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女投江舞蹈赏析作业

合集下载

26920287_《八女投江》:舞剧人物的个体叙事与整体塑造

26920287_《八女投江》:舞剧人物的个体叙事与整体塑造

八十多年前,在东北白山黑水间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抵抗,最后弹尽援绝,毅然投江,壮烈牺牲的八位抗联女战士,彪炳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之精神和崇高气节。

选择这一题材,用足尖讲述“八女投江”的故事,是辽宁芭蕾舞团多年来勇于“吃螃蟹”的胆识和壮举。

与《花木兰》《铁人》等优秀原创芭蕾舞剧一样,是用西方的芭蕾舞艺术讲述中国故事的又一坚实足迹。

不同的舞台作品,都有它特定的风格或气质。

“风格”多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来自创作者加注和塑造的特性,“气质”则用来形容有深厚内蕴、自然外化出稳定文化特质的人。

我更愿意用有气质来评价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她所呈现的整体“气质”,恰似一位刚烈中蕴涵柔美,从容而坚毅,情感细腻丰富又含蓄克制的令人崇敬的女性。

这一剧目气质恰到好处地承载了东北抗联“八女投江”的故事。

战争的底色是血性、阳刚与残酷,战争从未宽释过柔弱的女性,女性置身战场,与炮火和血腥遭遇,本身就带着强烈的冲突和悲剧色彩。

题材的选择使舞剧《八女投江》带着天然的叙事基因,八个女英雄的人设,要求舞剧讲好故事并塑造有清晰辨识度的人物形象。

结构上,《八女投江》分前后两幕,每一幕又划分为三段。

第一幕“密营”分解为“春漾”“桦书”与“激战”;第二幕“西征”分解为“离歌”“荒泽”和“霜雪”。

舞剧的人物在写实与写意交替流转的情节和细节中被逐步描摹,女英雄的形象通过与之关系密切的男性角色的对手戏的展开而逐步清晰,从而丰盈她们的形象,完成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我们可以把《八女投江》的人物统一理解为一个名为“八女”的整体,舞剧中不同的《八女投江》:舞剧人物的个体叙事与整体塑造毛琦: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一级编剧。

文/毛琦04个体刻画,都是在为这个整体添砖加瓦,最后塑造成为有血有肉的浑然一体的女英雄群像。

舞剧中对八个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做了描写,其中着墨最多的四个人物是冷云、黄桂清、王惠民、安顺福。

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的形象最为突出和饱满,舞剧用了几个重要的舞段来塑造冷云。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观后感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观后感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观后感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八女投江》已然是一个经典IP。

因为在辽宁芭蕾舞团以芭蕾舞剧的形式把“八女”的英雄故事呈现在舞台之前,已经有诸多戏剧艺术形式将“八女”的英雄形象呈现在舞台上。

比如评剧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58年由郭大彬编剧、齐齐哈尔评剧团首演的《八女颂》,一个是2001年由著名剧作家费守疆编剧、杨晓彦导演、黑龙江省评剧院首演的《半江清澈半江红》;此外还有诸如2005年由费守疆根据自己同一题材评剧改编、哈尔滨歌剧院投排的大型歌剧《八女投江》,孔远编剧、金湘作曲、中央歌剧舞剧院首演的歌剧《八女投江》;另外还有淮剧版、越剧版、音乐剧版的《八女投江》,等等。

如此看来,辽芭的突围方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乍一看,作为一部抗战主题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全剧基本上没有正面的战争冲突场面,至少,作为对立面的日本侵略者在剧中没有以具象的人物形象出现,这似乎让剧作的戏剧冲突缺少了矛盾表现对象。

对于普通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而言,甚至未必能理解这是一部抗战主题的舞剧。

而这,恰是剧作诗意描绘的着力点。

除此以外,舞剧音乐中唢呐等民族乐器的加入,为剧作传情达意增色不少;秧歌调主题音乐、朝鲜族民歌《阿里郎》主题音乐的合理化用、《松花江上》的反复吟响也标明了剧作的地域属性。

这些都值得关注。

不过,在剧作尾声处,八女挽手赴死,本该掀起再一次的高潮,然而剧作却在八女相互搀扶步履蹒跚缓缓涉入乌斯浑河中结束,缺少了“投”江的力度与冲击力,不得不说留下了一丝审美的缺陷。

一部优秀的剧作,市场活跃度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辽芭版《八女投江》自2014年首演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市场活跃度。

按计划,她本该在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舞蹈家协会、四川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全国优秀舞剧展演中,于2021年年底与蓉城观众见面,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至今,可谓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不过现在看来,这样的等待,是值得的。

浅析舞蹈《八女投江》的艺术性

浅析舞蹈《八女投江》的艺术性

浅析舞蹈《八女投江》的艺术性作者:张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5期摘要:舞蹈作品《八女投江》是一部经典的现当代舞蹈作品,其意义、主题鲜它是一部爱国主义正能量作品本文通过对舞蹈作品《八女投江》的剖析从题材、结构、灯光、音乐等方面分析该作品,从而让大家了解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背景;艺术性[中图分类号]: J7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2舞蹈《八女投江》用了不统一人物形象塑造了为新中国解放而奋斗的女性们。

舞蹈的最大亮点突出了人性,通过了短短5分钟的舞蹈突出了表现出8个鲜活的人物性格,朴实而又接近生活。

整个舞蹈没有可以最求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舞美效果,但是它却又最朴实的情义,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内心,编导老师通过细腻的情感表现了浓浓的情字,所以有了感情的张力。

一、创作背景和获奖情况《八女投江》舞蹈的来源是根据东北抗日联军战士冷云等烈士的英雄事迹创作成舞蹈的,编导用了现当代的编创手法,把生活的真实艺术转化成舞蹈的,生动的在线了抗日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他们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编导韩真、陈燕敏通过了解翻阅历史资料创作了动人心弦的作品《八女投江》并一举夺得了09年第六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决赛中,获得院团群舞最佳编导奖、作品奖银奖及演员奖银奖。

2012年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 “荷花奖”四个作品金奖中的一个。

舞蹈《八女投江》是一部当代现实的题材的佳品,作品感情内涵丰富、表演精湛,是专家观众称赞的作品,也为中国的舞蹈事业上写下了重重一笔。

二、作品分析《八女投江》,源于他整个过程中的强大感染力以及他创作背后的英雄事迹。

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我知道它是根据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冷云等烈士英雄史实创作的舞蹈作品。

然而这部作品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把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圣女”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光辉形象。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评价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评价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评价八女投江舞蹈是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种,源自于古代的八女投江传说。

传说中,八位女子为了不让敌人得手,纷纷投入汹涌的江水中,以保护自己的贞操。

这一动人的故事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灵感,成为了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舞蹈形式。

八女投江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

首先,八女投江舞蹈的舞姿优美动人。

舞蹈中的舞姿多以女性的柔美为主,如轻盈的舞步、柔美的手势、优美的身姿等,都展现了女性的婀娜多姿和柔美的一面。

整个舞蹈过程中,舞者们的舞姿流畅自然,动作优美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

尤其是在表现八女投江的故事情节时,舞者们通过舞蹈的形式,将八女投江的悲壮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为之动容。

其次,八女投江舞蹈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八女投江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的传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传说蕴含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忠贞与坚韧,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美德的赞颂。

而八女投江舞蹈正是通过舞蹈的形式,将这一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下来。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精湛的舞技和真挚的表演,将八女投江的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再次,八女投江舞蹈在表达情感方面具有独特魅力。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表达出舞者内心的情感,让观众能够感同身受。

而八女投江舞蹈正是通过舞者们真挚的表演,将八女投江的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精湛的舞技和真挚的表演,将八女投江的悲壮场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为之动容。

总的来说,八女投江舞蹈以其优美的舞姿、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传统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忠贞与坚韧。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八女投江舞蹈会继续为人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文化感悟。

《创意舞动系列课——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赏析》

《创意舞动系列课——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赏析》
学生分析
本课程对象为高一、高二年级,对舞蹈了解与实践有一定基础,但还不能理解到舞蹈的真谛。这一阶段学生智力迅速发展、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位置、并具备一定鉴赏能力与创造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如何分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内容、音乐、情感理解以及编导意图;加强学生舞蹈鉴赏能力和舞蹈创编能力,培养学生审美修养和感知能力。
过程与方法
舞蹈作品鉴赏、聆听教师分析、小组讨论分析以及舞蹈创编活动,从主观理解到客观鉴赏,最后将理解的情感态度融入创编实践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八位女战士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加强学生精神世界建设。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会学生通过人物的服装、道具、神情去分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
8分

教学过程
重点推进
(一)
一、人物角色分析
教师教会学生通过人物的服装、道具、神情等分析人物的特征、性格,理解人物塑造。
首先,教师分析胡秀芝,身穿弹夹,头戴雪帽,说明那时是冬季,同时说明胡秀芝是英勇善战的,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班长,人称“胡班长”。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第二个人物,安顺福;首先通过她的名字、服装,了解到她是朝鲜族并且没有参军是普通老百姓。
二、内容、音乐、情绪理解:
舞蹈作品是ABAB舞蹈结构,教师将舞蹈分为四大段,教师教会学生通过内容、音乐、情绪理解来分析该作品。
第一段,教师配合音乐进行表演一个小片段,教师分析第一段。
第二段,教师配合音乐进行表演一个小片段,教师带领学生来分析第二段,对比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区别。
学生学习分析方法后,自己分析其它的角色
《创意舞动:〈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赏析》

《八女投江》舞剧赏析

《八女投江》舞剧赏析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八女投江》舞剧赏析林 欣(中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3)【摘要】《八女投江》是一部老百姓家喻户晓的、非常典型的抗战题材作品,讲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与日伪军展开的一场激烈的角逐战。

她们吸引日伪军的注意力,使主力部队摆脱了日伪军的攻击,但是她们被困在了河边,在没有支援和身受重伤的情况下,毁掉了她们仅有的枪支,一起投进了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关键词】舞剧《八女投江》;女战士;舞剧赏析【中图分类号】J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8-0077-03【本文著录格式】林欣.《八女投江》舞剧赏析[J].北方音乐,2020,09(18):77-79.一、故事梗概1938年的夏天,日军、伪蒙、伪满军将近三千人在松花江的下游发动”三江大讨伐”,企图一举歼灭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抗联为了摆脱日伪军的追击,军事委员会决定将转移的方向转向西边,在这条路线上遭遇到了日伪军的多次包围和袭击,牺牲了许多优秀战士,但这次转移为后来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10月,5军1师一支将近上百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

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战士,在她们的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战。

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的火力,使主力部队摆脱了日伪军的攻击,但是8人却被日伪军包围了起来,困在河边,没有救援。

尽管身受重伤,但她们誓死不屈,毁掉了手中的武器,一起走进了乌斯浑河,投江的同时她们一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随后集体沉入江底,壮烈牺牲。

她们当中年龄最大的是她们的指导员冷云,年仅23岁,最小的是王惠民,年仅13岁。

二、剧情分析剧情开始,紧张的音乐使观众的心弦紧绷起来,八位女英雄的双眼紧紧盯着前方,表情凝重,坚定的表情在跟观众诉说着她们要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接下来,在一段急促的音乐声中,有两名队员在战斗中受伤了,气氛开始慢慢变得凝重起来,此时的小战士紧紧依偎在班长胡秀芝的怀中,瑟瑟发抖。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作业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作业

八女投江舞蹈作品欣赏在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观看第六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然而在所有作品中,让我印象中最深刻(de)是群舞作品八女投江,它是由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选送(de),虽然自己已经上了半个学期(de)舞蹈鉴赏课,但是真(de)说到鉴赏,自己还是愿意说欣赏.回归正题.这段舞蹈之所以吸引我,是源于他整个过程中(de)强大感染力以及他创作背后(de)英雄事迹.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我晓得了,它是根据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冷云等烈士英雄史实创作(de)舞蹈作品.然而这部作品用革命现实主义(de)创作方法,把生活(de)真实转化为艺术(de)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圣女”抗日民族女英雄(de)光辉形象.同时我重新观看这部舞蹈作品,并写下了对其(de)赏析.舞蹈一开始,镜头一一扫过这八位女英雄,只见她们各各表情凝重,双眼狠狠地注视着前方,坚定地表现出了与敌人抗争到底(de)决心.紧随其后(de)是一段紧张急促(de)音乐声,在几颗子弹扫过后,两名队员负了伤,其中一位小战士依偎在另一位战士(de)怀里颤抖着,露出一副吓坏了(de)样子.之后是一场激烈(de)作战场面,战斗中她们团结互助,奋力拼搏,心系彼此,为经历了无数次(de)战斗之后,她们都已筋疲力竭.突然,紧促激烈(de)音乐声戛然而止,八位战士犹如雕塑般围成了一团,但双眼仍凝重地望着战斗(de)方向.此时(de)音乐声却极其舒缓.就在此时那个小战士好奇地从大家(de)身后向外探出头来,似乎是看见了什么,她兴奋地拉了拉身前战士(de)衣袖.此时(de)大家都回过神来,沿着小战士(de)视线望向同一个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丝享受伴有喜悦(de)神情.此时(de)一切都显得极尽美好,似有胜利就在眼前(de)感觉,但却又有暴风雨前宁静(de)感觉.宁静中出现一位盖上红绸准备当新娘(de)战士,神情是如此(de)期待又是如此(de)娇羞.瞬间内心涌出无尽(de)心酸,这恐怕是她们内心向往(de)映射吧,这是她们本该拥有却因现实困境而只能出现在梦中(de)画面吧.倘若她们不是出生在这样(de)年代,她们(de)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美梦”成真吧.然而这样(de)宁静却并未维持多久,突如其来(de)战火声割破了这暂时(de)宁静.她们从“梦”中惊醒.紧张(de)音乐声中,八位女英雄奋勇抵抗,然而那个小战士却表情惶恐,双手捂住耳朵蜷缩成一团.但当她看见她(de)战友们如此英勇奋战,倒下,再爬起来(de)不畏前进着……不知是哪儿来(de)勇气,勇敢地站了起来,拿起手里(de)枪狠狠地向敌人扫去…但小战士还是抵御不住心中(de)恐惧,嚎啕大哭起来.战士们都紧紧地抱着她,直至抱成了一团.但最后子她们还是被逼至江边(de)绝境.最后他们(de)微笑如此纯真,也同时深深(de)刻在我(de)脑海里,同时让人怀抱伤感.。

用视角构图看《八女投江》的主题作用

用视角构图看《八女投江》的主题作用

用视角构图看《八女投江》的主题作用作者:冯源郭文俊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八女投江》视角构图运用的论述,分析出表现其抒情、叙事、渲染主题的作用,舞蹈的构图是舞蹈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表现手段之一,贯穿在每个舞蹈动作之中。

构图对表现主题、创造意境、渲染气氛和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队形视角构图;舞蹈《八女投江》;特点;作用中图分类号:J705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099-022011年第六届CCTV舞蹈大赛,综合组决赛第一场1号群舞作品《八女投江》是由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的。

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圣女”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光辉形象。

群舞《八女投江》的作品虽然只有八个人,但构图编排有独点之处。

利用横、斜、圆、三角等空间运动,变换队形,利用人体之间的分散、集中等方法,为缅怀先烈创造了鲜明的舞蹈形象。

一、《八女投江》的视角构图特点“从广义上来说构图是人们为设计一种艺术形式或者生活形式要勾勒出的蓝图。

从狭义上来讲,构图就是对这些线条和形状进行组织和安排,再根据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1.“点线面”的构图视角统一。

“点线面”是大家经常听到也经常提到甚至用到的。

实际上“点线面”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八位女士每人都是一个亮点的出现:指导员冷云的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班长胡秀芝的勇;战士郭桂琴受伤后的滚;战士黄桂清的跑动;班长杨贵珍的红盖头;王惠民的惊恐畏惧;李凤善和安顺福的笑。

让人感觉有一种强大扩散的力量。

《八女投江》的开场部分三角形的构图队形运用看着让人震撼,八位女英雄一步一步地横排交叉向前走去,慢慢地由“点”和“线”变成三角形的“面”。

每个人与后一排的两个人都形成“三点”,后两位演员和前面的一位演员也构成“三点”的构图编排,逐渐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给人的视觉面积很大,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

《八女投江》剧的舞蹈特征

《八女投江》剧的舞蹈特征

《八女投江》剧的舞蹈特征舞剧的题材实质与主旨思想通过舞蹈形象来呈现,舞蹈形态是由舞蹈语汇构成并在音乐、舞美等因素辅助下表达抒情的艺术的欣赏对象。

它作为舞蹈作品表演的主题,也是舞剧构成的核心,紧紧依附于演员的表演过程,在动态中被创作、欣赏。

《八女投江》这种革命抗战题材的舞剧,要求舞蹈语汇不能像古典芭蕾那样仅服务于贵族、仙女,因而编导们必须突破芭蕾原有的语汇,结合新鲜血液注入其中。

一、对芭蕾语汇的延伸运用(一)对经典动作的变形发展舞蹈以精炼的典型的动作,构成鲜明的舞蹈艺术的形象, Arabesque与Renversé、Arabesque penché作为芭蕾中的典型舞姿动作,原本多呈现出舒展、柔美和轻盈。

但是,当被用来表现八女与战士们时,这些舞姿的速度、力度和幅度明显增强,外形也相应地变成举臂扛枪,一改芭蕾纤弱的风格。

这样一来,战士的人物形象就立刻明了了,图中的造型都是在这些舞姿的基础上变形而来。

尾声中八女持枪抗争的舞段,“胡秀芝”等人双手高举将枪举过头顶,在原地Renversé舞姿完成后接滚地动作,此时的Renversé已不是传统芭蕾中的Renversé,编导通过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最后呈现的Renversé一改原本高贵优雅的象征,转为悲愤和反抗的象征,这样的变形发展处理完成了对芭蕾动作“质”的变化,从而塑造八女的形象。

舞剧中对芭蕾手势的改编更是非常之多,传统芭蕾手势都是食指微翘,拇指靠于中指第二关节,将天鹅的优雅表现出来。

但是在《八女投江》中,演员的手势动作基本随着情节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握拳表达力量和激愤,双收张开表达绝望无助,放松紧贴身侧则显得从容淡定……,总之,每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也通过手势的变化呈现出来,与整个剧情和人物形象相得益彰。

(二)对芭蕾舞编排的创新传统的芭蕾舞蹈色彩上都非常的单一,用来彰显舞者的线条美和舞者的高超技艺。

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观后感

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观后感

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观后感《八女投江舞蹈剧目观后感》篇一看完八女投江的舞蹈剧目,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哪是一场简单的舞蹈啊,简直就是一部震撼灵魂的史诗。

当舞台的灯光亮起,舞者们的身影出现的那一刻,我仿佛被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她们的身姿犹如风中摇曳却坚韧不拔的柳枝,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下,不屈不挠。

你看那舞者们的表情,充满了坚定,就像那山头上永远不会被吹倒的青松。

我想啊,在当时的真实场景里,那些英勇的女战士们可能也是这样,心中怀着无比的勇气,眼神里写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祖国的忠诚。

我记得有一个场景,舞者们手挽着手,围成一个圈,这就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堡垒。

也许在当时,这八位女英雄就是这样紧紧地依靠着彼此,她们知道,这一去可能就是永别,但她们没有丝毫退缩。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游戏,要是遇到点困难,比如说有个小伙伴扮演的“大坏蛋”稍微凶一点,就有人想打退堂鼓了。

和这些女英雄比起来,我们那点事儿简直就是小儿科啊。

在舞蹈中,音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那沉重的鼓点,就像是敌人的炮火在不断地轰炸,而那悠扬又激昂的旋律,仿佛是女英雄们心中的呐喊。

我就在想,这些女战士当时得多害怕啊,可她们就是能克服恐惧。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战争年代,她们不得不这样。

但是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英雄主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看到最后,女英雄们投身江河的那一幕,我的心就像被什么狠狠地揪了一下。

舞台上的灯光暗了下来,可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浮现着她们英勇的身影。

我不禁问自己,如果我处在那个时代,我能像她们一样勇敢吗?我可能会犹豫吧,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但是这些女英雄们却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什么呢?为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为了我们能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

我们现在有时候还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抱怨,什么作业多啦,工作累啦,和她们的牺牲比起来,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个舞蹈剧目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渺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八女投江》剧的舞美特征

《八女投江》剧的舞美特征

《八女投江》剧的舞美特征在《中国舞蹈词典》中舞剧被定义为“以舞蹈为主要手段表现一定戏剧情节内容的舞蹈形式,是一种以戏剧、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四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

如果说舞蹈和音乐是整部舞剧的灵魂,那么舞台背景则是舞剧的肉体。

在道具、布景等的全面配合下,《八女投江》剧让观众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八女投江”的环境氛围。

一、原汁原味的道具(一)抗寒“被服”在第一幕一场“春漾”中,编导运用一沓捆好的“被服”以物寄情来表现军民之间的感情链,同时也用这一沓捆好的“被服”来象征“安顺福”被服厂厂长的身份。

舞剧中,由“安顺福”带领一队女演员队伍将“被服”或举过头顶,或抗于肩上,在S型的队形调度中穿梭于白桦丛林间,象征着运送衣物的路途遥远,过程曲折,但她们却无比珍惜这些抗寒衣物,只因它们可以帮助深山里的战士度过一个寒冬。

在漫长的行路后,她们迎来了前来接她们的战士们,“被服”围绕他们传递着,送来的不仅是温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军民情义。

“被服”第二次在剧中出现,是在一幕二场“桦书”中“安顺福”从记忆中醒来,此时一沓“被服”落座与她的脚边。

脚边的这一沓“被服”寄托着她对未婚夫的思念,她小心翼翼的从中拿起一件衣服,一针一线的缝着,这时的“被服”带着期待、带着怀念、也带着深深的仇恨。

(二)“白桦”书笔一幕二场“桦书”以“识字班”的故事展开叙事表演,“冷云”在小黑板上写下口、人、家等字,教战士们认字。

编导就地取材,以白桦树枝为笔,白桦树皮为本,在这片土地上显得格外珍贵。

道具“白桦”书笔在这一场开场时便随演员们一同亮相,它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将指导员“冷云”与这些渴望学习的小战士们紧紧地圈在一起,暗示着那个年代学习知识的不易,也蕴含着当时战士们生活条件艰苦。

演员们用浮夸的动作一笔一画模仿着黑板上的字迹,向观众传达着妇女反对封建枷锁,追求自由向往知识的抗争精神。

在《八女投江》剧中,道具运用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编导将道具完美的贯穿于舞蹈结构中,使道具于舞蹈语言恰当地融为一体,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更服务于舞蹈主题,为整部舞剧添加了许多看点。

浅谈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编导艺术特色

浅谈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编导艺术特色

一、关于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是近年来辽宁舞蹈界乃至享誉世界的经典剧目,并一度成为各大高校剧目课上的重要作品。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创作于2015年,并于9月17,9月18日登陆国家大剧院,并成为近几年来中国舞蹈界的大事件。

(一)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创作背景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辽宁芭蕾舞团排演的芭蕾舞剧《八女投江》。

这是辽宁芭蕾舞团第一次以本土革命事实作为芭蕾舞剧的载体,讴歌发生在1938年春天,为了掩护东北抗联主力部队突围,八名女战士展开了与日本侵略者的周旋。

在弹尽粮绝后,他们拒绝向日本侵略者投降,手挽着手,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以身殉国。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是辽宁芭蕾舞团对本土英雄题材的一种思考。

将西方具有高雅气质的芭蕾舞,与中国本土的革命题材相结合。

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这种城市并没有因为土洋结合而带来作品的任何瑕疵,反而通过这样的融合,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艺术形式。

该剧编导是我国著名的舞蹈编导是王勇,陈慧芬夫妇。

作品于2017年9月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五届文华奖(二)芭蕾舞剧《八女投江》的民族精神芭蕾舞剧是一种艺术的行为表达方式,其创作主体是人,内核是人的精神。

其作品所反映的也应该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并且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水平。

芭蕾舞剧中的民族精神是借由创作者对于历史和艺术的双重思考而进行的艺术创作行为。

这种艺术行为的过程或结果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和视觉艺术。

芭蕾舞剧与民族精神的融合,是创作者自身对于舞蹈技巧与民族精神的高度认知,是在满足与观众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交流的基础上对于新舞蹈表现形式的探索。

《八女投江》中往往带有鲜明的民族精神,以及对于英雄的讴歌,让当代观众对于生活有更加深刻的思考。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以真实的事迹书写壮丽的凯歌。

这部剧充分展现了芭蕾舞剧的艺术魅力,也展现了富有坚韧、拼搏的民族精神。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舞蹈《八女投江》为例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舞蹈《八女投江》为例

51艺术论丛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以舞蹈《八女投江》为例闫安天津体育学院摘要: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因而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舞蹈中尤为重要。

舞蹈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应擅长表达人物的情感与内心活动,因此在人物塑造时对人物原型的提取和艺术手法的加工是塑造舞蹈人物形象的基础和标准。

众所周知,没有好的舞蹈人物形象,舞蹈作品便会失去艺术欣赏价值。

本文主要对舞蹈《八女投江》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八女投江》;人物形象;编排手段1.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舞蹈创作主要是对生活中的形象的把握,通过对生活中形象的描绘来体现生活的本质,从而达到寓情于理,以情动人。

塑造人物是舞蹈创作的首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舞蹈创作的关键。

舞蹈作品最经常表现的主题就是以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行动,从而表现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评价和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

2.从作品创作角度分析《八女投江》的人物形象塑造2.1作品中鲜明人物性格的表现舞蹈首先塑造的是胡秀芝英勇善战,坚强不屈的班长形象,在整场战斗当中,她从始至终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舞蹈刚开场时,一个小战士依偎在其他女战士的怀里瑟瑟发抖,她就是年龄最小的战士王慧民,她从未见过如此血腥激烈的战争场面,眼里充满了恐惧。

指导员冷云在整场战斗的过程中始终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形象。

女战士杨桂珍在表现回忆的舞蹈场面时,塑造了一个披着红头纱的新娘子形象,为激烈的战争场面渲染了安宁的气氛。

战士郭桂琴和黄桂清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姐妹之情令观众为之动容。

舞蹈中唯一身着朝鲜族服饰的是共产党员安顺福,她的形象表现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女投江》塑造的人物形象各个独特鲜明,形象丰满,个性突出,使观众第一眼可见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独特的人物造型,舞台场面的设计由于造型有瞬间的停顿,因此观众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欣赏舞者用肢体在空间中构建出来的美,所以我们说造型有时比流畅的舞蹈动作在短时间内更容易打动观众。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开创红色经典芭蕾的新探索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开创红色经典芭蕾的新探索

NEW CENTURY THEATRE人与戏剧《八女投江》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作品,根据东北抗日史实“八女投江”改编。

辽宁芭蕾舞团首次用足尖讲述了曾经发生在东北的抗日题材芭蕾舞剧,这八位年轻女战士的英雄事迹,感召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

该剧于2016年获第十五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

2017年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是一部中国式芭蕾舞剧创作探索的成功之作。

一、民族民间舞和现代舞的融入,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法国著名舞蹈理论家诺维尔曾说过,舞剧是一幅画,确切地说,是构成舞剧情节行为语言的一幅画。

《八女投江》以丰富的情节和大量的细节描绘、情感铺垫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绚丽的芭蕾精品巨画。

芭蕾舞剧中融入民族民间舞或现代舞,算不算有悖于纯粹的、传统的芭蕾艺术?这在芭蕾舞界已经不是新课题了。

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白淑湘老师对此表示肯定,认为融合是正确的,但要融得自然契合,恰到好处。

她认为,虽然芭蕾来自西方,但终归要走自己的本土之路,对自己的舞蹈艺术要深入挖掘。

对国外的芭蕾舞,要研究其特殊刘延隆:辽宁芭蕾舞团二级艺术指导。

向珂萱:辽宁芭蕾舞团四级演员。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剧照37语汇,找到同中国艺术融合的关键点,而不是生硬照搬。

芭蕾舞剧《八女投江》是美的艺术,恰当融入东北秧歌和朝鲜民族舞的韵律成分,让整部舞剧异常唯美。

舞剧开创了中国式红色经典芭蕾的新探索,巧妙地运用西方古典芭蕾,解读了中国红色历史式的芭蕾人才表演路径。

演员的表演贴切人物,东北秧歌的浪、朝鲜民族舞律动与风韵,演员表演惟妙惟肖,使芭蕾王子、天鹅们用自己的表演再现了当年抗联战争场景。

被誉为“芭蕾王子”的吕萌在舞剧创作表演、将叛徒、东北汉子孙喜的角色表演得活灵活现,一个擦鼻涕的动作表演得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表现出东北汉子的彪悍,使人物更加形象化。

八位女英雄在沼泽地行进时,抬着伤员跪地动作,加上足尖立起及舞姿起伏柔韧行进,对芭蕾舞女演员身体是一个难度非常大的挑战,“八女”演员克服民族舞蹈舞会对芭蕾演员肢体不利因素,完美展现出东北抗联女战士的英姿,再现战争的宏大场面。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浅析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作者:闫安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7期摘要: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因而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舞蹈中尤为重要。

舞蹈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应擅长表达人物的情感与内心活动,因此在人物塑造时对人物原型的提取和艺术手法的加工是塑造舞蹈人物形象的基础和标准。

众所周知,没有好的舞蹈人物形象,舞蹈作品便会失去艺术欣赏价值。

本文主要对舞蹈《八女投江》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八女投江》;人物形象;编排手段1.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舞蹈创作主要是对生活中的形象的把握,通过对生活中形象的描绘来体现生活的本质,从而达到寓情于理,以情动人。

塑造人物是舞蹈创作的首要任务,塑造人物形象是舞蹈创作的关键。

舞蹈作品最经常表现的主题就是以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不同的思想,情感以及行动,从而表现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评价和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愿望。

2.从作品创作角度分析《八女投江》的人物形象塑造2.1作品中鲜明人物性格的表现舞蹈首先塑造的是胡秀芝英勇善战,坚强不屈的班长形象,在整场战斗当中,她从始至终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

舞蹈刚开场时,一个小战士依偎在其他女战士的怀里瑟瑟发抖,她就是年龄最小的战士王慧民,她从未见过如此血腥激烈的战争场面,眼里充满了恐惧。

指导员冷云在整场战斗的过程中始终是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形象。

女战士杨桂珍在表现回忆的舞蹈场面时,塑造了一个披着红头纱的新娘子形象,为激烈的战争场面渲染了安宁的气氛。

战士郭桂琴和黄桂清在舞蹈中表现出来的姐妹之情令观众为之动容。

舞蹈中唯一身着朝鲜族服饰的是共产党员安顺福,她的形象表现了各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来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八女投江》塑造的人物形象各个独特鲜明,形象丰满,个性突出,使观众第一眼可见的同时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独特的人物造型,舞台场面的设计由于造型有瞬间的停顿,因此观众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欣赏舞者用肢体在空间中构建出来的美,所以我们说造型有时比流畅的舞蹈动作在短时间内更容易打动观众。

论当代舞的《八女投江》的主题背景意义

论当代舞的《八女投江》的主题背景意义

论当代舞的《八女投江》的主题背景意义摘要: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进步和发展,舞蹈文化内涵日益丰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内容。

如果并不重视舞蹈主题,将会导致舞蹈剧目缺乏生命力,自然而然的无法吸引群众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分析了舞蹈主题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以《八女投江》为例,对其主题背景意义展开了论述,分析出表现其抒情、叙事、渲染主题的作用。

舞蹈主题背景意一部舞蹈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直接作用于舞蹈动作和感染力。

通过对舞蹈主题背景意义进行研究,进而围绕表现主题、创造意境、渲染气氛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当代舞;《八女投江》;主题背景意义On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theme of eight women throwing into the river in Contemporary Dance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al activities, dance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and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life. If we don't pay attention to the theme of dance, it will lead to the lack of vitality of dance repertoire, and naturally can't attract the atten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mas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ance theme selection, and takes "eight women throwing into the river"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of its theme,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expressing its lyric, narrative and rendering theme. The background of dance theme means that a dance wor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which directly affects dance action and appeal.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background meaning of dance them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e aspects of theme expression, artistic conception creation and atmosphere rendering.Key words: contemporary dance; eight women throwing into the river; theme background significance1 绪论1.1 研究内容和意义作为肢体语言的舞蹈有着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和社会功能。

《八女投江》舞剧赏析

《八女投江》舞剧赏析

《八女投江》舞剧赏析舞剧《八女投江》是根据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冷云的英雄事迹创作的,这也是我国第一部以抗联女战士为题材的舞剧。

冷云是东北抗联女战士,她与丈夫赵明新、女儿山杏、养女阿菊,及日寇在东北土地上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同归于尽。

冷云在生前曾有过一个心愿,想看一场用冷云烈士事迹编成的舞剧,几十年来一直没能如愿,直到2000年10月8日,《八女投江》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推出首演,之后多次复排,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的经典保留节目。

这部舞剧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实”。

因为冷云烈士牺牲时,他的女儿山杏只有14岁,儿子阿辽沙才5岁,冷云25岁,四年后全家就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刺刀下,所以说,在八女投江的故事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虚构和夸张。

真正表现了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八位女战士分别是:李铁梅、胡秀芝、杨贵珍、王惠民、黄桂清、安顺福、王兰、冷云。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她们都很年轻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时社会条件极为艰苦,恶劣的环境和沉重的压力,并没有压垮这些女战士们,她们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她们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宁死不屈,坚持斗争。

她们在冷云将军的教育下,对敌人恨之入骨,她们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卫祖国,不让敌人踏进中国的领土,不让他们抢走我们的财产,更不会让日本鬼子残害我们的同胞们,冷云同志的女儿冷云对日寇仇恨的态度和对同胞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

这部舞剧把我们带入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体验着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在她们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的抗争精神,他们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该剧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绚丽流畅的舞姿,讲述了发生在1934年冬,东北抗日联军的女战士冷云等8位巾帼英雄,在遭受敌人袭击后,为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撤退,毅然放弃自己的生命,宁死不屈,挺身而出与敌人英勇作战,直至献出生命的感人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女投江舞蹈赏析作业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八女投江》舞蹈作品欣赏在课堂上老师让大家观看第六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然而在所有作品中,让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群舞作品《八女投江》,它是由海军政治部文工团选送的,虽然自己已经上了半个学期的舞蹈鉴赏课,但是真的说到鉴赏,自己还是愿意说欣赏。

回归正题。

这段舞蹈之所以吸引我,是源于他整个过程中的强大感染力以及他创作背后的英雄事迹。

在查阅有关资料后,我晓得了,它是根据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冷云等烈士英雄史实创作的舞蹈作品。

然而这部作品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把生活的真实转化为艺术的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华圣女”抗日民族女英雄的光辉形象。

同时我重新观看这部舞蹈作品,并写下了对其的赏析。

舞蹈一开始,镜头一一扫过这八位女英雄,只见她们各各表情凝重,双眼狠狠地注视着前方,坚定地表现出了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

紧随其后的是一段紧张急促的音乐声,在几颗子弹扫过后,两名队员负了伤,其中一位小战士依偎在另一位战士的怀里颤抖着,露出一副吓坏了的样子。

之后是一场激烈的作战场面,战斗中她们团结互助,奋力拼搏,心系彼此,为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之后,她们都已筋疲力竭。

突然,紧促激烈的音乐声戛然而止,八位战士犹如雕塑般围成了一团,但双眼仍凝重地望着战斗的方向。

此时的音乐声却极其舒缓。

就在此时那个小战士好奇地从大家的身后向外探出头来,似乎是看见了什么,她兴奋地拉了拉身前战士的衣袖。

此时的大家都回过神来,沿着小战士的视线望向同一个方向,脸上露出了一丝享受伴有喜悦的神情。

此时的一切都
显得极尽美好,似有胜利就在眼前的感觉,但却又有暴风雨前宁静的感觉。

宁静中出现一位盖上红绸准备当新娘的战士,神情是如此的期待又是如此的娇羞。

瞬间内心涌出无尽的心酸,这恐怕是她们内心向往的映射吧,这是她们本该拥有却因现实困境而只能出现在梦中的画面吧。

倘若她们不是出生在这样的年代,她们的命运或许会有所不同,“美梦”成真吧。

然而这样的宁静却并未维持多久,突如其来的战火声割破了这暂时的宁静。

她们从“梦”中惊醒。

紧张的音乐声中,八位女英雄奋勇抵抗,然而那个小战士却表情惶恐,双手捂住耳朵蜷缩成一团。

但当她看见她的战友们如此英勇奋战,倒下,再爬起来的不畏前进着……不知是哪儿来的勇气,勇敢地站了起来,拿起手里的枪狠狠地向敌人扫去…但小战士还是抵御不住心中的恐惧,嚎啕大哭起来。

战士们都紧紧地抱着她,直至抱成了一团。

但最后子她们还是被逼至江边的绝境。

最后他们的微笑如此纯真,也同时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同时让人怀抱伤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