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9785defbba0d4a7302763a73.png)
第三讲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识网络考点1 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考点梳理】1.种群(1)概念:种群是指生活在的的总和。
(2)种群不是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一定的特征,如种群有、、、和等。
2、群落(1)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的总和。
(2)群落内的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存在有和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等关系。
3、植被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它。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活学活用】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2.江心屿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岛上有榕树、樟树、蕨类植物、水生植物及其他多种生物。
江心屿上的所有生物构成()A.种群B.生态系统C.群落D.植被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4.(2013 杭州)杭州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是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它收集流域内的污水,利用自然廊道输送至下游的水质调节池。
之后,池水被泵送到亭子下面的“迷你污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净化处理。
2009年公园建成后,经长桥溪流入西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从原来的劣V类水跃升为Ⅲ类水。
该公园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2012年度“全球百佳范例奖”。
请回答下列问题:(1)公园内水质调节池中的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其中可以大量吸收池水中的N、P等元素,从而使水质得到初步净化。
(2)亭子下面的地埋式“迷你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能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促进污水中的微生物通过作用将池水中的有机物分解。
(3)污水流经该生态修复公园后得到了有效的净化,但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没有被破坏。
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精选教学文档
![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精选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268216e915f804d2b16c1f4.png)
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
特点: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
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出生或死亡的数量。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加大; ②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种群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预测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影响种群密度)
5)、种群的分布型: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6)、种群的存活曲线:了解三种类型。
4、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5、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J型增长),特点是连续增长。
7、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特点是起始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增长减速,到K时停止增长。
8、K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总结的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第3课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c6d2ceba998fcc22bdd10d45.png)
◆考点3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结构及功能
1.一个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了一个__生态系 统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__:太阳能、热能、空气、水、土壤等。 (2)__生产者__: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__消费者__: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的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等。 (4)__分解者__: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5)各种生物通过__捕食__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很多食物链相互交错形 成的复杂关系叫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功能。 (1)能量流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__。能量 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且是逐级__递减__的。 (2)物质循环:物质是指__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__,其不同于能量特 点的是__反复出现和循环__。
10.(2013·济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
1.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C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条小河里所有的生物 C.一块稻田里全部的水稻 D.一片山林里所有的植物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C ) A.出生和死亡 C.性别比例
B.年龄 D.个体大小
3.下列有关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B.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群组成的 C.生物群落中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都属同一物种
链是( C )
A.螳螂→蝉→黄雀
B.树→螳螂→蝉→黄雀
C.蝉→螳螂→黄雀
D.树→蝉→螳螂→黄雀
11.(2012·天门市)下列属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是( B )
A.小猫吃鱼
B.长颈鹿吃树叶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ec858b5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e.png)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所有有机物。
生物不仅仅包括我们周围的动物和植物,还包括微生物,从细菌到真菌和藻类。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系统,其规模从小到大包括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物圈。
种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个体群体。
这些个体属于同一物种,因此他们拥有相同的基因和物种性状。
种群是生态系统中最小的组成单位,且种群大小可以受到环境因素和物种自身特征(如繁殖和死亡率)的影响。
种群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或者删除或添加新个体。
生物群落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体。
生物群落研究的是多种种群在特定地区内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季节和气候差异而具有可区分性。
由于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是不存在的,因此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群落都在不断地适应和演化,以适应环境和资源变化。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它们所居住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一个互相作用和支撑系统。
生态系统是人们所生活的世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为我们提供着我们所需要的水、空气、土壤和食物等必要资源。
生态系统是极度复杂的,因为它们包括许多不同的生物群落,从微生物到树木,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它们所居住的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并且由于它广广地覆盖着我们所知的地球表面,所以它扮演着一个特别重要的生物学角色。
生物圈中的所有生命形式都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它们所居住的环境。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生命在地球上是异常丰富的。
地球上存在数百万种不同的生物,它们都卷入到了生物圈中。
总之,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代表了生态系统的不同规模级别。
每个级别都涵盖了不同的生物学现象和关系,并可以影响和塑造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杂性。
生态系统的研究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科学领域,包括生物学、地理、气象学和物理学等等。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举例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定义并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f479f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6.png)
1、定义不同
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包含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
2、组成成分不同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内上的分布各物种的种群集合,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生态系统: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地位不同
种群: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群落:生态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比如说,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红松构成了一个种群,森林中的所有植物就构成了群落,森林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扩展资料: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关系:
种群是由同种的生物个体组成,种群组成群落,群落组成生态系统。
种群内只有一种生物;而群落内有不同种的生物。
生态系统内除包括有生物群落,还包括有无机环境。
许多单一的生物个体(同种)组成种群,种群具有单一生物个体所没有的特征。
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
2、年龄组成:种群内各种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增长型:年轻个体多,将来个体数越来越多。
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中,个体数在一定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衰退型:年轻个体少,个体数将会越来越少。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区别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dde745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1.png)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区别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都与生物圈密切相关,但却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范围。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区别。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个体集合。
它强调的是一种物种内部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和年龄结构都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重点。
种群对于物种的保护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研究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生存状况,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群落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内,由多个不同物种的个体组成的生物群体。
群落研究的重点在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竞争、共生和共享资源的方式。
群落中的个体之间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例如,森林群落中的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昆虫、鸟类和其他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生态系统研究的重点在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
生态系统包括了所有的生物体、它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一个湖泊生态系统包括了水中的植物、浮游生物、鱼类,以及湖岸的植物、鸟类等。
总结起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是描述生物圈的不同层次和角度。
种群注重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群落注重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关系,而生态系统则关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圈的复杂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
试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个术语的概念、结构及特征800字
![试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个术语的概念、结构及特征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5ed461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5.png)
试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三个术语的概念、结构及特征800字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起着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种群是一种具有相同表象和行为特性的生物,从更宏观的意义上说,种群指的就是
同一物种的一群个体。
其次,群落是由一类,一种或若干物种共同组成的一种动物、植物
等的聚合体,它们受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
最后,生态系统是一个生态单元,它包
含了物种及其相关的物质、能量及信息,承载着生物界这个大系统巨大的生命活力。
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三者都为生物圈构成重要支柱,各具特色:种群通过个体交互和竞
争促进种群的演化变化;群落通过两个或多个物种共同组成,不断改变状态以及大小;生
态系统则利用各个简单系统的组合而形成的复杂系统,不断维持着它的生物圈。
总的来说,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三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生物圈的维持和
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拥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在构成生物圈这个大系统时,起着不可或
缺的作用。
什么是生态系统
![什么是生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569c5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e.png)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功能完整的系统。
它涵盖了一定的地理范围,包括各种生物种类、它们的生存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群体、生物种群以及它们所处的生物地理环境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多种生物种类组成的群体,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物群体是指同一种类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它们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具有共同的生态功能和生活方式。
生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它们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共同繁衍和生存。
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山地等各种类型,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河流、海洋等。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提供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和转化。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供其他生物利用。
同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依存,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其次,生态系统维持了地球上的气候和水循环。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另外,生态系统的植被也能够影响地表水的蒸发和降水过程。
再次,生态系统提供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生物多样性网络,维持了生态平衡和稳定。
最后,生态系统还具有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
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和观赏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影响,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过度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导致森林砍伐、湿地退化和土地沙化等问题。
化学物质的排放和工业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导致了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的生存。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普通生物学专有名词解析
![普通生物学专有名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64fbe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5.png)
普通生物学专有名词解析专有名词解析1.物种:物种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的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
2.种群: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3.群落:由很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4.生态位:指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5.生态系统:指一定的空间内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6.生物圈:地球上存在生物有机体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
7.双受精:指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形成合子,另一个则与胚囊中大的中央细胞的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细胞,即胚乳母细胞。
8.双重呼吸: 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
9.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10.营养繁殖:指植物营养体的某一部分与母体分离(有时不分离)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11.应激性:指生物体能感受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并做出有利于保持其体内稳态,维持生命活动的应答12.稳态: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控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13.细胞周期:细胞从第一次分裂开始到第二次分裂开始所经历的全过程。
14.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新生的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性差异,形成不同类型细胞的过程。
15.细胞调亡: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程序性死亡。
16.细胞全能性:是指多细胞生物的单个生活细胞含有全部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17.细胞代谢: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18.基础代谢率:人体不进行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只维持清醒状态,在单位时间内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的能量。
图解科学——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图解科学——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f9d7aa16bed5b9f3f90f1ce6.png)
被子植物
会开花、有果实 种子有果皮包被
种子有无 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会开花、无果实 种子无果皮包被
种 子 植 物
动 物
有无种子
有 脊 椎 动 物
有无脊椎
哺乳:胎生哺乳 鸟类:卵生恒温 爬行:卵生体内 两栖:体外腮肺 鱼类:体外用腮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分化 有无根茎叶 孢
植 物
无脊椎动物
苔藓植物
有茎叶和假根
成 分: 非生物、 能量、生物 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功
衍生概念
种群:同种生物 群落:所有生物
能: 能量递减、 物质循环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初级 次级
动物 分类(检索)
(消费者)
分类(检索) 植物 (生产者)
微生物 分类(检索)
(分解者)
成 分: 非生物、 能量、生物 生态系统 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功
昆虫
四、育种与优生
因为骡子是不可育的 所以马和驴不
是同种生物
返回
被子植物
会开花、有果实 种子有果皮包被
种子有无 果皮包被
裸子植物
会开花、无果实 种子无果皮包被
种 子 植 物
动 物
有无种子
有 脊 椎 动 物
有无脊椎
哺乳:胎生哺乳 鸟类:卵生恒温 爬行:卵生体内 两栖:体外腮肺 鱼类:体外用腮
蕨类植物
衍生概念
种群:同种生物 群落:所有生物
能: 能量递减、 物质循环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初级 次级
动物 分类(检索)
(消费者)
分类(检索) 植物 (生产者)
微生物 分类(检索)
(分解者)
.典型例题1.
种群群落物种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群落物种生态系统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0f2431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种群群落物种生态系统的概念1. 种群:小伙伴的聚会嘿,你有没有想过,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小伙伴在一起开派对?没错,这些小伙伴就是“种群”!简单来说,种群就是一群同种生物,比如一片森林里的松树,或者一条河里的小鱼,它们同样的基因让它们成为了好朋友。
就像我们班上的同学一样,都是为了学习和玩耍而聚在一起的。
不过,种群可不仅仅是聚会而已,它们还得面对很多挑战,比如食物、天气,还有天敌。
有时候一只小鸟飞来了,嘿嘿,松鼠可得提心吊胆了。
1.1 互助与竞争在种群里,大家可是有点儿复杂的关系。
虽然同属于一个种,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是好朋友。
想象一下,在一片美丽的草原上,草和花儿都在争着阳光和水分。
它们就像那些在学校里拼命争夺第一的人,谁也不想落后。
所以,虽然有时候它们会互相帮助,比如一些植物的根系会一起工作,把水分和养分传递给大家,但更多的时候,大家都是在“争抢资源”,这可真是个残酷的游戏啊!1.2 繁衍生息说到种群,繁衍可是一件大事。
生孩子这事儿,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可复杂多了。
种群里的小家伙们得找到合适的对象,传递基因,把“家族企业”做大。
这就像我们上学时,结交朋友需要眼缘,种群之间的交配也是要讲究匹配的。
有些动物为了吸引伴侣,甚至还会打扮自己,比如孔雀开屏,那华丽的羽毛就像时尚秀场的模特,真是让人目不暇接!2. 群落:大家庭的聚会好了,咱们聊完种群,接着来聊聊“群落”。
群落就是多个种群的大家庭,想象一下,一个公园里,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甚至微生物,都是在这个大家庭里各自发挥着作用。
它们就像一个五光十色的拼图,每个小块都不可或缺,缺了哪个都不行。
2.1 相互依赖在群落里,种群之间的关系可不止是竞争,还有很多互相依赖的情谊。
比如,蜜蜂和花朵,蜜蜂忙着采蜜,花朵可乐开了花,它们互惠互利,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还有那些树木和藤蔓,藤蔓紧紧缠绕着树木,借着树木的力量向上攀爬,树木则享受着藤蔓的保护。
这样的关系在大自然里可真是比比皆是。
第2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
![第2课 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ac8fd4c6c85ec3a86c2c53e.png)
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下列有关松花江
的描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松花江
B.松花江里所有的鱼
C.松花江里所有的生物 D.松花江里所有的植物
【答案】 A
5.(2019·广东)青藏高原的某自然保护区
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
态系统。高原鼠兔是保护区内的重要
物种,如图 2-1 是与其有关的食物网。
的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答案】 C
C.温度
D.空气
3.(2018·湖州)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
减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
一个“ 级” 的是
()
A.所有的鱼类
B.所有的动物
C.所有的生物
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 【答案】 D
4.(2019·黑龙江)“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
【变式 1】(2019·绍兴)草地贪夜蛾是一种危害农作物的昆虫,目前 对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已造成一定灾情。
图 27
(1)苏云金芽孢杆菌可以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这两种生物细胞
的主要区别是
。
(2)如图 2-7 所示为一种防治方法:将草地贪夜蛾爱吃的草种在
农作物(如玉米)的四周,并释放捕食蝽去捕食草地贪夜蛾,进
拟的生态系统),要想使它更加完善,还需要补充的成
分是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部分
图 23 【解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
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少了生产者。 【答案】C
【类题演练 2】 (2019·连云港)如图 2-4 表
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b5c1c67524de518974b7d0e.png)
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个体数量。
特点:面积相同,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种生物不同条件下种群密度可能不同。
2)、出生率和死亡率: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出生或死亡的数量。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①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加大; ②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种群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预测种群密度)
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影响种群密度)
5)、种群的分布型: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6)、种群的存活曲线:了解三种类型。
4、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标志重捕法,其公式为种群数量
N=(标志个体数X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
5、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呈指数增长(J型增长),特点是连续增长。
7、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种群呈逻辑斯谛增长(S型增长),特点是起始加速增长,K/2时增长最快,此后增长减速,到K时停止增长。
8、K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总结的2019高二生物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定义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165901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8.png)
文章标题:探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定义与关系一、引言在生态学领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几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下面我们将从个体开始,逐步深入探讨这几个概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个体的定义与特点1. 个体指的是一个生物体,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具有一定的生长、代谢和繁衍能力。
2. 个体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基本的生物单元角色,其健康状况和数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个体的存活和繁衍需要受到适宜的环境和资源条件限制。
三、种群的定义与特点1. 种群是指生态学上一定地理区域内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2. 种群中的个体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包括繁殖、竞争和协作等。
3. 种群数量的增减和变化不仅受到生物自身的特点,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四、群落的定义与特点1. 群落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作用、有机联系的生物总合。
2. 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之间相互依存,通过捕食、共生、共存等方式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3. 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会受到环境因素、物种之间的竞争和共生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特点1.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态整体。
2. 生态系统包括了各种生物群落以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文环境、大气环境等。
3.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是维持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六、生物圈的定义与特点1.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水、陆和空气中由生物所占据的全部部分。
2. 生物圈中包括了各类生物种类以及它们所处的各种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3. 生物圈是地球上生命的集合体,其中不同的生物体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
七、总结回顾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https://img.taocdn.com/s3/m/8ada33cb08a1284ac850431f.png)
拟态
毒 蛇
毒蛇
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 且具警戒色的动物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 害性 毛 毛 虫
警戒色
典型例题
• [例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分别属 于 ( B ) A.群落和种群 C.种群和植被 B.种群和群落 D.群落和植被
[例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在草 鹿 狼多构成 (C) 的食物链中,如果狼被大量捕杀,则鹿的变化是 A.一直变多 B.先变多后变少 C.先变多后变少,再稳定 D.几乎不变
水圈大部:水面以下12千米
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全部的生物以及它所生活的 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
(4).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热量、水、 空气、矿物质等。 (2)生产者:绿色植物。 (3)消费者: (4)分解者: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蚯蚓。
(5).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 的一种联系。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往往有 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食物网 。
群落中生物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 蚂蚁、蜜蜂的现象 生物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 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
生物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 竞争、捕食
螳 螂
青 蛙
变 色 龙
蝴蝶
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以便捕食 或 躲避天敌, 从而适应环境
保护色
稚鸡 竹 节 虫
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形或色斑,与 其他生物或周围环境非常相似的状态
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流动是物质和能量.
写出下面的一条食物链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草
第一 营养级兔ຫໍສະໝຸດ 第二 营养级狐第三 营养级
名词解释-生态
![名词解释-生态](https://img.taocdn.com/s3/m/5c5e1144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a.png)
名词解释绪论1.生态学:就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科学。
2、种群: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得复合体3、群落: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得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组成得复合体。
4、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得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得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与大气圈得下层。
6、分子生态学:就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得新得分支学科。
7、尺度:就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得范围与发生得频率。
1、生物与环境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得总与,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得各种因素。
2、大环境:就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与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得气候称为大气候,就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得气候,就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得,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就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得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得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就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得气候。
受局部地形、植被与土壤类型得调节。
6、生态因子:就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得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与其她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得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得栖息地得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得众多因子并非等价得,其中一个就是起决定性作用得,它得改变会引起其她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得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得非生物因子对生物得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得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得最小量得任何特定因子,就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得根本因素。
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得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区分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分类
1.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反之就越少。
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基本概念: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特征参数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2)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
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一起,组成的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的结构层次: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三、生态系统的类型、组成、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产者:植物,为自身和其它生物提供营养,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成分。
(2)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3)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4)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3.食物链和食物: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食物链的模式: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如:草→鼠→蛇→鹰。
(2)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成状的形式。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碳、氢、氧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和循环。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的能力,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要适应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会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2.生物的分布、形态等受环境的影响,如阳光、温度、水分等。
3.生物与生物的关系:同一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一定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捕食、竞争、共生、寄生、腐生等。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及保护
人类的活动正在改变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如酸雨、温室效应等。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当针对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采取相应的保护对策,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避免自毁家园的厄运。
例如,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六、生物圈与可持续发展
1.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由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的。
2.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相互、相互制约,从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只有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圈的稳定,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