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价值观

摘要:社会实践是以主体意识为导向的,而主体意识的核心就是价值观。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也不例外。那么怎样在音乐课堂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呢?作者以自己的实践提出以下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价值观

社会实践是以主体意识为导向的,而主体意识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新基础教育通过学科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个案设计、实践与评析和对学科教学设计的研究等途径,使教师实现将教学共通价值观向学科教学价值观的转换与渗透。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也不例外。因此,确立正确的音乐教育的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一、音乐教学要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

值得引起深思的是,传统学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以相应的科学的学科为基准的;从学科教学最终想达成的目标来看,也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包括知识、技能及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或将来专业化的学习做好准备。

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我们并不认为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发展没有价值、可以无视,相反,它是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最终掌握的基础性的内容。但教学对学生的价值不应停留在此,更不能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师是为教这些知识而存在的。教学为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是最基本的立足

点。因此,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来分析不同学科能起的独特作用。惟有如此,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学科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

二、音乐教学要按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说明每个人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人的成长离不开一定的社会,音乐教育也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而进行。所以只有社会进步了,作为个体的人才能得以进步。音乐教育是为促进社会发展、促进音乐繁荣服务的,它和发展人的个性才能是相统一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

学科育人资源的开发,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两方面的重组与加工。

把学科的书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贯穿教学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在教学与一个知识结构相关的内容时,又将其分成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学以知识为载体的某一结构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学生运用这一结构,学习和拓展结构类似的相关

知识的阶段。这一组织教学内容的设计我们称其为“长程两段”设计,其目的还是在于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形成

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我们认为,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最有效的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具有较知识点强得多的组织和迁移能力,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不仅是学生对与结构相关的知

识的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直到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具有发现、形成结构的方法及掌握、灵活使用结构的能力。

将结构化后的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书本知识重新“激活”,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

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教育的强大力量,就在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区别对待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智慧和形成他的个性特点,能在多大程度上有助于以友爱和与人为善的精神感染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倾向。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运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出现,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给学生带来了新鲜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高质量的音响效果和变化有序的文字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形成了一股学习的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学

习的主人。为学生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有些简单易懂的知识,通过电脑演示其过程,让学生观察、思索、表述、讨论、总结,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音乐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巧妙地把素质教育融入了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由此看来,对于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是需要教师付出“友爱”与“为善”的精神,这已是全球一致的呼声和行动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中,许多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正从事这一教学改革和探索,为教育革命立下了新的里程碑。为此,我在教育革命的感召下,在多年民族音乐教育的实践中,探寻着音乐教育的价值观,力图以“音乐思维个性教学”架起一座通往音乐的连心桥。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和造就学生用最高层次的音乐思维形式去观察,去思考,

去想象,去表现,在这一系列的心理环节和心理结构中,用音乐思维的形式启发学生、训练学生,开发潜在的音乐创造力,发扬他们的才华和个性特点。我想,这就是一个教师的天职和爱心,也是我们所追求的音乐教育的价值观。

我们的音乐教育要想通往成功之路,就必须在教学的始终以审美的心态,以爱的火种,去点燃学生音乐思维的圣火,唤醒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独立思考,张扬个性,在自己的音乐心田

中去耕耘,去播种,去收获。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才能走出误区、面向未来,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