20 世纪 的进 步 似 已 绝 对无 可 否 认 , 却有 人 预 测人类未来不会是一个持续上升的时代, 而有可能、 甚或马上大祸临头: 另一次更致命的世界大战、生态 灾祸、以毁灭环境为代价的科技胜利, 乃至目前可能 造成的任何事故和噩梦。我们这个世纪的经验, 已经 教会人们活在对天启的期待之中。”[11](p.330) 历史已经证 明如此, 这段话更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他对人类付出惨 痛代价而获得所谓的 “进步”的怀疑态度, 在对人类 未来表示出深切忧虑的同时, 早已开始担忧人类道德 文明是否同样获得了进步, 人类社会发展在获取物质 文明进步的同时是否必然以道德文明的沦丧为代价? 这是作为一位具有凝重历史感和强烈现实感的历史学 家必然表现出来的矛盾心情与痛苦困惑。
霍布斯鲍姆的 19 世纪三部曲对 1789 年法国革命 之后 19 世纪历史 的 分 析 , 以进 步 史 观 为指 导 , 总 体 上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科学进步与理性进步的时代。他 在自认为以叙述资本辉煌胜利时期的历史为主题的 《资本的年代》导言 中 写 道: “世 界 资 本 主 义工 业 经 济大发展的历史, 就是这种经济代表的社会秩序大踏 步前进的历史, 是认可这些进步并使其合法化的理 性、科学、进步与自由主义等思想理论大发展的历 史。”[9](p.xix) 这是资本主义大获全胜的时 代, 也 是人 类 社 会 取 得 重 大 进 步 的 时 代 。 “漫 长 的 十 九 世 纪 ” 是 “一段看来如此, 事实 上 也 几乎 不 曾 中 断长 期 进 步 的 历史, 包括物质、知识、道德和文明生活诸方面的条 件 都得 到 不 断 改善 。”[10](p.13) 就 长 远 和 宏 观 角 度 上 看 , “工业革命以来, 一 部 世 界 经济 发 展 史 , 本质 上 是 部 科技不断加速进步的历史。”[10](p.87) 凡此观念表明, 他 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积极价值。

高中论述类阅读:的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它不变更执政者,平和有序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

高中论述类阅读:的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它不变更执政者,平和有序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

高中论述类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何谓改革?中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它不变更执政者,平和有序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与此相应的,还要变革阻碍社会前进的各项制度。

改革既不同于改良,也不同于革命。

“革命”常常是为了推翻政权。

我们不是,我们是巩固政权,改善政权。

当下在中国已不存在势不两立的、你死我活的两大对抗的阶级和阶级冲突。

我国也曾有过“改革是革命”一说,这是比喻,是从强调改革的艰巨性和深刻性这一角度说的。

我们也不是改良主义。

改良主义是在尖锐的阶级矛盾面前,不去触动统治阶级一根毫毛,麻痹被压迫、被统治阶级。

正因为中国的改革既不同于改良,也不同于革命,才有必要建设一门全新的改革学。

改革学是以改革为研究对象、探讨改革规律的科学。

具体地说,是研究改革的目的意义、战略战术、经验教训、演化历程、评估标准以及中国特点的学科。

改革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以及这几个方面的结构、机制、规范、法律、道德、理念、政策、管理方式等内容。

改革学理论的学科化是改革和继续改革成功的先声。

改革学理论的滞后和缺失,也会使得改革事业的某些方面出现短板。

改革学应当研究中国改革的起点。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号角,提出:“适应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把改革开放提到“方针”的高度,这也是第一次。

会议要来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就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紧锣密鼓开会的时候,寒冷、饥饿、困苦的安徽省凤阳县凤梨人民公社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着生命的危险按下手印,将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单干。

小岗村的改革,让中国改革有了“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评价。

改革学应当研究改革的历程。

中国40年的改革是一以贯之的,先后经历了酝酿起步和局部试验、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和探索政治体制改革、治理整顿、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五个阶段。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七大史观”详析所谓“史观”,是指人们对于历史问题的总看法。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

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纵向的历史进程和横向的国家民族关系,文化、经济、军事诸因素,环境和气候,等等,都互有影响。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世界史时,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的;重点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

同时,在学习中国史时,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大视野下进行考察。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奠定基础。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孔飞力利用叫魂案取 得了乾隆盛世的一个切面, 得了乾隆盛世的一个切面,当时社会的政 经济、文化状况、 治、经济、文化状况、各阶层在社会中的 地位角色,彼此间的关系, 地位角色,彼此间的关系,信息的传播等 等问题尽显其中, 等问题尽显其中,也都成为对叫魂解释的 一部分。 一部分。孔飞力所做的是通过帝国晚期的 民众生活反观政治结构及政治运作。 民众生活反观政治结构及政治运作。
研究方法:政治史、整体史、 研究方法:政治史、整体史、自下而上的历史 观 ——历史学的视野 历史学的视野
把它当作历史学作品的人,看到了他解构传统政 把它当作历史学作品的人, 治史,用社会史的眼光来谈政治的意义, 治史,用社会史的眼光来谈政治的意义,从而真 正做到了“自下而上”看历史, 正做到了“自下而上”看历史,即从普通大众的 角度、从共同心态的角度、 角度、从共同心态的角度、从社会深层结构的角 度来重新解读政治事件、制度、权力和意识形态。 度来重新解读政治事件、制度、权力和意识形态。 把它作为人类学作品的人认为它反映了西方学术 的变化:即在讨论民俗、宗教或思想的时候, 的变化:即在讨论俗、宗教或思想的时候,过 去探讨的是它们本身的历史渊源、思维逻辑、 去探讨的是它们本身的历史渊源、思维逻辑、产 生与发展的原因等, 生与发展的原因等,而现在则是要透过这些现象 去捕捉国家与社会关系之类的大问题。 去捕捉国家与社会关系之类的大问题。
新政治史更多的是一种方法和角度上的转换。 新政治史更多的是一种方法和角度上的转换。新 政治史与传统政治史有根本的不同, 政治史与传统政治史有根本的不同,是以社会史 为范式的政治研究, 为范式的政治研究,是一种以总体史观和从下往 上看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的政治研究。因此, 上看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的政治研究。因此,《叫 魂》没有从政治制度中去分析专制权力和常规权 力的消长,而是选择了一桩涉及民众、官僚和皇 力的消长,而是选择了一桩涉及民众、 帝等等各方面的叫魂事件, 帝等等各方面的叫魂事件,展示两种权力的实际 运作情况; 运作情况;从他们的心态和社会关系网络去解读 这场被皇帝逼出来的妖术大清剿。 这场被皇帝逼出来的妖术大清剿。 传统政治史是一种单纯的叙事史, 传统政治史是一种单纯的叙事史,而新政治史则 是要解释“历史的意义” 是要解释“历史的意义”,而且这种解释立足于 整体和综合。新政治史不再仅仅是描述的历史, 整体和综合。新政治史不再仅仅是描述的历史, 而是分析的历史,解释的历史。 而是分析的历史,解释的历史。

最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精品

最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 精品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在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20世纪的史学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自上而下"看历史与"自下而上"看历史就是具有标识性意义的事件之一。

所谓"自上而下"看历史,实际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一场史学革命。

它是将政治领袖和统治集团参与的公共事件或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变革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的一种历史编纂立场。

美国史学家鲁宾逊指出"政治史是最古的、最明显的和最容易写出的一种历史。

因为君主的政策、他们所发布的法律和进行的战争,都是最容易叫人记载下来的。

国家这样东西,是人类的最伟大的和最重要的社会组织。

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人们最值得知道的过去事实,都是同国家的历史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兰克、德罗生、毛兰勃莱克、傅利门等人都把政治史看成真正的历史。

"鲁宾逊《新史学》中译本第33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几乎同时,李大钊也批评旧史中"只是些上帝、皇天、圣人、王者,决找不到我们自己","中国旧史,其中所载,大抵不外帝王爵贵的起居,一家一姓的谱系,而于社会文化方面,则屏之弗录"李大钊《史学要论》。

从那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结构与趋势,这在西方可以年鉴学派等等的"新史学"为代表,在中国可以顾颉刚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

这场革命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史学实践也只是在近20年中才取得较大进展。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自上而下"看历史把目光投放到更为宽阔的领域,使史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带动了史料来源的扩展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但研究者的立场却因缺乏主体的自觉,有可能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可能会不自觉地带着某种优越感,"自上而下"地审视芸芸众生及其命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靳玉军《光明日报》( 2014年10月31日 07 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共识的灵魂,是当代中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和精神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

它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具有重要的文化创新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在文化张力上,表现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相依相生;在文化时序上,表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文化视阈上,表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定位、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确立以及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展现,生动地凸显出文化创新的三个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蓄着国家、社会与个人相依相生的文化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体现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实际上包含着三层逻辑,即“国家—社会—个人”的自上而下的逻辑、“个人—社会—国家”的自下而上的逻辑以及三个层面交织互通的上下联动逻辑。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是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的引擎,而个人和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和价值取向又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实现的动力。

换句话说,只有在国家层面确立了我们要建设具有什么文化特质的国家,才能指引社会和个人朝着具有这种文化特质的方向努力;也只有个人和社会不断地致力于某种特定文化的塑造和创新,才能保障国家具有这种文化的秉性。

从根本上讲,价值观是人们基于实践形成的认识反馈,是一种文化心理,将对新的实践产生或隐或显、亦显亦隐的重要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揭示的就是我们需要形成什么样的文化心理以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使其在国家层面彰显着文化自信的终极旨趣,在社会层面唤醒着文化自觉的内生动力,在个人层面呼唤着文化自强的不懈追求。

实际上,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的互通关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呈现上的创新,而在这种显性的呈现背后实则隐射的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在价值文化追求上的相依相生,是其文化张力的魅力所在。

历史学的几种主要历史观

历史学的几种主要历史观

历史学的几种主要历史观1、文明史观: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近)代化的过程。

2、全球史观(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

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3、近代现代化史观: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

4、革命史观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

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5、社会史观:考察人类历史活动不再以重大历史活动和著名历史人物为主线,而是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为主。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的发展评论 读后感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的发展评论 读后感

《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一书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其研究的理路,或研究路径:上下延伸与横向会通,可谓是该书的核心所在,因为它为今天类同于辛亥革命这样的老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启示。

辛亥革命史,在新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曾经空前繁荣。

对近代中国社会以三大革命高潮为主线以理解之,使得辛亥革命成为众所注目的所在。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叶以后,随着学界研究视野的下移,随着革命史范式为现代化范式所取代,辛亥革命史的地位渐渐旁落,即使依旧固守原有领域者,也多是将余光投向别的领地,而心不在焉了。

辛亥革命如此,太平天国又何尝不是如是呢?当代史学研究队伍的日益扩大和研究成果的迅速累积,使某些研究领域开始呈现“饱和”状态,一些长期为史学界所关注的课题,更因其浩如烟海的文献积累而让许多研究者视为畏途。

以至于在论文选题时,指导教师往往会告诫学生一定要避开诸如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之类的课题,因为与之相关的问题要么早就被研究“透”了,要么目前尚无力涉及。

这些曾经被众多专家反复耕耘的研究领域,这些年来确实有些冷,至于冷的原因,谢维先生认为:“也许是因为实在找不到问题了,试想,研究者‘无惑’,又焉能热得起来?于是,人们就经常能看到一些边边角角、偏而又偏的题目,读起来颇感‘食’之无味”。

有别于此者的是尽管新意迭现,然总体进展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正如茅海建先生所道:“三年多前,当我决心对戊戌政变作一考察时,以为我的报告大约一两万字就可以结束,且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而今完成如此烦琐考证的长文,依例必须做一结论时,却又发现,我虽在细部上多有新见,但在总体结论上,仍是一无所获。

”一方面是老课题“无法”深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则是受西方汉学界的影响,以社会史、“草根热”的兴起为表征,作为对宏大叙事的背离,学术界的研究路径出现了地方史取向的转换。

20世纪80年代的历史学,如果从研究领域之视角予以审视,则当可发现,学界有一个眼光下移的共识,比如杨念群借用社会学的概念提出中国研究中应当注重“中层理论”视野下的研究。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 读后感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 读后感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读后感(最新版1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的概念与区别1.自上而下的整合2.自下而上的整合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在实际中的应用1.组织管理中的应用2.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四、读后感想与启示1.对个人成长的启示2.对工作方法的启示正文(篇1)【引言】在当今社会,整合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众多整合方法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是最为常见的两种。

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劣,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整合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应用,谈谈读后的感想和启示。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的概念与区别】【1.自上而下的整合】自上而下的整合,是指从组织的高层次向低层次进行的整合。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是由组织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发起,通过对组织目标、战略、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以达到提高组织效率和协同作用的目的。

【2.自下而上的整合】自下而上的整合,是指由组织的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的整合。

这种整合方式主要是由组织的基层员工发起,通过对自身工作内容、目标、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以达到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和协同作用的目的。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在实际中的应用】【1.组织管理中的应用】在组织管理中,自上而下的整合可以通过对组织目标、战略的明确,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组织达到协同一致的效果。

而自下而上的整合,则可以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

【2.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在项目管理中,自上而下的整合可以通过对项目目标、计划、资源的明确,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而自下而上的整合,则可以通过对项目任务的细分,员工的自我管理,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读后感想与启示】【1.对个人成长的启示】通过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有整合的思维。

通过整合,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融合互动——以柳宗元神灵形象与文教圣贤形象

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融合互动——以柳宗元神灵形象与文教圣贤形象

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融合互动——以柳宗元神灵形象与文教圣贤形象的建构为例徐家贵刘绍卫【摘要】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的融合互动奠定了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运行的基础。

二者的双向融合互动,主要是以地方社会的主动参与为主,使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贯通起来,并随国家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创新,保障了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

实际上,这种融合互动代表了传统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一般性运作机制。

本文从柳宗元神灵形象与文教圣贤形象建构的视角出发,长时段考察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间存在的民间化——升华的双向融合互动,从下而上地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予以上溯,管窥其中蕴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以期为完善当前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柳宗元;地域文化;国家政治;神灵形象;文教圣贤形象【作者】徐家贵,广西社会科学院讲师,中共柳州党史智库成员,柳宗元文化研究会会员。

刘绍卫,中共广西区委党史研究室三处处长,研究员。

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2-0098-008大一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超稳固的结构,长期以来,人们热衷于聚焦官民之间的疏离与对抗,而轻忽民间力量与国家集权之间的多样性合作。

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在大众文化与上层文化、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之间有着复杂而深厚的同生共存关系。

基于这一考虑,从地域文化出发,长时段考察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间存在的民间化——升华的双向融合互动,从下而上地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予以上溯,无疑具有创新性。

正是二者的双向融合互动,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实现了贯通,并随国家意识形态需要而不断创新创造,保证了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

唐中期以来,柳宗元形象不断被塑造,从神灵形象到随着形式变化而新发出文教圣贤形象内涵,这种重塑就是地方社会与中央朝廷融合互动的结果。

一、基本理论: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的融合互动意涵文化是一种能动的因素,发掘细微的地域文化,把地域文化作为历史的主体,从长时段考察它们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可以从下而上地寻绎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20世纪的史学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自上而下”看历史与“自下而上”看历史就是具有标识性意义的事件之一。

所谓“自上而下”(top down)看历史,实际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一场史学革命。

它是将政治领袖和统治集团参与的公共事件或改变历史进程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变革作为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的一种历史编纂立场。

美国史学家鲁宾逊指出:“政治史是最古的、最明显的和最容易写出的一种历史。

因为君主的政策、他们所发布的法律和进行的战争,都是最容易叫人记载下来的。

国家这样东西,是人类的最伟大的和最重要的社会组织。

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人们最值得知道的过去事实,都是同国家的历史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兰克、德罗生、毛兰勃莱克、傅利门等人都把政治史看成真正的历史。

”(鲁宾逊:《新史学》中译本第33页,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几乎同时,李大钊也批评旧史中“只是些上帝、皇天、圣人、王者,决找不到我们自己”,“中国旧史,其中所载,大抵不外帝王爵贵的起居,一家一姓的谱系,而于社会文化方面,则屏之弗录”(李大钊:《史学要论》)。

从那以后,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关注长期存在的社会深层结构与趋势,这在西方可以年鉴学派等等的“新史学”为代表,在中国可以顾颉刚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眼光向下”的学术革命。

这场革命跨越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中国,受这种观念影响的史学实践也只是在近20年中才取得较大进展。

但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自上而下”看历史把目光投放到更为宽阔的领域,使史学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带动了史料来源的扩展和研究方法的更新,但研究者的立场却因缺乏主体的自觉,有可能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可能会不自觉地带着某种优越感,“自上而下”地审视芸芸众生及其命运。

这就可能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所进行的研究带有某种猎奇猎艳的色彩,只是为了满足某种对于我们过去知之甚少的东西进行了解的欲望,而没有真正采取一种同情理解的立场;二是导致对重大历史问题进行反思和解释的忽略,似乎持“新史学”立场的人只注意一些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而不去关注那些宏大历史叙事。

这决不是“新史学”的初衷,而是对“自上而下”看历史的视角的扭曲。

此外,“自上而下”仍可以是旧史学的某种特征,正如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在中华帝国时代,农民起义并不是一种偶然的、反常的现象,因此在以政治决策和事件为主的传统史学中,也会关注普通民众(Erlc Hobsbawm,“On History from Below”,On History,The New Press,1997)。

但这种关注是把民众视为犯上的盗贼,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恰恰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立场的反映。

“自下而上”看历史的提出,恰恰是对前者概念体系的重大改进。

“自下而上”(bottom up)看历史,更强调一种立场的调整。

当然,如果没有“自上而下”,对“下”就没有丝毫了解,因此,“自下而上”是建立在“自上而下”的基础之上的。

按霍布斯鲍姆的说法,“自下而上的历史”(history from below)亦可称之为“草根史学”(grass roots history),但这并不意味着研究停留在对草根社会的关注,而是要从民众的角度和立场来重新审视国家与权力,审视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审视帝王将相,审视重大的历史事件与现象。

譬如,我们以前非常关注明清代嬗,但是那似乎只是崇祯皇帝、袁崇焕、李自成、努尔哈赤、吴三桂、多尔衮等人的事情,后来我们说不要只关心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了,这些问题便开始被人遗忘。

实际上这两者都有偏颇,因为明清之际的重大变化不仅影响着上述精英人物,也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

再譬如张居正改革,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的是,“一条鞭法”是张居正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对此的评价也就局限在这里,而没有想去问普通的劳动者对“一条鞭法”是怎么看的,从而给予其全面的评价和认识。

因此,如果我们从普通人的角度去观察这样的重大事件和制度,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就有可能深化,甚至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自下而上”看历史,是历史编纂学上的一个阶段性的进步,西方史学近年来的所谓“政治史的复兴”就是明显的表现。

但是,体现这一立场转换的史学实践在中国目前还只是凤毛麟角。

对历史的思考当然是永不停顿的,我们还不能对停留在这一立场的转换表示满足。

正如美国物质文化史家卡尔森所说,对那些以往从未在历史研究的舞台中心出现过的普通大众或弱势群体的关注,“根本上并非因为他们的史学家庇护人是一些狂热的平权主义者。

对历史研究忽视的大多数的认识必然导致史学家对社会的新强调,即将社会强调为一个正在运行的有机体,一个相互依赖的个人与群体的共同体——因此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无关宏旨”。

当然这并不是说“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看历史便失去了它们的方法论意义,而是说这二者追求的最终目的必然是一种整合的、全方位的历史,或者说,年鉴学派的“总体历史”或“全史”的主张的确具有相当的前瞻性。

正如“自下而上”看历史是“自上而下”看历史的发展延伸一样,所谓整合的历史观(lntegrated historical view)则是“自下而上”看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它是观察历史的两种视角的有机综合。

整合的历史观时刻要求我们把一个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要了解历史上的社会是如何结成一个整体的,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是怎样进行着相互间的调适、从而使社会能够正常地运行,这个整体的背后究竟有哪些力量或因素在起作用,即或凝聚、或分离、或改造这个整体及其部分等等。

譬如,当我们关注晚清或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或者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时候(这时,国家或者中央可以被理解为“上”,社会或地方可以被理解为“下”),我们就是在关注一个整体中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各自在一个社会整体中分别具有什么样的职能或者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们之间的张力有多大?它们之间除了控制与反控制以外,是如何通过其它方式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的?
如果再说得具体一些,以典型的个案来切入上述问题,我们会看到,在晚清时期的一个富庶的江南市镇,一场风波把这一空间中复杂的权力关系充分凸显在人们面前。

地方士绅大族与民间祭祀组织发生激烈的武力冲突,地方官府在处理这起纠纷过程中态度暖昧,迟疑不决,最终还是在士绅的强大压力下对民间社首采取了镇压手段。

在这整个事件过程中,代表国家力量的官府、宗族势力、士绅、民间社团组织、乡民、商人、外来人口纷纷登场,形成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络。

由此,我们可以对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特定空间的某种结构性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小镇日常生活中各种关系之间的距离与张力,以及在外国势力渗入、反清活动频繁等等社会压力之下,这种距离和张力的变化。

在这里,国家的力量、地方精英的力量、普通民众的力量,以及各种地缘、血缘、业缘群体的力量都时隐时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都处在那个地方社会整体的各个适当的位置上,他们各自的确是相互独立的,但他们的确又是相互依存的,缺少了哪一方面,就都不是一个整体,我们的认识也就不能全面。

“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看历史,实际上都暗含了一个“上”与“下”的二元对立关系。

这种二元对立虽以社会分层为基础,却也是人们对社会文化差异认识深化的结果。

因此在20世纪的学术史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与民间文化(folk culture)、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等等对子,作为分析复杂社会的概念工具。

但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这样的立场已经遭到挑战,因为它几乎完全忽视各种各样的统一性,于是学者们就创造了“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这个概
念,力图强调文化的某种共享性,认为存在着穿越社会分层界线的文化统一性。

在此基础上,史学家们进而追求认识一个社会其文化范畴和社会组织中是如何即产生了差异又产生了统一的。

换句话说,人们应该去探索这些差异是怎样在特定的时期产生出来并得到利用,用来创造一个规范实践、构造社会秩序和历史的“整体”的;或者甚至应该抛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问题,注重产生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文化氛围;或者探讨特定历史时期(如明清)不断加强的社会内部互动,从而证明文化共享的机制;或者力图寻找一种起整合作用的共同的价值观或者一种共同的文化。

因此,人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继续拘泥于文化的二分法、三分法或强调整体性,而是应该去寻找导致分化和整合的原动力,并分析这种原动力的复杂性。

20世纪的史学史就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方法论三部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也许第二部曲在20世纪末刚拉开帷幕,而第三部曲的奏响还需要我们在21世纪继续努力。

它将需要我们整个史学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各个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强大助力。

——《光明日报》2001年7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