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李白

合集下载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

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把酒问月》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咏月抒怀诗。

此诗写诗人端着酒杯向月亮发问,从饮酒问月开始,以邀月临酒结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困惑不解。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古诗《把酒问月》全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注释】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mò):隐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把酒问月》白话译文】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把酒问月》创作背景】此诗作年难定。

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

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把酒问月》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李白《把酒问月》ppt课件1 (共38张PPT)

李白《把酒问月》ppt课件1 (共38张PPT)

我青 今天 停有 酒月 一来 问几 之时 。?
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 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 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 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 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 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 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 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 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 惑糅杂的情态。
2、“月与物”
古诗中“月”常与风、花、雪、树、鸟、 泉等景物一并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以一种 完美的景致渲染特殊的环境氛围。
3、“月与哲理”
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脉朴素无华、隐 逸高蹈、诗意绵绵的月文化,它是一种表达个 体生命体验,是与老百姓的情感方式密不可分 的民间文化。有月相伴,就有精神的自由飞升, 就有诗兴,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李白诗歌与月:
《全唐诗》50836首诗中,“月” 字出现11055次,出现“月”字的诗 占1/5; 其中李白1166首诗中,“月”字 出现523次;出现“月”字的诗占1/2。
把酒问月(李白 )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酒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影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来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绿皎 烟如 来飞 尽镜 清临 辉丹 发阙 。,
“皎如”两句极写月色之美。 浓重的云雾渐渐消散,月亮皎 洁得有若悬挂在天际的明镜, 散射出清澄的光辉,照临着朱 红色的宫门。诗人以“飞镜” 为譬,以“丹阙”、“绿烟” 为衬,将皎洁的月光写得妩媚 动人,光彩夺目。
宁但 知见 晓宵 向从 云海 间上 没来 。,
1、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 如,他入京求官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人!”想念长安时,“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2、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 是高度的真实。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 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 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 《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 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 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4、他的语言正如他的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明朗、活泼、隽永。

把酒问月解析李白诗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追求

把酒问月解析李白诗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追求

把酒问月解析李白诗中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追求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其中《将进酒》和《月下独酌》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以《月下独酌》中的诗句“把酒问月,怎么伤心?”为线索,探讨李白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追求。

李白所写的“把酒问月,怎么伤心?”这句诗,富有哲理和情感。

这句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析,首先是“把酒问月”,其次是“怎么伤心”。

“把酒问月”是一种表达内心追求和思考的方式。

李白以把酒与问月相结合,表达了自己面对困境和疑惑时倾诉的心态。

把酒可以看作是一种寻找快乐和满足的方式,而问月则代表了诗人对于问答和探索的渴望。

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李白传达了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渴望,以及对于终极真理的追求。

“怎么伤心”则是表达了李白对于人生痛苦和困境的反思。

通过把酒问月的方式来表达伤心之情,李白在诗中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面对的挫折和困苦。

他用“怎么伤心”来反问,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并不能真正让人伤心,相反,李白希望通过这种反思与探索,能够找到解决痛苦的办法,达到理解和超越的境界。

总体而言,李白在《月下独酌》这首诗中融合了哲学思考和人生追求。

通过把酒问月的方式,他希望通过思考和探索来寻找人生的真谛;而“怎么伤心”则体现了他对于人生困境的反思和超越。

这种哲学思考和人生追求的表达方式,正是李白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外,在李白其他作品中,他也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和哲学的思考。

比如在《将进酒》中,他以豪情万丈的语言赞美了人生的短暂和不可预知的未来,表达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静夜思》中,他则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反映了他对于人生不变的追求和思考。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和人生追求。

通过把酒问月和怎么伤心的表达,他寻求在困境中超越自我、追寻心灵的解脱与升华。

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于人生和哲学的思考,给予人们以启迪和思考。

正是这种哲学思想和富有追求的人生态度,使得李白的诗歌经久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诗歌鉴赏
《把酒问月》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诗歌主题为追求自由、超脱现实。

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鉴赏:
诗歌前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以饮酒赏月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境。

第三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则揭示出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只是虚无的存在,只有自己才是真实的存在。

最后一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则表达了诗人无拘无束、不受约束的心态,向往自由、享受生命。

整首诗歌用意深远,字字珠玑,意象丰富,用词简练,极富诗情画意。

通过对酒、月、影的运用,构建了一个虚幻而又真实的境界,体现了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由自在地生活于世间的态度和追求。

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人的豁达、潇洒和自由主义精神。

探究李白的诗歌艺术——《把酒问月》教案解析

探究李白的诗歌艺术——《把酒问月》教案解析

李白是唐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具有深厚的诗人才华和独特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歌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

其中《把酒问月》作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更是拥有独特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为一首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诗歌,他的《把酒问月》以其优美的艺术表现和独特的情感体现打动着人们的心灵。

诗中的诗人把明月当作自己的朋友,将其与美酒搭配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问明月落花风景是何思,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感悟。

在这里,李白把自己陷入月亮的世界中,借着月亮的光芒和自身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较为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情感。

从诗的结构来看,李白在《把酒问月》中采用了五绝的形式,并以押韵的方式为诗歌增添了艺术气息。

通过游离的组合着节奏鲜明的押韵方式和黄鹤之飞,天地之间等极具震撼性的描述,使得全文尽显诗的韵律美与气韵华丽,尤其是在无章无序的创作背景下异常的珍贵。

要探究李白的诗歌艺术,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李白的生平经历。

李白出生於唐贞观14年(公元701年),逝世於唐开元24年(公元762年)。

他是唐代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

他十分特立独行,不满唐朝的愚昧落后,甚至曾经被削去官职,流寓半生。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创作出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成为唐代文化的一大瑰宝。

而李白的诗歌艺术,则体现在了他的写作中。

他善于通过对自然、对人生和对历史的感悟,捕捉那些伟大事物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诗句中。

他的诗歌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崇敬、对理想的执着,他的诗歌之美与他所刻画的人物之美、自然景象之美、历史景象之美等等紧紧相连,共同展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艺术气息。

李白的《把酒问月》以其自由的创作风格和深厚的内涵,成为了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其深入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感悟,是唐诗兼收并蓄文学风范的象征。

通过分析《把酒问月》这首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探究李白的诗歌艺术的内涵和价值,这既是一种对李白的致敬,也是一种对中国文学的尊重。

酒和月的诗 李白 把酒问月

酒和月的诗              李白  把酒问月

古人喜欢用月来做诗用月做诗当然就少不了酒了相对的用酒作诗就避免不了用月来抒情了古代的大诗人们用酒和月写了不了的诗词歌赋但李白的这首诗想必大家就不是很熟悉了今天就给大家欣赏一下唐朝伟大的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古人贾淳令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这首诗每个人读都有不同的意思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你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供大家讨论吗。

《把酒问月》阅读答案-李白

《把酒问月》阅读答案-李白

《把酒问月》阅读答案-李白(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把酒问月》阅读答案-李白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李白《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李白《把酒问月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节选)
李白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把酒问月”为题,极具画面感,让人联想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开头两句写嫦娥居月宫,玉兔制仙药,生活宁静,长生不老。

流露出诗人的向往之情,也体现了诗人的高洁情怀。

C.三、四句极具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D.结尾两句作者由月归到酒,与“莫使金樽空对月”都含有及时行乐的感喟。

16.诗歌的中间四句所蕴含的哲理与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所蕴含的哲理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B不是“向往之情”,而是同情其生活的孤独寂寞。

16.(1)相同:宇宙自然永恒(1分)。

无论张若虚的江月年年相似,还是本诗的古月今月实为一个,都显示出自然永恒(1分)。

(2)不同:①张诗侧重作为整体的人类永恒(1分),人生代代无穷已,是说人类一代一代,不断繁衍,整个人类就永恒(1分)。

②本诗侧重个体生命短暂(1分),今人不见古时月,是说古今月还是个月,但曾照见的那个古人也不在,变成另外的一个今人,可见作为个体的个人生命短暂(1分)。

(分析“古人今人若流水”句,也可)。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PPT课件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PPT课件
走进李白解读《把酒问月》 PPT课件
授课教师:
2023-12-27

CONTENCT

• 李白与《把酒问月》背景介绍 • 诗歌意象与艺术手法分析 • 《把酒问月》中的哲学思考 • 李白其他相关作品欣赏与比较 • 《把酒问月》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体现 • 课堂互动环节与拓展延伸
01
李白与《把酒问月》背景介绍
学生朗诵《把酒问月》并分享感受
朗诵《把酒问月》
学生将轮流朗诵《把酒问月》, 通过声音表达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
分享感受
学生将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 感受,探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 主题。
分组讨论:如何将李白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分组讨论
学生将分组讨论如何将李白的精神,如豪放不羁、追求自由、热爱生活等,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不同时期作品风格变化比较
01
02
03
早期作品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峨眉山月歌》等,主要 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 感,风格清新自然。
中期作品
《将进酒》、《行路难》 等,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 的失意和生活中的苦闷, 风格豪放洒脱。
晚期作品
《月下独酌》、《把酒问 月》等,主要在诗酒中寄 托情怀,风格浪漫空灵。
李白生平及成就概述
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成就
他的诗歌飘逸、豪放,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 称》、《将进酒》等。
《把酒问月》创作背景
80%
时间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 744年),当时李白在长安受到 排挤,被放出京,开始了东游之 路。
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在诗中借酒问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在 思考如何在这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翻译.doc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翻译.doc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翻译一杯清酒对明月,莹莹光辉照九州!还记否李白的这首千古绝唱!下面是由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翻译”,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李白《把酒问月》原文及翻译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原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字词解释: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隐没。

⑷白兔捣药:是古代的神话传说,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嫦娥:传说中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翻译: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天有了明月?我今天停下酒杯问一问。

人想攀登明月难啊难,月亮却老跟着人走。

月亮如飞天明镜每天都照耀红色宫殿,云雾散尽,月亮皎洁的青辉流满天空与大地。

每天都看到月亮从海中升起,也看到她每天从云间山后消失。

春去秋来,月亮上的白兔总在那里捣药,月宫里的嫦娥与谁作邻居。

现在的人有谁见过古时的月?但是今天的月亮却照耀过古人。

古人和现在的人都像流水一样,一波接一波的逝去,古人看到的月亮和现在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没有改变的。

其他的咱们不多想,就希望每天喝酒唱歌的时候,月亮的青辉总映照在金酒杯里。

对照翻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诗意与哲思的结合——解读《把酒问月》教案

诗意与哲思的结合——解读《把酒问月》教案

诗意与哲思的结合——解读《把酒问月》教案《把酒问月》是唐朝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一首具有极高诗意和哲思韵味的诗歌。

而在现代教育中,也经常会将这首诗作为教材,以教授学生有关诗歌表达和思辨的能力。

本文针对《把酒问月》这首诗歌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探讨其中的诗意与哲思的结合。

我们需要对这首诗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介绍。

《把酒问月》共有二十九个字,整首诗采用七言古诗的形式,共四句。

其中,第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直接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境地,但他通过“邀请”月亮与影子,化解了孤寂的感觉,因而在孤独和友谊之间,建立了一个新的关系。

第二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则反映出诗人对于朋友和境遇的失落,他面对的是一个没有回应的世界,没有责备和指责,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影子。

第三句“暂时把此意,推敲到底甚”则将诗人的思考深入到了一个更加理性和哲学的层面,他想要弄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境遇,从而认识到真相。

而最后一句“何必先生后生,得欢当作乐”则反映出诗人最后的决断和态度,他选择享受和快乐,放弃争执和苦闷。

在整个诗歌中,可以看到诗人将诗意和哲思深入结合起来,通过描绘孤独和友谊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真实处境和决断,衍生出了新的思考方式和哲学观点。

通过对这些思想的分析,我们可以扩展对于文化、哲学和价值等方面的认识。

具体来说,在《把酒问月》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试图直接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人们思考自身处境和求索宇宙真相的深层次需求,呈现了一种高度自我领悟的表达方式。

而他所呈现的这种思辨形态,则展现出了一种非常传统的中国思想方式,即将自然与人文的相互关系融合起来,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尝试着达到情理交融、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境界。

通过对《把酒问月》这首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其中所体现出的诗意和哲思的结合,是唐诗和中国传统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而这种诗意和哲思的结合,也成为了现代文学教育、文化和哲学研究领域中,被广泛探讨和应用的一个重要主题。

李白《把酒问月》PPT课件]

李白《把酒问月》PPT课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 元夕》欧阳修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生查子》牛希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 官》杜牧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共古 看人 明今 月人 皆若 如流 此水 。,
进一步表达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和 感慨。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们,都已 流水般地相次逝去,面对着空中同 一个永恒的明月,或许都曾有过相 似的感慨吧!
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
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
月唯 光愿 长当 照歌 金对 樽酒 里时 。,
我只希望在唱歌饮酒的时候,皎洁的月光 能长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当下的美好 人生。
今今 月人 曾不 经见 照古 古时 人月
“今人”两句,在回环唱叹中 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物 是人非的慨叹。“今人不见 古时月”,实际是在说“今人 不见古时人”;“今月曾经照 古人”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 人”。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 世代更替,今人只能是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可贵的生 命倏忽即逝。
我青 今天 停有 杯月 一来 问几 之时 。?
前两句以倒装句式统摄全篇,以 疑问句表达了诗人的这种困惑, 极有气势。诗人停杯沉思,颇有 几分醉意,仰望苍冥发问道:这 亘古如斯的明月,究竟是从何时 就存在的呢?这一对宇宙本源的 求索与困惑,实际上是对自身的 生命价值的思索和探寻,“停杯” 二字生动地表现出他的神往与迷 惑糅杂的情态。
月人 行攀 却明 与月 人不 相可 随得 。,
三四句写出了人类与明月的微 妙关系。古往今来,有多少人 想要飞升到月中以求长生不老, 但皆是徒然,而明月却依然用 万里清辉普照尘世,伴随着世 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们。两句 写出了明月既无情又有情、既 亲切又神秘的若即若离的人格 化的特性,蕴含着诗人向往而 又无奈的复杂心境。

《把酒问月》PPT精选教学课件

《把酒问月》PPT精选教学课件
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
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
阴,在瞬间把握永恒。结句虽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
自适的宽广胸怀。
李白作诗,常赋与月,其咏月诗句如珍珠串串、 亮星颗颗,尤引人瞩目。都说明月与诗人有不解 之缘,李翁恐此缘分最深亦最真。你看他,铺盏 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桌前就餐,但见 “月光明玉盘”;下山途中,邀来“山月随人 归”;冥冥梦里,情系“湖月照我影”;送客远 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
夏日里,烦躁的心情被手头的琐事折磨 得茫无 头绪时 ,我便 去一处 僻静的 地方钓 鱼了。 风和日 丽,清 风送爽 ,一个 人坐在 水边垂 钓,自 是别有 一番情 趣。对 于钓鱼 ,我并 不是什 么陌生 事了, 少说也 有十多 年的历 史了, 自当顺 手而为 之了。 挂上鱼 饵,理 好浮漂 ,将鱼 竿长长 地伸向 水面, 然后点 上一支 烟,屏 声静气 ,眼睛 一眨不 眨地盯 着浮漂 ,静静 地单等 着那鱼 儿上钩 ,这种 等待, 不像等 车、 等船、等飞机那么心急,不像等人那 么焦躁 ,也不 像高考 落榜那 么压抑 ,更不 像警察 追捕逃 犯那样 风风火 火,这 种等待 ,而是 一种耐 心的、 平静的 ,顺其 自然的 等待, 急躁在 这里是 没有用 武之地 的。初 次垂钓 的人, 还没有 修炼出 这种平 和的心 态,也 体悟不 到此刻 揆情度 理,设 身处地 的自然 境界, 总是一 付急不 可耐、 心急火 燎的窘 态,一 会儿提 一下鱼 竿,一 会儿看 一下饵 食,一 会儿挪 窝换一 个钓位 ,越是 钓不上 ,心里 就越急 ,越急 越钓不 上,见 浮漂稍 动,就 脚忙手 乱起竿 ,好不 容易钓 上一条 ,便会 大喊大 叫,手 舞足蹈 ,心跳 半晌, 全然没 有了垂 钓那怡 然自得 的乐趣 。而真 正会钓 鱼的老 手,则 是随心 所欲, 鱼儿上 钩也罢 ,不上 钩也罢 ,都能 始终泰 然处之 ,平心 静气地 面对那 微泛涟 漪的水 面,品 茗抽烟 ,一坐 几个小 时,甚 至多半 天不挪 窝,不 觉得乏 也不觉 得累, 不觉得 饥饿, 炎炎烈 日下也 不觉得 晒,濛 濛细雨 中也不 觉得凉 ,一任 自然而 为之, 心绪似 乎已经 与大自 然融为 一体了 ,一切 烦恼和 种种的 苦闷, 一切喧 嚣和种 种的困 惑,此 刻都烟 消云散 了,这 种心 绪下,在细细品味朱自清先生在《荷 塘月色 》中描 述的一 个人“什 么都可 以想, 一个人 什么都 可以不 想”的 人生境 界,总 能生发 一缕惬 意。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读后感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读后感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读后感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独特的个性和情感魅力。

他的《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这首诗,是他以月夜为背景,把酒对月,抒发对宇宙、人生、历史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

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被李白的深刻思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所吸引,同时也对人生和自然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

首先,这首诗的开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表达了李白的豁达和豪迈。

他以月为话题,向天空发问,表现出他对宇宙的探索和好奇。

这种对宇宙的好奇和探索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李白的广阔胸怀和无畏精神。

他对宇宙的思考和探索,也让我对宇宙的神秘和无限产生了更多的敬畏和感慨。

接着,李白在诗中提出了“皎皎空中孤月轮”的问题,他在月光下孤独地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它却涵盖了人类历史、文化、哲学等多个方面。

李白通过这个问题,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

同时,李白在诗中的回答也让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在诗的最后两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望。

他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有美酒、有音乐、有月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这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感受到了李白的自信和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这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李白的深刻思考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和领悟。

我认为,这首诗是李白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追求的完美诠释,它不仅展示了李白的才华和艺术魅力,也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它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珍贵,让我更加珍惜当下、追求美好的生活。

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宇宙的神秘和无限,让我对宇宙产生了更多的敬畏和感慨。

《把酒问月》

《把酒问月》
象征意义
在古代诗词中,月亮也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它可能象征 着美丽、爱情、时间、神秘等。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形 象和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月亮与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奔月的故事广为流传。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吃了仙丹而飞到了月亮上 ,成为了月宫中的仙女。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拜和想象,也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和追求。
VS
深入解读
一些学者对《把酒问月》进行了深入的解 读,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诗中的意境和哲 理,为我们理解这首诗提供了新的视角。
06
《把酒问月》的现代演绎 与传承
音乐改编与演唱
保留原曲调
在改编《把酒问月》时, 应尽量保留原曲调,以保 持其独特的民族音乐特色 。
融入现代元素
为使歌曲更具现代感,可 在编曲中融入现代音乐元 素,如电子音乐、流行音 乐等。
《把酒问月》
2023-11-07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月的诗歌与文化 • 《把酒问月》的创作手法 • 《把酒问月》的意境与情感 • 《把酒问月》的影响与评价 • 《把酒问月》的现代演绎与传承
01
引言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荣和开放的时期之一,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李白生活在这个时代,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 材和灵感。
月亮女神
在许多文化中,月亮都被赋予了女神的形象。这些女神通常具有强大的魔法和神力,与月亮相关联的 各种神话故事中都有她们的身影。例如,希腊神话中的狩猎女神阿蒂米丝和印度神话中的月神苏摩等 。这些月亮女神的故事和形象,反映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03
《把酒问月》的创作手法

2019年李白——《把酒问月》.doc

2019年李白——《把酒问月》.doc

2019年李白——《把酒问月》篇一:把酒问月-李白作品原文把酒问月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⑵,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⑶,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⑷,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⑸,月光长照金樽里。

[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mò):隐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2]白话译文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2][3]创作背景此诗作年难定。

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

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2]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

从李白的抒情看情感表达——《把酒问月》教案探讨

从李白的抒情看情感表达——《把酒问月》教案探讨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其中《把酒问月》这篇诗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凝聚了李白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通过分析这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李白的抒情技巧和情感表达方式,深入探讨文学艺术中的情感表达。

一、《把酒问月》的主题和抒情《把酒问月》这篇诗歌主题突出,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人生哲理。

诗歌中,李白将酒作为自己的知己,询问月亮有何感想,从对酒和月的问答中,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显露出对生命的感悟。

李白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抒情语言,展现了自己深刻的感情。

在诗歌开头,“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只在网上坐”,写出了诗人的愁绪,借酒来消解忧愁。

接着,“美人如花隔云端,从此君王不早朝”描绘出了爱人的离别,以及自己与君王之间的关系。

在结束的部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心灵相通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二、《把酒问月》的情感表达《把酒问月》这篇诗歌是李白情感表达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的抒情技巧和表达方式。

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借助酒和月亮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的开头,“举杯消愁愁更愁,酒醒只在网上坐”,李白将酒作为自己的知己,将自己的忧愁倾诉给它。

这种借助酒来抒发情感的手法,在李白的其他作品中也常常出现。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美人如花隔云端,从此君王不早朝”,李白借美人和君王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与爱人和权力之间的矛盾和离别。

这些形象化的比喻,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和诗意的美。

除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李白在诗歌中还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的开头“举杯消愁愁更愁”,将愁绪消解的形象和更深的愁绪叠在了一起,强调了诗人的愁绪之深。

在诗歌结尾部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白用“身无”和“心有”来进行对比,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内心深处的寂寞感。

三、《把酒问月》的思想内涵和文学价值《把酒问月》这篇诗歌通过对酒和月亮的吟唱,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人生哲理。

李白——《酒问月》

李白——《酒问月》

[标签:标题]篇一:把酒问月-李白作品原文把酒问月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⑵,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⑶,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⑷,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⑸,月光长照金樽里。

[1]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⑵丹阙:朱红色的宫殿。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⑶但见:只看到。

宁知:怎知。

没(m o)隐没。

⑷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

西晋傅玄《拟天冋》:“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

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

见《淮南子•览冥训》。

⑸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2]白话译文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

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

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哦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

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2] [3]创作背景此诗作年难定。

根据《把酒问月》题下自注,此诗是作者应友人之请而作的。

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

[2]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把酒问月”这诗题就是作者绝妙的自我造象,那飘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

题下原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一种风流自赏之意溢于言表。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的劈头一问,对那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问句先出,继而具体写其人神往的情态。

这情态从把酒"停杯”的动作见出。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注释及译文

李白《把酒问月》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注释】停杯:放下酒杯。

一:助词,表强调语气。

皎:形容月色洁白光明。

丹阙(què):朱红色的宫门。

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

清辉:清亮的月光。

但见:只看到。

宵:夜晚。

宁(nìng)知:怎知。

没(mò):隐没。

白兔捣药: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

它拿着玉杵,跪地捣长生不老之药。

嫦娥:后羿(yì)射日为民除害,得到王母娘娘所赐长生不老药,嫦娥一个人偷偷吃掉,便飞向月宫,孤独地居住在那里。

栖(qī):居住。

邻:相邻,陪伴。

当歌对酒:一遍喝酒一边唱歌。

金樽(zūn):金制的杯子。

【大意】天上有月亮的历史有多长了?我现在放下酒杯来问一问它。

明月高高挂在天上,人们想攀登又不可能;但不管走到哪里,月亮却又始终伴随着我们,不离不弃。

明月皎洁,如明镜飞上天空,映照着宫殿。

遮蔽月亮的云雾消散殆尽,清凉的月光尽情挥洒。

我们只是看到月亮每晚从海上升起,难道不知它清晨便隐没在白云之中了?月宫之中,白兔在年复一年地捣药,嫦娥仙子孤独地生活,又有谁与她做伴?现在的人看不到古时候的月亮,但现在的月亮也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人。

古人和今人仿佛流水一样在世间走过,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这样。

我只愿意在一边唱着歌一边喝着酒的时候,月光长照在酒杯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酒问月》李白
《玉阶怨》
年代:唐作者: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作品赏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韵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评】:
乐府《玉阶怨》多咏被幽禁宫女之幽怨的`乐曲。

诗虽以“怨”标题,却不露“怨”字。

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简】:
本题属乐府《相和歌·楚调曲》。

写一位贵妇寂寞和惆怅的心情,久盼所爱不至,直至夜深还有所期待,不著怨意而怨意很深。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

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

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

“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

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

二字似写实,实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内,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

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

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

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

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

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

本以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入室。

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

帘既下矣,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

此时忧思徘徊,直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纷至沓来,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

“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

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

“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

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故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

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

以叙人事之笔抒情,恒见,易;以抒情之笔状人,罕有,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常闻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颇近似,似应合为一说。

即谓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矜持”与冷静。

如此,则作品无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而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

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